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861

  “关总理,你认为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帮上巴基斯坦?”王一林显然不想走极端,并不希望用自己承受巨大损失的办法来帮助巴基斯坦,这并不是中国应该用的办法。但是,现在出了周国辉提出的那几点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也许我们应该着重加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了!”关爱华转动着脑筋,首先从自己熟悉的外交方面进行了分析,“现在国际反战势力已经很强大了。而我们在消灭了印度海军的主力舰队之后,已经初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现在我们已经控制了安达曼群岛,取得了进入印度洋的前进基地,打开了印度洋的大门。而只要‘共和国’号航母修复,‘人民’号航母服役,我们肯定有能力保护前往海湾的海上运输线。所以,现在我们可以试探性的放出和平的信号,先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即使最后无法改变战争,但是至少我们能够争取到更多国家的支持与同情吧!”
  关爱华的话说得很勉强,她知道,要想通过外交的力量来阻止战争的话,如果真能成功,那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成功了。现在印度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虽然他们的舰队已经覆灭了,但是只要美国愿意,很快就能帮印度再武装出一支更强大的舰队。而且,现在印度的海上通道并没有受到威胁,而且在地面战场上占尽了优势。在美国不停止支持印度之前,要让印度停止进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位中国的女总理也明白,她的努力只是为中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结果!
  “那也就是说,我们还是得准备打硬仗了?”王一林叹息了一下,也许这早已经注定了,是无法改变的,“那好吧,外交方面,还希望关总理多操心了,虽然我们寻求和平,但是并不能表现得软弱,更不能让印度认为我们没有决心将这场战争打下去。如果外交无法阻止战争的话,那我们就只有拿手中的枪来说话了!”
  关爱华点了点头,明白了王一林的意思。虽然还是要向和平努力,但是能不能取得和平,这却是无法肯定的,甚至是很渺茫的事情,那后面的事情,自然就转到了军队的说中来。
  “参谋长!”王一林的目光转移到了周国辉的身上,“在关总理他们努力争取外交上的支持的时候,军队也要尽快做好参战的准备。另外,你们可以先加大对巴基斯坦的空中支持,同时派遣更多的教官去巴基斯坦,让他们协助巴基斯坦指挥官指挥战斗。当然,主要的注意力还是应该放在我们自己的行动上来。进攻不急于发动,这是为了保证结果,我们应该在有充分的准备与把握下,才开展地面战斗。到时候,就算印度不想到谈判桌上来解决问题,我们也要将他打到谈判桌上来!”
  周国辉松了口气,但是并没有觉得轻松。虽然王一林对军事行动表示了很高的支持,但是现在的情况很明显,地面部队行动的时机并没有成熟,而这时候开展进攻,那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先稳住战局,让巴基斯坦再坚持一段时间,而出了空中支援与提供教官之外,现在周国辉能做的只是用给多特殊的力量来延缓印度的进攻时间与减少印度的进攻力量了!
  美国,白宫。
  当中国通过法国表达了希望与印度用谈判的方法来解决双方的冲突的意向之后,法国很快的把中国的意思转达给了美国与印度。虽然印度是战场上的主力,但是前面已经说过了,关键是在美国身上,只要美国停止对印度的援助的话,恐怕印度一天都坚持不下去。所以,现在美国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希拉里在度过了政治危机之后,好象整个人都变了一样,显得更成熟了。而在收到法国大使递交的外交信函之后,这位精干的美国女总统迅速的行动了起来,让几乎所有的幕僚官员都集中了起来,现在美国政府也需要为后面的行动定下一个基调了。
  “哈本上将,你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印度方面的情况吧!”在经过了政治危机的打击之后,希拉里整个人显得内敛了很多,很难将其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了。
  “现在印度的第一阶段进攻已经快结束了!”哈本并没有多耽搁,马上就站了起来。虽然他可以让下面的助手帮他做介绍,但是在这么多高级官员面前,他还是亲自给大家介绍了起来,“在前阶段的进攻之中,印度战争物资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估计。进攻只持续了一周,但是印度已经消耗掉了近3个月的战争物资。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被中国破坏的那一大部分。所以,现在印度军队必然要停下进攻的脚步了。而现在印度正在等待我们新援助的物资到达,才能够开展新一轮的进攻!”
  “那印度新一轮的进攻会在什么时候开始呢?”希拉里摇了摇头,显得很不满意的样子。
  “大概在3天之后!”哈本顿了下,“现在距离印度最近的那支运输舰队将在2天之后到达孟买港,再加上印度需要一天的时间来分配与调动这些物资。所以,印度最快只能在3天之后再开始进攻。但是,在这三天之中……”
  “怎么?”希拉里盯了眼哈本,“三天之中还有什么变化吗?”
  “对!”哈本点了点头,“现在巴基斯坦已经在准备反击了,虽然他们的反击很有限,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提防。而且,现在印度与中国的海战已经结束了,当中国从海上腾出手来之后,自然会想办法在地面战场上发动进攻。而中国肯定也明白巴基斯坦现在受到的压力,我们不能排除中国在短时间内发动进攻的可能性!”
  “哦!”希拉里点了点头,“那你认为中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动进攻吗?”
  “这个不能确定!”哈本显得很为难的样子,“中国一直在进行着地面进攻的准备,现在他们已经在喜马拉雅山东西两线组织起了至少4个轻型军,约7万人的部队。另外,中国也已经获得了缅甸的默认,开始在缅甸北部地区修建一条公路。虽然是以支援缅甸北部发展为借口修建的这条公路,但是很明显,只要中国愿意,就能够通过这条公路,将重型装备运送到中印东部战场上去。而且,在此之外,中国空军一直保持着对印度高强度的打击行动,让印度空军无法全力投入到印巴战场上去。另外,我们还更需要重视中国另外的一手!”
  “什么意思?”希拉里一顿,疑惑的看着哈本。
  “那就是中国的特种部队!”哈本很郑重的说到,“我们已经在中国特种兵的手上吃了不小的亏,而且他们在印度的行动也证明,这绝对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总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来。所以,我们绝对应该高度重视中国特种部队的行动。而从各种方面来看,中国是否马上对印度发动进攻,这并不是件那么容易肯定的事情了!”
  希拉里点了点头,从手边的文件堆里抽了一份出来:“这是法国大使才递交的信函,中国已经发出了和平谈判的信号,那哈本将军对这又有什么看法呢?”
  哈本一愣,虽然听到点风声,但是他还真不相信中国会在胜利之后要求停火谈判,而现在事实就放在面前,也不由得他不相信了。
  “也许我们并不应该太重视中国的这个反应!”哈本思考了一下,“如果我是中国的指挥官的话,肯定也会想办法在发动总攻之前迷惑对手。而现在中国发出和平谈判的邀请,显然并不可完全相信,如果没有错的话,中国肯定已经在准备全面进攻了!”
  希拉里点了点头,目光转到了旁边的国务卿奥斯身上:“奥斯先生,你怎么看待中国这次发出的谈判邀请呢?”
  奥斯摇了摇头,虽然他感觉到中国这次是有意要用谈判来解决问题了,但是哈本的话在先,而且也是有根有据的。所以现在也不好说什么了。
  见到奥斯不好发表意见,希拉里也不再追问,转口说到:“好吧,既然中国发出了谈判邀请,那我们就不能不重视。与印度联络,并且负责谈判的事情,就由奥斯先生负责吧。现在,我们必须将更多的援助送到印度的手中,让印度尽快发动第二轮的进攻。而在对中国的方面上,我们应该限制他们在印度洋的行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我们的航母舰队来限制中国舰队的活动,并且为印度运输船队护航。但是,需要注意一点,我们不能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要做,就让印度去做吧,我们只要把握好自己的利益就好了!”
  会议室内所有的官员都笑了起来。接着,这些美国政府的幕僚官员又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之后,才纷纷散去,只是,大家离开的时候,神色都变了不少。
  当中印海战结束2天之后,由法国撮合的中印谈判正式开始了,而美国作为非正式谈判国,也以观察国的身份参加了这次谈判。
  中国确实是想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但是美国却并不是这么想,认为中国是在以此来掩护军事行动,让印度放松警惕。而在这种误打误撞之下,这场谈判根本就不可能取得让人满意的结果。
  很显然,印度在受到美国指使之后,也不会将谈判当做一会事。而且,现在印度军队正在前线抵抗着巴基斯坦军队反击的压力,后方也已经开始接受美国第四批战争物资的支援了。所以,印度也需要时间来做好进攻的准备。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与印度的谈判还能够进行下去吗?所以,当第一天的谈判结束之后,中印双方同时宣布休会。而随着后面的战争再度扩大,这场仅仅进行了一天的停战谈判,恐怕也算得上是一个“最”了吧!
  借着谈判的掩护,印度顺利的做了下一轮进攻的准备,所以也再也不需要谈判来拖延时间了,在双方的谈判代表还没有离开巴黎的时候,印巴战场上新的炮声已经宣告谈判破裂了。
  而在这三天之中,中国尽力的为巴基斯坦提供着帮助,大批的战争物资送到了巴基斯坦,而更多的中国教官也开始在巴基斯坦军队中充当起了主要的指挥官角色。一支运输舰队也已经在海口完成了集结行动,准备向巴基斯坦运送一批非常重要的战争物资了。
  当印巴战场上的炮火再度响起的时候,和平已经远远的离开了这个战火交织的地区,而要再想再次建立起一个和平的环境,恐怕得以无数的白骨作为根基,才能够让所有有野心的人都知道,战争对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来讲,是没有一点好处的。而只有和平,才能够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也只有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和谐的国际环境才能够为每一个国家都带来好处!
第二章
巴木战役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以下印度在第一阶段的进攻,并且预计一下印度将再次发动的进攻会是个什么样子。
  在印度的第一阶段进攻计划之中,拦腰截断巴基斯坦是重中之重,所以,印度在这个方向上出动了至少3个主力装甲师,5个机械化师,还有另外好几个步兵师。另外,空军的主力也投入到了这一战场上来,为地面部队扫除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在这一战区,印度这方是塔尔沙漠,而这是隔绝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天然屏障。而在巴基斯坦一方,是印度河平原。很明显,印度这方的自然条件要恶劣很多,但是只要部队一进入巴基斯坦,那一望无际的平原将为印度的机械化部队提供最好的战场。所以,印度也将主要的兵力部署到了这里,并且一开始,其进攻就非常的顺利。
  在第一天的进攻之中,印度的主要进攻方向是巴哈瓦尔布尔市,这是巴基斯坦中部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交通枢纽。南面工业地区通往北部地区的铁路,以及东西铁路干线都要从此经过。而且这里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出了其北面的木尔坦之外,在巴基斯坦南北地区之间流动的物资都要在此暂留。可以看出,巴哈瓦尔布尔绝对是一坐非常重要的城市,如果印度能够迅速的控制这座城市的话,那巴基斯坦南北交通流量将减少一半以上,这对巴基斯坦的打击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在进攻巴哈瓦尔布尔的战斗中,印度第一阶段就投入了2个装甲师进行突击,另外还有3个机械化步兵师与其协同。空中,至少有一个联队的攻击机在为进攻部队扫除前进到路上的障碍。而在巴基斯坦这方,虽然战前已经开始准备了,但是巴基斯坦却将防御的中心放到了北部战区。虽然最后认识到了印度的进攻重点是在中部地区,立即就将北部地区的部分部队向南移动,但是这已经来不及抵抗印度的进攻了。
  当印度军队的进攻开始的时候,在巴哈瓦尔布尔东南面,巴基斯坦只有1个步兵师又一个机械化旅的防守兵力。很显然,这是无法阻挡印度军队进攻的步伐的。但是,骁勇的巴基斯坦防御部队仍然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打了一次漂亮的坦克战,大大的打击了印度侵略者嚣张的气焰。
  当战斗开始的时候,哈立德上尉指挥的那个坦克连处于防御的第二线,当时全连官兵正结束了一天的训练,都已经回到了营房休息。由于距离前线大概有40公里,所以他们并没有受到印度进攻炮火的直接攻击,但是前线爆炸所产生的震动,连在营房里休息的人都感觉到了。
  半个小时之后,这支精锐的坦克兵都已经坐到了自己的坦克之中,哈立德指挥着这种与自己同名的坦克,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战斗生涯。
  战后虽然有很多军事专家分析印巴两国坦克兵的质量,毕竟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中,双方的坦克兵表现得最为枪眼。而这其中,不乏人来评价MBT与M1A2两种坦克的性能。虽然,M1A2的电子设备要比MBT先进,但是在火力,装甲防御力,以及机动能力,特别是后勤保障能力方面,M1A2却比MBT差多了。即使在巴基斯坦军队数量不占优势,而且也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MBT,也就是巴基斯坦的“哈立德”主战坦克却在多次小规模战斗中压制住了更多的M1A2,只是最后在兵力上的欠缺,让这些坦克无法发挥出更好的性能来。
  MBT是中巴联合研制,主要供应巴基斯坦陆军使用的一种主战坦克,战斗重量54吨,装备有一门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备弹45发,并且可以携带6枚射程超过5000米的炮射导弹。而在使用贫铀合金脱壳穿甲弹的时候,能够在2500米的距离上击穿800毫米的均质钢板,即使是使用钨合金脱壳穿甲弹也能够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同样厚度的装甲。这种坦克的炮塔与车体正面使用的是复合与爆炸反应装甲,对穿甲弹的防御强度分别达到900与750毫米均质钢板的强度,而对付射流穿甲武器的防御强度也达到了1200与1000毫米均质钢板的强度。坦克装备的是一台中国开发生产的1000千瓦的高增压柴油发动机,能够让坦克的最大公路速度达到75公里每小时,而其全液悬挂系统也能够让坦克的越野速度达到40公里每小时,而其携带的1500升燃料足够坦克在公路上行驶500公里,或者越野行驶250公里。如果加上两具外部油箱的话,行驶距离还将提高不少,只是这会降低坦克的生存能力,并不是所有坦克兵都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坦克的行驶距离的,而且在战斗中,也没有谁愿意背着2具极可能被打爆的副油箱到处跑吧!坦克的车长与炮长都有独立的观瞄设备,并且都可以安装红外夜视成相仪,但是由于经费的问题,并不是每一辆坦克都装了红外夜视成相仪,大部分都只有微光瞄准具,只在每个排有一辆坦克具备有完全的夜战能力。而为了弥补野战能力的不足,坦克使用了11号数据链,所有的情报都将通过数字信号分发到每一辆坦克上,达到协同作战的目的。
  从这些性能上来看,MBT是很优秀的一种坦克,虽然比起各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主战坦克,比如德国的“豹”3,俄罗斯的T-95以及美国的M4坦克要差了那么一点,但是在上一代的坦克之中,这绝对算得上是一款有代表性的产品,特别是其装甲防御能力与火力,机动性之间比较平衡的性能,赋予了这种坦克强大的战斗力。而哈立德上尉正是率领着他们连的10辆坦克参加第一场战斗的。
  当哈立德做好了出发准备的时候,巴基斯坦前线的指挥系统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各级部队都在各自为战,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而看到印度空军的轰炸越来越频繁之后,哈立德上尉再也不敢耽搁,马上就带着加满了燃料的坦克连出发了。
  因为无法确定哪个战场最需要他们这支坦克力量,所以哈立德他们在离开了营地之后,很快就到了东面距离约5公里处的一片树林中隐蔽了起来。按照哈立德当时的想法,他们是想在这里避开印度空军的攻击,并且想办法联络上上级指挥官,如果有可能的话,在这也可以寻找印度的部队进行打击。
  树林在一条T字型的三岔路口的平头上。而印度军队将从竖着的那一条道路上过来。哈立德并没有将10辆坦克部署到一起。他将两个排的6两坦克安排到了南面比较大的那片树林里,而他率领另外一个排,一供四辆坦克埋伏在了北面的树林里,如果印度军队真从这条路上通过的话,那他们就能够以交叉火力来打击印度部队,并且在情况不对的时候,相互掩护撤退。
  树林并是很大,也不是很茂密,但是足够为哈立德他们提供掩护了。而他们的MBT采用的都是平原地区的迷彩涂妆,有很好的伪装效果,至少印度的攻击机是难以用肉眼发现他们的。将坦克部署成突袭阵型之后,哈立德也并没有停下来,因为这不是前几次印巴战争,光靠视觉上的伪装是不够的,现在的对地攻击机都装备有搜索雷达,所以还需要进行雷达伪装。幸运的是,每辆坦克都携带了一具充气式雷达伪装道具,很快,几个伪装道具被放到了东面一点的树林之中,哈立德他们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MBT备有台辅助发动机,在主发动机关闭的情况之下,可以为用辅助动力系统为坦克上的所有设备提供电源。所以这大大的减少了坦克在隐蔽时的热辐射,让攻击机的红外探测系统很难发现地面上的坦克。而比较起来,M1A2因为没有辅助动力系统,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当然,这也是为什么M1A2的燃料消耗速度为什么那么快的原因之一了。
  当哈立德他们隐蔽好半个小时之后,一批前线溃逃的步兵搭车卡车与吉普车从这条公路上过来了。而通过这些士兵的嘴,哈立德也知道,印度在第一波攻击中至少投入了上千辆坦克,而且都是强大的M1A2,另外还有不少的步兵战车配合行动。而现在一支至少有50辆坦克与装甲车的印度装甲部队正在朝这个方向赶来,按照相对的速度计算,印度坦克部队最快将在半个小时之后到达这里!
  让那些无心战斗的士兵离开之后,上尉留下了几十名还有士气战斗下去的步兵,用他们残存的2辆步兵战车在后面组织起了一倒支援火力线,在战斗开始之后,这批步兵将为坦克消灭随行的印度步兵,并且用步兵战车上的远程反坦克导弹为坦克提供支援。而在完成这些部署的时候,道路的远方已经扬起了滚滚烟尘,印度的装甲部队到了。
  虽然现在还是半夜,但是在3500米的距离上,哈立德已经能够通过坦克上的红外成相仪看到正在前进的那些坦克与装甲车辆。很显然,这批印度的坦克肯定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多少抵抗,而放松了警惕,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危险就在前面,致命的打击马上就要到来,仍然保持着行军的对型,这为哈立德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虽然之前有过很多次的实战演习,但是真要开始战斗了,哈立德也觉得有点紧张。当印度的装甲部队距离他们还有3000米,距离后面的装甲车也有4500米的时候,哈立德果断的让后面的2辆装甲车首先开火了。两枚陶式导弹飞行了15秒,在4000米的距离上准确的命中了两辆M2步兵战车。虽然这种老实的反坦克导弹对M1A2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无法构成多大的威胁,但是要打击那些装甲战车,却并不是个什么难事。
  印度的装甲部队很快就被这两枚导弹的打击给搞混乱了。显然这些印度士兵太松懈了,也许前面他们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战斗,所以不知道战斗是什么样子。而现在一下就看到两辆步兵战车被大火吞没,连同里面11名官兵一起成为了废铁,很多人一下都没有反应过来,傻在了那。而这时候,哈立德他们也开火了。
  哈立德他们也是瞄准了那些步兵战车。相对于坦克炮2500米左右的射程,步兵战车上的反坦克导弹可以打到大约5000米之外,这是现在他们主要的威胁。而为了让自己不过早的暴露,所以哈立德他们并没有使用炮弹,同样是使用炮射导弹进行的攻击。而炮射导弹所造成的烟雾与飞灰就要小得多了。
  很快,后面两辆装甲车又发射了两枚导弹,再摧毁了两辆步兵战车之后,这两辆装甲车成为了印度人主要的打击目标。只是,现在它们距离印度的坦克至少还有4000米以上,远超过了坦克炮的射程,而且慌乱之中,印度坦克兵的射击精度可想而知。而当印度人的炮弹落在装甲车附近的时候,这两辆装甲车也开始撤退了。虽然哈立德并没有让这两辆装甲车撤退,但是现在它们擅自的行动,却为哈立德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哈立德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10辆坦克一次齐射就干掉了5辆印度的步兵战车,这已经大大超过哈立德的预计了。所以,他赶紧让所有坦克都停止射击,退出炮射导弹,重新装上了穿甲弹。而此时,那些正在公路上高速突进的印度坦克还没有发现刀已经架到他的脖子上了,自然没有做多少防备,仍然在努力的追击着那两辆装甲车,并且不停的发射着炮弹。
  当印度坦克距离哈里德他们还有2200米的时候,哈立德再也不用等了,在这个距离上,即使没有热成相仪,仅用微光瞄准镜,都能够很清楚的看到那些高大的M1A2坦克了。而且在这个距离上,即使哈立德他们并没有贫铀穿甲弹,但是钨合金穿甲弹都足够击穿M1A2的正面装甲了。印度使用的是M1A2的普通型,而不是SEP型,坦克用的只是普通的复合装甲,而飞贫铀装甲,所以防御力打了不少的折扣。如果是使用贫铀装甲的M1A2SEP型的话,MBT坦克的主炮只能在1500米的距离上才能够击穿其正面装甲。
  那些虽然在高速移动,但是毫无防备的M1A2简直就如同移动靶一样,对哈立德这个坦克连的官兵并没有多少难度。10辆坦克一次齐射,就干掉了8辆M1A2。其中四辆被击中了车体正面,穿甲弹击穿装甲后飞散的破片将坦克正中的驾驶员打成了马蜂窝。随后,炮弹穿过了战斗舱,干掉了里面的坦克跑装填手后,进入了后面的发动机舱才停了下来。虽然坦克里的自动灭火装置很快就将火星扑灭了,但是这些坦克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在遭受这么大的损失之后,甚至连修复的价值都没有了。而另外四辆坦克都被击中了炮塔正面,只有30毫米不到粗细的穿甲弹在坦克的炮塔正面装甲上撕出了一个巨大的口子,在干掉了炮塔内的车长与炮手之后,很快就贯穿了坦克炮塔。其中两辆坦克的自动灭火装置肯定也遭到了破坏,储藏在炮弹尾部的弹药殉爆之后,将整个坦克炮塔都抛上了半空之中,冒出的火焰连4公里之外,正在逃跑的那两辆装甲车上的巴基斯坦士兵都看到了。
  猛烈的打击让印度坦克兵一下不知道真正的敌人在哪了。而在队尾的2辆坦克已经开始转向,这支印度的装甲部队准备逃跑了。而这时候,哈立德自己指挥的这辆坦克已经重新装好了一枚炮弹,MBT上的自动装填机能够在6秒之内就做好一次发射准备,而现在他们还没有开始运动,几乎处于理想的状态之下,所以这个速度更为快捷。而这次,哈立德将坦克炮对准了印度装甲部队最后面的那辆坦克上。虽然距离有3500米左右,但是已经开始转向的M1A2将其侧面暴露了出来。
  几乎在MBT的主炮喷出火光的同一时刻,那辆M1A2就像被人使了定身术一样,在原地震动了一下,接着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鞭炮一样,爆炸了开来。显然,哈立德发射的穿甲弹直接命中了坦克侧面的弹药储藏室,里面弹药的爆炸将这辆坦克彻底的报废了。
  这时候,哈立德他们这个连的10辆坦克也开始运动了起来,因为已经发现危险的印度坦克也开始反击了。只是印度人发射的多数炮弹都落到了巴基斯坦坦克的身后,对这些坦克并没有多少威胁。而MBT仍然在持续开火,即使在颠簸的地面上运动时,坦克自动装弹机的工作效率有所降低,但是其发射出去的穿甲弹如同一张张死亡请贴一样,将一辆辆的印度坦克送进了回炉的行列之中。
  在两个方向的夹击之下,战斗是没有任何悬念的,战斗只持续了10分钟,这队有24辆坦克,29辆步兵战车的印度装甲部队全数被歼灭了。而此时,那两辆逃跑的装甲车也赶了回来,为自己再增添了两个战果。
  哈立德并没有追究那两辆装甲车逃跑的责任,而想到印度人肯定已经呼叫了空中支援,在印度攻击机的面前,他们这些坦克可没有一点还手之力。所以哈立德并没有犹豫,马上就带着10辆坦克与两辆装甲车,搭载着100多名巴基斯坦士兵向南高速撤退,他们需要找到一支弹药补给队,不然的话,这10辆坦克可无法坚持战斗下去了!
  可以说,哈立德的这次伏击战是非常经典的。首先使用两辆装甲车吸引了印度主力部队的注意力,在干掉了那些有远程反坦克导弹的步兵战车之后,开始了对印度坦克的全面攻击。而且交叉的火力,让印度人无法马上将力量集中起来使用,使印度坦克的指挥官受到了严重的牵制与干扰。而等到印度人反应过来,准备组织起力量对一个方向上的巴基斯坦坦克进行攻击的时候,时机已经过去了。
  虽然,这种在小规模战斗中的胜利并不少见,特别是在第二道防线上,很多巴基斯坦的坦克部队都组织起了多多少少反击,而哈立德指挥的这场战斗只是其中的经典,是战果最丰富的一次。但是,巴基斯坦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势,而且还没有空中掩护。所以,在印度潮水般的进攻部队面前,以及空中威胁之下,大多数巴基斯坦的坦克部队都选择了撤退,而整道防线,也迅速的崩溃了。
  当印度的第一支装甲部队到达巴哈瓦尔布尔城的时候,并没有损失多少主力部队。巴基斯坦军队那中小规模的反击,是无法改变战场上的局势的。而当巴基斯坦军队如同潮水般的退到了这座重要的城市之后,已经集结起了至少5万人的兵力,而且还有200多辆坦克,400多辆装甲车,50多辆防空导弹车。显然,巴基斯坦指挥官是想在这里进行防守,而大量的轻武器与反坦克武器也送到了城市居民的手中。这里所有16岁到54岁的成年男子都拿起了武器,即使没有受到多少训练,但是残酷的城市战,绝对是印度人的噩梦!
  当大部队将巴哈瓦尔布尔城包围起来之后,印度的指挥官也认识到,要攻占这座有着顽强抵抗力,有近100万人口的城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该战区的印度陆军指挥官只留下了3个步兵师继续包围城市,并且进行试探性的进攻,其余的部队继续前进。朝木尔坦进发!
  当印度军队再次出击的时候,已经是战争爆发之后36个小时了。而巴基斯坦的最高指挥部已经恢复了对下级部队的指挥功能,大批中国的援助物资,以及中国的军事专家与教官加入到了巴基斯坦陆军当中,开始协助巴基斯坦军队战斗。所以,巴基斯坦的军事机构恢复了全面战斗的能力,战场的局势在这个时候产生了一点变化。
  当巴基斯坦注意到印度的主要进攻方向是在中部地区之后,赶紧从北部与南部战区抽调出了3个师的兵力,从南北两面包抄印度进攻部队的后方。这只属于是有限的反击作战,而印度也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很快就用三个充当预备队的步兵师挡住了巴基斯坦的反击,然后利用空中打击瓦解了巴基斯坦的进攻,将巴基斯坦军队又赶了回去。
  无法威胁到印度进攻部队的后方,而且此时再增援木尔坦或者是巴哈瓦尔布尔都已经太迟了。迫不得已之下,巴基斯坦军部做出了以小换大的选择。在木尔坦方向全力准备防御作战的时候,巴基斯坦不得不放弃巴哈瓦尔布尔,因为现在那座城市已经被围死了,印度也已经切断了所有进入城市的补给通道,即使他们停下来不进攻,那里的部队也绝对会被困死。所以,现在必须要突围,而200多辆坦克,应该是一支不小的突击力量,当然前提的是应用得当。
  当巴哈瓦尔布尔的部队开始突围的时候,就如同一把插入印度军队后背的匕首一样,让印度人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果让这支部队成功北上,将严重打击印度的正面进攻部队,而且会对后面的进攻制造非常大的麻烦。所以印度指挥官没有敢有丝毫的怠慢,赶紧将一个装甲师调整了方向,专门来对付这支突围的巴基斯坦部队。而印度空军的主要力量也由前线支援转移到了对这支部队的打击上来。
  突围战役是非常惨烈的,5万巴基斯坦军人在200辆坦克的开导下,想印度防御阵地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突击。当他们冲破了城市的封锁线的时候,已经损失了近100辆坦克,以及过半的装甲战车。而这时候,印度空军的打击也到来了,那个用来堵缺口的印度装甲师也赶到了。
  现在,要让巴基斯坦军队从新退回城内已经是不可能的时候,他们的后路已经被赶来的另外一个印度步兵旅给堵上了。而前面是装甲力量更强大的印度精锐部队,空中还有印度的攻击机不停的发动攻击。虽然,巴基斯坦空军出动了大量的力量来夺取制空权,协助这支部队进行突围,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好,因为还有更多的印度的制空战斗机在天空中等待着巴基斯坦的战斗机。战斗从地面到天上,无处不是在用鲜血为后面的部队铺垫着突围的道路!
  整个突围作战进行了两天两夜,印度在损失了装甲师约一半的主力部队之后,终于将这支意志力坚强的巴基斯坦军队给打了回去。而在失去了全体突围的希望之后,巴基斯坦指挥官并没有选择投降,而是让所有的部队都化整为零,各自寻找突破口。5天之后,当最后一批突围的巴基斯坦军队到达木尔坦的时候,这5万人的大军只有不到8000人逃了出来。而在这场战役之中,至少有2万5000名巴基斯坦官兵战死,另外还有大约1万人成了印度的俘虏,而且几乎都是受伤后失去抵抗能力,才被印军俘虏的!可以看出来,虽然巴基斯坦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但是这并没有降低巴基斯坦军人保家卫国的士气,也没有降低巴基斯坦人的意志,而这标志着,印度发动的战场战争绝对不会那么轻易的收场,而在面对巴基斯坦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的时候,印度侵略者绝对要付出更为高昂的代价!
  如果仅仅从战术上来看,这次的突围行动是不成功的。在突围部队开始行动之前,巴基斯坦军队并没有组织起防守,而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到了加固木尔坦的防御上,如果能够组织起一支接应部队,哪怕是一个坦克旅,恐怕都不会有那么多的军人倒在印度侵略者的枪口之下了。而且,巴基斯坦由于失去了大部分的制空权,无法在空中为突围部队提供巨大的支持,让这次突围在印度空军的打击下,几乎失去了所有重装甲力量,而在面对印度人的坦克时,很多巴基斯坦士兵甚至只能用手中的步枪与手榴弹与印度侵略者战斗!虽然没有几个详细的统计数据,但是就算以最保守的估计,至少都有60%的巴基斯坦突围部队是被印度空军消灭掉的。而从这也能够看出,在这场战争中,印度空军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起到的作用远远超过了陆军!
  但是,从战略上来看,这次突围行动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却为木尔坦的防守争取到了非常宝贵的2天时间,更为巴基斯坦全面调动国家战争机器创造了机会。比起巴哈瓦尔布尔,木尔坦更为重要,这座有250万人口的城市是巴基斯坦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重镇,而且还有好几座非常重要的军工厂,如果木尔坦落入印度人的手中,那巴基斯坦南北地区的两条铁路先都会被切断,而且还失去了重要的战争支柱。所以,这两天是非常重要的。当印度军队在血腥的战场上完成了对5万巴基斯坦突围军的歼灭战的时候,木尔坦的防御也已经部署好了。在那里,等待着印度侵略者的是20万的巴基斯坦防御大军,另外还有200多架巴基斯坦空军的作战飞机准备投入到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中部战场上,巴基斯坦终于摆脱了战争爆发初期的尴尬境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