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861

  在各方面的强大压力下,印度最高军事指挥部几乎疯狂的想把被围困的军队援救出来。此时,第六集团军已经向38军发动了最猛烈的一次进攻。虽然印度第六集团军的进攻非常顽强,但是在没有占据到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收到多少效果的,而且因为调动部队进攻,印度第六集团军的防线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只要等志愿军解决掉了中部战场上的印度军队,那第六集团军自然会成为志愿军的下一个打击目标!
  在苏坚格尔附近的印度军队虽然想营救前方被围困的兄弟部队,但是空降16军的主力部队对其构成的巨大压力,让其自保的能力都有问题,要说到救援,恐怕他们再无有意义的行动,恐怕还需要别人的救援吧!
  此时,志愿军为了配合中部战场上的最后总攻,已经让北部战场上的部队活动了起来。54军已经组织力量开始向新德里方向施加压力,拖住了印度军队南下的步伐,而40军与42句这两支轻型军也已经在锡尔萨开始向东突击,准备与54军配合向新德里进攻。空降15军也加强了在喜马偕尔邦北部地区的活动,打击着印度在克什米尔南面的部队,配合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最后进攻,并且准备关上印度部署在克什米尔地区军队南下的大门,打一次小规模的包围歼灭战。而这一系列的行动,加上印度在中部战场上的溃败,几乎让印度人疯狂了!
  看到志愿军取得的巨大战果,说实话,罗开心里很痒,这就如同看着别人吃肉,而自己面前锅里的肉还没有熟的那种感觉一样。虽然罗开是一个在进攻上很积极的将领,这从他在台湾战场是那如同排山倒海般的进攻中就能够看出来,但是这并不是说他是一位没有头脑的将领,在进攻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他会如同一只守侯着猎物露出致命要害的狮子一样,静静的等待着最后一击时刻的到来!
  从印度中北部地区抽调出去的军队还在转移之中,而按照这些印度军队转移的速度,如果此时罗开发动进攻的话,印度可以在24个小时之内让这些部队回到原来的阵地上去。而以罗开手里的兵力,在24小时之内,绝对不足以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所以现在他还必须要等待,等待那些印度军队走得更远一点!
  “司令,我们这么等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罗开的参谋长,宗齐虹少将有点耐不住了。在等了罗开下命令半个小时,而毫无结果的情况下,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确实不是个办法,但是现在我们还能够做什么呢?”罗开反问到。显然,罗开心里也很急,只是他还能够忍下去。
  “我也知道,现在还不适合我们开展地面进攻行动,但是部队的士气是一而作,再而休,三而竭,再这么等下去,这不是在消磨我们部队的气势吗?”宗齐虹显得很急的样子,“而且,等到我们的军队都部署到位,恐怕也已经被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了,如果此时还不进攻,那印度很有可能加强东部地区的防御。虽然现在进攻会让我们在第一阶段的战斗中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这都是我们能够克服的困难。战机一纵即逝,我们必须要把握好机会!”
  罗开点了点头,目光再在三维地图上停留了一下:“好吧,看来我们确实应该行动了,现在36军的准备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什么时候能够以全力发动进攻?”
  “现在36军都已经到位了,正在进行最后的部署工作!”宗齐虹看了下墙上的电子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的准备工作将在3个小时后完成!”
  “很好,看来36军也被38军那几支部队给刺激够了!”罗开笑着转过了身来,“现在,让两支空降军出发,按照计划,先在缅甸北部进行一次补给,然后对印度国境线后方的重要战略据点发动进攻。另外,让海航的部队全力出动,并且开放前线机场供其使用。在3个小时之内,空降部队必须控制印度国境线后方50公里范围内的重要据点,同时,海航的打击必须要让印度的指挥机构瘫痪,同时摧毁印度军队的协调行动能力,为36军的进攻创造机会!”
  宗齐虹一愣,还真没想到总司令就这么快的下达了进攻命令,一下还没有反应过来。
  “快去吧,愣着干嘛?”罗开笑着拍了下参谋长的肩膀,“顺便帮我告诉空降部队与海航,这次要给我把印度人往死里打,机会已经不多了,如果他们自己错过了立功建业的机会,那可不要怪我最后吝啬勋章!”
  “好的,那我现在就去处理!”宗齐虹兴奋了起来,“就算你不提醒他们,以现在空降部队还有海航憋着的那股气,恐怕也不会给印度人好颜色看!”
  罗开等着参谋长离开之后,赶紧拿起了桌上那部蓝色的电话。那是用来与志愿军总司令许常青直接通话的电话,现在,他已经准备让新的战场活动起来了,所以必须要与许常青通下气,好让双方共同利用好这次机会。虽然,志愿军抢眼的行动将部分夺走罗开他们这边的光辉,但是为了共和国的利益,罗开是不会这么计较个人得失的。
  当空降部队的第一批直升机,海航的第一批战机从机场上起飞的时候,新战场上的战斗已经开始了,也没有人能够让这场战斗停止下来。而随着中国开辟新战场,整个印度战场上的局势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什么呢?那还要看战争的发展。
第二章
美国抽身
  当中国解放军从缅甸西北部的进攻阵地出发的时候,美国的侦察卫星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些在丛林之中的军事基地,紧接着,一份份紧急电报传到了印度最高指挥部,但是当印度知道这一切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晚了!中国解放军现在不再以志愿军的身份作战,那么就不会给印度一点的机会!
  希拉里被人叫醒的时候,美国还是凌晨2点左右。大概连美国人都没有想到,中国会选择在当地时间下午6点左右发动这场新的战役,因为从很多方面考虑,在下午发动进攻,确实是不明智的选择。但是,正是中国这出人意料的进攻,打乱了美国人的所有计划。
  美国第一位女总统是拖着疲倦的身体走进白宫总统办公室的,而此时美国国务卿奥斯,国防部长本立特,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哈本,总统国家安全助理罗德,负责亚洲事务的副国务卿费尔南德斯,以及第五战区(从中东到东南亚,包括了中亚与南亚)司令官雷克都已经在这里等着总统到来了。而只要看这些人的表情,很明显,发生的并不是什么好事。
  “各位,看来发生什么大事了?”希拉里有点毛火,但是身为总统,她是不可能对此有任何怨言的,所以只能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奥斯,“能告诉我是好事,还是坏事,或者说是什么事吗?”
  “总统,”奥斯顿了下,目光在另外四人身上扫了一下,“中国已经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并且投入了巨大的兵力,正在向印度东部突出地带进攻!”
  “什么?”希拉里惊讶的站了起来,接着又无力的坐了下来,“我们怎么事前没有收到一点消息,我们的情报系统在干什么?”
  “事前,我们没有收到一点情报,而且中国的这次行动没有一点先兆!”奥斯并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实事求是的说了出来,“中国人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他们甚至麻痹了我们的情报部门,看来,这次中国准备用一场新的战斗来结束这场战争了!”
  希拉里摸了下额头,感觉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由于总统没有再发问,房间中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沉默之中,虽然有人想说话,但是都憋着没有说出来。
  此时,希拉里的心情很复杂。不久前,她才与中国国家元首王一林通了电话,希望借助印度化学武器风波来结束两国之间的对抗,结束这场战争。当然,美国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也是有自己的打算,这么做,美国并不会丧失所有的利益,而印巴两国的军队最多回到自己原先的国境线上,而中国因为实际上并没有对印度发动地面进攻,所以中国的领土要求是无法得到满足的。而且,美国也想借此全身而退,不会因此带来严重的后果。很明显,中国国家元首拒绝了这个要求,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印度军队后撤150公里,在印巴实际控制线(也就是印度后撤150公里之后的那条线)左右各设25公里的缓冲区。而在中国与印度有争端的地区,印度退还所有占领的中国领土,并且后撤150公里,再在这条线的两边各设25公里的缓冲区。同时,印度赔偿巴基斯坦与中国的所有损失,并且在未来永远不得发展与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印度的军队规模减少到50万,空军的战机数量不得超过200架,海军不得拥有排水量1500吨以上的战舰,且不得拥有潜艇,印度销毁所有弹道导弹,且不得再发展射程超过100公里的导弹与火炮。当然,只要这些限制加到了印度的头上,只要中国没有被削弱,那印度将永远的沦为三流国家,且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了!当然,印度是不可能接受这个提议的,而美国也明显不会答应,这不是让中国骑到美国的头上来了吗?因此,那次的电话商谈,两个世界大国的元首不欢而散了。
  中美两国的接触失败之后,美国已经预料到,中国会想办法向美国与印度再次施加压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背后向印度捅上一刀,那么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从整个战场上来看,如果印度面临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的话,那失败就已经不远了。而为了防备中国的突然袭击,美国的侦察系统一直高度注意中印边界线附近的情况,甚至连缅甸西北地区都没有放过。但是,中国还是在这里完成了部队与物资的集结,并且发动了进攻。恐怕不只是希拉里,连那些负责情报工作的美国人都感到很惊讶吧!中国军队是怎么躲过那么多的侦察卫星,隐蔽的到达进攻阵地的呢?
  “中国的军队是从哪里发动进攻的?”希拉里觉得头有点痛,似乎做了一场噩梦一样,“难道我们的侦察卫星就一点情况都没有发现吗?”
  “中国的主要进攻部队是从国内基地出发的,但是中国的一个重型军是从缅甸西北部地区出发的,现在正在向因帕尔进攻!”哈本回答了总统的问题,“从中国国内出发的是低空突击部队,我们的侦察卫星是无法监视直升机的活动的。而中国从缅甸西北部地区进攻的部队逃过了我们的侦察,现在我们正在调查原因!”
  其实,哈本有点敷衍总统。美国侦察卫星一直在监视着缅甸北部地区修建的那条公路。他们很清楚,虽然中国是以对外援助部门出面来帮缅甸修建这条公路的。但是,从前一个月的进度来讲,可以看出施工的应该是中国的工程兵部队。但是,这条公路从腾冲修到了密支那之后,就停了下来。随后,美国的侦察卫星就放松了对这一地区的监视。只是,当36军的装甲部队从缅甸西北部的霍马林出发的时候,美国人才醒悟过来,中国这次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狠狠的耍了美国一把。但是,这条“暗”的公路到底在哪,现在都还没有搞清楚呢!
  “缅甸?”希拉里咬着牙齿问了出来,但是再也没有说下去了。
  在东南亚各国中,最让美国头痛的国家有两个,越南与缅甸。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战争,让美国人吃尽了苦头。但是,随着越南的改革开放,美国与越南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改善,特别是当美国成为越南的第一到贸易国之后,美越关系慢慢走向正常了。而相对于越南来讲,有5000多万人口的缅甸更让美国头痛。作为金三角的主要地区,缅甸北部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生产地,与南美哥伦比亚的银三角同时向美国输出毒品。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耗”国,每年因为毒品而流失的资金高达1000亿美金,另外还因此造成了上万亿美金的损失。可以说,出了恐怖袭击之外,美国国内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毒品,而因为毒品贩子之间的战争,美国每年因此而死的人远远的超过了“911”的损失。可以看到,现在美国都一直在南美地区通过派遣特种部队来打击毒品贩子。但是,对于地球另外一边的那个毒品产地,美国却拿不出多少可以对付的办法来。而且,作为世界上最贫穷,也是最封闭的国家,美国也不愿意插足缅甸的内部事务。所以,美国对这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的办法。但是,这却留给了中国机会。这几年来,在中国发动的猛烈的反毒品战争中,金三角的毒品势力已经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且中国也以此拉近了与缅甸的距离。现在,缅甸政府借助中国帮助他打击分裂份子与游击队的机会,几乎完全成为了中国没有签署条约的盟国。而在这次印巴战争中,缅甸完全站到了中国这边,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好吧,看来我们需要在对缅甸的政策施加一点压力了!”希拉里知道自己开始的话没有多少意义,就转口说到,“那么,中国军队是怎么逃过我们的侦察卫星监视的?难道他们长了翅膀,可以直接飞到前线上去吗?”
  总统的口吻非常严肃,哈本再不敢隐瞒什么了。很明显的,中国这次是下了狠工夫,将部队秘密的调动到了前线去。
  “大概中国还在丛林之中修建了一条隐秘的公路!”哈本只能从已经掌握的不多的情报中做出猜测了,“而中国从腾冲修到密支那的那条公路只是用来麻痹我们的,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在丛林中还有一条可以躲过卫星侦察的公路,不然他们的部队无法秘密到达霍马林!”
  事实也确实如此,36军并没有长翅膀,即使长了翅膀,也不一定飞得起来。而为了将部队秘密的部署到前线进攻阵地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躲过美国侦察卫星的监视。当初,印巴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就已经开始从缅甸身上做准备。而为了获得缅甸的支持,在缅甸北部地区修建一条公路,中国为此做了许多的努力,最明显的,就是在腾冲到密支那之间修建了一条公路,以此增加中国与缅甸的经济来往。但是,中国并没有让这条公路白修,至少从现在的军事需要上,中国也利用了这条公路,用其来吸引美国侦察卫星的注意力,有效的解决了秘密公路修建初期容易暴露的问题。而就在这条公路北面20公里处,一条丛林中的公路从云南片马出发,经过拖角,桑加,加迈,隆东,最后到达霍马林。为了保证公路的隐秘性,这条只用碎石头铺设起来的公路并没有经过任何一个城镇与乡村,甚至没有经过人际出没的地方。整条公路全被淹没在了密林之下,同时中国工程兵部队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来伪装公路,让其不被美国的可见光侦察卫星,雷达侦察卫星,乃至红外线侦察卫星发现。而这也是为什么这条连乡道都算不上的公路,还需要上万工程兵修建几个月的原因了!当然,付出是有回报的,正是因为经过了这么多的努力,直到36军从隐蔽的进攻阵地出发之前,美国都还一点都没有察觉到这里的变化,也难怪美国的那些官员会感到惊奇了。
  “好吧,看来中国这次是真要准备结束这场战争了!”希拉里出了口气,很明显,如果中国在这个战场上进展顺利的话,印度就只有被迫签署城下之盟了,“那么,中国这次投入了多少部队,他们又准备投入多少部队呢?”
  “中国现在至少已经投入了7个军,大约15万兵力!”这次回答的是国防部长本立特,“而按照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后勤支援能力,他们最多投入25万部队参战,这已经是他们的地面后勤系统所能够承受的极限了。所以,据分析,中国至少还有10万的预备队!”
  “十万?”希拉里张大了嘴,“难道中国准备一口气吃下印度,或者攻占整个印度的东部地区吗?”
  “要吃掉印度,中国的这点兵力还有点少!”罗德不失时机的插话进来,“按照印度的战争潜力,恐怕把所有中国的部队都用上,也无法吃掉印度。但是以中国这次准备投入的兵力,如果能够保证空中支援的话,中国完全可以攻占整个印度东部地区,虽然以中国这些部队的实力还无法完全控制这一地区,但是只要中国煽动起印度的民族分裂势力,让印度人打印度人,那么这就不是问题了!”
  在印度东部地区,虽然主要的居民仍然是占印度人口46%的印度斯坦族人,但是这些印度主体民族的人口几乎都是从外地迁徙而来的,在这里生活的时间不到60年。而当地的少数民族早就对这些印度斯坦族人侵占他们的领地很不满了,以前一直被印度军队压制着,而现在中国势力介入了进来,中国为了减轻军队受到的压力,避免陷入印度的人民战争之中,必然会发动这些少数民族,依靠他们来对付另外的印度斯坦人。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即使中国不占领这部分地区,也将在此造成分裂活动,恐怕印度以后要永远失去对其东部突出地带的控制权了!
  “空中支援?”希拉里突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以你们看,中国这次能够投入多少空中力量,他们的空中兵力能够战胜印度的空军部队吗?”
  很明显,任何一个人都知道,空中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即使以前不懂,经过了这么多次战争,希拉里不可能不知道空军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而希拉里也知道,中国空军60%的主力部队都已经部署到了印巴战场上,另外还有20%的部队需要在国内重点地区提供必要的空中巡逻。所以,中国空军能够部署到东部战区的战机绝对不可能很多。而印度在这之前,几乎没有挪用过东部地区的防空战机,很明显,印度也高度重视这一地区。所以,只要中国无法控制战区的制空权,那么印度的危险还不会那么大。希拉里确实是保持着这种想法问出来的,但是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也许这次中国真的要彻底的解决这场战争了!”雷克上将的神色很尴尬,“中国这次动用的主要是海军航空兵,另外也投入了部分空军部队参战。现在,中国在战区上至少保持了1000架作战飞机的规模。以这一实力,足够战胜印度空军,控制战场制空权,并且承担起分量巨大的对地攻击任务了。很显然,印度是不可能在这里掌握到一点空中优势的!”
  “什么?”希拉里的目光转向了哈本,“难道中国调动海军航空兵的情况你们也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吗?”
  “这……”哈本显得很无辜的样子,“我们一直没有降低在中国沿海地区的侦察行动,而中国海军航空兵也没有停止与我们侦察机的对抗,而通过对他们战机的编号分析,我们并没有事先发现中国海航的兵力已经被调走了,中国为此是做的准备太充分了,让我们根本无法察觉到!”
  哈本也确实很无辜。从几十年前开始,美国就一直用电子侦察机在中国领空的边缘地区监视着中国内地的电子信号,并且以此分析中国军队的雷达装备,以及内部电子技术的变化。而“南海撞机”事件就是因此而产生的。而中国在几年前发动南海战争,一举收复南沙群岛,并且控制了南中国海,同时让东南亚国家集团分裂之后,美国就加强了对中国的电子侦察,而中国海军航空兵也照常派遣战斗机去拦截与干扰美国的侦察机,双方的空中对抗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而美国也正是通过前来拦截的中国战斗机的编号来确认有那些中国海航的部队部署在中国的海岸线上。而中国也正是利用了美国的这个办法,只部署了少量的海航兵力,然后通过换上不同的涂装来迷惑美国人。所以,当海航的大部分兵力被抽走之后,美国却一点都没有察觉到。
  “好吧,看来我们得加强在情报方面的工作了!”希拉里觉得自己被对方的那位强硬的领导人牵着鼻子在走一样,“但是,在这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印度方面的反应,现在印度准备怎么办?或者说,印度还有什么样的要求吗?”
  其实这是一个问题,印度打到现在这个地步,国内能够动员的都已经开始动员了。虽然,印度一直在扩大军火工业的生产规模,但是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印度国内重要工业设施的轰炸。当然,这并不是老式意义上的战略轰炸,而是现代化战争中的轰炸。中国的那些H-6轰炸机一般在中国与尼泊尔或者不丹的边境线上空就发射了巡航导弹。而中国那种射程超过了3500公里的空射巡航导弹能够打击到印度所有的地区去。因此,印度的国防生产能力不但没有能够得到提高,还因为众多的生产设备被摧毁而降低了。现在,印度只能给每一位新兵提供步枪以及必要的战斗设备,甚至连弹药都不能保证,因为生产炸药的化学工厂,以及铜冶炼厂都受到了袭击。而以这样的军队去对抗强大的,几乎武装到了牙齿的中国解放军,那比送死还要悲惨!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印度想不想战斗下去,他都必然会向美国提出新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也就是希望获得更多的援助,同时让美国增派志愿部队吧!
  “印度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加大对他们的支持!”果然如此,奥斯的话显得很不爽一样,“现在他们不但希望我们继续向他们提供物资与装备上的援助,同时希望我们再派遣志愿飞行队参战,另外,如果战况再糟糕的话,印度希望我们考虑派遣地面志愿部队的可能性!”
  “派遣志愿军参战?”希拉里笑着摇了摇头,“难道印度人真的疯了,即使我们支持印度作战,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士兵去送死。而且,我觉得,以现在的情况,我们没必要再派遣新的志愿飞行队到印度去了!”
  希拉里的话让两位将领以及国防部长的脸色都变得很难看了。虽然大部分人都知道,在现在的情况下,美国如果向印度派遣志愿军的话,那就是自己去送死。中国已经打出火来了,如果此时美国参战,结果是很明显的,中国甚至会发动全国动员,并且找到了对美国开战的理由,以此来打一场与美国正面作战的局部战争。就算不看中国的反应,现在欧洲对这场战争已经非常反感了,如果美国再陷下去的话,肯定会失去欧洲的支持,而中国是站在有理有利的一方的,还能以此拉近与欧洲的关系。而最为恐怖的是,这场战争在中国的身边,虽然中国也存在着后勤补给方面的困难,但是比起美国现在的困难来讲,中国的困难已经算不了什么了。所以,不管怎么讲,现在美国向印度派遣正规志愿军的话,是没有一点胜算的!这些问题是很明显的,而对大部分的军人来讲,就这么放弃这场战争,对美国来讲是一耻辱,而对美国军队来讲,这也绝对是莫大的耻辱。所以,这些与军队有关的将领与官员都有点不舒服了。
  “我认为,现在我们也不应该向印度派遣志愿军!”奥斯坚定的站在了总统这边,因为从一开始,他就不赞成参加这场战争,“现在,我们已经向印度提供了1000亿的物资与装备援助,虽然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是我们要退役处理的。但是,在战争物资上,我们援助的石油,弹药都是需要我们自己来支付的。即使再扩大对印度的援助,都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的经济,并且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借助这次机会,结束这场没有任何好处的战争了!”
  希拉里点了点头,目光从另外几个官员的身上扫过之后:“好吧,告诉印度,现在已经启运的物资我们还是会送过去,但是下一批物资将无限期延迟,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将志愿飞行队派到美国去了,至于什么志愿军的问题,我们根本就不用考虑。另外告诉印度,适当的时候结束这场战争,对他们的有更大的好处。另外,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将我们派遣到美国的军事人员调回来了,现在是我们从这场战争中抽身出来的时候了!”
  当美国总统以不用辩解的口气说完这通话之后,美国对这场战争的最终态度已经定了下来。很明显,现在美国是不想再做没有任何好处的付出了。当然,要挟制中国,似乎成为了一句空话。
  印度,新德里,最高军事指挥部。
  当哈维斯收到国内让他们准备撤出印度的命令时,终于觉得肩上的压力轻了下来。但是,想到自己在印度的这段经历,哈维斯还有种放不下的感觉。
  虽然绝大部分印度人对他们这批美国军事人员的态度都不怎么样,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有见识,有觉悟的印度军官对这批美国将领很尊重。毕竟,这些美国将领多指挥过战争,而且还有很多有与中国解放军交手的经历,在战争经验方面,远比印度那些几十年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样子的将领要高明多了。而这段时间中,哈维斯一直是站在印度这边,协助印度人指挥战斗的,虽然不愉快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在很多方面,哈维斯还是将这当做了自己的战争在热心的帮助着印度人。而现在,即将离开了,上将心里难免有点不舍与遗憾,自己与中国的又一次对抗之中,哈维斯还是失败的一方!
  其实,从印度准备发动对巴基斯坦的进攻的那一刻起,哈维斯就知道,在这场战争中,印度得不到一点好处,即使美国表示会全力支持印度,但是哈维斯很清楚,美国最重视的是国家利益,如果战争的走向最终对美国有害的话,即使再牢靠的保证,也会被撕毁。当然,即使美国能够实现自己的承诺,对印度的帮助也不可能让其赢得这场战争,因为这是一场发生在中国身边的战争,而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中国还从来没有在自己的身边输过,更没有让美国在自己的身边占到过便宜。
  对于后面的这一系列的战斗,哈维斯只能用佩服来形容中国军队的行动。从第一次对印度的大规模打击,完全摧毁了印度的核能力,即使让美国空军来做,都不可能做得更好。而持续对印度的空中作战,极大的减轻了巴基斯坦身上的压力,同时打击了印度军队的嚣张气焰,让巴基斯坦挺过了战争爆发初期,最艰难的那一段时间。而在非常关键的时刻,中国向巴基斯坦派遣志愿军,一举将战争的主动权夺了回来,并且一直牢牢的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牵着印度人的鼻子打,让印度永远失去了消灭巴基斯坦的机会,甚至面临着自己被消灭的尴尬境地。而随着志愿军的几次大规模的战役,战线被推到了印度境内,巴基斯坦的所有国土都已经光复了。光是这一点志愿军在巴基斯坦人心目中就具备了神明一般的地位。特别是最后一场战役,中国志愿军在只得到了很少巴基斯坦军队的帮助下,一口气吃下了100多万印度军队,这恐怕也算得是上是人类战争史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歼灭战了!而在这么辉煌的胜利之下,志愿军付出的伤亡代价竟然不到5万人,而这比起美国在伊拉克的行动来讲,一点都不逊色!非常明显,现在的中国军队已经比一年前与美国交手时的那支中国军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与这样的对手作战,恐怕是任何一位将领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吧!
  其实,哈维斯最配合的还是中国将领。比起美国将领来讲,中国将领的出身要复杂与丰富得多。其中很多都是从部队基层干起走的,而不是一开始就进入军校,然后再到部队锻炼。而这比起美国将领的发展模式来讲,中国将领指挥军队战斗的能力要强得多,而且对部下的驾御能力更强,而且,低级军官指挥战斗的能力更强,因为他们更了解战斗!当然,最优秀的还是中国的高级将领。在哈维斯感觉而来,似乎每一位中国将领都有自己的特色,指挥战斗的风格都不一样。而中国这庞大的将领库,恐怕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当然,中国那有5000年历史,深邃的战争知识库,恐怕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吧!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哈维斯准备去向印度的最高指挥官辞别,不管怎么讲,他们也合作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即使不愉快的远比愉快的时间多,但是临走了,作为礼貌上的事情,还是应该去告别一下。
  到了那位印度指挥官的办公室外面,哈维斯才感觉到,自己的好心似乎是多余的了。现在,印度的整个指挥机构都快要崩溃了一样,很明显,他们也已经收到了美国那边的“忠告”。似乎每一个印度人都感觉到了自己被美国出卖了,就连那些普通参谋人员看向哈维斯的目光都发生了变化。
  确实也是如此,当中国发动新战场的消息送到的时候,印度人就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打击。此时,东部地区前线的军队虽然没有怎么调动,但是其后方的二线部队却已经被抽调得差不多了。而印度人很清楚,只依靠一线部队是很难抵挡住中国猛烈的进攻的。即使中国只投入了一个重型军,但是就这支部队,都会让印度人感觉到死亡的威胁。而四处出动的两支空降军已经完全打乱了印度人的战略部署,限制了印度军队向前线调动,以及部队之间的相互支援。而从喜马拉雅山上冲下来的四个中国轻型山地军,在空中打击力量的配合下,也发动了摧枯拉朽般的进攻。战斗仅仅打了4个小时,印度就已经丢掉了前线的两道防线。而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恐怕要不了几天,这块东部飞地,就不再属于印度政府管辖了!
  如果美国不撤消对印度的支持,恐怕印度还能够坚持下去,因为他们不用担心战争物资与武器装备的来源问题,即使前线的部队被击溃了,以印度庞大的战争人力资源,也能够迅速的组建起新的军队,与中国人战斗。而且,印度人承受伤亡的能力似乎并不比中国低,而战争只要打到印度腹地来,在能够保证物资的情况下,印度还是有信心战争中国的。但是,现在美国已经表示不再向印度提供更多的战争物资,就如同抽掉了印度的筋骨一样,让印度一点都硬不起来了,总不能让印度人赤手空拳的去与中国的坦克战斗吧!
  印度人那种对美国的愤怒已经流露到了外表上来。哈维斯虽然觉得很尴尬,但是他也能够理解印度的这种感受。就如同当年日本人进攻菲律宾的时候,麦克阿瑟带领美国军队撤退时,菲律宾人的感受一样,也如同当年敦克尔刻大撤退时,法国,比利时与荷兰人的感受一样。那种被朋友抛弃的感觉并不好受,虽然哈维斯从来没有体会到,也许美国人永远都不能体会到,但是从印度人的眼神中,哈维斯知道,现在他已经是不受欢迎能的人物了。
  战争就是这么一回事,不管前线打成个什么样,最终还是为政治服务的。换句话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用一切和平手腕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所被迫使用出来的办法。而政治总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美国当初支持印度,是希望印度能够赢得这场战争,以此来满足美国的国家利益需要,同时也能够让印度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现在,局势发生了变化。美国取消了对印度的支持,照样是为了满足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因为这场战争再持续下去,对美国的害处已经超过了好处!也许,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来看,抛弃印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站在印度的立场上来看,被抛弃,就绝对是件舒服的事情了!
  哈维斯犹豫了一会,还是尴尬的敲响了门,虽然他知道,要面临的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该来到的还是要来到,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只是不知道,印度人有这样的觉悟吗?
第三章
下山猛虎
  战胜是不会因为某一边有特殊情况而发生改变的,即使是此时,印度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场上的情况仍然不会发生改变,因为中国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战略计划。所以,当印度陷入混乱之中的时候,中国解放军还正利用上了这段时间,扩大着战争的胜果。
  新战场上的进攻开始之前,罗开曾经很担心解放军的进攻会遭遇到印度人的顽强抵抗。但是,实际情况与他的预测差了很远,毕竟,罗开无法预料到美国竟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弃对印度的支持,让印度不战自乱了!
  作为主攻部队的36军是从霍马林西面的钦敦江主河道左岸出发的从这里到印度边境线只有30公里不到。在突破了印度的第一道防线之后,36军迅速的将部队集中了起来,朝因帕尔发动了猛攻。此时,36军的进攻之花了不到5个小时,进展远远的超过了先期的计划。
  因帕尔是印度曼尼普尔邦的首府,位于钦敦江的一条支流的上游,是印度东部突出地区最东面的重要城市,也是印度面对缅甸的第一道防线的支撑点。同时是印度防御中国从北面而来的打击的后方支撑点。对于印度东部地区的第一道防线来讲,因帕尔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支撑着印度的前线部队,同时也是前线部队的指挥部所在地。而这里,更是印度控制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地点。所以,印度一直将因帕尔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只是印度人大概从来没有想到过,中国的主攻方向不是在北面,而是从缅甸方向而来的。光是这点判断上的失误,就足够印度人好受的了。
  中国在缅甸修公路的时候,连美国人都没有察觉到,那就更别说印度了。而且,在36军发动进攻之前,中国部署在西藏南部地区的4支轻型化山地军一直在积极的活动着,让印度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吸引着印度人的注意力。所以,印度将主要的防御方向摆在了布拉马普特拉河一线,从东面的萨地亚,到西面的迪斯布尔,印度一共修建了3道防御阵地,防御纵深达到了100公里左右,几乎把整个面向中国的地区都变成了防御阵地。而为此,印度甚至还迁徙了150万当地居民!可见,印度人在防御上下的工夫还是不少的。
  当然,印度也曾想到过中国会从缅甸方向上发动进攻。因为从这里能够直捣印度东部地区的腹地,威胁到正面防线的后方。所以,按照印度的预计,中国即使从缅甸方向发动进攻,那也只是辅助正面部队的行动。所以,印度在因帕尔东面,只部署了一道防御阵地,防御纵深不到20公里。很显然,这样的防御能力,是无法抵挡住中国解放军36军这支重型军的打击的。而正是因为这个战略方向上的判断失误,让印度的正面防御变成了摆设!
  说到名气,36军绝对比不上另外几支中国王牌部队,说到历史,36军也无法与大多数从红军时代就已经存在的部队比较,因为他们是在第一次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成立的。但是,要说到部队的战斗力,恐怕36军并不比任何一支部队差。当年36军成立的时候,就是以应付高强度现代化战争为目的,而从几支老牌部队中各抽调一部分而成立的,可以说是集中了解放军的精锐部队。而在建立之初,36军几乎成为了一支实验部队,一边建设,一边改进中国解放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而在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给中国解放军高层领导以非常强烈的震撼,美国军队所体现出来的空地一体化作战,美国军队对电磁信息权的控制能力,以及美国地面部队在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大与精确的火力,让中国解放军的将领发现自己手里的部队太落后了。所以,36军又成为了解放军第二次军事改革中第一个吃螃蟹的部队。也是最早完成空地协同作战训练与改进的部队。从此,36军就成为了解放军的重点部队,而且一直承担着大规模实验的任务,但是,直到现在,36军都还没有参加一次实际战斗。台湾解放战争结束之后,36军开始了数字化改进工作,但是由于部队编制太大,虽然第一个接受改进,但是还是落在了21军的后面。而直到周国辉做出在印度东部地区开辟新战场的时候,36军才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改进工作。而此时,21军在印巴战场上的表现并不怎么样,而且21军作为一支轻型军,是仿照美国“斯催克”旅的形式进行改进的,在很多地方无法体现出中国解放军对新时代战争的需要。所以,周国辉立即决定让36军上战场,只有通过实战,才能够检验按照中国的需要,进行改进建设的重型化数字军的作战能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