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735

  谈仁皓考虑的是两支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而不仅仅只是第一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郝东觉也立即看了出来,谈仁皓让舰队向东北方向前进,就是要用第一特混舰队顶住两支美国舰队,缠住对方的力量,为第二特混舰队争取到宝贵的机会。
  “好吧,那我立即去安排。”
  “东觉,先把消息发出去,让廖汉翔将军转给别的部队。”谈仁皓站直了身子,“舰队开始转移之后,就保持无线电静默,我们不能轻易的暴露!”
  发送消息并不容易,狂风吹坏了战舰上的天线,通信人员维修了好几个小时才把电线修好,然后将电报发了出去,可问题是,当时第二特混舰队也在风暴区里。海况已经超过了五级,舰队早就应该躲到港口或者锚泊地去了,可任务在身,舰队只能继续留在海上。
  廖汉翔是在夜间收到电报的,并且立即就把电报转发了出去,为了保险,廖汉翔还让通信军官在两个小时之后再发了一次。问题是,廖汉翔并不知道,他发出的电报并没有送到第二特混舰队的手里!
  雷少卿与常荐新也在诅咒这该死的天气。太平洋上,在四月初出现如此巨大的风浪很不平常。而且,这里已经是太平洋中部海域了,远离风暴多发的西太平洋海域,常年都不会有多少风浪的,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刮起了大风,而且还产生了热带风暴!这属于很反常的事情!不过,老天爷对双方都是公平的,风浪并不仅仅只针对唐帝国的海军舰队。
  恶劣的天气对双方的影响都非常巨大,在谈仁皓他们顶着大风巨狼,开始转向的时候,另外两支舰队也在转向。在五级海况以上,航母非常的脆弱(当时唐帝国与美国的航母都为开放式机库与舰艏,很容易遭到风浪的破坏)。在风浪着疾驰的舰队只能随时调整航向,尽量减少风浪造成的损失。编队航行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也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这种恶劣天气下,潜艇都会躲到海里,而不会浮上海面,舰队也不会遭到潜艇的攻击。
  大海是无情的,在大海的愤怒面前,没有人不会感叹大海的力量。重达数万吨的战舰就如同大海里的枯木一样,一会被推上浪尖,一会又跌入谷底。就算是再优秀的海军官兵,在这种恶劣条件下都难以忍受。当然,天气并不能改变即将到来的战斗,真正的军人也不会在恶劣的天气前止步不前!
第七十七节
美国将星
  “将军,‘约克城’号的前甲板被吹翻了!”
  看上去五十多岁的少将转过了身来,朝前来报告的参谋军官看了一眼,平静的说道:“立即修好,风暴过去之后,我要看到一艘完整的航母,而不是一艘没有了脑袋的航母!”
  “是,将军!”
  少将又转过了身来,看着前方波涛汹涌的大海,该死的天气。
  他叫斯普鲁恩斯,全名雷蒙德·埃姆斯·斯普鲁恩斯。五十六前的七月三日,斯普鲁恩斯出生在马里兰州巴尔迪摩出生,十七年后,斯普鲁恩斯考进了美国海军学院,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却默默无闻(美国海军学院对学员的要求不仅仅是成绩)。三年后,斯普鲁恩斯离开学院,到战列舰上服役,并且在两年后升为少尉军官(当时美国海军学院并不是军官学院)。干了五年后,终于升为驱逐舰的上尉舰长,一年后就被调到了岸上,并且结婚。两年后晋升为少校,在少校的位置上干了两年,才升为中校。到01年(唐历,公元1919年)与哈尔西认识,并且在哈尔西手下当一名驱逐舰舰长,颇得哈尔西的赏识。在随后的几年里,斯普鲁恩斯先后在文职部门,以及几艘驱逐舰上服役。到08年(唐历),他进入了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深造,并且随后调“密西西比”号战列舰任副舰长(在美国海军中一样,在那个年代,能到战列舰上担任舰长,副舰长,这是获得更好前程的基础)。到13年6月,返回军事学院当教员,并且随后晋升为上校军官。15年出任驱逐舰护航舰队司令沃森的参谋长,17年到海军军事学院任战术主任(这个位置与聂人凤任帝国海军军官学院校长有点相似,后来很多斯普鲁恩斯的学生都在海军中任要职)。20年时出任“密西西比”号舰长,22年初,任某海军军区司令,并且在同年10月晋升为少将。随着欧亚两大洲的战争爆发,其职责逐渐增加,到23年中,兼任加勒比海战区司令,同年9月,出任太平洋舰队第5巡洋舰分遣队司令,在哈尔西麾下服役。
  在“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中,斯普鲁恩斯就指挥巡洋舰队跟随哈尔西作战,并且在战斗中有优秀的表现。当时,“企业”号与“大黄蜂”号能够逃过一劫,避免沉没的下场,就与斯普鲁恩斯指挥的巡洋舰在防空作战中的勇猛表现有很大的关系。
  从斯普鲁恩斯这些服役经历来看,其实他只能算是一个很平凡的将军,至少,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很平凡的将军。比如,从少尉到上尉,他竟然花了五年宝贵的时间,而在唐帝国海军中,只要能升到将军的,从少尉到上尉这两级,一般也就只需要三年时间,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那就很难有机会成为将军了(当然,也有例外)。另外,在其服役经历中,斯普鲁恩斯在其中最关键的几年(45岁到50岁,是上校升将军的最为关键的几年,这也是一名军人最辉煌的几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学院里任教,而不是在作战部队担任指挥官。这些都足以证明,斯普鲁恩斯直到这个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位很普通的少将而已,而且是一个在五十四岁才升上来的“老资格”少将。
  也许,斯普鲁恩斯最应该感谢的是哈尔西。尼米兹找到了躺在病床上养伤的哈尔西,要哈尔西给他推荐一个舰队司令官,结果,哈尔西毫不犹豫的就说出了“斯普鲁恩斯”这个名字。当时尼米兹对斯普鲁恩斯还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是第5巡洋舰特遣队的司令官。哈尔西不遗余力的推荐斯普鲁恩斯。尼米兹相信哈尔西,而哈尔西相信斯普鲁恩斯,结果,尼米兹还真启用了这个以前连航母都没有上过的少将来指挥第16特混舰队!
  斯普鲁恩斯与哈尔西能够成人朋友,而且还得到哈尔西的赏识,这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两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哈尔西的性格完全可以用“热情奔放”来形容了,说话是大嗓门,而且还经常挥手画脚,给人一种干劲十足的感觉,仿佛有一股永远都用不完的充沛精力一样,就算是在医院里,他也不安生,为了能够看到珍珠港里的战舰,他甚至找人把医院里的几棵大树给砍了,因为那几棵树挡住了他的视线!相反,斯普鲁恩斯则是一个极为冷静,很少动怒,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保持沉着冷静,都会是一副毫无表情的神色。
  不管在哪,这两个人摆在一起,明显就不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将领。也许,正是这种性格上的极大差别,让两人之间找到了互补,所以才能够维持朋友的关系吧。哈尔西向尼米兹推荐斯普鲁恩斯,也正是看种了斯普鲁恩斯的冷静。当然,这个“冷静”与“稳重”并不是一个意思。虽然斯普鲁恩斯没有上过航母,但是他对航母战术却极为了解。他在海军军事学院的那几年工作,让他能够吸取一些前沿知识,这其中就包括各个国家海军中航母派军官的言论谈仁皓那篇文章也被美国人搞到手了)。与哈尔西一样,斯普鲁恩斯也坚信航母是未来海军的主力,航母将取代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这也正是哈尔西推荐斯普鲁恩斯的主要理由,哈尔西很了解自己的这个巡洋舰舰队司令官,也许,当时美国海军中还真没有几个将军有斯普鲁恩斯那么丰富的航母战术知识,而斯普鲁恩斯缺少的只是把他的知识转变为实际行动的经验而已!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缺乏的只是实践的机会,而现在尼米兹就给了他这个机会。
  如果换了别的任何人在斯普鲁恩斯现在的位置上,恐怕连领着舰队出海的勇气都没有,一下从指挥几艘巡洋舰的分遣队司令官升为特混舰队司令官,指挥几十艘战舰,而且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最后的老本作战,光是这个压力,就足以让很多人崩溃了。斯普鲁恩斯也感受到了压力,但他看到了更多的机会,也许,这就是他等待了五十六年的一次机会吧!
  舰队在出发之后并不是很顺利,现在编在第16特混舰队里的三艘航母都存在这样或者哪样的问题。“萨拉托加”号的锅炉一直无法达到最大功率,“约克城”号的飞行甲板没有完全固定好,“大黄蜂”号少装了40多门小口径高射炮(当时珍珠港里已经没有那么多机关炮了)。另外,三艘航母都没有装满燃料与炸弹,因此,舰队先在中途岛的锚泊地停靠,而也就在这里,一艘唐帝国的潜艇(廖鸿鹏的109号潜艇)发现了他们。
  补给工作原计划进行两日(这样,舰队向西出发之后,正好可以避开现在的这场风暴),可这艘唐帝国的潜艇彻底的打乱了斯普鲁恩斯的安排,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斯普鲁恩斯不敢再耽搁时间,立即下令加快了补给,将两日缩短为30个小时,并且在完成了补给之后立即就离开了中途岛的锚泊地(实际上是一小型临时码头,之前只供那些向中途岛守军运送物资的小型船只停靠),奔赴战场。
  也就是这一天,结果舰队没有错过风暴,而是急匆匆的进入了风暴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至少有数百架唐帝国的侦察机在搜索从威克岛到马里亚纳群岛之间的这片海域,舰队要想隐蔽前进,就必须要利用天气做掩护。恶劣的天气给舰队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已经有四艘驱逐舰掉队(驱逐舰因为排水量太小,抗风浪的能力最差),两艘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弹射器被大风给破坏了,现在连“约克城”号的飞行甲板也出了问题。可以说是屋漏偏逢阴雨天,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如同是大海中的轻舟一样,随时有可能被哪个巨浪给抛翻。可恶劣的天气也同时保护了舰队,至少唐帝国的那些侦察机不可能在暴风雨中飞行吧,那可是玩命的事情。
  斯普鲁恩斯在舷窗后站了一会,然后就会到了悬挂在墙上的海图旁(美国航母上没有海图桌,海图是挂在墙上的)。两名参谋人员正在把一些参数标注在海图上,其中有舰队的参数,也有一些新收到的情报。看着海图上的这些标注,斯普鲁恩斯突然想到了在上任之前找哈尔西聊的那些话。
  哈尔西向尼米兹推荐他,这让斯普鲁恩斯很感激,可也让斯普鲁恩斯很疑惑,哈尔西是个公私很分明的人,他绝不会因为私人关系而推荐斯普鲁恩斯,而且还是把美国海军最后的一点家底交给这个从没有指挥过航母的少将。那么,哈尔西为什么要推荐他呢?
  哈尔西的回答很简单:他想不到一个更合适的人了。换句话说,斯普鲁恩斯是当时哈尔西眼里对航母最熟悉的指挥官,虽然绝大部分时间呢,斯普鲁恩斯都是站在巡洋舰的司令舰桥上,看着几海里外的航母,而不是在指挥航母作战。
  不管这是一句玩笑话,还是哈尔西有别的什么意思,斯普鲁恩斯是没有选择的了。临走前,哈尔西还告诉斯普鲁恩斯,照他自己的想法去打,而不要管别人是怎么指挥舰队作战的。也就是说,让斯普鲁恩斯放手去干,别考虑得太多。也许这是哈尔西的指挥风格(在指挥第16特混舰队参加“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的时候,他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很彻底),可也让斯普鲁恩斯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他没有退路了,整个美国海军都没有退路了,再退就是夏威夷,就是美国西海岸,美国本土。他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胜利,失败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对别人来说,这也许是压力,但对斯普鲁恩斯来说,这更是动力。就如同历史上的每一个英雄一样,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适当的地方,做一些适当的事情,并且以此而扭转了历史的发展,成为了创造历史的英雄。斯普鲁恩斯也许不相信自己会是这么一个英雄,但他现在却被摆在了这个位置上。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来做这个英雄,他现在都必须要做一些事情,一些正确的,能够挽回局面的事情。
  想到这些,斯普鲁恩斯有一种想要笑的感觉。
  “将军,‘约克城’报告,现在无法修复飞行甲板,必须要等到风暴过去之后才能修复!”
  斯普鲁恩斯朝西北方的“约克城”号航母看去,航母正在用灯光发来摩尔斯信号。
  “风暴过去之后,需要多少时间修复?”斯普鲁恩斯转过了身来,神色恢复了平静。
  “至少十二个小时。”
  “我给他们四个小时,明白吗?四个小时,最多四个小时!”斯普鲁恩斯强调了好几次,然后就转过了身去。他没有再废话什么,命令就是命令。
  也许,现在谁都在祈祷天气能够快点好起来吧。连斯普鲁恩斯都有点想诅咒该死的上帝了,这场风暴到底要持续多久?想到这,他又朝“约克城”号的方向看了一眼。天气太恶劣了,夜晚的月光与星光都被乌黑的云层遮挡住了。根本就看不清“约克城”号,只能大概看到一个轮廓。
  这已经不是航母第一次被风暴吹翻了飞行甲板,早在几年前,英国海军就有一艘航母在北大西洋上被风暴刮坏了,而根本原因就是开放式机库,以及舰艏造成的。谁会想到,一向比较平静的太平洋(北太平洋,以及西太平洋的八月到十二月并不平静)上会在四月初就起这么大的风暴呢?也许应该参照英国人的做法,用全封闭舰艏,以及半封闭的机库吧!
第七十八节
等待中的折磨
  天色逐渐亮了起来,谈仁皓在五点半就回到了司令舱。习惯了海上生活之后,不管有多大的风浪,他都能睡个安稳觉。这与他在飞机上的表现完全不一样,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海军潜质”吧,如果会晕船的话,那就不配加入海军。
  “廖汉翔将军已经把消息发给了第二特混舰队,现在风暴正在减弱。”郝东觉熬了一个晚上,他把叠好了的电文递给了谈仁皓,“才收到的,海航的气象飞机争取在十点左右起飞,侦察机争取在十一点之前起飞。风暴中心在昨天晚上改变了前进方向,现在正在向东偏,也就是说,我们在风暴区内停留的时间会延长大个半个小时!”
  谈仁皓迅速的浏览了一遍电文,说道:“我们的侦察机什么时候可以出发?你安排了多少侦察机?”
  “争取在九点半起飞,不过,这得看天气是否好转。”郝东觉打了个呵欠,“两艘航母的24架侦察机,另外我还安排了两个小队的轰炸机,一共48架侦察机。其中,30架重点搜索西南海域,跟在风暴后面飞行。另外18架重点搜索东北海域,如果美国主力航母编队出现的话,对了,廖汉翔收到了消息,这支编队的代号是第16特混舰队。”
  “第16特混舰队?”谈仁皓一惊,立即冷笑了起来,看来不是冤家不聚头嘛,美国人喜欢用老编号,现在又撞到一起来了。
  “对,南面这支为第17特混编队,不知道情报部门是怎么搞到这些情报的。”
  “有没有美国舰队司令官的资料?”谈仁皓拿出了香烟,航母已经摇晃得不那么厉害了,风暴确实正在减弱。
  “第16特混舰队的司令官是斯普鲁恩斯少将,这里有他的基本简历。”郝东觉指了下谈仁皓手上的电文,“不过嘛,这人以前好像是巡洋舰编队的司令官,突然被提拔起来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看来美国海军真的没有人可以选了。”
  谈仁皓皱起了眉毛,他可不这么想。尼米兹能够给唐帝国海军制造这么多的麻烦,在用人方面肯定不会太过于冒险。哈尔西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可当他看到那不过数百言的简历时,连自己都有点不敢型心了,尼米兹竟然会启用一个连航母都没有上过的少将来担任航母特混舰队的司令官。接着,他立即注意到了其中的几句话。
  “他是哈尔西的手下?”
  “以前是,但现在哈尔西还躺在床上呢,恐怕也算不上了。”郝东觉从谈仁皓的烟盒里抽了根烟出来,然后就点上了。
  谈仁皓微微摇了摇头,认真的看了一遍这个叫斯普鲁恩斯的美国海军少将的简历。看着看着,谈仁皓就笑了起来。
  “怎么,你认识他?”
  “当然不认识,恐怕帝国海军没有几个将军认识这个对手吧。”谈仁皓把那份电文放到了海图桌上,“五十多岁了,还是少将,而且什么事都干过,五花八门,快成多面手了。”
  “尼米兹是不是老糊涂了,竟然启用这么一个老年少将?”郝东觉也笑了起来。
  “肯定不是!”谈仁皓的神色立即严肃了起来,“他跟哈尔西搭档了两次,而且最近一次就是重创第二特混舰队的那次战斗。他指挥护航的巡洋舰编队,你也知道,少卿的反击只重创了两艘航母,而没有击沉两艘航母!”
  “你是说……”
  “肯定是哈尔西向尼米兹推荐这个少将的!”谈仁皓也点上了烟,“一个能够让哈尔西向尼米兹推荐的人,你认为会差到哪里去吗?”
  郝东觉微微点了点头,能够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还重创第二特混舰队的指挥官,这就已经很厉害了。而他向上级推荐的人选也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好了,你快去休息吧!”谈仁皓把住了搭档的肩膀,“把你的侦察计划给我看看,我来安排具体的侦察行动。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这两日我们就要与美国舰队决战。你去养好精神,别等下累得爬不起来了!”
  “好吧,那我去睡几个小时!”郝东觉也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在航母上颠簸了一晚上,是个人都受不了。
  谈仁皓看到郝东觉出去之后,叫参谋军官把侦察部署的计划书拿了过来。郝东觉在航空这一块的工作是无可挑剔的。作为航空兵出身的海军将领,郝东觉在战术航空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帝国海军年轻将领中首屈一指的。看了半天,谈仁皓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来,就让参谋按照这个计划去部署侦察行动。
  七点半左右,谈仁皓刚去吃了早饭回来,新的消息就送来了。海航已经强行派出了十多架远程侦察机,但不敢保证这些侦察机都能有所收获。气象部门也发来消息,风暴的中心还在向东移动,风暴中心也正在减弱,大概在下午就会离去。
  看到这些消息,谈仁皓也有种想笑的感觉,他都感到风暴弱了,还需要气象预报?
  九点,谈仁皓收到了廖汉翔发来的消息,罗云冲的侦察机已经从硫黄岛上起飞了,可问题是,这些飞机就算在返航的时候降落到马里亚纳群岛的岛屿上,也最多只能为舰队提供350海里的前出侦察,而且效果绝不会好到哪里去。
  可以说,到这时候,谈仁皓收到的仍然都是一些不好的消息,或者说是无关紧要的消息。此时,风浪也小了很多,这大概是唯一的好事吧。
  “司令官,现在可以让飞机起飞了,要立即派出侦察机吗?”
  谈仁皓看了眼航海钟,已经是九点四十分了。他点了点头,说道:“让侦察机出发吧,另外,联络巡洋舰,询问水上飞机是否可以起飞?”
  参谋军官很快就去联系上了编队里的巡洋舰,结果得到的答复让谈仁皓很失望。在进入风暴区之前,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全都飞回岛屿机场上去了,根本就没有在巡洋舰上(水上飞机在巡洋舰上是露天系留的,在强风暴里很容易被破坏)。而现在舰队又保持无线电静默,根本就无法让那些水上飞机飞回来,就算飞来了,也是几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
  谈仁皓想用水上飞机加强侦察力量的计划落空了,然后他就傻笑了起来。郝东觉在侦察计划中根本就没有提到用水上飞机这件事,显然郝东觉早就知道水上飞机已经不在舰队里了。一个好的参谋的作用也许并不比一名舰队司令官差吧。
  谈仁皓仍然得继续等待,等待更多的消息。在等待的时候,他已经下令,让舰队航空兵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飞行员已经起床,正在做适应性训练,而航空勤务人员则在忙着检查飞机。因为机库的容量有限,所以有部分飞机是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的。特别是“玄宗”号航母,至少有24架战机放在了飞行甲板上。不检查不说,检查之后,勤务人员都吓了一条,“玄宗”号那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的24架飞机中,至少有14架遭到了严重损坏,另外10架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都可以修复)。这下,航空勤务人员有事情做了,他们必须要尽快把受损的飞机都修好,这样才能让轰炸机及时出发。
  快到十一点的时候,谈仁皓收到了新的消息,海航又派出了一批侦察机,而且罗云冲手下的那一批部署到了马里亚纳群岛岛屿上的轰炸机也起飞了。风暴已经离开了群岛上空,这些飞机没有等到机场抢修好(风暴对岛屿上的机场也产生了很大的破坏)就急着起飞了。这是廖汉翔直接下达的“命令”,美国舰队已经快到“家”门口了,而舰队的侦察机数量是有限的,必须要将岸基侦察机的力量利用起来!
  看完了新收到的电报,谈仁皓看了眼航海钟,十一点过了,侦察机应该已经到了最大侦察半径上了吧,如果美国舰队确实已经到达,那么很快就应该有消息了。想到这,谈仁皓走到了海图桌旁,参谋军官已经在海图上标出了每一架侦察机的预定飞行航线。每一架侦察机都有一个编号,这是老规矩了。向西南方向飞行的那20架侦察机的航线长度是250海里。
  “司令官,紧急电报!”
  谈仁皓一惊,立即接过了电报,一看到上面的“紧急”字样,谈仁皓立即迅速的流浪一遍电文内容。
  “立即去叫参谋长来!”谈仁皓没有任何的迟疑,“另外,让轰炸机群做好出发准备,飞行员立即到航空作战室集中待命,等下又参谋长做任务简报!”
  五分钟后,头发蓬松,连衣服都没有穿好的郝东觉就冲了进来。
  谈仁皓将电报给了郝东觉,说道:“才收到的,我们设在岛屿上的无线电监听电台发现了敌人战舰无线电台的活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