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735

  谈仁皓花了半个小时弄清楚了海图上的信息,他看得很仔细,而且想得也很深入。此时,他已经完全进入了战斗状态,思维也都集中到了作战行动上来。而问题的关键仍然是那份情报的可靠性。
  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有没有离开开普敦,如果离开了的话,那是在撤退,还是在主动迎战?现在已经是四月八日了,天气状况已经比一个多月前好转了很多,特别是在南大西洋上,天气正在迅速变化,也许过两天就能够达到适合航母作战的程度。在此情况下,坎宁安会做出如何的选择?与帝国舰队决一死战,还是力求自保?
  谈仁皓没有去考虑那份情报的真实性,情报本身的可靠性并不高,他只能依靠对手的特点,还有现实战场上的环境,天气变化的情况等因素来推测对手的行动。可当他把各个问题列出来,同时把自己转换到坎宁安的位置上的时候,他却发现,根本就无法对坎宁安可能采取的行动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当时的情况下,坎宁安在退却与迎战之间的选择机会几乎是对开的。退却的话,可以自保,而只要英法联合远征舰队还在南大西洋上活动,就算是退到了黄金海岸,那么唐帝国的两支主力舰队就不敢轻易的离开印度洋,这将对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反击提供巨大的帮助。特别是牵制住第一特混舰队,让谈仁皓无法去太平洋上对付斯普鲁恩斯,这可以说是坎宁安的头号任务。
  相反,如果坎宁安选择主动迎战,而且抓住机会干掉了唐帝国的两支特混舰队,甚至只需要干掉第一特混舰队,那么他就获得了重大胜利。到时候,唐帝国要么彻底退守北印度洋放心,忍受北印度洋航线遭受惨痛损失,要么就得派遣新的特混舰队进入印度洋与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对抗。而不管是派哪支舰队来,这都必然会严重削弱唐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实力,对美军的反击都有巨大的帮助,甚至可以彻底的改变太平洋上的实力对比。
  换句话说,当时坎宁安如果选择退却的话,他可以达到最基本的战略目的,而不需要冒太大的风险,这是一种保守的战术。相反,如果他选择迎战,那就得冒险,可冒险成功后所得到的收获是极为丰硕的。只要太平洋战局彻底扭转,那么整个大战的局面都将彻底改变。坎宁安是肯定知道这个厉害关系的。
  那么,他到底是采用保守的战术,还是冒险战术呢?开始的时候,谈仁皓还有点拿不准,可他立即意识到,既然坎宁安敢在莫桑比克海峡里冒险,那么,他就不是一个保守的司令官。而这次冒险成功后的收获确实是太有诱惑力了,别说坎宁安,恐怕连斯普鲁恩斯也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冒险吧!
  想到这,谈仁皓的思路也清晰了很多,眼前的局势也明朗了很多。如果坎宁安选择迎战的话,那么他可以采取的战术自由度要比退却多得多,而且可以伏击唐帝国舰队的地点很多。比如莫桑比克海峡南端,好望角东面的印度洋海域,以及开普敦附近的大西洋海域,甚至是在开普敦西北面的海域。这些地方都是比较理想的伏击场所。如果英法远征军已经在开普敦,以及非洲南端的其他地方部署了岸基巡逻机的话,那么坎宁安还可以在作战行动中借助岸基巡逻机的帮助来寻找唐帝国舰队,而他则可以藏起来,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杀出来。
  问题是,坎宁安会将伏击地点选择在哪里呢?谈仁皓首先排除了莫桑比克海峡南端的海域,这里离英法远征军的据点太远了,而且有帝国的岸基巡逻机为舰队提供支持,坎宁安可以施展能力的空间不大。可是,在接下来的航线上,几乎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坎宁安伏击的海域!
  在思考的同时,谈仁皓还在海图上作着相关的线条。如果仅仅只是思考的话,那是很难以对战场情况形成一个具体的,全面的认识的,而在海图上标出一些重要的参数,借着海图的帮助,就可以想像出更为形象的场景,也就能够得出更为直接的印象了。
  从上午一直到下午,谈仁皓连午饭都没有去吃,等他把各种情况都标在了海图上的时候,他对战场上的情况也有了一个比较直接的认识,而且对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的概率也做了一个大概的分析。到此,谈仁皓的脑海里也形成了一个总体的战役计划。
  傍晚的时候,郑冠华回到了司令舱,当他看到谈仁皓在海图上标出的那么多的数据时,他也知道,司令官已经有了具体的战役思想了。
  “走,先去吃晚饭,我可饿坏了!”谈仁皓也感到肚子在抗议了,“吃了饭,我们再来商讨具体的细节问题,机会就在我们的前面了!”
  郑冠华立即跟着谈仁皓去了餐厅,见到司令官恢复了状态,他自然是非常高兴。
第四十三节
逐一排除
  填饱了肚子后,两人回到了司令舱里,舰队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也都换了一班。在郑冠华去安排了晚上的工作之后,他才来到了海图桌旁。谈仁皓也在这个时候整理好了思路,然后他就把自己对战场局面的判断讲了出来。在与郝东觉搭档的时候,这是在征求参谋长的意见,而现在,谈仁皓并没有征求郑冠华意见的意思,而是让郑冠华给他做参考。
  “也就是说,我们仍然无法确定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行踪。”郑冠华的领悟能力不如郝东觉,但也不差。“所以,我们只能采取逐一排除的办法来寻找敌舰队?”
  谈仁皓看了眼搭档。“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坎宁安只要没有放弃,那他就会主动迎战,而且他肯定会努力争取获得最大限度的胜利。之前,他是主动进攻的一方,而我们可以借助更多的力量来对付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比如姜仲民安排的那些水上巡逻机实际上就限制了坎宁安的活动范围。现在,情况反转了过来,我们是主动进攻的一方,姜仲民手下的那些水上巡逻机对我们的帮助并不大。反之,坎宁安可以借助的力量更多。这一个多月里,英法远征军肯定在非洲南部地区建立了一些次要的据点,而且也有足够的时间将后方的飞机转移过来,坎宁安甚至还得到了更多的援助力量,比如用来加强开普敦防御的兵力,重型火炮,以及岸基作战飞机等等。这些,都是坎宁安可以借助的力量,而为了获得胜利,他不会放弃使用这些力量。这就是说,坎宁安的选择面就更大了,活动范围也就更大了。反之,这对我们的限制就增加了不少。”
  郑冠华沉思了起来,谈仁皓所说的实际上正是海战中一种最为常见的战术,而且这也是海战战术与陆战战术中区别最大的地方。在火炮时代的海战中,通过积极防御获胜的海战占到了所有获胜海战战例的五成以上。这是海战中综合利用各种力量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海战中攻防双方力量对比极为不平衡的直接体现。
  与陆战一样,被动防御是永远不可能战胜敌人的,可在陆战中,更注重积极主动的进攻,特别是在自动武器出现之前,以及装甲战出现之后,陆战中,积极进攻一方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相反,在海战的数百年历史中,直到航母出现之前,积极防御都是最有效的获胜手段。即使是在航母出现之后,只要防御一方有足够多的机动兵力,并且合理的利用这些兵力,积极防御仍然是最有效的获胜手段。比如在战争爆发初期,帝国海军挫败日本的战略进攻,几乎都是依靠积极防御的战术获取胜利的。同样的在美国参战后,美国海军通过积极防御也取得了好几次显著的胜利,至少是挫败了帝国海军的进攻。
  正是积极防御战术在数百年期间里都是海战中最有效的战术,因此任何一名海军将领在考虑作战行动的时候,都会尽量选择积极防御,没有绝对不要,绝不轻易的进攻,更不会被动挨打。可以说,太平洋战场上的很多战例都证明了积极防御战术的有效性。虽然在很多是时候,积极防御战术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的时候,仍然是进攻,但是从总体战役层面上看,在关键时刻的进攻就是积极防御战术的精华。
  谈仁皓此时所提到的,也正是坎宁安将采取积极防御战术,而不是消极退却的战术。消极退却也算得上是一种被动防御的战术吧。而坎宁安要选择积极防御战术的话,那么他就得找到进攻的机会,在关键时刻的发动的,一击致命的进攻机会。而这也是进攻的一方在行动中最难以应付的地方了。
  两人都沉默了下来,在面对采取积极防御战术的敌人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进攻的同时得想着防御,甚至想着撤退,绝不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与敌人打对攻战,因为敌人在选择进攻的时候,往往是对敌人最为有利,同时对自己最为不利的时候。而在进攻一方选择进攻的时候,只要敌人认为没有全胜的把握,那就往往会选择退避。
  这是一条早就被总结出来的经验,而且也是谈仁皓在实战中直接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与斯普鲁恩斯打了那么多次之后,谈仁皓也总结出,斯普鲁恩斯就是一个积极防御战术的高手,而且可以说在积极防御战术方面,几乎无人能够超越斯普鲁恩斯。这也是为什么谈仁皓在与斯普鲁恩斯对抗的时候难以占到便宜的原因。吃过亏,自然就会增长见识,谈仁皓也认识到,面对积极防御战术的高手时,那就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必须要逼着敌人与自己决战,在对敌人最不利的时候,逼着敌人打对攻战!
  坎宁安肯定是斯普鲁恩斯这类积极防御战术方面的高手。本来英国海军就是一支以防御见长的海军,这一点,在北大西洋上,在地中海上都体现了出来。而坎宁安指挥的几次战斗都能够出其不意的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其偷袭亚历山大港的作战行动可以说就是积极防御战术的巅峰之作,也是偷袭行动的典型战例。而积极防御战术与偷袭行动又是完全分不开的,因为在积极防御作战中,偷袭是最有效的进攻手段,也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
  谈仁皓通过以往的经验,这次总结出的应对战术很简单,实际上就是稳步推进,避免遭到敌人偷袭,最终将对手逼到死角里去,让对手被迫与他打对攻战,或者是改变战术,转为被动防御,或者是主动退却。虽然这一战术看起来很笨拙,但却最为有效,这就好比是在面对一个动作快的高手时,以不变应万变,最终逮住对手的致命破绽,一击必杀一样。
  这也正是谈仁皓本人在战术方面的转变,以往,他自己就是一个以速度快见长的高手,往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给予对手以致命的打击,在对付一般的对手,或者是同样以速度见长的对手时,他能够获得胜利,比如在对付弗莱彻的时候,他感到易如反掌,在与哈尔西打对攻战的时候,他也没有吃过多少亏,最后还以更快的速度把哈尔西给送到了上帝的怀抱里去。可是,在面对沉着冷静,观察敏锐,反应迅速,而且反击准确的对手,如同斯普鲁恩斯的时候,谈仁皓的速度就不再是优势,而是缺陷,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缺陷。
  在斯普鲁恩斯手里吃过亏之后,谈仁皓变了很多。他也认识到仅有速度是不够的,必要的时候,他就得学着模仿斯普鲁恩斯的战术去对付同样以速度见长的对手,而且这也是对付斯普鲁恩斯这类对手最有效的办法。
  这些比喻也许有点抽象,而转化到实际的海战中来的话,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即冒险不是获胜的最佳途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稳重才是获胜的最好办法。而这也正是谈仁皓转变的地方,他并没有失去冒险的勇气,可却学会了怎么用稳重的办法来击败敌人,用踏实的行动来获得胜利。可以说,正是这个变化,让他在舰队司令官这个角色上产生了质的变化,而这也是他获取更多的战功,创造更多的辉煌胜利的必要基础!
  “看来,我们就只能这么办了!”思考了一阵,郑冠华才打破了沉默。
  “按照这一战术,作战行动将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我们却更有把握。我们一步步的向南推进,仔细的搜索舰队附近的每一片海域,并且严密监视周围的情况,不给坎宁安任何偷袭的机会。而随着舰队向南推进,坎宁安的活动空间将越来越少,而且他可以选择的伏击地点也将越来越少,最后,迫使坎宁安与我们打一场面对面的决战,如果他没有这个胆量的话,那他就只能选择逃回黄金海岸,而我们根本就不需要继续追击,转身打下开普敦,到时候,看他有什么办法来威胁到我们!”谈仁皓在海图上砸了一拳头,“在南下的时候,有三个重点。一是侦察与搜索,特别是航空侦察。二是天气的变化情况,这将直接影响到舰队的行动。三是后勤保障与补给。按照这个计划行动,我们的最大敌人不是坎宁安,而是天气,以及后勤补给能否跟得上舰队的需要!”
  郑冠华一直很虚心的听着,这可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学习不到的经验。
  “等下召开高级参谋会议,我们晚上就把具体的作战计划确定下来,然后通知第三特混舰队。”谈仁皓朝郑冠华笑了起来,“别这么紧张,坎宁安也不过就是个普通人而已,就算他再厉害也变不出几十艘战舰来,是不是?”
  郑冠华立即笑了起来,他没有多耽搁时间,立即派人去通知那些轮班休息的高级参谋,准备到会议室去召开作战会议。
  谈仁皓再次仔细的考虑了一遍这次的作战安排。可以说,这次的进攻与他以往指挥的进攻在本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以往的进攻是以突袭,偷袭,奔袭等突然打击战术为基础。而这次,他完全放弃了突击战术,而是将进攻建立在了实力的基础之上。以第一特混舰队,第三特混舰队强大的打击力量,他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任何突击方法,直接的进攻是最为有效,也是最为稳重,最能够避免遭到敌人突袭的方法!
  当天晚上,在作战会议上,谈仁皓就将具体的战役安排部署了下去。作战计划也在下半夜的时候拿了出来,他立即派了架水上飞机将作战计划的副本送到了第三特混舰队去,让第三特混舰队按照他的计划行动。
  谈仁皓一直忙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将具体的工作安排了下去,郑冠华也忙了一整夜,作为负责舰队航空作战的参谋长,郑冠华主要负责的就是侦察,以及航空打击方面的工作。在把最后几件事情安排下去后,谈仁皓这才去睡觉,而郑冠华还得坚持到下午,在谈仁皓来换班后,他才能去休息。
  常荐新在当天上午就把第三特混舰队的具体行动计划,也就是第三特混舰队为配合第一特混舰队的行动所做出的具体安排派人送了过来。两支特混舰队仍然在莫桑比克海峡里向南航行,而按照谈仁皓的计划,从第二天开始,舰队就将进入作战状态了。
  因为这次采用的是一种完全陌生的战术,完全没有了谈仁皓以往的战术特点,别说常荐新对此感到有点惊讶,连谈仁皓自己都觉得有点陌生,对新战术的运作不那么有把握,他自己都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战术。
  在舰队南下的时候,谈仁皓的压力也是挺大的。可以说,各方面的情况都让他感到了压力。他甚至觉得,这次的作战行动与上次与斯普鲁恩斯在夏威夷群岛海域的对抗有点类似。就算坎宁安到现在还没有表现得如同斯普鲁恩斯那么的厉害,可也是一个不可小看的对手!
  “谈将军,第三特混舰队发来消息,他们已经离开了岸基巡逻机的搜索范围。按照计划,在天黑之后,他们将启动雷达。”
  谈仁皓转过了身来。“按照计划,后天上午,我们就将到达德班东北海域,明天安排好侦察机,先确定德班的情况,如果发现英法远征军确实在那边建立了据点的话,就按照计划执行轰炸行动。”
  郑冠华点了点头,他迟疑了一下,这才告辞离开。
  谈仁皓转身朝着西面的大海看去,太阳正在缓缓落下,夜晚就要来临了,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舰队就将进入一片新的海域,而且随时有可能与坎宁安指挥的庞大舰队遭遇。
第四十四节
重点清除
  谈仁皓他们在莫罗尼休整的时候,英法远征军则加紧扩大在非洲大陆南端的势力范围,具体的行动就是在重要地区建立据点。英法远征军建立据点的情报早在舰队出发之前就送到了谈仁皓手里。在计划作战行动的时候,谈仁皓将铲除英法远征军据点的行动排在了最前面,摧毁这些据点后,就能迫使坎宁安率领舰队撤退,直到其退到无法再退,就必然与谈仁皓决一死战!
  第一个要轰炸的英法远征军的据点就是德班。这是英法远征军在占领开普敦之后,建立的第一个重要据点。德班本身是一座小城镇,有大概五万多居民,以当地土著为主,另外还有部分移民,以及移民与土著的混血后裔。而英法远征军是在二月底的时候,跟随坎宁安的舰队一起到达德班的,在坎宁安率领舰队北上袭击莫罗尼的时候,英法远征军就占领了德班,并且建立了据点。而到四月初的时候,英法远征军已经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水上飞机基地,部署了十多架水上巡逻机,驻军数量大概有500多人。因为当地居民的不合作,以及远征军数量较少,所以计划建立的野战机场一直没有完工。在谈仁皓得到的最新情报中,英法远征军在德班并没有部署作战飞机。
  轰炸德班的前一天,第一特混舰队的侦察机仔细的搜索了周围海域,确定附近没有了威胁之后,谈仁皓这才让郑冠华去安排了轰炸行动。他没有将第三特混舰队派去炮击德班,在轰炸德班的时候,第三特混舰队留在了第一特混舰队附近。
  四月十二日,第一特混舰队对德班的英法远征军据点进行了两轮轰炸,投下了数百枚炸弹,将军营,仓库,以及没有完工的机场基础设施全部摧毁。当天晚上,在第一特混舰队继续南行的时候,第三特混舰队里的一批巡洋舰与驱逐舰到达了德班外面,对德班的敌军据点进行了数个小时的炮击。
  在整个轰炸与炮击行动中,谈仁皓与常荐新都严格的限制了打击的范围,尽量避免伤及无辜,甚至在轰炸之前,谈仁皓还安排了几架水上飞机到德班城投放了宣传弹,让德班的市民在轰炸与炮击的时候尽量呆在家里,不要靠近敌人的据点。这些安排都是针对当时南部非洲的具体情况做出的。
  在第一次全球战争前,帝国几乎控制了非洲大陆上一半的殖民地,其中南部非洲(后来的南非共和国)就是帝国在非洲大陆上最重要的殖民地。数百年来,帝国在非洲大陆一直采取怀柔政策,在从殖民地获得了大量的资源的同时,也在尽量尊重殖民地的土著居民,比如当时帝国就很尊重殖民地土著居民信奉的原始宗教,相反,欧洲的殖民者往往会安排传教士到殖民地去,要殖民地的土著信奉天主教,或者是基督教。也正是如此,帝国在非洲的威望还是挺高的。第一次大战时,西方联军就曾经攻占过南部非洲,为了铲除帝国在南部非洲的影响力,实施的是恐怖政策,这引起了南部非洲居民的极度反感,甚至还爆发了数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也正是如此,英法远征军在南部非洲居民心目中的形象是相当糟糕的。
  谈仁皓与常荐新限制打击范围,给德班的市民投放传单,正是考虑到这个原因,要想回到南部非洲,并且在这里站稳脚跟,那么就得争取获得南部非洲居民的认同与支持。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体现了出来,开普敦港的基础设施迟迟无法修复,英法远征军在各据点的机场迟迟无法建起来,都是因为当地居民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甚至还在暗中破坏,向退入内陆的帝国陆战队提供情报与帮助。这些,也都在影响着战场上的局面。
  在确定了德班的敌军据点已经被摧毁,残余的英法远征军正在沿陆路向南撤退之后,舰队继续南下。
  四月十五日,舰队轰炸与炮击了姆丹察内,将英法远征军设在此地的据点彻底摧毁,十多架水上飞机也被全部炸毁,根本就没有来得及逃离。姆丹察内是一座有两万人左右的小城镇,而且有一个不算太大的渔港,几百年前,这里还是重要的商港,而现在已经没落了。居民也主要是当地的土著。在打击中,谈仁皓与常荐新照本宣科,在控制了打击范围的同时,还投放了一批传单。
  四月十七日,舰队到达了伊丽莎白港东南大概350海里处的海域。伊丽莎白港是第三个打击目标,而这里有当时除开普敦之外,英法远征军在南部非洲最大的据点,同时,这里也是除开普敦港之外,唯一一个可以容纳军舰停泊的深水港口,只是照样严重缺乏基础设施,而且没有愿意配合英法远征军的居民。
  “这是我们收到的情报中英法远征军据点的位置情况。”郑冠华在一张伊丽莎白港的城区地图上标出了英法远征军据点的位置。“明天,我会先安排侦察机去确定具体情况的。从现在获得的情报来看,需要确保摧毁的目标至少有五个,而其中三个都在居民区的附近。我与杨勤凯商量过了,就算用俯冲轰炸机进行轰炸,也不可能保证不将炸弹投到附近的民房上去。”
  谈仁皓皱了下眉毛。“也就是说,这次将无法避免出现大规模误伤的情况?”
  郑冠华叹了口气。“我们已经想过多种解决办法了,可是这三个据点就是在居民区里面,几乎是挨着民房建起来的,就算不考虑地面的防空火力,都无法保证不出现误伤事件。”
  谈仁皓思考了一阵后,说道:“看来,我们得想别的办法了。驻扎在伊丽莎白港的英法远征军一共有多少兵力?”
  “不会少于2000,这还是根据之前获得的情报确定的,也许在此期间,这里的兵力已经得到了加强。”郑冠华知道谈仁皓想做什么,“随舰行动的陆战队官兵不到500人,加起来也无法打下伊丽莎白港,而姜仲民将军安排的陆战队大概需要在十天后才能赶到,除非我们等下去,不然我们就得承担误伤了。”
  “舰队不可能在这里等下去的。”谈仁皓叹了口气,“你印制一批新的传单,警告军营附近的居民尽快躲避,将轰炸时间延迟四个小时。”
  “延迟轰炸时间?”郑冠华暗暗一惊,“伊丽莎白港距离开普敦只有不到300海里,而部署在开普敦那边的英法战斗机肯定会及时赶到,如果在英法的战斗机到达前无法完成轰炸的话,我们的轰炸机肯定会有更大的损失。”
  谈仁皓苦笑了一下,他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按照我开始说的安排吧,为轰炸机群提供一个中队的护航战斗机,让安士乐负责指挥护航作战。”
  郑冠华也不再多说什么,他已经提出了建议,而在舰队司令官坚持的情况下,再提意见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等到郑冠华去安排侦察与轰炸任务的时候,谈仁皓来到了司令舱外。他不是不知道延迟轰炸的危险性。舰队现在距离莫罗尼有1000多海里,就算是最近的水上飞机基地也在800海里之外。也就是说,舰队的作战飞机损失之后,除非返航,不然就难以在短时间之内得到补充。而轰炸机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遭到敌战斗机拦截的话,肯定会有损失。另外,如果轰炸机是在伊丽莎白港上空被击落的话,那么飞行员在跳伞或者是迫降之后被营救回来的可能性是相当小的。可作为舰队司令,谈仁皓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航空兵的损失情况。
  如果胡乱轰炸的话,是可以控制住轰炸机的损失数量的,而换来的结果就是,只要出现大规模的平民伤亡,伊丽莎白港的居民肯定会产生抱怨情绪,甚至会引发敌对情绪。而这种情绪只要蔓延开了,这对今后帝国返回南部非洲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引发殖民地暴动,到时候就会牺牲更多的帝国军人,同时消耗掉帝国的兵力。这也是谈仁皓一直避免将炸弹投到平民头上去的主要原因。南部非洲的情况本来就很复杂,如果再制造一点事端出来,就算是可以解释,而且符合当时的帝国利益,这也是不会被接受的。
  另外,舰队已经到达了南印度洋,距离好望角也不过就数百海里了。这里是绝对危险区,英法联合远征舰队随时有可能出现,而且舰队一路下来,已经执行了多次轰炸行动。在这个时候退却,或者是等待陆战队到达,显然都是不可能的。谈仁皓在考虑轰炸伊丽莎白港的同时,他还得考虑舰队本身的安全,以及可能受到的威胁。
  轰炸伊丽莎白港的行动按照谈仁皓修改过后的计划开始了,这次,谈仁皓没有让第三特混舰队去炮击伊丽莎白港,而是让第三特混舰队留在了第一特混舰队西南大概50海里处,负责近距离掩护。
  在轰炸机出发之后,谈仁皓派出了执行侦察与搜索任务的侦察机。第三特混舰队所携带的水上飞机也参加了搜索行动。最重要的是,谈仁皓将一半的轰炸机留在了航母上,并且让这些轰炸机做好了随时起飞的准备工作,秋耿波则带着他的手下在航空作战中心等待命令。英法联合远征舰队随时有可能出现在附近任何一个方向上,而只要与敌舰队接触,那么轰炸机就得立即起飞,执行轰炸敌舰队的任务。
  在这个时候,谈仁皓也感到有点紧张,舰队的唯一越向南移动,危险性就越大,让他感到有点不安的是,至今仍然没有任何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情报送来。而按照计划,明天,他就将安排一批航程最远的战斗机去开普敦探查虚实,确认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有没有留在开普敦港。可问题是,也许在明天到来之前,坎宁安就会突然出现在战场上!
  下午两点,杨勤凯率领的轰炸机群返回了舰队。很快,轰炸报告就送到了谈仁皓的手里。轰炸伊丽莎白港的行动是比较成功的,执行轰炸任务的轰炸机遭到了英法战斗机的拦截,但是大部分敌战斗机都被安士乐率领的护航战斗机给击溃了,“金鹰”在英国的“喷火”(早期型号)面前有着巨大的性能优势。只有五架轰炸机与战斗机没有回来,其中三架还是在外海迫降的,负责营救工作的水上飞机已经飞过去了,而另外三架是在内陆被击落的,飞行员的下落不明。在整个轰炸中,大概有四枚炸弹落到了敌据点附近的居民区里面,而从侦察机拍下的照片来看,据点附近的居民在轰炸开始前基本上已经逃走了,附带的平民伤亡应该不会很大。
  谈仁皓此时却轻松不下来。直到五点左右,侦察机已经陆续返航了,仍然没有任何发现,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根本就没有出现。在天黑之前,谈仁皓下令舰队向北面航行五十海里,同时让第三特混舰队靠得更近了一点。如果坎宁安想要偷袭第一特混舰队的话,那么就只能在夜间杀过来,因此夜晚是最为危险的。
  晚上,谈仁皓让郑冠华按照计划安排了第二天侦察开普敦港的行动。因为要让舰队尽量远离英法岸基战术轰炸机的打击范围,所以只能安排航程更远的战斗机去开普敦港执行侦察任务。准确的说,这算不上是一次侦察任务,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确定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到底在没在开普敦,如果在,那问题就好办了,可绝大部分可能,英法联合远征舰队不会留在开普敦,谈仁皓就得继续按照之前确定的计划,压缩坎宁安的活动空间,把坎宁安逼出来与他决战!
四十五节
逼敌决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