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861

  布莱尔点了点头,目光转到了琼纳德的身上:“上将,那你知道,我们现在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现在我们的主要问题,其实就是舰队的防空,以及夺取制空权的问题!”琼纳德显得很严肃,也很郑重,“我们的两艘航母,因为其载机都已经过时了,所以很难在空战中占据优势,对阿根廷空军的威胁并不大,即使是承担舰队防空任务,都显得有点为难。所以,现在我们的远征舰队无法继续前进,只能在战区边缘徘徊!而美国提供的这35架战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现在阿根廷手中至少有500架比较先进的战斗机!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办法,让我们的先进战斗机能够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那到底是什么办法呢?”布莱尔赶紧转到正题上。
  “建造海上机场!”琼纳德也不敢再转移话题,赶紧郑重的说到,“20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这种海上活动机场的可能性,而现在也基本上结束了研究工作,只要有需要,我们可以很快的完成至少一座海上活动机场。而这种机场能够提供给EF2000以及C-130运输机进行起降,同时还可以作为登陆部队的后方保障基地使用。只是……”
  “只是什么?”威斯特马上追问到,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所以他也心动了。
  “只是这需要发动我们的造穿能力,并且投入一笔不算小的资金!”琼纳德说完之后,就注释着布莱尔。
  其实,这种海上活动机场,不但英国在搞,美国也在搞,现在中国与法国也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虽然,这看起来有点像航母,但是却与航母有着巨大的区别。首先其航行速度并不快,一般就10来节左右,所以无法进行快速机动,也就满足不了战争对速度与时间的要求。另外,这种海上活动机场一般是由几个模块组成的,每个模块的长度从200米到500米不等,每个模块都是一艘独立的船只。而这样的模块,有的有动力,可以自己航行,但是大部分没有动力,只能让拖船拖带。而且,在战时使用的时候,各个模块要组合到一起,才能够发挥作用。而且,可以根据战时情况的需要,决定模块的数量,也就是这座海上机场的长度。而这个长度从500米到2000米都可以。当然,对海况的适应能力也不如航母,毕竟这么大,这么长的一座海上机场,已经超出了现在所有材料的结构承受能力,换句话说,恐怕一个大浪打过来,恐怕就要倾覆了。从这些分别上也可以看出来,这并不是一艘超级航母,其差别性太大了。
  正是因为这些缺陷的限制,所以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将这种“海上机场”的建造提到日程安排上来,即使是前几年为此事闹得举国沸腾的美国,都已经失去了热量,开始降温了。因为这类“海上机场”在战争中有一个极大的限制,就是战争的局面要呈一边倒的局势,如果对方有反击能力的话,恐怕几枚弹道导弹就会让其丧失使用能力了!
  现在看英国的情况,恐怕他们能够使用的,大概也就只有这个办法了!
  布莱尔想了很久,这才抬起头来:“好吧,威斯特爵士马上去安排这一事情,争取在3个月内拿出成果来,如果需要我帮助的话,爵士可以随时来找我。另外,斯科特先生也要马上与西班牙,葡萄牙,还有几个非洲国家进行磋商,争取让他们尽量支持我们的战争!”
  会议结束了,几位大臣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唐宁街,虽然英国国内因为海战的胜利充满着一片喜悦的气氛,但是在这下面,却是一片惊涛骇浪!
  美国,华盛顿。
  送走了斯科特之后,希拉里并没有感到轻松。
  这次,通过微妙的处理方式,美国既保住了那几个欧洲国家的好感,同样将了英国一军。可以说,美国是胜利了,但是这个胜利,却让希拉里的心情很不平静。
  当年,打阿富汗,打伊拉克,英国都是美国最坚定的支持者,不但口头上支持,同时还派出了自己的军队帮助美国战斗。但是现在,英国却成了美国最头痛的国家,而且最让美国担心的国家。
  英国的倒戈,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欧洲国家对美国的态度,道理很简单,既然连美国最铁竿的支持者都转向欧洲一体化了,而那些二线盟国,恐怕也要考虑自己的立场了。这几乎让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降到了谷底。解铃还需系铃人,所以要解决在欧洲的问题,还必须要从英国身上着手!
  英国是拉着北约盟国来的,而且也是用的北约条款来让美国答应自己的要求。所以,美国首先就考虑到让北约从新焕发青春,来制约欧盟!
  作为一个在冷战中成立的组织,可以说,在苏联解体之后,北约就已经没有了存在下去的必要性,但是,为了实现自己对全球的控制,美国需要盟国来支持自己,所以北约生存了下来,而且在21世纪初期的时候,发展到了顶峰!
  当前华约国家都纷纷申请加入北约的时候,美国的需要被满足了,而且对欧洲的影响力也达到了顶点,将以前的对手,现在的俄罗斯压到了角落里面。但是这个高兴劲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法德两国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欧盟迅速的成为了欧洲最有影响力的组织,特别是在欧元开始流通之后,欧元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很快,就成为了与美国同等重要的经济实体。而且,欧洲为了寻求支持者,一同来完成欧洲统一,对所有愿意合作的国家都给予了不小的帮助,特别是对东欧国家,法国与德国提供的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安全保证,更有经济上的保证,同时保证这些国家只要最后加入欧元区,就将获得与所有欧元区国家同样的待遇,并且得到更多的经济援助。
  其实,此时欧洲的安全问题已经不严重了。俄罗斯的没落,让欧洲最大的威胁消失了,而随着巴尔干地区的稳定,最后一个隐患也解决掉了。失去了威胁之后,任何一个国家都想在经济上取得成就。所以,欧洲的经济援助,远比美国的军事援助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在俄罗斯表示愿意与欧盟合作,共建新欧洲的意向之后,欧洲的最主要矛盾已经转移到了地区经济不平等的问题,而欧盟因为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自然更能够吸引到别的国家的支持了。
  可以说,从南联盟的问题解决之后,美国在欧洲的地位已经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在法德的联合对抗下,美国在欧洲的地位已经很不稳定了。而现在,英国的倒戈,更是在背后给了美国一刀,让美国快要被从欧洲踢出来了。
  现在,英国既然首先提出了北约,想从美国这获得好处,那么美国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次机会,立即就让奥斯国务卿对北约国家进行巡访,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表现,让北约能够成为对抗欧盟的工具。
  当然,美国的用心是很深的。同意提前先英国交付35架F-35B,这已经是按照北约的同盟条约向英国提供帮助了,而答应同意英国生产150架F-35B,更是表明了希望与英国长期合作,同时也重视北约利益。当然,美国只同意英国生产150架,就是要让英国知道,他少不了美国,失去美国帮助的英国将什么都不是,但是,这次美国政府似乎低估了英国人的决心以及信心,更低估了约翰牛的那股犟脾气了!
  当然,美国的考虑也不只这么点,更多的时候,美国是希望这场战争保持平衡的,最好来个两败俱伤。如果英国最后失败,那么肯定会让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受到打击,而阿根廷要是失败的话,也能够打击南美国家现在的分离势头。所以,美国不想任何一个国家获得胜利,只有两败俱伤,对美国最有利!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向英国出售战斗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北京,中南海。
  美国有自己的想法,此时,中国也有自己的想法。从谈步声将卫星侦察的情报送来之后,王一林就派人去叫周国辉过来,但是直到5个小时之后,总参谋长才一头大汗的赶了过来。
  先没有多罗嗦,周国辉就把这场战斗的经过,以及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而他晚来了几个小时,就是知道主席要问这件事,所以先自己去做好准备工作。
  “那你的意见就是,现在阿根廷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王一林皱了下眉头,与美国不一样,中国是希望阿根廷胜利的!
  “对,而且是一条快速下山道!”周国辉点了点头,“阿根廷的主力舰队已经被摧毁,也就是说,现在他们只能依靠空军来保持制海权,而这是一种被动的战法。而当英国人掌握了主动权的话,恐怕阿根廷再难以翻身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王一林坐直了身体,“我们的访问舰队到哪了?”
  “现在访问舰队正在横渡太平洋,但是,这次我们是不可能亲自动手的!”周国辉深知自己海军的实力,而且更知道,中国亲自插手,带来的只是灾难,“但是,现在斯科特已经返回了英国,奥斯也前往欧洲做巡回访问了,看来英国有了一定的收获,恐怕美国会先松动,到时候,对阿根廷就更不利了。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拿出一点实质性的措施来帮助阿根廷!”
  王一林点了点头:“也许,我们应该考虑向阿根廷派遣飞行员,以及别的军事人员了!”
  “派遣飞行员的事可以做,但是却要小心安排!”周国辉点了点头,但是马上就有点疑虑了。
  在朝鲜战争前期,当时苏联不好正式参战,所以就只能向朝鲜出售战斗机,并且派遣自己的飞行员驾驶这些战斗机作战。但是当时的苏联飞行员都有一颗毒药,就是在被迫降落在美控区之后,就都要自杀,不留给对手任何把柄。这对飞行员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这样做,也将导致更多不必要的伤亡。当然,最严重的是,只要有中国飞行员被击落,恐怕就算没办法证实,也将严重影响中国与欧洲的关系了!
  “这事确实难以处理!”王一林想了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先派遣非战斗人员,比如空战指挥员,以及后方的决策性人员去帮助阿根廷呢?”
  “这个还可以考虑!”周国辉想了下,“这事还是先与总理商量一下,然后看看应该怎么安排。当然,如果我们肯付出的话,因为空战是在大海上空进行的,也许这对我们并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好吧!”王一林拿起了电话,想了下之后,又放下了,“但是,这并不能给阿根廷提供多少实质性的帮助,也许,我们应该考虑向阿根廷出售更多的武器装备了!”
  “但是……”周国辉皱起了眉头,“现在我们国内的生产已经恢复正常,如果此时再转为军事生产为主的话,对我们并没有好处。而且,我们的生产进度也跟不上战争的消耗速度,而要直接将我们的装备出售给阿根廷的话,这将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好久,确实很让人头痛,但是现在我也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王一林笑了笑,“现在我们有450万军队,这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保卫国家需要的数量,所以我们可以让部队复员,对外宣布进行大规模裁军,这不但能够让我们立即赢得欧洲的支持,同时也有机会让装备退役。而处理退役装备的办法就容易多了,只要通知阿根廷,让他们做好前来收购的消息,就应该没有多少麻烦了!”
  周国辉想了想,说实话,他并不赞成裁军。中国有14亿人,450万军队不算多,平均300个人中才有一个军人,而美国是150人中一名军人,俄罗斯是1/120。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国防务需要来讲,450万确实是多了点,如果只是保家卫国的话,恐怕200万就足够了。但是周国辉很清楚,在新时代到来的时候,被动的防御并不能给中国带来利益,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够让中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所以,保持军队的数量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你不用担心!”王一林看出了总参谋长的疑虑,“虽然部队退了下去,但是我们却可以保持一支数量庞大的预备役部队,并且可以借机进行职业化建设,成立以士官为主的军队,如果今后有威胁的话,我们随时可以迅速的将兵力补充上来。而出售给阿根廷的武器装备,可以选择已经服役15年到20年的这一类,让另外的先进武器装备都先储备起来,就不怕战时的消耗了!”
  听到主席这么说,周国辉才完全想通了:“好吧,我看也就只有这么做。而且,我们可以从退役官兵中选择援阿军事人员,这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许,我们还应该为他们安排一个新的身份!”
  王一林见周国辉明白了过来,这才站了起来,去给国务院打了个电话,把总理叫了过来。
  很快,中国就已经改变了在这场战争中的态度。随着美国的微妙转变,如果中国还不转变的话,恐怕就要处于不利的位置了!
第四章
大国游戏
  从根本上来讲,第二次马岛战争是大国之间的一次利益冲突,特别是美,中,欧三方之间的相互依靠,以及相互制横的一种表现。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中美即使都想挟制欧洲,避免因为欧洲的崛起,自身受到影响与危害,但是中国与美国都不愿意正面与欧洲抗衡,因为这将会把这支巨大的力量推向另外一边。所以,这场战争中的关系非常复杂,特别是美中欧三方之间的联横与合纵,更是激烈刺激,精彩纷呈。
  美国的战斗机是在英阿海军第二场海战之后一周达到的,而此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前线联合打击海上基地”的建造计划,并开始在泰利斯等几家造船厂进行最后的建造准备。随同美国的战斗机到达的还有20多名美国的军事人员,这是按照合同规定,前来协助英国完成战机部署任务的美国工程师。
  英国只是派了空军部的一名中校前去接应这批战机,而对于美国提供的军事人员,却谢绝了,并且让其马上就坐上了返回美国的班机。英国参加了F-35B的研制工作,而且在这种型号的研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英国人非常熟悉这种战机,也有不少的英国试飞员曾经到美国去驾驶过这类战机。在洛克希德公司还在研制的时候,英国飞行员就全程参加了试飞工作。所以,现在英国并不需要美国在人员上的帮助!
  其实,英国是有自己的担心,随着EF2000战斗机的大批服役,欧洲空军已经开始逐步摆脱美国武器,用自己的装备武装了起来。现在,不但英、德、意、西、荷五个参与研制的国家购买了800多架EF2000,现在,希腊,丹麦,比利时,挪威,葡萄牙,奥地利,罗马尼亚都表示将购买EF2000,作为本国的主力战斗机。另外,保加利亚,波兰,芬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也表示将考虑购买EF2000,以此加强欧洲一体化进程!而此时,美国派遣军事人员到英国来,恐怕不仅仅是要帮助英国,还想要获取EF2000的尖端技术,以此来挟制欧洲吧!
  虽然EF2000在初期的单价高达8000万美元,如果算上预研费的话,恐怕每架的成本要达到1亿英镑,这已经不比F/B-22的价格低多少了。但是,从性能上来看,这种起飞重量22吨左右的中型战斗机根本无法与F/B-22相提并论,至少在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性能,电子技术性能等方面比F/B-22差了很多。所以,当英德等国准备将这种战斗机推向市场的时候,价格成了最大的障碍。新加坡在2004年选择新的战斗机的时候,第一轮就将EF2000给踢了出去,最后选择了更老旧的F-15E。波兰,南非等国在更新战斗机的时候,也放弃了EF2000,最后选择了瑞典生产的更便宜的JSF-39战斗机。当然,中国当初放弃EF2000,出了政治上的因素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价格因素在其中做怪了。
  相对于同性能的战斗机来讲,EF2000的性能显得非常单调,同为三代半的“阵风”,在不削弱制空能力的同时,强化了对地打击能力,同时还在没有多大改变的情况下,就发展出了海军型,在法国的航母上服役。而JSF-39这种轻型战斗机做得更绝,因为机体的限制,无法集成更多的设备,所以在软件上下工夫,只要为战斗机的中央计算机更换不同的软件,再携带不同的弹药,就能够执行防空,对地攻击,侦察等任务了!而EF2000,从设计之初,就确定了以防空为主的性能。虽然,现在英德等研制国都已经认识到单一的防空战斗机并不太适合未来的战争,所以进行了努力的改进。但是,由于飞机本身性能的限制,而这是不容易得到改进的,所以EF2000根本无法像“阵风”一样,在距离地面20米的高度,以1.1马赫的速度飞行!因此,其对地攻击能力增强的部分也是依靠远距离投射武器带来的加成,而本身并没有得到多少改进!
  对很多国家来讲,是不可能花1亿多英镑来买一架只能进行防空战斗机的,特别是对大多数国力并不强大的国家来讲,每一架战斗机都要物有所值,所以选择多用途战斗机,成为了他们的最佳选择,而这也是JSF-39与“阵风”热销的原因之一了。当初,连5个主要研制国都没有打算买多少,总共加起来就800架,主要是承担高端防空任务,而别的低端战斗机,恐怕还要另外选择了,而美国的F-35B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为了欧洲的一体化,就必须要使用欧洲的战斗机,所以很多国家都在政治的压力下,放弃了部分经济上的要求,同意购买EF2000,而随着大批量生产,高昂的研制费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担,所以价格已经有所下降,现在欧盟国家购买的单价已经降低到了6000万欧元,而非欧盟国家购买的单价也只有7000万欧元。对高技术武器来讲,这已经算得上的跳楼大甩卖了,但是现在出了欧盟国家之外,买单的还不少。而且,欧洲国家也不可能订购多少,以最乐观的估计,恐怕EF2000的产量都无法超过1500架!而这对一型投入巨大的研制经费开发出来的先进战斗机来讲,确实是太少了一点。美国的F-15生产了近3000架,F-16更是生产了6000架以上,即使是F/B-22,美国自己就准备将购买数量扩大到872架,另外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沙特等国将要购买,再算上以前购买美国F-15的潜在用户,其产量也有可能突破2000架。所以,从性价比上来看,EF2000的市场空间并不大,购买的国家,更多的还是处于政治上的考虑,而非真正愿意购买!
  为了解决欧洲没有统一的战斗机的问题,法国已经主动提出,以中法联合研制的战斗机为蓝本,研制新一代欧洲联合攻击机。很快,德国就表示加入,意大利也很快加入了进来。现在英国也已经在审查这型战斗机的技术指标,相信很快也将更上法德意三国的步伐。但是,不管怎么讲,就算这几个国家全力以赴的发展这型战斗机,以弥补欧洲空军在对地打击力量上的欠缺,那也要好几年之后才会有所收获。所以,现在英国还是必须要依靠自己手中的这些战机来进行这场战争了!
  此时,英国已经取得了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同意,可以让其战斗机通过这两国在大西洋中北部的几个岛屿进行转场飞行。所以,早已经准备好的40名英国飞行员,就驾驶着这30架单座型F-35B与5架双座型F-35B出发了。
  伴随这35架战机出发的还有5架英国的KA-330空中加油机。这是一种以空中客车公司A-330为基础的研制的最新的一种空中加油机,可以携带120吨燃料,为空中的12架战斗机提供服务。
  这一机群首先在葡萄牙的马德拉群岛上的丰沙尔机场,以及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上的圣克鲁斯机场上降落,补充了燃料之后,再次出发。随后在持续飞行了6个小时之后,抵达阿森松岛,进行了最后一次补给与休息。12个小时之后,35架F-35B降落到了英国的“无敌”号与“竞技神”号航母上,而多出来的12架“鹞Ⅱ”战斗机与5架KA-330一起返回了阿森松岛,充当起了预备部队。
  在经过8个小时的休息以及在航母上的适应性飞行训练之后,英国远征舰队开始以22节的速度南下,准备正式向阿根廷空军发动挑战。此时,英国人已经有信心,用35架F-35B来获得制空权了。这种战斗机的性能是先进,但是是否少了点呢?
  其实英国人还是有信心的,阿根廷只有4架YJ-11空中指挥机,而在马岛上又没有大型地面雷达站,所以,阿根廷空军只能让一架YJ-11在战场上空执行巡逻任务,一次也就最多指挥50到80架战机执行任务,除去对地攻击的战机,能够用来进行空战的战机数量最多就40来架!所以,阿根廷空军的战机虽然多,但是并不一定能够用得上力!
  另外,阿根廷空军装备的主要战机是F-10,这是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制的一型战斗机。当时中国还受到了西方世界的军事技术封锁,而中国空军又有大量的F-6以及F-7将要退役,极需一种新的战机来替换。所以,中国开始向以色列寻求帮助,并且通过与以色列良好的关系,获得了“幼狮”战斗机的设计图纸,甚至差点就拿到了一架样品!但是美国人的干预,让以色列如同终止向中国出售“费尔康”空中指挥机,以及“怪蛇Ⅴ”导弹一样,最后,中国并没有能够从以色列购买到样机,只能从以色列人的图纸上,开始设计自己的战机!而“幼狮”是在F-16的基础上研制的,所以F-10在很多地方都像F-16,而又因为中国空军的要求不同,且中国在技术上存在着的差距,所以F-10又与F-16有着不小的区别。同样采用的是腹部进气道,但是F-10采用的是类似EF2000的方型进气道,而且采用了鸭式布局,且垂尾的面积小了很多。当然,因为中国在21世纪初期的时候已经能够从西方国家获得先进的电子技术,所以F-10在最后定型的时候,已经使用上了比较先进的火控雷达。
  从整体性能上来讲,F-10的性能比F-16要好一点,大概与F-16第60批次型号的性能差不多。但是与F-16的接班者F-35比较起来,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电子技术的差距更明显。
  正因为有着性能上的优势,而且英国的F-35B使用的是自己的格斗导弹,以及“流星”中程导弹,比美国的AIM-9X以及AIM-120D的性能都要好,那英国人就更有信心了。只是不知道,英国舰队这次的行动,能否收到与上一次一样的战果呢?
  就在英国的战机急赴战场的时候,在地球遥远的另外一边,中国却突然公布了一条让全世界都位置震动的消息:裁军200万!
  裁军,对以前来说,是一种“时尚”,在美国独霸世界的时候,裁军似乎是每个国家的必修课,通过精简军队,即可以保留军队的精锐,同时可以削减国防经费,这自然是好事。但是,现在由美国一家独大的世界格局已经被打破,各国都纷纷停止裁军,甚至扩大军队规模的时候,中国宣布裁军,而且一口气就裁200万,无疑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中国这一举动,立即引来了无数的猜想!现在中国在印度的军队还没有撤出来,至少需要保持50万军队以控制在印度的占领区,而中国在台湾的重建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仍然需要保持至少20万军队在台湾,以稳固统治,同时继续打击残存的台湾分裂势力,以及修建在台湾岛上的军事基地。另外,中国也需要在本土的热点地区保持至少80万的部队,才能够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这还仅仅是陆军,算下来都需要150万了,而裁减200万之后,中国仅有250万军队,扣掉海军与空军的兵力,中国恐怕很难拿出兵力应付新的威胁了!
  正是处于这一种分析,很多人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放弃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再联系到中国经济在与印度战争期间的衰减,更多的人认为,中国需要时间来消化前面扩张的成果,并且稳定国内经济,等到国内经济更强大之后,才会进行下一轮的扩张。换句话说,中国是以退为进,通过裁军来退出现在的世界纷争,安心的发展经济,特别是国防预算减下来之后,已经能够提高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了,而复员的200万生力部队,更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而当中国的经济更加强大,能够支撑起更大规模的战争的时候,恐怕再也没人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了。所以,更多的人认为,中国的裁军,是世界从新恢复稳定,恢复和平的象征,更是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世界各大国的表率。
  首先看出问题的是美国,毕竟美国最担心中国。即使欧洲强大了,最终取代了美国的地位,那也是同根同种,这总比中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要好吧。所以,美国对中国的任何变化,以及中国做出的任何行动都非常重视,而他那一帮专门研究中国的国际问题专家,肯定也不会放过中国任何的蛛丝马迹吧!
  按照美国得出的结果,这次中国确实是在以退为进,但是中国裁军200万,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影响,恐怕并没有数字上的那么大!被裁减的基本上都是2年制义务兵,而且主要是乙级部队。在陆军削减的120万部队中,乙级军有24个,这就占了100万,另外还有20万各甲级军中的义务兵。另外,空军裁减掉的50万,是那些没有战争经验,同时装备已经过时的航空军,这对中国来讲,迟早也是要退役的,现在却被一起算了进来。而裁减最少的海军,30万的裁员中,各地方基地的臃肿多余人员就占了25万!而另外5万,也是装备落后的近海巡逻舰队,而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根本就没有受到影响,甚至还随着新型战舰的大量服役,有所增强!可以看出来,中国裁减的都是义务兵,而且是已经没有多少使用价值,战斗力低下的义务兵,这其实也为中国军队职业化铺平了道路。
  再从中国裁军之后的部队结构上来看,中国通过削减臃肿的军事机构,不但省了钱,增强了经济建设的力量,同时更为中国军队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在裁军之前,中国的士兵,士官以及军官的比例是20比3比1。换句话说,中国军队是一个两头重,中间轻的军队,而这是极不合理的结构。在战斗中,士官是军队的骨干,按照西方国家的军队结构,士兵与士官的比例是3比1,甚至1比1,以技术兵种为主,同时更加强调职业化。而士官与军官的比例一般是5比1,甚至10比1,这不但能够精简部队的指挥结构,同时也减少了军队的人员费用开支,更增强了军官之间的竞争,扩大了军官的来源,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军官队伍创造了条件。而从这也可以看出来,中国军队的总体素质并不高,因为采用的仍然是义务兵役制,一般的士兵服役时间只有2年,恐怕等他适应了军队之后,服役时间也就快到了吧!所以,中国军队一直是在培养人才,同时流失人才,导致军队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现在,中国一口气裁减掉了200万,这其中绝大部分就是义务兵,同时让部分吃着粮饷,却没有发挥多少作用的军官复员。所以,裁军之后,中国的士兵,士官与军官的比例成为了20比7比1,基本上达到了西方国家的水平,而这也是职业化军队的标准之一!现在250万中国解放军中,志愿兵已经占到了85%,而从此开始,虽然中国仍然保持着义务兵役制,但是志愿兵成为了解放军的主力,而义务兵只是志愿兵的一个来源。这一来,中国不但能够节约下大量的人员费用,同时随着保有的装备数量减少,装备维护费也减少了很多,让本不多的军费能够用来提高军人的待遇,并且研制与采购新式装备。可以说,这自新中国第一次大裁军之后,规模最大的裁军行动,为中国军队今后的发展,开启了一扇成功的大门!
  其实,最让美国担心的并不是这个。中国出了解放军之外,还有着数量众多的准军事化部队,以及预备役部队。再转头看下中国解放军在裁军之后的结构,恐怕这个道理很多人都能够明白了。除了解放军,中国有800万左右的武装警察,这是中国最重要的准军事化部队。和平时期,这些武装警察承担着镇守地方,以及维护国内稳定局面的工作,而战争时期,这支武装警察部队能够迅速的转为正规军,承担起战斗任务!另外,中国至少还有2000万民兵,而这些民兵多数是从部队退役不到10年的军人。换句话说,只要中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被迫在境内进行一场战争的话,这2000万民兵能够被迅速的武装起来,在接受完装备使用方面的训练之后,就将成为战斗力强大的正规军!这也不难看出,中国的战争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而有着这么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恐怕任何一个对手都不敢想象入侵中国本土的后果吧!当然,这些军队都不在解放军的编制范围之内。也几是说,他们并没有被算在正规军之内!
  再看中国解放军在裁军之后的编制结构,因为士官数量的增加,为军队的扩充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所以,只要战争爆发,那些武装警察,以及最近退役的军人都能够迅速的回到军队来,让中国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重新将军队的规模扩大到500万以上。显然,这就不仅仅是用来防守的了!
  而随着中国进行裁军,那么军队的结构自然要发生变化。首先,是几支主力重型军以及39军这支超重型军进行改编。39军撤消了两个师,只保留了机械化步兵师,同时,在原来的坦克师与装甲师的基础上成立3个装甲旅,另外增加一个陆军航空旅,也就是换了名的空中突击旅,同时还扩大了独立机械化旅的规模。这一来,39军的强悍战斗力不但没有被削弱,还因为部队的精简,以及新型战争方式的到来,增强了39军的正面突击能力,以及空中突击能力。恐怕,改编之后的39军,更是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了。而另外的重型军也仿照了39军的方法,取消了笨重,且过于臃肿的坦克师与装甲师,改编为装甲旅,并且多多少少增加了火力,并且配备了独立的陆军航空兵旅。完成这一步之后,中国陆军的重型军,已经不再完全是只能在地面上进行冲锋陷阵的部队,已经具备了空中突击能力,增强了直升机部队的比重,恐怕,在这样一支既有速度,又有力量的军队面前,不管是谁,都会颤抖起来吧!
  与重型军不一样,轻型军在保留了机动能力的同时,有一部分开始增强装甲力量。所以,在撤消了步兵师之后,都改编成了装甲旅,并且为每个这类轻型军新增了一个远程炮兵团,以增强轻型部队的火力。而另外一部分,则着强调了突击能力,将步兵师改编成了陆军航空兵旅,增强了空中突击能力。当然,火力也得到了加强,在配备了不少的武装直升机的同时,新型的155毫米轻型火炮(可以由运输直升机吊挂运输)也大量进入军队服役!
  当然,随着中国军队编制的改革,那么军队的武器装备自然也要出现变化了。首先是原来的15000辆坦克只保留了7000辆,但是这保留下来的7000辆坦克,主要是05式,只有少量的98式,而更老旧的就都拿去做退役处理了。装甲车也只保留了12000辆,当然也是将最好的保留了下来,多出来的都基本上以倾销的方式卖了出去。自行火炮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还将扩充到15000门,高度表现出了中国重视陆军火力的传统思想。另外,还有近20000门拖载火炮,以及迫击炮等。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数量从2000架,准备扩充到5500架!其中,武装直升机的数量将从800架扩充到2000架,运输直升机的数量也将扩充到3500架!而且,扩充的直升机都是中国的最新产品,当然,以前老旧的同样被拿去换外汇了。
  如果从裁军的数量上来看,中国这次裁军的规模并不是最大的,解放之后,中国的裁军规模更大。但是,如果算上在军事制度,以及军队编制,武器装备更换的话,恐怕这次裁军,在新中国之前的历史上,没有一次可以于之相提并论!
  从表面上来看,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似乎是降低了,但是本质上,正如美国的分析一样,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不但没有降低,而在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中国军队的质量将上一个台阶,正式成为世界上最强悍的军队,到时候,恐怕中国并不需要被别人威胁,而是那些对中国企图不轨的国家应该担心了!
  当然,从总体上来讲,中国裁军所发出的信号,无疑是中国准备将注意力转移到国内经济建设上来,而不再插手国际纷争了。当然,这无疑也是一个好的信号,随着中国将经济建设当做重点,恐怕别的国家都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自己的政策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