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8/735

  天亮后不久,美洲大陆就出现在了前方,此时护航的战斗机已经到达。这一个小队的“游隼”都是从大陆机场起飞的,赶来与运输机会合。谈仁皓也在这个时候爬了起来。一个多小时后,运输机降落在了圣佩德罗苏拉的机场。在这里停留了两个小时后,运输机再次起飞,再着谈仁皓朝最后一站,也就是巴拿马城飞去。当天下午大概两点左右,飞机到达了巴拿马城。
  来迎接谈仁皓的人不少,除了雷少卿,常荐新,郝东觉这三个好友之外,罗云冲,黄晓天也来了,只有古迅雷与韩绍锋因为在前线指挥部队作战,所以才没有来迎接谈仁皓。此时,谈仁皓的地位与罗云冲是一样的,所以才受到了如此高的待遇。
  在巴拿马城等着谈仁皓的麻烦还真不少,下了飞机后,当谈仁皓注意到这些人的神色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前线的情况也许远没有他之前所预料的那么理想,肯定有很多问题正在等着他来解决呢!
第十五节
横扫千军
  当天晚上,罗云冲为谈仁皓举办了一场规模不算小的接风宴,而在宴会开始之前,谈仁皓就去了设在巴拿马的北美洲战区司令部,在借故休息的时候,还从罗云冲那里知道了战区的最新进展。而这其中,最值得重视的还是韩绍锋在牙买加岛上取得的重大胜利。
  就如同谈仁皓当初所预料的一样,陆战队根本就没有花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日,也就是在罗云冲刚刚从帝国启程的那一天,韩绍锋指挥的陆战队已经歼灭了岛上的美军主力,控制了牙买加岛东部与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剩下的美军全部躲进了岛屿腹地的丛林里,扫荡工作一直在进行之中,在谈仁皓到达的时候,仍然没有结束。
  陆战队攻占牙买加岛的行动是比较顺利的,就连韩绍锋都没有预料到会这么快击败美军的主力部队。当时陆战队选择的登陆地点是岛屿东南部的莫兰特贝,按照韩绍锋的计划,陆战队上岸之后将分成两路,一路进攻金斯敦港,另外一路则将沿着岛屿的海岸平地向北推进,首先攻占岛屿东部与北部的平坦地区,好让工程部队尽快上岸,建立前进机场。
  这套作战计划本身并不复杂,这也是登陆作战的一大特点,即计划越简单,陆战队越能在战场上发挥战斗力,反而是复杂的计划往往会束缚陆战队的手脚。韩绍锋有着丰富的登陆作战经验,而这次他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与火力攻打牙买加岛,复杂的计划也没有什么意义,反而是简单的计划更管用。
  6月30日上午,首批冲滩的陆战队顺利上岸,美军的抵抗比预料得要弱得多,这甚至让韩绍锋怀疑,美军到底有没有在莫兰特贝部署防御兵力。后来在陆战队打扫战场的时候才发现,美军不但在这里部署了部队,而且还部署了重兵,毕竟莫兰特贝是金斯敦的防御屏障,而金斯敦是牙买加岛上唯一的深水良港,是陆战队首要夺取的目标,美军不可能不重点防御金斯敦,也就不可能不把重兵部署在金斯敦的屏障上。
  导致美军抵抗微弱的原因只有一个,在陆战队上岸之前的火力打击太猛烈了。从29日夜开始,炮火打击就没有中断过。虽然这次登陆作战没有前期火力准备,可是直接火力准备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首先参加火力打击的是第2支援舰队,数十艘火力支援船几乎不间断的向岛上的美军阵地倾泻着炮弹与火箭弹。另外,护航航母还在夜间出动了数百架次的战斗轰炸机,向美军阵地投掷了数百吨的炸弹。到天亮前,第1支援舰队参加战斗,而第2支援舰队并没有立即撤走,而是将坚持到陆战队首批部队上岸之后。在两支支援舰队的猛烈打击下,宽度仅仅3公里,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美军防御阵地遭到了极为猛烈的火力打击。
  从战后韩绍锋统计的数字来看,在这14个小时里,支援舰队一共向美军阵地投掷了12500吨的弹药,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250吨弹药,也就是说,美军阵地遭到了数次覆盖式的打击。后来打扫战场的部队也证实了这一点,大部分美军阵地在炮火打击中已经被彻底的摧毁了。关键的是,当时美军阵地的主体结构不是钢筋混凝土,很多就是修建在松软的沙土上的,还有一些地下防御工事根本就没有得到加固。结果,很多美军的地下防御工事都直接被炸毁,被活埋的美军官兵就超过了2000人。而真正能够在陆战队上岸的时候进行抵抗的美军不超过1000人,这点兵力,是不可能守住3公里宽的海滩的。
  陆战队上岸后,很快就修好了一条简易码头。到天黑前,第一批登陆的两个陆战师全部上岸,韩绍锋也在傍晚的时候把他的指挥所转移到了岸上。当天晚上,美军并没有组织反击,毕竟美军的主力还在金斯敦,而此时金斯敦正在遭受支援舰队的打击,美军根本就无法向莫兰特贝方向运动。
  攻打金斯敦的行动在七月二日的上午开始,韩绍锋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在七月一日的时候让第三个陆战师上岸,同时将大批的作战物资送上了海滩,在让一个陆战师向北推进,另外留下了大概4000名步兵,工程兵在登陆点继续运送物资之外,其他的部队在一日夜全部推进到了金斯敦东面的岬角处,做好了攻打金斯敦的准备工作。
  攻打金斯敦的战斗也是整个牙买加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驻扎在牙买加岛上的美军有一半的兵力在金斯敦,而且金斯敦的地形比较特殊,在港湾的东北,周围都有比较险要的山丘,对防御者比较有利。可问题是,除了有利的防御地形之外,美军没有其他任何的优势,要想守住金斯敦,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战斗从七月二日打到七月四日的下午,金斯敦的美军最终选择了投降。当时,韩绍锋为了能够尽快打下这座至关重要的港口,不但让两支支援舰队轮番出动,而且还在七月二日夜,利用小型登陆艇将一支规模不大的陆战队送到了港湾的对面,占领了一个制高点,接着在七月三日,由这支部队里的炮火引导员负责引导支援战舰炮击金斯敦城区内的美军军事设施。本来,这个任务应该由飞机来担任的,只是当时加勒比海上的天气状况很不好,云层很低,能见度也不够,就只能由地面的炮兵引导员来执行这个任务了。
  持续了一天多的炮击就足够打垮美军的意志了。虽然在此期间,美军数度想夺回西南面的制高点,可是每次反击都被炮火引导员招来的炮弹给打了回去。同时,这种“精确”的炮火打击也保存了港口内的很多重要设施,避免在占领港口之后还得花时间来修复基础设施,从而让运输船只能够尽快把物资与部队送上岸。后来这一点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占领了金斯敦之后,韩绍锋一边让等在外面的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进入港口,把部队,物资都卸下来,一边命令部队收拾部分还在顽抗的美军,把战俘送上运输船,运回设置在巴拿马的战俘营暂时看管。同时,韩绍锋还安排了一支陆战队从金斯敦向北推进,穿过岛屿去占领北面的安诺托贝,然后与之前北上的陆战队攻打安东尼奥港,夺取牙买加岛上的另外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港口,切断美军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为了保证金斯敦的安全,还有一支陆战队在向西推进,其目的地是西班牙镇,这是金斯敦的西部屏障。
  完成这些部署后,韩绍锋的前线司令部也在当天转移到了金斯敦。实际上到此,牙买加岛上的战斗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好打的了。守卫这座岛屿的美军要比韩绍锋之前预料的少一点,只有大概4万人左右,而在金斯敦,就有近2万名美军被歼灭,在莫兰特贝还歼灭了5000美军,岛上其他地方的美军加起来,大概也就只有一个步兵师的兵力,而且还分散在了好几个地点,根本就不可能应付陆战队的进攻。
  当时,韩绍锋已经收到了消息,知道他的最后“期限”,因此,在陆战队继续扫荡岛上的美军时,韩绍锋取消了第二批作战物资,而是让运输船队给他送来了更多的工程兵与更多的工程设备,后来,他甚至安排作为战役预备队的一个陆战师去协助工程部队在岛上修建机场,阔宽道路,以保证尽快把作战飞机部署过来。
  到七月六日,陆战队已经将三座美军的野战机场修复。同时,北上的陆战队在打下了安东尼奥港之后,正在向奥乔里奥斯的美军在岛上唯一的正规机场推进。当天,海航的第一批战术飞机转移了过来,并且在当天就出动了战斗机与轰炸机袭击了北面古巴东南部地区的美军基地。
  攻打西班牙镇的战斗并没有韩绍锋想像的那么顺利,虽然战斗的规模不大,但是韩绍锋当时派过去的陆战队也不算多,结果,到了七月六日夜,还没有能够打下西班牙镇。就在当天晚上,美军动用了十几门火炮炮击了金斯敦。这次炮击没有给陆战队造成多大的损失,大部分的炮弹都落到了市区里面,反而造成了不少平民伤亡。可是,韩绍锋也被激怒了,次日,一个团的陆战队赶了过去,到七月七日晚上,陆战队才打下了西班牙镇,在这里击毙了大概2500名美军,只俘虏了不到1000人。
  到七月八日,北上的陆战队已经超过了两个师的兵力,并且打下了奥乔里奥斯的美军机场。虽然某些地方的美军还在继续顽抗,但是韩绍锋基本上已经不用为战斗的事情担心了。也就是从这天开始,美军逐步向岛屿腹地的丛林转移,并且开始以游击战术袭击后勤运输部队,或者是分散落单了的陆战队。
  当天,岛上已经有三个野战机场在开工建设了。也是这个时候,韩绍锋收到了罗云冲给他发来的电报,要他按照可以接受重型轰炸机的标准来建立野战机场,而不是以往那种只需要支持战术飞机的标准。这下,韩绍锋可有点头大了。
  按照战术标准,野战机场的跑道只需要1000米,如果条件不允许,800米都行,特别是在为海航提供支持的时候,有的野战机场的跑道甚至只有500米左右,因为海航的战术飞机所需要的起降距离都比较短。可是,要按照支持重型轰炸机的标准的话,那么跑道的长度就要达到2000米以上,“鹏”式轰炸机在满载起飞的情况下,甚至需要2500米的跑道,还得留出一段大概500米长的平坦地面。当时,陆战队修的三座野战机场都不满足要求,而且有座野战机场所在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空间。
  无奈之下,韩绍锋只能命令工程兵继续延长跑道的距离,同时让运输船送来更多的跑道预制件。为了让第三座野战机场也达到要求,陆战队的工程兵甚至在跑道的两端炸开了两座小山丘,工程规模扩大了不少,光是运送的土石方就用动用了三十多万车次的载重卡车。而且这些土石都被填埋到了附近的海湾里,后来工程兵还利用这一点,在海湾这边修建了一座小型野战机场呢。
  可以说,到了最后三天,韩绍锋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工程部队修建机场。当时罗云冲催得很急,而且表示将很快将第一支重型轰炸机部队部署过来,以牙买加岛为基地,率先开始对美国本土进行战略轰炸。韩绍锋的压力可想而知。到十日的时候,运输船队已经跑了两趟,为工程部队送来了数十万吨的工程物资。最初的时候,韩绍锋只计划安排最多一个工程团上岛,可是到了十日,在牙买加岛上的工程部队已经有3个团,而且另外两个团正在赶来,如果把参加工程作业的作战部队算上的话,当时在岛上的工程人员已经超过了战斗人员。
  到十日这天,在北面向西推进的陆战队已经占领了格林艾兰。这是牙买加岛西部的一座小渔村。此日,美军全部逃入了岛屿腹地的丛林。大规模战斗基本上结束,只是美军发动的游击战让韩绍锋不得不投入更多的部队去围剿躲藏在丛林里的美军,以保证那些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工程部队的安全。
  围剿残余美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月底,大部分投降的美军都是在弹尽粮绝,而且没有生活物资的情况下才走出丛林的。当时,在被俘的美军中,八成以上营养不良,或者是患有严重的疾病,搞得韩绍锋还不得不安排医官去照料这些战俘。不过,到七月十日的时候,韩绍锋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攻打牙买加岛的行动,为罗云冲夺取了第一个前进基地,同时也为接下来攻打古巴奠定了基础。
第十六节
陆上旋风
  韩绍锋在牙买加岛上的胜利在很大的程度上“支援”了古迅雷在墨西哥战场上的行动。从战后缴获一些美军文件中可以知道,当时,美军将很多原本应该用在墨西哥战场上的兵力投入到了牙买加岛的防御作战中,特别是在七月八日,也就是美军基本上放弃了牙买加岛的防御之前,美军的防御重点是牙买加,而不是墨西哥。
  当时,美军已经失去了制海权,只能够通过空运,以及空中掩护与支援的方式来支持牙买加岛上的防御部队。从六月三十日到七月八日,美军在牙买加方向上一共出动了1278架次的战斗机,2194架次的轰炸机,另外还动用了300多架运输机,出动3746架次,向牙买加岛空运,或者是空投了接近一万吨左右的作战物资,只是这些物资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落在了帝国陆战队的控制区域内。而在七月八日之后,美军又出动了数百架次的战机,并且向牙买加岛空投了大概1500吨的物资。暂且不论当时参战的美军损失了多少飞机与物资,如果这些作战飞机,以及运输机在墨西哥战场上执行作战任务的话,那么古迅雷就不可能在墨西哥战场上那么轻易的撕开美军的防线了。
  古迅雷看准了时机,利用韩绍锋攻打牙买加岛,美军防御重点向大安德烈斯群岛转移的机会,发动了进攻普埃布拉的作战行动。准确的说,早在韩绍锋动手之前,古迅雷的部队就已经开始进攻了,只是在此之前进攻很不顺利,直到韩绍锋在牙买加岛上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并且成功的吸引了美军的大批兵力之后,古迅雷才终于抓住了机会。
  进攻普埃布拉的战斗在七月三日的时候出现了重大转折。在此之前,完全可以用“举步维坚”来形容陆军远征军在战场上的遭遇。艾森豪威尔的防御部署相当完善,而且在防御作战中,美军打得异常的顽强,艾森豪威尔还趁古迅雷调动部队的机会,组织了两次有效的反击,迫使古迅雷过早的投入了预备队,结果使进攻乏力,没有办法取得更多的进展。直到七月三日,也就是金斯敦那边的战斗达到了高潮的时候,古迅雷才找到了美军防线上的漏洞。
  当天,美国航空兵的主要任务就是阻止唐帝国陆战队进攻金斯敦,原本应该参加墨西哥这边的作战行动的几个战术航空队全都在二日夜间转移到了牙买加方向上,导致艾森豪威尔在三日得到的空中支援以及防空掩护少了很多。而当天晚上,侦察机就发现了美军机场上的异动,古迅雷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让配合他作战的陆航,以及海航的部队做好了在三日上午全面轰炸美军阵地与机场的准备工作。
  三日上午,航空兵的出击拉开了进攻的序幕。首先是陆航的轰炸机全面出动打击美军的机场,并且与美军争夺制空权。接着,海航的轰炸机对美军进行了纵深遮断式轰炸,迫使美军预备队不得不疏散,从而无法及时的组织起来,更无法立即投入到防线上去填补漏洞。在轰炸开始后,远征军的炮兵开始发威,为进攻部队提供了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并且随后就开始向美军纵深防御阵地进行覆盖式炮击。在炮火向美军防线后方延伸的时候,古迅雷投入的两支装甲突击部队在摩托化步兵的协同下,向美军方向发动了进攻。
  由第12坦克师为主的北线进攻部队在上午十点左右就突破了美军防线,并且在下午两点左右到达了普埃布拉的北面,准备从北面包围普埃布拉,同时切断普埃布拉与坦皮科之间的公路线。艾森豪威尔当时在这边留了一个步兵师的预备队,而这个步兵师得到了一个坦克团的加强。
  双方的坦克在当天下午打了一场规模不算大,却相当激烈的坦克战。普埃布拉北面的地形比较平坦,属于山间平原地形,是战场上唯一比较适合坦克会战的地方。第12坦克师的60多辆坦克与美军坦克团的40多辆坦克打的这场坦克战也是整个墨西哥战争中少有的几次坦克战之一。比起欧洲,以及大陆战场,乃至澳洲战场上的坦克战而言,规模都小了很多,可是双方坦克手的表现都不算太差。
  战斗到傍晚的时候,以美军的主动退却而结束。整个战斗大概三个半小时,而坦克真正交手的时间大概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其他的时间都是双方在抢夺有利的位置。因为双方的航空兵都全部在执行别的任务,所以直到美军退却之前不久,帝国陆航的一支战术轰炸机群才到达,可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在这场战斗中,美军损失了近三十辆坦克,其中有好几辆是被主动抛弃的。第12坦克师也损失了二十二辆坦克,其中有十四辆可以修复,真正被彻底摧毁的就只有八辆。
  坦克战结束的时候,南线推进的部队已经到达了普埃布拉西南,墨西哥城南面大概100公里的库奥特拉,成功的从南面包围了普埃布拉。最重要的是,这支部队距离墨西哥城已经相当近了,如果转为北上,那么当时由墨西哥叛军防守的墨西哥城很有可能首先被攻占,而丢掉了墨西哥城,普埃布拉就没有任何的价值了。
  艾森豪威尔不得不在当天晚上组织兵力反击南面突击的帝国远征军,而古迅雷只让南线进攻部队在傍晚的时候补充了物资与燃料,然后就继续按照计划去占领普埃布拉与墨西哥城之间的两条交通线。结果,当天晚上,反击的美军到达了库奥特拉的时候,帝国远征军已经离开了这里。不过,在普埃布拉与墨西哥城之间的交通线上,双方的部队在三日夜间与四日凌晨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对攻战。
  当时,连接普埃布拉与墨西哥城的有一条公路线与一条铁路线,这也是墨西哥仅有的几条铁路线之一。在普埃布拉防御的美军所需要的物资就主要是依靠铁路运送过来的。这条交通线的意义非常重大。另外,在北面与南面的防线相继被突破之后,如果再失去了这条与墨西哥城的联系通道的话,那么普埃布拉就被彻底的合围了。这也是古迅雷让南线部队在夜间进攻,同时艾森豪威尔拼命在这边发动反击的主要原因,双方都知道,这里将是一个主要战场。
  当天晚上,以前很少在夜间活动的航空兵也是全面出击。可以说,七月三日夜的战斗成为了第二次战役的一个小高潮。古迅雷甚至在当时赶到了前线,亲自督战。虽然艾森豪威尔没有到前线指挥战斗,但是却给前线指挥官下了死命令,绝不能后撤一步,就算是拼完了,也要留在战场上。可想而知,当双方都开始拼命的时候,这个夜晚的战斗会有多么的激烈。
  上半夜,双方都在进攻,战局也因此迅速的失去了控制。特别是当进攻变成了小规模的突击后,很多突击部队甚至不敢肯定附近是敌人还是友军。根据当时陆军远征军的战斗记录,当天晚上因为误击而导致的伤亡,甚至比战斗伤亡还要大。美军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甚至出现因为炮兵搞不清楚前线的情况,而三次误击己方阵地的惨剧。
  到了下半夜,古迅雷不得不命令还在北面补充弹药燃料的第12坦克师尽量派遣一支部队向南突击,攻击美军的侧翼。当时,第12坦克师在前面活动的坦克大部分都缺乏燃料与弹药,最麻烦的是,运送弹药的车队在傍晚的时候遭到了美国轰炸机的袭击,并没有在上半夜的时候及时到达。在接到命令后,该师师长只能立即让储备弹药最多的一个坦克营立即补充满燃料,然后南下进攻美军的阵地。这支部队在四日凌晨五点半左右才到达了战场。
  正是这个突然从北面杀来的坦克营最终瓦解了美军的防线,击溃了美军的抵抗意志。首先遭到冲击的美军阵地崩溃了之后,坦克营不顾分散兵力的危险,兵分三路,仅仅只有6辆坦克的一个坦克连继续向南突击,另外两个坦克连则扩大突破口,冲击附近的美军防御阵地。当时,这个坦克营是没有步兵掩护的,几辆在突击中被摧毁的坦克上的坦克手都下车拿起步枪作战,临时客串了一把步兵的角色。
  天亮前,陆航与海航的支援到达,美军的抵抗意志被彻底的打垮了。那个接到了艾森豪威尔死命令的美军准将师长到最后一刻也没有离开他的师指挥所,结果连同指挥所的几名参谋被炸上了天。到四日上午七点,失去了统一指挥的美军已经开始退却。到此,何谓普埃布拉的行动完成,可是距离打下普埃布拉还早着呢。
  完成了这一步之后,古迅雷没有急着进攻,而是迅速调整兵力,先巩固了包围普埃布拉的防线,然后用预备队换下了伤亡惨重的一线部队,准备先围死普埃布拉,然后再进攻。他的这个决定非常有远见性,就在当天,金斯敦被陆战队攻占,如果古迅雷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攻打普埃布拉的话,不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损失更多的部队,甚至有可能最终被美军反击成功,使之前的胜果化为乌有。
  当时,艾森豪威尔也没有立即反击,首先是他没有反击的资本,几支部署在前线的预备队要么被击溃,要么就在对方的轰炸与炮击下严重减员,而且美军士气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立即发动反击的效果并不会好到哪里去。其次,艾森豪威尔需要时间来确定反击计划,更需要时间获得补充的航空兵。可是,等到他把部署在墨西哥城北面的预备队派上去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救援普埃布拉被围美军的机会。
  当时,艾森豪威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退守墨西哥城,希望能够坚持到更多的支援力量到达的时候。如果是别的指挥官,会在这个时候命令普埃布拉的军队向墨西哥城方向突围,可是艾森豪威尔当时下达的却是完全相反的一道命令,即不惜一切代价死守普埃布拉,没有他的命令,绝不能突围。结果,当时被围困在普埃布拉的三个师,大概有35000名美军官兵全都放弃了突围的准备工作,开始加强防御部署。这些美军官兵还认为艾森豪威尔在准备大规模反击,会来协助他们突围呢。可实际上,艾森豪威尔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时,艾森豪威尔的目的是要用普埃布拉拖住古迅雷的推进速度,让古迅雷在普埃布拉浪费更多的时间,这样,他才能够在墨西哥城组织新的防线,从而在墨西哥城坚持更久的时间。作为战区司令官,艾森豪威尔的这个决定无可厚非,他的任务也只是守住墨西哥城,而不是守住普埃布拉,如果盲目的反击,他手里的兵力就将被消耗掉,反击失败之后,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守卫墨西哥城,那他还怎么坚持呢?而且,从新部署防线,肯定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他就只能指望普埃布拉的美军能够为他争取到这几天的时间。
  结果,普埃布拉的美军争取到的不是几天,而是整整十二天的时间。同时,艾森豪威尔的决定也最终让普埃布拉的35000余名美军官兵失去了任何希望,而他们获得的,仅仅只是十二天的艰苦防御作战。
  当时,古迅雷也考虑过绕过普埃布拉,直接攻打墨西哥城,可是他很快就认识到,普埃布拉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因为墨西哥城南面的交通线几乎都通往普埃布拉,如果他不能首先占领普埃布拉,就不可能将作战物资,乃至部队送到前线去。因此就算古迅雷知道艾森豪威尔在用普埃布拉拖延他进军墨西哥的步伐,他也不得不首先啃下这块硬骨头。
  进攻普埃布拉的战斗从七月七日开始,在谈仁皓到达美洲的时候还在进行之中。虽然攻城战打得异常的艰难,但是到此时,墨西哥战争中的第二次战役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第十七节
捷足先登
  借着下午休息的时间,谈仁皓大概了解了这段时间在前线发生的事情。当时,除了韩绍锋与古迅雷指挥的战斗都有所收获之外,当时在其他各方面的工程也有了巨大的进展。
  当时,最重要的还是中美洲地区的十几项大型基础建设工程,包括尤卡坦半岛上的六座大型正规机场,巴里奥斯港与切图马尔港的扩建工程,从切图马尔港到六做正规机场的公路交通线。从圣何塞港到古铁雷斯的公路交通干线,以及连接到沿途周围各前线机场的公路交通线。这些都是大工程。
  当时最关键的就是那六座正规机场,以及连接机场与切图马尔港的公路。这六座机场最初就是按照正规的军用机场的标准修建的。当时,攻打大安德烈斯群岛的行动迟迟无法开始,无奈之下,只能首先在距离美国本土比较近的尤卡坦半岛上建立大型机场,首先对美国南部地区进行战略轰炸。而为了保证这些机场能够及时的活动物资,还必须得修建公路,同时扩大切图马尔港的吞吐能力。为此,在数个月之内,陆战队与陆军先后动用了上万名工程兵来完成这几项大工程。
  六座机场都有一条宽60米,长2500米的混凝土跑道,这是当时帝国军用机场的最高标准了。另外,还都留下了修建另外一条跑道的空间。机场机库的数量不是很多,大部分情况下,重型轰炸机是露天停放,只是在需要维修的时候才送入机库。而每座机场的停机位的数量从120到210不等。也就是说,可以部署120到210架轰炸机。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增加停机位,或者是在跑道两侧停放轰炸机。按照以往帝国海军战略打击部队在岛屿上部署轰炸机的方式,只要后勤保障跟得上,任何一座机场都可以停放300架以上的轰炸机。也就是说,这六座机场足够容纳近2000架重型轰炸机了。
  主要的问题还是能否为轰炸机送去足够的弹药,燃料,以及维修所需要的零备件。与岛屿机场不一样,陆地上的机场一般都不会距离港口太近,因此交通线就显得异常的重要了。万幸的是,尤卡坦半岛是平原型半岛,地势相当平坦,修建公路的难度小得多。为了保证运输能力,每座机场都直接与港口连接,而且都是四车道,混凝土路面的公路干线。当然,要运送物资,还得出动不少的运输车辆。后来,在这六条公路线上,就有上万辆卡车来回奔波,以保证为轰炸机运送足够多的弹药,而不至于因为缺少弹药与燃料,让轰炸机在地面飞不起来。可实际上,这仍然没有能够满足需要,到轰炸最密集的时候,弹药与燃料短缺,成为了影响这六座正规机场价值的主要因素。
  罗云冲在到了美洲地区后,他在正式成立新的战区司令部之前就跑去视察了这六座机场的情况,而且亲自乘车在六条公路线上跑了一圈,这花了他两天两夜的时间,结果也只在谈仁皓到达前半天才返回了巴拿马城。通过实地考察,罗云冲对工程建设是比较满意的,而且这也让他确定了首先将轰炸机群部署到这六座机场上去,而第一批轰炸机在七月下旬就转移了过来,而正式轰炸美国本土的时间是八月初,主要原因是运送弹药燃料的船队直到七月底才到达了切图马尔港,所以先到达的轰炸机也只能等着。
  正是这些看似与战争没有多大关系的基础工程陆续完成,才保证了帝国军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有优秀的表现,也才保证了前线作战部队不至于因为缺少物资而被迫放弃进攻,同时也让罗云冲拥有了在打下古巴之前轰炸美国本土的前进基地。如果从重要性上看,军事基础设施甚至比前线作战部队都要重要。不说别的,在罗云冲的重型轰炸机到达之前,尤卡坦半岛上的那六座机场上部署的是陆航与海航的战术航空兵,如果没有这些战术航空兵的支持,古迅雷恐怕根本就无法迅速的打完第二次战役,更不可能超额完成战役目标。
  通过与罗云冲聊天,谈仁皓掌握到了更多的信息,这些都是好消息。可以说,以往前线混乱的局面已经得到了改善,而且随着罗云冲建立了新的战区司令部,局势将变得更为有利。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这也是谈仁皓最愿意看到的。
  两人正聊得起劲,雷少卿就来叫他们去参加宴会了。按照战时前线的标准,罗云冲与雷少卿为谈仁皓准备的接风宴的规模很大,参加宴会的有一百多人,而且除了当时在巴拿马城的将领之外,几乎全是新的战区司令部,以及即将成立的联合舰队司令部的高级参谋。不过,宴会并不复杂,没有人讲话,而且举办宴会的目的除了给谈仁皓洗尘之外,还是要让这两个平级的司令部的参谋相互认识,好在今后更密切的合作,不要到时候连谁是谁都不知道呢。
  宴会开始后不久,在大部分人都开始自由活动的时候,谈仁皓与罗云冲悄悄离开了会场,两人开始谈得正起劲,哪有心情去应酬那些宾客呢。在避开了别的人后,两人又继续聊了起来。
  “现在我的想法是,不用等到韩绍锋打下古巴,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立即展开对美战略轰炸。”罗云冲把揣在兜里的地图拿了出来。“尤卡坦半岛上的这六座机场距离美国本土都只有1100到1200公里,就算要轰炸内陆的工业城市,作战半径也大概在1800到2100公里之间。算上中途绕飞所需要的航程,‘鹏’式轰炸机2500公里的作战半径已经足够了。”
  “那你现在有多少‘鹏’式轰炸机?”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他还不是很清楚这种新式轰炸机的性能呢。
  “现在有1200架,到下个月初的时候,将超过1800架,到年底,肯定超过3000架。”罗云冲显得很是得意,“现在,几家飞机厂已经达成了联合生产协议,分别负责生产飞机的某一段,然后交由哈飞与沈飞进行总装,这能够极大的提高产量。另外,一架‘鹏’式轰炸机的打击力相当于2架‘狼鸠’,只要给我1500架轰炸机,就足够在两到三次轰炸之内摧毁美国的一座大型城市了。”
  “有这么厉害?”谈仁皓更是惊讶。
  “你还不信?我可在欧洲干了好几年呢,你可别认为美国城市里的砖瓦与混凝土结构的房屋会比日本的木制结构的房屋坚固多少,实际上都差不多,没有轰炸机炸不了的。而且,我们初期对付的主要就是基础工业目标,这个更是相差不大。”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他还有一点不清楚,那就是以前都是由某一家飞机制造厂单独制造的,最多是每家飞机制造厂各开生产线来提高产量,而分别制造某一部分,然后再总装,这个方式以前还没有采用过。不过,谈仁皓没有问这个问题,毕竟怎么生产飞机是小事,只要能够生产出足够多的飞机,那就行了。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海运能力仍然显得不足,在战略轰炸开始之后,肯定会影响到古迅雷与韩绍锋的进攻行动,到时候他们要是受到影响的话,我这个战区司令就不好当了。”
  “这个问题你不需要担心。从上个月底开始,海军就在建造更多的运输船了。而且,这个月,我们还要开辟从大西洋过来的海运航线,将原本用于向欧洲运送战后救济物资的船队派过来运送作战物资。最迟到年底,海运能力就能够得到保证。”
  罗云冲微微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再好不过。而且我们在年底前的轰炸规模不会太大,对海运的压力也不会太大,如果能够在明年保证海运,那我句有信心在半年内炸毁美国的绝大部分城市。”
  “那就行,不过,仅仅依靠尤卡坦半岛上的那几座机场肯定无法完成任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