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3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7/861

  可以说,中国此时的战争准备工作是非常不充分的,一方面是中国自己疏忽大意,没有考虑到日本会在2045年发动战争,因为在日本宣布将组建12支航母舰队之后,中国考虑到日本要想占据全面的海上优势,就必然会将战争拖延到2050年之后。但是,这次日本人又冒险的发动了战争,而且偷袭行动非常成功,对中国卫星系统的打击,可以说是一次太空中的“珍珠港”。但是,历史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当年日本人忽略了美国的航母,而这次,他们又再次忽略了中国强大的海军舰队!当然,另外一方面,日本人出色的情报欺骗工作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让中国的情报机构忽略掉了危险,没有能够及时的发出战争警告,造成了战争初期,中国损失惨重的后果!
  当然,不管怎么样,战争打的是国力,就如同二战中,美国参战之后,就已经决定了法西斯国家的失败一样。一个国家的综合力量,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
第二章
全面战争
  日本对中国的突然袭击,让全世界都震惊了,正因为这次袭击来得太突然,所以很多国家都没有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即使中日之间的决战不可避免,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会发生在2045年,而且从一开始,日本就袭击了中国的国家战略卫星系统,摧毁了中国的战略通信,预警,导航,侦察能力,让中国的战争实力大大下滑,摆明了,这是一场不分出死活不会停止的战争!正因为这是一场一个超级大国,与一个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所以很多国家都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之内做出反应来!
  3月26日下午,中国的同盟国阿根廷最先做出反应。虽然,阿根廷与中国隔着半个地球,但是阿根廷却是中国最坚定的盟友,这点,从第二次马岛战争之后就已经确立了。中国的帮助,不但让阿根廷收回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同时也在战争之后让阿根廷迅速的成长为了南美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巴西,成为了南美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国家,而现在中国正遭受着巨大的磨难与摧残,阿根廷的支持,对中国来讲显得非常的重要!
  按照同盟条约,如果中国受到侵略的话,别的国家有义务向中国至少提供非军事方面的物资援助,而阿根廷不但立即表示将向中国提供更多的战争物资,而且在当天下午,阿根廷议会就通过了向中国派遣远征军,协助中国作战的决议。可以说,阿根廷的这点帮助,在军事上的价值虽然不会很大,但是却积极的带动起了别的同盟国,让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国际援助!
  战争爆发的当天上午,阿根廷当时还是傍晚。中国驻阿根廷大使紧急求见了阿根廷总统,与这位曾经参加过第二次马岛战争的老战斗机飞行员,也曾经到中国接受过战斗机驾驶与作战培训的阿根廷总统谈了足足一夜。第二天,即25日,阿根廷总统就在议会发表了演讲,中心只有一个,用阿根廷的所有能力支持中国作战,支持中国打击侵略者!
  第二天,阿根廷议会经过了整整一天的激烈辩论,辩论的中心不是在支持不支持中国,而是应该拿出多大的力量,即派遣多少军队支持中国。最后,经过总统同议长的协商,才在日落之前做出了决定。阿根廷将向西太平洋地区派遣两支航母舰队,加入中国正在西太平洋上作战的舰队,并且直接由中国海军指挥作战。另外,阿根廷将派遣3个师的地面部队,暂时由中国指挥作战,如果有必要的话,阿根廷还会继续增援地面部队。空军也派遣了3个战术战斗机联队,大概120架作战飞机到中国去。
  可以说,阿根廷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在支持中国了。阿根廷海军的80%都已经前来支援中国作战。当然,陆军与空军的精锐部队也全都调遣了过来。而从军事意义上来讲,阿根廷这一举动让中国在西太平洋上的制海力量暂时加强了不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政治上的意义,随着阿根廷的行动,更多的国家开始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了,特别是同盟成员国,开始积极的行动了起来!
  27日,坦桑尼亚议会批准了政府提交的,派遣部队支持中国作战的决议。
  此时,坦桑尼亚已经是非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从2007年开始,坦桑尼亚在与中国结盟的这38年中,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是非洲最快的,通过38年的发展,坦桑尼亚不但已经完全摆脱了贫困的帽子,甚至还成长为了中国在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盟国,以及东非地区第一强国,整个非洲数得上号的地区性强国之一。
  当初,在中国决定第一个与坦桑尼亚结盟的时候,很多人根本就不理解中国为什么要与这么一个贫穷的国家接成联盟,认为这是拖中国后腿的事情。当然,当时中国是很难在世界范围内找到愿意与中国结盟的国家的,但是现在却完全不一样了。也许,到这时候,才看出了与坦桑尼亚结盟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坦桑尼亚的军事力量,以及国家战略力量也逐渐强大了起来。他是在印度洋上,除了中国与巴基斯坦之外,最强大的海军国家之一,拥有2支航母舰队,近百艘主力作战舰艇,另外还有一支强大的陆空军!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当中国与日本的全面战争爆发之后,坦桑尼亚海军能够顶替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的作用,减少中国在印度洋上部署的舰队数量,减轻中国海军的压力!
  当然,坦桑尼亚的重要性还不仅仅这么一点。坦桑尼亚现在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进口国之一。中国在和平时期,国内粮食生产量一直维持在需求量的70%左右,最低的时候只有60%。换句话说,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之一了。而从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等方面来讲,坦桑尼亚是最适合生产粮食的国家之一。当然,基因技术的进步,并不能让农业完全摆脱土地的束缚,特别是在控制成本方面!现在,每年,中国从外界进口的粮食中,55%来源于坦桑尼亚,光是这点,坦桑尼亚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寓了!所以,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立即向坦桑尼亚提出了要求,不但需要军事援助,更主要的是希望坦桑尼亚提高对中国的粮食出口额度,让中国能够将更多的力量运用到战争中去!
  随着坦桑尼亚表示全面支持中国作战,中国在非洲的其他盟国也纷纷表态,坚决支持中国作战。当然,他们的支持多半还是体现在了对中国提供战略物资的援助上。现在,中国不但从非洲进口粮食,同时还进口木材,橡胶,铁矿,铝土矿,铀矿等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另外,非洲地区盟国的团结,更为中国减轻了在非洲方向上的压力!因为,中国在这里还有一个强大的对手!
  在安哥拉战争之后,美国已经知道在北部非洲地区的作为不可能很大了,随着美国的全面收缩,像肯尼亚这些北部非洲地区国家也失去了美国的支持,而最终,这些国家都倒向了日本,成为了日本在整个非洲地区的落脚点!当然,这主要还应该怪中国在非洲地区政策上的失误,才让日本能够钻空子,乘机将自己的势力范围伸入非洲地区!
  在安哥拉内战时期,中国一直将非洲政策的重点落到了向西前进上,希望能够在非洲获得大西洋的出海口,将自己的势力范围伸入西非地区,好与阿根廷在大西洋上相望,稳定中国在大西洋上的势力。同时中国自己也认为,在控制了埃及,利比亚,吉布提,以及坦桑尼亚之后,中间的苏丹,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就很容易控制了。而正是这个疏漏,给日本人留出了机会!
  从2030年开始,日本就秘密的在肯尼亚活动,将其当做了自己重返非洲地区的起点站。如果说到搞阴谋活动的话,恐怕日本不比仍和一个国家逊色,当然日本人的活动也是非常有成效的。经过好几年的努力,肯尼亚虽然表面上仍然保持着中立,但是却秘密与埃塞俄比亚,苏丹,厄立特里亚组成了东北非联盟,甚至威胁已经加入了同盟国组织的吉布提退出同盟国,加入他们组成的联盟。实质上,这三个国家已经倒向了日本,成为了日本在非洲地区与中国抗衡的砝码与棋子!
  在战争爆发之后,虽然肯尼亚等国并没有趁机与日本一起向中国发难,这主要是几个倒向日本的国家还并不是很强大,无法威胁到坦桑尼亚以及埃及在该地区的势力。很明显,这些国家都采取了观望态度,并不急于参战,而是要等到日本已经奠定胜局,或者是中国在该地区的实力严重削弱之后才向周围的国家发难!这对中国来讲,是好事,也是坏事。至少,现在还不需要为东非地区的形势担心,减少了中国在军事上的压力;当然,中国也不能完全不顾忌东非地区的局势,也就无法从该地区抽调兵力!
  到28日,埃及,伊朗,伊拉克等中东国家也集体表示了自己的态度。虽然这些国家都还不是同盟成员国,但是在对中国在支持上,一点都不比中国差!
  伊朗与伊拉克不但决定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还动用了他们手上最强大的武器,即石油!两伊是海湾地区与中国最密切的两个国家,所以对中国的支持态度也最坚决。按照两伊商量的结果,在战争期间,两伊将扩大石油产量,为中国提供一切石油方面的援助。即,中国不但可以从两国进口到更多的石油,而且只要中国有需要,两国将发挥出所有的石油生产能力,来为中国提供石油!另外,两国还将对一切敌对中国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也就是说,不但要阻止自己生产的石油流入日本,还要禁止向支持日本的国家输出石油,另外,动员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产油国禁止向这些国家输出石油!
  很快,埃及与利比亚也加入了两伊发起的石油战争行动中来。这4个国家不但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石油援助,还提供了不少的军队,伊朗向中国派遣了3个师的地面部队,另外还提供了3个战术航空兵师的部队到中国作战。伊拉克因为才结束了对库尔德人的镇压行动,所以在军事援助方面要少一点,只派遣了2个师的地面部队,以及一个战术战斗机联队到中国作战。但是,伊拉克是海湾地区最大的产油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他在石油援助方面就要比伊朗强大多了!埃及向中国派遣了两个师的地面部队,以及1个战术战斗机联队,利比亚也提供了一个运输与后勤支援大队到中国作战!
  随着四个国家站到了明确的立场上,以沙特为代表的中立国此时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沙特一方面表示不会因为战争影响到与中国的关系,将继续为中国提供石油出口,当然,暗中也表示,如果中国有需要,沙特会降低石油出口价格,甚至以借贷的方式向中国输出石油,帮助中国渡过难关!另外,沙特也明确的表现出不会介入这场战争,不会因此向别的国家发动石油战,但是在沙特明显表示不会提高石油产量之后,对日本的石油出口已经减少了。换句话说,沙特用一种中立的立场,开始支持中国作战!而导致沙特这么做,出了不希望过深的介入这场战争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不希望看到中国影响到整个伊斯兰世界,威胁到了沙特的地位吧!
  虽然聚变核能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在大型的军舰上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现在全球排水量在1万吨以上的大型战舰有80%都使用了聚变核能作为动力,而不再使用石油作为能源!但是,石油仍然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物资,因为在蓄电池技术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之前,战车,战机仍然需要用石油作为能源,所以石油的重要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比以前更重要了。另外,在化工方面,煤炭仍然没有取代石油的重要性,特别是各种制造先进武器装备的复合材料都需要石油,这点更增加了石油的重要性!
  现在,世界四大产油区中,除了中东之外,就是里海,西非以及加勒比海地区。而日本在这四个地区几乎没有自己的势力,所有的产油国基本上都在四大强国(包括俄罗斯)的控制之中。换句话说,日本出了开采深海石油之外,几乎没有稳定的,安全的,可靠的石油来源!这点,在和平时期显得并不明显,但是在战争时期,却是影响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了!
  和平时期,石油交易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日本没有获得在这些主要石油产地的控制权,但是仍然能够依靠高价,购买到不少的石油,但是在战争时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里海地区的石油基本上都流入了中国与俄罗斯,而这两个国家绝对不会容许有一滴石油流入日本。海湾地区的石油大部分进入了中国,虽然沙特的态度比较模糊,但是日本要想从这里购买到石油,第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第二还需要打破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制海权,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西非地区的石油基本上进入了欧洲,而欧洲本身对石油的需求就很大,所以也很难向日本提供石油。加勒比海地区的石油一方面需要满足巴西,阿根廷等国的消费,另外一方面,美国也主要从这里进口石油,加上日本还没有将自己的势力伸入加勒比海地区,美国也不会容许他这么做,所以要想从这里进口石油,也非常的困难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在战争爆发之后,日本的缺点就完全暴露了出来。日本要想获得外界的石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日本在积极的开采深海石油,但是这需要日本完全掌握制海权,如果日本掌握不到制海权的话,那么石油供应将非常困难!另外,开采深海石油的成本非常高,而且产量无法完全满足国内的需要。和平时期,还可以通过进口石油来弥补,但是在战争时期,恐怕全日本人都要步行或者坐电力交通工具,为战争机器将石油节省下来了!
  当然,日本在开战之前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做了很多积极的准备。比如,建立了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库,以满足战争时期的消耗。而且,为了避免战略石油库遭到打击,基本上是分散修建在国内各处的,都保护得非常严密。按照2044年底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数量,能够满足战时300天左右的石油消耗。这个储备数量已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加上日本自己生产的石油,基本上能够满足一年半的战争需要。而同期,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只能够满足大概200天的战争需要,美国与欧洲的储备水平也差不多,但是三大国都有着非常强大的石油生产或者是进口能力,能够支持的战争时间自然比日本要强大很多了!
  在受到了海湾产油国,也就是占世界石油卖方市场60%的国家制裁之后,日本要想获得足够的石油,不但需要节约,更需要开拓新的石油来源。而在现在的情况之下,日本只能将目标定在中国的内海——南海地区了!这是中国自己生产石油最重要的地区,在中国海军还无法完全与日本对抗的时候,日本尽快获得南海地区的石油资源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可以看出来,石油已经成为了限制日本军事行动,或者说是制约日本军事行动最大的因素。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日本制订的作战计划。在首轮偷袭成功之后,日本如果能够在朝鲜半岛迅速登陆,将严重的威胁到中国的东北地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地区。而只要在朝鲜半岛上站稳了脚跟,日本就能够获得在亚洲大陆上的突破点,这对后面的战争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但是,地面战争是消耗石油最多的战争,正因为这个限制,日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登陆朝鲜半岛,将自己宝贵的石油资源消耗在残酷的地面战争中!而在石油储备还能够支撑起战争的时候,日本必须想办法开拓新的石油来源。换句话说,日本现在只能向南方发展,争取尽快控制南海地区,为自己获得最重要的石油产地,同时打通进入印度洋的道路,为自己从中东地区进口更多的石油打好基础!
  可以说,正是这点限制了日本的作战行动,也是日本最大的弱点。要想在海洋上尽快战胜中国海军,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中国本土的工业基地没有受到打击之前,日本要想战胜中国就更困难了。而这么打下去的结果就非常的明显,即使日本在战场上不出现重大的失误,也肯定会被拖死,最终是避免不了失败的结局的!而这也是中东国家对中国的最大支持,将日本逼到了一条绝路上去!
  很快,别的同盟国也纷纷表示将支持中国作战,或多或少的派遣了自己的军队到中国作战,另外也向中国提供了强大的援助。甚至包括不算发达的一些国家,都尽力的向中国提供战争资源,好让中国能够全力战斗!当然,这些国家都非常清楚,他们已经绑在了中国这架战车上,如果中国战败的话,他们不会有一点好处,甚至还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能够帮助中国获胜的话,那么他们能够得到中国更多的援助,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朋友,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当然,即使作为一个赌徒,他们也知道支持中国比支持日本的胜算更大。而这时候,另外的三个超级大国就是怀着一种赌徒的心理在对待这场战争的!
  与中国一样,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并不好。自从北方四岛的战争结束之后,虽然俄罗斯暗中想改善与日本的关系,降低在远东地区的压力,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国家建设与发展。但是,此时日本国内的民族情绪,以及军国主义份子根本就不重视俄罗斯的这种态度,每次俄罗斯的努力都被日本人挡了回来,并且威胁俄罗斯,要其退出北方四岛。当然,结果是很明显的,俄罗斯迅速的改善了与中国的关系,开始着重防范日本了!
  中国与俄罗斯曾经在里海与中亚地区的问题上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分歧,最主要是俄罗斯向进入哈萨克斯坦,从新恢复前苏联时的势力范围,但是中国此时已经在哈萨克斯坦站稳了脚跟,就算看着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以及里海地区的石油资源,中国也不大可能从这里撤出来!但是,在日本的威胁更大之后,俄罗斯要想保护自己的远东地区,就只能够与中国合作,共同对抗日本。
  2043年时,中俄就在里海石油资源上达成了谅解备忘录。中国将获得里海石油产量的60%,而俄罗斯获得40%。换句话说,中国与俄罗斯瓜分了这座世界上第二大的石油产地!另外,中国降低对哈萨克斯坦的控制,减少了在该地区对俄罗斯的威胁。而这一系列的妥协,最终的目标都指向了日本,中国获得了一个强大的盟友!
  现在,战争虽然提前爆发了,但是俄罗斯的态度并没有改善,特别是日本在北海道开始集结兵力,这明显不是用来对付中国的,因为中国的军队已经撤出了稚内地区,撤到了附近的岛屿上去。虽然日本海军的主力舰队还在琉球群岛附近,但是俄罗斯仍然没有轻视日本的威胁,已经开始向太平洋舰队增派战舰,同时加强了在远东地区的空军力量,做好了随时与日开战的准备!
  当然,俄罗斯的心里是非常明白的。不要说现在,就算是在几十年前,日本都不会是中国的对手。虽然日本在这20多年中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的超过了中国,但是这并不代表日本能够在2045年挑战中国,因为中国已经隐约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其控制的势力范围比美国还要大,而且是采取战略进攻的一方。2045年的中国,虽然在军事实力上与美国还是有所差距,特别是在海军实力上比美国差了很多,但是中国的国家战争能力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日本要想战胜中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等到中国将所有的战争实力都发挥出来的话,日本就绝对不是中国的对手!
  正是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俄罗斯将宝都押在了中国身上,只要中国战胜了日本,那日本自然无法威胁到俄罗斯的利益了,这也就免除了俄罗斯的战争危险,自然减轻了俄罗斯受到的压力。当然,俄罗斯对中国的支持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道义上的支持,因为俄罗斯更明白,他不可能与中国是永远的朋友!
  在俄罗斯受到的战略威胁中,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中国,另外就是欧洲,而日本造成的威胁相对来讲要小很多!正因为这点,所以俄罗斯对中国的态度是很矛盾的。在中俄之间,还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问题没有说清楚,而这主要就是远东地区,如果中俄之间的这个矛盾没办法解决好的话,中俄之间就不可能真正的合作!而且,俄罗斯也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国家,自然不会放弃发展与强大的机会,更不会轻视中国的压力与威胁。所以,在中日全面战争爆发的时候,即使俄罗斯表示支持中国,其实也只是很有限的支持,保证不会因为战争而影响到与中国的关系,更不会降低与中国合作的等级,而在出兵,以及提供更多的战略物资方面,俄罗斯就没有任何的表示。当然,中国也不会期待俄罗斯有任何的表示了!
  与俄罗斯不一样,美国的态度就更暧昧了。说实话,日本对中国发动主动进攻,恐怕就是美国最愿意看到的一幕了!相对来讲,中国与日本都在西太平洋地区对美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强大起来的日本舰队,以及日本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灾难性开采行动让美国感到很不安。但是按照另外一种情感来讲,美国更愿意看到中国被削弱,看到中国被日本打击,这才是保证美国利益的最重要一点。
  虽然这场战争来得早了一点,按照美国的预计,日本要想取得完全挑战中国的能力,至少要到2055年左右,这样日本才有获胜的希望。而现在战争几乎提前了10年爆发,让美国感到很意外,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两个西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国家打了起来,对美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在对这场战争的态度上,美国就显得非常的暧昧了。
  不管战争打成什么样子,是中国失败,还是日本失败,美国都是坐收渔翁之利的。当然,如果双方打成两败俱伤,即使获胜的一方也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的话,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当然,美国还是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中国进入全面战争状态之后,美国受到的压力就更大了,毕竟中国的战略核武器还是有着强大的打击能力的,美国不能保证在中国发动全面毁灭性战争的时候逃过中国的打击,所以自然不敢做得太过分了!
  美国一方面谴责日本的偷袭行动,特别是对别国的战略武器系统进行偷袭带来的严重后果,另外一方面美国也在稳定中国的情绪,毕竟引发一场世界大战的话,那可不是件好玩的事,就算中国将核武器都投到日本去,都将引起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当然,美国仍然保持中立立场,很明显,美国是不想介入这场战争的,这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
  美国的中立是很有限的,是局部性的。美国非常清楚,日本现在绝对不是中国的对手,就算是日本倾尽全国之力,与中国作战都没有多少胜出的希望,甚至不会让中国发挥全力作战。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战争打下去,日本失败的可能性超过了80%,所以,美国就必然会向日本提供援助,即使不希望日本获胜,也要拖垮中国,尽量消耗掉中国的力量!
  在美国保持中立态度的同时,并没有切断对日本的战略物资供应,甚至加强了向日本输出石油,铁矿石这两种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很明显,美国已经在用自己的力量协助日本作战了。而这一来,日本的战争实力自然增加了不少。当然,美国对日本提供的帮助也是很有限的,因为他并不想因此与中国爆发一场全面战争,不想激怒正在火头上的中国!
  与美国的态度不一样,欧洲对日本的支持就有力了很多!
  其实,从欧洲内心来讲,日本在这个时候发动对中国的全面战争,也超过了他们的预料。在2030年之后,欧洲与日本的关系就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最主要的是日本对全球资源掠夺性的开采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破坏了欧洲与日本的关系,特别是让欧洲人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刚刚统一的欧洲政府!正是这种微妙的变化,让欧洲与日本的关系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部分!
  到战争爆发的时候,虽然欧洲仍然保持着与日本的良好关系,希望借助日本的力量在西太平洋地区牵制中国与美国,甚至对俄罗斯构成威胁,减轻欧洲受到的压力。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欧洲已经不再向日本提供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了,包括军用型聚变反应堆技术,先进的材料技术,以及在设计生产大型战舰,先进战机方面,欧洲对日本提供的支持已经非常少了。另外,欧洲在日本的投资也在逐步减少,这最主要是日本的军国主义份子不希望有别的国家来控制日本,自然对欧洲的投资带有很大的戒心了!
  不管怎么样,现在欧洲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盟友。与美国的心态一样,欧洲也希望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能够严重的削弱中国的实力,挟制中国的全球扩张行动,减少自己的压力。只是,欧洲这次将美国也算了进去,因为欧洲与美国在大西洋上的矛盾已经非常大了。而随着战争的爆发,美国已经向太平洋地区抽调了2支航母舰队,加强在中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实力,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欧洲在大西洋上的压力。
  当然,欧洲的表面态度仍然是中立的,中国至少有1/3的战略核武器是瞄准了欧洲目标的,如果让中国感受到没有胜利的希望,那带来的绝对是全球的毁灭,没有人能够获得好处。只是,比美国作的过分的是,在欧洲驶向日本的商船队中,都有欧洲的护航战舰,以确保不会受到中国的攻击,当然这只是象征性的护航战舰,而并不是与中国海军作战的护航战舰!
  中日之间的决战是无法避免的,在2008年与2023年,中国与日本之间就差点爆发全面战争,但是最后都避免了全面战争的爆发,因为当时国际干预力量还非常强大,而且中国与日本要么没有完全战胜对手的力量,要么就会因为全面战争付出太大的代价,而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但是,走到2045年时,战争已经无可避免的爆发了!
  一个超级大国与一个实力相差不大的大国之间的战争绝对不可能是一场有限的局部战争,特别是当日本被军国主义份子控制,而且各超级大国都有着为数众多的结盟国家之后,这场战争就更不可能是一场有限的局部战争了!这点,从战争爆发之后全世界的反应中就能够明显的看出来!
  几乎所有国家都选择了三个立场,要么全面支持中国,要么表示中立态度,要么就是在暗中支持日本。当然,从国际形势上看来,日本因为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而且因此差点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毁灭性战争,所以日本显得势单力薄,没有多少国家的支持。从这一点就足够看出中国已经稳操胜券了。但是,在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就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所以中国要想在战场上建立优势,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如同二战时一样,即使美国的国力再强大,要想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也需要时间来积累自己的战争力量!
  从现在看来,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拖住日本进攻的步伐,减少自己的损失,同时借机打击日本,用空间换取时间,最后通过国家的总体实力来战胜日本,这才是最正确,也是唯一能够带来胜利的战争方法!
第三章
威胁打击
  日本,东京。
  对于战争爆发之后的国际形势,日本这些军国主义份子的预料是非常不充足的。之前,在他们看来,在摧毁了中国的国家战略卫星系统之后,中国至少将在3个月到半年之内丧失战场上的优势,这将严重降低中国的作战能力,到时候,日本就能够确定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地位了。而随着中国的衰落,必然会有很多国家倒向日本。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是正么一回事,不但中国的盟国以及友好国家仍然在支持中国,就连欧洲与那些与日本关系友好的国家都表示出了一种暧昧的态度。这一点,让这些自大的日本军国主义份子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国际形势并没有朝日本人预料的方向发展!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东国家对日本实行了石油禁运,以及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制海权并没有受到威胁,这对日本的下一步作战计划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在日本指挥团体内部造成了巨大的分歧。现在,这些日本军国主义份子就正在讨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我们应该尽快拿下对马岛,在朝鲜半岛登陆,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行动,这样才能够尽快的战胜中国,或者迫使中国求和!”陆军大臣小尺泽步大将显得很愤怒,因为在开始的会议中,海军大臣龟和屯一要求改变作战计划,先向南进攻,这从基本上动摇了以陆军为中心的作战计划,所以大将如同被人偷了家里的东西一样,显得非常的愤怒。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2035年,在日本前总理堂本雄一郎完蛋之前,他从日本天皇家族中找到了一位有12代之隔的远亲,从新在日本树立了皇权。当然,这只是为军国主义复活做的最后一份准备,这些军国主义份子要想控制全部日本人,就必须要树起天皇的大旗,让天皇成为日本人心中的中心,同时也是他们这些军国主义份子利用的对象。而随着新天皇的确立,日本政府也发生了改变,恢复了以前的君主立宪制,当然,各级官员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
  “这绝对不行,我们现在必须向南发展!”龟和大将一点都不示弱,因为在军部内,海军派的实力要强于陆军派,“我们的战略石油储备只能够支持陆军进行半年左右的地面战争,而我们海军却可以利用这些石油获得菲律宾,以及南海地区的丰富油气资源,为下一步的行动奠定基础。如果我们现在就登陆朝鲜半岛的话,就将把宝贵的石油资源浪费在没有多大意义的战争中,而这大概也是中国人所希望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趁现在还占有海上优势的时候,立即南下,夺取石油资源!”
  军部大臣,也是日本政府首相的堂本信显得有点犹豫。在对国家的领导,以及对部下的控制方面,他就没有其父亲的那股魄力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仍然是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至少现在这些从堂本雄一郎手下走出来的将领还不敢怎么违抗与顶撞他!
  想了好久,堂本信才把目光转向了内相:“泽田君,你看现在我们应该向哪个方向进攻呢?”
  本来,对这些军事问题,内相泽田宏存并没有多少发言权,他管理的只是日本内部事务,以及与军部的人配合,为前线军队提供后勤保障。但是,现在问题交到了他的手里来,自然就无法回避,因为他最了解,日本到底能够在战争中发挥出多大的力量来!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在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了,而且为了减少石油消耗量,我们也已经开始限制国内石油供应!”泽田显得很认真的样子,其实这只是为了避免得罪两大派系的军人,保持自己的中立态度,“根据目前的情况,如果我们在朝鲜半岛上登陆的话,我们的石油储备最多维持9个月的进攻,而且必须要削减海军舰队的行动。同时,我们必须调整国内的工业,增加海洋石油开采的力度,同时增加陆军军火工业的生产能力,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虽然泽田的话没有明着说,但是很明显,现在泽田的态度已经出来了,以日本现在的能力,在朝鲜半岛上登陆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这将严重的影响到日本的军事生产能力,同时在国内调整方面也需要很多的时间,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进攻朝鲜半岛的计划,在内相这里就已经被否决了!
  小尺愣了下,但是脸色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并不是不知道进攻朝鲜半岛需要担上多大的风险,但是他心里清楚。现在中国的战争实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国家战略防御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之后,中国不大可能向日本发动全面报复行动。所以,趁这个机会,拿下朝鲜半岛,进攻中国东北地区,这将直接动摇中国的战争基础,然后再夺取南海地区的石油,就能够保证赢得战争了。当然,这也是小尺从陆军的需求出发考虑这些问题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向南进攻的话,陆军的作用将大大降低,好处全都落到了海军手里,陆军最多充当海军的配角,对大将来讲,他能接受这个现实吗?
  “其实,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先歼灭中国海军舰队!”堂本这时候才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作为海军大将,堂本对海洋的重要性是非常了解的,“现在,我们虽然已经摧毁了中国的国家战略卫星系统,但是中国的主力舰队仍然没有被摧毁,而且正在向东海地区集结,显然,中国海军正在调整部署,准备全面反击。不管我们是向朝鲜半岛进攻,还是向南方进攻,我们都必须要先解决掉中国海军舰队!”
  这话没有人反对,包括小尺在内的所有人都赞同这个观点。即使是进攻朝鲜半岛,中国海军主力舰队的存在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必须要先解决掉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这样才能够保证在任何一个方向上的进攻的顺利!
  “现在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正在向南航行,按照我们的分析结果,中国主力舰队将穿过巴士海峡,进入南中国海!”军部5局,也就是日本的军事情报局的拓石哉少将发言了,“中国主力舰队大概只要1天时间,就能够进入自己的空军掩护范围,如果我们要想打击中国主力舰队的话,就必须在这一天之内动手!”
  这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特别是龟和大将。他心里非常清楚,此时日本的南方舰队正在冲绳岛(日本占领琉球岛之后,改了名)附近,该舰队拥有四艘航母,表面上看,其战斗力与中国主力舰队差不多,但是,在没有占优势的情况下,现在的日本海军还不是中国海军的对手。而且,要赶上中国舰队的话,就要停止对冲绳群岛登陆部队的支持。换句话说,日本舰队现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到底是继续支持在冲绳群岛上的登陆行动,还是前出打击中国舰队,这是非常难以做出的决定!
  中国,东北,某战略空军基地。
  两天前,在北京休探亲假的杨晨纲上校正准备与妻子一起去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时,接到了紧急归队的命令,在妻子埋怨的眼色中,上校与两名前来接他的宪兵坐上了前往机场的汽车。而到了路上,上校才知道,中国已经与日本开战了,而且现在战况对中国非常不利。这时候,上校的神经紧张了起来,因为作为战略轰炸机部队的高级军官,上校知道在战争爆发之后自己将会接到什么样的任务。而且,这次是由两名宪兵亲自来接的他,看来,中国要准备对日本进行全面核报复打击了,而他们就是打击的先锋部队!
  回到基地之后,全大队的人员都已经到了,而且基地里还多了一些技术人员,看样子不像是普通的军人,应该是搞科研的人!上校没有多猜疑,立即按照上级的命令,让大队的24架战略轰炸机分成了3个中队,一个中队在天上执行战备巡逻任务,随时可以对目标发动打击,另外一个中队在地面做好随时起飞的准备,而剩下的一个中队对轰炸机进行保养与维修!
  忙完了一天,上校才发现,他们的轰炸机已经被人改装过了。而25日晚上,他也接到了新的命令,从大队中挑选最优秀的4个机组出来,进行一项特殊的训练!很快,上校就带领着四个机组,开始进行这项特殊的训练了!
  在以往的训练中,战略轰炸机并不是独立的执行轰炸任务的,一般都会得到卫星系统的支持,如果是执行战术支援任务的话,那么还将得到地面特种部队的支持。但是,这次,他们将独立的,或者说是在没有任何引导与支持的情况下单独作战。这对以前的飞行员来讲,算不了什么难事,因为很多时候,都需要轰炸机单独的作战。但是,在现在,很多的飞行员都不熟悉独立作战的方式了,道理很简单,轰炸机几乎变成了导弹的携带工具,他们并不需要深入敌后进行轰炸,也不可能单独执行任务,太空中的卫星,还有地面的特种兵,都是轰炸机的有力帮手!现在,中国的战略卫星侦察系统已经被摧毁了,而且地面部队也无法深入到日本本土,弹道导弹无法有效的突破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那么执行报复打击的任务就只有交给战略轰炸机部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7/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