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0/735

  “再看眼前的情况。”谈仁皓的思维很快,而且他对两个战场上的情况也相当熟悉。“现在古迅雷还在普埃布拉城外徘徊,就算他没有在第二次战役计划中确定要打下墨西哥城,可是从各方面来看,在打下了普埃布拉之后,他肯定要进攻墨西哥城。那么,等到他打下墨西哥城又是什么时候了?接着,他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第三次战役,就算第三次战役进展顺利,等他把战线推进到了杜兰戈与维多利亚城,那又是什么时候了?就算最乐观的估计,恐怕也到了29年的中期了吧。相反,虽然现在美军在全力加强古巴的防御,但是古巴毕竟只是一座孤岛,而且美军并没有制海权,也不可能夺回制海权,只要我们的投入足够,韩绍锋肯定能够迅速打到古巴去。退一万步讲,扫荡古巴的战斗不会很快结束,可是只要我们能够先控制古巴一隅,战略轰炸机部队就能进驻,在韩绍锋继续扫荡古巴的美军残余部队的时候,战略轰炸就可以全面展开,这两者并不矛盾。也就是说,如果搞得到,在十月份,你的轰炸机就可以进驻古巴了,这要比从墨西哥出发早了好几个月,而这几个月,恐怕够你做很多事情了吧?”
  罗云冲又微微点了点头,这是第二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他也考虑到了。
  “最后一点,战略轰炸需要很多的弹药与燃料,还有飞机的零备件,同时得考虑为轰炸机群提供护航掩护。”谈仁皓端起了茶杯,喝了两口后,接着说道。“墨西哥中部能够部署战略轰炸机的地方在墨西哥湾沿岸的平原地区,可是大部分机场都在内陆,距离港口不会太近,而且道路交通情况并不理想,需要我们投入工程部队进行翻修,还得保持一支庞大的地面运输部队,这样一来,你需要投入多少后勤保障力量?相反,古巴只是一座岛屿,而且这是一座美国经营了几十年的岛屿,其南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都有深水良港,机场距离港口也不会太远,道路交通体系也比较完善,这可以极大的减轻后勤保障的压力。而考虑到部署护航战斗机的问题,如果轰炸机部署在墨西哥,那么古迅雷就得继续向北推进,为护航战斗机夺取机场。而在古巴,我们只需要打下巴哈马群岛,就能够将护航战斗机部署在巴哈马群岛上,从而避免与美军打地面战争。”
  “看来,你还是比我考虑得周到一些。”罗云冲长出了口气,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一点。“当年我们联手对付日本,你就比我看得远,这次也不例外。”
  “老罗,这都是客气话,看不看得远不是个问题,问题是,我们得战胜敌人。”谈仁皓没有跟罗云冲开玩笑。“从这三点来看,我们下一步肯定是打古巴,相反,墨西哥战场只是一个牵制性的战场,让美国不得不将更多的兵力部署在墨西哥战场上,从而为我们打下古巴提供帮助。当然,到底该怎么打,这就是你的事了。”
  “如果进攻古巴的话,那你的联合舰队就不能置身事外了。”
  “这是当然,只要战役计划拿出来,我就尽快确定联合舰队的行动。”谈仁皓压了压手,“我不参加战区司令部的工作,这个你也知道,我不是战区司令部的人。而关于联合舰队作战的问题,有雷少卿与黄晓天负责,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我就尽快把战役计划确定下来,好让你们尽快安排好舰队的行动。”
  两人就此谈妥,主要的还是战役计划。按照谈仁皓以往的习惯,只要联合舰队参加作战行动,他肯定要参与制订作战计划,可这次他主动放弃,主要就是帮助罗云冲树立威信,并且确保联合舰队的独立性。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罗云冲也心领神会,自然也格外感激谈仁皓周到的安排。
第二十节
战役准备
  韩绍锋在十九日上午就赶了回来,之前他没有回来,只是为了避嫌,而且韩绍锋也知道,他与古迅雷的矛盾必须要得到解决,不能就这么一直僵持下去,所以才没有在十七日的时候留在巴拿马城参加作战会议,而是以准备进攻古巴为借口返回了牙买加,这与古迅雷要在前线指挥部队攻打普埃布拉是不一样的。
  确定了战役方向,并不等于确定了战役行动。当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罗云冲他们去解决,比如,登陆时间,登陆地点,需要投入的兵力,支援部队的数量,以及在此之前需要到达前线的作战物资等等。这些都必须要尽快确定下来,然后才能够调遣兵力,囤积物资,并且让舰队尽快参加行动。
  登陆时间最好确定,韩绍锋必须要争取在九月一日之前打到古巴去,就算不可能在此之前占领整个古巴,也要在夺取一块地盘,不然他这个前线陆战队司令官就得回家去种地了。同样的,罗云冲也不想耽搁时间,陆战队越早打下古巴,他的轰炸机就能够越快飞到美国的城市上空去投下炸弹。因此,两人都决定,只要时机成熟就立即攻打古巴。
  登陆地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了投入的兵力,以及登陆作战的难度。当时,最理想的登陆地点是在古巴的东南部,也就是圣地亚哥港附近,而且登陆后肯定要首先攻打圣地亚哥港。只要打下了圣地亚哥港,陆战队就在古巴站稳了脚跟,可以通过港口方便的获得作战物资,同时还能够让工程设备顺利送到古巴去。另外,圣地亚哥附近有几座美军的机场,而这些机场都是罗云冲所需要的。可问题是,美军也肯定也会加强圣地亚哥附近地区的防御力量。情报部门,以及侦察机拍下的照片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牙买加的战斗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美军就已经在加强古巴东南部地区的防御部署了。
  除了东南部之外,比较合适的登陆地点就只有古巴中部,以西恩富戈斯为中心的地区。这里是古巴到南面唯一一处没有太多浅滩的海域,而其东南面的王后花园群岛,西北面的卡纳雷奥斯群岛都在浅海区,而且分布着太多的暗礁,不适合舰队集结,也不适合陆战队冲滩,不是合适的登陆地点。只有西恩富戈斯附近科奇诺斯湾比较适合登陆作战。而这个海湾后来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猪湾。也许很多人都知道“猪湾”,而不知道“科奇诺斯湾”吧。
  这是两种选择,可是西恩富戈斯地区的条件明显没有圣地亚哥那边优越,主要是附近没有美军的正规机场,如果需要重新修建机场的话,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如果从西恩富戈斯出发,去攻占其他地区的美军机场,又需要投入很多的兵力。另外,西恩富戈斯位于古巴的中部地区,很容易遭到周围美军的反击,陆战队上岸后需要建立更长的防线,投入的兵力自然就更多。西恩富戈斯港的基础设施也没有圣地亚哥港那么完备,还需要扩建,这又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可问题是,打圣地亚哥港的难度肯定很大,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了当时所有人考虑的重点。
  需要投入的兵力数量是由战役规模,以及敌人的防御力量共同决定的。当时韩绍锋已经同意了罗云冲的意思,即尽量缩小前期战役规模,以夺取机场为主要目的,等到海运力量增强之后,再投入重兵剿灭岛上的美军。这样一来,就能够尽量减少投入的地面部队数量,留出更多的海运能力来运送工程部队,以及为战略轰炸机部队提供作战物资。可是,这个降低也是有限度的,毕竟最基本也得保证登陆地区的美军。
  情报收集工作早就已经展开,到韩绍锋攻打牙买加岛之前,古巴的美军已经增加到了35万,其中大概有28万的作战部队。这个数字每一天都在增加。负责监视佛罗里达海峡的侦察机几乎每天都会发现从迈阿密前往古巴港口的美军运输船只,或者是运输船队。另外,谍报人员在十日前就送回了几封重要的情报,都是美军防御调动的事情,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加强古巴的防御。如果海运顺利的话,到七月底,部署在古巴的美军数量将超过45万,其中作战部队在36万以上。兵力还只是个次要问题,毕竟古巴就巴掌那么大个地方,兵力再多,也不见得能够有多大的作用。想法,美军在向古巴运送的大量火炮,以及部署到了佛罗里达州南部地区的作战飞机也在迅速增加之中,这些作战飞机可以覆盖整个古巴的上空,而且随时可以转移到古巴的机场上去。
  综合各种情报,以及罗云冲提出的基本战役要求,韩绍锋最终确定至少需要投入12个陆战师的兵力,而且还得准备6个陆战师的预备队,以应付意外情况发生。另外,韩绍锋还对攻占整个古巴的作战行动做了预测,确定需要投入至少25个陆战师,外加2500架作战飞机,还得将这些作战飞机尽量部署到古巴,才能够在年底前打下整个古巴。
  确定了兵力投入后,就由韩绍锋在全权负责组织调动相关的作战部队了。支援部队的事情则是由罗云冲与雷少卿两人共同负责的,而这主要就分成了岸基航空兵与舰队两部分,原本隶属于韩绍锋的支援舰队此时已经归黄晓天间接指挥,而雷少卿作为战区总参谋长,可以通过黄晓天来指挥这支舰队,或者是直接给舰队下达作战任务。
  为了能够尽最大限度的支援韩绍锋,罗云冲没有立即向牙买加部署战略轰炸机,而是首先部署了战术航空兵。另外,还有一部分战术航空兵部署在了开曼群岛。当时,一共有十二座前线机场,或者是野战机场可以支持战术航空兵,而这些机场上最多可以部署2200架作战飞机。另外还有几座野战机场在修建之中,按照罗云冲的估计,在韩绍锋发动登陆古巴的作战行动时,一共可以投入大概3000架的作战飞机,如果有需要,还可以从后方抽调一批运输机,在陆战队没有夺取港口之前,用空运的方式为陆战队紧急提供作战物资。
  舰队方面的安排也很快就部署了下去,支援舰队仍然将主要负责为陆战队提供防空掩护与航空支援,同时负责在陆战队上岸的时候为其提供炮火支援。两支支援舰队的实力足够强大,而且轮番上阵,可以为陆战队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支援,也就不用调遣主力舰队为陆战队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当然,这并不表示谈仁皓的联合舰队就不用参加作战行动了。
  古巴不是牙买加,其面积比牙买加大了十几倍,而且距离美国本土更近,美军的战术作战飞机都能够飞过来作战。因此,登陆前的火力准备,特别是提前的防空压制相当重要,这个任务只能够交给主力舰队去完成。支援舰队里的护航航母上只能够搭载战斗机(虽然已经证实可以搭载“猎鹰”,但是因为其载机能力相当有限,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搭载轰炸机,而是全部搭载战斗机),且战斗机的对地轰炸能力明显不如舰载轰炸机,而且支援舰队自身的生存能力相当有限,也就难以负担起这种高强度,高风险性的作战行动了。
  在雷少卿制订的舰队作战行动中,主力舰队必须要尽量摧毁美军的航空作战能力,在陆战队到达之前就得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同时负责压制美国本土的机场,在战场外围建立防空拦截线,争取将美军的轰炸机挡在登陆场之外。也就是说,联合舰队必须要全部出动,才有能力完成这么多的任务。
  确定所需要的作战物资并不是很难,当时已经有比较系统,完善的计算方法了,可以根据投入作战部队的数量,预测的作战时间,以及大概的作战强度计算出战役期间将要消耗掉的作战物资,然后再根据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确定作战物资的余度,最终确定需要投入的作战物资的总量。当时,已经有一批作战物资囤积在金斯敦港,而且相关的物资运送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之中。为了能够让韩绍锋尽快发动进攻,最后修建的那几座野战机场的施工工作都减慢了许多,更多的运输船运载的不是工程物资,而是战争物资。
  当时还有一个问题是比较棘手的,那就是运输船队。在罗云冲到达了战区的时候,只有五支运输船队在战区内活动,其中有两支运输船队负责为古迅雷运送作战物资,另外三支运输船队为韩绍锋提供物资,而这只能够保证在科隆到金斯敦的航线上每三天提供一次作战物资,如果航线延长到圣地亚哥的话,那么间隔时间为四天,考虑到登陆作战时需要集结一到两支船队,外加需要运送更多的物资,三支船队明显不够使用。
  罗云冲亲自在处理这件事,他首先与甘永兴联系,要求为他提供更多的运输船队,而到七月下旬之前,将有两支跨洋船队到达巴拿马城,而这两支船队都将被暂时留在战区内。另外,罗云冲将原本提供给古迅雷的两支战区内的船队留了下来,这样,就能够集中七支运输船队,大概300艘万吨轮的运输力量。就算在登陆作战时,前方保持100艘万吨轮运送陆战队上岸之后所需要的第一批紧急作战物资与装备,还有200艘运输船可以组成至少四支运输船队,算上在港口里装卸的时间,十二天为一个运输周期,一次可以运送至少170万吨的作战物资。这么庞大的运输能力,足以保证为陆战队提供远超过消耗的作战物资了。
  除了这几个大问题之外,很多的小问题也必须得尽快解决,或者是确定解决的办法。当时,战区司令部还没有完全成立,很多参谋人员都没有到位,另外,大部分新调入的参谋也都在熟悉自己新的岗位。罗云冲让每个副总参谋长都负责处理一个大问题,而很多细节方面的事务就交给了参谋去负责处理,这不但能够锻炼参谋的能力,加快战役准备的速度,同时通过这样的安排,参谋也迅速的适应了新的位置,战区司令部也就在处理这些棘手事务中逐渐壮大了起来。
  同样的,谈仁皓也没有闲着。在确定了联合舰队的大致作战任务后,谈仁皓在一边为联合舰队司令部安排参谋人员的同时,也将相关的任务安排了下去。与罗云冲不一样,谈仁皓的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参谋都是海军军官,而且不存在着多兵种作战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当时谈仁皓提拔的大部分参谋都是他所熟悉的。比如,有30多名参谋军官是直接从第一特混舰队司令部,或者是第一特混舰队各战斗群调来的,另外,其他几支特混舰队也都派来了参谋军官,充实了联合舰队司令部,这些参谋军官都非常熟悉他们自己的业务,很快就能应付新的工作了。
  到七月二十四日左右,各项安排陆续到位,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实质性的解决,或者是正在解决之中,可是当时仍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该选择哪处地点登陆,可以说,这也成为了最为重要的问题。
  韩绍锋认为将登陆地点选择在西恩富戈斯比较合适,而罗云冲则坚持认为圣地亚哥更合适。韩绍锋大概是想避免陆战队陷入苦战之中,所以避重就轻,相反,罗云冲则希望更快夺取机场,开始对美轰炸,所以要求陆战队强攻圣地亚哥。两人就这个问题谈了好几次,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最终,不得不召开一次高层会议,专门讨论登陆地点的事情!
第二十一节
反其道而行之
  谈仁皓也受到邀请参加这次战区会议,毕竟他之前也指挥过登陆作战,对登陆作战比较了解。另外,在此之前,罗云冲已经找谈仁皓谈过了,他也希望谈仁皓能够在会议上支持他的观点,让韩绍锋答应进攻圣地亚哥,而不是跑到偏远的西恩富戈斯去打一场无关痛痒的登陆作战。
  因为选择不同的登陆地点,舰队就要采取不同的行动,所以谈仁皓之前让舰队司令部制订两套作战计划。如果站在舰队的角度上讲,谈仁皓更支持韩绍锋的决定,而不是去强攻圣地亚哥。
  西恩富戈斯面向加勒比海,而且其南面就是开曼群岛,距离牙买加也不远,最重要的是,这边海域开阔,舰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虽然西恩富戈斯距离美国本土更近,但是舰队完全可以在美军岸基战术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外活动,从而避免进入危险海域。按照谈仁皓的估计,到时候,舰队只需要在开曼群岛南部海域活动,就足以支援陆战队登陆了。另外,舰队在掌握了制海权之后,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就很难威胁到登陆场,从而避免让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暴露在前方,也就不需要舰队到前面去掩护。这些都是极为有利的条件,至少可以让谈仁皓放心大胆的使用联合舰队。
  相反,如果强攻圣地亚哥的话,就算圣地亚哥距离美国本土稍微远一点,可也在美军的战术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这100多公里的差距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相反,圣地亚哥的东面就是向风海峡,美军大西洋舰队只需要在巴哈马群岛海域活动,就能够威胁到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从而迫使谈仁皓将联合舰队向前压,以应付美国海军的威胁。这样一来,联合舰队就必然进入危险海域,在支援陆战队作战的时候,还得考虑敌人的威胁。最终,很有可能分散行动,从而给了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毫无疑问,到时候谈仁皓就将更加小心谨慎,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役行动。
  因为谈仁皓没有只站在舰队司令官的位置上考虑这次战役行动,所以在罗云冲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没有一口回绝,反而答应罗云冲,设法说服韩绍锋。
  表面上,强攻圣地亚哥比进攻西恩富戈斯有更多的不利因素,而且难度更大,但是却有一点在西恩富戈斯永远都不会获得的好处,那就是可以迅速占领周围的美军机场。
  当时,在圣地亚哥附近一共有四座美军正规机场,而且还有修建好几处可以供战略轰炸机使用的大型野战机场。而在四座正规机场中,距离圣地亚哥最近的是帕尔马索里亚诺机场,路程不到50公里,卡车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开到。最远的在关塔那摩,路程大概140公里,卡车也只需要2个半小时就能开到。也就是说,以圣地亚哥为基地,可以将港口里的物资迅速的运送到这四个机场去,而四座机场可以部署上千架重型轰炸机,便捷的交通线路可以保证这些轰炸机能够获得足够的弹药物资。这一点,在西恩富戈斯是肯定不具备的,那边距离最近的机场都在150公里之外呢!再考虑到圣地亚哥与西恩富戈斯这两座港口的吞吐能力,毫无疑问,圣地亚哥是支持对美战略轰炸最理想的港口与前进基地。
  也正是如此,谈仁皓才偏向于罗云冲挑选的方向。进攻古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从这里对美国进行全面战略轰炸,如果达不到,或者是无法立即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进攻古巴就没有多少意义了。而且在打下了圣地亚哥之后,舰队可以通过向风海峡进入巴哈马群岛,韩绍锋的陆战队可以迅速打下巴哈马群岛,而不需要从西恩富戈斯出发,攻占古巴的东部地区,这也节约了不少的时间。
  从最终目的考虑,圣地亚哥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即使登陆作战的难度大一点,而且舰队的任务也重了一些,甚至会因此而冒险,可是这些都是值得的,只要打下了圣地亚哥,就在古巴站稳了脚跟,而且不用急着扫荡岛上的其他地区,给了战略周旋的时间,从而为接下来的作战行动铺平了道路。
  在会议上,谈仁皓非常详细的阐述了这些理由,在两名司令官都赞成攻打圣地亚哥之后,韩绍锋也不得不同意了这个决定。实际上,韩绍锋并不是不知道攻打圣地亚哥的好处,他只是想控制陆战队的损失。另外,他也不是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会议上,韩绍锋就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怎么才能够在圣地亚哥顺利登陆,而不是与美军硬碰硬的打上一场登陆战役。
  这也是谈仁皓与罗云冲重点考虑的难题。当时,唯一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办法就是战役欺骗。对谈仁皓与罗云冲而言,战役欺骗并不谋生,而且另外几名高级将领也都知道战役欺骗的重要性,同时参加过以往的战役欺骗行动。可问题是,战役欺骗已经不是第一次使用了,而且好几次都是针对美军的行动,美军的指挥官会再次上当吗?
  “美军上当的可能性很小,就算在登陆开始之前我们不去碰圣地亚哥,美军都不会上当。”韩绍锋的情绪有点低落。“我们知道圣地亚哥的重要性,美军也明白,那么他们就不会轻易的改变防御重点,到最后,我们必然会在圣地亚哥与美军正面干上一场,陆战队的损失不会少到哪里去。这还是次要的,如果美军的反击到位的话,就算我们不会被赶下大海,战役进度也会比预料的慢得多,最终导致战役无法顺利完成,也就不可能及时的夺取港口与机场,会对我们的后勤保障造成极大的压力,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导致战役失败。这一点,我们不得不考虑,毕竟古巴有几十万美军,而我们不可能一口气投入几十万登陆部队,再考虑到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整个登陆作战的难度将非常巨大。”
  “可以考虑让古迅雷同期发动一次牵制性进攻,分散美军的兵力,至少能够分散美军的航空兵,并且让美军将更多的物资运送到墨西哥战场上去,这能够减轻登陆作战的压力。”雷少卿提出了一个谁都能想到的办法。
  “这也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在古巴的以陆战队,以及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陆军部队为主,美军不大可能把这些部队派遣到墨西哥战场上去,而且古迅雷的进攻也不会牵制美军太久,影响不会太大。”韩绍锋立即指出了这个办法中的关键缺陷。
  “那我们还是得在古巴想办法。”谈仁皓轻轻敲了下桌子,把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引了过来。“战役欺骗仍然是关键,如果我们的欺骗能够起到效果,就能够让陆战队在上岸的时候与美军决战,至少能够争取到几天时间,让陆战队成功上岸,度过最危险的阶段,这样,就算美军反应了过来,也没有办法将陆战队赶下海了。”
  韩绍锋叹了口气,他可不只想要最初的几天时间,如果能够避免与美军决战,那他肯定要设法避免,可是如果无法避免的话,他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够在前几天不遭到美军的反扑,让陆战队顺利上岸,他就有足够的把握在地面上击败美军的反击。
  “可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罗云冲反问了谈仁皓一句,然后又说道,“我们已经多次对美军进行战役欺骗,能用的大部分都已经用过了,如果美军咬定我们要攻打圣地亚哥的话,那他们就不大可能上当。”
  “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呢?”这时候,黄晓天开口了,众人立即朝他看了过去,他接着说道。“以前,我们都是掩盖真实的目的,在佯攻方向上大做文章。这次,我们就直接摆出强攻圣地亚哥的样子来,另外在西恩富戈斯那边做点小动作,也许,美军还会认为我们将攻打西恩富戈斯,从而让美军将防御重点转到那边去。”
  “如果我们不在西恩富戈斯登陆的话,恐怕美军不会上当。”
  “这也不一定。”黄晓天补充了他开始的话。“首先,美军肯定知道我们要进攻古巴,而且在进攻古巴前会进行战役欺骗,这次我们采用完全相反的欺骗方式,美军不一定能够判断出来。其次,在登陆前,我们必然会进行前期火力准备,而我们可以适当扩大前期火力准备的规模,并且把重点放在圣地亚哥,反而不太重视西恩富戈斯,美军会怎么想?当然,如果最后确定必须要在西恩富戈斯发动一次登陆作战的话,那么规模也不需要太大,甚至不需要让陆战队上岸,只需要派遣一支登陆舰队过去,而这支登陆部队可以在一天之内转移到圣地亚哥这边来,作为第二批登陆部队上岸,这也不会影响到圣地亚哥这边的登陆作战行动。”
  韩绍锋微微皱了下眉毛,这个提议太大胆了,他可不想在登陆前夕让陆战队分散行动,而且他手里也没有多余的登陆舰艇。另外,如果佯攻行动的规模太小,那不但不能起到掩护的作用,反而会使佯攻部队遭受不必要的伤亡,同时分散了主要方向上的兵力。
  “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要做,我们就要彻底一点。”谈仁皓与韩绍锋的看法不一样,他立即就看出了黄晓天这个建议的价值。“从西恩富戈斯到圣地亚哥不到一天的航程,而且登陆舰队只需要配制在外海,这样,大概20个小时之内,登陆舰队就可以从西恩富戈斯转移到圣地亚哥,而美军在地面上的转移速度不会这么快,加上舰队与航空兵的阻击行动,美军很难迅速回防。因此,我认为,在登陆开始之前,我们可以首先重点打击圣地亚哥,摆出强攻圣地亚哥的架势,随即将登陆舰队派遣到西恩富戈斯,并且进行一到两天的火力准备,以及最后阶段的直接火力压制。到此,美军多半会认为我们将重点进攻西恩富戈斯,从而调遣部队去西恩富戈斯。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打击转移的美军,这边的战斗到登陆之前结束,登陆舰队迅速转移到圣地亚哥这边来,趁美军来不及回防的机会发动登陆作战行动。”
  “这样一来,对圣地亚哥登陆场的直接火力打击将削弱很多。”韩绍锋提出了一个问题。
  “联合舰队与支援舰队负责为陆战队提供全程火力支援,这样就算我们适当减少直接火力打击的时间,也不会对登陆作战造成多大的影响。”谈仁皓立即就回答了韩绍锋的疑问,“加上之前我们已经对圣地亚哥进行了前期火力打击,我想,问题不会严重到哪里去。”
  “如果美军大西洋舰队在此时出现的话,那我们怎么办?”罗云冲也对谈仁皓这个大胆的提议有点拿不准了。
  “对付美军大西洋舰队是联合舰队的任务,这个我会安排好的。”谈仁皓并不想在战区司令部的会议上谈联合舰队作战的事情。
  “部队大范围调动所带来的指挥方面的问题又怎么解决?”韩绍锋还是有点不赞同这个冒险计划。
  “这就是你们的事了。”谈仁皓朝罗云冲看了过去。
  “我们只能提前安排好各种作战行动,而且明确指挥关系。”罗云冲长舒了口气,“具体的前线指挥由韩绍锋将军负责,战区司令部则负责全力配合,我想,指挥上的麻烦应该能够减少很多。”
  众人都朝韩绍锋看了过去,毕竟韩绍锋是登陆作战行动的总指挥,如果他不同意的话,任何意见都没有多少意义。
  “看来,这也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了。”韩绍锋最后做出了让步,因为实在是想不到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第二十二节
舰队出发
  七月二十五日,已经在两日前完成了改编,同时司令部的人员都已经到位之后,联合舰队于当天晚上离开了科隆港。按照战役计划,联合舰队将首先出发,夺取制海权,并且提前轰炸确定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将美军的大西洋舰队挡在战场之外,如果有可能,还必须得在陆战队登陆之间干掉大西洋舰队。
  在离开科隆的时候,谈仁皓并没有收到美军大西洋舰队离开诺福克的消息,他只能叮嘱雷少卿,在有了美国大西洋舰队的情报之后立即通知他。也正因为如此,谈仁皓不得不让严宇龙去多制订几套作战方案,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与绝大多数其他在战争期间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一样,严宇龙在出任舰队司令官之前,一直都是舰队里的参谋,或者是参谋长,这些经历让他迅速的适应了新的位置,作为舰队总参谋长,他在这几天里的表现还是很让谈仁皓满意的。特别是在谈仁皓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花到与其他部队联合行动,并且去参加了好几次战区会议的时候,几乎就是由严宇龙一个人在负责联合舰队司令部的组织与筹划工作,没有让谈仁皓操心,在谈仁皓回到舰队的时候,联合舰队司令部已经开始正常运转了。
  为了保证主力舰队的地位,联合舰队的人事体制与以往有所不同,主要就体现在联合舰队司令部各层参谋人员的军衔上,这也是当时帝国海军军衔制度改革的一部分。按照以往的方法,联合舰队总参谋长作为舰队的二号人物,其军衔只会低于谈仁皓,要比其他各舰队的司令官高一级,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郝东觉与常荐新都已经被提拔为了三级上将,而谈仁皓是一级上将,那么严宇龙就至少得是三级上将,可是按照严宇龙的资历,他还没有成为上将的资格。破格提拔并不是不可能,只是严宇龙已经获得了三次破格提拔,如果再次让他破格提拔的话,恐怕很多人就会联想到他的背景了。
  这个问题在海军中是普遍存在的,大批在战争期间提拔起来的军官与将领都获得了多次破格提拔,而在以往,这种情况绝不可能出现。另外,前线作战部队的指挥官最多就是上将,很多人都快要到头了,除非海军改变军衔制度,提拔前线司令官为大将,不然就将出现上下级同衔的情况。可是任命大将与上将是完全不一样的,上将可以直接由海军司令任命,首相已经把这个权力下放给了军种司令,可是大将属于战时军衔,带有很大的奖赏性质,必须要由首相亲自任命,到底有多少人能够过得了首相那一关,恐怕就没有人知道了。也就是说,任命大将,不是海军司令部说了算的,这就很是麻烦。
  针对这一情况,在28年初的时候,海军人事处的负责人就提出,将军衔与职位分开,并不一定要使两者对等。而且,指挥权由职位决定,而不是由军衔决定。也就是说,也许某个参谋只是个校官,而却可以向下级作战部队的将领下达命令。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实很多时候都是由上级司令部的参谋在下达命令,而不是每一条命令都是由上级指挥官直接下达的。
  这套新的人事与军衔制度得到了聂人凤与甘永兴的支持,毕竟这能够把问题缩小到海军的范围之内,而不需要由首相来解决。成立联合舰队是这套制度开始实施以来规模最大第一次人事变动,因此就采用了新的制度。当时,严宇龙实际上还是三级中将,没有得到晋升,而作为联合舰队总参谋长,他可以向两位军衔为上将的主力舰队司令官下达命令,而且在特殊情况下不需要由联合舰队司令官谈仁皓批准。
  当时谈仁皓本人是比较反对这么做的,不是说他认为严宇龙应该获得第四次破格提拔的机会,而是认为这会导致混乱,毕竟军衔的差别在军队里的影响很大,可是随着指挥结构越来越扁平,而且各兵种协同作战逐渐成为战争的主要发展方向,那么由职权取代军衔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海军首先进行了这方面的改革,也为后来其他军兵种的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帮助。
  在严宇龙担任第四特混舰队的参谋长的时候,谈仁皓就认识了他,而当时给他最大印象的是严宇龙的出身,特别是在谈仁皓知道严宇龙是严定宇的亲孙子之后,更是有点不敢相信。当时,如果不是要严宇龙出任第七特混舰队司令官的话,谈仁皓甚至希望他能够到第一特混舰队来担任参谋长呢。也正因为如此,谈仁皓之前也只知道严宇龙的身世,另外只是从黄晓天那里听说过严宇龙在战场上的一些表现。这是他们两人第一次合作,谈仁皓对严宇龙的了解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