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861

  当印度着力解决那4万巴基斯坦突击部队的时候,也开始调动军队进攻拉合尔。两个方向上的行动是同时展开的,因为歼灭巴基斯坦反击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交给了预备队与空军,这并不与前线进攻相冲突。而这时候,巴基斯坦发现他们用来防御拉合尔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而这时候再有所后悔,那太迟了。
  拉合尔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在前面三次印巴战争中,拉合尔都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巴基斯坦防御印度进攻,并且对印度发动进攻的主要根据地。而现在这座城市有500万左右的居民,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也是巴基斯坦北部重镇。在和平时期,拉合尔是巴基斯坦与印度沟通的重要桥梁,但是在战争时期,却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军事据点了。这是一座位于河谷之中的城市,不管印度选择哪条进攻线路,除非是穿越克什米尔的险恶山谷,不然要想进攻伊斯兰堡,就必须要经过这里。当印度兵临城下的时候,与别的所有的城市一样,拉合尔内所有适合战斗的人员都被武装了起来,即使这会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但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全民皆兵是巴基斯坦唯一的选择!
  很快,残酷的城市战,也是印度第一阶段进攻中,遇到的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开始了。准备就绪的,武装到牙齿的25万印度军队先后对拉合尔发动了进攻。而被切断了后勤补给线,仅仅得到了有限空中支持的拉合尔军民勇敢的站在侵略者的面前,用他们手中不多的武器抵抗着侵略者的铁蹄,用他们坚强的意志与侵略者战斗着,保卫着他们的故乡,保卫着他们的祖国!
  关于这场城市战,因为有太多的阴暗之处了,所以印巴双方后来都不想提起这场战役,但是,事后陆续报道出来的关于这场战役的新闻,却时时提醒着人们,战争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它代表的是流血,代表的是牺牲,代表的是无辜的平民遭到屠杀。战争,应该远远的被抛开,永远不要再降临到地球上来!
  从印度开始进攻拉合尔的那一刻开始,就暗示着这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当天,印度进攻部队与巴基斯坦仅有的那一个装甲师在拉合尔南面的河谷爆发了第一场战斗。虽然,巴基斯坦坦克兵在地面上骁勇的行动打得印度侵略者抬不起头来,但是当印度的空中部队赶到的时候,特别是大量的AH-64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巴基斯坦守军再也坚持不住了。
  在美国援助印度的军备之中,至少有500架AH-64已经交到了印度的手中。虽然大部分是没有装长弓雷达的A型,但是在巴基斯坦面前,这仍然是非常先进的武装直升机了。但是,在北部战场,这才是印度第一次将武装直升机投入到战斗中去。为了适应这些武装直升机,虽然印度陆军航空兵的飞行员都在刻苦的训练,但是要向从Mi-24一下转飞AH-64,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出了飞行员的问题之外,AH-64在高温地区的稳定性也是个巨大的问题。与许多美式装备一样,当年设计AH-64的时候,本是为了应付在东欧平原上的战斗,而这时候到了南亚地区,自然出现了很多故障。另外,印度陆军也没有大规模使用武装直升机的经验,更没有坦克与武装直升机协同作战的经验。所以,在使用武装直升机上还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因此种种,印度迟迟没有将武装直升机投入到战争中去,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现在,第一支完成了训练的空中突击旅终于在这里大展手脚了,而且一战就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巴基斯坦防御部队是再合适不过了。如同在边境线上的防御部队一样,当局部地区的后撤开始之后,很快就演变成了全线的崩溃。没有多少悬念,巴基斯坦守军在一天之内就放弃了拉合尔城外围的数处重要的军事据点,而印度进攻部队也在一天之内攻占了这些据点,并且迅速的将战火延伸到了拉合尔城内,残酷的城市战就此展开!
  也许是前方的溃逃打醒了巴基斯坦军人,也许是拉合尔城内的平民唤醒了军人战斗的士气,也许是巴基斯坦总指挥部的命令让这些士兵清醒了过来,或者是巴基斯坦本来就准备打一场城市战来消耗印度侵略者的兵力。当巴基斯坦军队撤到拉合尔之后,就没有再后退一步,借着这个巨大的钢铁丛林,与印度侵略者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而印度军队开始进攻拉合尔主城区的时候,也才发现,在他们前面的再也不是以前那懦弱的巴基斯坦军队,而是一支意志坚强,作风硬朗的钢铁般的军队!
  城市战斗的第一天,印度只在拉合尔东南交撕开了一道小口子。而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巴基斯坦军队迅速的补上了这道缺口,将城市的防线修复了。
  其实,现在印度虽然拥有至少20万的部队可以投入到对城市的进攻中去,但是现在在拉合尔,至少有15万巴基斯坦军队,另外还有几十万才武装起来的居民。除非印度手里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不然是无法攻陷这座坚固的城市的。如果印度的指挥官稍微有点头脑的话,就应该像另外两个战区一样,对这些大城市围而不攻,迅速的将兵里调动到别的方向上去,以形成纵深突破,最后这些城市要么是被巴基斯坦放弃,要么就是不攻而破。但是,该战区的印度指挥官却并没有这么做。而这也不能说他没有头脑,而是实际的情况,决定了在北部战区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地型非常复杂,到处都是沟堑与河流,这对大部队行动非常不利。所以,要想在这一地区进行正面进攻,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而巴基斯坦在该地区的军事据点太多了,如果要一步步的打下去,都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到达伊斯兰堡了。而且,印度在这个战区上的兵力并不多,现在几乎将所有的预备队都已经用上了。因此,按照印度的计划,他们只打算先攻占拉合尔,吸引住巴基斯坦的兵力,而别的方向取得突破提供一定的帮助而已。但是,看现在的情况,巴基斯坦并没有上当,仍然将兵力向南调动,而并没有太重视首都方向上的防御。
  虽然印度在2天的战斗中就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真要攻占这座有500万军民的城市,那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残酷的城市战斗进行了整整5天,当印度第一阶段进攻结束的时候,他们才控制了拉合尔1/3的市区,而且还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这5天的战斗中,印度在进攻中损失了至少150辆坦克,300多辆装甲车,还有无法详细统计的各种车辆至少上千辆。而在巴基斯坦的坚固的防御中,至少有3万印度士兵倒在了巴基斯坦国防军与国民部队的枪口之下。而巴基斯坦方面,也付出了至少2万名官兵阵亡的代价。而且,为了打通拉合尔与北部地区的联系,巴基斯坦至少还用2万名官兵的生命来为拉合尔提供补给。幸运的是,这条补给通道终于打通了,而且从此就一直向拉合尔的守军源源不断的提供着战争物资!
  在印度空军的打击下,是不可能将大型装备送到拉合尔去的,而且这些重型准备也无法与印度侵略者直接抗衡,所以,送到拉合尔守军手中的多半都是轻型的反装甲武器,以及短程防空武器。而就在这场战斗中,中国第一次将自己的特种部队送到了巴基斯坦战场上,帮助巴基斯坦进行战斗。
  关于中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派遣特种部队到高消耗的印巴战场上去战斗,存在着很多的说法。毕竟,特种部队是高价值部队,并不适合在正面战争中使用,而城市战又是消耗最巨大的战场,在这里,武器装备的差距已经降到了最低,即使手中拿的是二战时的枪械,也能够给对手造成巨大的伤害,很多时候,都是双方在相互消耗人员,消耗部队。而中国为什么要将特种部队派遣到拉合尔去,去打这场消耗战呢?
  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是要借此机会提高巴基斯坦军队的士气,让巴基斯坦能够坚持下去。但是,现在巴基斯坦军队虽然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是在士气方面,并不存在多大的问题。而且,要提高巴基斯坦军队的士气,最好的办法是提供更多的空中支持,派遣空中部队比特种部队更管用。很显然,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而另外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是要借此机会,让特种部队进行城市战训练,以适应未来的战争。而这个看法,还稍微有一点道理。可以看出来,随着全球的城市化,未来的战争将更多的在城市中展开,不管是高强度的战争,还是低烈度的冲突,城市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战场。在台湾解放战争中,中国解放军就存在着城市战经验不足,为了解放一座城市,经常要付出非常巨大的代价。而现在美国在伊拉克仍然遭受着同样尴尬的事情,伊拉克的城市游击队给美国占领军制造了非常巨大的麻烦。而通过前面的战斗,中国解放军城市战力量薄弱的问题凸显了出来,所以寻求一种有效的城市战方法,这是解放军本身就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将特种部队投入到城市战中,先让这些精锐的部队学会了城市战的战法,这自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理由了!
  虽然,中国投入的特种部队并不多,具体的数字,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被中国政府公布出来,但是根据很多老军人的回忆,特别是当年参加过拉合尔保卫战的老兵的回忆,当时中国最多就投入了500名左右的特种兵在拉合尔战斗。虽然,这支部队的兵力确实是很少,比起巴基斯坦几十万的军民,这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但是,这全都是中国特种部队中最精锐的一部分。不但比巴基斯坦军队的素质要超出很大一部分,就算比起中国普通的特种部队都要厉害多了。而当这500名特种兵投入到城市战之后,其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这500名特种兵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袭击印度的前线指挥官。虽然被袭击者多数都是低级军官,直到战争结束之后,仍然没有一名印度将军在这里成为猎杀的牺牲品。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低级军官直接指挥着前线部队战斗,当他们被干掉后,那些在前面进攻的印度士兵还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吗?
  在中国特种兵参战之前的2天,只有20多名印度的前线指挥官阵亡,大部分还是因为留在了指挥车里,被连人带车一起干掉的。但是,当中国特种兵参战之后,第一天中,就有79名印度的尉级军官被射杀,大部分都是被狙击手干掉的!而在随后的两天之中,至少有250名印度的低级军官倒在了狙击手的枪口下!由此可见,中国这500名特种部队取得了多大的战果!而正是因为印度前线军官的大量损失,让印度进攻部队一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来,5天之中,只攻占了拉合尔1/3的城区,如果没有中国特种兵的话,恐怕拉合尔都丢掉了!
  战争的残酷性已经不容置疑,中国当然也不会公开自己已经派遣特种部队在印巴战场上战斗的事情。所以,直到战争结束,印度都不知道中国特种兵在拉合尔的行动,一直认为是巴基斯坦投入了他们的特种部队。其实,这时候巴基斯坦的特种部队主要是在中部与南部战场上活动的。当然,巴基斯坦也不会公开这个秘密了。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够打击侵略者,巴基斯坦人还会反对吗?
  当印度的第一阶段进攻结束的时候,拉合尔的炮声也停止了下来。很显然,现在双方都没有力气再战斗下去了,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战斗中的损失,为前线补充新的兵力与物资。当巴基斯坦将后方的部队与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去的时候,印度也在加紧进行第二阶段进攻的准备!
  从整个北部战场上来看,虽然印度取得了一定性的突破,但是双方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场僵局。而拉合尔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不断的粉碎着印巴两国士兵的生命!
  巴基斯坦这在拉合尔留下了能够防御印度的兵力,并没有想到要从这里反攻。很显然,巴基斯坦准备将拉合尔彻底的变成一座消耗的熔炉,这里是用来消耗印度兵力的,而并不是反攻的起点。虽然,这将造成更大的伤亡,但是这也确实能够消耗印度军队的战斗力,为后面的反击做好准备。而为了配合拉合尔的防御,大量被武装起来的平民投入到了敌后游击战之中。据不完全统计,在拉合尔地区的游击队数量达到了5万名左右。而这些游击队的素质虽然不高,但是用来袭击印度的后勤保障线仍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些游击队的袭击,印度运送到前线去的战争物资至少损失了一半。而且还牵制住了大量的兵力,用来保护脆弱的后勤补给线。这为前线的巴基斯坦防御部队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其实,这种人民游击战并不仅仅是在北部战场上才有,只是在这里表现得特别的醒目,因为这一地区的地理条件,极为适合游击队行动。而在整个印巴战场上,至少有20万敌后游击队在活动,而为了支持这些游击队,并且提高游击队的士气,巴基斯坦政府也开始将大量的武器装备向印占区输送,同时宣布游击队都享受正规军的待遇,战争结束之后,都将受到政府的褒奖。也许,并不仅仅是这一道简单的命令的效果,但是从此之后,敌后游击战更是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而印度,也终于尝到了人民战争的滋味!
  当印度陷入游击战的汪洋大海的时候,解决的办法并不多。而随着大量的印度士兵倒在游击队的枪口之下,也为这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添上了重重的一笔。而在这关键的时刻,当看到战友倒在冷枪之下的印度士兵失去理智的时候,恶果就已经埋下了因子。但是让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印度残酷的报复并没有发生在三个主战场上,而是在另外一个双方都不那么重视的战场上!
第五章
克什米尔
  相对于三个主战区,克什米尔地区在印巴双方看来,都不那么重要了。而这主要的原因,还要归结到该地区复杂的地理条件,以及持续了几十年,从来没有间断过的冲突所造成的复杂的人口分布情况!
  比起克什米尔的地理条件来讲,北部战场上的那些困难几乎算不了什么了。作为青藏高原的延伸,克什米尔地区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高原。而且,这还不仅仅是高原那么简单,复杂的山地地形,让任何部队会望而却步。事实上,确实也是这样的。就算在前三次印巴战争中,双方都没有将主战场放到这个争夺的焦点上,而是避开了这里,将战场选在了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地方。
  由于数十年的战争,克什米尔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而这里的贫穷不仅仅是表现在居民的生活上的,更多的还是表现在这里恶劣的社会环境。由于战火的破坏,印巴双方都不会将过的资金投入到这一地区来,当然,他们也没有过多的资金来帮助这个落后的山区发展经济。而联系各个村庄的主要都是山间公路,最多只能让两辆卡车并行。而由于持续不断的恐怖活动与战斗,这里的公路交通网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即使现在印巴双方在这里进行战斗,其投入的力量也是非常弱小的!
  当印度在印巴边界线上发动全线进攻的时候,也在克什米尔地区进行了有限的进攻。因为实在是无法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这一战场上来,而且由巴基斯坦支持的克什米尔游击队的战斗力并不低,所以印度也仅仅能够发动有限的进攻,来牵制这里的巴基斯坦军队。除此之外,印度并没有多大的期望。
  虽然,印度不想在这个战场上消耗太多的力量,但是,当战火蔓延开来之后,就不是由印度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了。当巴基斯坦发现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兵力并不是很多的时候,甚至没有特意增加在克什米尔的部队时,马上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在克什米尔大做文章了。
  归根结底,印巴冲突的结症就在克什米尔,正是因为克什米尔的归属悬而未决,所以导致了这两个国家连续数十年的冲突与敌对。很显然,如果能够和平的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话,那就不存在印巴冲突了。如果不能够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话,那用战争的手段来让克什米尔的归属确定下来,也并不是一个很差的选择。所以,当印度方面出现漏洞的时候,巴基斯坦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这是整个印巴战场上,巴基斯坦唯一占有优势的一处,而且也是巴基斯坦唯一以进攻为主的战区。当巴基斯坦军队越过了印巴停火线,并且让大量的克什米尔游击队在印控区进行破坏活动的时候,克什米尔问题就不再是简单的问题了,而这时候,印度也终于开始重视这块先前忽视了的战场。
  其实,现在印度是有苦自己知,要想增强克什米尔战区中的兵力,并不是说说话那么容易的事情。
  克什米尔争端其实并不仅仅是印巴两国的事情,当年英国总督的一纸文件,将中国也牵扯进了这场闹剧中来。按照麦克马洪画的那条线,至少有12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国土被画到了克什米尔的范围之内。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国被牵扯到了这个争端中来。而在1963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之后,当时的中国政府考虑到防御这些在喜马拉雅山南面的国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当时印度是不结盟国家的首领,而新中国是需要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的,也就不好太过于得罪印度。所以,中国采取了忍让的策略,主动提出双方军队后撤20公里的意见,并且在印度还没有答应下来的时候,就先行撤退了。当然,印度并没有接受中国的意见,而是迅速的占领了中国军队撤出的地区,甚至越过了麦克马洪线,占领了更多中国的领土。随后,中国陷入了内部混乱之中。当十年动乱结束之后,中国又开始了改革开放,这更需要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别的所有边境争端一样,中国对印度仍然采取了克制的态度,将领土争端放了下来。但是,印度似乎认为中国害怕了,不敢与印度为敌了,更是变本加厉的想办法对付中国,而这其中,支持西藏分裂份子,收容达赖分裂集团最为明显。而且还与美国一起大吹中国威胁论,只不过,印度自己就没有威胁别的国家吗?这贼喊捉贼的事情,显然印度是学了个十全!而现在,当中国把国家利益放到首位,不再以出卖国家利益来换取别人的同情的时候,那印度也应该尝到为恶几十年的苦果了!
  毫无疑问,当印巴战争再度爆发的时候,中国是不会袖手旁观的,而且,中国也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立场。现在,中国仅仅使用了空军与海军,就让印度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甚至觉得比与巴基斯坦作战还要艰难。所以,在进攻巴基斯坦的同时,印度一点也不敢放松对中国的警惕,光是这一点,就至少牵制住了印度40%的兵力。特别是在东部与克什米尔战区,印度大量的部队被用到了防御中国的方向上,而能够用来与巴基斯坦作战的兵力,自然非常有限了。
  其实,巴基斯坦也早就看出了这一点。虽然在三个主战场上,印度在拼命的进攻,但是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度绝对会留一手,而这正好为巴基斯坦军队提供了机会。如果能够迅速的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将印度赶出克什米尔地区,那么今后停战的时候,巴基斯坦也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而当巴基斯坦完全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之后,还将从北面直接威胁到印度的中心地带,这不但能够提高军队的士气,还能够改变战场的局势。但是,巴基斯坦有可能这么容易的就将克什米尔收入囊中吗?如果真那么容易的话,恐怕印度永远都不会放弃这一战区了!
  双方在这一战区投入的都是山地部队。印度本有12个山地师,其中6个山地师在东部与北部两条战线上与中国军队对抗,还有4个山地师在后方充当战略预备队。所以,能够用到对付巴基斯坦的战场上的山地师只有2个。而要防守这么大范围的地区,2个师的兵力是严重不够的。因此,印度将3个陆军航空兵师都投入到了克什米尔地区。这些印度的陆军航空兵装备的都是Mi-24一类武装直升机以及俄制运输直升机。正是因为陆军航空兵的主力部队被牵制在了这,所以印度无法在别的战场上大量使用武装直升机部队了!
  而在巴基斯坦这方,为了应付克什米尔复杂的地形,也有4个山地师。这是巴基斯坦所有的山地部队,而现在全都投入到了克什米尔战场上。而为了应付印度强大的低空打击力量,巴基斯坦将其不多的陆军航空兵也投入到了这一战场上来。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个装备有240多架WZ-10的空中突击师。虽然巴基斯坦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巴基斯坦就可以顺利的控制战场了。在克什米尔这种非常利于防守的地区作战,进攻的一方至少需要投入3倍于防御一方的兵力才能够保证进攻的顺利与通畅。但是,现在巴基斯坦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部队可以使用。但是比较幸运的是,印度在这一战区投入的空中力量并不算多。由于遭到了中国突然的打击,印度空军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而为了保证三个主战场上的空中支援,印度不得不将准备用到克什米尔地区的空中力量转移到了别的战场上去。而中国空军现在主要的支援地区就是巴基斯坦的北部战区,而为了配合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进攻,中国也投入了大量的空中力量!这大概是巴基斯坦这方唯一具有绝对优势的部分吧!
  与别的战区一样,当克什米尔的战斗爆发之后,也只能用“惨烈”两个字来形容!由于无法使用坦克等重装备,双方的士兵都是依靠最基本的武器在战斗。但是,当中国的空中支援开始之后,战争的天平也终于开始向巴基斯坦一方倾斜!
  其实,从整个战场上来看,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投入这么多的兵力发动进攻,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这也是巴基斯坦无法改变的选择。巴基斯坦首都就在克什米尔的旁边,距离东边的印巴停火线只有100多公里。而伊斯兰堡是一座并不大的城市,如果首都受到威胁的话,那巴基斯坦就不用再战斗下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巴基斯坦自然想在克什米尔地区获得更多的安全空间,所以,对克什米尔地区发动进攻,与在拉合尔的死守是巴基斯坦必须要做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即使从战略上来看,这么做并不那么的明智!
  按照中国的意思,现在巴基斯坦首先应该稳住中部战区,在南部地区与印度打游击战,并且寻找适合的机会对印度境内发动纵深突击。而在克什米尔地区,根本就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兵力发动进攻,毕竟这并不是一块很重要的战区。但是现在指挥的决定权在巴基斯坦最高指挥部的手中,中国承担的只是支援的任务,所以还是得按照巴基斯坦的意思战斗。而为了配合巴基斯坦的进攻,中国不得不将大量的空中力量用到这一战区上,而对印度在别的战区上的进攻的牵制力就弱了很多。大概这也是有得有失的结果吧!
  比起印度空军的支援行动,在克什米尔的战斗中,中国空军立马就表现出了超出很多的素质了。其实这不仅仅是空军素质的问题,更多的是情报与信息交换能力,而在信息网络战成为主流的时候,中国军队并没有落到世界的后面,虽然比不上美国,但是正要对付印度,那只是小菜一碟,这从中国空军及时的空中打击上,就可以完全看出来了。
  巴基斯坦第一阶段进攻的重点是乌里。这是克什米尔东部通往斯利那加的重要据点。相对于别的方向,这里的地势也更适合进攻部队。当然,这仅仅是相对的,如果真说到进攻的优势,恐怕在克什米尔所有地区都不存在吧!
  当巴基斯坦军队花了一天时间拿下乌里之后,印度终于认识到,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进攻绝对不是说着玩的。而且,在中国空军的强力支持下,巴基斯坦的进攻显得很有力量。就算没有坦克参加到进攻中来,但是印度守军同样也没有有效的手段来对付空中打击,所以,优势的一方已经转到了巴基斯坦一方。
  但是,当拿下乌里之后,巴基斯坦的进攻就再没有那么顺利了。这并不是印度的防御力量增强导致的,毕竟要向这些地区派遣军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是因为复杂的地形,让巴基斯坦军队再难以维持进攻速度。而在缺乏空中机动力量的时候,要想从地面上达到进攻目的,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其实,在战争中,很多问题都算不上问题,毕竟对巴基斯坦来讲,这是一场全面战争,国家早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但是,对中国来讲,这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中国不可能将所有的国家战争力量都调动起来,因为中国还有太多的方向需要注意。中国也更不可能将国家带入战时状态。而巴基斯坦要想战斗下去,就必须要依靠中国,必须要在中国的帮助下进行战斗。正因为如此,那很多问题就显得特别的明显,而在克什米尔地区就表现得很明显。
  当年,美国在阿富汗行动的时候,同样也是在山地地区战斗的,但是美国借助低空机动力量,成功的克服了山地带来的阻碍。而且,当年前苏联军队在阿富汗也是采取以直升机携带部队进行蛙跳作战的方式来对付山地与游击队的。而现在,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利用直升机的垂直输送能力,让部队达到快速前进的目的。而且在中国空军的支持下,直升机的使用范围将大大扩大。但是,比起大国陆军来讲,巴基斯坦严重的缺乏直升机,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垂直突击力来。
  中国是有强大的直升机突击部队,空降15军早就在前面的数次战斗中打响了名气,而且现在空降16军也已经完成了建制,另外两支空降军也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如果中国能够将这些力量投入到战场上去的话,那肯定会迅速的改变克什米尔的兵力对比。但是,这并不仅仅是军事问题那么简单,在中印巴三方之间,对中国来讲,克什米尔更是一个三方的政治问题!
  虽然,中国一直在竭力的支持巴基斯坦,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巴基斯坦绝对不可能成为坦桑尼亚那样的盟国,理由很简单,因为巴基斯坦也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作为伊斯兰世界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作为伊斯兰世界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巴基斯坦一直想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领袖,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带领伊斯兰世界走向繁荣强大。而中国在中东问题上,虽然采取的是中庸政策,但是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一直不错,虽然多次合作都因为美国的干扰而高吹,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中国与以色列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了在伊斯兰世界中的关系。所以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合作,也是相互利益的驱使。中国需要巴基斯坦牵制印度,避免印度的压力都放到自己的身上,而巴基斯坦也需要获得中国的支持,好在南亚有立足之地。而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中国与巴基斯坦能够彻底的进行合作吗?所以,中国是不希望克什米尔完全落入巴基斯坦手中的。虽然中国也不想看到巴基斯坦与印度爆发战争,但是如果两国失去了冲突的理由的话,中国也不会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只要克什米尔争端还存在,即使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印巴两国仍然存在矛盾,而这是牵制这两个国家最好的办法!
  而从另外一方来讲,印度为了避免与中国的冲突而影响到对巴基斯坦的战争,也必然会在相关的问题上,对中国做出一定的让步。这从在战争爆发之前,印度将达赖集团驱逐出印度,并且在表面上减少了东部地区前线驻军上就可以看出来。可以说,印度在心里,还是很害怕中国的,如果中国不计后果的参加到这场战争中来的话,印度将没有任何的胜算。虽然,印度做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中国仍然参加了进来,显然,这让印度很失望。但是迫于现在的局势,印度是无法主动向中国挑战的。因此,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必须采取忍让政策。而在主战场上,印度采取了凌厉的攻势,也正是要尽快结束对巴基斯坦的战争,好全力应付中国的威胁。
  抛开这些政治与军事上的问题,只从物资上来讲,中国现在也不可能将更多的直升机提供给巴基斯坦。通过与美国在哈萨克斯坦南部的战斗,空中突击部队的作用彻底的显露了出来。比起传统的地面部队,通过直升机掩护,并且由低空进行机动的部队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机动与突击力。即使,这些部队缺乏足够的装甲保护,但是以其强大的火力,以及迅捷的行动速度,在战场上仍然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力量来。所以,在空降15军,16军的基础上,中国正在组建空降17,18两个军。很显然,现在中国是无法将空降部队投入到战场上去的,而且中国的直升机制造工业也在全速运转,为军队提供足够的直升机。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自然不能将更多的直升机提供给巴基斯坦。当然,从根本上来讲,中国就不想巴基斯坦完全占领克什米尔。
  综合上面这么多原因,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发动的进攻就不会很顺利了,但是,中国也希望利用克什米尔地区牵制印度军队,毕竟巴基斯坦要是被印度消灭了的话,那中国就必须要单独棉队印度的压力了。所以,中国也提供了强大的空中支援,而这一战,让印度人尝到了什么才是空中打击,知道了空中打击的真正滋味!
  当巴基斯坦军队占领乌里之后,开始集结部队,准备对克什米尔首府,也是克什米尔最大的城市斯利那加发动进攻。而从这一刻开始,中国负责支援这一战区的三个攻击机大队的行动由战场支援转为了定点打击,而打击的目标就是斯利那加内的各种军事与重要的民用设施。
  在克什米尔战区的战斗爆发的第二天,也是印度进攻巴基斯坦的第三天,中国空军发动了代号“雷霆”的空中战役。战役的首阶段目标是摧毁印度在这一地区的空军基地,让印度失去制空权,为后面的全面空中打击行动创造条件。
  虽然印度在这一地区的制空战斗机的数量达到了200架,但是都是“幻影”2000,Mig-29之类的轻型战斗机,甚至还有Mig-23与Mig-21这类落后的战斗机。显然,这些印度战斗机是无法与中国出动的F-13以及F-15这类先进的战斗机抗衡的。而在第一轮的战斗中,双方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空战仅仅打了半个小时,就以印度空军全线撤退结束。空战之中,72架中国战斗机在3架空中指挥机(本来叫做预警机,但是正确的称呼应该为指挥机,毕竟,这些具备有指挥空战的飞机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预警的作用)的协助下,很快就击退了120架印度战斗机,并且迅速的夺取了制空权。其实,这也只能怪印度的指挥机数量太少,而且巴基斯坦空军同时在另外三个战场上发动的空中突击牵制住了印度那几架可怜的指挥机,这才为中国空军的行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这样的空战,就如同拿着弓箭的部队与拿着刀剑的部队战斗一样,根本就不给对方近身格斗的机会,在很远的地方就消灭对手。所以,整场空战是没有多少悬念的,出了部分战斗中爆发了格斗空战之外,印度空军派来的战斗机简直是自投死路!
  解除了印度防空战斗机的威胁之后,跟进的另外72架携带有对地攻击武器的攻击机开始对印度的地面防空系统,以及指挥系统,通信系统,机场等发动了全面打击。而为了保证印度无法在克什米尔战区再投入空中部队,打击的范围延伸到了印度北部地区。而在这次空中打击中,中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防空压制战斗机,以及防空压制武器。
  说起防空压制,最出名的当然是美国的AGM-88“哈姆”导弹以及“野鼬鼠”战术战斗机中队了。当然,还有EA-6B,EF-110等电子战飞机。但是,现在美国已经取消了“野鼬鼠”战术战斗机中队,并且也没有单独发展防空系统压制战斗机了。而是在普通的战斗机上做一定的改进,能够在执行别的任务的时候,同时进行防空压制,而这中间,最出名的自然是EA-18F战斗机了。其实,中国自然知道防空压制战斗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地空导弹系统越加发达的情况下,防空压制已经成为了对地打击中最重要的一项。而在这之前,中国一直都是使用常规武器在进行类似的打击任务。虽然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其效率却远比不上用专用战斗机携带专用武器执行这类任务的效率。而在这一情况下,中国必须要发展专用的防空压制战斗机,以及压制武器了!
  在选择战斗机的时候,虽然很多人偏向使用F-10这种国产战斗机,有的也支持在F-15的基础上与法国合作研制。但是,最后中国空军仍然选择F-13这种重型战斗机为基础,研制防空压制战斗机。而这主要的工作是改进飞机的电子与雷达设备,并且用专门的防空压制武器以及电子战设备来武装这种攻击机。整个研制工作前后只花费了不足2年时间,而在印巴战争爆发的时候,已经有一个中队的12架F-13E投入使用,也很快就被派到了战场上来。
  其实,在克什米尔地区出手并不是F-13E的第一次作战行动。早在中国对印度的导弹,核设施进行的那次打击中,这12架F-13E就已经参加了行动。只是后来中国很小心的避开了与这次空中打击有关的所有问题,将其列为了国家最高机密,所以也就没有人再谈论F-13E在这次攻击中所起到的作用了。
  通过第一轮的空中打击,中国空军已经完全确立了在克什米尔上空的统治地位。为了保持住制空权,直到印度的第一阶段进攻结束,中国一直保持着一架指挥机24小时不间断的在克什米尔上空执行巡逻任务,并且有至少24架战斗机在控制着克什米尔的天空。而与此同时,大量的攻击机对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设施,以及重要的民用设施进行了猛烈的打击。
  在“雷霆”行动的第二阶段,中国空军对克什米尔印控区发动了持续4天的空中打击。整场空中战役中,中国空军攻击机投出了至少5000吨的弹药,其中95%都是精确制导弹药。最后,用不到20架攻击机的代价,摧毁了印控区内75%的印度军事设施,40%的印度兵力,以及大量重要民用设施的战果。可以毫不客气的讲,中国的这次空中打击是非常成功的。毕竟,印度并不是越南,也不是台湾那样的对手,他有着完整的俄制防空系统,并且有着强大的空中力量。而中国空军能够用这么微弱的代价,换取了丰硕的战果。而这也表示,中国空军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空中部队之一,不但具备了用空战夺取制空权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以对摧毁对方空军基地的办法来夺取绝对制空权的能力!
  当中国的空中打击收到良好的效果之后,巴基斯坦的地面行动也进行得非常顺利。虽然,巴基斯坦缺乏低空突击能力,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这样的作战方法。而当中国空军扫除了他们前进道路上主要的障碍之后,进攻自然变得很顺利。其实,在巴基斯坦陆军开始进攻的时候,战场上空至少都有4架中国的攻击机在伴随前进,只要发现印度部队一出头,立即就会发动空中打击,帮助巴基斯坦进攻部队扫除前进道路上的敌人。
  虽然,中国与巴基斯坦这种空地配合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在指挥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在情报沟通上,也存在着障碍。这些问题在第一阶段的行动中就暴露了出来,特别是当一枚中国空军投下的炸弹落到了巴基斯坦阵地上的时候,问题就显得格外明显了。经过中巴双方军事人员的紧急磋商,当天晚上,就对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制订出了解决的办法。
  为了让空地联合行动能够更好的配合起来,中国做出了部分让步,特别是在指挥权上,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而巴基斯坦也在各级部队中,特别是在前线部队中装备了中国的通信工具。现在,中国空军的攻击机可以直接由巴基斯坦军队发出攻击信号,而不需要得到中国指挥部的批准而发动攻击。现在,只要巴基斯坦进攻部队发现印度的抵抗部队,就能够马上用中国的通信仪器发出攻击指令,而在天空中巡逻的中国攻击机马上就进行打击。当然,也有部分中国攻击机在执行战场巡逻任务,这就不需要根据巴基斯坦的要求而发动攻击了。而在后面2天的行动中,中国还第一次将自己的联合战区指挥机投入到了战场上来。
  对E-8,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种在南联盟战争中第一次露面的转职对地打击指挥的指挥机表现出了很优秀的性能。而现在美国开发的E-10已经接近了收尾阶段,E-10是一种集合了空战指挥与对地攻击指挥功能为一体的攻击机。虽然,中国也在致力开发这类综合指挥机,但是比起美国的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方面,中国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所以,中国的联合指挥机一直没有弄出个名堂来。而战争的需要,却让中国意识到,如果不能迅速的探测到地面威胁,并且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部署,指挥攻击机发动攻击的话,那空地协同作战将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还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在这样的压力下,中国迅速的做出了先开发专职对地打击指挥机的决定。而这种YJ-13R就是在空中指挥机的基础上改进的。取掉了用于空中探测的多普勒雷达,装上了相控阵雷达,而雷达的天线分布在机身前段的两侧,具备了探测450公里范围内的地面目标的能力。而最先制造完成的两架YJ-13R在完成了基本测试之后,就投入到了印巴战场上!
  可以毫不客气的讲,中国虽然在克什米尔战区投入了巨大的空中力量,但是这绝对不是中国空军刻意要支持巴基斯坦。换个方向看,就会发现,中国将这里当做了新式武器的实验场。而这时候,恐怕大家也明白了,中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本不重要的战区用上这么巨大的空中力量了吧。其实,综观整个印巴战场,中国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够实验新武器。毕竟,这里就挨着中国本土,如果新的武器系统出现了什么问题,可以很快的回到国内进行修理。当然,如果真出现新式战机被击落的情况的话,中国也可以马上出动特种部队,将战机的残骸夺回来或者销毁,而不落到印度的手中!
  当中国全面参战的时候,印度才发现,中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空中行动,正是在为全面参战做准备。鉴于中印边界地区的特殊情况,中国真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空中力量能否发挥出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以中国以前的空军来看,虽然能够压制住印度空军,但是却无法对地面部队提供足够的支持。很显然,中国空军必须要由一支防空型的空军转变为以对地打击为主的空军了。而通过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战斗,中国空军积累起了足够的经验,同时新式武器也得到了检验。所以,当更大规模的空战开始之后,中国空军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能够以更强大的姿势出现在新的战场上了!
  这时候,大家也应该看出来。虽然克什米尔地区的战斗并不重要,也不算激烈。但是,可以看出来,这是一块跳板,是一块战争扩大的跳板。当中国在这一地区彻底的了解了印度军队的战斗力,并且让自己的部队更完善的时候,那中国的全面行动也就即将开始了。
  而在这一阶段的进攻之中,克什米尔的巴控区由40%扩大到了60%,而且直接威胁到了斯利那加,但是在印度全面收缩防御之后,巴基斯坦进攻部队再难以前进一步了。而这时候,印巴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就此告以段落,但是当双方喘过气来的时候,更大规模的战斗即将开始了!
第六章
虚伪谈判
  可以说,中印海战是这场战争的第一个转折点。因为印度在海战中输了,必然会影响到其地面战场上的战局,而巴基斯坦也需要时间来调整战略部署。中国更需要时间来部署部队,因此,在海战结束之后,双方三国同时停止了大规模战争行动。而为了演示,中印双方第一次坐到了谈判桌上来。
  印度虽然在海战中输了,但是并没有认为彻底的输掉了这场战争。毕竟,美国继续在向印度提供援助,同时也在将大量即将退役的战舰送到印度,只是,美国没有合适的航母提供给印度使用,不然的话,也肯定会让印度重新武装起航母舰队来。而且,印度输掉了海战,并没有被切断海上交通补给线。美国已经答应为到印度的运输船队提供护航,所以印度并不担心无法接受到美国的战争物资。而谈判只是印度为了拖延时间,好完成部队的补充,并且修补在前阶段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很显然,印度并没有任何谈判的诚意!
  而在中国这方,很清楚的知道印度并没有诚意要进行谈判。而中国也需要时间来进行部署,同时在谈判中摸清印度与美国的底。所以,中国也不会将和平的希望寄托在这场谈判上。很显然,中国也并不会很在意这次谈判,仍然是想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