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0/735

  为了保险,常荐新只能采取极为老套的战术安排,即把几艘驱逐舰派到前面去,而这真是对手萨摩维尔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三特混舰队的每一艘驱逐舰都安装了雷达,而且驱逐舰上的雷达性能都不错,不比巡洋舰上的差,比起英国海军使用的雷达就更先进了。另外,驱逐舰本身的雷达反射信号相对较小,难以被敌人在远处发现,因此,用驱逐舰做警戒舰,这机会成了帝国海军的一个惯例,在太平洋战场上,帝国海军舰队就多次这么做,而且都多次提前发现敌人,抢到了决胜的先机。
  派遣水上飞机进行补充侦察,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驱逐舰的空间有限,而且雷达都是在大修,或者是改进期间补充安装上去的,故障率自然就比巡洋舰上的雷达高得多。当时,帝国海军驱逐舰所使用的雷达的故障率是巡洋舰上的两倍多。因此,按照巡洋舰在后面组成第二道警戒线,并且用水上飞机进行补充侦察,这算是多了一道保险吧。
  可以说,当时能否先找到对手将是第三特混舰队能否击败英国本土舰队的关键因素。常荐新并不担心萨摩维尔的那几艘“老爷舰”,第三特混舰队的五艘“新省会”在各项性能上都要比英国海军在一战期间建造的战列舰优秀得多了。只要能够找到萨摩维尔,那么常荐新就有十足的信心击败英国本土舰队!
第四十七节
徘徊
  夜幕下,多佛尔海峡北面的北海海域,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徘徊前进,这正是英国海军的本土舰队。位于八艘战列舰最前面的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萨摩维尔就站在舰桥上,眺望着南面的海峡,比起此时在南面仍然有点拿不定主意的常荐新来说,萨摩维尔的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并不怀疑唐帝国的舰队会不会前来拦截,他只是担心手下的八艘战列舰到底能够在海战中起到多大的作用。
  接到唐帝国远征舰队已经北上的消息后,萨摩维尔就率领本土舰队离开了港口,此时的英国本土舰队已经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强大了,虽然还有八艘战列舰,但是萨摩维尔很清楚,他手下的这八艘战列舰没有一艘是唐帝国“新省会”级的对手,不久前与德国海军“远东舰队”的那次战斗就让他认识到了“新省会”的优秀性能,连最新的“前卫”级都打不过,对那几艘“老爷舰”还有什么好指望的呢?如果萨摩维尔知道唐帝国出售给德国的“新省会”还是简化版本的话,那么他就连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最让萨摩维尔痛心的还是那几艘“前卫”。被击沉的“挑战”号暂且不论,另外三艘“前卫”级战列舰都只能爬在港口里,连独力航行都很困难,这也让萨摩维尔不得不带着一支不完整的舰队出征,这大概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吧。而此时,他指挥的舰队里有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两艘“纳尔逊”级,以及在两年前经过全面改进,重新编入战斗序列的“铁公爵”号。而这八艘战列舰都是在一战期间,以及一战结束后建造的,其性能早就已经落伍了。
  舰龄最大的是“铁公爵”号,该舰是“铁公爵”级的首舰,在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发前服役,参加过“日德兰海战”,而且当时“铁公爵”号是英国本土舰队司令官杰利科的旗舰,因此而闻名。随后,该舰又跟随联合舰队远征太平洋,先后在南洋,印度洋,以及南大西洋与唐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队作战。与其辉煌的战斗经历不一样,此时的“铁公爵”号已经是一艘名副其实的老爷舰了,不但有数十年的舰龄,而且性能已经严重落后。
  在一战结束后,随着“海军假期”到来,四艘“铁公爵”级战列舰先后退役,甚至是直接被拆毁,其中“铁公爵”号就在1929年的时候退役,两年后,英国海军将其改成了训练舰,主要用来训练海军官兵,这也算是发挥其余热吧。在此期间,“铁公爵”号没有做任何改进,在二战爆发的时候,停泊在斯卡帕湾的“铁公爵”号遭到了德国空军的轰炸,为了避免在港口内沉没,被迫冲上浅滩搁浅。随着战争越大越激烈,英国海军修复了“铁公爵”号,并且在大修期间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包括用14英寸主炮提换掉以前的13.5英寸主炮,安装更先进的炮瞄系统,后来还加装了雷达。经过了全面改进之后的“铁公爵”号在性能方面只能勉强达到英国海军的要求。
  在此之前的几年战争中,“铁公爵”号一直留在英国本土舰队里,除了几次出海拦截德国舰队之外,大部分时间该舰仍然用来训练新兵,很少参加作战行动,更没有前往战斗激烈的地中海,也没有随同坎宁安南下。实际上,“铁公爵”号只能算是半艘战列舰,至少该舰的状态一直不怎么样,其最快21节的速度也严重落后了。如果不是因为远征舰队的覆灭,英国海军缺少战列舰的话,恐怕也不会让“铁公爵”号再次披挂上阵。
  舰队中的主力是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这五艘战列舰也都是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建造的,可相对而言,“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性能并不算落后,在其建成的时候,以速度快而闻名。当年,正是因为得知德国海军正在建造更先进,更强大的战列舰,英国海军在启动了“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研制工作,并且将以往通用的13.5英寸主炮换成了15英寸主炮,同时为了减轻上层建筑的重量,少了一座炮塔。另外,该舰是英国海军第一种采用燃油锅炉为动力的战舰,其速度达到了25节,而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战列巡洋舰也差不多就这个速度,这也算得上是“快速战列舰”的鼻祖吧。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也参加过“日德兰海战”,并且因为其速度快,被编成了战列舰分队,支援担任前卫的战列巡洋舰分队,经受了战火的考验,几乎全部战伤,其中“厌战”号因为没有及时跟上舰队转向,遭到了德国战舰的集中攻击而被重创。随后,“伊丽莎白女王”号取代了“铁公爵”号,成为了英国本土舰队的旗舰,并且参加了随后远征太平洋的作战行动,除了“厌战”号与“黄金海岸”号在大修,没有参加远征之外,其他三艘战列舰都参加了远征行动,在战斗中都有不俗的表现。
  两次大战期间,“伊丽莎白女王”级进行了数次大修与改进,其中在二战爆发前进行的第二次大改最为重要。除了在战舰中部增设水上飞机机库,增加弹射器之外,还提高了主炮的仰角,以增大主炮的射程。另外,根据主炮仰角增加,炮弹落下角度增大,以及空中轰炸的威胁等,加强了水平装甲,并且强化了战舰的防空火力。另外,“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以及“勇士”号还更换了锅炉,改用了一根新的烟囱。也正因为五艘战列舰的改造工作是分别进行的,因此改造之后的面貌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相对而言,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是舰队里“最新”的战列舰了,可并不是此时萨摩维尔最满意的战舰。“纳尔逊”级战列舰是在一战结束之后建造的,是英国海军在两次大战期间唯一一种“过渡”性的战舰。
  第一次全球战争结束后,英国曾计划建造N3级战列舰,可随着《海军军备条约》出现,英国人不得不放弃了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根据条约中达成的妥协协议,美国与日本可以继续建造条约规定的未完工的安装16英寸口径主炮的战列舰,而唐帝国与英国则可以在条约规定的总吨位范围内建造主炮口径不超过16英寸的新战列舰,而不受条约中10年内不得建造新战列舰的限制。当时,唐帝国没有急着上更大的战列舰,而是先建造了只安装了口径为360毫米的主炮的“尊严”级战列舰,而英国海军建造的相对应的就是“纳尔逊”级,英国海军第一种使用16英寸口径主炮的战列舰。
  正因为带有严重的试验性质,因此“纳尔逊”级的性能并不怎么样,其速度还不如“伊丽莎白女王”级,这一点被证明是设计上的最大错误,因此两艘该级战列舰在二战期间很少参加作战行动,甚至没有被派遣到地中海去。另外将三座主炮炮塔全部设计在舰首方向上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就连其标志性的16英寸口径的主炮的性能也无法让英国人满意。
  当时,“纳尔逊”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三座三联装16英寸口径主炮全部设置在了舰首方向上,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35000吨排水量的限制,设计师不得不尽量把战舰上最关键的部位,即主炮弹药舱与轮机舱集中部署,这样就能够尽量减少重点防护区域的面积,从而使用更少的主装甲,节约排水量。可在实际的使用中,三联装炮塔,还有最初使用“高初速轻型弹”的16英寸主炮的性能都不理想,主炮威力提高相当有限,火炮身管寿命,精度甚至还不如“伊丽莎白女王”级的15英寸主炮(这也是后来“前卫”改回用15英寸主炮的主要原因),炮塔的可靠性更是受到了严重的置疑。
  也正因为有这么多的问题,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一直留在了英国本土舰队,除了参加过几次围剿德国战舰的行动之外,在大战的这几年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表现。因为其速度慢,萨摩维尔甚至没有选择其作为舰队旗舰!也许,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纳尔逊”号是以唯一一位在海战中击败过唐帝国海军的英国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而命名的吧。
  显然,此时的英国本土舰队并不是一支能够让萨摩维尔有足够信心的舰队,表面上,八艘战列舰的阵容相当强大,而且这八艘战列舰都先后进行过改进,有着辉煌的战斗经历,可实际上,比起此时常荐新指挥的五艘“新省会”而言,萨摩维尔手里的资本就要差得多了,真的干上的话,恐怕就算再多几艘战列舰,萨摩维尔也不一定能够占到上风。
  最让萨摩维尔担心的还是这八艘战列舰的速度。其中最快的只有25节,最慢的21节。在上次大战中,这个速度已经不算慢了,而且在炮战中,要保证较高的命中率,战舰的速度都要控制在18节以下,有的时候甚至最好让战舰以12节的速度航行。可是,如果没有足够快的速度,就无法抢占有利的位置,更不可能摆脱敌人。
  美国“同行”给萨摩维尔送来了不少的情报,其中很多是连美国政府都没有在国内公开过的战报。太平洋战场上的数次战列舰之间的决战已经证明了一点,那就是速度已经成为了与火力,防护能力同样重要的性能之一。在唐帝国海军第三特混舰队与美国海军“Z舰队”之间的那场海战中,速度就是最关键的因素,正因为唐帝国舰队拥有了速度上的优势,最终才以劣势兵力击败了“Z舰队”。随后,在“珊瑚海大海战”中,金凯德也正是因为几艘战列舰的速度不一样,结果在交战中被对手各个击破,甚至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从始至终都没有能够获得一点机会。
  同样的,萨摩维尔也知道,这次杀来的正是当初参加“珊瑚海大海战”的唐帝国海军中将常荐新。相对而言,萨摩维尔对谈仁皓这个对手还不是很重视,他最重视的还是唐帝国海军的战列舰舰队司令官。有一点是萨摩维尔不会忘记的,那就是,常荐新还指挥第三特混舰队在南大西洋上击败了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实际上,那次常荐新对付的只是法国远征舰队,干掉坎宁安的是谈仁皓派出去的轰炸机,可萨摩维尔很清楚,一个能够指挥战列舰与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决战的对手是绝对可怕的,也是绝对不能小看的。
  另外,萨摩维尔还想方设法的找到了一些“新省会”级战列舰的资料。当然,他所能够找到的资料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其对“新省会”级的最大认识还是与“远东舰队”的那场海战。而萨摩维尔有一点不知道,那就是,唐帝国海军第三特混舰队的五艘“新省会”级战列舰要比德国“远东舰队”的那三艘“同级”战列舰好得多,而且先进得多。可即使如此,萨摩维尔也很清楚,连英国海军最先进的“前卫”级都打不过的对手,现在他指挥的这几艘战列舰又怎么可能获得更好的战绩呢?
  问题是很明显的,在离开了阿伯丁港的时候,萨摩维尔就知道,如果这次能够战胜对手的话,那就是上帝在帮助他。换句话说,他没有想过要活着回来,失败是肯定的,而对这名单独奋战的英国海军老将而言,他所能决定的只是怎么来接受失败,是在港口中向敌人投降,交出舰队,还是在海上成为英国海军不朽的形象,这是萨摩维尔必须要做出的选择,一个艰难的选择!
第四十八节
穿梭航线
  听到脚步声后,萨摩维尔迅速的调整好了心态,然后转过了身来。与那些传统的海军将领不一样,萨摩维尔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会去想胜利后的美好时光,他是一个严重的现实主义者,不然的话,当初也不会在地中海对停泊在港口内的法国舰队大打出手了。
  “将军,才收到电报,休特将军的航母支队已经进入了爱尔兰海,我们将在今天晚上通过海峡。”参谋军官站在了距离萨摩维尔大概两步远的地方,“另外,五分钟后,舰队将做最后一次航线调整,大概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就将进入雷区了。”
  “我两分钟后接替指挥,先联络其他战舰,按照确定的新编队方式航行。”萨摩维尔整了下头上的帽子,然后长舒了口气。
  参谋军官离开后,萨摩维尔朝着侧后方的那几艘战舰看了一眼。为了避免舰队暴露,舰队没有使用无线电台,甚至连灯光信号都受到了管制。夜色下,那几艘战舰的轮廓显得很模糊,每过大概十秒钟左右,战舰的桅杆上才会出现一缕闪光,以此确定各战舰的位置,以及航线是否正确。此时,舰队已经开始加速了,萨摩维尔明显感觉到脚下的震动厉害了一点。海峡内将不平静,而能否平安的通过多佛尔海峡,也许只有上帝才清楚。
  回到司令舰桥后,萨摩维尔迅速的走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司令官接替指挥!”航海参谋主动的让出了指挥权。
  “司令官接替指挥!”通信兵将消息迅速的传到了上面的航海舰桥的舰长那。
  “确认现在的航向,速度。”萨摩维尔的神色很坚毅,“做最后一次编队内部检查,确认各战舰的位置,速度,进入雷区后,所有战舰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距离。拉响警报吧,我们也该行动了。”
  刺耳的警报声响了起来,战舰上的官兵迅速的进入了自己的岗位。大部分官兵并不知道,他们即将进入一片危机四伏的海域,而且这些都是英国人自己造成的。
  法国战败之后,为了确保英国本土的安全,英国海军动用各种能够动用的力量,包括潜艇,布雷舰,临时征召的渔船,甚至还动用了空军的轰炸机,在多佛尔海峡最狭窄的海域内部署了数万枚各种各样的水雷,以防止德军渡过海峡,打入英国本土。这是一道有效的防御屏障,就算德国海军取得了制海权,在渡过海峡的时候,肯定得考虑这些水雷的威胁,一枚装填了数百公斤炸药的水雷能够炸毁一艘战列舰,就更别说那些脆弱的登陆舰艇与运输船只了。可现在,这些水雷却成为了萨摩维尔的拦路虎。
  “新航向。”萨摩维尔朝航海参谋点了点头,“195度,速度16节,现在开始计算时间!”
  “开始计算时间!”航海参谋立即按下了手上的秒表,而他的助手则在高精度海图上描绘着舰队的航线。
  在布设水雷的时候,英国海军并没有将所有的通道都堵死,专门留出了一条狭窄的安全航道。当然,这条航道不是东西向,而是南北向的。当初,英国海军在海峡内布设水雷的时候,就考虑到有一天自己的战舰会经过海峡,因此,就在布设水雷的时候留出了这条“安全”通道。实际上,这只是一条最宽处不超过800链的航道而已。更麻烦的是,很多水雷是在几年前布设的,特别是那些锚雷,很有可能已经偏离了当初的布设位置,随着海流漂到了别的地方去,这条航道是否安全,没有人知道,因为在萨摩维尔之前,还从来没有一名英国海军将领指挥过庞大的舰队通过这条航道!
  “将军,五分钟!”
  “新航向,270度,速度14节,计算时间!”萨摩维尔也略微有点紧张了。
  “速度14节,开始计算时间。”
  航线图是由其他部门提供的,就算这张航海图足够的精确,可问题是,一支庞大的舰队的航线会足够的精确吗?也许巡洋舰,驱逐舰还要好一点,可是庞大的战列舰本来就比较笨重,缺乏灵活性,如果航线稍微有一点偏差的话,那么就会撞上水雷。更要命的是,夜色下,根本就无法看清楚海面上的情况,也就无法辨认出航道上是否有水雷,只有在水雷炸响的时候,才会知道战舰已经撞上水雷了。
  “三分钟准备!”
  萨摩维尔看了眼手表。“继续保持速度,三分钟后转到220度航线上来。”
  航海参谋立即在海图上标出了新的航线,此时所有人的心情都有点紧张,那些没有任务的参谋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都紧张的注意着萨摩维尔与航海参谋。
  “你来指挥吧!”萨摩维尔朝航海参谋点了点头,然后走到了舷窗旁,朝跟在后面的那些战舰看了过去。
  “航海参谋接替指挥!”通信兵迅速的传递了命令。
  舰队如同一条巨大的长蛇般在海面上“爬行”着,其他的战舰都跟随在“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屁股后面小心翼翼的前进着。萨摩维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舰队已经进入了雷区,而且航道非常狭窄,战列舰根本就无法转向,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一口气走到底。而最让他担心的不是那些锚雷,而是磁性水雷。这是英国海军,或者说是美国人的一项重大发明,通过感应战舰发出的磁场来引爆水雷,这样一来,即使战舰不撞上水雷也很有可能被炸中!
  让萨摩维尔担心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德国人会不会也在海峡内布设了水雷呢?虽然现在还没有任何情报证实这一点,但是德国只要想打上英国本土,那就会设法控制多佛尔海峡,在自己的舰队无法使用海峡的航道时,就更不能让英国海军使用这条航道,那么,德国海军就很有可能在海峡内布设了水雷。而德国人的水雷布设在哪?这就是萨摩维尔不清楚的了。
  而最让萨摩维尔不敢肯定的还是德国人会让他们安然通过海峡,真正封锁海峡的不是那些隐藏在海面下的水雷,而是设在海峡东部,加莱附近的德国岸防火炮。海峡最狭窄的地方不过就30公里多一点而已,部署在海岸线上的重炮就足以封锁整个海峡了。另外,德军肯定在海岸线上设置了大量的观察哨所,以及雷达基地,如果德国人想阻止他们南下的话,那么萨摩维尔就必须得顶着炮火通过这道狭窄的海峡了。此时,萨摩维尔只能相信海军大臣给他的那番承诺,即德国人不会给他制造麻烦,甚至会暗中帮助他们!
  也正是海军大臣的这个承诺,让萨摩维尔决定冒险通过多佛尔海峡。萨摩维尔不是精明的政客,不然当初他也不可能在有可能和平解决的前提下强行炮轰港口内的法国战舰,导致英法这两个传统同盟国之间产生巨大的隔阂了。因此,萨摩维尔并不知道,世仇的德国人为什么会放他通过多佛尔海峡,难道击败了唐帝国的主力舰队之后,这对德国有好处吗?难道德国人不想击败英国了吗?这些疑问都让萨摩维尔有点担心。
  自从德国在俾斯麦首相的率领下完成了统一大业之后,英国就将其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甚至排在了唐帝国之前。相同的,德国也一直将英国当作了最大的对手,是德国统一欧洲的最大竞争对手。说白了,英国与德国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国家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对抗关系。
  英国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统一欧洲,因为英国的政治家都明白一点,即统一之后的欧洲永远是论不到英国这个岛屿型国家来当家作主的。就算在英国最强大的时期,当英国海军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海域的时候,英国的基本战略也不是统一欧洲,而是让欧洲大陆处于分裂之中,利用大陆各强国之间的普遍矛盾来实现英国的利益。比如,当初法国在拿破伦皇帝的率领下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后,英国就是反法集团的主要力量,并且一直支持俄罗斯等国抗衡法国。德国崛起之后,英国立即与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结盟,从四面八方围剿德国。显然,英国的基本战略与德国完全不一样,德国人的目标是在铁十字之下统一欧洲,而不是利用欧洲各强国之间的直接对抗!
  想到这些事情,萨摩维尔就有点头痛。虽然英国海军在历史上诞生了众多的政治家,比如现在的英国首相在一战期间就是英国海军大臣,但是萨摩维尔不是政客,他也不关心政治。有一点是萨摩维尔很清楚的,那就是,如果他与休特指挥的航母支队一同进入爱尔兰海,从英吉利海峡的另外一端去进攻唐帝国舰队的话,胜算几乎为零,因为唐帝国海军的五支特混舰队全都集中在了比斯开湾,而其中任何一支航母特混舰队都有可以在白天天气良好的时候将英国本土舰队歼灭。也就是说,萨摩维尔没有任何的选择,要想获胜,他就必须要冒险,从一个敌人所想像不到的方向上进入,并且发动突然打击,最终击溃敌人,获得胜利,而这个方向就是多佛尔海峡!
  “航向164,速度16,十分钟后转向!”航海参谋的声音压得很低,“立即联系后面的‘勇士’号,他们的航向偏了两度,尽快转过来。”
  萨摩维尔回头看了一眼,他没有去干预航海参谋的工作。英国海军从来就不缺乏优秀的水手。早在风帆时代,英国就以生产航海经验丰富的水手闻名。当时,英国海军是直接从商船队里征召水手的。在与拿破伦作战的时候,英国海军在战舰上没有足够的优势,法国的设计师能够设计出更好的战舰,可是法国却没有足够多的水手来使用战舰,因此拿破伦差点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却没有能够踏上大不列颠岛!
  真正在官兵素质方面超过了英国的还是德国。在整个欧洲范围之内,德国海军的官兵素质绝对是首屈一指的,甚至比唐帝国海军的官兵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是让萨摩维尔羡慕德国海军将领的唯一一点。在这几年的战斗中,萨摩维尔已经多次领教到了德国海军官兵在战斗中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最让他佩服的还是德国海军的那些炮手!
  想着想着,萨摩维尔又想歪了。在紧张的气氛中,他无法集中精力考虑接下来的战斗,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让自己放松下来。舰队还没有通过危险海域,更重要的是,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对手在哪里,更不清楚对手在干什么。如果不是要继续保持无线电静默,避免舰队暴露的话,萨摩维尔肯定想发封电报回去,询问一下岸上的侦察机部队,如果连敌人的行踪都无法确定的话,那还怎么作战?另外,如果敌人已经远去的话,他就将首先进入扑茨茅斯港,等待下一次机会,可如果敌人就守在海峡里的话,那么今天晚上,他就将与唐帝国海军的远征舰队决出胜负了。
  “将军,还有20分钟,我们就离开雷区了。”
  “最后一次转向?”萨摩维尔转过了身来。
  航海参谋点了点头,通过海峡的航道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折线,需要转向好几次,这样就能避免敌人靠运气通过雷区。
  “安排侦察警戒战舰吧。”萨摩维尔看了眼手表,已经快十一点了。
  很快,舰队完成了最后一次转向,走上了离开危险海域的航道。到此时,萨摩维尔也算是松了口气。作战计划是早就已经拟定好了的,在没有收到更多的情报之前,他必须得派出侦察警戒战舰,确定海峡南部没有敌人的舰队在活动。至少,到现在为止,舰队安全通过了雷区,可真正的危险却不是那些水雷,而是神出鬼没的唐帝国主力舰队!
第四十九节
战斗警报
  当萨摩维尔小心翼翼的穿越雷区的时候,常荐新却在南面焦急的等待着。与谈仁皓这类指挥官不一样,常荐新不会经常与参谋商议由他亲自确定的作战计划,大部分时候,常荐新喜欢一个人单独的思考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摆出来谈,这算是老派海军将领的标准作风了。可与严师琦这类将领也不一样,常荐新不会阻止手下的参谋军官进行讨论,这也算是新一代年轻将领的风格吧。正因为如此,在很多人眼里,常荐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指挥官,可他自己并不知道,或者说,并没有意识到。
  等待消息的时候,常荐新很安静,很少说法,只是偶尔到外面的舷桥上透口气,抽根烟什么的,他也很少去打扰忙碌的参谋人员。大部分军官都适应了这个有点“个性”的司令官,因此在没有重要事情的时候,参谋军官都不会主动去打扰司令官。
  如果说常荐新不担心的话,那肯定是假话,可又有多担心呢?常荐新自己心里都没有底,他已经在海峡的南部撒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英国人前来自投罗网。这就好比是守株待兔,如果萨摩维尔从多佛尔海峡通过的话,那么常荐新派出去的那些警戒战舰,以及水上飞机有很大的可能找到英国本土舰队,可如果情况恰好相反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什么收获了。想到这些,常荐新也觉得自己的担心有点过头了,不管萨摩维尔来还是不来,他都不应该为此担心,而应该提高警惕,做好战斗的准备。
  “将军!”
  常荐新转过了头来,不小心碰掉了手上的半截香烟。
  “第一特混舰队发来的电报。”通信参谋的神色有点尴尬。
  “什么事?”常荐新又拿出了一根香烟,只有他在旗舰上可以不受管制的抽烟,而不会有任何人来找他的麻烦。
  “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已经机动到位,并且将在夜间做好战斗准备,天亮时,就将派来战斗机,为我们提供防空掩护,另外,”通信参谋稍微停顿了一下,“谈仁皓将军判断英国本土舰队很有可能从多佛尔海峡过来,要我们提高警惕。”
  “还有别的吗?”常荐新觉得谈仁皓在这个时候发封电报来没有太大的意义。
  “另外就是,第一特混舰队仍然在联系第六特混舰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