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861

  美国潜艇活动最密集的地区是西太平洋。虽然失去了对第一岛链的控制权,但是第二岛链仍然掐在中国的脖子上,中国海军的潜艇要向进入中太平洋地区,让战略核潜艇在一个最佳的区域执行战斗巡逻,就必须要通过第二岛链。所以,美国将潜艇巡逻区域主要放到了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之间,并且在第二岛链最主要的几个水道上设置了反潜网。而为了提高潜艇的使用率,美国甚至将关岛变成了最大的海外潜艇基地,现在驻守在关岛的核潜艇至少有8艘,其中还一艘改进型“俄亥俄”级!因为这一情况,苟国茂在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之间航行时是非常小心的!
  现在,潜艇已经越过了中太平洋地区,正在向西南太平洋前进。此前,中国潜艇是很少到这一区域来活动的,所以美国没有怎么重视这一片海域。即使,在半路上,已经有美国潜艇发现他们了,但是以他们的速度,恐怕美国人也追不上来,更谈不上在前面设埋伏了。所以,现在继续保持高速航行,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危险。如果没有目的的话,两艘潜艇要在大洋上碰见(就算距离为200海里),这个概率,也不比大海捞针大多少吧!
  正是有了这些保证,所以苟国茂有恃无恐,并不怎么担心会被美国潜艇发现与跟踪,就算被发现了,恐怕也没有美国潜艇能够跟踪他吧!但是,苟国茂的运气确实不怎么好,而这次,他还真的“碰”上了一艘美国潜艇!
  暂时不说这,还是继续看苟国茂他们这一次的远航吧!
  从出海之后,苟国茂他们就没有忘记边走边练,甚至还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来制订与验证新的潜艇战术。这个连妻女都可以放下的艇长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所以,他手下的是潜艇兵在最初的兴奋之后,都开始经历“非人”的折磨了。
  这只能用折磨来形容。潜艇的编制是70人,其中10名军官,这是按照三班倒,每班值勤8个小时,并且留有一个4人应急小组的。但是,在苟国茂的要求下,每班的值勤时间延长到了12个小时,而多出来的时间,都被用到了学习上。其实不是苟国茂的要求苛刻,因为以前在093上的时候,他并没有这样要求自己的艇员,反而在战斗之前,都会让军官承担起更大的压力,而让所有士兵都得到充足的休息,以便在战斗中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技术出来。这次,他们匆忙的赶往另外一个大洋,不管是情报,还是别的什么准备工作,都很不充分,至少是无法满足苟国茂的要求。所以,他们必须要在航行的途中熟悉潜艇,直到让这艘潜艇就如同他们以前的093一样,让大家的技术到位,才能够将潜艇的所有能力发挥出来。严格的要求,就是为了最后的胜利,而这也是多流汗,少流血的道理了!
  其实,苟国茂心里一直在抱怨安全部门。既然要准备让这艘潜艇立即投入到战斗使用中去,那就应该从建造阶段,就开始训练潜艇组员。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建造工作长达一年,而训练是不可能持续一年的。而且,普通的潜艇兵是无法保证百分百保守秘密的。所以,安全部门并没有批准海军部这么做。而这也是为什么苟国茂他们会被选中的原因,因为他们是海军潜艇部队中最优秀的!也许,苟国茂还应该感谢安全部门吧,如果提前培训艇组成员的话,恐怕怎么也不会选中他们这支名气在外的一组了!
  由于伴随行动的几艘093的极限速度只能达到33节,所以,很快就被苟国茂他们甩到了身后。而就在他们提前到达麦哲伦海峡西边的时候,一场突然的遭遇,把苟国茂从艇长室惊醒了。
  当他来到潜艇指挥舱的时候,负责值勤的荀思良正守在声纳士官的旁边,等待着声谱分析仪的结果。而声纳士官双手压着耳机,眉毛拧到了一起,似乎是一位遇到疑难杂症的医生一样。
  “怎么回事?”苟国茂摩了下头发,黄色的灯光在舱室里闪烁着。这是接敌的信号灯,但是看到声纳士官那样子,苟国茂都在怀疑是不是与别国的潜艇遭遇了。
  由于近些年来,中国潜艇的活动变得更频繁了,所以中国也收集到了大多数别国潜艇的声文特征,潜艇的电脑中储存着这些数据,只要一对比,就能够知道是哪国的那艘潜艇。但是,现在电脑却半天没有得出结果,让苟国茂很是疑惑,难道是遇到了深海怪物?
  过了一会,电脑下的打印机终于吐出了一张纸条,荀思良扫了一眼之后,递给了身后的苟国茂:“你看吧,真是奇怪了!”
  苟国茂看一眼,连电脑都没有得出分析结果,看来声纳士官也肯定很疑惑了,但他还是问到:“能判断是潜艇吗?”
  “绝对是一艘潜艇!”声纳士官摘下了耳机,“声源的移动速度在20节左右,而且体积非常庞大,这不可能是海里的生物。而且它的航行方向一直没有改变,相信这是一艘潜艇,至少是一艘我们从没有遇见过的潜艇!”
  “潜艇!”苟国茂扭头看了眼速度表,这才放心,荀思良已经提前下令降速度降到了8节,“好吧,那就让我们第一个来吃螃蟹,航海长!”
  “有!”一直站在电子海图旁边的航海长显得有点兴奋。
  现在全世界每年服役的核潜艇不到2艘,而能够被他们碰上一艘新的核潜艇,这可是非常难得的事情,而且他们一般执行的是战斗巡逻任务,以及为战略核潜艇的护航任务,一般是没有机会到美国军港外去寻找新潜艇的。所以,这次他们还算开了荤,被他们逮到了这一机会!
  “确定对方潜艇的航向,速度,深度,选择我们的埋伏地点!”苟国茂一口气下达完了命令,自己也坐到了艇长的位置上。
  很快,航海长就已经在海图上确定了埋伏地点,而荀思良也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因为中国海军很少到这附近的海域来行动,舰艇还从来没有来过,海图只能够通过那些伪装成商船或者渔船的间谍船来绘制,这个质量自然低劣了不少,只能勉强够用。而因为海图上对大多数的海底地形描绘得并不清楚,所以在选择埋伏点的时候,航海长很小心,选择了一块海低高低(相对于周围的海底,深度要浅一点)。
  4个小时后,潜艇就以8节的速度来到了这处海底。而苟国茂没有犹豫,马上将潜深增加到了450米,距离海底大概还有200米左右,正好在密度跃层的下面。而潜艇也就停在了这里,反应堆的主循环被关闭了,只用自然循环在维持着潜艇内的环境,并且为设备提供电力。
  这时候,那艘潜艇的速度还没有降低,似乎那艘潜艇也在进行某项实验,而没有注意到周围的危险。当然,那艘潜艇的艇长肯定也认为周围不会有别的潜艇了,所以放松了警惕性。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是一艘美国的潜艇,而且就是那艘经过了特殊改进的“弗吉利亚”级潜艇。这艘潜艇也是才建成的,并没有经过完整的测试,所以也要边走边测试了。当然,这位美国少校艇长在他的航海日志中详细的记录了这次的行动,这才让后人知道了当时的具体情况。
  他们出海之后,一直沿着美洲大陆西海岸线向南航行。因为潜艇上的变声系统是最新的技术成果,在出航之前,只在实验基地内进行过测试,而实际的使用性能还需要在后面继续实验确定。但是现在美国人并没有时间做这么多的实验了,所以这位艇长也接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务,就是在向南航行的时候,边走边确定系统的性能。
  这位少校艇长忠实的执行了这一命令,而且并不担心被别的国家的潜艇发现。美国还从来没有发现中国的潜艇到过美洲西部海域来,而俄罗斯的核潜艇现在连开得出港的都没有几艘,自然也不可能过来,欧洲的就更别说了,大多数核潜艇恐怕都被牵制在了南大西洋的战场上。所以,从一开始,这艘潜艇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实验与测试,而放松了对外界环境的监视力度!
  当他们接近麦哲伦海峡的时候,正进行到最后一项实验,拖拽式声纳与变声系统的配合。这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实验,如果潜艇使用变声系统的话,肯定会对自己的声纳系统产生影响。而拖拽式声纳的接收与发射单元都是移动的,相对于潜艇,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坐标。所以,要想消除变声系统对拖拽式声纳的干扰,就必须要取得大量的数据,这样才能够为电脑编制一套有效的程序。而这项实验,从他们到达秘鲁海岸线附近就开始了,直到现在,才进入收尾阶段。
  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拖拽声纳是不能有效工作的,因为潜艇的中央计算机已经满负荷运转,而且拖拽声纳的主要任务就是测定自身噪音与变声系统的配合以及相互的干扰。而拖拽式声纳又是潜艇最主要的被动探测手段,也是探测距离最远的声纳系统。当这一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时候,美国潜艇也就自然无法发现远处的目标了!
  当这位艇长指挥潜艇完成最后一项测试的时候,才收到了美国本土发来的情报,警告他们已经有中国的潜艇向南大西洋前进了,而且走的就是麦哲伦海峡!这下,这位少校艇长有点后悔了。如果情报早几个小时来到的话,恐怕他们就不会在距离麦哲伦海峡入口处只有80海里的时候才开始警惕!
  当苟国茂他们埋伏下来之后2个小时,这艘美国潜艇的速度终于降低到了8节。这是先进潜艇最佳的安静速度,太慢,会让反应堆无法正常工作,而在处理剩余功率的时候,照样会产生噪音,太快,反应堆工作负荷大了,照样会产生更多的噪音!
  虽然美国潜艇减速了,但是它的位置与速度已经被确定了下来,通过精确跟踪,还不至于丢失目标。但是,很快麻烦就来了,当声纳士官正准备将这艘潜艇的声文写进电脑资料库的时候,突然发现对方的声音特征发生了变化,而且是巨大的变化!
  这一情况立即引起了苟国茂的高度重视,他一边让声纳士官将所有的声文特征都记录下来,一边命令潜艇慢慢的靠上去,只有在最近的距离上,才能够获得完整的声文资料!
  当他们从侧后方追到美国潜艇身后10海里的时候,电脑已经记录下了至少12种声音特征,而且其中好几种与中国的核潜艇的声文非常相似!
  这下,苟国茂知道自己拣到宝了。这肯定是美国人又开发出了什么新的设备,既然能够让潜艇改变自己的声音特征!而因为此时他们处于美国潜艇的后方,这是潜艇声纳探测的盲区。而且这艘095的噪音水平在8节时只有100分贝左右,已经远远的低于海洋背景噪音,所以美国潜艇并没有发现他们。
  没有丝毫的犹豫,苟国茂改变了行动计划,下令悄悄的跟在这艘美国潜艇身后,他很想看看这艘美国潜艇到底是何方神圣!而这场持续到战争结束的“游戏”,也就从此开始了!
第九章
棋逢对手
  在英国宣布将以战争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海外领地之后20天,英国远征舰队终于在马岛东北800公里处完成了最后的集结,并且同时派出了第一批攻击机,对阿根廷在马岛上的军队发动了打击!
  英国舰队的第一批攻击波由24架“鹞Ⅱ”战斗机组成,其中8架承担护航任务,另外16架负责攻击。
  由于马岛上并没有一个象样的机场,阿根廷的海运力量也不强大,无法将大批空军设备送到岛上去,所以只能驻扎少量的前线战斗机。而阿根廷主要的空军战机都部署在本土的东南部地区。而从圣克鲁斯省主要的空军基地起飞,战机也要先飞行近800公里才能够到达岛屿上空。而要打击英国远征舰队,更要先飞过中间的1200公里海洋,这绝对不是一个短距离!
  因为阿根廷只有4架加油机,无法让大量的战机保持战场巡逻,而阿根廷的空中指挥机又是以本土机场为基地活动的,也不能远出支持战机空战,只能在马岛西面的海域上空,对马岛附近的空域保持监视,以及指挥不多的战机进行空战。
  当英国人的“鹞Ⅱ”式战机到达马岛上空的时候,与阿根廷空军爆发了英阿第二次马岛战争中的第一场空战。
  战斗算不上激烈,阿根廷空军当时在马岛上空只有12架攻击机在执行打击任务,当他们收到英国战机赶来的消息之后,立即就撤出了战场,毕竟这些只携带了自卫格斗导弹的攻击机肯定不是英国战机的对手!而负责战场巡逻的4架阿根廷战斗机立即冲了上来,很快,马岛上的那个简易机场上也有4架战斗机起飞了。同时,在阿根廷本土的空军基地,也有一个联队的战斗机正在赶来。
  由于阿根廷的YJ-11为了保证安全,避免遭到英国战机的偷袭,已经将巡逻空域从马岛上空转移到了马岛西面250公里的海面上空。所以,只能发现马岛北面200公里,东北面150公里空域处的目标。而这为马岛机场上的战斗机这提供了5分钟的起飞迎战时间。所以,当阿根廷空军的战机在把握战机上,并没有占多少优势。
  而从两国投入的战机的性能上来看,阿根廷战机的性能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现在阿根廷空军的主要战机是中国的F-10战斗机。虽然这是种轻型战斗机,但是在有加油机的支持下,其防空作战半径也能够达到1200公里。即使是从阿根廷本土空军基地出发,也能够在马岛上空巡逻1个小时左右。而F-10是中国按照超越美国F-16C/D型的性能而设计的,在性能上完全超越了F-16,其改进型F-10B的性能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阵风”的水平。而英国海军现在使用的“鹞Ⅱ”战斗机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品了,虽然英国一直在努力的改进这种垂直起降战斗机,但是其性能还是落后了,首先速度不快,只能在俯冲时达到超音速状态,而且没有强大的雷达探测系统,本身携带的武器也不可能很多,作战半径更是上不去。因此,从这两种战机的性能差距上来看,即使英国战机的数量更多,但是也不一定能够占到便宜。
  空战还是按照老模式开始了,首先是双方战斗机互射中程空空导弹,而这时候,阿根廷方面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因为阿根廷的战机有空中指挥机支持,所以在很远的地方就知道了英国战机的方位,速度,航向等等参数,能够从最佳的位置上,在最佳的时刻发动攻击。这些阿根廷空军的飞行员都先后到中国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空战培训,分别与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一起飞行,一起演练,还进行了不少的对抗性训练,从中国空军这获得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以及战斗知识。所以,在空战中,他们的表现都很到位。即使比中国空军的飞行员素质还是差了一点,但是比起英国空军那些没有战斗经验的飞行员来讲,素质就要高多了。
  因为英国舰队只有预警直升机,而其航程根本就到不了马岛附近,而且过来也不安全,被阿根廷空军盯上的话,逃都逃不了!所以,英国战机只能依靠自己的火控雷达进行空战。而“鹞Ⅱ”上使用的“雌蓝狐”雷达已经比较落后了,即使英国在二十多年内,一直没有放弃对这种雷达的改进与升级,但是受到其基本性能的限制,到现在,也算是落后的了。其对空探测距离只有80公里,勉强达到了AIM-120的射程,比“流星”的射程还要少20公里。而其跟踪距离只能达到60公里,也是说,只能在60公里的距离上发射导弹!而这,已经比阿根廷空军落后了太多了!
  由于只有8架战机参战,而每架F-10一般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只携带2枚中程导弹,多带了两个副邮箱,而紧急起飞的也最多携带4枚中程导弹。所以,阿根廷的战机即使占据了主动位置,但是24枚导弹除非达到100%的命中率,才可能干掉所有英国战机。而中程导弹攻击的时候,为了保证摧毁概率,至少是用两枚导弹对付一个目标的,有的时候,为了击落先进战机,甚至用3枚,或者3枚以上的导弹来对付一架战机。这在中国空军的战术条例中写得很清楚,而且在实战中也是这么做的,中国空军有的时候,甚至使用8枚导弹来对付一个目标!而现在,阿根廷空军是学习的中国空军的战斗方法,所以从一开始,就是两枚导弹攻击一个目标。
  当阿根廷空军发射完中程导弹2分钟之后,英国战机才让雷达锁定目标,也发射了他们的导弹。当然,英国海军飞行员的素质还是很不错的,他们知道自己不占先机,所以发射的中程导弹直接进入了惯导阶段,而战机立即准备规避。当然,以阿根廷战机的速度,他们是没有机会进行第二轮中程攻击的,所以也一次性的发射完了携带的所有导弹,能够击落几架,就算几架吧!
  阿根廷战机这边,一发射完导弹之后,就收到了后方指挥机的警告,英国人也发射了导弹!所以,阿根廷的战机立即转弯,沿着AIM-120的极限半径绕了过去。让英国的这批导弹全都落空了。而他们发射的导弹是由指挥机提供中程指令制导信息的,并不需要他们使用火控雷达来进行引导工作。
  第一轮战斗下来,英国的战机被击落了8架,而阿根廷方面毫发未损,接着,双方就进入了格斗距离,展开了残酷的格斗空战。
  虽然,英国战机的数量占有优势,但是负责护航的战机只有4架了,而另外的都是携带有炸弹的攻击机。而阿根廷的战机因为不存在燃料不足的情况,所以没有像1982年的时候那样,因为害怕返航燃料不够,而不敢采取高速飞行,失去了最大的优势,所以,在格斗中,阿根廷战机充分的利用了速度上的优势,并且通过用速度来甩掉英国对手,占据有利位置后,再进入,再攻击,如果失手,就再摆脱,进行轮番冲击。
  大概,英国人也没有料到阿根廷空军会采取这样的战术吧,因为在超音速状态下,战机的机动能力是要严重下降的。当然,也有超音速机动能力不错的战斗机,但是这绝对不是F-10。当然,阿根廷空军也知道,F-10的超音速机动能力并不好,但是也比没有超音速作战能力的“鹞Ⅱ”好多了。当然,F-10是针对高亚音速空战而设计的,但是比起“鹞Ⅱ”这种有着特殊空战能力的战斗机来讲,还是差了一点。阿根廷空军的飞行员虽然已经换了几代,但是他们在飞行员学校学习的时候,绝对不会忘记1982年的那次空战。当时的“海鹞”以及“鹞”式战斗机,就使用了突然变速这种普通战机无法做到的动作,击落了大量的阿根廷战机。所以,现在,他们绝对不愿意与英国人进行公平的战斗,因为英国人也从来就没有与他们进行公平的战斗,而且战斗中有公平可言吗?
  空中格斗是非常激烈与残酷的,由于阿根廷空军一直使用着英国战机无法使用的方式来战斗,致使英国战机几乎没有多少还手的能力。战斗持续了20多分钟,英国人就坚持不下去了。当他们撤出战场的时候,已经有12架战机被击落,而能够飞回去的那4架战机,也多少都带着点伤。阿根廷人也不是完全没有损失,也被击落了四架战机。但是,这场空战,阿根廷是完胜了!
  英国远征舰队派遣攻击机打击阿根廷在马岛上的行动完全失败了,而且空战中没有占到便宜,真可以说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当然,英国这么做,也是要想支持岛上的部队坚持下去,希望能够提高岛上部队的士气,但是看来,这次不但没有能够提高士气,恐怕这场空战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还将严重的打击英国人的士气吧!
  空战结束之后半小时,在阿根廷空军部完成了战果统计之后,就立即发表了战报,而且是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向全世界发表了这次的战果!可以说,阿根廷是很看重这次空战的。之前,虽然阿根廷的潜艇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是并没有公布,毕竟他们的损失也不小,而且很多战果是无法在战争期间确认的。而现在,他们的空军也扬眉吐气,战胜了英国海军航空兵,取得了开门红的战绩。所以,阿根廷人迫不及待的将战果公布了出来,一方面提高可以提高自己国内的战斗士气,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打击英国!
  相对于阿根廷这积极的行动,英国政府的反应就要慢多了。而且,对阿根廷公布的结果,英国政府只表示还在调查这一场战斗的结果,而并没有承认,也没有反驳。当然,谁都知道,这次英国人吃了大亏,而他们死爱面子的思想让他们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当然,后来英国外交大臣又紧急飞到了美国,希望美国提前向他们交付F-35B型战斗机(海军陆战队型,也就是垂直降落/短距离起飞型,英国海军购买的就是这一型号),而为了让美国同意提前交货,英国外交大臣先会见了西班牙与挪威的大使,而英国首相也分别与这两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通了电话,这才让外交大臣搭上了前往美国的班机。而同时,搭载着50架陆军“鹞”式一艘快速平板货轮已经紧急起航了。
  可以看出来,英国这次是真的急了。上次海战的失败,可以归咎于情报上的失误,以及战术上的错误。但是,这次空战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装备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战争要求了。在1982年的时候,“海鹞”与“鹞”式战斗机可以说是很先进的,但是,现在这种让英国人骄傲的战斗机,已经落后得很远了!所以,英国必须要寻求更先进的战斗机,但是在“海洋”号没有服役之前,英国就只有选择F-35,才能够适应那几艘小型航母。可见,这次外交大臣斯特特的美国之行也不会有多轻松!
  当英国远征舰队向后撤退200公里,以避免遭到阿根廷空军的打击,而暂时停止了对马岛的进攻的时候,中国与美国的潜艇也在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拿部交界线附近折腾了起来。
  从开始跟踪那艘美国潜艇之后,苟国茂就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虽然,通过细微的声文特征,已经判断出那是一艘美国的“弗吉利亚”级核潜艇,而且应该是最近服役的那艘,但是,这艘潜艇表现出来的特征,与以前的那四艘同级潜艇太不意义了。
  虽然每艘潜艇都有自己的声文特征,但是同一级潜艇的声文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毕竟都是按照同一标准建造的,即使有分别,这种分别都不是很大。特别是现代潜艇的建造工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细微上的差别已经很弱小了。这种体现在声文上的差别,已经无法用人耳来分辨,只能依靠电脑进行分析。但是,现在那艘潜艇所表现出来的声文特征,竟然连声纳士官都能够听出有不同的地方了!
  虽然觉得奇怪,但是苟国茂的好奇心还是让他决定继续行动。而且这是一艘新潜艇,如果他们能够摸清楚这艘潜艇的参数,并且记录下来的话,那就已经立了一功。因此,苟国茂指挥着潜艇,小心的跟在那艘美国潜艇的身后,一直呆在对方的盲区内,对其性能参数进行了记录。
  与另外的“弗吉利亚”级一样,这艘潜艇的安静航速仍然能够达到20节,但是在这个速度上,产生的噪音要稍微大一点(美国新开发的变声系统主要就是其消声瓦的结构,也就是潜艇最外面那一层蒙皮的结构,而这种蒙皮虽然能够起到改变潜艇声文特征的作用,但是在高速航行时,所产生的噪音也要大一点),潜艇的下潜深度仍然是250米左右。这几乎是美国潜艇的通病。虽然不知道其极限航速,但是只要是“弗吉利亚”级,那么速度肯定无法超过30节,因为这是由主机功率决定了的。很快,这些重要的参数都被记录了下来。但是,这时候,美国潜艇突然的形容,让苟国茂的神经紧张了起来。
  正当苟国茂准备上去测量一下这艘潜艇的尺寸数据,距离美国潜艇只有不到10链的时候,突然美国潜艇来了个急刹车,并且迅速的做了个右螺旋。这可吓坏了声纳士官,同样发现了美国潜艇异动的舵手没有等到苟国茂下命令,已经本能性的让潜艇刹车,同时反着做了一个左螺旋。这是在战斗中养成的本能,这也是一名优秀潜艇兵的优秀之处了。
  完成转向之后,苟国茂向舵手竖了下大拇指,但是没时间让他表扬这位机敏的舵手了,因为他们已经与美国潜艇面对面了。
  “1号鱼雷发射管准备……”荀思良也本能的下达了命令,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滚落了下来。
  “不要开前盖!”苟国茂迅速的补上了一句,“可以注水!”
  由于核潜艇的潜深都比较大,而在深度较大的时候,用压缩空气已经很难将鱼雷推出发射管了。所以,这类潜艇一般都采取平衡水压式发射法。即先给鱼雷管注水,等到管内外水压平衡之后,再让鱼雷自航出管。而在浅深度的时候,也可以用水压将鱼雷推出去。这不但能够避免因为使用压缩空气推射时产生的空泡噪音,同时还能够增强发射管的适应性。只是,这对鱼雷发射管的内盖的要求高多了,因为当鱼雷自航出管的时候,必须要由鱼雷发射管的后盖来承担所有的海水压力。稍微出错,当潜艇在书百米深的大海里的时候,海水就将如子弹一般射出来。恐怕到时候鱼雷舱的人员不但全完蛋,恐怕潜艇也要完蛋了!
  此时,苟国茂已经反应了过来,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艘美国潜艇肯定早就发现了他们,但是前面一直忍着没有规避,因为对方在自己身后的攻击死区内,如果机动的话,恐怕还没有等他们逃掉,就被鱼雷干掉了。真如同导弹打战机一样,鱼雷打潜艇,潜艇也没有多少生存概率。而美国人就在等待机会,等待一次重要的机会。等到苟国茂他们接近的时候,这个机会终于到了。这时候,“弗吉利亚”级因为排水量小,灵活的性能表现了出来。(在“弗吉利亚”级之前,按照冷战要求设计的“海狼”级的排水量达到了13500吨,因为追求完善的性能,“海狼”级在1990年的造价就达到了破天荒的20亿美元,这比当时造一艘航母都便宜不了多少,连美国这么强大的国家都有点承受不了。如果到了2005年的话,大概要40亿才能造一艘出来!所以,美国转而设计了“弗吉利亚”级潜艇,这种潜艇保存了大部分“海狼”级的能力,但是去掉了冷战时期的特殊要求,在2005年时,将单价控制在了20亿。而“弗吉利亚”级的排水量只有9000吨,比中国的095级确实轻了不少)
  当时的情况也确实如此。美国的少校艇长知道附近可能有中国潜艇存在之后,立即让潜艇减速,同时开始使用变声系统。这一边是对变声系统进行检测,另外,如果真有中国潜艇在附近的话,还可以迷惑对方,然后再借机逃跑。当然,他这么做是没错,如果遇见的是一位普通的中国艇长,可能就成功了,但是他遇到的是苟国茂,这个在中国潜艇部队中以“顽固”出名的优秀艇长,那就有点麻烦了。但是,当这艘美国潜艇的拖拽式声纳开始工作的时候,他很快就发现了身后的中国“朋友”。
  作为一艘开创了一个时代的潜艇,这艘美国潜艇先进之处不仅仅是有一套变声系统,还有着非常优秀的水声探测设备。而其使用的拖拽式声纳就经过了特殊的改进,弥补了潜艇后方30度的盲区。虽然对这一区域的监视探测能力不那么强,但是也至少不会在敌人的潜艇跟到自己屁股后面的时候还不知道吧!而这次,这套系统还真起了作用,发现了有点大意的那艘中国的新潜艇。
  发现中国潜艇之后,这位美国少校也大吃了一惊,真有点搞不明白,中国潜艇何时那么厉害了,竟然悄悄的跑到自己身后,而自己却一点都没有察觉到!而当他拿到电脑的分析结果的时候,也发现他这次碰上的是一个新对手。那肯定是一艘中国的潜艇,因为中国潜艇的特征都比较明显,就是其核动力系统与法国,英国还有俄罗斯的都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这在声文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是这艘中国潜艇的声文特征又不同于另外的中国核潜艇。显然,这是中国最新服役的一艘潜艇了。
  翻遍了电脑里关于中国潜艇的资料,都没有与这艘潜艇相似的,而对比声文,这艘中国潜艇与以前常见的093级,即使是093Ⅱ级的声文差别都非常巨大。而他们也没有收到中国有新型潜艇下水的消息,这让美国艇长很是疑惑。但是,如同苟国茂一样,他也做出了选择,要搞清楚对方的身份,并且掌握对方的特征。
  由于考虑到这是中国的新型核潜艇,性能肯定不错,至少从噪音水平上来看,在8节的时候,竟然这有105分贝的噪音,这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洛衫矶”级,与中国的093级,甚至比“海狼”级都要好一点,只比经过了改进的“弗吉利亚”级稍微差一点。有这样的噪音水平,那其他的性能也肯定不会差。所以,这位美国潜艇艇长没有敢大意的采取行动,如果搞不好,让对方感觉到了敌意,而自己又处于劣势的话,那他们的结果回非常悲惨。即使对方不用鱼雷,恐怕撞都要撞过来,那这时候,脆弱的“弗吉利亚”级恐怕就要遭殃了。
  决定行动方法之后,就有了开始那一幕。而这时候,考验两位潜艇指挥官的时候也就到来了。而与海面舰队之间的对抗不一样,由于双方潜艇之间不可能有有效的交流手段与方法,所以潜艇之间的对抗,以及双方艇长对对方意图的了解,就只能通过对方的一举一动来做出判断。而这就需要潜艇艇长的心理素质特别好,而且有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慎密的思维能力!
  明白了是回事,但是怎么处理,就是考验一位潜艇指挥官的能力的时候了。荀思良命令鱼雷做好发射准备,这没错,但是这也能看出来,他在细节上的控制能力确实比不上苟国茂。而当潜艇在不明情况下发生对抗的时候,一点细微的错误,都将酿造出严重的后果!而当年,美国与苏联潜艇在巴伦之海对抗的时候,就因为双方艇长的一个不明智的细微错误,最终两艘潜艇在海里迎头相撞,苏联的潜艇回去后就报废了,而美国的潜艇回去后修了两年,才重新服役!所以,苟国茂迅速的阻止了错误的命令,只让鱼雷管充水,而不打开前盖,就是向美国潜艇发出警告,如果再有什么不善的举动,他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射鱼雷,将其干掉!
  此时,双方潜艇已经是面对面了,之间的距离不到20链(距离单位,一链约合22码,或者20米左右),换句话说,如果发射出鱼雷的话,大概不要10秒,鱼雷就将命中潜艇。而且在这个距离上,潜艇根本无法规避,只能看着鱼雷钻进潜艇,然后葬送掉所有水手的生命!
  “对方有什么反应?”苟国茂皱起了眉头,好象是被人耍了一样,但是现在优势没有完全失去,至少他们使用的07式反潜鱼雷的速度达到了55节,比美国的MK48MODEⅢ型鱼雷的50节速度要快那么一点点!
  “对方也给鱼雷发射管注了水,”声纳士官小心的听着,这只能由人耳来分辨,“他们也没有开前盖!”
  “他奶奶的,看来对方也看了《猎杀红色十月号》,学得还有模有样的!”苟国茂嘀咕了一句,用目光征求了一下荀思良的意见,“缓慢上浮,继续监视对方的状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