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5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735

  谈仁皓注意到,聂人凤用的词都是比较轻的,没有用严重的词汇,不知道是局势本来就不凶险,还是校长故意要把局势说得平淡一点。
  “这样的话,那我们何不把时间拖到明年初呢?”甘永兴没有去理会谈仁皓惊讶的目光,接着说道,“虽然美军在今年年底会有六艘新航母服役,到时候,他们将拥有九艘航母,最多组成三个航母特混舰队。而我们在年底也会有六艘航母服役,我们可以新编两支特混舰队。另外,到年底,我们至少还可以获得二十艘以上的护航航母,外加大批的护航战舰。另外,登陆舰艇,运输船只到明年也会更加充足,到时候,我们再发动攻打考爱岛的行动,这对我们更为有利。”
  聂人凤沉思了一阵,然后点了点头。“可以考虑,这个让廖汉翔去权衡吧,不过,也要多做几手准备,如果我们有机会在十月份就发动战役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尽量早的发动进攻,趁美国海军获得新战舰之前的机会,先将第五舰队干掉。至于要不要明年打,这个我要先看下廖汉翔的详细计划,另外,还得与首相通下气,看看首相那边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那我等下就给廖汉翔打电话,让他做好这方面的安排。”甘永兴又在茶几下踢了谈仁皓一脚,“校长,那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谈仁皓愣了一下,立即跟着参谋长站了起来,并向校长告辞。
  “还有,你们俩过两天就再回松江与哈尔滨一趟,这次看看那些厂商的反映情况,能够谈妥就最好,谈不妥的话,那么我们就让首相来处理这些问题吧!”聂人凤也站了起来,“对我们来说,早几个月处理好采购装备的事情,这对我们有更多的好处,不能等到首相那边办好了,我们才开始与厂商接触。另外,永兴,你记得告诉廖汉翔,尼华岛上的首尾工作尽量搞得细致一点,不求速度,要做到最好。”
  两人都点了点头,然后离开了校长的办公室。
  “参谋长,为什么要拖到明年?”
  “你准备让第五特混舰队过来插一手?”
  谈仁皓立即摇了摇头,他可不想让第五特混舰队到太平洋上来帮忙。
  “那就对了,你当时是想直接提出反对意见吧?”甘永兴笑了起来,他先请谈仁皓进了他的办公室,然后才跟了进去,同时关上了门,“你要是直接反对的话,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也许校长会采纳你的反对意见,可不是因为你反对,所以校长就不让第五特混舰队到中太平洋来了,明白这个道理吗?”
  谈仁皓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参谋长的意思。校长提出让第五特混舰队到中太平洋战场上作战,多半只是出于试探谈仁皓的目的,或者干脆就是一句玩笑话,因为现在南大西洋那边也需要一支强大的舰队,第五特混舰队肯定是去南大西洋的。谈仁皓根本就不需要直接提出反对意见。
  “等下是我去找廖汉翔,还是你去打电话?”
  “还是你去打吧,校长不是让我们去与厂商谈判吗?”
  “急什么?”甘永兴坐了下来,“这事不是最重要的,你先多熟悉下情况,特别要留意最近各大报纸的报道,有什么新消息,我会来通知你的,到时候我们再出发不迟。反正,现在不是我们要急着找厂商谈判,而是那些寡头家族要与我们谈判了。”
  “那好,我这几天就先了解些情况,如果没有别的事情的话,那我就先告辞了。”
  甘永兴点了点头,接着又叫住了谈仁皓。“仁皓,你也别想太多,事情会有个了断的,至少现在你应该明白校长的态度了。”
  谈仁皓笑了下,他以前确实怀疑过校长在这件事中所起到的作用,直到这几天,当局势逐渐明朗之后,谈仁皓才恍然大悟,校长才是海军真正的保护神,虽然校长没有直接违背首相的命令,但是从头到尾,从始至终,校长都在尽最大的努力维护海军,维护海军将士的利益!
  尼华岛的战斗拖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加上帝国宣传部,以及一些所谓的专家在报纸上发表的社论,在电台里的评论等等,结果在帝国国内引起了一场悍然大波。这也是薛希岳导演的一场风波,在宣传部主导舆论走向的情况下,矛头先是对准了帝国海军,可没有多久,一名看似与帝国内阁政府无关的专家发表了一篇含义深刻,能够引起众多人联想的评论,民众的愤怒立即由海军转移到了那些工厂身上,然后是控制那些工厂的资本家,最后落到了问题的关键上,即薛希岳首相早在21年底就已经准备提交的那部法案。
  到此,时机成熟,薛希岳向皇帝提交了罢免最高法院两名大法官的动议,最初皇帝的态度还不那么坚定,可随着国内的压力越来越大,前线部队屡屡发回物资不够的电报,再加上一些已经得到消息的小资本家社团的暗中支持,很快,皇帝就必须得做出决定了,随后就有了帝国内阁,战时议会,以及最高法院在皇帝面前的那场辩论。
  聂人凤是以海军部部长的身份参加这场辩论的,可他没有发言的机会,严定宇也没有发言的机会,两个元帅都是那种重实干,而轻言论的人,比起政府官员,他们的口才确实不怎么样,所以内阁的发言几乎是由首相一个人包办的。
  这也是一场极为重要的辩论,薛希岳把矛头直指最高法院的无能,以及战时议会的无理非议。通过对这几年局势的全面分析,薛希岳提出了最后的问题,即帝国苦战数年,在拥有比任何一个对手,甚至所有对手的总和还要强大的国力的情况下无法战胜对手的原因归为那些一直在挖帝国墙角的寡头家族,并且以海陆两军在战场上的苦战为论点,证明在不铲除帝国国内寡头家族的情况下,就算牺牲再多的帝国将士也不可能获得战争胜利的论断。最终,皇帝的态度松动了,也就出现了当时聂人凤所说的那一幕,战时议会议长被驳得毫无还口之力,在皇帝的责问下连头都抬不起来。而薛希岳也“息事宁人”,在皇帝要追究议员,以及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责任前,提出了罢免两名无所作为的大法官的动议,并最终获得了皇帝的授权,由薛希岳全权负责处理此事。这实际上就给了薛希岳最巨大的权力,甚至是连以往的帝国皇帝都不曾拥有过的权力!
  这起政治斗争也就到此为止,而让人觉得好笑的是,就在薛希岳拿到了皇帝的“授权”的第二天,由方孝贤指挥的帝国陆战队就完成了攻占尼华岛的作战行动,最后一批顽抗的美军向陆战队投降了,不过按照首相的意思,清扫战场的工作还在继续进行,只是前线的陆战队官兵都已经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了,而这天是十月十四日,从八月三十日帝国陆战队登上尼华岛算起,攻打尼华岛的作战行动一共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相对于以往中太平洋地区的岛屿进攻战役来讲,一个半月的时间确实算得上是比较长的了。可问题是,比起西南太平洋上那么多次的岛屿登陆战来讲,一个半月的时间根本就不算长,甚至算得上是比短的了。因此,攻打尼华岛的作战行动是成功的,而不是失败的。也正因为如此,海军不需要让谁来当替罪羊,而应该考虑给谁颁发勋章。只是在当时的国内氛围下,勋章还是免了,对所有知情者而言,这次没有拿一名将军去做牺牲品,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也正是在明确知道首相不会刁难海军之后,谈仁皓才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他也一直在关注着国内的情况,可以说,民众的大部分情绪是由宣传机构挑动起的,宣传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了。另外,谈仁皓还从甘永兴那里得到暗示,实际上廖汉翔是知道尼华岛战役的结果的,因此从一开始,廖汉翔就知道自己不会有什么危险。后来谈仁皓仔细的想了一下,其实廖汉翔在排兵布阵的时候肯定就已经知道首相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不然的话,他不会把龙震给踢开,然后把方孝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将领安排到前线司令官的位置上去。
  方孝贤接替龙震之后,采取保守战术,有效的控制了陆战队的损失,可是在这次战役中,仍然有近5万名帝国陆战队官兵伤亡,而这也是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唯一一次帝国陆战队的伤亡超过了美军伤亡的战役。而在这四万多名陆战队中,阵亡的有12000余名!
  比起当初谈仁皓的预料,这个损失已经足够的小,而且到此时,谈仁皓也逐渐认识到,在解决了国内问题后,就能够在今后避免更多的伤亡,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4万多名帝国陆战队将士的流血牺牲仍然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二十九节
讨价还价
  国内的局势在迅速变化着,薛希岳的罢免案已经得到了皇帝的批准,两名之前一直无所作为的骑墙派大法官黯然离开了最高法院,随即,皇帝任命了两名由薛希岳直接提名的法官为帝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次日,在这两名新任大法官宣誓就职之后不到四个小时,薛希岳就将《国有资产法》正式提交最高法院进行审议。
  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两天后,另外一部战时法案,即《个人资产法》也被送到了帝国最高法院轮值大法官的手里。这是一部专门针对那些与寡头家族勾结,或者为寡头家族带言的政府官员,议会议员;以及寡头家族成员,大资本家等一系列获得了非法收入,或者是通过垄断,或者是集团垄断,在战争中牟取暴利,发国难财的而而设定的战时法案!
  战时法案仍然具有普遍的法律效率,其与帝国的正式法案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在战争结束后,帝国议会只需要简单多数票就可以否决任何一部战时法案,而正式法案必须要有三分之二的多数票才能否决。因此,只要战时法案不遭到否决,那么在任何时期都有普遍的法律效率。实际上,帝国现在的大部分法律都是在战争时期制订的,最初的时候都是战时法案,而在战争结束后,一般在战时执政的政党都将在战后的选举中获胜,而该政党为了确保其在战争时期确立的法律仍然可以得到保证,会通过议会投票的方式将战时法案确定为正规法案。
  薛希岳第一轮打出的这两发炮弹就直接命中了所有反对派的死穴。《国有资产法》让帝国政府可以将更多的重要产业纳入国有化行列,而且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活动,从而有效的控制住政府采购(军购本身也就是政府采购)时的成本。而《个人资产法》则可以从根本上清查寡头家族的资产,同时杜绝寡头家族在议会等重要国家机构中安插自己的代言人,使寡头家族失去最重要的保护伞。
  政治斗争是没有硝烟的,看不见刀光剑影的战争,可这同样也是一场会流血,会有人丢掉性命的战争。首相手里的武器就是法律,也许《国有资产法》不对个人构成威胁,可《个人资产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直接针对个人的。当然,随着各方面的立法工作相继展开,矛头也将越来越多的对准那些吸食着帝国血液的蛀虫。这场斗争不会随着战争结束而结束,其延续的时间甚至比战争还要久得多!
  对国内的政治斗争,谈仁皓一直不是很热心,他觉得自己是个旁观者,实际上,他也正是个旁观者。在这场斗争中,虽然海陆两军都站在了帝国首相一边,但是按照帝国宪法,军人在脱下军装之前是不能干预政务的,因此,军队最多只算得上是首相手里的一根大棒而已,而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首相不会用上这根最粗的棍子,往往用警察,宪兵,特工等更细的棍子就足以解决问题了。
  同时,谈仁皓还注意到,之前已经草草了解的一些案件被重新翻了出来。比如,首相遇刺那起案件就被重新翻了出来,进行再次侦破,随着调查的深入,首相遇刺案的真相也将逐渐浮出水面。只是,直到战争结束,薛希岳都没有公布调查结果,甚至没有提起任何相关的审判,至于首相为什么这么做,也许只有首相本人才知道吧。
  这些,大部分多是后话了。对于十月份的谈仁皓来说,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去与哈飞,沈飞,南飞等几家飞机场洽谈27年采购合同的事情。27年军费预算的草案在10月中旬,也就是首相提交了两项战时法案之后不久就确定了下来,让谈仁皓感到意外的是,帝国海军在27年的军费不是聂人凤最初预料的380亿,也不是甘永兴希望得到的420亿,而是足足550亿,这比每一个人预料的都要多得多。同样的,陆军的军费预算也比严定宇预料得要多得多,达到了580亿。因为一些秘密项目的拨款是直接划在陆军军费里的,所以陆军实际拿到的军费与海军差不多。
  用聂人凤的话来说,军费增加了,并不意味着继续保持海军艰苦朴素的作风,而且现在不是海军要求厂商降低武器弹药的价格,而是厂商主动提出要降低出厂价格。谈仁皓搞不明白,“艰苦朴素”什么时候成了海军的传统了?这可一直是帝国陆军的传统,而数百年来,任何人都知道帝国海军几乎就是一直贵族化的军队。至于后者,谈仁皓还是很赞同的,因为就在他与甘永兴不急着去与那些厂商谈判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帝国海军供货商都主动派人前来联系,希望与海军洽谈关于进一步降低武器弹药制造成本与采购成本的事宜。
  也就在十月二十三日,谈仁皓乘坐校长给他安排的那架专机去了哈尔滨。本来会谈地点被定在了沈阳,这次不仅仅是与哈飞谈判,是与三家主要的供货商,以及数百家下游厂商的代表共同协商降低海军飞机成本的事情。可谈仁皓最后把地点确定在了哈尔滨,这算是给冯祥楚面子了,就谈仁皓个人感情而言,他觉得冯祥楚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爱国商人,而沈飞与南飞却没有一个值得他敬佩的商人。
  “谈将军,欢迎你再次大架光临!”这次是冯祥楚亲自到机场来迎接谈仁皓的。
  “冯先生,你这就太多礼了,末将哪需要动冯先生大驾呢?”谈仁皓也装着客气了一番,他确实不太适应这种商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谈将军过谦了。”冯祥楚的目光落到了谈仁皓身后的那架飞机上,然后露出了一惊讶的神色。“这架飞机是……”
  谈仁皓敢肯定,冯祥楚的惊讶是装出来的。“冯先生莫见怪,这是元帅的新专机,只是还没有正式使用,由我先式机,确定安全后再让元帅乘坐,这也算得上是物尽其用吧。听说,这架飞机就是你们生产的?”
  “对,对。是我们上个月才开始运作的运输机生产线生产的,元帅能够用我们产的飞机做专机,这是我们所有哈飞人的荣幸!”
  “冯先生,这就是你太过谦了,如果不是哈飞的飞机质量最有保证的话,元帅会采购你们的飞机吗?”谈仁皓一语双关,同时笑了起来,“元帅在见过这架飞机后也十分喜欢,还说要是性能好,而且足够安全的话,等海军有了节余的经费,将把我们现在的专机机群全部更换成你们哈飞的飞机呢,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订单!”
  “当然,当然,我们哈飞的原则就是生产世界上最好的,最安全的飞机!”冯祥楚也笑了起来,同时拉开了车门,“谈将军请吧,今天我们小摆了一桌,还有其他几家大厂商的代表也要来。”
  “不用这么麻烦吧?”谈仁皓有点头痛,就他所知,那些厂商的代表都是喝酒的高手,而且原则是一定要让客人喝醉。
  “谈将军放心,我给你准备了几瓶包你不醉的美酒,只是,你可别说出去了!”
  谈仁皓愣了一下,立即就笑了起来。他与冯祥楚不过就吃了几顿饭而已,冯祥楚就记下了谈仁皓酒量不好这个“缺点”,而且还细心做了安排,显然,这正是冯祥楚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天晚上,沈飞,南飞,还有几家最主要的下游厂商,以及由其他下游厂商选出的代表参加了谈仁皓的接风宴。十二个人座了满满一桌。酒菜比上次的接风宴丰盛了不少,听说为了这桌酒,冯祥楚还专程去松江请来了两个大厨,做的全是谈仁皓最喜欢的江浙菜。至于这桌酒宴的钱会不会算进海军的采购成本里,谈仁皓就不知道了,如果会的话,那他还真有点心痛,这可是在吃海军的军费呢!
  饭桌上,仍然没有提到正事,可谈仁皓明显的感觉到,这次的气氛与上次完全不一样,就连那些厂商代表的态度都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说上次那些人把谈仁皓当作了可以轻易糊弄的愣头青的话,那这次就简直给了他专家级别的待遇。酒桌上,谈仁皓没有喝多少,甚至没有喝酒,冯祥楚特别吩咐了侍应生,倒在谈仁皓杯子里的全是白开水。谈仁皓也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同时仔细的观察着那些厂商代表的表情,眼神,倾听着他们的交谈。几个小时下来,谈仁皓发现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比如哪几个厂商代表的关系比较近,哪几个人是被疏远的,还有哪几个比较老实,那几个比较奸诈。反正,这些在谈仁皓看来都是可以利用的,至少在接下来的谈判中都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晚宴后,有人提议去喝茶继续聊天,谈仁皓可没有这么好的精力,他坐了好几个小时的飞机,而且在旅途中没有休息,一直在看甘永兴给他的那些厂商的资料,他只想回到海军办事处去好好睡上一觉。
  “谈将军旅途劳顿,我们就不烦谈将军了。”冯祥楚也看出了谈仁皓的疲态,“我先送谈将军回住处,各位可以到宾馆里继续娱乐,帐都算在我的身上就行了!”
  谈仁皓对冯祥楚圆滑的处事态度,以及能够看穿别人心事的洞察能力很是佩服,他甚至没有表示要拒绝参加“茶会”,冯祥楚就看出了他的想法,显然,一个在商场上混了几十年的商人,比起谈仁皓这个在军队里混了几年的将军,在某些方面就要高明得多了。
  “谈将军,你还是回海军办事处?”
  “对,那边有点军队的味道,住着习惯。”谈仁皓点了点头,“在军队里生活惯了,要我们这些肉糙皮厚的军人睡软床都觉得不舒服呢!”
  冯祥楚立即吩咐了司机,然后笑着说道:“谈将军挺风趣的,那今天也早点休息,明天我们就要正式开始了。”
  谈仁皓没有再开玩笑,至少从冯祥楚的话里,他知道那些厂商都很急。
  以往的情况下,海军在每年的十月初的时候就将大体确定下第二年的经费预算,这要比正式提交军费预算早一个月的样子。而在大体确定下了军费预算之后,就将与厂商联系,着手确定下一年度的采购清单。这些工作大概需要持续到十月底,有的时候要到十一月初才会有结果。然后,各厂商将根据海军的大体采购清单来安排下一年度的生产计划,需要采购的原材料数量,并且联系原材料供应商,做好生产准备工作。这些事情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安排妥当。也就正好赶在年底完成,这样在新的年度里,生产工作就可以继续进行,而不会因拿不到订单,或者是没有足够的原材料,而导致生产停顿的情况出现。
  对哈飞这些大厂来说,都有一定的原材料储备,大概都能维持一个月左右的生产需要。可对绝大部分下游厂商,特别是那些规模不大,而且以零件供应为主的下游厂商来讲,他们就没有那么雄厚的实力,可以储备大量的原材料了。另外,这些厂商几乎都是依靠海军的订单开工的,每年都会有一批生产业绩不佳,废品率高,或者是价格昂贵的下游厂商被排除到海军的供货商名单范围之外,从而失去了海军的订单,结果就是倒闭破产。因此,对这些下游厂商而言,他们更需要海军尽快把采购订单确定下来。
  这些事情都是甘永兴告诉谈仁皓的,在懂得了那些厂商为什么要这么急的时候,谈仁皓也知道,这就是他谈判时的砝码,是与那些厂商讨价还价,并且最终拿到一个满意结果的砝码!
第三十节
共荣共辱
  具体的谈判工作是由那些在第二天上午才到达的海军司令部军官负责的,因为需要与众多的厂商谈判,谈仁皓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所以他只能从把握总体的方向,并且在其他军官遇到麻烦,以及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出面。
  总体而言,最初几天的谈判并不是很顺利,可也没有糟糕到让谈仁皓产生想要立即返回海军司令部的想法。这些厂商给谈仁皓的总体感觉就是,他们没有放弃获得暴利的任何一线希望,在做垂死的挣扎,可所有的厂商代表都清楚一点,即在国内大势的影响下,他们不可能再获得超额的利润了,至少帝国首相正在确立的那些法律不会给他们任何好处,而海军在得到了首相的全力支持后,更不会轻易的让步,最终,总会有人首先软下来!
  这实际上很像是在前线审问俘虏一样,谈仁皓也抓到了诀窍,从谈判的第三天开始,他就授意,单独于每一个厂商代表谈判,而不要与他们进行集体谈判。在谈仁皓眼里,这十几个厂商代表就像是十几个战俘,他们都被单独隔离审问,谁首先交代出有用的情报,那么谁就可以获得生存下去的希望。这是很管用的一招,只要有一家松动,那么其他的厂商就只能跟着降价,而且还要降得更低,以确保能够继续留在海军的供货商名单之中,而不是被淘汰掉,反正海军每年都会淘汰掉一批供货商!
  当然,谈判工作本身仍然是非常艰苦的,而谈仁皓也不知道,这只是他第一次代表帝国海军出面进行谈判,而这绝不是最后一次。如果说今后的谈判就有如在比赛上跟对手竞争的话,那么现在不过就是一场热身运动而已。而谈仁皓在这次谈判中吸取的经验,总结的教训,对他今后参与的其他谈判工作有着巨大的帮助。同时,谈仁皓还将以往更德国海军,波斯海军进行谈判时的一些经验用上了,比如,与厂商达成一个一揽子协议,而不仅仅只是降低价格。
  谈仁皓提出的这些办法得到了校长的认同,更准确的说是赞同,因为后来甘永兴也在与造船厂的谈判中用上了这一办法。从根本上讲,海军与这些供货商是共生关系,而不仅仅是利益关系。供货商离不开海军的订单,同样的,海军也需要由他们提供的武器装备,弹药物资。这一点就决定了,海军与供货商之间的合作应该是共赢,而不是零和。谈仁皓提出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利益矛盾这个问题,海军需要以更便宜的价格获得武器弹药,而且只要价格降下来,海军就能够采购更多的武器弹药,这也能够给供货商更多的利润。同样的,供货商必须要得到利益保证,不然他们无法支付原料采购费用,无法给工人发放工资,无法及时的更换老旧设备,也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更不可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武器装备来。压价就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在压价的同时,海军还得尽量让供货商意识到,他们可以通过别的办法,包括海军,以及帝国政府的一些帮助获得实际的利益。这样,就能够形成共赢的局面,最终双方都获得好处,并且保证双方都能够正常的发展下去。
  因为这其中已经涉及到了一些由政府来决定的事情,比如原料供应价格,机床的维护价格,乃至税收优惠政策等等。谈判在进行了不到十天后就暂时停止了,谈仁皓也在这个时候回了一趟舟山,从聂人凤那里得到政府的最终态度。到十一月初的时候,谈仁皓再次回到了哈尔滨,这次他是带着政府的“礼物”回来的。在聂人凤的支持,以及严定宇也提出了相应的办法后,薛希岳首相采纳了部分有效的,或者说对政府来说没有什么损失的提议,重新打开了谈判的大门。
  相对来讲,第二轮谈判就要容易得多了。到十一月七日,海军首先与哈飞达成了一揽子协议,这也同时给其他的几家主要厂商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如果他们再不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以及最终的决定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在27年度失去海军的订单。
  这份与哈飞的协议内容是相当复杂的,海军甚至还安排了几个法律专家来做鉴定,以确定其中没有法律漏洞。当然,最终双方都感到很满意。
  哈飞保证在27年度,将提供给海军的所有飞机,以及配套的零备件的价格降低两到五成,这主要由具体型号的飞机中哈飞的自己的生产比例来决定的。其中最关键的有两种作战飞机,一是“鹏”式重型轰炸机,其单价将降低三成,而且还有进一步降低单价的空间。二是“游隼”式战斗机,因为海军搞定了“风20”发动机产权问题,由哈飞直接生产这种发动机,而不再需要向沈飞购买,所以价格降低了一半。
  海军也向哈飞做出了承诺,在27年度,哈飞将优先获得战略原料,包括铝材,橡胶,钢铁等与飞机制造业密切相关的原料。另外,哈飞还将右舷获得电力,以及水资源分配,以保证工厂能够全速运转。第三,政府将减免哈飞工人三分之一的个人税收,以提高工人的实际收入,同时哈飞如果能够按照合同完成海军的订单的话,政府还将部分减免哈飞的企业税收,这算是一种奖赏吧。
  在海军所有的承诺中最重要的不是这些优惠条款,而是海军将保证为哈飞推销他们的飞机,包括“鹏”式重型轰炸机,“游隼”式战斗机,以及很有可能在27年底完成设计与试飞,正式投入生产的新式战术轰炸机。而推销的对象就是德国,波斯等盟国。海军将抽取两成的出口利润,而其他的利润则用来填补哈飞以低于成本价向海军提供作战飞机时的亏损。
  这中间最关键的就是国内采购与出口之间的价格差。按照帝国海军的发展方式,任何一种作战飞机的研发费用大部分都是由海军出的,只是某些厂商在看到某种飞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时,才会私人出资开发新式飞机,比如“游隼”,就有约一半的研发经费是由哈飞自己出的。因此,海军在采购飞机的时候,是不会将研发费用平均计算到每一架战机,或者是最初订购的几批战机中去的。另外,在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工厂设备折旧,厂房的房地价格方面,也基本上都是以成本计算。这样,国内采购实际上就是在以成本价采购了。当然,前提是,没有人想到要在自己的军队身上,或者是从自己的政府手里赚取暴利。
  出口就完全不一样了,任何国家在出口军品的时候,都会将设计与研发费用计算进去,同时还得将工厂的利润,以及政府从中征收的税率都计算进去。这样一来,出口的武器装备的价格就要比国内采购高得多。大部分情况下,如同唐帝国这类掌握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国家在出口军品时,还会降低武器装备的性能,以保证其他国家军队无法拿到比自己军队装备的还要好的武器装备。可就算是降低了性能,简化了设备,其价格仍然是高得吓人的。
  以相当成功的“隼”式战斗机为例,帝国海军的采购价格是17万,后期还降到了16.5万。陆军与岸基航空兵使用的型号因为降低了机体结构强度,取消了弹射系统与在航母上着陆是的部件,因此价格还更低一些,其中最简单的型号只有15万左右,就算是后期加强了某些部位的高级型号也不过16万。可同期,帝国向德国与波斯,以及其他的盟国出口的简化版本的“隼”式战斗机的价格是31万,几乎就是帝国军队采购价格的两倍了。而这些简化版本的“隼”式战斗机的价格更低,比如出口到德国的型号上只有两门20毫米航炮,另外两门换成了四门.50英寸的航空机枪。出口给波斯帝国的“隼”简化了导航系统,同时简化了机体结构,速度反而比唐帝国海军使用的型号快不少,可成本却低了不少。
  考虑到之前厂商在给帝国军队提供武器装备的时候就已经赚取了不少的利润,那么在出口武器装备时,那赚的就不是一般的高利了,完全就是暴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