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735

  在实战中,唐帝国海军首先总结出了一条原则,那就是,为了保证航母的安全,至少得有两艘巡洋舰为航母提供直接防空掩护,而且这都得是侧重防空的巡洋舰。而最好能够做到有四艘巡洋舰保护一艘航母,如果能够配备几艘驱逐舰来填补防空网上的漏洞的话,那效果会更好一些。唐帝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就是按照这一原则编制的,一个航母战斗群里有两艘大型防空巡洋舰,两艘重巡洋舰,外加几艘驱逐舰。而实战也证明,唐帝国航母战斗群的高射炮火密度是相当大的,美军轰炸机的突防率一般在三成以下,而且很多投下了炸弹或者鱼雷的轰炸机都难以逃出去,结果就是,美军要想击沉一艘唐帝国的航母,那就得损失数十架轰炸机。
  美国海军也很清楚这一点,并且在努力达到这一标准,比如这次一口气建造了六艘“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而且这六艘大型巡洋舰全都分给了航母特混舰队,作为航母的主力护航战舰使用。可问题是,当时美国海军的“巴尔迪摩”级重巡洋舰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其他的轻巡洋舰的防空火力更不足。更严重的是,美国海军一直缺乏足够的,而且是强大的防空战舰。在安排防空战舰的时候,首先考虑的自然是保护好舰队航母,而不是小型航母。在保证了第31特混舰队的三艘舰队航母都有足够的护航战舰的情况下,第32特混舰队能够分到多少护航战舰就是个问题了。
  这也正是小型航母的另外一个缺点,如果按照舰队航母的标准来为小型航母配备护航战舰的话,那么六艘小型航母就需要超过40艘的护航战舰,可问题是,小型航母的航空打击能力远不如舰队航母,配备这么多护航战舰划算吗?如果用一倍的兵力才能达到舰队航母的航空打击力量的话,这显然是很不划算的。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唐帝国与美国都不再发展小型航母的一个重要原因,小型航母的作战效率太低了,低得可以说是让人无法忍受。如果削减护航战舰的数量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小型航母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将再次降低不少。别说一艘小型航母承受不了几枚炸弹的打击,就连能够应付多少轰炸机的打击都是个问题呢。
  这也正是第32特混舰队的问题,当时就算把所有的驱逐舰都算上,一艘小型航母的护航战舰也仅仅只有四艘到五艘。这是战争爆发时的标准,如果此时唐帝国海军的打击能力还停留在战争爆发时的水平的话,也许第32特混舰队就能顶住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可问题是,现在唐帝国海军的打击能力已经是战争爆发时的好几倍了,不但有更多的航母,更多的轰炸机,性能更好的战机,以及素质更优秀的飞行员,航空战术也已经得到了完善,而美军想用21年的水平来对付25年的唐帝国海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率领第二批轰炸机群的是柴志忠中校,他是第四航空联队鱼雷轰炸机大队的大队长。他也是从第一航空联队调来的,从上尉到中校,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在此之前,他是章志涛上校的属下。在章志涛离开了第一航空联队之后,谈仁皓原本想把柴志忠招回来的,可最后还是放弃了,毕竟第四航空联队也需要有一名优秀的鱼雷轰炸机飞行员。
  从舰队出发之后,柴志忠就让机群以最快的巡航速度飞行,不到200海里的攻击距离,对舰载战机来说确实很近,不需要考虑节省燃料的事情。而在半路上的时候,长孙宏就发来了消息,因此机群是直接朝着第32特混舰队飞去的,没有浪费时间。这让柴志忠他们在路上花的时间要比第一批轰炸机少了十多分钟。在到达第32特混舰队上空之前,柴志忠机群与返航的长孙宏机群相遇,长孙宏把第32特混舰队的大体情况告诉给了柴志忠。随即,柴志忠就把轰炸任务安排了下去,并且严令飞行员浪费弹药,不要在注定要沉没的那几艘航母上白花力气!
  庞大的机群很快就出现在了第32特混舰队东南方向的天空中,密密麻麻的上百架战机让舰队里的每一名美军官兵都倒吸了口冷气。此时在第32特混舰队上空没有一架战斗机,而且战舰还没有完全集中到一起,分散在了十多海里长,数海里宽的海面上,也就是说,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防空火力网。
  “第3鱼雷轰炸机小队与,第4,第5俯冲轰炸机小队去干掉那几艘没有沉没的航母。”柴志忠也迅速,果断的做出了决定,“其他小队跟我上,干掉狗娘养的那艘航母!”
  被抛在舰队后方的那五艘航母,还有几艘没有沉没的巡洋舰并没有吸引住唐帝国轰炸机的注意,大部分轰炸机都追了上来,这下米切尔是彻底的绝望了。
  海面上,美军战舰做着徒劳的抵抗,虽然偶尔有轰炸机被击落,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战舰被炸弹或者鱼雷给命中。
  首先进入的就是速度最快的战斗机,原本这批24架战斗机是应该去对付美军的战斗机的,可问题是,现在天空中没有美军的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就全把目标放在了敌人的战舰上,用20毫米机关炮掩护跟着杀来的俯冲轰炸机,分散美舰的高射炮火力,或者使美舰的高射炮无法瞄准俯冲轰炸机。
  接着到达的就是在3000米高度上飞行的俯冲轰炸机了。天空非常的晴朗,几乎没有浮云,俯冲轰炸机可以很迅速的找到攻击的目标,并且在敌战舰上的机关炮的射高之上进入战舰上空,然后开始俯冲投弹。
  两个小队的“射水鸟”分成了12批,每批两架,首先轰炸了“巴丹”号航母附近的那些护航战舰。轰炸机一架接一架的俯冲了下来。轰炸巡洋舰与驱逐舰的投弹准确率与轰炸航母差不多。虽然这些战舰的被弹面积都要小得多,但是周围的防空炮火也明显要弱得多,轰炸机可以更轻松的进入俯冲航道,受到的干扰也更少一些。
  炸弹一枚接一枚的掉了下来,在美舰队没有形成有效的防空火力网之前,轰炸的命中率接近五成,几乎是每两枚炸弹就有一枚命中,而另外一枚也肯定会落在距离战舰不远的海面上。而不管是美军的巡洋舰还是驱逐舰,都难以承受500公斤航空穿甲弹的打击。排水量小的驱逐舰只要被炸中了战舰的关键位置,一枚500公斤炸弹就能炸沉一艘驱逐舰,而排水量大一些的巡洋舰也好不到哪里去,就算暂时沉不了,那也会完全丧失战斗力,甚至是航行能力,离沉没也不会很远了。
  “妈的,叫他们投弹时小心点,我们可在下面!”柴志忠叫了起来,在他绕过几艘美军战舰的时候,好几枚炸弹就在距离他不远的海面上爆炸。
  后座上的导航员立即呼叫了起来,让那些在头顶上盘旋的俯冲轰炸机在投弹的时候注意一下在海面上空飞行的鱼雷轰炸机,别把炸弹投到自己人的头上来。
  美军战舰对付头顶上的俯冲轰炸机都感到吃力,哪还有能力来对付那些没有对它们发动攻击,而是一直朝着航母飞去的鱼雷轰炸机?柴志忠率领的这个小队的鱼雷轰炸机迅速的穿过了美舰队的外围防空网,接着就朝那艘还在逃跑的航母冲了上去。另外一个小队的鱼雷轰炸机也从美航母的右舷方形上绕了过来,并且进入了投雷航道。
  “娘的,跟着我投下鱼雷,别让狗娘养的跑了!”
  十一架“海雕”在“巴丹”号航母的左舷前方顺利的头下了鱼雷,只有一架轰炸机被航母上的高射炮击中坠海。另外一个小队的鱼雷轰炸机几乎同时在“巴丹”号航母的右舷前方投下了十条鱼雷,两架在投雷前被击落。二十一架鱼雷轰炸机最后有十八架撤了出来。投下的二十一条航空鱼雷就足够让“巴丹”号彻底完蛋了。
  米切尔也彻底的绝望了。如果航母继续保持全速向前航行的话,至少要挨五条鱼雷,而不管是左转,还是右转,也肯定无法避开从两个方向上射来的鱼雷。“独立”级航母的前身是“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其水下防御相当脆弱,而且没有如同舰队航母那样采用小分舱的设计结构。也就是说,就算只中一条鱼雷,这艘航母都很有可能彻底完蛋!
  “巴丹”号小型航母如同是掉进了陷阱里的怪兽一样,在海面上全速右转,想避开左舷方向上射来的鱼雷,这却把自己的左舷暴露在了从右舷方向上射来的鱼雷前面。在航母中雷之前,已经有官兵跳海逃生了。而就在这个时候,至少有十架以上的俯冲轰炸机到了航母的上空,并且进入了俯冲下滑航道,准备向航母投下炸弹了。
  “巴丹”号连续被四条鱼雷命中,每一次爆炸都让航母从海面上“跳”了起来,四次爆炸的间隔时间非常短,当炸起的海水逐渐洒落下来的时候,俯冲轰炸机也在航母头顶上投下了炸弹。已经失去了动力的航母仍然依靠惯性向右转向,速度在迅速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航母根本就无法避开俯冲轰炸机的打击!
  当柴志忠冲出了美舰队的防空火力网时,他回头朝那艘“可怜”的航母看了过去。数枚炸弹落在了航母附近的海面上,炸起的水柱足足有上百米高。接着,好几枚炸弹就连续砸在了航母的飞行甲板上,最后在航母内部爆炸。
  “巴丹”号航母好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煤球一样,火焰顺着航母上的缺口喷射了出来,火柱窜到了半空中,然后迅速的消散了。就算没有看清楚航母的状况,柴志忠都敢肯定,这艘航母已经彻底完蛋了。“巴丹”号在中雷之后仅仅在海面上坚持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接着就被炸成了三截,迅速的沉没了,航母上的1000多名官兵中,仅仅只有最先跳海逃生的那9个人活了下来,其他的无一幸免!
  “兄弟们,自由猎杀的时候到了,干掉所有美舰,别带着炸弹与鱼雷返航就行了!”
  柴志忠下达了自由攻击的命令,此时,第32特混舰队里的六艘小型航母中已经有三艘沉没,而漂浮在海面上的那三艘航母的舰长也已经下达了弃舰逃生的命令。美舰队的护航战舰也被击沉了十多艘,换句话说,第32特混舰队基本上被全歼了。
  接到了自由攻击命令的飞行员立即都行动了起来,很多已经投掉了炸弹或者鱼雷的轰炸机也加入了攻击的行列。至少,这些战机上的机关枪还可以使用吧!而那些护航的战斗机就更为积极了,比起轰炸机上的自卫机关枪来说,20毫米航炮完全算得上是“重火力”了。
  柴志忠没有忘记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把战报发回去,好让舰队司令安心。可柴志忠并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轰炸第32特混舰队的时候,自己的老巢也遭到了敌人的打击,而且是猛烈的打击。
第四十二节
致命缺陷
  让第二批轰炸机出发之后,黄晓天让一批需要补充燃料的战斗机到两艘舰队航母上来补充了燃料,这批24架战斗机在八点半之前全都回到了防空巡逻位置上。此时舰队已经进入了防空状态,所有巡洋舰上的雷达都开着,舰队也在向东高速逃离战场。黄晓天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了,而现在剩下的,就是等着敌人的轰炸机到来。
  在不知道敌舰队的具体位置,以及敌舰队的准备情况之下,虽然无法准确的判断出敌轰炸机的到来时间,但是却能够大致上计算出一个时间来。第四特混舰队是在七点半左右被发现的,而哈尔西立即安排轰炸机起飞的话,那么光是放出这些轰炸机大概就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以200海里,正负50海里的距离来计算的话,那么美军轰炸机就将在八点五十分到九点半之间到达。这也是个大概的时间,如果美军的动作快,而且距离近的话,那么其轰炸机群大概能够提前十分钟,如果动作慢,而且距离远的话,那么也许就要等到九点半之后了。
  黄晓天就是这么估算的,因此他让五个小队的战斗机都在八点半的时候进入了防空巡逻状态,并且将舰队的防空巡逻半径扩大到了40海里。这些战斗机至少都能在舰队上空巡逻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并且还留有足够的空战用油。也就是说,美军轰炸机到来的时候,将遭到60架战斗机的全力拦截,接着就是数十艘战舰上的高射炮,要想轻易的撕开第四特混舰队的防空网并没有那么容易!
  在舰队向东航行的时候,两艘舰队航母是跑在最前面的,而两艘小型航母则落在了后面。这不是黄晓天有意安排的,而是无意中型成的局面。这两艘小型航母上的动力系统都已经严重老化了,加速能力并不怎么样,而新服役的两艘舰队航母就要好得多。另外,第二批轰炸机群中,有30多架俯冲轰炸机是从小型航母上起飞的,而小型航母放出战斗机的速度要比舰队航母慢得多,因此这两艘小型航母转向的时间也晚了几分钟,结果就是,两艘舰队航母的战斗群跑在了最前面,而由两艘小型航母为核心的第三支航母战斗群落在了舰队的后面。
  九点十五分,也就在柴志忠的机群准备轰炸第32特混舰队的时候,位于舰队最西面的“惊蛰”号重巡洋舰上的雷达发现了西面正在快速接近的机群,这正是哈尔西派来的轰炸机群!“惊蛰”号是“泰山”号小型航母的护航巡洋舰,而在这艘航母附近还有“立春”号重巡洋舰,以及六艘驱逐舰,同一编队的“华山”号小型航母已经与另外几艘护航战舰跑到东面去了。
  这批美军轰炸机花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时间飞完了240海里的航程,领队的美军飞行员正在担心能否找到第四特混舰队的时候,从高空杀来的两个小队的20多架战斗机立即提醒了他,第四特混舰队肯定就在附近,而且距离他们并不远。
  空战立即爆发,护航的F4U迅速的冲了过去,可美军的战斗机飞行员立即就发现,前来拦截他们的不是24架防空战斗机,而是朝50架的防空战斗机。这些战斗机从东北,东,东南三个方向飞了过来,而且速度都非常快。这下,没有任何一名美军飞行员怀疑第四特混舰队就在他们前方了。
  九点二十五分,美军飞行员发现了正在向东全速航行的“泰山”号航母编队,并且立即辨认出了编队里的那艘小型航母,两艘“节气”级重巡洋舰,以及六艘“城市”级驱逐舰。紧接着,高射炮的炮弹也打了过来,舰队里的120毫米大口径高射炮首先开火了。
  美军飞行员都被明确告知,第四特混舰队里有两艘舰队航母,而打击舰队航母的意义远比打击小型航母大。因此,只有十多架SBD与十多架TBD朝“泰山”号航母编队冲了过去。而在这些美军战斗机的屁股后面是十几架“隼”式战斗机。与以往的每一次舰队防空作战一样,执行防空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根本就不会躲在舰队高射炮火力之外,而是会追着美军的轰炸机打,直到将其击落,或者是自己被击落。
  “立春”号与“惊蛰”号上的120毫米高射炮大显神威,短短五分钟时间里,两艘巡洋舰就一共打下了8架美军轰炸机。这时候,美军轰炸机也离开了120毫米高射炮最佳杀伤范围,就在大部分美军飞行员认为成功在望的时候,迎头打来的另外一批TV弹立即让他们傻眼了。
  这就是唐帝国海军最新式的80毫米TV弹。之前装备的第一批80毫米TV弹存在弹片少,威力小的问题,而在解决了近炸引信的小型化问题之后,唐帝国海军获得了经过了改进的80毫米TV弹,在保证了引信的可靠率的前提下,炮弹的威力提高了不少。最主要的改进就是在炮弹内增添了200多颗5克重的钢珠,以增强炮弹的破片数量,提高杀伤威力,以及杀伤范围。而使用第二批80毫米TV弹的80毫米高射炮的防空作战效率已经不在120毫米炮之下了。
  向“泰山”号航母发动攻击的24架美军轰炸机中,只有6架成功的突破了防空网,而且全是SBD,没有一架TBD能够从低空突破进去。这6架SBD在投下炸弹之后跑掉了4架,另外2架被立即击落,可这并没有算完。
  此时,“泰山”号正在全速向东航行,当了望员发现敌机已经投下炸弹之后,立即就发出了警报,航母立即开始左转向。在炸弹的呼啸声中,航母险险的避开了前五枚炸弹,而第六枚炸弹正好落在了航母飞行甲板的前端,几乎将战舰首部20多的这一段给直接炸断!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在那2架被击落的SBD中,有一架直接朝着航母撞了过来,而当时航母上的高射炮手都没有能够立即反应过来(就算是反应过来了,也根本来不及将其击碎)。这架SBD直接撞在了航母舰岛的左侧,当时在舰岛里的100多名官兵伤亡大半,包括舰长在内的十多人都阵亡了。这架SBD里还有一半多的汽油没有用完,随即就发生了猛烈的爆炸,并且引发了打火,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小型航母的缺点在唐帝国改造的这批“山”级航母上也体现得非常的清楚,这些小型航母是没有装甲飞行甲板的,甚至连主甲板的装甲也就二十多毫米厚而已。另外,航母上的很多关键部位都没有装甲保护,连弹药库也不例外。航母采用的是大分舱结构,全舰只有六道横向水密挡板,一道纵向水密挡板,也就是说,航母水线下实际上只有14个水密舱,任何一侧的4个水密舱,或者是总共7个水密舱进水的话,那么航母就完蛋了!
  那枚1000磅的航空穿甲弹先穿透了木制飞行甲板,然后由穿透了下方主甲板的薄弱装甲,接着在第三层甲板,也就是水线部位爆炸,而航母上的航空弹药库就在爆炸点的挡板后面,薄弱的挡板根本就挡不住巨大的冲击波,而且爆炸还引燃了航母上所有的引燃物品。接着,那架SBD上泄露出来的航空汽油引起了更猛烈的大火。
  “泰山”号的致命缺点暴露了出来。如果遭到轰炸的是一艘“湖”级舰队航母的话,那么这枚炸弹绝不足以致命,甚至不会损害航母接收返航战机的能力,可这只是一艘排水量13000吨左右的小型航母而已。为了尽可能多的携带战机,为了尽可能多的携带航空燃料与航空弹药,在有限的排水量中,用来加强航母生存能力的部分是少之又少。
  大火在航母上燃烧了十多分钟,首先被引燃的就是机库输油管道里的那些航空汽油,接着木制飞行甲板也燃烧了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很快机库也被大火吞没了。到九点五十分的时候,代理舰长的轮机长不得不下令弃舰,放弃了对航母的拯救工作。十点十五分,在最后一批官兵还没有撤出来之前,航母弹药库爆炸,连同轮机长在内的200多名官兵随同航母一起牺牲了。
  “泰山”号中弹,战斗机上的飞行员,还有战舰上的高射炮手仿佛被打了一支肾上腺素一样,立即都疯狂了起来。美军的轰炸机群仍然在继续前进,而且很快就追上了“泰山”号东面大概4海里处的“华山”号航母编队。在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至少有20架美军的轰炸机被打了下来,而不顾一切的攻击轰炸机的防空战斗机也被美军的护航战斗机趁机打掉了十多架,双方已经在拼消耗了。
  “华山”号编队里,“芒种”号与“大暑”号巡洋舰上的高射炮管都开始冒烟了,因为小型航母上没有配备120毫米高射炮,所以远程防空任务几乎都是由这两艘重巡洋舰来完成的,看着美军轰炸机一步步的逼近,巡洋舰上的高射炮手大声的咒骂了起来,仿佛他们的叫骂声能够把敌人吸引过来一样。
  在突击到“华山”号航母编队上空的时候,美军只剩下了20架SBD与10来架TBD。虽然前方不远处就是两艘舰队航母,但是美军飞行员没有继续前进,而是集中轰炸了这艘小型航母。这些美军飞行员也不是笨蛋,那两艘舰队航母附近有20艘护航战舰,而且舰队航母本身的防空火力就不在巡洋舰之下。凭现在这点轰炸机,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突破,干掉舰队航母,而集中力量打掉另外一艘小型航母是最好的选择。
  九点三十四分,也就是在“泰山”号航母中弹之后不到十分钟,“华山”号在规避了至少六枚炸弹与两条鱼雷之后,被两枚航空炸弹与一条航空鱼雷命中,两分钟后,又是两枚炸弹与两条鱼雷命中了航母,而到此,美军轰炸机也投完了所有的炸弹与鱼雷,连同之前轰炸了“泰山”号的轰炸机,最后仅仅只有不到20架美军的轰炸机成功撤出了战斗,这中间还包括了至少四架受了重伤,注定无法回到第31特混舰队的SBD。
  “华山”号与“泰山”号是姊妹舰,是“山”级小型航母的第二艘。两舰的结构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是改造而来的,而不是新建造的,所以该级航母每一艘都有细微的差别),其生存能力绝对不会比“泰山”号强多少,在挨了四枚炸弹,三条鱼雷之后,这艘航母在九点五十分的时候,也就是在“泰山”号沉默之前二十五分钟就从海面上消失了,全舰官兵一共阵亡600多人,其中至少有300多人因为没有来得及撤出,而随同航母一起牺牲的。
  看着西面发生的那惊心动魄的战斗,黄晓天的神色异常的冷峻,两艘小型航母的牺牲最终挽救了两艘舰队航母。在美军轰炸机离开之后,黄晓天连续下达了三条命令。一是让那些为小型航母护航的战舰尽快打捞起落水官兵,然后追上来。二是让舰队继续以最快的速度向东航行,并且立即把新的会合点发给两支轰炸机群。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把第31特混舰队可能存在的海域发给第一特混舰队,让第一特混舰队尽快完成攻击。
  从美军轰炸机到达的时间上,黄晓天对第31特混舰队的位置做了一个大概的判断,即第31特混舰队距离第四特混舰队应该在220到270海里之间,而且在第四特混舰队正西面(南北偏差大概10度左右)。
  做出这个判断之后,黄晓天就立即把电报发出了出去,谈仁皓还紧握着第一特混舰队的两支利箭,而要干掉第31特混舰队,那就得看谈仁皓的这两支箭能不能射中目标了!
第四十三节
荒诞的命令
  哈尔西的麻烦远比战斗还要麻烦得多,在他安排第一批轰炸机出发,并且让侦察机去搜索舰队南面的海域,第二批轰炸机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时,哈尔西收到了一封从战区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实际上,这是两份电报,一份是麦克阿瑟的,而另外一份是通过西南太平洋战区转送,由尼米兹发来的电报。这两封电报的内容是一道共同的命令,一道让哈尔西目瞪口呆的命令。
  在哈尔西忙着攻击第四特混舰队的时候,两艘美军战列舰被俘的消息得到了确认,“马萨诸塞”号与“威斯康星”号落入了唐帝国海军的手里,而且现在正在被拖往所罗门海,大概准备先到达塔古拉岛,然后再在这里修复部分动力系统,最终肯定会被送回唐帝国本土,而证实这一情况的除了逃出来的那三艘驱逐舰上官兵的报告之外,一架从第32特混舰队出发的侦察机也确认了这一点,那两艘战列舰正在被唐帝国的巡洋舰拖着向北航行!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当初哈尔西就判断这两艘战列舰很有可能没有自沉,而是落入了唐帝国海军的手里。他并没有将这个安排到首要任务中去,由巡洋舰拖带战列舰,速度最快也就8节左右。而且这两艘战列舰肯定严重进水了,为了避免涌入更多的海水,并且保证战列舰不会沉没,所以速度应该更慢一些。而这两艘战列舰到达塔古拉岛的时间肯定是晚上了。按照哈尔西的想法,只要他能够先干掉第一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的话,那么他就在下午派遣轰炸机去炸掉这两艘战列舰,甚至是摧毁掉第三特混舰队。
  这个想法是相当正常的,如果哈尔西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怎么去阻止那两艘战列舰落入敌人的手里呢?可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哈尔西这么想的,而且情况也不尽相同。
  这两艘战列舰被拖带的速度确实是8节,而为了避免战列舰沉没,常荐新派了一大批官兵到这两艘战列舰上去,同时还从各艘战舰上收罗了十几台小型抽水机与发电机,去帮着把战舰里的海水排出来。按照这个速度,第三特混舰队将在下午三点左右就到达塔古拉岛。而从瓜岛赶来的拖船最多在上半夜的时候就能到达。塔古拉岛上的陆战队工程兵也在抢修机场,很有可能在下午两点前修好机场。也就是说,到时候,唐帝国的海军航空兵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这两艘战列舰免遭轰炸,就算轰炸成功,这两艘战列舰也肯定会在近海搁浅,而最终仍然将落入唐帝国的手里。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这两艘战列舰最后落入唐帝国海军之手的话,那带来的政治影响,还有对美国军民士气的打击,以及唐帝国在这方面所能够做的宣传工作,最终给美国造成的伤害肯定会非常的严重。而此时的情况,与战争爆发时,唐帝国海军在那霸港面临的情况是非常相似的。
  当初,第一舰队在那霸港遭到日本突然打击,战舰几乎全部在港口内沉没或者是搁浅,其中就包括了当时唐帝国的头号战舰——“尊严”号战列舰。而日本人也在打这些战舰的主意,并且动用了大批人力,物力,想把“尊严”号打捞起来,然后挂上日本的膏药旗,在日本海军中服役,为日本人征战。
  也许,战舰本身是没有感情与灵魂的,但是在战舰被建成之后,战舰就拥有了其特殊的意义。设想一下,如果桅杆上飘扬着膏药旗的“尊严”号(也许会是另外一个什么名字了)出现在了战场上,出现在了帝国舰队的面前,出现在了帝国港口的外面,或者是出现在了别的什么地方,那么,当帝国海军的将士面对着这艘战舰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想?战舰没有感情,人,特别是军人都是有感情的,军人有尊严,荣誉,灵魂,他们在面对着曾经的帝国头号战舰的时候,他们会想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触?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聂人凤不惜用损失帝国海军最后的那点战舰作为代价,都要把日本人正在打捞的那几艘战舰炸沉,或者是炸毁在那霸港内的根本原因。在战场上,军人可以承担牺牲,军人也会如同对待自己的战友,亲人一样的对待自己的战舰。如果无法避免沉没的话,战舰上的官兵可以为自己的战舰送葬,甚至可以凿沉战舰。可是,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海军将士,都绝不能容忍自己的战舰,特别是那些象征着海军,象征着国家,象征着民族的主力舰落入敌人的手里!
  这也正是现在美国海军面临的新问题。这两艘战列舰如果真落入了唐帝国海军的手里的话,后果是难以设想的。也许哈尔西没有想到这一点,可并不是其他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当尼米兹在得知第33特混舰队的两艘战列舰没有自沉,而是被唐帝国海军官兵成功登舰之后,立即就给总统与海军部长金上将发去了电报,他在电报中只提到了一点,那就是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把这两艘战舰击沉,避免其落入敌人的手里。金上将很快就给了回电,要尼米兹用所有可以用的办法去炸掉这两艘战列舰。接着,美国总统也发来了回电,表示海军可以承受损失,但是美国决不能承受侮辱!
  尼米兹立即就把相关的命令发了出去。当时,他无法直接与第31特混舰队的哈尔西联系,所以就先把电报发到了麦克阿瑟那里。虽然麦克阿瑟是陆军将领,但是他很清楚这两艘战舰沉没与被俘的意义。他也以战区司令官的名义补充了一道命令,要哈尔西立即出动轰炸机,去炸掉那两艘战列舰!同时,麦克阿瑟还开始动员陆航的重型轰炸机,如果哈尔西没有能够完成任务的话,他就不得不动用重型轰炸机去完成这个重要的任务了。
  哈尔西并不是不明白这层道理,可问题是,现在他手里就那么点轰炸机了,而第一特混舰队至今仍然没有出现,而轰炸第四特混舰队的行动还没有结果,他难道要把这最后一点力量派出去吗?到时候,如果发现了第一特混舰队怎么办?如果轰炸第四特混舰队的行动没有完全成功的话,那又怎么办?
  作为舰队的司令官,哈尔西首先考虑的就是战役的胜败,如果败了,恐怕被俘的就不仅仅是那两艘战列舰了,而到时候,不管那两艘战列舰是被炸沉,还是怎么样,都没有了多大的意义。美国海军已经无法承受一次新的失败了,他首先要确保的就是获得胜利。那么,是执行命令,还是继续让轰炸机等在飞行甲板上?
  这是一个让哈尔西极为为难的决定,到八点五十分,他仍然没有做出决定,而这时候,米切尔的电报发来了,第32特混舰队已经遭到了轰炸,五艘小型航母被摧毁。数分钟后,第二封来自第32特混舰队的电报送到,第32特混舰队遭到了第二次轰炸,而且两批轰炸机的进入方向完全一样,都是从第四特混舰队飞来的。
  这下,哈尔西做出了决定,他没有去执行尼米兹与麦克阿瑟下达的命令,因为他很清楚,既然第四特混舰队敢于派出两批轰炸机,那就足以证明,第一特混舰队就在这附近哪个地方,而且正在等着第31特混舰队出现,不然的话,第四特混舰队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干掉一艘小型航母再出动一批轰炸机(黄晓天在派出第二批轰炸机之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的),而是应该派遣一批轰炸机来寻找第31特混舰队。可问题是,第一特混舰队到底在哪?
  到九点三十五分的时候,哈尔西收到了另外一条报告,这次是从轰炸机群发回来的,攻击第四特混舰队的行动没有完全成功,确认只有两艘小型航母遭到轰炸,很有可能被击沉,而另外两艘舰队航母没有遭到轰炸。也就是说,第四特混舰队三分之二的航空力量都没有遭到打击。
  这下,哈尔西绝望了,或者说已经知道自己失败了。现在,有两个确定的目标需要他去轰炸,还有一个没有出现的,也是最危险的目标很有可能就在附近,而哈尔西手里只有一支轰炸机群了。怎么办?
  九点四十分,哈尔西下达了命令,第二批轰炸机立即起飞,前往攻击第四特混舰队,炸掉那两艘舰队航母!这是哈尔西做出的最直接的判断,第四特混舰队现在肯定缺少防空战斗机,攻击也最容易得手,如果能够干掉那两艘舰队航母的话,那么这次也不会是彻底失败了。
  哈尔西的判断并没有错,第四特混舰队派出的第一批轰炸机最快也只能在九点五十分左右返回舰队,而为轰炸机补充燃料,挂上炸弹与鱼雷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要想派出轰炸机的话,至少也是十点半以后的事情了,而哈尔西这批轰炸机可以抢在十点五十分左右到达。可哈尔西有一点没有预料到,黄晓天完全可以先放出防空战斗机,而不急着让轰炸机出发,这样,他在十点半之前,至少可以让舰队的防空战斗机数量恢复到60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