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861

  航海长看了眼海图,脸上没有一点表情的将司令官的命令传达了下去。整个舰队稍微调整了下航向,朝着那处海域而去。而此时,舰队的所有反潜直升机都已经出动了,护航的反潜护卫舰也紧紧跟随在航母的周围,但是随着航母速度的加快,反潜护卫舰与航母之间的距离逐渐拉了下来,只能由反潜直升机为航母提供反潜掩护了!
  大安达曼岛上,当一架架大型运输机从岛上飞过的时候,一朵朵五颜六色的伞花出现在了天上。
  作为安达曼群岛南端最大的岛屿,这个面积有近百平方公里的岛屿,在这之前,一直作为自然保护区,以及土著人的生活保留地,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骚扰,出了岛上的一处规模并不大的空军基地之外,几乎见不到多少现代化的建筑物。而现在,500多名工程兵正在100多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帮助与保护下,在岛上进行着紧张的工作。
  在安达曼群岛的所有军事基地中,特别是在空军基地中,大安达曼岛上的这处空军基地受到的破坏是最小的。那个中队的攻击机在打击完了布赖尔港之后,携带的弹药已经不多了,所以仅仅破坏了大安达曼岛上这处空军基地的跑道,并没有对别的设施进行多大的破坏。而随后,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控制这处空军基地之后,立即将情况汇报了上去。而江骏在考虑到战局的需要之后,也顾不得这了的自然保护区里的动物,已经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了,马上命令工程兵加紧修复空军基地。
  如果要按照正规办法修复机场的话,那就需要等到运输船将水泥运过来,还需要各种大型施工设备,才能够将跑道修复,保证机场顺利投入使用。本来江骏是打算用这种办法来修复机场的,毕竟远征舰队才经历了一次恶战,损失了一艘驱逐舰,现在大家都需要休息一下,在这里等一等,对航母战斗群来讲,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能够多来几艘防空战舰,舰队的安全也能够加强不少了。但是当海军司令部的一道命令到来之后,江骏不得不改变他的计划了,而让舰队休整的如意算盘也要落空了。
  现在必须要抢时间,赶进度,虽然海军司令部没有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但是从别的方面,江骏也知道,他们最多就只有4个小时,必须在4个小时之内,让一处机场恢复使用,然后将航母舰队的航空燃料送过去,为空军的远程轰炸机提供支持!
  燃料是小问题,“共和国”号携带的航空燃料足够支持65架作战飞机使用半个月的,而且还有2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携带了至少2万吨航空燃料,这足够支持起100架轰炸机出动好几次了。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怎么才能够迅速的恢复机场,至少要修好1500米的跑道!而此时,使用老办法是不行了,显然4个小时还不够水泥凝固呢。而海军司令部也不是没有提供帮助,而是在联络空军之后,给江骏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负责向陆上战区空运物资的50多架大型运输机转飞了一班,紧急向安达曼群岛方向上空投了一批物资,而这主要都是修建一条应急跑道所需要的钢板。而这些钢板在空军储备了不少,本来是准备用到前线机场上的,如果前线机场受到了破坏,这些钢板就会被用起来,让重要的前线机场马上投入使用。只是这次,被用到了海战上来,为海军的行动服务了。当然,只要能够打击敌人,不管是用在哪,空军也不会有一点意见的,而且这本来就是为空军的轰炸机提供帮助。
  当50架大型运输机载着2000多吨物资飞到大安达曼岛的上空之后,只能使用空投将物资送到地面的工程部队手中,幸运的是,那么大一处机场,为空投物资提供了最好的场地。而这些运输机为了携带尽可能多的物资,甚至连反航的燃料都没有带够,返航的时候,还需要加油机为它们提供一次帮助。
  很快,地面早已经准备好的500多名工程兵一拿到铺建临时机场的材料之后,马上就行动了起来。虽然没有大型的施工机械,但是这些工程人员几乎将能够用上的设备都用上了,甚至将海军陆战队的全地形车都征用了过来,为修筑机场提供帮助。
  “共和国”号航母上,当江骏看到返航的运输机之后,终于松了口气,对旁边的参谋点了点头之后,就让他们去准备舰队出发的事情了。
  按照计划,机场恢复使用之后,将为第一批执行攻击任务的轰炸机提供中途转场支持,然后再接受第一批防空战斗机,用来保护群岛上的工程部队,并且在印度洋东部建立起一道防线,也算是为远征舰队守住了回国的道路吧!而在完成了对安达曼群岛的控制之后,“共和国”号航母舰队将马上西进,在群岛南端与前来回合的护航舰队组成新的航母战斗群之后,将在孟加拉湾的西南部与“中华”号航母舰队会合,一起去对付“甘地”号航母战斗群。
  很快,当4个小时还不到的时候,500多名工程兵就在100多名海军陆战队战友的配合下,在3个多小时之内,就将一条1500米的,几乎是用钢板铺起来的跑道搞好了。虽然别的机场设施还没有完全恢复,但是最重要的航空燃料早已经由一条临时铺设的管道送了过来,所以轰炸机到达之后,马上就可以加油,然后对印度的航母舰队发动攻击了。
  也许大家会发现,会场巧合的是,印度为了对付中国的远征舰队,也是利用安达曼群岛为跳板,让远程轰炸机在这里加油,得到补给之后,再进行最后的冲刺。而中国现在做的工作也是一样,利用这里作为跳板,让空军的轰炸机在这里补充燃料,然后再奔赴袭击印度舰队的最后一段航程。从这,也表现出了中印两国的缺陷。虽然中印两国都是空军大国,但是却缺乏真正的战略轰炸机。如果换了美国或者是俄罗斯,肯定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可以直接用其战略轰炸机,携带导弹发动攻击。但是要发展战略轰炸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如果搞一种性能并不那么好的轰炸机,还不如不搞,但是真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个投入就绝对是非常巨大的。不说别的B-2光研制经费就数百亿,而这绝对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承受得起的负担。而且在发展战略轰炸机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技术门槛,而这都不是钱能够买到的技术。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中国空军还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改变的事情!
  很快,当跑道完工的信号传出去之后,已经在外围盘旋的数十架H-6轰炸机有秩序的降落了下来。而地面那些早已经准备好多加油车与地勤人员也迅速的忙碌了起来。由于找不到空军的地勤人员,所以只能临时从航母上抽调了一部分过来。而这些地勤人员只有几个小时来熟悉空军轰炸机的维护工作,但是看他们迅速的为轰炸机补充燃料,压缩空气,冷气等必须的物资之外,还在帮着轰炸机做一些简单的维护,看来这些海军的勤务人员的准备工作也做得很到位。
  H-6是一款很老式的轰炸机了,而它的原型是前苏联的Tu-16,是上世纪50年代开发的轰炸机,虽然经过了多次改进,但是在中国的服役时间也超过了40年,也算得上是一种“爷爷”级的轰炸机了。但是现在使用的这批H-6是中国空军的最新改进型,比原型有着很大的改进。
  变化最大的应该是动力系统,发动机由以前的涡轮喷气式换成了“昆仑2000”型涡轮风扇型发动机。而在有了新的心脏之后,H-6的燃料消耗率已经大大降低了,而在携带8枚反舰导弹之后的作战航程也由6000公里增加到了9000多公里,如果进行空中加油的话,其作战半径更会大大提高。另外,在航空电子设备方面也进行了重大的改进,最主要的是加装了战术通信体统,让这种老实轰炸机具备了与别的战机,部队协同作战的能力。而这对现代化的空战来讲,已经足够了。轰炸机再也不是用来突破敌方防线的主要机种,为了保护昂贵的轰炸机,一般都是在外围发射防区外武器进行攻击。所以,H-6在进行改进之后,还是有足够的力量执行这类的任务的。
  花了1个小时,48架H-6才轮番完成了加油工作,在空中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轰炸队型,对下面机场上的勤务人员表达了感谢之情后,一边向高空爬升,一边向西方飞去。
  站在航母的舰桥上,看到那些逐渐远去的轰炸机,江骏皱起了眉头。虽然看不清楚这些轰炸机携带的是什么导弹,但是可以肯定,它们这一去,几乎做的是自杀式的攻击。即使是美国,其最远的反舰导弹的射程也不超过500公里,这不是导弹的射程上不去,而是对于地面的固定目标不一样,舰艇是活动的,如果射程太远的话,恐怕等导弹到达的时候,舰队就已经离开了。而且,远射程的反舰导弹一般使用的是惯性加GPS的中段导航,这对时间做出了一个巨大的限制。而500公里的范围,是处于航母编队的防空圈之内的,所以,这些轰炸机要想攻击航母舰队,必然要突入印度舰队的核心,而让轰炸机去对抗拦截战斗机,即使它们都有一两门自卫的航炮,但是这与送死没有什么区别!
  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很多时候,为了达到一个更大的目的,就必须要舍弃一些小的利益。而且,在更多的时候,为了达到战略目的,即使用比敌人损失更高的代价来发动进攻,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江骏显然是明白这一点的,看到一队队前来接替航母战斗机的空军战机从舰队上空飞过之后,江骏对旁边的航海军官点了点头,舰队也起锚,准备出发了!
  西面1200多公里外,“甘地”号航母战斗群。
  当休伊特接到最新的卫星情报的时候,一下什么都明白过来了,中国潜艇为什么要在尾随了几天之后才发动攻击,而这一切,现在完全就成了一个阴谋!
  当初中国的潜艇为什么要尾随在“甘地”号航母舰队身后,显然是为了阻止印度的两支航母舰队回合。而现在,印度海军在第一战中已经失败了,那“甘地”号自然不会去送死。而这时候,中国潜艇开始攻击,显然就是要拖住印度舰队撤退的时间。而一两艘核潜艇是很难突破航母舰队的反潜防御圈的,所以,这两艘潜艇也仅仅能够拖延住舰队的后撤步伐!
  现在,中国在安达曼群岛上铺设了一条临时跑道,并且将航母舰队的航空燃料搬到了岛上去,为空军的远程轰炸机提供了足够的燃料支持。虽然不知道中国一次出动了多少的远程轰炸机来打击“甘地”号航母战斗群,但是休伊特知道,这个数字不会少。而且,从时间上来看,只有一个小时让他做出安排了。
  虽然休伊特还有点放不下那艘在海下面的核潜艇,但是现在航母舰队已经快要到达海沟的上方了,而且中国的轰炸机已经在赶来的途中,休伊特再也不敢犹豫,马上让后面几艘还在慢腾腾前进的护卫舰赶上来,同时将舰队的三艘防空导弹驱逐舰组织了起来,现在舰队防空已经是重中之重了。而“甘地”号携带的40架战斗机也全数升空,在空军的拦截战斗机的内线,再组织起了两道防空网,从空中严密的保护着航母!
  显然,印度人的工作是比较到位的,至少,在三道空中防线,再加上舰队自身具备的3层防空火力网的情况下,中国轰炸机是没有那么容易得手了。而从混乱之中忙完了之后,休伊特也松了口气,如果能够顶住中国的这波攻击,他们很快就能进入保克海峡,只要到了西部海域,那他们就算是安全了!
第十章
完美配合
  北京,西山战略指挥中心。
  作为三军总参谋长,花近4天的时间来关注一场海战,这是很不寻常的事情。在以前,很多人只认为,中国的将领大部分都是陆军出身的,所以对海军的战法战术不甚了解,而这指挥也自然谈不上了。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谁都知道,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即使陆军再强大,也无法为国家提供完全的安全保证。而且,在由海向陆的战争方式成为主要的模式的时候,海军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陆军。而现在,远放的那场海战,已经让这位年轻的上将担心了好几天了。
  突然,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了,董震华步伐慌张的走了进来,看得周国辉是一愣一愣的。
  “有消息了!”董震华喘了口气,才继续说到,“我们终于胜利了,印度……印度海军……”
  “印度海军怎么了?”周国辉一跺脚,把烟头插进了堆满了的烟灰缸里面,“到底怎么回事,你别急,慢慢说!”
  “印度……”董震华深呼吸了一下,“印度海军的‘甘地’号航母战斗群已经被消灭了!”
  “哦!”周国辉点了点头,坐回了椅子,“那我们的损失呢?”
  “我们的损失?”董震华一愣,“我们的损失情况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是我想应该不大吧!”
  “你想?”周国辉摇了摇头,站起来拿上了外套,“你先去通知几位将军过来开会,然后去把海军的损失结果统计出来,等下送到会议室去!”
  董震华点了点头,就跟在周国辉后面出去了。而此时,作战区的参谋人员正在忙碌着,显然,前方的损失统计还在进行之中,但是看来,并不像董震华所说的那样,要想干掉印度最强大的一支舰队,而且还要面对印度空军的为难,这个损失能小到什么地方去吗?
  2个小时前,斯里兰卡东面800公里的海域上空。
  张龙上尉拉了下背上的救生伞包,感觉得很别扭,但是看到左边的少校一脸严肃的样子,他也不好再抱怨什么了。
  接到出发任务的时候,张龙他们才休息了7个小时,轰炸机的弹舱内也挂上了制导滑翔炸弹与防区外攻击导弹,他们正要准备出发对印度的阵地发动新一波的攻击时,接到了上级传来新的命令。而从这时候,这个轰炸机师的命运也就改变了。
  持续轰炸了好几天了,虽然印度人的攻势已经得到了一部分的挟制,但是巴基斯坦方面的情况并没有多少好转,光是轰炸是无法阻止印度人前进的步伐的,但是现在陆军还没有做好准备,所以阻挡印度人的任务就交到了空军的手中,只能利用空军的轰炸,来阻止印度人了。而他们这个师的48架轰炸机几乎是没有停顿的出动,几天之内,48架轰炸机已经投下了数千吨的弹药,当然,取得的战果也很不错!而这时候,突然要求他们改变任务,由对地打击变成了对海支援,让这些思维几乎麻木的飞行员一下还有点不适应呢!
  虽然心里存着疑问,但是部队还是很快就完成了准备工作。地勤人员在半个小时之内,就将轰炸机携带的对地攻击弹药都卸了下来,并且重新装上了对海攻击的反舰导弹。虽然H-6经过改进之后,是可以携带反舰导弹的,但是每架轰炸机却只能携带8枚导弹,根本就无法达到最大载弹量。而这也好,正好让这些轰炸机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料。
  从昆明起飞之后,从缅甸上空飞过之后,H-6进入了印度洋。虽然是带的满油起飞,但是其作战半径仍然无法达到要求,不得已,只能在大安达曼岛上的临时机场停了一下,加满燃料之后,再继续出发。
  由于是在海洋上空执行攻击任务,而且要对付的是印度的航母舰队,自然会受到拦截。而轰炸机携带的反舰导弹的射程也就只有200公里,根本就算不上是防区外武器。而现在印度舰队距离最近的中国舰队也有1200公里,显然,海军很难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护航力量了。所以,这些轰炸机上都将普通的降落伞换成了海上救生型。大概,制订这次任务的参谋也已经意识到,这批轰炸机的攻击,并不是太安全吧!
  战争根本就没有安全可言,不管是元帅,还是小兵,都只是战争中微不足道的一元,如果有需要的话,谁都可以牺牲。而坐在机长位置上的章建业少校就这么在想。从一接到新的命令开始,这位已经在空军服役了8年的空军少校,就知道他们这次的行动几乎是飞蛾扑火,结果是很悲惨的。
  其实,在出发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认识到这次的任务有多危险了。印度航母载机的拦截半径只少有450公里。这还只是普通空战的拦截半径。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还有更多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外围等着他们呢。虽然“中华”号将出动护航战斗机,为他们提供最后阶段的空中掩护。但是从“中华”号上起飞的护航战斗机却需要飞行1000公里,才能进入作战空域。即使是F-15H,也只能勉强能够飞到这,然后最多作战5分钟,就必须要返航了。所以,空中掩护的力量绝对不强大,而能不能突破印度人的防线,这主要还要依靠这些本身并没有多少防卫能力的轰炸机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几乎是有去无回的行动,但是当出发的信号响起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耽搁半分钟。48架轰炸机排着整齐的对型离开了昆明空军基地的跑道,向着西南方未知的空域飞去。只是不知道,最后能够再降落到这个机场上的轰炸机能够有多少架呢?
  这是一次悲壮的出击,但是为了达到战略目的,为了战争的需要,为了国家的利益,这些飞行员并没有犹豫。只是很多人在想,以前轰炸台湾的时候,是为了保护祖国的完整,在哈萨克斯坦执行任务的时候,是为了维护友好国家的利益,并且保护祖国的名誉,那这次呢?这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当H-6从大安达曼岛上的机场上起飞的时候,在斯里兰卡海沟里面,一艘潜艇正在努力的挣扎着向前航行。
  自从决定利用海沟的掩护,潜伏到印度舰队必经的航线上的时候,宋伟知道自己选择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当潜艇进入海沟之后,这条路更是再没有别的选择了。在他们面前,是自然造成的障碍,而在突破自然的阻拦之后,他们还将面对敌人的威胁!
  情况并没有像宋伟他们想象的那么好,进入海沟之后,宋伟才发现,这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条海沟。海底火山活动造成了大量沸腾的海水,而随着热的海水上升,冷的海水下沉,形成了极为紊急的海流。而且这不是水平面的海流,而是垂直面的海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潜艇要保持住深度,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遇见上升的海流还没有什么,最多就是被抬高一点,但是遇见下沉的海流时,那麻烦就大了。如果一不小心突破了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的话,就不需要印度人的鱼雷来解决他们了,光是海水巨大的压力,就可以将这条铁管子给压扁了!而这样的情况,宋伟他们并没有少遇到过!
  刚进入海沟,就遇到了一道下沉的海流。如果不是航行长迅速的放掉了压载水舱的水的话,恐怕现在宋伟他们都成了龙宫的客人了。而宋伟并没有批评那位自作主张的军官,而是表扬了他善于决断的能力。但是,从这之后,宋伟他们后面的路就不是那么好走了。
  为了避免再出现危机情况,潜艇不得不打开了低功率探测声纳。幸好,海沟中的地质活动掩盖了他们的发出的噪音,不会被海面的探测器探测到,当然,宋伟他们也不知道海面上到底有没有印度舰队。而速度也降低到了4节。这是他们在海峡中能够维持的最高的速度了,如果再快的话,很可能还没有发现危险,就被旋涡卷了进去,永远也升不上海面了。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艰苦航行,宋伟彻底的理解了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虽然093算不上是世界上最好的潜艇,但是也是很先进的了,而在这道自然界出的难题面前,这艘集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为一体的潜艇却显得是那么的无力与秒小。也许,一条海里的鱼这时候都会比这艘潜艇显得更自如吧!
  困难是有,但是被克服了之后,就算不上是什么困难了。经过了十多个小时的艰苦航行,宋伟他们终于闯出了这道鬼门关,来到了海峡另外一侧的边缘上,也是他们准备伏击印度舰队的地方。
  检查了艇上的情况之后,宋伟指挥潜艇停在了一条密度海底的下面。在这里,他们可以停到海面上的一切动静,但是海面上的反潜舰艇却难以发现他们。那条海底密度层面就如同一道单向玻璃一样,很好的保护着下面的这艘潜艇。
  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为什么在密度海底下面的潜艇能够听到上面的声音,而在上面的反潜战舰却听不到下面潜艇发出的噪音呢?其实这是个简单的折射问题。一般,海底的海水密度要高于海面上海水的密度,所以,声音在通过这个密度跃层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折射与散射。这与光在玻璃的表面上产生折射是一样的道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底发出的声音,一般都会折射回海底,无法到达海面。但是上面传来的声音,在折射之后,仍然会传到海底。当然,如果这个密度关系反过来的话,海面上的水密度较大,海底的水密度较小的话,那前面的情况也就反了过来。而这就不再能够对潜艇提供掩护,而是蒙上了潜艇的耳朵了。当然,任何一位潜艇的指挥官都不会让自己的潜艇处于这么不利的境地之中的。
  完成了隐蔽工作之后,留给宋伟他们的就是等待了,而这几乎是潜艇兵当做家常的事情了。而宋伟也并没有让潜艇关闭反应堆,他并不怕反应堆产生的噪音被印度人发现,而且他也需要在必要的时候,让潜艇加速,对印度舰队发动攻击,或者是逃避印度人的攻击!
  海面上,印度的“甘地”号航母战斗群正在距离宋伟他们潜伏的地点不到100公里的地方,高速向着潜艇的伏击圈航行着。
  到了斯里兰卡海沟上之后,印度舰队指挥官休伊特终于松了口气,现在他不用太担心中国潜艇的威胁了。中国潜艇一直在东部的海域活动,而潜艇要通过斯里兰卡海沟,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在进入海沟之前,休伊特已经派直升机在海沟上密切监视200米以上的海域,并没有发现有中国潜艇活动的迹象。而在东部的中国潜艇要想绕过海沟的话,即使以最大的速度前进,也至少需要5个小时,而5个小时之后,航母舰队就已经进入保克海峡了,所以根本就不会对印度舰队构成多大的威胁了!
  看到一个小队的战斗机降落到航母飞行甲板上,休伊特皱了下眉头,似乎有种不那么好的预感。从卫星情报上来看,中国远征舰队的“中华”号航母战斗群正在加速赶来,现在距离他们只有1200公里了,而这已经在F-15H最大的护航作战半径之内了。而中国的轰炸机也已经离开了大安达曼岛,显然,“中华”号是要对这批轰炸机提供护航战斗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甘地”号的危险并没有完全解除。再看了眼正在甲板上加油与维护的那四架Mig-29K,休伊特的担心更明显了。
  很显然,Mig-29K并不是一种优秀的舰载战斗机。虽然其前身Mig-29是俄系第四代(前苏联对战斗机的分代与西方不一样,他们的第四代战斗机与美国的第三代战斗机差不多)战斗机中的经典,但是,这种前线制空战斗机却不大适合航母使用。
  首先,Mig-29的内部空间并不充裕,所以改进的余地也就不大。而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在战斗机服役的25年到40年之内,电子技术必然会产生飞跃性的进步,而无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升级改进的话,即使设计出来再先进的战斗机,在十来年之后,也已经落后了。而Mig-29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设计成功的,而到现在已经30年了。即使其电子设备经过了改进升级,但是因为太多的限制,所以这些改进很不彻底!
  其次,Mig-29在设计的时候,是作为前线制空战斗机的,所以主要的任务是拦截对方的攻击机,而并没有着重注意战斗机的对地攻击能力。在俄罗斯的空军体系中,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明显,毕竟他们有着太多的专用攻击机,而且都还很优秀,能够弥补Mig-29缺乏对地攻击的缺陷。而且在空军中使用,这些问题也都能够得到弥补,但是在海军,特别是在航母上使用的话,这个问题就很明显了。航母能够携带的战斗机就那么几十架,在以前,也就只有美国的超级航母将载机做了分类,有专门用于防空拦截的F-14,有用于对地攻击的A-6。但是发展到现在,也在将攻击机与战斗机整合,而F/A-18E/F以及F-35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所以,这总缺乏对地(海)打击能力的战斗机,本身就限制了航母的作用了!
  最后,就是Mig-29的航程问题了。由于本身是前线战斗机,是配置在前线机场上使用的。与Mig-21一样,设计的时候就没有将航程作为一项重要的要求。即使Mig-29K在改进的时候,特意加大了油箱的容积,但是其航程短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也是Mig-29在国际市场上没有Su-27卖得好的主要原因了。而作为舰载战斗机,却只能为航母提供450公里不到的防空拦截范围,这只能为航母勉强提供空中掩护了。而在携带对舰攻击导弹的时候,Mig-29K的作战半径只有600多公里,比起中国航母战斗机的攻击半径来讲,这就太短了。而这将让印度海军舰队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其实,这些问题的一个核心,就是Mig-29是一种轻型战斗机,因为飞机本身的限制,很多改进都无法进行,更限制了飞机的使用范围。而印度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Mig-29为其航母的作战飞机的。因为“甘地”号本身并不大,飞行甲板是无法让重型战斗机使用的,另外,印度也买不起法国的“阵风”战斗机,毕竟单价8000万的战斗机比单价2500万的战斗机要贵得太多了!
  虽然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但是休伊特现在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空中有空军的战斗机在提供掩护,航母载机只需要提供第二道空中拦截线。而且,现在也不需要与中国远征舰队对抗了,幸好是这样,如果真与中国远征舰队交手的话,休伊特还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中国舰队多出两轮的打击呢!
  很快,4架战斗机被放进了机库,看来是出了点小问题,需要到机库去修理。而早已经准备在飞行甲板上的另外4架战斗机被迅速的放到了左舷的起飞区,准备去执行防空巡逻任务了。由于航母没有弹射器,所以这些常规战斗机只能依靠滑跃起飞,而Mig-29在装满燃料之后,至少需要110米的滑行距离,才能够从14度的飞行甲板首端的跃板上升空。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甘地”号一次只能放出一架战斗机,而且每2分钟才能放出一架战斗机,而中国使用弹射器的航母每分钟可以弹射2架,而美国的超级航母每分钟可以弹射4架!这样的出动率,也是“甘地”号非常巨大的缺陷!
  用了近10分钟的时间,4架Mig-29才离开了航母,在舰队上空完成编队之后,向东方飞去。因为航母出动率的限制,舰队最多只能保持12架战斗机在前方执行防空巡逻,另外让12架战斗机前去更换,而剩余的战斗机都需要在机库内维护。虽然都是新生产的战斗机,但是这种从陆基战斗机发展而来的舰载机却并不那么适应海洋上的作战环境,只使用了两年,而且还是让最优秀的印度飞行员在控制,就摔掉了3架,平均故障时间也在20个小时之内。换句话说,几乎每飞3次战斗巡逻,就需要去维护了。而这还是训练时的情况,在作战的时候,这个频率还要加大不少!
  当4架携带着4枚中程导弹与4枚格斗导弹,还有一个具750升副油箱的4架战斗机消失在舰队后面的空中时,休伊特转过了身来,顿了下,对旁边正在与前方预警直升机沟通的参谋问到:“有发现中国的轰炸机了吗?”
  那名参谋摇了摇头,尴尬的笑了下,继续询问前方的预警直升机,显然,现在前方还没有任何发现。
  虽然侦察卫星能够探测到基地的情况,也能够发现舰队的行踪,但是却无法探测到高速飞行的飞机。这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虽然各强国都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取得的进展并不大,毕竟这个技术瓶颈并不小。所以,要探测到飞行,还必须要依靠飞机与舰艇上的雷达了。而这,却是印度舰队最大的缺陷。
  由于“甘地”号并没有弹射器,所以只能够使用推重比超过1.1的战斗机,而无法使用笨重的固定翼预警机。而为了解决舰队提前预警的问题,只能将让预警直升机来勉强充当这一角色。
  从雷达的作用原理上来看,由于受到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在探测远距离目标的时候,雷达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显然只有将雷达放到更高的地方,才能够更有效的探测到远方的目标。所以预警机就这么诞生了,直接将雷达放到了能够飞到9000甚至上万米高度的飞机上,雷达的探测距离自然增加了不少。虽然直升机也能够上升到数千米的高度上,但是比起固定翼飞机来讲,这个高度并不高。所以,用直升机携带雷达,其探测距离自然要大打折扣。不要说印度的预警直升机,就连英国的预警直升机的探测距离也不足200公里,印度的自然也不会好到什么地方去。而且,用直升机提供预警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太慢,如果受到对方战斗机的攻击的话,那几乎没有逃跑的机会。而且过短的探测距离,又不得不让直升机飞得更远一点,更接近前线战场。虽然在战争中,并没有预警直升机被击落的记录,但是这样的危险并不小,这是所有国家都不大肯使用直升机作为雷达的载机的最主要原因了。
  而现在,舰队已经将携带的4架预警直升机都用上了,但是仍然只能在舰队东面150公里处,为舰艇提供350公里左右的探测范围。而现在,最外围的战斗机是在600公里处巡逻的,即使是航母的载机也在450公里处活动。显然,这些预警直升机只能为舰队自身的防空系统提供一定的帮助,而无法对空战起到多大的帮助作用!
  因为陆地战场已经进入白热化了,而印度仅有的几架大型预警机都被牵制在了地面战场上,所以那些空军的战斗机是无法得到情报上的支持的。现在在最外围的两道防空拦截线上的战斗机都只能依靠它们自己的雷达了。而对于广袤的海洋来讲,战斗机上那功率并不大的雷达能够起到多少作用呢?
  休伊特愣了一下,心里有点矛盾。显然现在的舰队防空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在没有预警机的支援下,前方的战斗机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甚至会让那些中国轰炸机摸进来。但是直升机只能飞到150公里之外。现在现在是不是要缩小舰队防空的范围呢?如果缩小范围的话,中国轰炸机要是使用的是远程反舰导弹的话,那怎么对付?矛盾在休伊特的心里徘徊着,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正在这时候,旁边的那名参谋终于放下了手上的耳麦,对司令官说到:“前方已经发生战斗了,空军的防空战斗机正在与中国的战斗机战斗,要求我们提供支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