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861

  在第六集团军对38军的防线发动冲击的时候,印度北部战区的别的军团也开始向志愿军发动反击行动了。虽然,有的地方战斗要激烈一点,但是因为印度的反击迟到了10个小时,这已经让志愿军将进攻转化为了防御。虽然印度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是在军队素质上,却根本无法与志愿军对抗,而且在地面远程支援火力上,印度并没有多少优势。所以,印度的反击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出了将志愿军部队牵制在了原来的地方之外,几乎就没有见到有别的用处。但是正因为如此,志愿军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如果印度在一处地方突破了志愿军的防线,那么后果是非常难以想象的。而这,也是直接促动许常青做出全力营救被围部队,迅速解决这一危机的主要原因!
  当赵隼鹰才坐在飞行员食堂准备吃自己这天的第一顿象样的饭菜时,就接到了紧急起飞的命令,来不及吃下一口,赵隼鹰就拿着个面包朝自己的战机跑了过去。
  现在,他们驻扎的地方是一个前线野战机场,是8个小时前,他们执行第一次对地打击任务的时候,返航时就降落到了这里。而让赵隼鹰想不到的是,这个野战机场竟然还有一套晚上的厨房系统,能让疲惫的飞行员吃上热的饭菜,只是,他好象并没有机会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
  连续执行了3次对地打击任务,光是投掉的炸弹都已经超过了20吨了,现在,他们中队又要准备出发了。由于野战机场确实不够大,所以只有他们中队的16架战机在这里,而另外2个中队被分散到了另外的两处野战机场上。
  当赵隼鹰驾驶战机升空之后,战机上的通信系统也接收完了作战任务。这次,他们要打击的是一处印度的全频段干扰系统,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导致了与前线部队的通信受到了巨大的阻碍。而在前几次的打击行动中,他们都无功而返。因为印度的将领也认识到,只有这种系统才能够弥补印度在情报与通信方面的不足,将双方拉回到同一起跑线上来,所以印度人将所有的远程地面防空火力都布置在了这些干扰器的周围,让中国的攻击机只能望而兴叹。只是,这次的行动能够成功吗?赵隼鹰心里都没有点底。
  当他看完了作战任务之后,才发现,这次下的是死命令,要不计一切代价的摧毁印度的这套系统,也难怪,将他们这支攻击机王牌大队给用上了。而在他们大队的三个中队中,第一中队负责对印度的防空系统进行压制,而第三中队负责对印度地面部队进行打击,最或的工作交给了赵隼鹰带领的第二中队。显然,他们第二中队是全大队战绩最好的一个中队,那最困难的任务也就交给了他们。
  起飞之后,赵隼鹰并没有过多的控制战机,只是按照计划里面的要求,将战机加速到了1.3马赫之后,就关掉了加力燃烧室,保持着这个速度向印度的干扰系统杀了过去。而趁着到达战区之前的时间,赵隼鹰还抓紧机会吃下了几块高能巧克力,虽然他们的身体素质都很过硬,但是都快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就算是铁人,也快熬不住了吧!
  很快,他们就在空中与另外2个中队联系上了,现在第一中队在前面20多公里处,准备为他们清除掉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第三中队在侧面20多公里处,准备对那些冒出头来的印度地面部队进行打击。只有赵隼鹰他们一直呆在中间,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到最后的时刻,他们才会用自己携带的武器,对印度的干扰系统发动致命一击。
  在前面的战斗中,赵隼鹰他们已经知道,印度的地面防空火力主要是射程超过120公里的S-400防空系统。这是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中国也曾经想购买,但是并没有能够买到。虽然,比起S-300来讲,射程提高了不少,但是在电子设备上,并没有多少改进,所以,中国的攻击机很快就掌握了印度这些防空系统的特征,并且找到了对付这一系统的办法。
  在距离印度防空阵地还有150公里的时候,第一中队的16架战机几乎同时开始降低高度,从200米的低空向目标杀去。虽然,S-400对战斗机一类的目标最大的拦截距离应该在120公里以上,但是,这只是指高空目标,而对低空来袭击的战机,其拦截距离能够达到40公里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第一中队开始突击的时候,第三中队也跟了上去,开始用携带的炸弹压制住第一中队前进道路上的印度军队,防止他们使用短程导弹来袭击第一中队的战机。此时,战场上的部队密度是相当大的,而要选择一条可以避开印度地面部队的进攻线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赵隼鹰他们也没有时间这么做了。所以,只有一边压制,一边前进!
  在距离目标还有50公里的时候,第一中队已经在反辐射导弹的最远射程处发射了导弹。然后,这批战机一起改变了飞行线路,开始在印度防空系统的最大拦截范围之外巡航飞行。此时,战机是的被动探测雷达能够很清楚的看到那些印度防空阵地上的雷达发出的信号。即使这时候印度的防空雷达关掉了机器,反辐射导弹也记住了它们的位置。而且,在这批战机后方250公里附近的天空中,还有一架联合打击指挥机正在为他们提供印度地面防空系统的情报。所以,不管情况怎么变法,只要这些反辐射导弹能够被发射出去,那么印度的防空雷达十有八九是逃不掉的了。
  在第一中队开始攻击的时候,赵隼鹰他们已经同时降低了高度,速度也随之降低了。现在,他们必须要等待第一中队在前面为他们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才能够继续前进,不然冒着印度人的防空火力发动进攻的话,那将是损失非常大的行动!
  很快,当第一中队从印度的防空阵地上飞过的时候,印度防空系统的北面已经北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来,紧跟在这批战机身后的第三中队也迅速的扫清了附近残余的印度部队,而赵隼鹰他们几乎是毫无阻碍的到达了对印度干扰系统发动攻击的位置上。
  在按下炸弹撒布器的按妞之前,赵隼鹰还一直很担心。比起前面几次袭击来讲,他们这次的行动太顺利了,顺利得有点异常,有点让人不敢相信!而当赵隼鹰把导弹发射出去之后,这才稍微放心了一点,这时候,不管是真是假,只要导弹被发射出去了,那么他们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也差不多该返航了吧!
  印度的全频段干扰在他们的反击开始12个小时的时候,突然停止了。而这一下,志愿军的通信系统重新恢复了工作。当指挥重新畅通之后,恐怕就再也没人能够阻止志愿军的突围了吧!
  此时,身在第一线的奇拉维将军知道他们的干扰系统被志愿军空军炸掉了之后,心里一沉,知道自己的这次反击,已经去了一大半了!
  在前面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奇拉维清楚的认识到,印度之所以能够在第一阶段战斗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是因为印度掌握了情报上的优势,同时控制了天空。而从志愿军参战之后,印度已经失去了在情报方面的优势,同时制空权也交到了志愿军的手中,所以,印度节节败退,即使是进攻,也是在没有志愿军的方向上展开的。而等到志愿军一加强到巴基斯坦的防线上来,印度的进攻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了。而这一切,从大的方面来看,是印度军队的实力不如中国志愿军,但是要从小的方面来看,正是因为印度失去了控制信息的能力,所以落到了下风。因此,在开始反击之前,奇拉维就非常明白,如果无法将中印双方对信息的使用能力拉到同一个水平上来的话,那他永远别想在战场上获得建树。
  印度要想现在就赶上中国在信息方面的优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追赶,那就要让大家都变成瞎子,这样也算是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来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奇拉维只能使用上全频段干扰的办法,非常幸运的是,正好印度研制出来的第一套全频段干扰系统送到了部队中来,也正好被奇拉维利用上了。
  在前面这十多个小时的进攻之中,奇拉维指挥的战斗可以说是有声有色,虽然是突然进攻,打了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从整个战场上来看,印度方面还是占有优势的,即使没有多少空中支援,凭借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奇拉维仍然有信心将被围困的志愿军给吃掉。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中国志愿军竟然这般迅速的摧毁掉了他的全频段干扰系统,让优势在瞬间就从他的手中消失了!
  同时,奇拉维还收到了中国志愿军的39军开始在全战线上开始突击了。很显然,这是中国用来营救他那些被围困的部队的兵力。而此时,虽然印度在前线仍然保持着20万的兵力,但是这些都基本上是二线部队,根本无法与中国的王牌军抗衡,更别说阻挡39军的进攻了。只要39军能够将主要的突击部队集中起来使用,在战线上形成突破重点的话,那么很快就能够突破印度前线的防御阵地!而非常不幸的是,39军正是这么做的,虽然整条战线上都在进攻,但是重点已经显现了出来,39军的目的正是要拦截住正在向东北方向前进的第一集团军的左翼部队!
  此时,奇拉维很自然的产生了退缩的想法。现在,对中国第20军的合围还没有最后完成,中间还有一道大约20公里宽的口子。而中国的这支部队已经开始收缩了,而要歼灭一个中国军,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在对付21军的战场上,虽然21军的兵力基本上都被分成了营一级的规模,但是这些中国军队得到了空中力量的支持,而要迅速的完成扫荡工作,也不那么的现实。现在,39军已经开始行动了,被围的部队肯定也将有所行动,所以,这次的歼灭战,其实已经出现了失败的迹象。而在这一情况下,作为第一集团军的司令官,奇拉维很清楚,他的反击行动已经结束了,现在为了保存实力,他必须要撤下来。但是,就在他开始准备撤退工作的时候,却收到了一份来自国内最高指挥部的命令,让他不管用什么办法,至少要歼灭一个中国军!这份命令的口吻是很坚决的,看来,奇拉维的转圜余地并不多!
  迫不得已,奇拉维只有硬着头皮上了。为了能够迅速的达到歼灭一个中国军的目的,就必须要集中兵力,在两之中国志愿军中选择一个目标。很自然的,奇拉维的目光落到了20的身上,因为比起对21军的扫荡来讲,对付20军这个还没有被分散的,补给已经出现问题的中国军,似乎要容易一点!很快,奇拉维就对前线的部队重新做出了部署来。
  首先,两支进行合围行动的坦克师加强了突击力度,另外还有2个装甲师加入了近来,争取迅速的将包围圈合上。而原先负责对21军进行扫荡的2个机械化军也被调动到了包围圈的外围,一个军充当起了战略预备队,另外一个军则准备加入到了对20军的最后突击作战中来。而在最外围的印度二线部队也开始收缩,准备以空间来换取时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奇拉维还是有信心用优势兵力来消灭20军的,只是,这要付出的代价绝对不轻!
  但是,奇拉维在这个时候进行这些调动,会有多少用吗?也许,他期盼着能够在战场上歼灭一支中国军队,这对提高印度军队的士气有着巨大的帮助,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印度都需要这样一次胜利来鼓舞大家的战斗意志。但是,实际情况会如同他所预计的那样吗?而中国军队又有那么好对付吗?
  在印度这边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打一场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的同时,20军也在进行着紧张的自救工作。
  首先突围出去的是机械化步兵师的坦克团。当这个团的120辆05式主战坦克杀出印度的三层包围圈的时候,已经损失过半了。但是,当这些志愿军官兵回过头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冲得太猛了,一下把随同突围的机械化步兵团都给拉在了后面。当然,在战场上抛弃战友,这绝对是不可能在中国军队身上发生的。所以,这个坦克团在攻占了一处印度的临时物资基地,找到了足够的燃料之后,又转身杀了回去,从外面对印度的包围阵地发动了突击!
  也许,当这些战士在前线战斗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考虑到生死,更很少有人考虑到他们在为谁而战斗。现在,当这个团的不到60辆坦克再次杀向印度的阵地时,也许,他们想到的只是怎么将战友营救出来,并且多消灭几个敌人!
  机械化步兵师的突围战打得非常艰苦,特别是在空中力量主要用到对21军被分散部队的支援上之后,机械化步兵师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突破印度的包围圈了。师里的炮兵团在2个小时之内,就将所有的炮弹都消耗得一干二净。此时,他们已经不可能得到后方的补给,所以,这些炮兵含着眼泪炸掉了自己心爱的大炮之后,都拿起了步枪,成为了一名临时的步兵,而且,很多人甚至要使用印度军队的步枪来战斗!
  而在第一次的突围战斗中,两个机械化步兵团就已经与师部失去了联系,显然,他们已经在战斗中被分散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团里的战士的生还机会也在减少。当大校师长看到坦克团杀回来之后,几颗泛着红色的泪珠从他的眼眶里滚落了下来。此时,师指挥部的参谋员都已经拿起了步枪开始战斗了,如果坦克团晚杀回来一步,大概中国志愿军就要损失第一位大校级的军官了!
  得到了坦克的加强之后,机械化步兵师的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好转。很快,只花了2个小时,他们就再集中起了大约5000的兵力,其中有50辆坦克,120多辆步兵战车。而用这些兵力,这支顽强的部队再次向印度的方向发动了冲击。
  第二次的突围行动就要轻松许多了,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他们就已经从开始坦克团突出去的地方,再次杀了出去。而当这5000多人冲破印度的防线时,最后只有不到3000人站在了印度人的包围圈之外,而且,没人不带伤!
  黄秉宽是20军的一名老兵了,一年多前,他就跟随周国辉带领的军队在中亚与美国人交过手。而在他的回忆录中,他清楚的写到,20军在印度中部地区的那次突围作战,是他一身最难忘,也是最艰难的4个小时。在这4个小时中,他亲眼看到了12名认识的战友倒在了自己的身边,同时,看到了不下100名印度士兵被坦克上的机枪放倒。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干掉多少名印度士兵,但是当他们突破了印度的包围圈之后,整个师里已经找不到一件完好的军服,找不到一位没有受伤的战士,就连坦克上的装甲都被打出了许多坑来。而这一战之后,也许谁也不希望再次忍受战争的煎熬了!
  也许,这支已经被打残的部队应该休息了,应该向后方撤退。但是,现在的战场局势却不允许他们撤退,特别是许常青命令20军收缩防御,准备原地等待救援部队的命令到来之后,只剩下3000人不到的这个师,还必须返回身去,再继续战斗!
  愤怒的大校在发泄完之后,也冷静了下来,多次看完上级的命令之后,大校并没有贸然的决定再次对印度的方向发动冲击。即使他们能够回到军里面去,以他们这3000人不到的残余部队,也起不到多少的帮助作用。而且,对印度防线的冲击,必然要消耗他们宝贵的弹药,并且让装甲力量受到损失。所以这位大校当机立断,决定就在印度包围圈的外围进行机动作战,如果能够夺取到印度的装备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也许,从实质上来讲,这名愤怒的师长这么做,并没有违抗总司令的命令,但是从他的意图上来看,他已经准备要抗命行事了。但是,谁也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支很不起眼的军队,在战场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最后,让印度的指挥官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而输掉了这次的战斗!
  当20军军长唐爵收到许常青要他们就地组织力量抵抗印度的进攻,并且等待援军到来的时候,也感到非常惊讶。就在半个小时前,他才收到消息,机械化步兵师已经完成了突围行动,而且现在坦克师已经集中了起来,如果这时候发动突围行动的话,他们肯定有把握一举突破印度的包围圈。但是,命令就是命令,即使这道命令再难以理解,他也必须要执行!
  在心里觉得悲愤与不解之余,唐爵重新对坦克师做了安排。本已经集中起来的坦克被分散布置在了阵地的内侧,这些坦克将作为游动的火力点,对印度的进攻部队进行打击。但是,唐爵还是留下了一个坦克团,将其作为了预备队使用,因为在防御作战中,如果没有预备队的话,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准备进行突围作战的士兵也开始修建防御阵地。很显然,印度的进攻就要开始了,如果连阵地都没有挖好,那他们就不用防御了!
  当唐爵忙碌着将部队部署好的时候,才发现,他们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弹药根本就不够进行几次防御作战!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唐爵向志愿军司令部发去了请求,希望能够通过空投的形式,向他们补充一点弹药与燃料,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再加强空中支援力量!
  唐爵的要求并没有被完全满足,空投补给是不可能的,因为志愿军的运输机都被用到了北部战场上,现在几乎没有运输机能够执行大规模空投行动,而且空投的补给也经不起他们消耗。而空中支援虽然答应了下来,但是志愿军总部的意思很明确,主要的防御工作还是要由他们自己来完成,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候,空军才会对他们提供不要的支援!
  失望之余,唐爵甚至有种想要违抗命令,用现在的力量杀出去的冲动。但是,这中间耽误的几个小时,已经让他们丧失了突围的机会,那道被机械化步兵师撕开的小口子,已经被印度的预备队迅速的补上了,现在冲过去,与一头撞在墙上并没有多大的分别。所以,现在唐爵只能尽量的将兵力分散,同时多构建几道防御阵地,将反坦克壕挖得更深,更宽一点。因为,他也不知道,他们要在这里守多久,只有把工事修牢一点,他们才能够坚持得更久!
  在前面三道阵地修好之后,唐爵的所有部署工作还没完成的时候,印度人的进攻就开始了。如同预料中的一样,印度人从一开始,进攻就十分的猛烈,而唐爵也在庆幸,幸好自己将部队分散了,而且防炮阵地修得够多够牢,不然在印度的第一轮炮火准备中,他可能就要损失一半的兵力!而现在,印度的炮火只让他损失了不到一个连的部队!
  而从这一刻开始,20军持续了5天的艰苦防守战就开始了。如同机械化步兵师的突围行动一样,这5天,对每一位20军的官兵来讲,都是他们终身难忘的,每一位从战场上活着走下来的士兵,都有自己地狱般的经历,但是,这支铁一般的军队再次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了,他们的提升并不是依靠一两次的运气,也不是依靠上级首长的提拔,而是依靠的他们强悍的作战作风,依靠的是他们强大的战斗力来获取的!而从这一战之后,20军“铁军”的称号就流传了开来。而这支部队,也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从一支普通的乙级军跃升成为了中国五大王牌军之一,有了与38军,39军,54军,以及空降15军同样的威名!
  在前线的战斗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后方的志愿军总部内,所有的参谋人员都在紧张的工作着。这些远离战火的军人知道,只要他们多流一滴汗,那么前线的战友就将少流一滴血,而以汗水换取鲜血的事情,谁都不会错过与怠慢。当然,这些军人更清楚,这次他们不仅仅是为拯救前线的战友而努力,同时还在保护中国军队的名誉!
  当江涛少将从许常青的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面色已经变得很凝重了,甚至没有与对面走来的段麒麟参谋长打个招呼,就急匆匆的坐上了自己的直升机,飞回部队去了。
  许常青将江涛单独叫来,其实并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让这支关键的部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来。
  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印度的全线反击,已经给了许常青巨大的压力。而在国内的军委会议上,许常青是做了保证的,在开辟第二战场之前,他将指挥志愿军在现在的战场上牵制住印度军队,甚至还要吸引印度军队的注意力,让印度的兵力部署上出现空缺,为开辟新的战场做出贡献。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印度的全线反击能够坚持下去的话,志愿军能不能保住现在的阵地都是个问题了。所以,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就连一向稳重的许常青都要出奇招了,因为出了这,并没有别的办法。只是不知道,他一反常态唱的这出空城计能够收到多大的效果呢?
  从现在志愿军这方面的情况来看,出了不中用的巴基斯坦军队之外,许常青手里能够动用的预备队只有空降16军了,虽然,还可以从北部战场上将空降15军抽调过来,但是许常青绝对不会这么做。因为比起中部战场的危机来讲,北部战场的重要性更高,而且现在北部战场上的志愿军受到的压力并不小,如果抽调了空降15军的话,北部战场也将出现空挡,而这时候北部战场再出问题的话,就算许常青有神仙的能力,恐怕也无法处理遇到的麻烦了吧!
  而在战斗才开始的时候,就用上唯一的一支预备队,这完全可以说是一种赌博,但是许常青并不是没有把握才去赌的!从现在印度的进攻力度上来看,印度军队也已经使用上了吃奶的力气。双方都拼着命在打,比的就是谁能够坚持到最后。所以,许常青几乎可以断定,印度指挥官的手中也已经没有了顶用的预备队。所以,他才这么迅速的用上了空降16军。而且,他交给空降16军的任务并不是去援救被围的部队,要解救这些部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印度军队自己收缩回去,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印度的腹地发动一次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进攻!
  从这也能够看出来,许常青并不是一位不敢冒险的将军。在前面,他之所以一直回避危险,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没有必要让部队去冒险,通过稳打稳扎的办法,就已经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了。而现在,如果再想只使用常规的办法,是根本达不到目的的。所以,许常青被迫进行了一次冒险性的行动,而成败,就要看空降16军的表现了。
  在与司令员谈了2个多小时之后,江涛已经知道,他这次是临危授命,而志愿军在中部战场,甚至在整个印巴战场上的成败就要看他们这次的行动了。在感受到巨大压力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军长也有点兴奋。作为一支才成立不久的部队,能够接到这么重要的任务,对他们是一个考验,同时也是一次机会,如果能够在战场上有优秀的表现,那么空降16军将一战成名!
  也许,江涛此时并没有多少心情去想今后成名之后的事情,因为许常青留给他的时间太短了。从会见他的时候算起,江涛必须要在5个小时之内让空降16军的行动见效。也就是说,他现在只有2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准备,以及发起进攻。幸运的是,在他来志愿军总部的时候,就已经让全军进入了战斗待命状态,现在,他回去之后,马上就能够指挥部队投入战斗,这为他节省了大部分的时间。但是,空降16军能够完成上级交托的任务吗?大概,就连这位少将军长心里都没有底吧!
第七章
力挽狂澜
  当一场战斗打到需要由士兵的表现来决定胜负的时候,离结束也就不远了。而此时,中国志愿军,与印度军团在中部战区的战斗就已经进入到了这一阶段。
  此时,印度第一军团已经突破了20军的三道防线,但是在此之前,唐爵已经把20军的驻扎地区变成了一块铁桶般的阵地,即使印度第一军团突破了三道防线,但是还远远没有消灭20军,甚至没有歼灭20军多少有生力量。在印度士兵的前面,至少还有十多道防线,而这么一道道的打下去,也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了。
  此时,39军的全面反击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虽然,在他们前面的印度军队并不强大,但是人数够多,而且,现在已经直接归属与奇拉维中将指挥,而由一头狮子率领的羊群,也照样有很强的战斗力的!为了对付39军的突击,奇拉维使用了与唐爵一样的办法,就是摆出铁桶阵,用很有深度的,且严密的防守来消耗志愿军的进攻力量,并且拖延39军的前进速度。
  此时,可以清楚的看到,志愿军与印度军队都在拼命了,而关键就看谁能够守得更久一点。双方的防御部队谁能够坚持到最后,那胜利就归谁。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双方的指挥官看到的却完全不一样了。
  当39军还在继续前进的消息传到奇拉维上将(在4个小时前,奇拉维被晋升为了上将)的耳朵里的时候,他已经认识到,中国志愿军绝对没有那么好对付的,不要说歼灭一个军,到现在连一个团的志愿军都还没有成建制的歼灭过。看来,要想达到最高指挥部的要求,现在的差距还太远了。
  现在第一集团军的三个主力军已经投入到了战斗中去,另外,奇拉维还将被击溃的第四,第五两个集团军的部队集中了起来,在第一集团军的外围,朝着39军的方向,布置了至少5道大的防线。奇拉维的意图很简单,就是要依靠这些用来消耗的部队阻挡住39军进攻的步伐,为第一集团军歼灭20军创造出时间来!
  虽然,奇拉维的意图很简单,而且手中掌握的兵力足够强大,但是,对这位新晋任的印度上将来讲,战斗并不是那么轻松的,而且,他已经预感到,这次印度的反击恐怕又要无果而终。如果搞不好的话,还回将他们现在的占领区拱手送出去!虽然,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但是奇拉维却拿不出一点办法来,如果现在他撤退下去的话,将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
  现在,奇拉维指挥部里的已经装上了美国援助给印度的战区综合指挥系统,而他也由第一集团军司令上升为了中部战区副司令,新划定的第一战区的司令员。而现在,上将就站在地图前,一刻都不转眼的看着地图,似乎想从地图上看出中国志愿军下一步的行动来。
  现在,20军已经收缩到了一个只有10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虽然这个范围对于还只有15000兵力的20军来讲,确实大了一点,但是这支中国军队却坚强的守住了自己的阵地,而且在几次局部反攻中,还击溃了好几支印度师团。这样的情况,奇拉维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军队能够做到。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战斗的意志,更需要的是强悍的战斗力。而对印度军队来讲,现在他们不但缺乏顽强的信心,在战斗素质上,也比志愿军差多了!
  再把目光放远一点,就会发现,20军就如同一颗钉子一样,牢牢的卡在那。而再从整个战区的布局来看,如果奇拉维不吃掉20军的话,他将面临退无法退,进无法进的尴尬局面。如果放弃对20军的进攻,把兵力向前推进,去对付21军或者是39军的话,奇拉维的部队将面临后方受到20军反击威胁的尴尬局面。而集中兵力来对付20的话,那么又将无法在前线形成足够的防御力度,也就难以阻止39军南下。所以,现在奇拉维觉得很为难,不管用什么办法,都难以集中兵力来对付一个想上的志愿军。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20军所处的位置,以及20军的顽强战斗,让奇拉维无法轻易的一口吃掉这颗棋子!
  再看39军方向上的进攻,虽然印度人摆出了铁桶阵,似乎铁了心的,不计伤亡代价的要守住现在的阵地,但是39军可不比一般的志愿军。50多年前,当39军以另外一支志愿军的身份进入朝鲜的冰天雪地之后,就以其顽强的作风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誉。而且,现在39军是中国唯一一支超重型军,不但有装甲师,还有一支突击力非常强悍的坦克师,另外其机械化师是按照快速反应部队的编制建设的。而其军属远程炮兵的火力,远超过了一般的中国军队。很显然,要想挡住这支军队的前进脚步,那印度人要付出的代价似乎用“惨烈”还不够来形容!
  作为一支超重型军,39军本身就是以打硬仗,以正面进攻敌人防线为主要作战模式的。所以,现在用他们来对印度的防线进行突击,是再恰当不过了。而早已经熟透了这种战术战法的39军也干得很出色。在前面担任突击任务的是坦克师,以机械化师为坦克师的掩护,而装甲师则在全线上牵制印度的兵力,并且骚扰印度军队的行动。因为39军大量的重型装备,所以其进攻速度受到了限制。但是,39军本身就不是以进攻速度快为特点的,所以,其炮兵火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每小时不到20公里的推进速度,在现代化战争中确实算不上快了,但是,只要是39军经过的地方,就绝难找到一支连以上的印度军队了。如果说在志愿军中,38军更像是一把尖刀,善于打突击战的话,那么39军就是一把有锋口的扫帚,承担的是扫荡阵地的任务!所以,在39军的压迫下,印度的前线阵地是节节败退。而到现在39军已经持续进攻了4个小时,距离被围困的20军只有不到150公里了,而且还没有显示出一点疲惫的样子来!奇拉维心里也急了起来,如果这支强悍的军队再进攻几个小时,他还没有歼灭20军的话,那手里这只煮熟的鸭子肯定要飞掉了!
  在地图前看了许久,奇拉维才转过身来,显然,现在的局势一点都不容乐观。前线上,抵挡39军的部队每小时的伤亡数字已经超过了5000,而进攻20军的部队,也以每小时至少3000条生命在换取着不到1公里的前进距离!战斗打到这个时候,更多的是阵地战,特别是在与20军的战斗中,阵地战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而在这样的战斗中,恐怕军人的意志,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的胜利因素。而奇拉维很清楚,要与中国志愿军比单兵素质,恐怕十个印度士兵也不是一名中国军人的对手!
  “将军,”这时候,一名参谋人员走到了奇拉维的旁边,“最高指挥部又发来了消息,要我们尽快结束对20军的歼灭作战,消灭这支中国军队。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犹豫着,这位参谋员没有将后面的话说出来。
  “可以什么?”奇拉维顿了下,一看到参谋员脸上的神色,就知道不会是什么好事情了。
  “总指挥部的意思是,只管消灭那支中国军队,可以不计较伤亡代价!”参谋员说完之后,悄悄的向后退了半步,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命令对一名爱惜部下的将军来讲,绝对是很难以接受的!
  “呵……”奇拉维冷笑了一下,把后面的话吞了回去,看到参谋员尴尬的样子,挥了挥手,就让他先离开了。
  此时,奇拉维对印度最高指挥部的不满已经在脸上表现出来了。其实,从第二阶段的战斗开始,奇拉维就对最高指挥部很不满了。从战略计划上来看,最高指挥部制订的计划存在着很多缺陷,因为在最高指挥部内部,大量的参谋人员并没有实际的战斗经验,很多人都只学到了理论上的东西,但是真要他们制订出一些切合实际情况的作战计划来,恐怕就不是他们能够办到的事情了。而且,印度最高指挥部并没有如同志愿军总部一样,将权力下放,更别说让前线的指挥官自由的指挥战斗了。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印度的最高指挥部都让奇拉维非常不满。而现在,这道几乎荒唐的命令到了上将的手中,上将真不知道是哭,还是该笑了。
  现在,中国志愿军占据了空中优势,最高指挥部不想办法解决制空权的问题,还要他们发动顽命的进攻,这不是不拿士兵的生命当回事吗?而且,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弱,加上救援部队正在前来,如果此时对战场上再进行一次调动的话,恐怕奇拉维他们马上就回失败。到时候,不但士兵的生命无法得到保证,恐怕连仅得的一点战果都要付之东流了。当然,奇拉维也很想快速的歼灭中国志愿军的20军,他也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但是,战争的进展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做计划,如果超出了部队的承受能力,那么即使能够在战术上获得胜利,那么在战略上也失败了。
  而且,第一集团军的主力都已经用上了,而第一集团军是奇拉维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他对这支部队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他也清楚的知道,现在在中部战场上,第一集团军就是中坚力量,如果第一集团军在这一战中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的话,恐怕连整个中部战区都守不住。而要让自己的部下去卖命,奇拉维并不是反对,军人的天职就是在必要的时候,用自己的血肉去扞卫国家的利益。但是,现在他们付出的代价却看不到回报,而这样的战斗还有进行下去的必要吗?
  想清楚这些情况之后,奇拉维突然觉得再这么打下去,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现在双方是在用士兵的生命来做铺垫,而这样的战斗本身就没有多少意义。而且,最为难以让奇拉维接受的是,即使他们已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已经看不到多大的胜利希望,所以,不管怎么打,他们都不可能达到最高指挥部的要求。那么上将自然的产生了抗命的想法。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而现在,奇拉维更多的是在为前线的将士考虑了。
  巴基斯坦,志愿军总部。
  当奇拉维上将开始考虑做全线撤退,以保护部队为主的时候,许常青上将这时候也松了口气。虽然,前线的情况仍然十分恶劣,但是39军的行动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使没有给39军提供多少支持,这支强悍的部队已经在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看来,不需要出动别的部队,只要继续保证向39军提供后勤支援,那么解救被围困的部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但是,按照许常青上将的意图,解救被围困的部队只是一个工作,而更重要的是,他要把握住这次印度中部战区部队几乎全部出动的机会,在战场上为自己创造出下一次进攻的机会!对一名司令官来讲,保护自己的部队只是工作之一,而一名真正有能力的将军,绝对应该从困境中看到希望,并且把握住机会,将胜利的天平拉到自己这边来。而现在,许常青就准备这么做了!
  从整个战区上的行动来看,39军现在充当起了救援部队的角色,而以39军近5万名的志愿军官兵,要击溃印度那几道防线,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而且在前面的行动中,39军表现得异常出色,大概是把他们闷在中部战场上好几天之后,39军的官兵都憋着一股气吧,而现在把这些笼子里的老虎放了出来,他们不发威才是怪事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