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735

第八节
战役伪装
  通过利用各种手段,使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并最终达到战争目的,这被称为战争欺骗。在战场上,“欺骗手段”处处可见。比如,士兵身穿接近背景色的作战服,就是用来欺骗敌人的视觉的。而为坦克,飞机等罩上伪装网,以避免被敌人发现,这也是一种欺骗手段。更有甚者,海军也开始为战舰涂上一些容易使人产生视觉误差的涂装,以此让敌人无法在远距离上辨认出战舰的种类,这也是欺骗手段。除了战术层面的欺骗之外,在战役层面,战略层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欺骗手段。而且,随着涉及范围的扩大,欺骗敌人的方法也越多,难度也越大。要达到战役欺骗的目的,就不仅仅是让军人穿上作战服,给坦克罩上伪装网,或者是给战舰涂上伪装涂装那么简单的了。
  负责具体的欺骗策划工作的是颜国忠专门安排的一批年轻参谋军官,其中一部分是从情报机构借来的人员。而除了由这些人来策划战术方面的欺骗计划外,颜国忠还招集了战区内各部队的主要指挥官,将各个任务落实到了具体的部队身上,并且直接任命各部队的指挥官负责具体的指挥安排。
  三月十八日,在战区司令部的参谋军官拿出了几十种详细的方案之后,颜国忠就让人把这些欺骗计划的副本送到了各部队的指挥官那里去,雷少卿也收到了一份。同时,颜国忠还通知了各部队的负责人,在三月二十日召开会议,来落实具体的任务安排。也就是说,颜国忠给各部队的指挥官两天的时间,让他们来拿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雷少卿不得不佩服那些年轻参谋军官的想像力,为了达到战役欺骗的目的,这些参谋军官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甚至有人提到,故意到澳洲沿海去弄沉一艘潜艇,在这艘潜艇上留下登陆澳洲大陆的作战计划,也就是故意让美军拿到作战计划,当然,这是一份假的作战计划。也有人提到,制造一起空难事故,让一名高级“军官”带着文件落到敌人的手里,让美军从他那里获得登陆作战的计划。还有人提到,故意让一批押送回帝国的俘虏逃出来,让这些俘虏碰巧闯进某个司令部,拿到作战计划后逃回去。可以说,这些都是“偏门”,而真正有效的办法还是一些具体的行动。
  当时,由战区司令部的参谋军官提出的主要办法有以下几个。
  一是在兵力集结与部署方面,尽量按照进攻布里斯班港的安排来进行,即将主力部队集中部署在努美阿,加强在塔斯曼海北部海域,以及珊瑚海南部海域的活动,做出进攻布里斯班港的样子来。而真正登陆的时候,投入的第一批登陆兵力并不需要很多,几个陆战师就足够了。而后期的增援兵力晚两天到达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这两天时间足够让部署在战场北部的部队机动过去了。
  二是集中打击布里斯班港附近的美军防御设施,以及防线后方的主要军事目标,而主要利用的就是舰队与重型轰炸机。对于真正登陆地点附近的目标进行选择性轰炸,而且轰炸强度不能太高,轰炸时间则集中在夺取了豪勋爵岛与博尔斯皮拉米德岛之后,在登陆作战前三天再集中展开,而同时,还得进一步加强对布里斯班的轰炸行动。
  三是侦察方面的安排,必须全面加强对布里斯班的侦察活动,主要动用远程侦察机,不分白天黑夜的执行侦察任务。另外,舰载侦察机也得参加侦察活动,还得安排地面侦察部队上岸,进行近距离侦察。对真正登陆地点的侦察工作则主要由潜艇完成,另外,在夺取了前进岛屿后,可以适当的安排空中侦察,只针对重点地区进行侦察,而不扩大侦察范围,而且严格控制侦察的次数。
  四是对各参战部队的活动进行严格的管制,特别是对各部队之间的无线电联络要进行极为严密的管制,并且在重点地区制造大量的电波活动,重要情报通过纸面方式传递,而不通过电台发送。为了增强效果,甚至得将部分主力部队的电台转移到进攻布里斯班的方向上去,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作战物资的集结,后勤保障能力的投入,得完全按照进攻布里斯班的要求进行。也就是说,按照最大投入限度进行后勤准备,而不能因为选择的真正的进攻地点需要的投入不多,而降低后勤准备的力度,毕竟判断对手进攻方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观察对手为进攻做的准备了。
  除了这几个主要方面的欺骗工作之外,其他几个次要的办法也很重要。比如使用新的密码,利用已经掌握的敌谍报网络来散布假消息,甚至在军队内部宣布假的进攻方案等等。雷少卿很仔细的看完了这份文件,除了佩服之外,他还是佩服,这些年轻参谋军官提到的办法有的看起来是异想天开,可细想一下,这确实是有重要意义的。比如,当时的一个建议是,制造一起假空难,在殉难人员中加入一个假的高级军官,而这名高级军官就正好带着登陆澳洲大陆作战行动的计划,或者是计划的一部分。只要这个假计划落入了美军的手里,那么麦克阿瑟就很难怀疑其真假性了。
  三月二十日,各部队的指挥官都到达了维拉港,此时该计划仍然是绝密,只有各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才知道。雷少卿甚至没有把该计划告诉给李文龙,这是颜国忠明确要求了的。而来参加会议的各部队指挥官都只带了副官,连主要的助手都没有带上。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也很保密,当时很多来参加会议的指挥官都是找的别的理由离开部队的,比如前线陆战队指挥官袁野少将就是以回海军司令部为借口,中途到维拉港来参加会议,然后他还会真的赶回舟山,在那边休息几天再赶回来。反正,当时为了保密,颜国忠把什么办法都用上了。
  会议是在晚上召开的,颜国忠首先强调了会议的保密性,以及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接着,各部队的指挥官就详细的商讨了战区司令部提出的几种主要的欺骗手段,以及在执行这一安排时,各部队的详细任务。另外,几个有者重要意义的次要欺骗手段也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各部队的行动安排。当时,雷少卿是代表舰队参加这次作战会议的,而舰队也分到了几个任务,或者说是在几个任务中与其他部队配合行动。
  会议一直开到凌晨,天亮前,那些从外地赶来的部队指挥官都乘坐飞机离开了,雷少卿的司令部就在维拉港,所以他不存在需要掩饰行踪的麻烦。颜国忠在送走了其他部队的指挥官后,还把雷少卿单独留了下来。
  “坐吧,这几天,你也在考虑舰队的行动吧?”
  雷少卿点了点头,然后接过了颜国忠递来的香烟。“我大概考虑了一下,现在两支特混舰队还没有回来,其具体的安排也没有下来,所以我觉得,由李文龙的战区舰队负责具体的行动比较合适,我们也没有必要向舰队司令官解释具体的行动,这对保密工作也有一定的好处。”
  雷少卿并不是怀疑郝东觉与黄晓天的忠诚问题,而是由特混舰队来执行任务的话,那么不管是郝东觉还是黄晓天都得向海军司令部汇报,而中途肯定需要经过很多人转手,知道的人越多,那么保密的程度就越低。
  “这个没问题,由李文龙来负责的话,你不需要解释太多,也没有必要解释。这些事情,最好由你亲自负责,只需要向李文龙下达执行任务的命令就行了。”
  雷少卿点了点头,他也正是这么想的。由战区舰队负责的话,这属于战区内部事务,不需要在完成任务之前向海军司令部汇报。而且李文龙是向颜国忠与雷少卿负责的,并不直接与海军司令部联系,这样,就减少了知道该计划人员的数量。
  “今天上午,我已经跟甘永兴提到过这次的行动了。”颜国忠的目光在雷少卿身上停留了一阵,“这次的行动是你提出来的,参谋长在知道后也很高兴,他让我告诉你,第五特混舰队最迟在下个月就能到达西南太平洋战区,而姜仲民将会提前到这边来,如果可以的话,你应该单独与姜仲民谈一谈。”
  “怎么谈?”雷少卿微微皱了下眉毛,他觉得跟姜仲民实在没有什么好谈的。
  颜国忠笑了起来,然后摇了摇头。“你与姜仲民的关系,我不想多加评论。说实话,我跟仁皓配合了好几年,对他也是很了解的。而你与仁皓是好兄弟,那么你就应该站在他的位置考虑一下。”
  雷少卿没有去接话,他不知道颜国忠说这番话的意思。
  “我想,谈仁皓将军肯定不希望你与姜仲民的关系搞得很僵。”颜国忠暗叹了口气,海军北部这些年轻将领之间的竞争很是残酷。“这么说吧,姜仲民到底是怎么个人,我并不感兴趣。作为战区司令官,我的唯一责任就是指挥好战区内的作战行动,并且达到战役目的。而你作为战区舰队司令官,是有责任配合,并且支持我的。所以,我希望你能够放下个人感情因素,尽到一个战区舰队司令官的本质工作。”
  雷少卿长出了口气,然后说道:“老颜,这事你不需要担心,既然我当初接受了参谋长的安排,同意到这边来担负起指挥舰队作战的职责与任务,那我就会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的。只是,我现在连战区舰队司令官到底有什么样的权力都不清楚,又怎么来指挥战区内的舰队呢?”
  “这……”颜国忠的神色也沉了下来,“这个问题我也多次向甘永兴提到过了,可他没有给我任何直接的答复。现在,我能够保证的是,战区舰队是由你来负责指挥的,李文龙直接向你负责,我也不会干预你的指挥工作,当然,你得配合战区其他部队的行动。”
  “这个我知道,我已经跟李文龙联系过了,他最近几天就会赶回来,到时候,我再跟他详细谈一下。”
  颜国忠笑了起来。“这就好,李文龙也是第一特混舰队出来的,你在第一特混舰队当参谋长的时候,他应该是舰队里的舰长吧?你们的关系应该是不错的,而且李文龙也应该听从你的指挥。至于其他的问题,我会设法帮你向参谋长提出来的,如果可能的话,将在我们进攻澳洲之前,就会有具体的安排了。”
  雷少卿并没有继续“为难”颜国忠。从颜国忠的态度上看得出来,他对海军司令部安排战区舰队司令官的事情还是有一些不满的,主要就是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范围根本就没有明确下来,而这在指挥环节上可能造成的问题将会相当严重。如果到时候因为这个职权范围不明确的话,雷少卿与前线的特混舰队司令官之间产生矛盾,或者是对战役的理解有分歧的话,就将直接威胁到战役的进展。而作为战区司令官,颜国忠绝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就算雷少卿不主动提出这个问题,颜国忠也会设法从甘永兴那里得到明确的答复,把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范围确定下来,理顺指挥体系上的上下关系。
  两人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在讨论一下这次欺骗行动的具体安排之后,雷少卿就主动告辞了。舰队分到的任务并不轻,各个环节的安排也很紧凑,他还得回去把相关的事情部署好,并且在李文龙回来后,把具体的行动安排下去呢。
第九节
权责
  为达到欺骗美军,让美军把兵力集中在布里斯班的目的,相关的战术性欺骗行动很快就展开了,而首先行动起来的就是部署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打击部队。
  从新喀里多尼亚岛到布里斯班的直线距离大概是1400公里,这正好在“狼鸠”式重型轰炸机的最大打击半径之内。而当时,在新喀里多尼亚岛与澳洲之间还有几座小岛礁,只是这些岛礁的面积都很小,无法建立机场,所以作战飞机只能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亚岛,而战术飞机是无法飞到布里斯班去执行轰炸任务的。
  为了给这些重型轰炸机提供护航力量,由李文龙指挥的战区舰队机动到了塔斯曼海北部海域,在距离布里斯班港大概350海里处进行机动巡逻。此时,两艘小型航母上搭载的全是“金鹰”式战斗机,而每天上午跟下午,两艘航母上的战斗机将轮番出动一次(实际上,是每艘航母各出动一半的战斗机),为轰炸机群提供护航掩护,而另外的一批战斗机则执行舰队防空任务,避免遭到美军轰炸机的突然打击。另外,当时战区舰队轰动的海域距离新喀里多尼亚大概有500海里左右,因此可以及时的获得补充的战斗机,同时还可以安排舰队里的水上飞机,以及在附近活动的潜艇去营救在外海迫降的飞行员。这也变相的增强了战区舰队的作战能力。
  在没有办法用岸基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的情况下,出动舰载战斗机为轰炸机群护航是唯一的办法。而战区舰队里的两艘小型航母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正是小型航母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在大部分情况下,小型航母并不适合参加激烈的,高强度的舰队决战,但是其持续作战能力,速度,以及搭载的作战飞机数量都比更小的护航航母好,可以承担更为繁重的支援任务。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海军的小型航母逐渐退出了一线战场,逐步转移到威胁不是很高的海域活动,主要承担的就是战役与战术支援任务。而为轰炸机群提供护航战斗机,这也算得上是战役支援任务吧。
  得到了战斗机掩护的轰炸机的生存能力是非常高的,这一点,在之前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正式。帝国海军也做了一个广泛调查,甚至参考了欧洲战场那边的轰炸行动。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护航战斗机的数量能够达到轰炸机数量的两成以上的话,那么轰炸机的损失率将明显降低。也就是说,45架“金鹰”可以为220架左右的重型轰炸机提供掩护。而有护航战斗机掩护的轰炸机的损失率只有没有掩护的轰炸机的损失率的三分之一左右。而这个收益比是相当高的。因此,在实战中,帝国海军将为轰炸机提供护航战斗机写进了战斗守则里面,只要有足够的基础条件,就必须得为轰炸机群提供足够的护航战斗机!
  轰炸行动从四月一日开始,这已经过了最初预计在三月底开始的登陆澳洲的时间,当时海军司令部已经修改了登陆澳洲的战役时间安排,主要原因不是颜国忠的准备不充分,而是当时美国海军已经恢复了实力,新的挑战已经出现,所以适当的延迟了登陆澳洲的作战行动,等到局势更加明朗之后再确定具体的时间安排。
  轰炸的前三天,轰炸机的损失率一直偏高。在第一天的两轮轰炸中,出动了450架次,损失了21架轰炸机(只是被击落的,不包含在返回后报废的),第二天出动了438架次,损失了22架,第三天出动了442架次,损失了19架。相对而言,这个损失比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超过4%的战损率已经很吓人了。而导致轰炸机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不是护航战斗机不到位,而是前三天轰炸的主要是机场,指挥中心,以及兵营等等有众多防空力量掩护的重要目标,而且当时美军的防空战斗机都是部署在前线的,其防空作战能力相对强大,轰炸机群遭到了敌机的猛烈拦截,损失多一点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第四天开始,轰炸机的损失率逐渐降了下来。在第四天的轰炸中,452个架次只损失了16架,第五天出动448架次只损失了15架,第六天出动了435架次,只损失了11架,到第七天,出动了463架次,只损失了6架。随着美军的防空系统被逐渐摧毁,特别是美军的防空战斗机被迫转移到后方阵地,轰炸线路的选择余地更大,美军的防空战斗机大量损失,这些都变相的减少了轰炸机的损失率。而轰炸行动也就越来越顺利了。
  除了轰炸之外,其他的相关准备工作也同时展开。按照计划,大批部队开始在新喀里多尼亚集结,而且这边的无线电活动密度明显提高了很多。运载着作战物资的船队陆续到达努美阿,将大批的物资送了过来,而且就囤积在努美阿港。另外,原本部署在后方的作战部队也在陆续赶往努美阿。
  对布里斯班的侦察行动在四月三日开始,几乎每天都有十多架远程侦察机到达布里斯班上空,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在布里斯班外的海域上空活动。到四月八日的时候,侦察行动达到了巅峰,当天,至少有50个架次的侦察机出现在布里斯班以及其附近地区上空。
  第二特混舰队在四月十日回到了战场,并且在四月十一日就进入了塔斯曼海,当天,郝东觉就派遣轰炸机去轰炸了布里斯班附近的美军海防阵地。本来这个任务是留给李文龙的战区舰队的,可当时战区舰队只能勉强为轰炸机群提供护航战斗机,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执行轰炸任务了,所以在第二特混舰队返回战场之后,雷少卿把这个任务安排给了郝东觉,只是,郝东觉并不知道轰炸布里斯班的行动只是为了达到欺骗目的而已。而这时候,雷少卿也知道第四特混舰队将被派往中太平洋。
  四月十二日,一架侦察机在布里斯班附近坠落,而这架飞机是在海岸线附近的海面上迫降的,在美军赶到之前,两名飞行员就被早就潜伏在这里的一艘潜艇接走了,而美军在飞机上找到了一名帝国海军“军官”的尸体,而且还有一副美军在布里斯班防御部署情况的地图,以及一份还没有完成的打击清单。当然,这些都是故意安排下去的,至于是怎么安排的,雷少卿并不清楚,具体的工作是由海航在负责,并没有舰队的事。
  在此期间,雷少卿多次设法探听海军司令部对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安排,他甚至找到过颜国忠,旁敲侧击的想从颜国忠那里得到一些确切的消息,可颜国忠对这事也不清楚,他也多次跟甘永兴联系过,可甘永兴并没有给颜国忠一个明确的答复。摆明了,这事不是由甘永兴来决定的,而是由聂人凤亲自决定的。
  雷少卿急,颜国忠也急。如果战区内部的指挥管理处理不好的话,那暴露出的问题肯定会非常严重。而到最后,颜国忠从甘永兴那里得到的答复是,在进攻澳洲的作战行动正式展开之前,肯定会有一个具体的安排。而颜国忠与雷少卿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第五特混舰队将参加进攻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并且与第二特混舰队轮番支援陆战队与地面部队。也就是说,要在第五特混舰队到达战区的时候,才会具体确定雷少卿的位置。
  “实际上,这个问题我比你还要关注。”颜国忠也没有办法,他只能设法安抚雷少卿。“在我看来,既然设立了战区舰队司令官,那么就应该给这个位置具体的权力,如果上下关系理不清的话,那部队还怎么作战?这几天,我几乎天天给甘永兴打电话,询问相关的安排,搞得参谋长都很是不耐烦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这事是由甘永兴负责的话,他早就给我答复了。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由元帅亲自处理的,而现在甘永兴还没有得到元帅的明确答复,所以他无法给我们一个明确的回答。”
  雷少卿摸了下额头,他也知道颜国忠尽力了。
  “你也不用急,既然第五特混舰队将铁定参加进攻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那么元帅就会在战役开始前,具体明确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范围,到时候,就算元帅不做安排,我也会主动去找他谈的。”颜国忠给雷少卿吃了颗定心丸,“这事表面上看起来不大不小,可作为战区司令官,我的指责就是确保战役行动获得成功。如果无法理清上下级关系的话,这场战役我是没有办法指挥的!”
  “老颜,你没有必要为这事跟上面闹得不开心。”
  “我就是这样的人,既然要让我来担任战区司令官,那么就得给我足够的权力。这对你来说也是一样。照我说,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范围应该由战区司令官来确定,而不是由海军司令部来设置!”
  雷少卿笑了起来,颜国忠这脾气确实很容易得罪人,可他的话并没有错。
  “这事我会尽快搞定的,而且我也会尽力帮你争取。”颜国忠压了压手,没有让雷少卿开口,他又说道,“摆明了,现在元帅不明确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一是想给特混舰队司令官更多的权力,二是要看你的表现。所以,光有我们的争取是不够的,你自己的表现非常重要。这一点,你应该很清楚,我相信,元帅不是那种任人唯亲的人,他看重的是将领的才华,别的问题,你别想得太多,努力完成现在的任务,成绩拿出来了,自然就会有人信服,是不是?”
  “这个我知道,我也会努力的。”
  “小雷,说实话,我是很看重你的,不要怪我说得太直,虽然比起仁皓来,你还差了那么一点,但是自从你来到西南太平洋战场上之后,我的压力就减轻了很多,而且你把舰队的作战行动安排得很到位,这些都是你能力的直接证明,而且也证明了甘永兴没有看错人。可你同时得明白一点,权力与责任是直接挂钩的,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雷少卿微微点了点头,这是军队的实情,而且是军队里的基本原则。
  军队是一个“一言制”的集体,司令官的权力大过任何人,司令部只是为司令官服务的,所有的参谋,包括参谋长在内,都是司令官的助手,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断权。可同时,司令官也承担所有的责任,胜利了,司令官获得的荣誉与奖赏是最多的,而失败了,司令官就得承担全部的责任。因此,在军队里,权力与责任是直接挂钩的,因此也就有了“权责”这个词。
  同时,权力与能力也是挂钩的。如果有巨大大权力,却无足够的能力的话,那么就将导致失败,而这也就决定了军队的结构,越有能力的人将站在越高的位置上,特别是在战争时期,在一切都为胜利服务的情况下,那些在和平时期依靠裙带关系爬上来的人肯定会被淘汰,而范佩坤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
  雷少卿能够有今天的地位,他对“权责”,以及能力的理解是很深入的。他也承认,在很多方面,他是比不上谈仁皓的,可同时也知道,他比大部分同辈将领更优秀,不然他也不会获得现在的地位。这并不是说雷少卿自大,这是他在经历了众多挫折后的亲身感受。他可以承认在很多方面是比不上其他人的,比如在航空方面他比不上郝东觉与黄晓天,在炮术方面比不上常荐新。可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姜仲民差多少,这也是他现在最大的心病了。
第十节
对等竞争
  一直以来,大部分人都认为,聂人凤重用姜仲民是在限制谈仁皓,可除了出身之外,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姜仲民都没有资本同谈仁皓竞争。就算是聂人凤本人,也是在重用谈仁皓的同时重用姜仲民,他对两人的态度是不偏不倚的,并没有完全倾向于谁,不然的话,也不会每到危急关头,聂人凤首先想到的就是谈仁皓,而不是姜仲民了。如果没有聂人凤的器重,谈仁皓也就无法一次又一次的在战场上建功立业,那也自然谈不上在海军中建立自己的势力基础。
  从各方面的条件,情况来看,姜仲民对谈仁皓没有构成威胁,但却对雷少卿,常荐新,郝东觉,黄晓天等一批跟随谈仁皓的年轻将领构成了威胁。特别是对雷少卿来说,姜仲民是一个非常实在的竞争对手。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姜仲民在太平洋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他也不可能威胁到谈仁皓在海军年轻将领,特别是由第一特混舰队出身的这批年轻将领心目中的地位,而这批年轻将领注定将成为海军的骨干力量,那么姜仲民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不可能取代谈仁皓。可对雷少卿来说,这个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姜仲民的到来,让雷少卿很是不满,也许当时雷少卿还没有真正感受到姜仲民对他构成的威胁,可是他却感觉到,校长至今仍然没有对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范围一个明确的界定,主要原因就是姜仲民将率领第五特混舰队将参加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按照以往的规矩,当多支特混舰队在一个战场上作战时,由最优秀的特混舰队司令官出任临时总司令,负责同时指挥多支舰队一同作战,并不设立单独的战区舰队司令官。而以往这个角色都是由谈仁皓担任的,以谈仁皓在众多特混舰队司令官中的地位与威信,自然没有人反对了。而现在,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如果仍然按照老办法来处理各特混舰队的指挥关系的话,那么在第二特混舰队与第五特混舰队,也就是郝东觉与姜仲民之间,就得任命一个临时总司令。可问题是,不管任命谁,另外一个都会有意见。
  论资历,姜仲民在郝东觉之上,而且是校长的门生,出身海军名门,而且是从正规学院毕业,担任舰队司令官的时间也比郝东觉长。可郝东觉也有自己的优势,他在西南太平洋这边已经执行了几个月的任务,而且第二特混舰队的表现非常优秀,这足以证明他的指挥能力,另外,郝东觉在第一特混舰队当了两年的参谋长,这个资历也不算浅了,积累的战功更是姜仲民所不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郝东觉一直很反感姜仲民,当初有谈仁皓约束,他还不会表现得太直接了,而现在他是舰队司令官,谈仁皓这个大舅子又在万里之外,如果让他听从姜仲民的指挥的话,那他不跳出来闹事就简直是怪事了。
  可以说,谈仁皓被派往印度洋战场后,太平洋众多舰队司令官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群龙无首。在姜仲民到来之前,这个问题并不明显,毕竟郝东觉,黄晓天,乃至雷少卿,李文龙这些人都是从第一特混舰队走出来的,在第一特混舰队里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就算各将领获得晋升的时间不同,比如黄晓天就一度超过了郝东觉,首先晋升为中将,但是,其在第一特混舰队时的地位就直接决定了现在的地位,而且黄晓天也是郝东觉一手带出来的,所以各将领之间论资排辈,这个顺序还是不会乱的。在攻打努美阿的时候,黄晓天就把自己放在了郝东觉的下面,基本上是在听从郝东觉的安排。所以,就算暂时没有出现一个可以顶替谈仁皓的人,各舰队司令官之间的顺序还是确定的,并没有人想过要获得更高的地位,获得绝对的支配权。
  当姜仲民出现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时候,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在很多人看来,姜仲民的出现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也许这个形容并不贴切,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如此。在谈仁皓没有回来之前,姜仲民对所有人都构成了威胁,而且打乱了战场上众多将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正是甘永兴力主设立单独的战区舰队司令官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要有人出来顶替谈仁皓的角色,避免在海军内部出现争权夺利的现象,更加得避免出现将领相互倾碾的糟糕局面出现。
  在此时此刻,唯一能够出任战区舰队司令官的人就是雷少卿,论资历,雷少卿是帝国海军中第一批年轻将领之一,而且是自谈仁皓之后,第一批特混舰队司令官之一,而且他也是校长的门生,193期毕业学员海狮勋章的获得者,并且在战场上立下了重大战功。恐怕,除了在出身方面雷少卿比不上姜仲民之外,在其他方面都不比姜仲民差,甚至比姜仲民更好。因此,在谈仁皓前往印度洋之后,就需要雷少卿出来维持海军内部的秩序,特别是众多年轻将领之间的秩序。
  可以说,甘永兴的这番安排是煞费苦心的,当初,他是提议让谈仁皓出任战区舰队司令官,如果由谈仁皓坐上这个位置,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构成威胁的。最重要的是,谈仁皓可以通过这条途径,获得更好的晋升机会,并且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南大西洋那边竟然输得那么惨,不然谈仁皓也不用去那边救火了。而选择雷少卿也算是一个无奈之举。
  这也正体现出了甘永兴与聂人凤不同的地方。作为海军总参谋长,甘永兴一直很赏识有才能的年轻将领,他一直就很器重谈仁皓,而以往多次给谈仁皓在海军司令部的锻炼机会,就是他暗中栽培谈仁皓的直接体现。而出了谈仁皓之外,黄晓天,郝东觉,常荐新,雷少卿,以及后来的郑冠华,魏东北,李文龙等等年轻将领,无一不得到了甘永兴的重用。这也是甘永兴的用人标准,有才能的就得到重用,而没有才能的就得靠边站。当然,这并不是说姜仲民没有才能,也不是说甘永兴不重视姜仲民,甘永兴只是不像校长那样格外重用姜仲民而已。而站在甘永兴的立场上来看,他的选择是没有什么可置疑的。作为海军总参谋长,甘永兴处理的几乎都是与战争有直接关系的事务,而不会过多的涉及到海军的内部斗争,而他在海军中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海军在战场上获得胜利,而要获得胜利,自然就得重用有才能的优秀将领。
  实际上,这也并不是说聂人凤就在专门搞内部平衡,玩弄权力手段。作为海军总司令,聂人凤的职责比甘永兴重得多,出了保证海军在战场上获得胜利之外,他还得让海军健康的发展与成长,而不能因为某些原本可以控制的因素而使海军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而他重用姜仲民的理由非常多,可这也不表示他不重视谈仁皓。只是,聂人凤所站的位置与甘永兴不一样,所以在处理同样问题的时候,聂人凤所采用的办法也就与甘永兴的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当时姜仲民返回太平洋,第五特混舰队参加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作战行动,受到最大威胁的不是谈仁皓,而是雷少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战役即将开始的时候,雷少卿还不知道他这个战区舰队司令官到底有什么样的职权,到底有多大的责任。
  事情拖到了四月下旬初,雷少卿仍然没有收到明确的答复,他甚至不怎么去烦颜国忠了,毕竟这事并不是由颜国忠决定的,而且颜国忠的态度偏向于雷少卿,他也尽到了全力。也就是在四月二十二日的时候,一条好消息送到了维拉港,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在南大西洋上获得了重大胜利,全歼英法联合远征舰队,且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均无重大损失,收复开普敦指日可待!
  在别人看来,这无疑是谈仁皓在战场上取得的又一个重大胜利,又一个漂亮的完胜,是继“珊瑚海大海战”之后,谈仁皓立下的又一奇功。可在雷少卿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次胜利,而且这是谈仁皓对校长的“偏心”做出的明确反应,一次迅速,彻底的胜利,不仅仅改变了南大西洋上的局势,而且必然将最终影响到太平洋战场上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这是雷少卿最愿意听到的消息!
  此时,黄晓天的第四特混舰队已经在中太平洋上巡逻了,而美军的反击方向也基本上明确了下来,美军新服役的主力战舰全都被留在了珍珠港,编入了第五舰队,仍然由斯普鲁恩斯负责指挥第五舰队作战。而在四月中旬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率领第五舰队到珍珠港外进行过一次训练,当时第四特混舰队刚到达中太平洋,不仅黄晓天的神经紧张了起来,连整个海军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而四月二十一日,斯普鲁恩斯率领舰队返回了珍珠港,这下黄晓天才松了口气。可现在由第四特混舰队,以及廖汉翔手下的那四艘小型航母组成的战区舰队是难以战胜斯普鲁恩斯的,甚至挡不住斯普鲁恩斯的进攻。如果第一特混舰队能够在这个时候回到太平洋上来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雷少卿几乎敢肯定,第一特混舰队很快就会回到太平洋战场上来。也许第三特混舰队会留在南大西洋战场上,顶替原来的南大西洋舰队,守好这边的大门,但随着天气在几个月之后恶化,第一特混舰队已经没有必要留在南大西洋了。那么,谈仁皓大概在五月份的时候就能赶回来,而只要谈仁皓回到了太平洋战场上,那么姜仲民这只“猴子”就别想座上山大王的头号交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