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735

  “那就这样,这几天,舰队不用进行联络了。”
  送走了两人后,谈仁皓去了司令舱。朱荣哲正在与航海参谋谈着什么,就谈仁皓所知,朱荣哲在航海方面也有缺陷,在来到第一特混舰队后,朱荣哲就经常与航海参谋讨论航海方面的问题,在学习的积极性上,朱荣哲肯定比郝东觉强得多,这也是谈仁皓比较欣赏的地方,他可不喜欢懒惰的参谋长。
  “郝将军与常将军走了?”朱荣哲走了过来,航海参谋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才走,舰队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谈仁皓走到了海图桌旁。
  “还不错,就是这段时间的训练工作紧张了一点。”朱荣哲耸了下肩膀,“另外,航空勤务人员对新飞机的反映比较强烈。”
  “什么意思?”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他以前忽略了这个问题。要让舰队的航空作战能力发挥出来,除了需要优秀的飞行员之外,高素质的航空勤务人员也是必须的,而且往往这些航空勤务人员做出的贡献比飞行员还要大。
  “主要是新飞机的问题。”朱荣哲去拿来了一份文件,“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几个主要问题,你先看一下。”
  谈仁皓认真的看了起来,这些问题是绝对不能忽略的。
  由“猎鹰”带来的问题比较多,以往换装的时候其实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比如,勤务人员对新飞机的结构不太熟悉,因此就很难找到问题。还有,新飞机的维修接口与以往的飞机不一样,因此维修的方式会有所变化,维修的工序也要重新安排,这就需要勤务人员重新训练,重新掌握维修方式。另外,还有一些问题是在以前换装的时候没有遇到的。比如,“猎鹰”采用的是内置式弹舱,因此挂载炸弹的作业方式就肯定不一样了,航母上也增添了一些配套的弹药挂载车,需要安排新的勤务人员,这变相的增加了勤务人员的数量。最严重的是,“猎鹰”是多功能轰炸机,在挂弹的时候,如果勤务人员搞错了飞机的话,那就会出现更大的问题,这就需要重新给各机群编号,并且改变出发准备的工作安排顺序。反正,麻烦是不少,如果这些麻烦不解决的话,肯定会影响到舰队的航空作战能力。
  “具体的解决办法正在总结之中。”在谈仁皓看文件的时候,朱荣哲在旁边继续说道,“主要就是由一批有经验的军士在总结,很多流程都需要修改。训练的强度很大,现在勤务人员每天就休息八个小时,其他的时间几乎都在进行训练。他们也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比如新配备的弹药车底盘太高,肯定要改,这些我也反映给了厂商,只是现在厂商还没有给我们答复。”
  “问题会解决的,明天我亲自处理。”谈仁皓放下了文件,“现在,不会因此而影响到舰队作战吧?”
  “不会,至少训练中没有出现这些问题,只是效率有所降低。”
  “好吧,那我们就首先解决这个问题。”谈仁皓沉思了一下,“你先把所有的问题总结出来,尽量让勤务人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写一份正式报告,准备几份副本,我把这些报告送回司令部,然后再送给厂商,让司令部直接向厂商施加压力。”
  朱荣哲立即就答应了下来,他可没有权利直接向司令部反映问题,而且有谈仁皓去施加压力了,那问题肯定会很快就得到解决。
  “训练要抓紧,人员素质是第一位的。”谈仁皓也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就这样吧,你忙了一夜,先去休息,傍晚的时候,我们一起吃晚饭,然后再详细的讨论一下。”
第十节
热身
  处理舰队的细节事务本来就是谈仁皓的职责之一,就算在绝大部分的时候,这些事情是由舰队参谋长负责的,可是很多问题也是参谋长无法解决的,比如与司令部联系,向厂商施加压力等等,这些都得让谈仁皓自己出面。
  换装新轰炸机带来的保障设备问题非常严重,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影响到了舰队的战斗力。在与朱荣哲谈过的第二天,谈仁皓就让舰队组织了一次测试训练,按照一次放出一半的战机组成一个轰炸机群的标准,第一特混舰队的三艘航母全部以战斗状态进行了这轮测试,结果证明,轰炸机出发前的准备时间增加了一个小时,而且轰炸机的出动效率降低了近一半,以往只需要25分钟就能让一半的战机出动,这次却花了37分钟的时间,而且还是在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才达到这个速度的。
  训练结束后,航空勤务部队将问题总结了出来,混乱的编制,不配套的保障设备,勤务人员对新轰炸机掌握不到位,都是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中,有一些是可以通过内部办法解决的,有些则只能够让厂商来解决。很快,一些有用的意见就被总结了出来,而且写进了报告里面。
  编制问题可以由舰队自行解决,主要就是执行两种不同任务的轰炸机难以迅速辨认,在紧张的维护与准备工作中,勤务人员很容易搞错飞机。一名上士军官提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解决办法,那就是给不同中队的轰炸机涂上不同颜色的油漆,比如俯冲轰炸机涂成了灰蓝色的油漆,而鱼雷轰炸机则涂成了墨绿色。这样,勤务人员就能够一眼辨认出执行不同任务的轰炸机,而不是去看轰炸机垂直尾翼上的编号,自然也就不会发生错挂弹药的问题了。
  也只有这个问题才能够由舰队自行解决,设备,还有轰炸机上复杂的接口,这些都得由厂商想办法,至少得主要由厂商想办法解决。当时,舰队的航空勤务人员只能够自行改进部分保障设备,其效率是远达不到作战要求的。最主要的还是轰炸机上众多复杂的,而且不统一的接口带来的问题。
  作为一种多用途轰炸机,“猎鹰”在设计的时候就存在着接口复杂的问题。当时,还没有接口标准规范这一说法,也没有人想到这一点,而这么多的接口肯定会产生混乱。比如,在作为俯冲轰炸机使用的时候,“猎鹰”弹舱里的炸弹就应该连接一个五芯接口,而在作为鱼雷轰炸机使用的时候,则要使用七芯接口,这两个接口的位置靠得很近,且外观难以辨认,勤务人员很容易搞错,这样一来,炸弹就投不出去,鱼雷也不可能被正常启动。
  谈仁皓将这些问题总结在了一份报告文件里面,并且很快就送回了海军司令部,由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的人员负责去与厂商接洽,由厂商提出改进方案。也正是这件“小事”,哈飞的工程师首先提出了接口标准化规范,并且还提出了“傻瓜”接口的制造标准。就如同工业标准虾规范一样,这些标准最初都是军用标准。在战争结束之后,几乎所有的由军方提出的标准都被用到了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去,成为了民用标准。现在全世界通行的大量工业标准实际上都是在战争期间提出来,并且首先在军队中得到推广的。
  从第六批“猎鹰”开始,厂商就对其进行了大范围的改进,而且之前的五批轰炸机都被先后送回了哈飞,进行相应的改进。这是“猎鹰”的第一批改进型号,其飞行性能并无实质性的提高,几乎所有的改进都是针对在后勤保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而做出的。当然,谈仁皓当时并没有拿到最新的轰炸机,第六批“猎鹰”要到28年初才会提供给海军航空兵。
  根据海军的反馈意见,哈飞在改进一些小毛病的同时也在着手大力改进“猎鹰”的性能,特别是在美军的A-1开始服役的时候,哈飞更是将“猎鹰”的改进工作放到了首位,并且根据一些特殊的用途制造了一些专用型号的“猎鹰”,最先服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猎鹰”的第一种专用侦察机。
  侦察机是海军一个极为重要的机种,特别是对海军舰载航空兵而言,侦察机的重要性甚至不在轰炸机与战斗机之下。之前,帝国海军一直将轰炸机作为侦察机使用,而且所有侦察型号的轰炸机都全部保留了轰炸能力,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舰队的航空作战能力。可问题是,这些由轰炸机临时充当的侦察机在性能方面肯定有所欠缺,不管是最初的“鱼鹰”,还是后来的“射水鸟”,实际上都算不上是出色的侦察机。只是因为海军一直没有因为侦察机的缺陷而导致惨败,所以才没有提出发展专用轰炸机的要求。
  哈飞最初也只是在“猎鹰”的基础上发展一种通用侦察机,同时保留其所有的轰炸能力,而且海军也批准了相关的研制工作,可在猎鹰装备了部队后,很多问题就反映了回来,其中要求获得一种专用侦察机的呼声非常高。按照舰队反馈的意见,专用侦察机可以降低部分轰炸能力,但必须要提高其侦察能力,比如速度,航程,通信距离,以及在遭到敌机拦截时的生存能力。另外,海军也希望能够让轰炸型号的“猎鹰”具备一定的侦察能力,但不要求过于全面,只是作为专用侦察机的补充力量使用就行了。
  针对海军的要求,哈飞启动的第一个改进项目就是侦察型的“猎鹰”。按照海军提出的技术要求,侦察型号的“猎鹰”取消了内置弹舱,并且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气动布局,安装了功率更大的专用电台,并且取消了对发动机输出功率的限制。经过一番改进后的侦察型“猎鹰”被命名为“侦察鹰”。
  与“猎鹰”相比,“侦察鹰”因为取消了内置弹舱,以及减少了部分装甲,飞机的空重由6528公斤降低到了5687公斤,降低了800多公斤。另外,机身内部油箱的容量扩大了近三成,在不携带外挂副油箱的情况下,其最大飞行距离提高到了1100海里,如果外挂一大两小的三具副油箱的话,其航程达到了1900海里。最大的性能提升还是速度。在半油测试飞行时,“侦察鹰”在5000米高度上飞出了410节的极限速度,这甚至比当时绝大部分的战斗机还要飞得快。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其加速性能相当出色,在使用极限功率的情况下,“侦察鹰”的加速性能甚至比“游隼”海要出色。在几次测试飞行的时候,“侦察鹰”就用其优秀的加速能力,轻易的甩掉了扮演假象敌的“游隼”,让战斗机飞行员也无不感慨。而其电台的作用距离也从350海里提高到了450海里,唯一的问题是,新电台的故障率非常高,而电子厂一时也没有拿出更可靠的电台出来。
  “侦察鹰”的“超级”性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没有了内部弹舱,“侦察鹰”几乎没有轰炸能力,后来哈飞仿照“游隼”,以及美国A-1的方式,在机翼下设置了几个临时挂点(“猎鹰”后来也做了类似的改进),才使“侦察鹰”能够挂载小型炸弹,或者是火箭弹,具有了有限的轰炸能力,但不可能挂载重磅炸弹与航空鱼雷,执行对海轰炸任务。另外,减少了装甲后,“侦察鹰”的生存能力有所降低,很容易被损毁。其实侦察机的最佳生存手段就是速度,被敌人的战斗机追上了的侦察机十有八九都将被击落,只要速度够快,能够溜掉,那要不要装甲也无所谓。
  第一批“侦察鹰”是在27年年底制造出来的,因为有“猎鹰”积累下来的试飞数据,试飞工作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海军提出了部分改进意见,包括增加翼下挂架等,哈飞迅速的完成了改进设计,到28年1月份的时候,第一批批量生产型号的“侦察鹰”就下线了,并且在第一时间内提供给了前线作战的舰队航空兵,替换掉了那些临时充当侦察机使用的“猎鹰”。
  “侦察鹰”是帝国海军第一种专业舰载侦察机,而且也是当时几乎不会被敌人击落的第一种侦察机。哈飞并没有因此故步自封,“侦察鹰”只是第一种侦察型号的“猎鹰”,后来,随着雷达小型化,哈飞还在战争结束前完成了配备有对海搜索雷达的“侦察鹰”,并且将其命名为“电子鹰”,后来,这种侦察机成为了帝国海军第一种雷达预警机。
  “猎鹰”的其他改进型号也相继面世,比如使用了更大功率发动机的轰炸型号,强化对地打击能力的型号,后来,甚至出现了可以执行战术核轰炸任务的专用型号。也正是众多的改进型号,使“猎鹰”在战场上服役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就算在喷气式战机出现之后,“猎鹰”仍然继续服役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而且坚持到最后的几乎都是改进型号。
  大战期间,真正全面装备部队的就只有“猎鹰”,以及“侦察鹰”。当时,第一特混舰队配备的也只有“猎鹰”。由同一机型衍生出众多的改进与专用型号,这对舰队的后勤保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好处,能够极大的减轻后勤保障的压力。
  第一特混舰队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谈仁皓也不可能要求厂商立即就给他提供新的轰炸机。而且,这次舰队的作战任务相对较轻,没有太复杂的,太激烈的战斗任务,因此,一些小问题也不会对舰队的战斗力产生多大的影响。
  第一舰队是在二十日上午到达了考爱岛南部海域的,第三舰队提前了一天到达,其部署位置在考爱岛的东北海域,其舰载轰炸机已经参加了前一天的战斗,为陆战队提供了强大的航空火力支援。到达战场的当天,第一舰队的轰炸机就各飞了一个架次,反而是战斗机多飞了一次,“游隼”的强悍对地打击能力起到了顶替轰炸机的作用。
  攻打瓦胡岛的作战行动是由廖汉翔直接遥控指挥的,他没有给两个前线将领太大的权限。方孝贤在后方负责组织兵力,并且协调其他部队配合陆战队进攻。龙震负责前线的战斗指挥。这也算是将两名陆战队将领的能力都合理的发挥了出来吧,至少从前几天的战斗反应来看,龙震与方孝贤都很好的扮演了自己的角色,没有闹出什么大问题来,而且前线的战斗进展得比较顺利。
  陆战队是在瓦胡岛东面登陆的,没有直接选择在珍珠港附近上岸,主要是瓦胡岛上的美军兵力密度相当大,而且主要就集中在珍珠港附近。如果直接选择在珍珠港上岸的话,陆战队肯定要遭到美军的顽强抵抗,损失也不会小到哪里去。相反,选择在美军防御兵力相对薄弱的东面上岸,然后借助航空兵与舰队的强大支持发动进攻。这种战术安排比较保守,而且花的时间不会太少,需要耗费的弹药更是巨大,但却能够有效的减少战斗伤亡,控制伤亡成为了海军最重要的目的,没有任何军人希望在获得胜利的前一刻阵亡!
  在三天的作战中,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的航空兵出动强度都不是太大,实际上,也没有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反而是那些仍然使用老实轰炸机的海航岸基部队,以及战斗机部队的表现比较突出。谈仁皓也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只是希望飞行员能够在实战的环境下熟悉一下新的轰炸机。到23日的时候,大部分飞行员在战场上都飞了3到5个来回,对新轰炸机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就是在这天晚上,新的情报送到了。
第十一节
幸运潜艇
  发现了第52特混舰队的371号潜艇在海面下潜伏了四个小时,直到听声员没有听到任何一点噪音后,徐磊才让潜艇上升到了潜望镜深度,用潜望镜搜索了好几遍,确认周围海面上连一艘渔船都没有之后,他这才下令让潜艇伸出了天线,把电报发了出去,随即就紧急下潜到了120米,仍然以3节的速度向西南方向返航。
  在海面下躲藏的那四个小时让徐磊几乎虚脱,海面上至少有数十艘战舰,而且驱逐舰的数量不会少于十艘,也许有二十艘之多。好几艘驱逐舰上的声纳都开着的,其中一艘就从371号潜艇附近驶过。当时,徐磊认为这次完蛋了,只要被驱逐舰上的主动声纳给逮到,潜艇几乎没有半点的挣扎机会。可那艘美军驱逐舰竟然“奇迹”般的没有发现就在其肚皮下面的371号潜艇,大概是海上的风浪太大,影响到了驱逐舰上的主动声纳,也影响到了声纳员的判断。
  与徐磊一样,潜艇上的其他65名官兵都度过了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在连粗气都不敢出的情况下忍受死神敲门的四个小时,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徐磊也不敢再去旧金山港了,现在他想到的只是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他的好奇心差点就害死了65个兄弟,他可不想再冒险了。
  花了30个小时,371号潜艇向西南方向跑了近100海里,总算是离开了最危险的区域。徐磊没有再冒险,潜艇赶在天亮前四个小时到达了通气管深度,开始为电池充电。他是不得不为电池充电的,连续潜航了两天多,潜艇上的电能都快用光了。而升起通气管的同时,连接在通气管上的通信天线也伸出了海面。就在这个期间,徐磊收到了由考爱岛潜艇基地发来的电报。
  “妈的,这不是让我们去找死吗?”轮机长在看完了电报后感到很不满,“我们好不容易才避开了美军的舰队,让我们追上去,看来,后方那群混蛋根本就没有管我们的死活。”
  “而且我们现在也不知道美军舰队到哪里去了,怎么追击?”二副的态度更委婉一点,他也赞成轮机长的意见。
  “可我们有30多条鱼雷,一条都没有用上,难道要我们载着这些鱼雷返航?”枪炮长可不乐意了,“650鱼雷的射程在十海里以上,只要找到了第52特混舰队,我们根本就不用靠近,在远处发射几条鱼雷然后立即撤退,这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轮机长与二副都朝枪炮长瞪了一眼,这与浪费有什么用?在十海里外发射鱼雷,那只是在浪费鱼雷!
  “我们现在还不能返航。”徐磊开口了,“才出来不到一个月,离巡逻结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呢,而且我们也得为自己找点事情做吧。”
  “也许美军会派出第三支运输船队。”轮机长的意思很明确,守在旧金山港的外面,就可以对付美军的运输船队,而不需要去追击更危险的美军舰队。
  “这不大可能。”二副的态度动摇了,“美军才派出了两支运输船队,而我们之前收到情报,美军在旧金山港没有多少运输船只,其他的船队还没有返回,我们守在这里不见得会有什么收获。”
  “是啊,那还不如去找美军舰队!”枪炮长仍然是最积极的。
  徐磊朝轮机长看了过去,轮机长是潜艇上的“二当家”,徐磊不希望与轮机长对着干。轮机长沉思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好吧,那我们就按照命令行动。”徐磊挤过人群,来到了海图桌旁,“首先,我们要大概判断美军舰队出港活动的真正意图,然后确定他们的大概航线,最后选择一块海域埋伏起来。”
  “电报上说,美军很有可能是去南面活动。”二副在海图上标出了一条航线,“从我们最后与美军脱离时的情况来看,他们也确实是在朝外海航行,如果我们当时能够跟踪几个小时的话,也许就能够准确的知道他们的航线了。”
  “当时,我们根本就不可能跟上美军舰队,问题是,他们如果是直接南下的话,我们根本就追不上!”轮机长实际上还兼任潜艇的航海长。“美军舰队的巡航速度是16节,而他们当时的速度肯定在20节左右。我们的速度是肯定追不上的,因此,我们只能有一个推断,那就是,美军舰队不会立即南下,而是将在外海活动一段时间,然后再南下。”
  徐磊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不管怎么说,如果美军舰队不直接南下的话,那我们就有机会绕到他们的前面去。”
  “那我们就得确定新的巡逻海域。”二副在海图上标出了两条航线,“如果他们是去夏威夷群岛的话,那我们就得在西面巡逻,如果他们是去圣诞岛的话,我们就应该南下。”
  徐磊朝轮机长看了过去,这两条航线的差距太大了,不可能同时照顾到。
  “电报上说,美军舰队很有可能去圣诞岛,我认为没有错。”轮机长托住了下巴,“现在陆战队正在猛攻瓦胡岛,美军肯定守不住夏威夷群岛,就算是第52特混舰队过去了也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甚至会被我们的岸基航空兵击溃,而不需要出动舰队来对付他们。因此,美军南下前往圣诞岛的可能性大得多。”
  “那我们就应该在南面设置新的巡逻海域,问题是,我们不知道美军会在什么时候南下,也就不知道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绕到美军舰队的前方去。”二副再次做出了分析。
  “那我们就沿着这条航线南下。”徐磊在那条连接着圣诞岛的航线上指了一下,“争取尽快离开岸基反潜巡逻机的搜索范围,我们白天就能在海面上航行了,这样才能够提高速度。”
  “我立即设置新的航线图。”二副点了点头,一般情况下,如果轮机长有别的事情的话,就由二副负责潜艇的航海作业,在潜艇上,二副是除了艇长之外唯一的一个全能型指挥官,几乎可以胜任潜艇上任何一个岗位。
  “我们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充满电池?”徐磊朝轮机长看了过去。
  轮机长看了眼手表。“大概一个小时。”
  “那么,潜艇现在就转到这条航线上来,一个小时后下潜,以4节的速度航行,这样,我们大概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够离开美军岸基反潜巡逻机的搜索范围。”徐磊已经做出了决定,“争取在两天之后,我们加快速度南下,赶到美军舰队的前面去。”
  潜艇上的官兵迅速的调动了起来,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是不存在任何秘密的,在潜艇收回通气管的时候,大部分官兵都知道潜艇正在追击之前的那支美军舰队,这既让人感到兴奋,也让人感到害怕。
  在离开美军岸基反潜巡逻机的搜索范围之前,潜艇白天一直在海面下以4节的速度潜航,到了晚上,一般是在10点左右,也就是大部分执行白天最后一轮巡逻任务的美军巡逻机都返回了基地,而执行第一轮夜间巡逻任务的夜间巡逻机还没有到达外围海域的时候,潜艇就浮到海面上,以16节的速度快速航行,同时为电池充电。因为潜艇处于危险海域,所以在海面上航行的时候,只有了望员,以及领航员才能到艇外活动,其他的官兵都得呆在艇内,潜艇也做好了随时下潜的准备工作。
  两天后,371号潜艇离开了危险海域,首次在白天浮到了海面上,因为不需要同时为电池充电,当天上午的时候,潜艇的速度就提高到了最大限度的21节。“戊”级潜艇的设计最大海面航速是22节,可大部分情况是达不到这个速度的,能够达到21节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徐磊一直没有过上安稳日子,追击敌人的舰队是再冒险不过的行动了,与其他的潜艇艇长一样,徐磊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前打掉几艘美军的主力战舰,如果能够干掉战列舰与航母的话,那他肯定会成为“英雄艇长”,就如同文皓矛一样,成为潜艇部队中最优秀的艇长。可同时,他也很清楚,去主动追击一支规模庞大,有大批驱逐舰护航的舰队,这几乎与送死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是在战争初期,徐磊不会感到害怕,因为没有人知道能否在战场上坚持好几年,并且看到最后的胜利。可是,现在战争已经到了后期,也许一年,两年之后战争就将结束,对他们这些已经在战场上坚持了几年的老兵来说,都想看到最后胜利的那一刻,而不是成为胜利宝座最上面的那一块基石!
  “少校,我还是觉得太冒险了。”轮机长不会直接与艇长对着干,可他也不会轻易的放弃自己的主见。潜艇上,轮机长的压力甚至比艇长还要大,他一要保证潜艇上的每一台机器都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另外还得保证潜艇处于正常的航线上。一般的情况下,轮机长会在别人面前支持艇长,而在私下里向艇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现在,轮机长就是在到甲板上透气的时候想徐磊说出他的想法的。
  “我知道,其实,我们离开港口后,哪一天不是在冒险?”徐磊靠在了围台的栏杆上,“战争就会冒险,而我们是潜艇兵,那就是最冒险的职业。”
  “可是,我们没有必要这么做,就算我们不去追击,也不会有人怪我们。”
  “对,可是,我们自己会怎么想呢?如果现在返航,从而错过了一次‘绝杀’机会的话,那以后,我们会怎么想呢?”徐磊直接看着轮机长的眼睛,希望能够看穿轮机长的想法。“绝杀”指的就是潜艇偷袭敌主力舰,并且击沉敌主力舰。
  轮机长耸了下肩膀。“可谁也不知道我们会不会获得这样的机会。”
  “那我们更要去尝试一下,不去尝试的话,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徐磊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说得已经够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