海魂(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735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那确实不是鱼雷,是真正的航空炸弹,只是,将航空炸弹向海面上投有何用?数秒钟后,当炸弹落到海面上的时候,谈仁皓与郝东觉都反应了过来。
  “跳弹攻击,快让‘玄宗’号规避!”
  在郝东觉大喊起来之前,“玄宗”号已经在规避了。炸弹落到海面上的时候并没有沉下去,而是如同水漂一样的在海面上弹了起来,然后再落下,再弹起来,笔直的朝着“玄宗”号航母砸去。飞机在投弹时的飞行速度很快(大概220节左右,这是B-25在挂上3枚炸弹,距离海面数百米高度上的最大飞行速度了),炸弹在落到海面上的时候,借用了海水的表面张力,因此会被弹起来,如同在海面上飞行的鱼雷一样进行攻击。唐帝国海军航空兵以前也曾经试验过这一战术(水平轰炸机),可总结后认为,其攻击的准确率,以及战机的生还率都不及俯冲轰炸机与鱼雷轰炸机,因此就放弃了这一战术。现在,这些美军的中型轰炸机却用上了这一战术。
  航母在急速转向,已经将舰艉对准了轰炸机来袭的方向,战舰上的防空火炮,以及附近两艘巡洋舰上的防空火炮也在疯狂的喷射着炮弹。第一批投弹的三架B-25(以“品”字型编队飞行)全部被炮火击中,其中一架还凌空爆炸,飞行员没有半点逃生的机会。可后面的B-25仍然在继续前进,而且陆续投下了炸弹。
  参加了数场恶战的“玄宗”号航母是三艘姊妹舰中唯一的幸存者了。这艘航母就如同一头被蜜蜂围攻的大灰熊一样,在海面上疾驰着,逃避着敌人射来的致命炸弹。大部分的炸弹都偏得很远,只有少数在距离航母100米的范围内爆炸。远处,各战舰上的官兵都紧张的看着这场巨人与刺客的表演。
  谈仁皓捏紧了拳头,死死的咬着牙关。“玄宗”号在三艘姊妹舰中也许不算是最幸运的,但却是活到最后的。虽然与帝国正在建造的新型航母相比,“玄宗”号的性能不算优秀,而且已显陈旧,但是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玄宗”号仍然是帝国海军最重要的战舰,特别是在新航母批量服役之前,“玄宗”号就是帝国海军五分之一的航母战斗力,是第一特混舰队一半的航母战斗力。谈仁皓绝不想让这艘曾经跟随他参加了数次恶战的航母有任何的闪失,更不想让第一特混舰队失去一半的战斗力。
  “仁皓,快看!”
  听到郝东觉的大叫声,谈仁皓立即抬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朝着美国轰炸机群上空看去。两架“隼”呼啸着冲了下来,这两架战斗机机翼上的机关炮没有吐出火舌,它们的炮弹都已经用完了,飞行员在做最后的努力,将自己的座机当作了炮弹,用自己的生命在捍卫舰队的安全。
  “制止他们……”
  在谈仁皓叫出声来的时候,两架战斗机分别撞上了两架已经打开了弹舱舱门,正准备投弹的轰炸机。飞行员没有跳伞,他们也没有时间跳伞(没有人可以从高速俯冲的战机里逃出来)。
  当四架燃烧着的战机残害掉进大海里的时候,谈仁皓痛苦的闭上了眼睛。虽然他与飞行员的接触不是很多(让郝东觉去负责了),虽然他一直不太熟悉舰队里的那些普通飞行员(舰队司令官是必须要熟悉每一个小队长及其以上级别的航空军官的),但是在这一刻,谈仁皓发现,不仅仅是他,郝东觉,以及身边的这些人在浴血奋战,所有第一特混舰队的将士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战斗,那就是胜利!
  有了前两架战斗机带头,那些用光了弹药,已经爬升到了高空的战斗机都俯冲了下来。
  突然,喇叭里响起了飞行员的喊叫声,愤怒的咒骂声。谈仁皓立即朝郝东觉看了过去,是郝东觉把战斗机的频道接到舰队广播频道上的。
  “老张,妈的,你等着我,我们九泉之下再见!”
  “胖子,别乱来!”
  “中队长,我也去了,狗日的,老子跟你拼了!”
  “算上我一个,胖子,等着我!”
  ……
  数十架“隼”全都冲了下来,有的还有弹药,可大部分都已经用光了弹药。那些美军轰炸机上的飞行员也在尖叫着,当他们看到唐帝国的飞行员不要命的杀来时,恐怕他们都吓得尿裤子了吧。越来越多的B-25与“隼”坠进了大海,频道里的声音也越来越嘈杂。已经有飞行员痛哭了起来,他们不是害怕,他们是在为牺牲的战友而悲痛。
  当最后一架B-25被击落的时候,“隼”群停止了疯狂的攻击。有的“隼”还在海面上空盘旋着,仿佛在寻找着走散的同胞一样,仿佛舍不得离开这片海域一样,在这里,有太多的鲜血与牺牲,有太多值得让人记住的英雄故事。
  谈仁皓默默的摘下了将军帽,郝东觉也摘下了军帽,很快,其他的参谋军官,战舰上的官兵,炮手,还有在航母上目睹了在这短短几十秒钟之内所发生的一切的航空勤务官兵都摘下了帽子。司令舱里沉寂了下来,只有电台的滴答声,还有从后面机舱里传来的噪音。有的参谋在偷偷的擦掉眼泪,有的则怒瞪着远方的大海。所有人都沉默着,他们在为逝去的英雄默哀,在为用生命来捍卫军人尊严,履行军人义务的战友默哀。
  “参谋长,现在我在哪?”
  郝东觉愣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
  “现在舰队的具体位置在哪?”谈仁皓再重复了一遍。
  “东经142度24分,北纬10度18分(为了方便,用的是西方经纬,而不是唐帝国的经纬)。”郝东觉一边看着海图上的舰队位置,一边做出了回答。
  “记住这里,让舰队所有的官兵都记住这里!”谈仁皓的嘴唇在微微的颤抖着,“我们都应该记住这里,22名最英勇的帝国军人永远的留在了这里,同时也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里,留在了帝国的历史上。帝国历1324年1月4日下午1点11分,帝国海军航空兵第一舰载机联队,自……”
  说到最后,谈仁皓自己都说不下去了。作为军人,他能够理解牺牲,能够承受牺牲,甚至可以做出牺牲,可是现在,他突然说不下去了。负责记录的参谋军官握着笔的手也在颤抖着。与他们一样,此刻,所有人有的不仅仅是愤怒,有的不仅仅是悲痛。
  “我会亲自向元帅提出为这些英雄嘉奖的。”谈仁皓的手抬了起来,然后又无力的放了下来,“他们会永远的活在所有帝国军人的心里,所有帝国百姓的心里。参谋长,下令……战机按秩序返回航母,先为防空战斗机补充燃料,然后准备接收返航的轰炸机。另外……”
  郝东觉立即招手叫来一名参谋军官,可他们等了一会,谈仁皓都没有继续说下去。
  “就这样吧,舰队准备返航。”谈仁皓长出了口气,他在控制着自己就快要爆发出来的情绪,他不能表现得软弱,特别是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舰队正在走向胜利。“好了,去安排吧,等下我会把致海军司令部的电报送来,如果没有事的话……”
  “你先去休息吧,我留在这!”郝东觉朝搭档点了点头,他很清楚谈仁皓的性格。在敌人面前,谈仁皓极为顽强,也极为泼辣,可在看到战友牺牲的时候,谈仁皓有的时候会极为脆弱。
  在司令官去起草致海军司令部的战报(这本来应该由普通参谋负责的,但自从上次的调查事件之后,谈仁皓就一直亲手写战报)之后,郝东觉立即把参谋军官动员了起来,命令也迅速的传达了下去。郝东觉也非常的悲痛,可作为舰队二号指挥官,他必须要坚强,必须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危险还没有过去。
  战斗机陆续降落在了两艘航母的飞行甲板上,航空勤务人员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之后,更加拼命的忙碌了起来。二十五分钟之内,所有战斗机都成功降落在了航母上,而且还有两个小队的战斗机在补充了燃料与弹药之后重新升空。那些飞行员已经连续作战数个小时,可他们并没有任何的怨言,此刻,他们所想到的,就是完成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所没有完成的工作,继续为舰队撑起防空网。
  秋耿波率领的轰炸机群在下午一点左右就返回了舰队上空,他们亲眼目睹了那些防空战斗机的疯狂拦截行动。虽然这些轰炸机飞行员没有机会参加空战,但是他们都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当那些战斗机飞行员撞向敌机的时候,与他们冲向敌舰的时候是多么的类似。
  十三点三十五分,轰炸机开始陆续降落。在秋耿波机群都回到航母之后,十三点五十分,杨勤凯机群也顺利返回,十四点之前,所有轰炸机都回到了航母上。舰队此时已经在向西北方向航行了。撤退航线是早就确定好了的,而且谈仁皓还计划了两条撤退线路。
  十四点过五分,谈仁皓回到了司令舱,手里拿着已经写好了的战报,这只是原稿,在从杨勤凯那里获得了口述战报之后,会由一名专门负责这一工作的参谋对司令官的战报进行补充与修改,然后再由谈仁皓签字,发回海军司令部。十四点三十分,第三个小队的防空战斗机升空,参谋军官也将修改好了的战报送了过来。
  “就这样,没什么问题。”谈仁皓迅速的浏览了一遍,然后把战报递给了郝东觉,“立即发回海军司令部,然后询问战区情况,以及下一步的作战行动。接到回电之后,舰队恢复无线电静默。”
  郝东觉立即找来了通信参谋,为了保证在返航的时候不遭到敌轰炸机的突然打击,舰队必须要尽快恢复无线电静默。
  “还有四个半小时天就黑了。”谈仁皓看了一眼航海钟,“舰队绝不能有半点松懈,必须要保持高度警惕。美军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大概方位,他们也许会在天黑之前再发动一次进攻的。”
  “我已经安排下去了,现在只剩下不到50架战斗机,三个小队在舰队上空巡逻,另外每艘航母上还有五架战斗机随时可以起飞……”
  郝东觉的话还没有说完,谈仁皓就抬手打住了他。“飞行员与官兵的情绪怎么样?”
  郝东觉勉强的笑了一下,然后耸了下肩膀,并没有做回答。
  谈仁皓看了郝东觉一眼,然后走到了左侧的舷窗旁,当他朝下方的飞行甲板看去的时候,这才发现,所有在飞行甲板上的官兵,勤务人员都在胸前扎了一朵白花(有的没有时间,就用一块白色的布条代替),左胳膊上还套着一个黑色的袖章。这是唐帝国百姓缅怀去世亲人的风俗。这些官兵都是自发这么做的,没有人倡议,没有人发动,他们在用最通俗的办法在缅怀那些牺牲的战友,缅怀那些为了保护他们而牺牲的英雄。
  “你也看到了,我敢保证,如果现在再蹦出一支美国舰队的话,我们仍然有足够的力量将其消灭掉!”郝东觉也走了过来,燃烧在舰队官兵心头的还有斗志,以及与敌人决战到底的士气。
  “舰队全速返航吧,到了安全海域之后再呼叫补给船队。”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回头对郝东觉说道,“现在已经获得了完胜,有何必要与敌人拼命?机会多得是,告诉所有的官兵,我们不是逃跑,我们是在胜利返航!”
  舰队正在胜利返航,飘扬在战舰上的“镇海旗”仍然鲜艳夺目,那是用帝国海军将士鲜血染成的旗帜!
第二十二节
“蛮牛”的豪赌
  在谈仁皓竭尽全力的对付弗莱彻的时候,雷少卿却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深渊。他要面对的是一个比弗莱彻更优秀的美国将领,第16特混舰队司令官哈尔西海军少将。
  因为“企业”号在战争初期的时候还留在美国西海岸“就医”,因此没有赶上“菲律宾海战”。当哈尔西率领“企业”号航母到达珍珠港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这一次的战役行动。随即,“企业”号与“大黄蜂”号航母编成了第16特混舰队,哈尔西任舰队司令。为了尽快进入待命海域,这名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的将军在第17特混舰队做好准备之前就先一步率领第16特混舰队离开了珍珠港,奔赴战场。
  在尼米兹决定反击亚松森岛,将唐军赶出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计划之后,第16特混舰队立即向西航行,到达了距离小笠原群岛大概300海里,距离南鸟岛(原本这也是日本的岛屿,唐军没有派军前去占领)大概120海里的海域待命。在这次的反击战役计划中,第16特混舰队是绝对的主力。按照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判断,在马里亚纳群岛北部海域,除了第三特混舰队之外,还有一支唐帝国的特混舰队在隐蔽待命,而这肯定是第二特混舰队。因此,第16特混舰队的任务就是隐蔽待机,然后干掉这支拥有三艘航母的特混舰队。
  哈尔西并不认为少一艘航母就不能赢得胜利,他更不知道,唐帝国除了第三特混舰队之外,第一特混舰队也已经出战。他的目标就只有一个,找到唐帝国第二特混舰队,然后将其送入海底。为此,哈尔西在舰队出发的时候就下了一道明确的命令,所有飞行员都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绝不能有半点耽搁!
  此时,第二特混舰队就在距离亚松森岛不到150海里处待命。在第三特混舰队支持陆战队登陆的时候,第二特混舰队并没有参加战斗。在整个战役中,第二特混舰队的任务就是对付美国的特混舰队,作为帝国海军最强大的舰队,第二特混舰队必须要夺取制海权,并且确保制海权。
  在陆战队巩固了亚松森岛的防御(野战机场开始运作),第三特混舰队随即机动到马里亚纳群岛的东北面时,第二特混舰队也有了一个新任务,那就是前出到距离第三特混舰队100到150海里的范围之内,随时准备为第三特混舰队提供掩护,并且在发现美国舰队之后发动攻击。这个任务看起来也许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实际上,这将让第二特混舰队处于一个极危险的位置。
  第二特混舰队有三个战斗机中队,为了保证第三特混舰队的安全,就至少要出动两个小队的战斗机与岸基战斗机配合。而为了保证每一个批次的战斗机能够在第三特混舰队上空至少巡逻一个半小时(返航时间为一个小时,留出半个小时的战斗余油,返航时还至少得留出十五分钟的燃料),在白天十二个小时里,一架战斗机就要出动两个架次(还不考虑第二特混舰队自身的防空巡逻)。这样一来,第二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的距离就不能超过150海里(如果要保证第二特混舰队自己的防空,那就必须要将这个距离缩小到100海里)。
  第三特混舰队是在毛格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北面,由几座小岛礁组成的小型群岛)东南面大概120海里处活动。如果以150海里为半径的话,那么第二特混舰队就必须要在亚松森岛与毛格群岛之间,甚至是在亚松森岛东北面的海域活动。也就是说,第二特混舰队必须要进入马里亚纳群岛东面海域才能完成这个新的任务。
  美国海军在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海域部署一支特混舰队的可能性极大(当时唐帝国设在硫黄岛,小笠原群岛,以及在亚松森到新设的无线电监听站实际上已经发现在马里亚纳群岛东面海域有不明无线电波发出,可结果都判断为美军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发出的电报),如果第二舰队前出到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海域的话,那就主动送到美国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去了。
  雷少卿也为这道命令感到很恼火,更让他恼火的是,谈仁皓竟然说服了海军参谋长,第一特混舰队为了一个猜测就杀到了南面去,因此而无法为第二特混舰队提供支援。按理说,这类冒险的前出任务应该由第一特混舰队承担,第二特混舰队是隐藏下来的主力。可第一特混舰队根本就不在附近海域,前出的任务就只能由第二特混舰队来承担了。
  无奈之下,雷少卿只能选择一个折中的办法。第二特混舰队没有直接东进,而是绕了一个圈子,沿着第三特混舰队的航线,先北上,绕过毛格群岛,然后出现在第三特混舰队的屁股后面。这样即可以完成新的任务,又不会冒太的风险。当然,前提条件是,美国舰队在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海域,其任务是掩护关岛,塞班岛,提尼安,罗塔岛等群岛南部的重要岛屿,而不是主动出击。显然,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第16特混舰队的首要任务不是去保护群岛上的美军,而是去寻找唐帝国的航母特混舰队决战的。至少哈尔西本人是这么想的,当他将歼灭唐帝国航母特混舰队的任务摆在首位之后,恐怕连尼米兹都无法让他改变这个决定。第16特混舰队巡逻待机的海域不是群岛的东面,而是东北面,而且距离毛格群岛仅250海里左右。
  从这个位置上就能看出,哈尔西是在拿第16特混舰队去冒险,而冒险的目的就是要干掉唐帝国的第二特混舰队。哈尔西很清楚,唐帝国的航母特混舰队肯定回与第三特混舰队联合行动,而第三特混舰队到了群岛东部海域之后,那么第二特混舰队也就不远了。另外,他还有一个判断,那就是唐帝国的航母特混舰队不会冒险从亚松森岛南北的海峡穿过,因为这附近一直有美国战机活动,舰队非常容易暴露。那么,第二特混舰队就会走毛格群岛北面的航线,而他选择的埋伏海域就是针对这一点的!
  在第三特混舰队绕过毛格群岛的时候,哈尔西派出去的侦察机就发现了第三特混舰队。面对六艘战列舰,几乎所有的参谋都建议立即攻击,干掉唐帝国最庞大的舰队(从吨位上讲,第三特混舰队确实是唐帝国最庞大的舰队),哈尔西没有动心,仍然紧握着两个大队的舰载机不放。他的目的不是去打击第三特混舰队(这肯定会使第16特混舰队暴露,到时候,不需要第二特混舰队出动,唐帝国部署在小笠原群岛与硫黄岛上的轰炸机就能把第16特混舰队送到海底去),而是守候更大的猎物。
  为了避开唐帝国的侦察机(实际上,随着进攻阿格里汉岛的行动开始,唐帝国的大部分轰炸机都投入到了对马里亚纳群岛上美军基地的轰炸中去,而执行侦察任务的轰炸机并不多),第16特混舰队一直保持着无线电静默(哈尔西甚至下令,侦察机如果没有发现航母的话,就不能发电报,在返回舰队后再汇报侦察情况),还一直在积雨云层下方航行(为此,第16特混舰队数次改变航向,其航迹非常混乱)。反正,哈尔西就认定了一点,第二特混舰队将从他眼皮下面通过,而他要做的就是把握住那仅有的一次机会(这一点与谈仁皓很相似)。他甚至多次不管尼米兹发来的电报,把上级的命令都丢到了一边去(极为有个性)。
  当第17特混舰队北上时(3日夜),哈尔西收到了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发来的电报,知道陆战队将于7日发动反击亚松森岛的作战行动,而两支特混舰队的任务就是在此之前歼灭唐帝国的特混舰队,掩护陆战队的反击行动,为此,第17特混舰队正在全速北上,前来配合第16特混舰队。这一命令与离开珍珠港时的命令是完全不一样的。按照命令要求,第16特混舰队应该立即南下,在四日与第17特混舰队会合。哈尔西再次无视了上级的命令,决定继续原地待机。他甚至将所有提出反对意见的参谋都踢了出去,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哈尔西的决定。
  三日夜,尼米兹再次发来了电报,要求哈尔西必须南下,与第17特混舰队会合(如果当时第16特混舰队南下的话,在第17特混舰队完蛋的时候,也就最多到达塞班岛附近海域,根本就没有机会掩护第17特混舰队),集中四艘航母的力量,去歼灭唐帝国的两支特混舰队。哈尔西收到电报之后,立即就将这份电报撕成了碎片,还大骂了一通,结果,他仍然没有南下,继续让舰队在积雨云层下放徘徊。
  四日天亮之前半个小时,哈尔西把能够集中起来的侦察机(包括航母上的侦察机,以及护航战舰携带的水上飞机)全都派了出去,拉网式的搜索毛格群岛与南硫黄岛之间的海域。两个小时后(也就是第17特混舰队将舰载机先一步派回关岛的时候),尼米兹的第三封电报发来了。除了询问第17特混舰队为什么迟迟不南下之外,尼米兹还以极为严厉的口吻,用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的名义命令哈尔西立即率领第17特混舰队南下,无比在四日傍晚之前与第17特混舰队会合。
  这下,哈尔西有点动摇了。这封电报不再是意见或者建议,而是直接的命令。军人如果违反上级命令的话,那么最轻的惩罚都会被推上军事法庭。而且哈尔西很清楚,当尼米兹在电报中用上了“命令”这个字眼的时候,表示他的耐心已经到极限了。如果第16特混舰队还不南下的话,那么在回去之后,哈尔西受到的最轻惩罚都会被解除舰队司令官的职务,而更有可能会被送进军事监狱。
  哈尔西并没有丧失信心,他仍然坚信唐帝国的第二特混舰队就跟在第三特混舰队后面,很快就会出现在他的打击范围之内。可他也不能继续违抗命令。他没有犹豫多久,在收到了尼米兹发来的电报之后五分钟,哈尔西就下达了一条命令,舰队进入战斗准备状态,停在机库里的轰炸机都做好出发准备,如果侦察机在返回之前仍然没有发现唐帝国的航母特混舰队的话,就立即南下与第17特混舰队会合,如果有所发现,那就立即发动进攻!哈尔西没有放弃最后的一次努力(这正是他没有被推上军事法庭,反而成为英雄的原因),他将舰队南下的时间再推迟了四个小时。按照哈尔西的想法,就算没有发现第二特混舰队,晚四个小时南下,只要全速前进,仍然能够在天黑之后与第17特混舰队会合,并没有违反尼米兹的命令。
  哈尔西的这个决定至关重要,四个小时的时间不仅仅决定了他的命运,还决定了唐帝国第二特混舰队的命运。当时,哈尔西一共派出了28架侦察机,这28架侦察机以扇形向西南方向搜索,每架侦察机负责3度的搜索范围,一共覆盖了第16特混舰队西南方向84度的海域,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第二特混舰队的一段航线。
  雷少卿一直没有收到任何警报,而且海军司令部在3日夜(也就是第二特混舰队到达毛格群岛西北海域的时候)发来的电报中仍然判断美国舰队应该在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海域,而不是东北海域。因此,雷少卿并不知道危险已经迫近了,第二特混舰队也没有因此而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舰队只是进入战斗状态,而没有为攻击做好任何准备),甚至在4日天亮之前,派了两个小队的战斗机去为前方150海里处的第三特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而雷少卿留给自己的防空战斗机也就只有两个小队,而不是标准的三个小队!
第二十三节
美军发力
  第二特混舰队没有派出侦察机,当时谁也不知道美国特混舰队会出现在这附近海域,第二特混舰队处于航渡状态之中,并无作战任务,周围海域都是由海航的岸基巡逻机负责搜索与侦察的,并没有要求第二舰队派出侦察机。
  到九点三十分的时候,第二特混舰队的防空战斗机才陆续升空(派往第三特混舰队的战斗机首先出发),而这些战斗机进入巡逻位置的时候已经是九点四十八分了(战斗机飞行到防空巡逻半径,以巡逻速度爬升到巡逻高度至少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战斗机的巡逻飞行速度只有其最大速度的六成左右),哈尔西是在八点十五分派出侦察机的,两舰队的距离在175海里左右,而这些侦察机的速度为120节(水上飞机),以及150节(SBC舰载侦察机)。第16特混舰队派出来的侦察机将在九点二十五分到九点五十分之间到达第二特混舰队上空。而这个时候,第二特混舰队上空几乎没有战斗机在巡逻!
  当巡逻的战斗机发现在舰队东北天空中时隐时现的那架水上飞机的时候,已经是九点五十八分了。当时战斗机的首要巡逻方向是东南方,而不是东北方(因为防空战斗机的数量有限,舰队指挥官都会安排几个主要巡逻方向)。此时,这架水上飞机已经在舰队附近徘徊了十分钟,在九点五十分的时候就已经发出了电报。当时,舰队里的无线电监测部门收到了这束不明信号,却将其判断为在附近活动的岸基侦察机发出的(海航岸基部队用的无线电频道以及电码都与舰队不一样,而且舰队里的无线电探测装置无法准确的判断距离以及电波的特征,也就无法识别出那是敌人电台发出的电波)。这一情报在送到舰队负责该事务的舰队参谋手里的时候就被压了下来,而没有送到雷少卿与常荐新两人的手里。直到这个时候,雷少卿还没有意识到危险,而留给他的时间已经只有一个多小时了。
  九点五十三分,哈尔西得到了这份极为准确的战报(美军侦察机的语音通信距离是200海里,而唐帝国海军无线电台的语音通信距离为150海里),冲动的海军少将没有任何的迟疑,立即命令在甲板与机库里待命起飞的轰炸机群立即出发。
  第一架F4F在十点整出发(听取简报的速度比唐帝国舰队慢了不少),到十点二十五分,第一波由24架护航战斗机,36架SBC俯冲轰炸机(当时SBD已经装备美海军航空兵岸基部队,但没有能够部署到航母上去),24架TBD鱼雷轰炸机组成的机群起飞完毕,随后就离开了第16特混舰队,向第二特混舰队杀去。
  哈尔西没有等到第一轮轰炸的消息回来之后才发动第二波轰炸,他已经知道,那支唐帝国舰队里有三艘航母,六艘大型防空巡洋舰,数艘重巡洋舰,十多艘驱逐舰。这就是第二特混舰队,而且是一支防空力量极为强大的特混舰队,第一轮轰炸肯定无法完全歼灭第二特混舰队,必须要进行补充轰炸。在第一波轰炸机还在起飞的时候,哈尔西就下令第二波轰炸机立即做好出发准备,并且在第一波轰炸机群出发之后立即起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