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7/735

  “左侧机翼根部,妈的,千万不要打在承力盒上了。”
  张鼐鼎迅速回头看了一眼,机翼根部有很大一个窟窿,航空汽油正在飘散出去,应该是被一快弹片打中的。“猎鹰”采用的是盒式承力结构,要比以往的骨架式结构坚固得多,只要主承力盒不被打断,或者是几根副承力盒不出问题,机翼就不会折断。
  “快拉起来。”
  “不行,太晚了!”
  “猎鹰”已经进入了俯冲航道,张鼐鼎也不想带着炸弹返航,而且首先使用的就是机翼油箱内的燃料,只要机身油箱不被打中,他就有足够的燃料返航。导航员也没有再乱叫,他也知道张鼐鼎的性格,而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轰炸机的左机翼不要折断,让他们能够安全返回航母。
  尖利的呼啸声仿佛是死神在召唤一样,美舰队里少数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官兵都非常熟悉这种刺耳的呼啸声的含义,只有那些根本没有实战经验的官兵才不知道,这种呼啸声代表的就是死亡。
  张鼐鼎驾驶的“猎鹰”以接近80度的俯冲角进入了最后的投弹飞行航道,轰炸机在猛烈的震动着,仿佛就要散架了一样。在距离海面大概1200米的时候,弹舱的舱门弹开,张鼐鼎打开了连接着炸弹保险的开关,现在,他只需要瞄准海面上的战舰,然后摁下投弹钮,炸弹就将被弹出弹舱,砸向战舰。轰炸机仍然在高速俯冲,高度在迅速降低,张鼐鼎没有急着投弹,因为他对能否命中敌舰没有太大的信心。
  当初,“猎鹰”装备部队的时候,就有飞行员反映,在采用弹射投弹的方式的时候,炸弹的弹道会有所变化,而且弹出弹舱的炸弹的飞行稳定性并不好,这极大的降低了命中率。通过装备部队后的训练证明了这一点,与以往直接挂在机腹下的方式不一样,由爆炸螺栓将炸弹弹出去之后,炸弹的弹道是很难预测的,而且在离开轰炸机的时候,炸弹海会受到靠近机体的紊乱气流的影响,这都降低了命中率。
  当时甚至有飞行员提出,直接在机翼下挂炸弹,以提高轰炸效率,可是最初的“猎鹰”只能在机翼挂架上携带250公斤以下级别的炸弹,根本就带不了500公斤的穿甲弹。而在机腹下增加挂架也不可能,因为飞机机腹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到半米,根本就没有办法增加携带能力。最后,飞行员不得不苦练技术,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掌握投弹技巧,这也是“猎鹰”在装备部队后训练事故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上校,500米了!”
  “我知道,再低点!”张鼐鼎刚喊完,高度表已经指向了400米的刻度,他立即摁下了投弹钮。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脚下传来,随即轰炸机就偏离了航向。张鼐鼎在拉回操纵杆的同时,把发动机功率推到了最大。
  没有时间去看炸弹是否命中了目标,“猎鹰”的性能指标书上规定的最低改出高度是550米,而张鼐鼎在以往的训练与战斗中,最低投弹高度曾经达到过470米,这是通过其他的方式观察得来的。而这次,张鼐鼎的投弹高度肯定在450米以下。轰炸机仿佛失去了控制一样,张鼐鼎根本就不敢把弹舱门关上,至少这能够让轰炸机减速,给他争取点时间。海面仿佛迎面扑来一样,在最后的关头,甚至连张鼐鼎自己都认为这次肯定完蛋了。可奇迹就在这个时候发生,“猎鹰”如同一个醉汉一样,几乎是擦着海面拉了起来,其产生的巨大气流还激起了一股波涛。
  大概连战舰上的美军官兵也被震住了吧,很多人甚至忘记了向“猎鹰”开火。张鼐鼎却没有轻松下来,他还得突破美军护航战舰上的高射炮组成的火力网,现在还不是轻松的时候。
  “左转,快左转!”导航员在这个时候负责为张鼐鼎监视周围的美军战舰,并且提供航向信息。
  在“猎鹰”向左转的一刹那间,几发炮弹落在了飞机身后的海面上,接着更多的小口径机关炮弹飞了过来。张鼐鼎仍然全神贯注的操纵着轰炸机,在逃出去之前,他随时有可能被击落。
  “呼叫其他的轰炸机!”张鼐鼎没有忘记一件重要的事情,“继续攻击,别管我,所有人分头攻击!”
  实际上,此时其他的轰炸机已经在攻击美军的航母了。第二特混舰队派出的三个轰炸机中队的任务就是突击三艘航母,而其他两支特混舰队派出的轰炸机群没有立即投入战斗,而是在战场外围徘徊,他们的任务是在确定已经干掉航母之后去攻击护航战舰,或者是对航母进行补充轰炸。
  首先遭殃的就是“奥里斯坎尼”号,可惜的是,当时根本就没有办法证实张鼐鼎投下的炸弹是否已经命中了航母,就连张鼐鼎自己都不知道。主要就是张鼐鼎的投弹高度太低,很多人都认为他被击中,失去了控制。另外,后面的三架轰炸机是在600米左右的高度上投弹的,炸弹落下的时间相差无几,也就没有人可以断定是哪架轰炸机投中了那枚关键的炸弹。
  击中这艘航母的第一枚炸弹的命中点就在航母的舰岛上,准确的位置应该是在烟囱前面一点。“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烟囱就设在舰岛上,前方是航海舰桥与司令舰桥。而航母舰岛不是战列舰的舰桥,本身并无什么重要的防御措施。从当时观察到爆炸的飞行员的描述来看,炸弹肯定穿透了好几层甲板,最终在舰岛下层,也就是航空作战中心这一层爆炸。巨大的威力几乎摧毁了整个舰岛,当时在舰岛里的,包括金在内的上百人无一幸免。另外烟囱也被彻底炸坏,导致锅炉产生的浓烟倒灌入航母,影响到了随后的损管抢修作业,同时使锅炉无法正常工作,速度骤降到了12节左右。
  可以说,这枚炸弹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不仅使“奥里斯坎尼”号航母遭受重创,还一举摧毁了舰队的司令部,使第22特混舰队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对于接下来攻击这艘航母的轰炸机来说,张鼐鼎上校所率领的第一批轰炸机为他们杀开了一条血路,也为最终击沉这艘航母奠定了基础。
  在张鼐鼎还没有飞出美军高射炮火力杀伤范围的时候,第二批8架带着炸弹的“猎鹰”,以及12架挂着鱼雷的“猎鹰”已经进入了攻击航道。8架俯冲轰炸机分成了两批进入,而12架鱼雷轰炸机也分成了两个梯队,同时从航母右前方与右后方进入。此时“奥里斯坎尼”号航母正在减速,而且舰岛上冒出的浓烟并没有消散。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让后面进入的8架俯冲轰炸机无法在高空瞄准,也就无法准确的进入俯冲航道。可问题是,浓烟并没有影响到鱼雷轰炸机,反而导致当时在航母左前方与左后方的两艘护航战舰上的高射炮难以瞄准从右侧方向上进入的鱼雷轰炸机。
  8架俯冲轰炸机分两批投下了炸弹,结果只有一枚近中,其他的全都落到了100米外的海面上。反而是12架鱼雷轰炸机很快得手,其中只有2架鱼雷轰炸机在投雷前被击落,另外10架全部成功投下了鱼雷,并且有9架成功撤了出来。
  10条从两个方向上射来的鱼雷几乎是不可能全部避开的,而且航母的速度已经降低了很多,就更不可能避开鱼雷攻击了。就算“埃塞克斯”级有3米宽的防鱼雷隔舱,也不可能应付鱼雷的攻击。而且,对航母威胁最大的就是鱼雷,有一半以上的“埃塞克斯”级航母是被鱼雷干掉的,这个数量甚至比被炸弹干掉的还要多。
  短短30秒内,连续有四条航空鱼雷命中了“奥里斯坎尼”号。“埃塞克斯”级航母能够承受两条鱼雷的攻击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在右舷同时遭到四条鱼雷的攻击,就算不再遭到打击,这艘航母也是死路一条。
  第二个带着炸弹的俯冲轰炸机中队很快就飞到了航母上空,此时航母上的浓烟已经被吹散了,这个小队的轰炸机也分成了三个批次轮番进入轰炸。此时,张鼐鼎已经逃出了美军高射炮的打击范围,正在努力提升高度。他朝航母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即就知道,那艘航母完蛋了。别说还有12架轰炸机没有投下炸弹,就算这12架轰炸机去攻击别的目标,“奥里斯坎尼”号也没有救了。
  最后12枚炸弹中有5枚命中了几乎停在海面上的航母。五枚炸弹的命中点基本上都在航母飞行甲板的中部,而且后面两枚炸弹肯定穿透了好几层甲板,在靠近航母底舱的地方爆炸。这是相当致命的打击。当时航母右舷前后已经严重进水,开始左倾,而航母中段的大部分承力结构都已经断裂,其最后的结局肯定是从中央断裂成两截。
  “奥里斯坎尼”号航母的沉没时间是六点五十三分,在六点四十四分的时候,也就是在遭到轰炸之后不到八分钟,顶替指挥的轮机长下达了弃舰的命令。最终,只有当时在航母上层,以及高射炮炮位上的官兵及时逃生,至少有1300多名官兵没有在航母沉没之前逃出来,随同航母一起沉入了1400多米深处的海底。
  前前后后,“奥里斯坎尼”号航母只坚持了17分钟的时间,是整个大战期间战沉速度最快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之一。比起之前很多挨了更多的炸弹与鱼雷的同型战舰都要沉得快一些,主要就是航母的主体结构遭到了破坏,而且当时很多水密舱并没有关闭,战舰上的官兵没有能够及时的调整航母的平衡。也就是说,航母这么快就沉没,也与战舰官兵的素质有关系。如果有合理的损管措施,虽然不可能因此而挽救这艘航母,但是也可以让更多的官兵逃生,而不是让超过一半的官兵给航母陪葬!
第五十九节
毁灭性打击
  第22特混舰队的其他两艘航母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更为悲惨。
  在“奥里斯坎尼”号航母遭到打击后大概两分钟,位于编队右后方的CV-45“福吉谷”号遭到了一个中队“猎鹰”的围攻。轰炸战术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首先由中队长率领的俯冲轰炸机进入,以吸引美军的防空火力,掩护后面的轰炸机逼近航母,同时还要争取命中航母,使航母受伤,提高后继轰炸机的攻击效率。
  六点三十九分,“福吉谷”号同时被命中了两枚炸弹。第一霉炸弹落在了航母左舷的升降机上,只炸毁了升降机,同时破坏了附近机库里的几根输油管道,导致大量的航空汽油泄露。当时美军的勤务人员根本就没有关上航空汽油输送管道的总阀门,这将最终导致整艘航母彻底完蛋。第二枚炸弹落在了航母舰岛后面的两座127毫米高射炮炮塔之间,炸坏了两门高射炮,而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震伤了司令舰桥里的舰长。
  三分钟后,第二批轰炸机进入。第一轮投弹中,4架“猎鹰”再次投中一枚炸弹,弹着点点就在飞行甲板的中段,炸弹在机库下方爆炸,并且引起了大火。而这个弹着点与前面的第一枚炸弹的弹着点只有大概50米的距离而已。随即第二轮进入的4架“猎鹰”投中了两枚炸弹,第一枚的弹着点在航母的3号升降机,也就是位于着陆区前端的升降机附近,炸弹连续穿透了至少4层甲板,进入了下面的蒸汽轮机舱之后才发生爆炸。另外一枚炸弹的命中点在舰岛左侧,大概是延迟时间引信出了问题,炸弹在进入了机库后就发生了爆炸。而正在这枚炸弹,最终引燃了已经在机库内蔓延开的航空汽油。
  第二批轰炸机中的鱼雷轰炸机投下鱼雷的时候,“福吉谷”号上的大火已经无法控制了。由航空汽油引燃的大火是很难扑灭的,而且大火所产生的高温让任何损管人员都无法靠近。如果用海水来灭火的话,不但难以将火扑灭,反而会让燃烧的汽油顺着海水四处蔓延。可以说,这是航母最致命的死穴。
  大战期间,帝国海军,日本海军,以及美国海军都有好几艘航母是因为航空汽油被点燃,结果无法扑灭大火,导致航母被彻底烧毁,最终沉没。当时帝国海军就制订了严格的作业规范,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在战斗开始的时候,必须要关闭航空汽油输送管道的总阀门,并且要尽量将管道内的汽油排放干净,以避免在战斗中出现可以避免的损伤。实际上,美军也有类似的规定,而且在太平洋战场上就有好几艘航母因为得力的损管措施而最终避免了灾难。可问题是,当时大西洋舰队的官兵素质本来就很低,而且士气又极为低落,在战斗爆发的时候,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12架鱼雷轰炸机投下的鱼雷有5条命中,而且只有1架鱼雷轰炸机被击落。最终又有12架俯冲轰炸机在“福吉谷”号上空投下了炸弹,连续有7枚炸弹命中了这艘航母。实际上,不管是那5条航空鱼雷,还是最后命中的7枚航空炸弹,意义都不是很大。“福吉谷”号上的大火在六点四十八分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到六点五十六分,大火吞没了整个机库,木制的飞行甲板也开始燃烧。到此,航母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已经无法让任何人活动了。大火同时也在向下蔓延,到七点左右,“福吉谷”号发生了第一次大爆炸,应该是位于动力舱上面的鱼雷舱发生了爆炸,接着就是第二次大爆炸,这次爆炸的应该是舰首方向上的127毫米高射炮的弹药库。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只剩下了航母舰岛上的桅杆还露在海面上,而全舰2200多名官兵中,只有11人在炸弹命中航母时被抛进了大海,从而得以逃生,其他官兵无一幸免!
  “福吉谷”号是所有“埃塞克斯”级航母中命运最为悲惨的一艘航母了,也是在战斗中损失官兵最多的一艘美军航母。可很难让人置信的是,在那11名生还者中,竟然有5人活到了90岁以上,其中活得最长的达到了102岁。这大概也算是上帝对这艘航母官兵的一点点补偿吧。
  进攻CV-35“复仇”号的战斗最后开始。这是美国最后建造的四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之一。本来当初美国海军已经取消了这艘建造进度慢得出奇的航母的订单,准备转产“中途岛”级,可是“中途岛”级的设计工作严重滞后,海军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加快了最后四艘“埃塞克斯”级的生产工作,而“复仇”号就是最后服役的四艘“埃塞克斯”级的第一艘。因为其订单早在“安提坦”号之前就下达了,因此其编号还在“安提坦”号之前,只是其建造周期超过了当时除了“奥里斯坎尼”号之外的所有同级航母。
  围攻“复仇”号的仍然是一个中队的“猎鹰”,中队长率领的四架“猎鹰”首先进入。因为“复仇”号位于编队的左后方,周围的护航战舰最为密集,首先进入的4架“猎鹰”没有一架炸中了航母,反而有三架被击落,只有中队长的座机带伤逃了出来。
  六点四十四分,第二批轰炸机到达,“复仇”号,以及周围护航战舰上的高射炮火再次发挥,在两分钟之内就击落了6架“猎鹰”,其中有4架是鱼雷轰炸机。而“复仇”号的顽抗反而让飞行员变得更为疯狂。
  六点四十五分,一架被击中的“猎鹰”带着炸弹直接撞上了“复仇”号的右舷水线附近,可惜的是弹舱内的炸弹并没有爆炸。当时那架轰炸机的飞行员是有意去撞击航母,还是因为无法规避而撞上了航母,根本就没有办法判断。
  六点四十七分,“复仇”号被两条鱼雷连续命中,仅仅一分钟后,又被一条鱼雷与两枚炸弹命中。到此,这艘已经干掉了5架“猎鹰”的航母终于被打爬下了。
  第一条鱼雷的命中点在航母左舷前方,距离鼻艏并不是很远,从后来的探测来看,这条鱼雷几乎扎掉了航母的整个鼻艏,并且导致舰首方向上的几十个舱室进水,从而使航母迅速首倾,并且最终沉没。第二条鱼雷的命中点在蒸汽轮机舱的外面,三米宽的防鱼雷隔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航母的动力系统没有受到严重损坏,不过这条鱼雷也导致数百吨海水涌入了航母的舰体。紧接着而来的第三条鱼雷的命中点在航母的右舷上。防鱼雷隔舱仍然起到了一定的防御效果,只是这次已经炸穿了舰体,导致命中点附近几个舱室被淹没。而第一枚命中的炸弹在航母的舰岛前方,两座高射炮被炸毁,横飞的弹片还杀伤了司令舰桥内的大部分官兵。第二枚炸弹的命中点在航母的前部升降机附近,穿透了数层甲板,就在127毫米高射炮弹药舱的上方爆炸。
  最后进入的12架俯冲轰炸机给了“复仇”号毁灭性的打击,投下的11枚炸弹中,有8枚命中,命中率超过了七成!而“复仇”号左舷上的一门20毫米机关炮还在六点五十六分的时候击落了一架已经投掉炸弹,正在撤出战斗的“猎鹰”。这也是“复仇”号最后的反抗,那门机关炮的5名炮手中,只有指挥的炮长被接着发生的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给推到了大海里,成为了这艘航母上少数幸存者之一。
  因为在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内连续被巴枚炸弹命中,当时航母上的大部分官兵根本就来不及逃生,也来不及进行损管抢修。超过三分之一的官兵被炸死炸伤,而且大部分都是损管人员。到七点过七分的时候,“复仇”号已经彻底的没救了,航母进水超过了7500吨,另外大火还在向舰体内部蔓延。代替指挥的少校枪炮长在此时下达了弃舰的命令。五分钟后,航母上发生了爆炸,根据后来勘测的结果,应该是汽油库泄露,导致大量的汽油蒸汽充满了相邻的舱室,随即就被引爆了。七点二十一分,“复仇”号倾覆。到七点半的时候,海面上已经见不到航母的影子了。
  因为航母倾覆得太快,很多官兵都来不及撤退,最终这艘航母上只有418名官兵幸存,其中包括了那名少校枪炮长。其他1800余名官兵全部阵亡。比起“福吉谷”号而言,“复仇”号上的官兵算是幸运的了,当然,比起“奥里斯坎尼”号,就算是倒霉的了。
  在“复仇”号遭到围攻的时候,第七特混舰队与第八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也开始围攻美军的护航战舰。之前这些轰炸机一直在外围待命,等待张鼐鼎给他们下达攻击命令。而张鼐鼎在确定第二特混舰队的三个中队的“猎鹰”足够干掉三艘航母之后,这才命令其他两支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出动。
  可以说,围攻护航战舰只是在扩大战果。在干掉了三艘航母之后,那些护航战舰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战斗也变成了一场屠杀,得到了自由发挥机会的轰炸机飞行员们都竭力想把自己的炸弹或者鱼雷投到敌人的战舰上去。特别是那些之前还没有在海战战场上取得过战绩的飞行员,不仅仅激动,有的时候甚至表现得很冲动。与张鼐鼎这批功勋卓著的飞行员相比,他们是更渴望获得战功的,毕竟留给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上校,我们该返航了,不然剩下的燃料不够我们回到舰队!”
  张鼐鼎看了眼燃料表,左机翼里的燃料已经全部流失,而右机翼油箱里的燃料也用光了,机身油箱里的燃料仅够飞行300海里,如果再不返航,他就只能在海面上迫降,而任何一名飞行员都不希望在海上迫降。张鼐鼎朝正在发动攻击的轰炸机群看了一眼,然后叹了口气。
  “上校……”
  “听到了,我们返航吧!”张鼐鼎不得不提前返航,“联系江文翰,询问他忙没忙完,如果没有别的事,就过来带领其他轰炸机返航。”
  导航员立即开始联系江文翰上校,而且很快就得到了答复。
  江文翰也刚刚干掉那些想逃跑的美军轰炸机,正在赶过来,准备与轰炸机群会合后返回舰队。在知道张鼐鼎的座机被击伤后,江文翰义不容辞的顶替了张鼐鼎的位置,负责率领机群返航,另外,他还专门安排了四架战斗机跟随张鼐鼎返航,算是对张鼐鼎的特别照顾吧。
  战斗仍然在继续,直到七点二十五分,也就是在目睹“复仇”号翻覆后不久,最后一批战斗机才离开了战场上空。到此,第22特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当时,郝东觉拿到的战报是击沉了驱逐舰级别以上的所有美军战舰。而后来从美国获得的相关资料时,当时第22特混舰队内,只有两艘驱逐舰因为在凌晨三点半左右发现了可疑目标,留在舰队后面寻找那艘潜艇(实际上根本就不是潜艇,当时在这一海域没有帝国海军的潜艇,而且也没有任何一艘帝国海军的潜艇有相似的战斗记录,那两艘驱逐舰对付的也许是一头抹香鲸),从而没有跟在舰队里面,在八点二十分左右才到达了战斗海域,随后捞起了近2000名美军官兵之后返回了诺福克。
  这也是第22特混舰队唯一逃走的两艘驱逐舰,如果没有这两艘驱逐舰的话,恐怕那两千多名美军官兵全都会成为战俘,或者是喂了鲨鱼。可是两艘驱逐舰的舰长因为担心遭到轰炸,最终并没有救走所有的落水官兵,郝东觉在当天下午派来的战舰还捞起了1000多名美军官兵!其实,两艘驱逐舰能够救走2000多名官兵,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驱逐舰上那点空间,不可能容纳下更多人员的。
第六十节
扩大搜索
  前线战报不断的发回来,郝东觉也在密切的关注着战斗的进展。可当他弄清楚,美舰队里就只有三艘航母的时候,他之前的猜测得到了肯定,美军只有一支特混舰队,而另外一支特混舰队并没有出现!而且躲起来的很有可能就是由斯普鲁恩斯指挥的那支特混舰队。
  “这几条航线要立即规划好。”郝东觉把航空参谋叫了过来,“让返航的侦察机立即出动,东面最为危险,必须要严密监视这边的海域。”
  “可是,那些侦察机才返航,而且昨天晚上……”
  “别管那么多,只要能飞起来,就全都派出去,雷达用不了,飞行员的眼睛没有问题吧?”郝东觉打住了参谋的话,“立即派出去,不然等下要跟轰炸机抢飞行甲板,明白吗?”
  航空参谋没有再反对,立即就去找飞行员部署新的侦察任务。
  “将军,先的战报,三艘美军航母均以中弹,张鼐鼎上校的座机负伤,现在他提前返航了。战斗仍然在继续进行,另外两个机群正在围歼剩余的美军战舰。”
  “负责引导的是谁?”
  “第七特混舰队的郭忠铭上校。”
  “那就没问题了。”郝东觉微微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其实现在他的精力根本就没有放到前面的战斗中。
  从第22特混舰队的动向来看,美军的另外一支特混舰队,如果编制不变的话,也就是第23特混舰队很有可能在东面某个地方活动。也就是说,第22特混舰队突然转为向东南方向航行,目的就是要带着第三舰队也向东面航行,从而让第三舰队进入第23特混舰队的打击范围。
  之前郝东觉就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因此他安排了18架侦察机向东飞行,搜索范围400海里。按理说,此时美国海军主要装备的SB3C与TBM两种轰炸机的作战半径都在400海里之内,因此,只要严密搜索400海里范围内的海域,就很有可能找到另外一支特混舰队。有一种可能却无法排除,那就是第23特混舰队距离第三舰队不止400海里,然后利用第22特混舰队的侦察机来寻找第三舰队,随即出动轰炸机打击第三舰队,返航的轰炸机则前往第22特混舰队的航母上降落。这么做的一个必要前提是第22特混舰队没有被击溃,至少还得有一艘航母能够接收返航的轰炸机。当然,现在这个前提已经不存在了,可是在战斗爆发之前,美军的指挥官是不可能预料到这一点的,也就是说,美军并不知道第22特混舰队会全军覆没,那么就有可能采用这个冒险战术。到时候,就算第23特混舰队的轰炸机也无法返回航母降落,但是这些轰炸机携带的炸弹就足以让第三舰队吃上苦头了。
  从第22特混舰队在天亮前派出了侦察机,随即又安排轰炸机起飞来看,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小。也许金就是要把航母上的空间腾出来,好接收第23特混舰队的轰炸机。那么,第23特混舰队就在附近,而且距离在400海里之外,也许已经派出轰炸机群了。
  想到这,郝东觉微微感到有点紧张,可也不是太紧张。说白了,一支特混舰队的轰炸机数量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埃塞克斯”级航母的航空出勤效率与“湖”级航母相当,一次性最多放出一半的轰炸机,最多就连续释放两个批次的轰炸机群,而一个轰炸机群的数量在100架左右。另外护航战斗机的数量也不会多到哪里去,就算斯普鲁恩斯完全不要防御,也就最多安排100架左右的护航战斗机而已。
  “将军,侦察机已经起飞了。”
  郝东觉抬头朝航空参谋看了过去,眼神有点迷茫。
  “已经安排了新的侦察任务,现在正在陆续起飞。”
  “侦察机全部起飞后,立即安排在甲板上待命的战斗机也立即起飞。”郝东觉这时候已经考虑到了舰队遇到的危险。
  “可是,那是第二批轰炸机群的护航战斗机,如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