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735

  谈仁皓更有点惊讶了,可他立即反应了过来。
  “让第三特混舰队南下,不直接杀向开普敦,如果坎宁安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海域的话,那我们就很有可能遭遇,让他知道我们已经到来了。如果我们遇到的是英国远征舰队,或者是法国远征舰队,那就将其消灭掉,如果同时遭遇英法远征舰队的话,那就立即逃跑。只要第一特混舰队在我们后面,那么坎宁安就肯定知道自己的圈套被我们识破了,而到时候,他只能选择返回开普敦,而不敢在这边继续逗留,这样,我们至少可以确定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行踪了!”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同时也在迅速思考着。这意味着第三特混舰队将去冒险,可只要距离第一特混舰队不是太远,而且不进入风暴最猛烈的海域,那么在第三特混舰队撤退的时候,第一特混舰队应该可以给予其足够的掩护。另外,捅这一下,让坎宁安没有了别的选择,就算是无法在战斗中干掉对手,那也可以迫使英法远征舰队撤会开普敦。最重要的是,这给了谈仁皓与常荐新更多的选择!
  常荐新也是刚想到这个办法的,而且还没有考虑到细节问题,所以他也有点不确定。另外,这次行动的总司令是谈仁皓,而常荐新只是个副职,所以他也需要等待谈仁皓的决定。
  “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吧,如果这是唯一的办法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常荐新点了点头,带着谈仁皓进了司令舱。他把谷甄云也叫了过来,并且安排了几名高级参谋负责协助。
  人多力量大,就算谈仁皓再厉害,他也少不了其他人的帮助。而他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一些必须要解决的细节问题。比如第三特混舰队南下的航线怎么选择,速度是多少,第一特混舰队应该距离第三特混舰队多远,还有双方的联络问题,在必要时,第三特混舰队可以采用那些应急方案等等。而当这些细节问题解决之后,总体方案也就自然出来了。
第十九节
浑水
  回到第一特混舰队之后,谈仁皓立即就把相关的安排告诉了郑冠华,并且要郑冠华按照新的计划制订好第一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并且立即让炮击编队前往第三特混舰队报道。在这次的行动中,第一特混舰队的任务主要是掩护与支援第三特混舰队,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将承担打击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重任。当然,除非坎宁安犯了低级错误,不然的话,这个机会是相当渺茫的。
  在谈仁皓安排第一特混舰队的行动时,常荐新也在部署第三特混舰队的行动。按照计划,谈仁皓将把隶属于第一特混舰队的炮击编队派到第三特混舰队来,以增强第三特混舰队的战斗力。谈仁皓甚至提出将两支航母战斗群的几艘重巡洋舰也派过来,可常荐新拒绝了,毕竟那两艘航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就算这次作战行动中,空中威胁并不大,可毕竟还是有三艘英国的航母存在,所以保证第一特混舰队有足够的护航战舰是很有必要的。
  “老常,我觉得这个行动很冒险。”谷甄云可没有常荐新那么有把握。谈仁皓在的时候,他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这主要是照顾常荐新的面子,而现在谈仁皓走了,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确实有点冒险,不过,有第一特混舰队在我们后面,而且打不过,我们可以逃,我们的主要目的不是去找敌人决战,而是要确定敌人有没有在我们的南面,如果在的话,那我们就得把坎宁安逼回去,让他的圈套失去作用。”
  “可我不这么看。”谷甄云迟疑了一下,他还是有建议权的。“首先是气候条件并没有改善,到时候,第一特混舰队能否为我们提供支持与掩护都难以确定。其次,我们的速度不比敌人的战列舰快多少,战斗打起来,能不能撤走都是个问题,如果是在夜间进行的话,那更加危险。最后,如果我们之前收到的那些情报是正确的话,那敌人就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方向上,而不一定在我们的南面。而我们与第一特混舰队的距离拉开了的话,不但对我们自己不利,而且也将使第一特混舰队孤立,到时候,第一特混舰队要是遭到突然打击的话……”
  常荐新压了压手,止住了谷甄云的话。“这个问题,我跟谈将军都考虑过了。第一特混舰队周围至少有200海里的警戒范围,敌舰队要想突然靠近第一特混舰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至今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们的具体位置已经暴露了。另外,第一特混舰队会为我们提供支援的,他们将一直在风暴范围之外活动,肯定能够让轰炸机起飞。最后,也就是你说的,如果是在夜间爆发战斗的话,我们有雷达方面的优势,到时候打不打,由我们决定,而不是由对手决定的。”
  “可是……”谷甄云迟疑着没有说下去。
  常荐新看着搭档,等着谷甄云继续说下去。他与谷甄云搭档的时间并不久,可在“珊瑚海大海战”之后,常荐新就发现了谷甄云的一个缺陷,即太过于小心谨慎了。小心谨慎是没有错的,特别是在以前,大部分海军将领都很小心谨慎,即使有几个爱冒险的,那也是在有十全把握的情况下才会采取激进的行动。可问题是,过于的谨慎肯定是个缺陷。这也就注定了谷甄云只能是个好的参谋长,而不会是一个好的司令官。
  “其实,这也只是我的担心而已。”谷甄云勉强笑了一下,没有再坚持他的看法。
  这就是谷甄云身上的第二个缺陷,即不会坚持自己的判断。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谷甄云与严师琪搭档了那么久,而严师琪一直是个比较武断的,而且很少听取别人建议的司令官,这在他担任第三特混舰队司令官的时候体现得非常清楚。也正是如此,在严师琪的影响下,谷甄云也就不会过于坚持自己的判断。换句话说,就是缺少主动性。
  “你的意见我会重视的。”常荐新也没有多说什么,谷甄云的性格已经定型了,是难以改变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毕竟我们这次的行动已经很谨慎了,而且还有几套备用方案,最多不过就是逃回来而已,是不是?”
  谷甄云没有开口,他开始安排具体的工作。
  常荐新在司令舱里呆了一阵,到吃晚饭的时候,他回了自己的住舱,并且让副官给他把晚饭送了过来。
  在与谈仁皓商讨具体的行动方案时,两人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眼前的战局很模糊,这只是对己方来说的,也许在敌人那边,战局是很清楚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战场是对敌人单向透明的。这显然对舰队作战很是不利,要改变这种情况,要么就摸清敌方的行动,要么就让敌方摸不准自己的行动。而要准确判断敌舰队的行动,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办到的,特别是在天气好转之前,几乎没有多少可能。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敌人无法准确判断出帝国舰队的行动。
  这就是常荐新与谈仁皓要达到的目的,把战局给彻底搅乱,让坎宁安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也许,这还无法从根本上战胜敌人,可却能够改变眼前的情况,让双方再次回到平衡位置上,而不是单向透明,被动挨打!可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其实,常荐新与谈仁皓心里都很清楚,在第一特混舰队能够发挥战斗力之前,他们不具备任何优势,仅凭第三特混舰队的实力,根本就打不过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可问题是,决定第一特混舰队发挥战斗力的因素是天气,而不是舰队司令官的决策。而天气因素是人力所无法左右的!
  按照往年最好的情况,最多在三月底,或者四月初的时候,南印度洋与南大西洋上的天气才会逐渐好转,而要到四月底,或者五月初,天气状况才会达到适合第一特混舰队作战的程度。而现在才二月下旬,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积极寻找战胜敌人的方法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保存舰队本身的实力,不能出任何差错,并且让敌舰队不敢轻易北上。换句话说,现在谈仁皓与常荐新所采取的行动正是他们之前一直在避免的,即与敌人拖时间!
  可以说,这也正是战场上的被动性。常荐新很清楚这一点,他也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依靠第三特混舰队的力量单独战胜强大的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在谈仁皓努力寻找战机的时候,常荐新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兵棋推演。他挑选的不是英法联合远征舰队,仅仅只是英国远征舰队。而推演的结果是,就算单独与英国远征舰队对抗,第三特混舰队获胜的希望也只有六成左右,而且肯定会付出巨大的损失,也许被击沉一两艘战列舰都算是幸运的了。而在第三特混舰队被击溃之后,仅凭第一特混舰队的能力,在恶劣天气状况下有可能去对付法国远征舰队吗?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就算是通过损失来战胜英国远征舰队,这也无法达到战役的目的,他们必须战胜英法远征舰队,而且还得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战争英法远征舰队,那就必须得依靠第一特混舰队的航空打击能力!
  看得出来,常荐新与谈仁皓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也正是不同舰队司令官的不同特点。谈仁皓的通常思路是首先寻找战机,在抓住了机会之后,才会去考虑具体的作战行动,以及在作战行动中会付出多大的代价。因此,谈仁皓指挥的作战行动多半都带有冒险性质,而且这也决定了他是一个非常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可同时,这也让谈仁皓获得的胜利几乎都是建立在自身巨大损失的基础之上的。
  相反,常荐新的思维方式并不是首先去寻找机会,而是首先判断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并且对各种交战情况的结果做出推断,大概判断出战损比。在确定有足够的能力战胜对手,以及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在完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后,他才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这也就决定了常荐新是那种绝不喜欢冒险,而且异常稳重的将领。可同样的,常荐新在战场上把握机会,特别是关键机会的能力并不强。
  在陆军里,是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而在海军则不一样,将领的特点可以转变为舰队的特点,可同时,将领也必须要适合舰队的性质,比如,让常荐新去指挥注重进攻的航母特混舰队显然就不行,而要让谈仁皓来指挥第三特混舰队,这也明显不会有好结果。说直接一点,就是一个将军自身的特点,是决定其在海军具体位置的主要因素。
  当天晚上,常荐新指挥的第三特混舰队就南下了。他没有让战舰上的雷达启动,而是把单独组织了三支小编队。这三支小编队里各有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分别在舰队南偏西60度,正南,以及南偏东60度,距离舰队大概40海里处前进。这样的话,如果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出现在舰队南方的话,那么这些前出的侦察编队就可以提前发现敌舰队,为后方的主力编队提供足够的战斗准备时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以往,这些任务是由侦察机,以及水上飞机承担的。可舰队在天亮之前就将进入风暴区,第三特混舰队里的水上飞机根本就无法起飞,而第一特混舰队的侦察机也难以完全覆盖舰队南面的海域。可以说,这几乎回到了最老套的海战战术上来,如果不使用雷达的话,那么双方就只能依靠战舰桅杆上的了望员来搜索周围的海面了。
  常荐新在第二天天亮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他先处理了夜间的一些情况,然后就下令舰队进入备战状态。此时,海面上的风浪已经大了起来,就算战舰的速度只有16节,可仍然不断有海水涌上战舰的首甲板。几万吨的战列舰就如同是池塘里的一片树叶一样,一会被抬上浪尖,一会被跌入谷底。司令舱里的很多参谋军官多系上了安全带,常荐新也坐在了椅子上,把自己给“绑”好了。
  这一天过得并不平静,前方的侦察编队没有任何发现,可舰队本身却出了很多问题。上午的时候,就有一艘临时编入的驱逐舰因为动力系统出了问题,被迫离开舰队,单独返航了。到下午的时候,由有两艘驱逐舰,以及一艘原本属于第五特混舰队的重巡洋舰出了故障,也不得不离开了舰队,踏上了返航的路途。
  风浪对战舰的破坏甚至比敌人还要严重,在平时的话,舰队根本就不会进入风暴区,而且还得避开风暴区。每年的这个季节,都是南半球南风带海况最为恶劣的时候,许多航线都会被封闭,而且大部分舰船都应该进入港口避风。可现在,舰队却无法返回港口,必须继续坚持下去。
  对战舰上的官兵来说,这点风浪还不算什么,毕竟晕船的就不会加入海军了。可常荐新却有点担心,现在的海况已经达到了六级,按照规定,驱逐舰在这个时候就应该规避了。另外,就算现在与敌舰队遭遇,也根本无法作战,因为在战舰不断起伏的情况下,根本就无法将炮弹打到敌人的战舰上去!更恼火的是,在与第一特混舰队分开后,常荐新已经无法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除非天气突然好转,不然第一特混舰队也不会联系第三特混舰队!
  这些问题都是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没有解决掉的,而现在,常荐新必须得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得把英国人从藏身的地方给赶出来!
第二十节
远距离接触
  在常荐新忍受着颠簸之苦的时候,谈仁皓也在急切的等待着消息。为了尽量给第三特混舰队提供支持,他甚至让侦察机冒险向南多飞了50海里。而这些侦察机在暴风中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几乎是在让飞行员拿生命去冒险。另外,谈仁皓还让气象预报军官每天做五次天气预测,这样他才能更好的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
  到了南下的第二天,也就是二十八日晚上,舰队里已经有四艘驱逐舰与两艘巡洋舰因为故障而提前返航了。这天晚上,第三特混舰队也停止了南下,开始沿着毛里求斯岛-留里汪岛-马达加斯加岛这条航线进行横向搜索,这也是常荐新与谈仁皓推断的,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最有可能出现的海域了。
  从之前获得的情报来看,英法远征舰队要想截击帝国舰队,同时避开风暴,那么就必须得在靠近岛屿的海域活动,而且得随时转移,尽量处在避风方向上。因此,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最有可能出现在毛里求斯岛与留里汪岛附近。因为吹的是东南风,所以出现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与东南部海域的可能性反而不大。另外,毛里求斯岛与留里汪岛上还有两座小港口。这里曾经是唐帝国的海外殖民地据点,这两座到上的小港口在上次大战之后就荒废了。这两座岛上也没有唐帝国的驻军,只有一些土著居民,以及少量移民。如果英法联合远征舰队要找避风港的话,这两座被唐帝国海军遗弃的小港口就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基于这个推断,第三特混舰队在南下的时候,航线是对准了毛里求斯岛的,而首先要搜索的就是毛里求斯岛附近海域,然后是留里汪岛,最后才开赴马达加斯加岛东南部海域。而在当天下半夜的时候,常荐新安排的侦察舰艇就在毛里求斯岛周围转了一圈,结果没有任何发现。在这些侦察舰队返回编队的时候,第三特混舰队朝留里汪岛驶了过去。
  二十九日(帝国历法里,二月为三十天)上午,舰队到达了留里汪岛附近海域,按照计划,常荐新仍然安排了数艘侦察战舰在留尼汪岛附近寻找敌舰队的踪影。可结果仍然让他感到很失望,他们并没有在这里找到英法联合舰队的影子。
  在负责侦察的驱逐舰出发之后,常荐新还安排一批随舰的陆战队官兵登上了留尼汪岛,去圣坦尼找到了几个当地居民,询问了一下最近的情况。不问不要紧,这一问,连常荐新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从当地居民反映的情况来看,英法联合舰队是昨天晚上上班夜出发的。”谷甄云汇报了具体情况,“而且,在此之前几天,英法远征军一直在这边购买食物,并且还从当地居民那里购买了一些药品。有人看到过靠近海岸的英法战舰,里面肯定有战列舰,或者是战列巡洋舰。”
  “这消息可靠?”常荐新在感到惊讶的同时,没有忘记置疑情报的可靠性。
  “相当可靠,我们花钱购买的情报,而且这边的土著居民对我们没有敌意。”
  常荐新微微点了点头。“看来,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只是来晚了一步,那些土著知道英法远征舰队的去向吗?”
  “我们也询问过,可没有问出个什么名堂来。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是在夜间离开的,只能确定在离开时是朝西南方向航行,可至于具体的方向,没有办法搞清楚。”
  常荐新走到了海图桌旁,此时参谋军官已经在海图上标出了一个大概的范围。如果英法联合舰队没有在离开近海后转向的话,那就肯定是朝着马达加斯加岛南端而去。因为其具体的航向并不清楚,所以只能够确定一个大概的范围。这也只是一个很模糊的判断,舰队在航行途中随时可以转向,而且舰队已经离开了十几个小时了,就算以14节的速度航行,也已经在200多海里之外了,而此时英法联合远征舰队会在哪,根本就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我们要给第一特混舰队发报吗?”
  “不用,现在还不能发出电报,英法联合舰队就在我们附近,如果我们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被他们接收到的话,那我们的大概位置就暴露了。”常荐新咬了咬牙,“舰队两个小时后出发,仍然按照计划向西南方向航行!”
  谷甄云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他也认为应该继续按照计划行动,毕竟现在情况很不明确,如果临时修改计划的话,那就得通知第一特混舰队,让第一特混舰队也修改计划,可现在根本就无法与第一特混舰队联系上。
  常荐新也很快冷静了下来,此时判断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行踪也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必须知道在他们的航线上会不会存在危险。
  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并不是仓促离开留里汪岛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他们在这边活动了好几天,而且还派遣军队到岛上收购食物与药品,显然,舰队已经出海活动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没有返回开普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英法联合远征舰队还有多少燃料?另外,还可以在海上活动多久?如果他们没有补给船队,或者是补给船队无法北上为舰队提供补给的话,那么英法联合远征舰队肯定会返回开普敦。
  这是常荐新的第一判断。从莫罗尼沦陷的时间上推断,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已经在外活动了二十多天了,而一支舰队的最大持续活动能力也许能够达到几个月,可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战舰都能够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持续活动这么久的,比如驱逐舰能够持续行动40天就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还有,现在的海况极为恶劣,战舰的耗油率远超过了正常状态,第三特混舰队也存在这个问题。在平时,舰队能够达到18节的经济巡航速度,而现在,最多也就只有16节,有的时候甚至不到15节,而且还得提高锅炉的功率。换句话说,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如果在海上活动了20多天的话,那么肯定存在燃料不足,或者是食品,药品,淡水都供应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燃料问题!
  常荐新迅速的在海图上标出了几条航线,他大概的测算了一下,英法远征舰队离开开普敦港前往莫罗尼的航线距离,以及返航的距离。将两条航线的航程相加之后,他心里有数了。就算是采用最短航线,而且中途不走任何的弯路,英国远征舰队也至少航行了4000海里,把天气影响的因素加进去,这就相当于在平静海面上航行了至少6000海里!就算英国海军战舰的续航能力一直很出色,可问题是,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驱逐舰的航程在6000海里以上!再把舰队返回开普敦所需要走的航程算进去的话,那么,舰队最后要航行5000海里以上,等同于在平静海面上航行大概7500海里,而这几乎是任何一支舰队在不接受中途燃料补给的情况下的极限航程了!而这都是走的最近的航线,如果算上中途的机动航程,还有必要的待命时间,规避风暴等等,那么英法联合舰队最后的总航程肯定超过5500海里,甚至超过6000海里,这就等同于在平静海面上航行近9000海里!而当时唐帝国海军战舰的续航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而最好的战列舰在理想条件下也就只能航行12000海里,而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能连续航行8000海里而不用补充燃料就已经算是个奇迹了!
  当推断结果出来后,常荐新也觉得局势逐渐明朗了。现在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行动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返回开普敦,为舰队补充燃料,同时修复在风暴中受损的战舰。二是找一个可以避风的地方,由补给船只为舰队提供燃料,并且对受损舰艇进行简单的修理。换句话说,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必须要想办法获得燃料补给,不管多优秀的舰队司令官,都不可能指挥没有燃料的战舰去打仗,这个问题不是依靠舰队司令官的能力就能解决的!
  那么,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到底是返回开普敦,还是在这边获得燃料补给呢?这下,常荐新有点犹豫了,或者说,他没有能够立即做出判断。
  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是否回开普敦,这应该取决于坎宁安是否还坚持他的战术安排,如果他坚持的话,那么就不会回去,如果他放弃的话,那么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就肯定不会急着返回开普敦。相对而言,常荐新更加倾向于后一种情况,如果坎宁安是那种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轻易撤退的将军的话,那么他就不可能在地中海上获得那么多的胜利了。
  常荐新也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按照后一种可能来安排第三特混舰队的行动。这其实也正好符合了之前的战役安排,第三特混舰队首先得确认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没有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海域,因此,第三特混舰队就得首先完成搜索行动。这同时也正好符合了眼前的情况。
  如果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没有返回开普敦的话,就得找一出避风的地方获得补给。出了毛里求斯岛,以及留尼汪岛之外,唯一可以满足这个条件的地方就是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朝向莫桑比克海峡那边的某些海湾。这边是背风区,而且有陆地遮挡,加上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山脉影响,风力将小得多,而且这边有不少的海湾,都是比较理想的锚泊地,可以供战舰与补给船只停泊,以进行补给作业。
  考虑好之后,常荐新就下令舰队离开了留里汪岛,直接奔向了马达加斯加岛南端的陶拉纳鲁。这是一座大概有500多土著居民的小渔村,而且之前这里还有几座种植庄园,不过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废弃掉了。
  舰队在下午的时候开始向西南方向航行。常荐新在让航海参谋重新修订了航线之后,就没有再去麻烦参谋军官。他仍然在反复思索着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现在,也不能完全排除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正在返回开普敦的情况,毕竟还有很多因素是常荐新所考虑不到的,也是他所不知道的。就算坎宁安会坚持下去,可如果法国人出了问题,或者是舰队的情况糟糕到无法继续作战的话,那么坎宁安也只能选择撤退。可这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如果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正在返回开普敦的话,那么对第三特混舰队是没有威胁的,而且只要第三特混舰队完成了搜索行动,那么就基本上可以确定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行踪了,到时候再杀向开普敦也不迟。
  最大的问题是,如果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留了下来,那坎宁安为什么不选择在留里汪岛进行补给,而要千里迢迢的跑到马达加斯加岛那边去进行补给?也许有一些理由可以解释这种情况,可常荐新仍然感到有点不安,毕竟这很不合理!
  从留里汪岛到陶拉纳鲁大概有500海里左右,舰队以16节的速度需要航行大概32个小时。在这一天多的时间里,常荐新一直没有睡觉,而是在思考着相关的情况。他也没有与第一特混舰队进行联系,第三特混舰队一直是按照计划行动的,而且通过调整航行速度来消除了时间差。第一特混舰队也掌握着第三特混舰队在各个时间点上的大概位置。
  谷甄云多次建议常荐新去休息几个小时,可常荐新都拒绝了。舰队越向西航行,他越感到不安,说实话,他总觉得有危险,这是他的直觉,任何一名舰队司令官都有直觉,而且很多时候,直觉是很准确的。换句话说,直觉其实就是经验。而常荐新也因为这些不安,而根本就无法安静下来!
第二十一节
围追
  三十日天亮前,第三特混舰队到达了陶拉纳鲁东面大概50海里处。常荐新仍然派遣了侦察战舰去陶拉纳鲁探查情况,并且安排了三支侦察编队沿则海岸线前进,而主力编队则在外海同步向南航行。如果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在这边与补给船队会合的话,那就肯定在某个背风海湾里面,而只要侦察编队找到了敌舰队,第三特混舰队就可以把其堵在海湾里,然后在其展开之前,将其干掉!
  相关的作战安排也下达了下去,在舰队开始沿着马达加斯加岛的海岸线向西南方向航行之前,常荐新让五艘战列舰成纵队前进,驱逐舰在东南方向巡逻,防止遭到潜艇的袭击,而巡洋舰编队则在舰队的前方航行,防止敌舰队突然出现在前方。所有的工作都在天亮前完成,接着,去探查陶拉纳鲁的侦察舰返回,确认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没有在那边之后,第三特混舰队立即开始向西南方向出发。
  负责搜索的基本上都是驱逐舰,而要搜索沿途的所有海湾,这是很麻烦的事情。万幸的是,帝国海军之前就已经详细的勘察过马达加斯加岛的情况,而且绘制了详细的地图。因此,常荐新没有让侦察舰去搜索每一个海湾,而是去那些可以供舰队停泊,而且面积足够大的海湾进行侦察就足够了。这加快了搜索的速度,可同样也得花上不少的时间。
  到次日上午,舰队已经绕过了圣马丽角,这是马达加斯加岛最南端的陆角,而舰队也开始向西航行,进入了莫桑比克海峡。在此之前,舰队还搜索了好几条河流的入海口,这花了不少的时间。可直到三月一日下午,舰队在到达了安德鲁卡外的时候,仍然没有什么收获。而再向北的话,就进入了暗礁密布的浅水海域,而且附近也没有多少可以供战舰停泊的海湾了!
  到此时,常荐新有点疑惑了,他甚至在怀疑自己的推断是不是正确的,也许在他费力的寻找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时候,坎宁安正在返回开普敦的路上呢。当时,常荐新几乎就要肯定自己的推测出了问题,而且,第三特混舰队已经偏离了预定的计划,正在执行计划之外的行动。更麻烦的是,常荐新到现在还没有把第三特混舰队的行动通知给谈仁皓,而按照计划,此时第三特混舰队应该正沿着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海岸线北上呢,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莫桑比克海峡的南端。如果再继续耽搁下去的话,第一特混舰队那边肯定会出问题。
  怎么办?到当天傍晚的时候,常荐新就已经想好,还是回到原来的航线上去,莫桑比克海峡北部已经有巡逻机了,而且姜仲民肯定让那些为补给船队护航的驱逐舰在海峡北部活动,另外,姜仲民也正沿着马达加斯加岛西面的海岸线建立水上飞机活动基地。坎宁安不会是笨蛋,他没有任何理由沿着莫桑比克海峡北上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