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861

  在这支印度军队开始进攻之前,印度炮兵的猛烈火力打击持续了25分钟,虽然无法具体的统计印度人发射的炮弹有多少枚,但是在此次火力打击之后,印度人在三天之内都没有能够在这个方向上再组织起有效的火力突击。从这,也能够看出,印度人这一次的火力打击有多猛。具一位战地记者的记叙,当时很多印度炮兵的重型火炮在25分钟之内都打得炮管发烫了,而不得不停止了射击!
  短段25分钟之内,印度人的炮火摧毁了巴基斯坦脆弱的第一到防线。而能够从印度炮火中逃脱的巴基斯坦第一线防御部队不超过20%!所以,当印度人的坦克隆隆的越过边界线的时候,巴基斯坦国防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南方的战场是最先开始的,也是最特殊的一个战场。印度进攻部队并没有像别的方向一样,向西北进攻,而是向西南进攻。在摧毁了巴基斯坦的第一道防线之后,印度的三个师只损失了不到5%的兵力,而且大部分受到损失的坦克与装甲车都能够迅速修复,再度投入战斗。而在突击了120公里只后,印度人的步伐第一次短暂的停了下来。这些T-90大部分都出了点问题。不是燃料不够,也不是受到了打击,而是因为其空调系统受不了南亚炎热的气候,特别是在实战之中,根本就无法完全达到演习时的条件,大部分的坦克的空调系统都出了问题,不得不停下来等待修理。当然,这只是小问题,而且还可以借用这段时间补充燃料与弹药,并且让士兵恢复体力。
  在南部地区的进攻开始5分钟不到,中线的印度军队也出动了。从比卡内尔北部50公里出发的印度部队由2支装备有M1A2主战坦克的坦克师,以及3个机械化步兵师组成。而这也是印度中线第一波突击力量的核心。
  作为主要的进攻方向,印度人在这里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而且投入的兵力更多,也更为强大。火力准备足足持续了30分钟,具后来一份印度的战争资料,当时印度152毫米口径以上的重型火炮一共发射了12万枚炮弹,105毫米中型火炮一共发射了15万枚炮弹。如果将这些炮弹首尾连接起来的话,可以在保克海峡(印度与斯里兰卡之间的海峡)间连成一条线了!而炮弹的总吨位达到了5000吨以上!这还仅仅是身管火炮发射的弹药,如果算上火箭炮与空军攻击机使用的弹药的话,这些数字还要增加不少!
  虽然,巴基斯坦也知道中部战区的重要性,在这里配置了较多的兵力,但是在印度人猛烈的打击下,巴基斯坦的防线几乎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就崩溃了,而且是迅速的崩溃!当印度人的坦克越过国界线的时候,巴基斯坦国防军甚至连组织防御都办不到,防御部队各自为战,而这根本就无法阻挡印度人进攻的步伐。直到战争爆发4个小时之后,巴基斯坦国防军才组织起了营级以上规模的抵抗力量,而此时,印度人的第一道攻击锋线已经冲了过去,他们面对的是潮水般的印度军人。而且身处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大部分巴基斯坦军队在发现抵抗无望的时候,都选择放下武器,只有少数的巴基斯坦军人脱下了军装,以平民的装扮,开始与印度军队打起了游击战来!
  印度中线进攻部队在完成了第一波进攻任务,建立起了前进进攻阵地之后,在距离巴哈瓦尔布尔市约100公里处停了下来。到此时,他们已经前进了大约250公里,突入巴基斯坦境内约80公里。而这已经达到了M1A2的最大战斗行程。因为M1A2使用的是燃气轮机,虽然部分出口型改用了德国的MUT柴油机,也就是欧洲联合动力,但是装备美国自己军队的使用的都是燃气轮机,而现在印度装备的这些M1A2都是从美国军队退役下来的坦克,自然也是使用的燃气轮机了。虽然美国标称M1A2的最大行程能够达到450公里。但是,这只是在公路上,以理想状态前进时能够达到的指标。而在战斗状态下,恐怕这个数据就要大大的缩水了。早在海湾战争时,M1A1几乎每前进120公里就需要停下来等待后方的燃料补给。即使到了伊拉克战争时,M1A2的行程也只有150公里左右。而现在印度人给这些坦克加挂了不小的副油箱,即使勉强跑了250公里,现在也不得不停下来了!
  虽然印度军队是停了下来,但是却并没有完全放弃进攻的步伐,其两支前进侦察部队已经突进到了距离巴基斯坦中部交通重镇巴哈瓦尔布尔仅20公里的地方,只是在遇到了巴基斯坦的猛烈抵抗之后才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北部战线是最后发动进攻的。直到南部战线进攻开始8分钟之后,北部战线的部队才从集结地出发。而在这之前,火力准备足足准备了35分钟!可以说,北部战线上的火力准备是最为猛烈的,而且这也是印度最重视的进攻方向。但是,碍于中国在背后的威胁,以及为了保持进攻的持久性,印度人并没有在第一波攻击中出动太多的部队。
  参加北部战线进攻的印度军队只有1个装备有M1A2的坦克师以及2个装甲师。虽然第一波进攻力量并不多,但是印度采取了减少进攻正面宽度,并且预留足够的后备部队,以拓宽战场。所以,这一路的印度军队,对巴基斯坦的威胁更大。
  印度军队从阿姆利则出发之后,只花了2个小时,就突击到了拉合尔东面12公里处。而那支印度坦克师在这打了个折,立马将进攻拉合尔的行动交给了后面跟进的部队,然后挥师北上,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很显然,印度的目的就是要尽快拿下伊斯兰堡,锁定胜局,让巴基斯坦全国上下受到沉重的士气打击,削弱其继续战斗下去的意志与信心。
  出了这三条主进攻轴线之外,还有一个方向需要介绍,那就是克什米尔战区。
  虽然印度在积极的准备着进攻巴基斯坦,但是在克什米尔战区却一直保持着克制的态度。很显然,在战前,这是为了要让巴基斯坦放松警惕,只是个低级的障眼法。而作为另外一方,巴基斯坦知道印度的全面进攻只是迟早的事,这从印度从美国购买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之后就已经非常明显了。所以,巴基斯坦绝对不想看着印度做好准备,再发动进攻。所以在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是大展手脚,准备在这里牵制住印度前进的脚步。几个月来,巴基斯坦不但大力支持克什米尔游击队的行动,甚至还让自己的特种兵穿上了游击队的军服,加入了对印度的骚扰行动之中,而且收到的情况还不错,在很多地方,都让印度人感受到了与战场不一样的威胁。
  当印度人的全面进攻开始之后,巴基斯坦国防军几乎全线崩溃,唯有克什米尔地区稳住了战局!而且,在巴基斯坦组织的一次反击中,一个连的巴基斯坦国防军突击队,甚至前进到了斯利那加附近,并且与一支印度的巡逻部队发生了战斗!其实,这也不能怪印度军队的进攻乏力,而是克什米尔特殊的地形,决定这里的战斗是不可能如同其他战场一样,大规模使用装甲突击力量的。
  克什米尔与中国的帕米尔高原是一个整体,这是一个复杂的山地地区。几十年来,在这里担任防御任务的印巴军队都是轻步兵。不要说坦克装甲车,就连一般的卡车,都很难在这里进行活动,如果出现地质灾害,破坏了脆弱的公路交通系统的话,部队需要的补给几乎只能靠人力与畜力来搬运了!在很多山上的印巴驻军,几十年来,几乎都是依靠骡子将武器弹药与生活用品送上去的。可以想见,这里的生活条件都这么艰难了,其脆弱的后勤补给线,又怎么能够支持得起大规模军团战斗呢?而在几十年来,印巴的主要冲突都在这一地区,双方都在这一地区部署了大量的主力部队。可以想见,从战争爆发之后,这里就注定会成为一块僵持的战场,印度军队很难寻找到突破点,而巴基斯坦也不会那么容易的进行反击!
  在地面战斗开始之后,印度空军基础是倾巢出动,在短短的4个小时之内,为地面进攻部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并且沉重的打击了巴基斯坦的纵深防御阵地,为地面部队能够顺利的突进创造了最好的支持。而印度海军也几乎同时宣布封锁巴基斯坦海岸线,任何进出巴基斯坦港口的舰船都需要接受印度的检查,以保证没有战争物资流入巴基斯坦。为此,印度舰队甚至差点与一支欧洲的商船队发生冲突!
  当印巴战火熊熊的燃烧起来,全世界都屏着呼吸,紧张的关注着战场发展的时候。中国人出人意外的快速行动,再次为这块不平静的地区增添了不小的动荡!
  在印度的第一波攻击刚刚结束之后,中国正式宣布对印进行自卫反击作战,理由是印度仍然占领着中国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并且支持达赖分裂势力,在西藏搞恐怖活动,并且严重的威胁到了中国的盟友!战争需要理由吗?也许需要,但是很多时候,理由只是个表面上的借口,是为了让战争得到更多人支持的一个幌子,所以并没有多少人在乎中国提出的理由,而更关注中国的行动。
  在中国政府于24日清晨6点发布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仅仅半个小时之后,中国的三军参谋部也发出了一条消息。一条注定要震动全世界的消息,一条让所有与中国为敌的国家都不得不重新考虑下自己立场的消息!
  当印度在猛烈进攻巴基斯坦的时候,中国仅仅出动了其精锐部队,就抽了印度的筋。一场持续时间不到半个小时的战斗之后,印度的核能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其西线战场上的主力空中部队以及物资储存基地受到了严重打击!
  在中国发布的消息中,只宣布摧毁了印度的5个国家核实验室,2座重水反应堆,3座轻水反应堆,3个离心机工厂,4个导弹工厂,12处导弹发射基地,以及29处导弹储存基地,并没有具体说明这些基地的地点,搞得很多人都弄不清楚这代表的是什么意义。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分析机构来讲,中国透露出的这些消息,就已经足够了!
  在印度,一共就只有2座重水反应堆,3座轻水核电站与3座离心机工厂。很显然,在这一轮打击之后,印度的核原料生产能力变为了零。虽然印度没有公布损失情况,而中国也没有拿出袭击地点的照片来证明,但是这些都能够从侦察卫星上看得很清楚的。而且,中国使用的是“摧毁”这个字眼,很明显,印度在短时间内,是再没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了。
  虽然印度一共有10多个实验室参与了核武器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但是其中核心的就只有5个国家实验室,只有这5个实验室才涉及到了关键性技术。而中国即使不说明摧毁的是哪5个实验室,心里明白点的都知道,印度的核研究能力恐怕也要化为零了。印度政府并没有公布实验室的人员损失情况,但是按照当时中国打击的时间来看,应该有大部分的印度科学家已经从家里赶到了实验室去。所以,这个情况即使不说明白,就看看印度那么多的救援部队都赶了过去,也知道那些印度的科学家恐怕不会有好结果了。
  而印度现在所拥有的绝大部分核武器都储存在12个极为秘密的基地中。肯定,印度人是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出中国怎么掌握了印度这些秘密基地的情报的,但是事实却是事实,不管他们想不想得通,那都是事实了。而在对印度的这些核武器存储基地的打击过后,美国的国家地震局探测到了几次小型地震,而震源就在印度中心地区!印度与中国都不会对这些地震做任何解释,而美国也肯定不会胡乱把消息透露出来。只是在这之后,恐怕印度人谈到核武器就要变色了!
  虽然印度拥有大量的导弹,而短程导弹都是配属在前线部队,作为重点打击火力使用的。但是,印度那些射程在3000公里以上的战略导弹却被安排到了后方的基地之中。而且很多来不及配送到前线的导弹都储存在了后方的基地之中。而中国一下就打击了近30处导弹储存基地,恐怕还留在印度人手中的导弹连一只手的指头都能数过来了。
  毫无疑问,中国的这次大规模的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是非常大胆的,同时也是非常成功的。而在中国公布的消息之中,几乎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到了空军使用的巡航导弹身上。但是所有拥有巡航导弹的国家都知道,如果没有准确即使的情报支持,巡航导弹是无法起到这么巨大的破坏力的。而且大部分印度的核设施都在地下,导弹储存基地也在地下,巡航导弹的钻地攻击能力又是非常有限的。而在空军之外,中国只有弹道导弹与特种兵部队能够起到同样的破坏效果。使用弹道导弹的话,肯定会被及早发现,即使是最新式的弹道导弹,也将留给印度至少10分钟的疏散与准备时间,而且还将面对印度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所以,中国是不会笨到给印度信号,让他们去准备的。而且美国的侦察卫星也没有发现中国发射大量的弹道导弹。所以,最后只有可能是中国的特种兵在其中其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中国并没有公开特种部队在这次打击中起到的作用,因为保护自己最厉害的战争手段是每个国家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特种兵的支持,中国的这次打击绝对不会有这么顺利。而从后面印度在其腹地的几次小规模战斗中可以发现,中国肯定是大规模的使用了特种部队,再次让这支曾经连美国大兵胆战心寒的部队发挥出了超人想象的威力!
  而在对印度空军基地的打击中,就全是由空军的战术攻击机部队完成的了。对这一点,因为涉及到的问题并没有那么的敏感,中国几乎是全盘披露出了行动过程。显然,这一方面增强了巴基斯坦抵抗印度侵略的意志,打击了印度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同时也是在向所有的国家表示,中国空军绝对是世界一流的空军!
  一共有3个攻击机大队参加了对印度的打击行动,而且清一色的使用了F-13战斗机,而在中国空军手中,也只有这类攻击机具备有这么长距离奔袭的能力。
  这3支攻击机大队都是从成都空军基地转场到和田,然后再由和田出发,奔袭近2000公里,前后接受了两次空中加油,才完成了这次突击任务。而最后,所有参加打击的攻击机都顺利的回到了出发机场,有一个大队甚至穿越了印度,从东面越过喜马拉雅山,顺带执行了一次侦察任务之后,直接回到了成都机场。
  中国空军选择的攻击时间也非常的准确。当这些攻击机到达攻击地点上空时,正好是第一批印度战机返航的时间,大多数空军基地的指挥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而当这些中国攻击机发射出了防区外导弹,摧毁了印度空军基地的防空系统之后,空袭警报才在印度机场上响起,而这已经太迟了!
  大多数印度空军的战斗机都已经降落到了地面,这时候即使想升空迎战,也没有燃料了,而且大部分的印度飞行员都去休息了,而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根本就不足以让他们从新坐到战机里去。
  当第一批防区外弹药落到机场上的时候,这些印度的空军基地只来得及让不到20架的防空战斗机升空,而且大部分都存在燃料不足,与没有适当的空战武器的尴尬情况。结果是不用说的,这些能够升空的印度战斗机的结果并不比地面上的那些好多少,在那些已经发射完了对地攻击弹药的中国攻击机的打击下,很快就成为了地面上昂贵的废铁。而当特制的反跑道弹药在机场跑道上爆炸开来的时候,再也没有战斗机能够飞起来了。而失去了防空力量掩护的印度空军基地就如同脱光了衣服让人侵犯的美女一样,在中国攻击机的几轮打击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很多中国的攻击机在使用完了导弹与炸弹之后,似乎都还不满足,连战机上的机炮都用上了,对着那些想躲进防空掩体内的印度战机发动了最后一波打击。
  在爆炸声与漫天的硝烟之中,中国的攻击机群在不到半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自己的作战任务,在印度机场上翻腾了几周,确认印度人的损失已经足够大之后,才轻盈的向北面返航。也许,这一次对地攻击行动的战果是任何一次空战都无法超越的!在半个小时之中,中国空军自己能够统计到的结果中,印度就损失了至少700架作战飞机,其中大部分是从美国购买来的那些战斗机,其中甚至还有15架F-35!
  而在袭击了印度的空军基地的同时,中国空军还对印度的物资储存基地进行了猛烈的打击。由于大家关注这些物资的注意力绝对没有关心印度损失了多少战斗机那么的强烈,所以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个问题。其实,这才是对印度战术层面上最大的打击。即使损失700架作战飞机,但是现在印度仍然保持着优势空中力量,而且在质量上也占据了优势。而且美国肯定会想办法将印度的损失弥补上。所以,印度空军只要吸取教训,把握好今后的机会,必然会在战场上继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但是,损失的物资并不是那么好补充的了。战机可以自己飞过来,但是物资却没有张翅膀,是绝对飞不过来的了!而现在印度陆军正在前面猛攻,如果失去了后勤保障,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那就看看当年进攻俄罗斯的拿破伦,还有二战中进攻苏联的纳粹德国吧!
  虽然,两次行动基本上是独立进行的,但是很显然,这两次着重点不同的行动,让印巴战场上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战略层面上,印度不但没有了对巴基斯坦的核优势,而且现在还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碍于核不扩散条约,美国什么都能卖给印度,恐怕就核武器没办法卖。所以,印度真要想完全赢得这场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从战术层面上来看,中国的这轮猛烈打击,虽然没有落到印度先头进攻部队的头上,但是很明显,印度的进攻部队要放慢脚步了,在其后方的补给没有跟上来,空中支援无法恢复到开战时的水平之前,恐怕印度的进攻将变得很艰难了!
  如果说第四次印巴战争早就能够预见的话,而中国参战也是在大家的预料之中的话,那么中国这么迅速的出击,恐怕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前面已经多次说过了,比起印巴之间平坦的国界线来讲,中国与印度之间隔着一道天然的,世界上最高的屏障,平均海拔在7000米左右的喜马拉雅山足以阻挡住任何军队的步伐了。因为印度次大陆与亚欧板块之间的冲撞,形成了这条高大的山脉。在喜马拉雅山南面,只有一小部分缓冲地带,然后就进入了南部的平原地区。而在北面,却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出了喜马拉雅山的阻挡之外,中国还将面临青藏高原的严酷挑战。
  印巴之间出现战争的可能性是在3个月之前,而中国要想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做好一次大规模战争的准备,如果是在别的地区,可能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在青藏高原上,而且还要跨越喜马拉雅山,恐怕就不是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就能够做到的了!而为了做到进攻的突然性,中国也不可能大张旗鼓的进行战争准备活动。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中国军队的准备工作确实做得很不到位,即使现在已经对印度发动了打击行动,但是却无法马上投入地面部队。很显然,自然条件的限制已经超越了人力所能够克服的范围!
  战火已经燃烧了起来,但是最后能够走到哪一步呢?印度能够在短时间内消灭巴基斯坦吗?巴基斯坦能够顶住印度的猛烈进攻吗?中国能够帮上巴基斯坦的忙吗?中国的自卫反击战能够取得多少的战果呢?这都还存在着悬念,在有一方放弃战争,或者是战败之前,恐怕这些问题都不会有答案,因为这是两场关联性非常强的战争!
  印度中部地区上空。一队F-13战斗机正在低空前进着,虽然天就快要亮了,但是黎明前的黑暗却久久不肯离去。
  赵隼鹰手心中的汗水还没有完全干掉,飞机别切换到了自动驾驶上。咬着巧克力,脑海中又出现了开始那一幕!
  从接到命令之后,赵隼鹰他们以最快的速度从成都机场起飞了。在达到和田附近的空军基后,他们休息了半个小时,战机在得到了简单的检查,并且添加了燃料之后,再次腾空而起。第一次空中加油是在普兰附近。装满了燃料的F-13就调头南下,沿着印度与尼泊尔西部的边境线向印度腹地飞去。而这时候,任务包才被解开,他们攻击的目标是位于博帕尔周围150公里范围内的12处印度的秘密军事基地与科学研究所,还有一座印度的重水反应堆。
  由于采取的是低空飞行,而且目标已经在F-13的极限作战半径之外了,就算在返航的时候能够得到空中加油机的支持,赵隼鹰他们还是很小心的把速度控制在了0.7马赫,争取能够飞得更远一点,毕竟多留点返航的燃料,即使是遇见印度空军的战机,也可以做一番战斗,而不用仓促的放弃对地攻击任务进行空战了。
  由于携带的都是射程在40公里以上的防区外制导炸弹,而且都是重磅钻地的型号。所以赵隼鹰他们的攻击并没有多大的悬念。但是为了确认目标已经得到摧毁,这是在任务中写明了的,必须要目视确认目标得到摧毁,因为这次的行动经不起一点的闪失。所以,当赵隼鹰他们投下了炸弹之后,并没有马上返航,而是在继续跟进。
  赵隼鹰他们分到是一处导弹基地。根据情报显示,那里储存有至少5枚“烈火Ⅲ”型弹道导弹。而这种射程达到了5000公里的弹道导弹是印度的主要威胁武器,更是主要的战略导弹。如果在印度东部地区发射的话,足以打到北京了!而这些导弹一般都配有核弹头的,虽然情报上没有说明这里到底有没有核弹头,到底有多少核弹头。但是赵隼鹰很清楚,这处埋在地下的军事基地中,肯定有印度的终极武器!
  投下了炸弹之后,赵隼鹰他们放慢了飞行速度,在分出一个小队对印度的防空系统进行压制之后,他们继续向目标前进。
  炸弹落地的时候,他们正好达到了目标上空。此时他们的高度已经上升到了2000米。而炸弹爆炸的一瞬间,他们几乎能够用肉眼看到地面闪动的那一下火光,肯定是有油库或者是弹药库被击中了。从雷达屏幕上可以清楚的看到目标已经被摧毁了,但是还没等到赵隼鹰他们高兴起来,突然辐射告警器上的红色灯光闪烁了起来。
  不用赵隼鹰下命令,12架担任第二次打击任务的F-13攻击机立即向极速上升。此时,下面的大地已经距离的震动了起来,空气之中都充满了一股恶魔降临时的气焰。很明显,印度在这里有核弹头,而且还很不幸的被赵隼鹰他们投下的炸弹诱爆了!幸亏,这是处地下基地,如果是在地面的话,恐怕赵隼鹰他们再厉害,也绝对逃不掉了。
  当核爆炸的电磁波在瞬间到达之后,F-13上的所有电传感控制系统,雷达,红外探测器等等仪器都失灵了。而F-13也被切换到了机械操控系统上,勉强的在空中飞行着。不用再确认目标有没有被摧毁了,现在赵隼鹰他们能够想到的只是尽快的逃离这里,再呆下去,如果核辐射散到了地面上来,恐怕他们都逃不掉了!
  飞行了20分钟,终于逃出了核辐射可能的沾染区。而这时候,电磁冲击波也过去了,F-13的自检系统恢复了雷达与两条电传控系统的功能,但是红外探测系统,以及部分别的电子系统都受到了破坏,只有回到基地后才能修复了。
  谁也没想到印度还真的将核弹头进行了战斗部署。按照中美俄三国的核武器使用原则,平时核弹头是与导弹分离的,只有在出现危机的时候,才会将核弹头装到导弹上。当然,潜射导弹出外了。而印度因为没有完整的国家核力量控制体系,而且也无法借助别的国家的经验,所以出现一些小错误也是必然的。
  当赵隼鹰他们恢复了卫星导航系统以及与总部的通信系统的时候,才发现北上的航道已经被印度空军封锁了。而现在这批F-13虽然都携带有空对空导弹,但是带得都不多,而且很多战机的火控系统都出了问题,再上去与印度空军进行空战,恐怕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赵隼鹰只看了下航线图,就知道现在他们只能够向东前进了。大概印度人绝对没有想到他们会绕远路吧,毕竟依靠现在这些战机上的燃料,向东线飞行的话,是绝对无法飞回国内的。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了选择,聂鹏举将情况向上面汇报之后,就带着大队的48架战机一起向东转向了。现在昆明的空军基地正在紧急调遣空中加油机,政府也在与缅甸政府协调,他们肯定要在缅甸上空接受空中加油,然后才能回国去了!
第三章
蛟龙出海
  当世界的目光都放在印巴与中印战场上的时候,中印两国却将重点放在了海洋上。随着“中华”号航母舰队通过巽他海峡,中印大海战已经一触及发了。
  印度知道在陆地上,中国存在着太多的限制,即使空军已经投入到了战斗中来,但是中国强大的陆军不是说翻就能翻过喜马拉雅山的,这必须要时间,还要非常巨大的投入。现在,印度空军虽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也能与中巴空军打成平手,毕竟中国在西藏地区的空军基地并不多,而且高原地区存在着很多后勤保障方面的困难,空军的出动也受到了限制。而从成都或者是新疆南部地区起飞的战机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够到达战场,这已经严重的限制了中国空军的出动强度。因此,印度到还不怎么担心地面战场上的情况。随着印度军队在前线的步步推进,巴基斯坦崩溃是迟早的事情!而出了地面战场之外,印度人却怎么都不敢小看海上战场!
  作为印度洋上最大的国家,印度一直非常重视海军的建设与发展。在印度人的“宏伟”计划中,他们是要让印度洋名至实归,成为真正的“印度的海洋”。而在这些年来,印度对海军的投资也远远超过了另外2个军种。而印度人的海洋野心,也在这里充分的显示了出来。而再看印度海军的实力,虽然远超过了周围国家的海上实力,但是离他们的“宏伟”目标还差了很远呢!
  虽然印度一直保持着2支航母舰队,数十艘潜艇的海军规模,并且在印度洋上的众多岛屿中建设起了海军基地,基本上达到了控制印度周围2000公里范围海洋的目的,但是,在这些的背后,却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印度洋已经不再是世界是对抗激烈的海洋了。
  在冷战时期,美苏几乎在世界各地展开了对抗行动,而印度洋作为世界第三大海洋,自然也无法避免美苏的角逐。由于美国与苏联都没有挨着印度洋,所以在印度洋上的对抗,主要就是依靠其远洋舰队。在这一时期,即使印度坚持着不结盟的政策,但是他在印度洋上只能充当一个次要的角色。虽然,在冷战结束之后,俄罗斯已经无力,也无心再在这个遥远的大洋是施加自己的影响,而美国在失去了对手之后,也撤消了第八舰队,也就是撤消了印度洋战区,只保留着迪戈加西亚岛上的海空军基地,其在印度洋上的影响力也大大的缩小了。而正是在这的情况下,印度才成为了印度洋上第一海上力量。
  可以毫不客气的讲,印度的这个第一是拣来的,而不是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来的。虽然,现在印度拥有2支航母舰队,并且正在扩充第三支航母舰队,但是印度知道,自己的海军实力其实并不强大,不要说与美国比较,就连中国的海军都比印度的强大!
  虽然印度心里很清楚,但是一个被奴役了数百年的民族,在心理上是存在着巨大的缺陷的,特别是那种自卑与不安全感充斥着印度人的神经,这直接造成了印度人的自大与狂妄,而间接的,也就让印度人盲目的相信他们的海军确实强大到能够与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对抗了!
  抛开人员素质的问题,海军的实力是摆在那里的。虽然印度拥有2支航母舰队,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强大海军中都不可缺少的核潜艇。而且,印度的这2艘航母中,一艘已经是爷爷级的“维兰特”号,那是英国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建造的航母,而到了2009年,其60多年的舰龄恐怕比很多印度人的年龄都要大了(印度在2008年时,人均寿命是62岁)。而另外一艘“甘地”号,也是从俄罗斯购买的二手航母,虽然要比“维兰特”号新不少,但是这艘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航母,现在也已经到了退役的年限了,即使经过了全面翻修,但是舰体的结构强度是有限的,恐怕再修都不会好到哪里去吧!而印度自己开工建造的那艘“印度斯坦”号航母,搞了好几年了,现在还在船台上。而美国也答应帮助印度建造这艘航母,但是当美国专家到了印度的船厂看了之后,就再没下文了。大概那些美国的工程师恐怕也不敢苟同印度人的建造水平吧!就从这些硬件上来看,印度海军能够算强大吗?
  再来看中国海军,虽然中国海军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了十年动乱的严重影响,拉大了与世界海军强国的差距,但是在中国走入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别是进入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之后,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超越了大多数的国家,并且在台湾解放战争之后,终于由黄水海军成为了蓝水海军,真正的具备了全球行动能力!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就有了自己的核潜艇,随着093级核潜艇的大规模服役,中国海军的攻击型核潜艇水平已经接近了世界强国。而093第二改进型的性能已经达到了“弗吉利亚”,“机敏”,与“北德文斯克”级的水平,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核潜艇之一。而在战略核潜艇方面,中国的8艘094级核潜艇携带的射程超过了12000公里的潜射弹道导弹永远是任何一个与中国为敌的国家的噩梦!而在航母方面,虽然中国的起步比较晚,但却走的是一条自研,自产的道路,而且起点非常之高,远远的超过了印度的水平。中国上马的第一级“中华”级航母就定位在了中型常规起降航母上,能够携带40多架,战时最多可以携带60架作战飞机作战。而随着“共和国”号与“人民”号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当这两艘已经属于不同级别的航母服役的时候,中国无疑将是世界第二的航母大国。虽然,只拥有三艘航母的中国海军还远远无法同美国海军对抗,但是比起印度海军来讲,那就强得太多了。
  而在航母的护航舰队上,中国自研的“神盾”巡洋舰与驱逐舰更是全面超越了印度海军的水平,就算是比美国的CG-21型防空导弹巡洋舰都差不了多少。而其大型反潜驱逐舰,以及多用途护卫舰的水平更是远超印度海军。而在这些护航舰艇的保护下,中国海军航母舰队的作战能力,恐怕是印度海军航母舰队这么追都追不上的了。而在舰载作战飞机上。中国最先是打算使用F-10的双发海军型作为主力战斗机,但是在得到了法国的帮助之后,“阵风”的海军型F-15H型就成为了中国航母的主力战斗机。而为了提供全面的指挥与探测能力,中国以Y-12为原型,设计的舰载预警机的性能也绝对不是印度的那几架预警直升机所能比的。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华”号一艘航母的综合作战实力就远超了印度的两艘航母!而这还没有算上两国潜艇部队的差距!
  印度是非常清楚双方实力的对比的,虽然嘴上不肯承认,但是却积极的行动了起来,如果让中国的远征舰队杀入印度洋腹地的话,那印度的海上交通线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到时候美国的援助能不能及时到达印度就是个严重的问题了。
  从一开始,印度就极为重视中国的“中华”号远征舰队群,当“中华”号航母战斗群在香港停留的时候,印度人就积极的行动了起来。名义上,中国这支航母舰队应该是做例行的巡逻任务,但是谁都不敢保证,中国的航母群不会前出印度洋。果然,印巴战争还没爆发,中国就宣布“中华”号航母群将访问巴基斯坦,虽然看上去像是在给巴基斯坦打气,但是谁都知道,只要这支强大的航母战斗群进入印度洋的话,那印度海军恐怕就再也不得安宁了。所以印度赶紧将在巴基斯坦沿岸执行任务的“甘地”号航母战斗群调往东部海域,而正在维修升级的“维兰特”号航母也匆忙凑上了几艘护航舰艇,从孟加拉湾出发了。如果不是“印度斯坦”号航母还没有完工的话,恐怕印度人也会将它用上了。
  中国舰队的行动太迅速了,一离开香港之后,“中华”号航母战斗群就以32节的最高速度一路向南,到了巴达斯群岛之后,“中华”号并没有按照大多数人猜测的那样,选择最近的道路,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而是选择的较远的,绕道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而这一下,完全出了印度人的预料,原先计划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附近,借助岛上的空军拦截中国舰队的计划全盘落空了,而且还陷入了很被动的局面之中。
  此时,“甘地”号航母战斗群刚绕过科摩林角,进入孟加拉湾,而“维兰特”号航母战斗群才离开维沙卡帕特南720海里,距离安达曼群岛还有500海里左右。因为原计划两支航母战斗群应该是在安达曼群岛会合,然后寻找中国舰队决战,但是现在看来,两支舰队是很难会合到一起了。
  如果要在印度洋的入口处拦截中国舰队,“甘地”号航母战斗群必须马上向东南方向前进,争取在苏门答腊群岛西南拦住中国舰队。而从距离上计算,“维兰特”号已经很难跟上“甘地”号的速度了!
  “甘地”号的最高航速能够达到33节,当然,这是苏系舰艇的一大特色,在冷战时期,苏联海军舰队没有美国那么强大,自然希望提高速度,缩短进攻时间,并且加大规避美战机打击的可能性。而为了配合“甘地”号,护航舰艇的最大速度也在30节以上。而以战斗群最快的速度30节计算,“甘地”号航母战斗群只需要37个小时就能够到达苏门答腊岛西部,以舰载机550公里的攻击半径计算,已经能够封锁印度洋的入口了。
  “维兰特”号航母的最大速度只能达到28节,这还是在航母的状态良好下才能够达到的速度,而现在这艘60岁的“爷爷舰”能够达到25节的速度已经是勉为其难了,而真要保证舰艇的可靠性,速度就应该控制在24节之下。而按照这个速度计算,“维兰特”号航母战斗群要想到达战区,至少需要45个小时。就算是进入两个舰队的载机接触范围,也至少需要39个小时。很显然,这中间存在的时间差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虽然问题是明显存在的,但是印度海军并没有迟疑,马上就对两支舰队的行动做了调整。按照中国航母舰队的航行速度,大概只需要35个小时就能够进入广袤的印度洋了,如果印度舰队的反应速度再慢一点的话,那是怎么都无法拦截中国舰队了。所以,印度的两支舰队立马加速前进,如同见到红布的两头公牛一样,在如同蓝丝绦的印度洋上划出了两道泛白的线条。
  “甘地”号绕过佩德罗角(斯里兰卡最北端)之后,马上放弃了向安达曼前进的意图,航向稍微向南转了一点,朝苏门答腊岛的西部直奔而去。而“维兰特”号却并没有改变航向,而是继续朝安达曼群岛前进。为什么印度要将两支本就比中国舰队要弱小的航母战斗群分开行动呢?其实这道理并不复杂,因为“维兰特”号并没有完成维护工作,而那使用了60多年的主机大概也坚持不了多久吧,而护航的那些护卫舰的作战半径也就只有2000多公里,在没有快速战斗支援舰的情况下,“维兰特”号航母战斗群必须到安达曼先补给燃料,维护一番。而这,必然又要耽搁不少的时间吧!
  印度航母舰队的行踪自然逃不过侦察卫星的眼睛。而出了如此下招,很多人都认为印度海军这下要倒霉了,中国海军绝对不会放过这次天赐的机会,抓住印度海军暴露出的弱点,一举消灭突前的“甘地”号航母战斗群,然后再北上诱惑“维兰特”号航母战斗群,歼灭印度海军主力部队,最后打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印度军事基地,如果有可能的话,甚至会占领这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群岛。如果“维兰特”号不出来应战,与空军一起守住这两个群岛的话,“中华”号航母战斗群必然会西进,切断印度本土与这两个群岛的联系,困死那里的印度军队。而且还将直接威胁到印度脆弱的后方。很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海军是没有选择的。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中华”号航母舰队在通过了巽他海峡之后,却放慢了前进速度,航速由30节下降到了18节,以经济航速前进。这一下,又让世界各国搞不懂了,如同美国这类的老牌海军帝国甚至在嘲笑中国海军的经验不够丰富,犯了低级错误呢!
  中国海军舰队会犯低级错误吗?也许会,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绝对不会犯低级错误,在总参与海军总部都盯着的情况下,就算黄伯涛昏了头,都不会让他犯低级错误,而且现在舰队的前进速度,还不是由黄伯涛来决定的。而“中华”号航母战斗群减低速度,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从香港出发之后,在通过巽他海峡时,“中华”号航母战斗群已经狂奔了3000公里。虽然,这对任何一种战斗舰艇来讲,3000公里算不了什么。但是“中华”号装的是乌克兰生产的燃气轮机,在全速运行了60个小时之后,确实需要喘口气。即使这种标称能够连续全速运转数百个小时的燃气轮机还可以继续坚持下去,但是谁都不希望当航母投入战斗之后,发动机出问题而影响到整场战役吧!而这还是次要的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