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861

  当四个欧洲主要的强国都以行动在支持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且派遣维和部队之后,除了几个一直保持中立的欧洲国家之外,所有的欧盟国家都多多少少决定派遣自己的部队加入维和部队,为欧洲一体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也为世界和平做一点努力。
  当这支欧洲的联合维和部队成立的时候,已经有20个欧盟成员国的军队加入了进来,维和部队的人数也达到了15万。仅仅从这支部队的规模上就可以看出,这次欧洲是下了决心,而且也卖了大力,要通过这一次的行动,树立欧洲的集体形象,并且将欧洲联合部队的建设向前推进!但是,在这个时候,却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这支部队由谁来指挥!
  要指挥一支“万国”军队是很不容易的,至少在语言上,就存在着大问题了。但是,要确定这支“万国”部队的总指挥,就更难了,因为各国的利益冲突太大了,很难以解决。
  按照法国的意思,应该由法国的将军担任总指挥官的职务,因为法国出的军队最多,而且在这一次维和行动上,法国也最积极。而为了拉到更多人的支持,法国也认为应该由德国将军来担任副总指挥官,另外让意大利的将军来担任参谋长。而在这之中,法国人把英国凉到了一边,看来,英国即使在努力,还是没有能够迅速的获取欧洲大陆国家的信任与支持。
  德国与意大利很快就接受了法国的这一提议,他们很清楚,在国际政治地位上,他们都不如法国,毕竟法国是有核武器的大国,而且是二战的战胜国,他们两个国家在短时间之内,还是要与法国合作。当然,法国人抛出来的诱饵也足够有吸引力,能够拿到另外两个重要职务,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受到了伤害的英国却闹别扭了。
  虽然,英国排除的部队不如法国与德国多,那么最重要的两个职务让给法国与德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意大利派遣的部队只是与英国一样,而且作为传统的强国,为什么要让意大利的将军担任参谋长,而不是英国的将军呢?英国人想不通了,这当然不行,难道让英国士兵听从别的人指挥,去战场上出生入死吗?而且,英国军队这些年的作战经验明显比意大利军队多,那么更应该让英国的将军在联合部队中担任一个更重要的职务,不然很难让英国政府说服国内的选民,让自己的军队到危险的地区去作战!
  针对英国的不满,法国提出的理由也很充分。这支维和部队的主体是欧洲联合部队,而英国并没有陆军加入欧洲联合部队,而且在欧洲联合部队中占的份额实在是太小了。另外,英国第一期仅仅向印度派遣5000人的一个旅,这比西班牙,希腊,波澜,荷兰派遣的军队都要少,那英国凭什么来争取更高的位置呢?
  表面上,英国与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大陆国家为这事就快吵翻脸了,但是暗地里,这些欧洲的领头羊都在积极的进行外交活动,希望通过磋商来解决这个问题。德国总理很快就赶到英国去了,接着西班牙首相,法国外长,意大利外长也都赶去了伦敦,几个欧洲大国就英国在联合部队中的地位,与英国首相进行了秘密会晤。很快,英国就与欧洲大陆国家达成了谅解,解决了这一问题。
  首先,英国将向欧洲联合部队提供一支15000人的部队,但是在这支部队结束完配合训练之前,将不被派遣到印度去。另外,英国将提供一支航母舰队加入欧洲联合舰队,并且部署到印度洋地区。作为让步,法国同意由英国将军担任维和部队的海上总指挥官。而最大的让步,还是决定英语为联合部队的主语言,而法语,德语与拉丁语都是辅助语言。
  其实,现在欧洲国家在一体化的问题上,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即使欧洲大部分国家的语言都是拉丁语系语言,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每个有独立语言的欧洲国家都有了自己的文化,而语言是文化的主体,要想统一的话,没有统一的语言是不行的,但是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的文化,在选择欧洲主体语言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而在这个分歧中,以英国与法国之间的冲突最为严重,而这也是影响到英法两国关系的一大因素。
  英语与法语都是世界性的语言,作为欧洲最大的两个老牌帝国,在二战之后的独立浪潮之前,英国与法国都有着庞大的海外殖民地,英国甚至还有日不落帝国的称号。不可否认,英语是现在的世界性语言,特别是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之后,因为美国强大的经济,以及在技术上的巨大优势,特别是在计算机普及之后,英语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够威胁到的。不看别的,就看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英语的狂潮,就能知道英语的地位了。但是,作为另外一种世界语言,法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度也是很高的,特别是在非洲,以前的那些法属殖民地国家中,法语都是官方语言,但是比起英语来,法语区的经济实在是差多了,那影响力也就自然小了许多。
  法国是一个非常高傲的国家,在法国旅行的话,如果不表明自己不会法语,不然用英语问路,肯定没有法国人会搭理,而用公鸡来形容法国人,也是恰倒好处。为了保护法兰西文化,法国政府也是不遗余力,而看法国政府规定不准在任何电视,户外等广告中让英语标语的面积超过法语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出来,法国人的民族感是很强烈的。而当问题延伸到关于欧洲一体化上的时候,法语与英语之间的冲突就更为明显了。
  出了英语与法语之外,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等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出了在军事与经济上的一体化之外,欧洲更需要在完成政治一体化之前,先将语言“一体化”了,不然一个没有统一语言,没有形成统一文化的国家,是不稳定的。而现在,这个问题就已经影响到了向印度派遣联合部队的事情。
  为了决定维和部队的主体语言,法国与德国,还有意大利就已经伤透了脑筋。而这时候英国插手进来,还正好给这几个国家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最后,法德意三国都做出了让步,也是考虑到照顾英国的情绪,才让英语成为了联合部队的主体语言。但是,就今后欧洲的主体语言的问题,法德意三国都还没有做出让步,而是搁置了下来,以后的问题,还是以后再解决吧!
  当这些问题解决了的时候,欧洲维和部队出发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到位了。很快,第一批15000名法国士兵,10000名德国士兵,5000名英国士兵,5000名意大利士兵,还有1万多名其他欧洲国家的士兵在阿姆斯特丹搭上了前往印度的运输船队。而由英国的“无敌”号,法国的“戴高乐”号两艘航母为核心的欧洲联合海军特谴舰队也分别从英国的布里斯托尔以及法国的布雷斯特出发了。当这两支舰队在比斯开湾西部与运输船队汇合之后,浩浩荡荡的向那片遥远的大洋前进了。
  当欧洲的维和部队赶往印度的时候,在这个不平静的次大陆上,战争的火焰已经熊熊的燃烧了起来。
  在联合国还在讨论关于印度内战问题的时候,印度内战中的两大派武装集团就已经打了起来。发起进攻的一方是巴基斯坦支持的伊斯兰教武装集团,而受到攻击的是索纳德武装集团。而且,这场战斗,之后就没有停止过,也成为了印度内战中,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战斗。而且,这是整个印度内战中,最为残酷的一场战斗!
  其实,进攻索纳德集团,不但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需要。在前印度国内,伊斯兰教徒大概占了11%,也就是说,大概有1.2亿人信奉的是伊斯兰教。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出去巴基斯坦与印度尼西亚,恐怕这是伊斯兰教徒最多的一个国家了,但是,在印度的11亿人口中,这却是少数。所以,伊斯兰教徒在印度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而现在内战爆发了,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那么,这些内心仇恨被压抑着的伊斯兰教徒终于把自己的愤怒爆发了出来!
  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就是美国在阿富汗与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以及美国对伊斯兰教世界的压制。其实美国压制伊斯兰教世界的行为由来已久,在中东支持以色列,压制别的国家,以及对伊朗的制裁,两次对伊拉克的战争,侵略阿富汗这些巴掌都打到了伊斯兰教世界的脸上,而且声声着响。当然,美国这么做,也有其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就是石油!众所周知,现在在海湾与中东地区有全世界最多的石油,而且这里的石油不但油质好,而且埋藏浅,极易开采,成本也相当低廉,海湾的富裕国家几乎都是依靠石油发家致富的。当然,美国深知石油对这个世界的重要性,至少在2025年之前,人类世界是离不开石油的,因为燃油,以及石油制品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而一些富裕的伊斯兰教国家对美国并没有多少威胁,只是让部分财富流入到了这些国家的手中,但是并没有改变美国对能源的控制。但是,如果这些伊斯兰教国家联合到了一起的话,那就不仅仅是财富的问题了,而是美国将失去对能源的掌控,也就失去了控制这个世界的能力!从几次巴以战争中就可以看出来,虽然在伊斯兰教世界中存在着教派之间的斗争,但是当外界压力强大到能够威胁他们生存的时候,伊斯兰教世界还是能够团结起来的!而美国所害怕的就是伊斯兰教世界的这种团结,甚至统一,第三次巴以战争中,伊斯兰教国家发动的石油战,就让美国经济进入了10多年的寒冬时期。所以,从美国的经济安全,以及国家利益上来看,控制石油,并且打击伊斯兰教世界,都是美国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美国抛起的反恐战争,在很大因素上,正是为这一目的而进行的。当然,现在恐怖组织针对美国的破坏行动,其实也是受到了这一因素的刺激而剧增的!
  而这时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的伊斯兰教武装集团要打击索纳德集团了,因为索纳德投靠的是美国,既然能够有一个正面战场来打击美国,那这些仇视美国的伊斯兰教徒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第一阶段的进攻持续了3天,伊斯兰教武装集团就将战线推进到了距离孟买只有150公里的纳西克附近。而巴基斯坦军队为了配合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行动,也已经加强了对他们的援助,同时将控制的战区向东推进了50公里,完全控制了肯帕德湾。而这时候,美国援助给索纳德集团的武器弹药也已经到达了孟买港。得到援助的索纳德集团挡住了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猛烈进攻,战斗进入了僵持阶段。
  第二阶段的战斗持续到欧洲出兵的时候都还没有结束。在前半段的战斗中,双方的战斗都是以火力袭击为主,而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甚至向孟买发射了几枚老得都快掉牙的“飞毛腿B”战术弹道导弹。虽然,这并没有对孟买造成多大的破坏,但是却严重的打击了索纳德集团的士气。
  其实,伊斯兰教武装集团停止进攻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补给上的延长。按照巴基斯坦与中国的秘密协定,中国有义务向伊斯兰教武装集团提供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并且承担部分补给工作。但是,就在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应该怎么交到伊斯兰教武装集团手里的问题上,中国与巴基斯坦产生了分歧。
  说实话,巴基斯坦的目光有点短浅,他们一直想要获得这批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因为这比巴基斯坦军队的装备要先进,然后再将巴基斯坦军队换下来的武器装备送给伊斯兰教武装集团。但是,中国却不肯经过巴基斯坦的手将这些装备送到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手中,而是要由中国志愿军自己与伊斯兰教武装集团进行交接。而这就让巴基斯坦无法从中获得好处,所以,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装备无法到达,那么伊斯兰教武装集团在与已经重新武装起来的索纳德武装集团之间的战斗中,就没有了装备上的优势,甚至还处于不利地位。而弹药补给无法送到,那进攻也就难以持续下去。自然,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进攻只有停下来,等待幕后的两个支持者解决问题。
  而此时,索纳德集团刚刚接受了美国的装备,虽然集团的大部分军队多是以前的印度国防军,知道这些美式武器的使用方法,但是在连环的打击中,索纳德集团是需要时间来休整,并且培养更多的军队。所以,现在索纳德集团也无法进行反击,只能维持住战线,等待着军队扩大后进行的反击行动。
  现在,双方都无力进攻,出了准备防御以及下一轮的进攻或者反击之外,双方也开始加强自己控制地区内的统治工作。
  虽然,伊斯兰教武装集团是依靠巴基斯坦而成立的,但是在行动上,仍然有很大的独立性,因为这一武装集团出了在巴基斯坦获得援助之外,还从众多伊斯兰教国家获得了帮助,以及秘密的支援。现在伊斯兰教武装集团拥有军队85万,其中至少有20万是别的伊斯兰教国家赶来的“圣战者”。而这20万部队,绝对是其主力部队,因为大多数都是退役军人,甚至有不少是雇佣军,还有一部分从恐怖组织中脱离出来的成员,在战斗中的表现非常强悍。另外,众多伊斯兰教国家提供的援助达到了200亿美金,是武装集团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在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统治集团内,巴基斯坦扶植的人员也不占多数,所以这直接导致了该武装集团比较偏激的行动方针。
  扩大了占领区之后,该集团开始按照伊斯兰教教义对占领区进行统治,而大部分原印度居民都被向动驱逐。仅仅三天,就为战乱中的印度增加了1500万战争难民。很明显,这一行动为伊斯兰教武装集团埋下了灭亡的种子,这是严重违背了人道主义的行动,而且也损害了其他大国的利益,所以中国并没有直接支持这支武装集团。而当他危害到大部分大国的利益时,恐怕也难以生存下去了!
  索纳德集团在接受了部分迁徙过来的战争难民之后,也开始加强内部管理。一边清除着伊斯兰教的极端份子,一边扩充军队,并且为组建自己的政府工作着。而这一集团接受了美国的帮助,自然无法从政治上摆脱美国的控制。但是不知道,在这个连吃饭都成困难的战乱国家中,美国倡导的民主自由,还有他的市场吗?
  从战斗爆发到欧洲维和部队出发的这12天中,这场两大武装集团之间的战争,已经夺去了250万印度平民的生命,另外造成了2000万左右的战争难民,而这些难民能够活到内战结束的,只有1/10只不到!而这场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已经引起了众多国家的关注,但是,在连美国,欧洲与中国都不愿意出力的时候,这些难民又能够得到多少帮助呢?
  当索纳德集团与伊斯兰教武装集团还在激烈战斗的时候,中国支持的杰西库拉集团也已经开始行动了。
  虽然,由联合国出面组织与派遣维和部队的提议已经被否决了,但是,从中国现在的立场上来看,是不可能明着与欧洲对干的。所以,杰西库拉集团在继续加强对控制地区内的统治时,中国也开始在印度国内扶植众多的民族国家。
  前面已经介绍了,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民族的成分,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比中国还要复杂。最为严峻的是,占主体的印度斯坦族只占有不到50%的人口。所以,当印度内战爆发之后,各少数民族寻求独立的行动也就加速了。
  现在,在中国控制的印度东部突出地区,出了中国的失地,以及重要的地区仍然由中国解放军控制,并且建立了临时的军政府之外,别的大多数地区都已经交给了在战争中配合解放军行动的印度少数民族自己去管理。而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20多天,这些民族的独立活动也到达了高潮。
  在米佐拉姆邦宣布独立之后,印度东部突出地区到现在已经有4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另外,在杰西库拉集团控制的印度东部地区的后面,也已经有4个新成立的民族国家。现在,中国正在秘密支持在奥里萨邦南部地区的印度少数民族的独立行动。
  其实,支持少数民族独立是一件耗费非常巨大的事情。在现在的情况下,中国是不可能明着干的,换句话说,就不可能向这些新独立出来的小国家派遣自己的援助人员,来协助他们完成政府组建,以及内部管理工作。但是,这并没有难倒中国政府,毕竟现在中国不是一个独力支撑的国家,现在中国那么多的盟国,都可以为此提供帮助。而出了政治方面之外,中国已经表示将向这些新独立的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而首批启运的100万吨粮食,以及10万吨药品以及其他生活物资已经离开了广州港,正在向印度东部的港口航行。
  最先承认这些独立国家的是朝鲜,接着,朝鲜就向这些国家派遣了援助人员,有医生,建筑施工队伍,教师以及政府协调人员。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朝鲜帮助这些国家进行管理以及政府组建工作的政治人员。而这其中有多少是中国通过朝鲜这只手派去的中国人员,恐怕就只有中国自己才知道了。
  帮助这些民族国家独立以及建设,其实只是一个很次要的部分,毕竟,在现在印度内战已经不可收拾的大环境下,偏安一隅的只是少数,而更多的,还将面临战争的考验。而中国自己的利益,还必须要从印度的内战中获取。所以,中国的主要工作仍然是在支持杰西库拉集团进行积极的备战工作。
  随着欧洲维和部队的出发,印度的局势将在一段时期内进入稳定阶段。但是这一稳定是暂时的,因为欧洲根本无法阻止中国与美国在印度的对抗,而且这也已经威胁到了中美两国的利益。所以,这一阶段是中美双方进行新一轮战斗的准备时期,谁能够在这一阶段中做到最好,谁就把握了下一轮胜利的先机。而在索纳德集团接受大量的美援的时候,中国也没有降低对杰西库拉集团的支持。
  装备是现成的,解放军中已经有大量的武器装备需要做退役以及更换处理。当然中国也不会做亏本生意,在战乱地区,武器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很多非洲的战乱国家,甚至用钻石换步枪!所以,中国也与杰西库拉集团签定了矿产换武器的协议。在大量的印度矿产装到加尔各达港的货轮中时,解放军退下来的武器装备也送到了杰西库拉集团的接收人员手中。只是不知道,这些即将运到中国去的矿产中,包含了多少印度人的血与泪!
  国家之间的争斗就是这么无情的,比起国家利益来讲,个人的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而且这些参与到了印度内战中来的国家,又有谁的手上没有沾上印度人的鲜血呢?直到现在,中国也没有公布杰西库拉集团统治时期,印度矿工的伤亡数字。很明显,这是一个不能够公开的,沾满了鲜血的数字,几乎每一块送进中国高炉中的矿石上,都沾满了印度人的血泪!
  战争是无情的,而内战更为无情。在印度人用鲜血与眼泪洗刷着民族的耻辱与悲痛的时候,那些主导着战争的大国,却都在关心着自己的国家利益,关心着对手的伤害。而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在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数千年来,这就从来没有改变过!
第十章
不可避免
  从索纳德军事政变开始算起,欧洲的维和部队在印度内战爆发一个月之后,终于在维沙卡帕特南港上了岸,到达了战乱纷飞中的印度,开始了其维持和平的军事行动。
  此时,中国的“中华”号航母战斗群正在布莱尔港外执行战备训练任务,而美国的“林肯”号航母战斗群正在距离布莱尔港不到500公里的孟加拉湾南面游戈。很明显,中国与美国这两支航母战斗群正在对峙,从双方载机的频繁起降,以及挂满了武器在对方舰队外围徘徊的行动上就可以看出来,中美两国的舰队之间并不那么“友好”。而这时候,欧洲的特谴舰队从两国舰队的身边溜了过去,没有受到一先阻挠,看来欧洲人还真是选对了地方。
  美国的航母舰队在这里与“中华”号舰队对峙,是要阻止中国舰队西行,去威胁正在阿拉伯海上向索纳德武装提供援助的美国运输船队。当然,在阿拉伯海的东南部,即阿明迪维群岛的西北面,美国的“华盛顿”号航母舰队正在执行巡逻任务,主要防范的就是中国的潜艇。看来美国的准备还是很充足的。只是不知道,美国支持的武装集团,在印度犯下的侵犯人权的行为,是否为这两艘航母名字中的那两个伟大的美国总统所认同吗?
  随着欧洲维和部队的到来,印度内战的第一阶段冲突也就结束了。虽然,区区15万欧洲军队对现在印度内战的军事起不到主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欧洲军队被分散到了各重要的战略据点,加强到了印度政府军内,一边向印度的战争难民提供保护以及救济,一边也在帮助印度政府军加强防御。而随着欧洲维和空中部队的到来,现在印度政府军的实力大大的加强了。
  从表面上看起来,欧洲向印度派遣维和部队救助了大量的战争难民,而且还让印度混乱的局势稍微稳定了一点,但是,从根本上来讲,欧洲维和部队的到来,只能加深印度军事的混乱,同时让被战乱搅得筋疲力尽的各武装力量得到喘息的机会,为下次的战斗补充能量。
  其实,这个道理很明显的,印度现在战乱的主要原因就是武装派别太多,介入的势力太多,所以麻烦是剪不断,理还乱。而随着欧洲维和部队的到来,欧洲已经无可避免的卷入了这场混战之中。而增加一派势力,绝对是无助于解决问题的,只能增添麻烦。当然,欧洲的目的并不是要借此完全解决印度内战的问题,而是要借此牵制中国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破坏。这一来,欧洲也不会那么顾忌了,因此,借助印度实现自己的利益,成为了欧洲最现实的要求。
  再从欧洲带来的影响上看,虽然战火暂时告一段落,但是,这仅仅是暂时的,而且是部分地区的,对印度的整体混乱局势并没有多少帮助,而且就算已经停火的地区,也见不得能够因此而永久的平息战火。
  在美国与中国都不配合的情况下,俄罗斯与巴基斯坦也不可能允许欧洲的维和部队进入自己支持的武装力量的控制区。而那些已经宣布独立的民族国家,自然也不可能首先吃螃蟹,接受欧洲的维和部队,毕竟中国向他们提供的帮助已经基本上满足了他们的需要。所以,欧洲要想扩大印度政府的控制地区,是难上加难。即使现在维和部队到了,而且还配备了力量不弱的海军与空军部队,但是印度的战火却在平静中加速酝酿着。
  为了能够在下一轮冲突中占据先机,各武装派别自然要借用这一机会发展与壮大自己的实力,这就要稳定内部,并且增加经济来源,同时扩充军队。另外,各武装派别要想在未来的斗争中站稳脚跟,还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这就需要在政治上找到一个稳当的理由,而最佳的办法就是建立政权,并且获得别的国家的承认,以此获得国际上的支持。这一来,势必加速印度的分裂,更深化了战乱的根源。所以,这也是欧洲的维和部队不但没有起到维和的作用,甚至还催化了后面的惨烈战争的原因了。
  首先行动的是索纳德集团,毕竟,对于该集团来讲,获得国际上的承认,并且具备政治地位,是最为迫切的需要。另外,索纳德集团也是各集团中内部治理最迅速的一方,而在完成了内部整顿之后,寻求政治上的更高起点,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索纳德是印度第一支反政府武装力量,也是因为其引发的印度内战,最后带来了全国性质的反叛,割据以及武装斗争。可以看出来,在政治上,索纳德集团是有很高的需求的,而且订下的政治目的也很高,就是成为印度唯一的合法政府,成为印度的统治者。但是,失败的政变,让索纳德集团只能够成为众多武装集团中的一员,虽然实力比很多小集团要强大不少,但是比起中国支持的杰西库拉集团来讲,还是弱了很多,比欧洲支持的印度政府都要弱不少。而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索纳德武装集团经过了很多的努力,而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在这,就要先介绍一下索纳德其人其事了。作为一名曾经到过美国留学,并且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印度人,他与大多数通过留学或者通过技术移民美国的印度人一样,在学校学的是软件技术,然后在美国工作生活的二十年中,出了学校生活之外,做的也是软件行业。其中最有意义,也是有趣的,当然是他在微软公司的那五年,作为微软网络技术部的经理,索纳德从此开始走上坡路了。但是,经过或来调查,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索纳德开始与美国的特工部门接触。
  关于英特,微软等美国大公司在出售的电脑以及软件中留有暗门的事情,现在已经不是秘密了。但是,在索纳德的这个时代,这还是美国的国家机密。很容易理解,索纳德在接触到了微软公司在网络技术方面的核心内容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与美国的安全部门产生接触。而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索纳德在印度国内的身份与地位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开始打这个美籍印度人的主意了。
  索纳德的妻子是尼赫鲁家族的,她的父亲是尼赫鲁的孙子。另外,她与甘地家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母亲是甘地姐姐的孙女。虽然,索纳德自己的家族并不怎么有名,仅仅算得上是印度的一个普通家族,但是他的裙带关系却很不错。所以,当美国的情报机构一调查索纳德的底细之后,立即就发现这是一个极有利用价值的印度人!
  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年,索纳德并没有什么特出表现,而且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当第四次印巴战争爆发之后,索纳德的地位就大大的提高了。此时,索纳德的小舅子正好是印度海军的一名少将,而且是负责与美国进行海军装备接收方面的工作。所以,索纳德被美国遣送回了印度,与他的小舅子取得了联系,并且很快利用美国情报部门提供的资金,开始收买孟买附近的印度高官。似乎,美国情报部门早就认识到了印度将战败,或者是希望在战后多一种控制印度的手段,如果印度政府胜利之后不听美国指示的话,那美国还可以惩罚印度。当然,到底是哪种原因,还是众多原因促使美国情报机构提前做了安排,这就不得而知了。
  印度战败之后,接受中国的胁迫,签署对中国有极大好处的投降条约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在这个时候,美国必须要破坏中国从印度获得好处,这就想到了索纳德,以及索纳德在印度军队内收买的那些高级官员。
  其实,当美国撤消对印度的支持之后,几乎伤害了每一个印度军人的心。而所有美国人都迅速的撤出了印度,但是索纳德以其印度人的身份留了下来,并且继续着他的颠覆活动。而那些曾经从与美国的军事交易,合作中获得巨大好处的印度将军在听说美国还在秘密支持他们之后,立即又投到了美国的怀抱中来,真是被利益蒙了双眼,好了疮疤忘了痛!
  索纳德集团的政变也是在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下爆发的,因为美国都没有预料到印度会这么快失败。战争才打了2个多月,志愿军参战才1个多月,解放军参战的时间也不到半个月,印度就支持不住,要投降了。这肯定是美国无法预料到的,也不可能预料到的。在中国派遣志愿军参战之后,所有的大规模战役都是一战而定胜负的。这一个方面体现了现代化战争的高节奏性,同时也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出了中印的军事实力差距。而印度迅速的投降,完全打破了美国的计划,所以美国也只有被迫的让索纳德武装集团发动政变。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在印度发生过,一年多前,在哈萨克斯坦,美国控制的克科将军也是在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被迫发动武装政变,最后导致了中美两国之间的一场冲突,而且失败的是美国。现在美国似乎在走以往的旧路了,但是结果还会是一样吗?
  在内战开始的时候,索纳德集团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在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打击下,都快要抬不起头来了。毕竟,索纳德发动政变的时候,很多工作都还没有到位。所以,随后将大量的工作放到了内部整顿上,而没有注意扩展以及训练军队,当然,这也是相对的,比起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确实差了不少。虽然从现在看来,索纳德武装集团的军事工作还很不到位,但是他的内部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所以这也为该集团在后面的战斗中取得突飞猛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美国的援助到达之后,索纳德武装集团的军事问题已经不明显了。所以,很快,就在欧洲维和部队达到维杀卡帕特南的第二周周一,索纳德就在孟买宣布成立了印度救国政府,并且宣布自己才是印度的合法政府。迅疾,在周三,美国就承认了该政府为合法的印度政府,并且取消了与原印度的一切外交关系。很快,在一周之内,已经有10多个亲美国家承认了这个曾经政变失败的印度武装集团,这进一步加深了印度的战乱。
  索纳德的做法,更准确的说是美国的做法,立即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悍然大波。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美国以常任理事国的身份,一票否决了欧洲的维和提议,而现在又炮制出了一个非法政府,这是对国际公理的公然挑战,更是蔑视联合国,打击联合国的实质性的行动。
  反应最强烈的当然是欧洲,几乎可以用愤怒来形容。美国在联合国反对欧洲的提议,还说得上是挟制欧洲,并且不愿意承担在联合国的义务。但是,现在美国将大量的物资送到了印度反政府武装手里,并且公开帮助这些非常的武装集团获得国际政治地位,这只能说是美国在打击欧洲,并且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的损害着别人。而为了针对美国的挑衅行为,欧洲当即宣布将在半个月内向印度增派第二批,约20万的维和部队。看来,这下印度的混乱是无法解决的了。
  跟在美国后面,伊斯兰教武装集团宣布成立政教合一政府。这显然是对美国支持索纳德集团的回应,也是巴基斯坦为了让伊斯兰教武装集团在后面的战斗中能够占据主动地位而做出的努力。而在这里,还得先介绍一下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精神领袖巴里的来历。
  关于巴里的过去,没有多少人知道,也没有多少文字方面的记载与报道。但是美国曾经表示,巴里很可能是基地组织的五号头目,乌尤里希的化名。虽然,这一猜测无法证实,但是通过巴里的一系列政教改革,以及同国际伊斯兰教极端组织之间的关系,可以肯定,即使他不是恐怖组织成员,恐怕也与其有很多关系吧!
  在执行内部政策的时候,巴里忠诚的按照一个伊斯兰教教徒的信仰来统治着他们占领的地区,而因此,至少造成了近5000万的战争难民,毕竟,在印度信仰伊斯兰教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印度人,信仰的还是印度教!而这种近乎极端的内部政策,是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致命伤,即使现在还没有将其危害表现出来,但是恐怕要不了多久,这支打着宗教集团的就要吃到苦果了。
  虽然,支持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只是巴基斯坦这个并不强大的国家,但是在他的身后,是更多的伊斯兰教世界的国家。巴基斯坦几乎是立马就表示承认该政府,并且宣布与其建立大使级别的外交关系。这不但壮大了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声势,同时也让巴基斯坦从名义上划分清楚了与这一集团的关系,也让巴基斯坦避免了不少的麻烦。
  跟在巴基斯坦的身后,伊朗,叙利亚,埃及等国都先后承认了这个伊斯兰教世界的新国家,一周之内,几乎所有信奉的伊斯兰教的国家都承认了这个新成立的政府。
  如果说美国支持的索纳德集团宣布自己才是印度的合法政府是加深了印度内战的矛盾的话,那么巴基斯坦支持的伊斯兰教武装集团宣布独立,则是抛起了印度分裂的浪潮!而从这一刻开始,印度的分裂已经无法避免,而且逐渐扩散到了每一个独立的武装集团控制区!
  跟在巴基斯坦之后,俄罗斯支持的哈巴罗克集团也宣布独立,并且成立了新的政府。这一来,俄罗斯不轻不重的将印度的分裂向前推了一把,最终让印度的分裂结局被定了下来。
  哈巴罗克年轻的时候,曾经到苏联学习过,是以一名年轻少校军官的身份到了莫斯科去的。很快,哈巴罗克在俄罗斯不但学到了军事战争技术,同时也被俄罗斯的情报机构策反,成为了埋藏在印度内部的鼹鼠。当然,哈巴罗克在当上少将之后,就拿着俄罗斯提供的资金,开始在军队内部培养自己的势力,而此时,大概他已经不将自己看着印度人了,因为他在俄罗斯已经秘密结婚,有一名生活在莫斯科的俄罗斯妻子。而事后证明,这个让哈巴罗克魂牵梦绕一生的俄罗斯美女,只不过是俄罗斯情报部门的一名普通女特工而已!
  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分裂行动,从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哈巴罗克集团。如果名不正的话,自然言不顺。而且,美国支持的索纳德集团并不会对他们构成多大的威胁,因为美国现在还不想交恶俄罗斯,不然的话美国可真成了“独孤求败”了。而他们也远离印度的核心地区,与中国,欧洲,以及巴基斯坦的利益冲突都不算很大。所以,在为了获得一个政党的名义的驱使下,哈巴罗克集团跟在伊斯兰教武装集团身后就发布了独立宣言。
  虽然有俄罗斯的支持,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哈巴罗克集团在独立后,就获得了多少的国际支持。出了俄罗斯之外,就只有乌克兰在一周后宣布承认这个新政府。其实,这也是由这些集团背后的势力所决定的。索纳德集团有美国支持,而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东家”是整个伊斯兰教世界,而与之比起来,俄罗斯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确实要差得太多了。因此,哈多罗克集团在内部工作上的力度也是最弱的,到现在,他们都还没有能够解决控制区内的居民的生活问题,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这也是为什么哈多罗克集团终不能成大气的原因了。
  可以看出来,哈巴罗克集团的独立行动,将印度的分裂推到了一个无法回头的地步上。如果说巴基斯坦支持的伊斯兰教武装集团的独立,仅仅是狠狠的扇了印度民族关系的一记耳光。那么,哈巴罗克集团的独立就是大国利益对印度的压迫与损害!而俄罗斯牵了这个头,恐怕再没人指望大国能够在印度问题上理智一点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