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861

  “也就是说,其实现在的车臣危机,是欧美在幕后指挥,让索罗德操控的?”一名中校开口了,从情报素养上来看,他们任何一位队员都不比专业的间谍差。
  “正是这样,可以说,这是欧美借了索罗德之手发起的一场战争,而欧美的目的是什么,或者到底是索罗德自作主张还是别的什么,我们的情报调查还没有结果!”鲁毅知道这几个人了解的事情可能比自己还多,也就不再有任何的隐藏,“而这次,因为我们的全面扫毒行动,索罗德被迫到了这里来调整他在外高加索地区的势力分布。很明显,这是我们的一次机会,所以现在我想让你们去抓住他,仅仅是发现他,然后引导空军进行一次彻底的轰炸行动。因为美国与欧洲的间谍卫星能够监视我们的空军基地,所以在你们潜入进去的期间,是不可能提供任何一点支援的,这样将打草惊蛇!”
  “但是,空军拿什么来执行最后的轰炸任务?”王彪显然有点怀疑,既然无法在半路支援,那么最后的时候还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已经从战略空军调用了2架轰炸机,它们一直在阿富汗上空飞行,携带的是远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只要你们发现,并且确定了目标,就马上实施轰炸!”鲁毅耐心做了详细的解释,“因为整个轰炸过程不会超过10分钟,所以在你们发出轰炸请求信号之后,就必须立即撤退,等到轰炸结束之后,再想办法回去证明目标已经被消灭。而最后的证明工作虽然难了一点,但是非常有必要!”
  王彪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在一般的特种部队执行的任务中,证明工作都不是必须的,特别是在执行高危险度的行动时,一般不需要由人员在前线执行证明工作,因为这将威胁到特种兵的安全。但是,他们却经常执行这样的任务,因为很多时候,确实需要直接的目击证明,才能够说明事情!
  “好了,你们抓紧熟悉情况吧!”鲁毅站了起来,“现在距离出发的时间还有4个小时,你们可以休息一下,也可以去选择自己需要的装备,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直接同这位参谋联系!”鲁毅指了下旁边的上校参谋:“当然,也可以直接找我,在你们行动的时候,我们将为你们提供服务!”
  鲁毅离开之后,三名中校留下来继续阅读资料,而王彪很快就离开了,他必须立即去安排部队进行准备工作。虽然大部分的装备已经随机带来,但是说不定还需要有一点补充。而且,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任务又这么关键,上校并不想把这次的行动搞砸,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在国安部与军事情报局的指挥之外执行任务!
  其实,从中国高度重视外高加索地区的特种战争中就能够看出来,这里的战争是非常残酷的,甚至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中国不仅仅派出了自己最优秀的特种部队,甚至还用动了大批的支援性部队参加这场战斗。就算王彪带领的7824部队相当的优秀,但是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他们的行动也不可能很顺利。而且,最早只计划让这支高价值的特种部队只执行有限的任务,主要是避免无谓的消耗,但是,最后这支部队几乎一直战斗到这场战争结束,执行了上百次任务,5名中国最优秀的特种兵永远的留在了外高加索地区,甚至连他们的尸骸都没有找到,另外还有12名该部队的特种兵因为残疾而无法再作为一名军人存在。仅仅由这点就可以看出来,这不是一场常人能够承受的战争!
  从战局上来看,在2061年上半年,中国并没有占多大的优势,虽然抢先控制了外高加索三国,但是部队的伤亡很大,好几次,甚至让欧美的特种部队摸到了自己的基地里来,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情况直到下半年才因为大批的特种部队达到而有所改变!但是,从整个战局上来看,中国却始终没有能够找到对付欧美特种部队有效的办法,除了持续不断的投入更多的特种部队参战之外,普通部队几乎无法发挥作用!
  当然,同样的情况在欧美一方也存在。比如这次针对超级毒枭与恐怖大亨索罗德的行动,就让欧美的特种部队首次接触到了中国的精英部队,并且吃了大亏。整个行动中,至少有100余名欧美的特种兵永远小时在了格鲁吉亚的山林中,还有同样的欧美特种并得了战争恐惧症,因为他们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战友被干掉,而还不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对这些精英来讲,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这世界上有鬼神,但是事实摆在他们面前,即使再坚定的无神论者,恐怕也要感到恐惧了!当然,最终,欧美精心培养了几十年的索罗德被10枚导弹无情的干掉了,而且连脑袋都被人割走了。这让欧美立即认识到,有一支强大到几乎无法对付的中国特种部队出现在了战场上,无疑,这是战争升级的信号!
  比起中国来讲,欧美的特种部队的素质虽然差一点,但是他们却有自己的优势,即联合两个国家的力量在对付中国!而俄罗斯虽然站在中国一方,并且也派遣了自己的特种部队参战,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俄罗斯的特种部队对付的只是小股的车臣叛军,对中国特种兵的帮助不是很大。更主要的是,俄罗斯人从来就不关心盟友的需要,只让自己的特种部队在高加索山脉附近行动,从来不超出预定的活动范围。因此,中国要凭自己的力量单独对付本身并不弱小的两个国家的特种兵,这有多难,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中国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即能够为在前线作战的特种部队提供非常及时的支援,这包括炮火支援与空中支援。而且,中国在该地区的空军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一直有战场支援战机在执行巡逻任务。只要接到了特种部队的火力支援请求,能够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赶到战场,并且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中国甚至暗中动用了战略轰炸机部队来支持特种部队的行动,而这点是欧美都没有使用的力量。所以,从各个角度来讲,中国特种部队虽然在数量上不占有优势,但是在面对优势敌人的时候,其实表现得并不吃亏!
  这场战争持续了3年多,最终,中国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完全摧毁了该地区的毒品种植与加工基础。而且为了对付可能潜在的,还没有被消灭的毒品贩子,中国甚至使用上了最新式的基因生物武器,导致该地区不再适合种植毒品作物。更主要的是,通过与外高加索三国政府的合作,中国开始在这里推行那套已经成熟了的反毒政策,也就是拔掉了这里毒品生产的根源!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因为这是一场特种战争,参战的双方四国都没有正式宣战,谁也不希望一场特种战争酝酿成了一场全面战争。当然,正因为从来没有哪两个国家相互宣战,所以关于这场战争的新闻,出了双方有意要进行心理战而公布的之外,几乎就没有任何相关方面的报道。而比较特殊的是,在这个新闻非常自由发达的时期,双方甚至主动对新闻媒体进行了封锁,不准一般的战地记者进行采访。而那些得到了特殊照顾的特殊媒体的新闻记者所报道出来的东西,又根本没有一点“营养”价值!
  直到十多年之后,中俄美欧四国才对这段被封尘了的历史解禁,当然,最先透露出来的东西,还是双方的伤亡情况,而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当然,随后,双方也秘密进行了阵亡将士尸体的移交工作,而这一切,都表示着那场战争的残酷程度!
  在整场战争中,中国的损失其实是最小的,主要得益于中国特种部队的战术水平比欧美的都要高很多,其次是中国的配合工作做得相当到位,因为当时中国的军事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建立一支以支持特种战争为主的军队,怎么配合特种部队作战,自然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当然,这场战争也给中国送来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与教训,加速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速度。甚至通过这场战争,让中国发现,其实更大规模的特种战争是可能存在的,但是这绝对不是战争的中心。特种兵的集中使用有着巨大的弊端,最关键的是效益不理想。当然,同时也让中国发现,其实特种兵的价值并不在实际的使用中,大规模的特种战争并没有多少价值,只有让特种部队与别的部队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弥补,才能够将特种兵的战斗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同时,也才能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关于欧美到底在这场战争中体会到了什么,大概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在这场战争之后,欧美俄三国也加紧启动了军事改革计划,同时改变了对特种兵的使用方法。其最终模式与中国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都是将特种部队放到了一个辅助行的,但是同样也是非常关键的位置上。特种部队永远不是战争的主力,但是同样是战争的催化剂,是其他部队能力发挥的倍增器。可以想见,欧美俄也照样认识到了特种兵的真正存在价值,将特种部队放到了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而正只有这样,特种部队才能够得到合理的,而且是健康的发展!
  不管怎么说,其实这是一场建立在政治需要上的特种战争,这也是这场战争最特殊的地方。从一开始,所有的行动都带着鲜明的政治色彩,一切都以国家的政治需要为基础!而正因为如此,在双方都认识到付出的代价与收益不成正比的时候,政治利益最终会做出让步。而在政治决定战争的情况下,那么这场战争,最终也就仅仅是一场特种战争而已。在胜负以分情况出现之后,自然会有一方作出让步!
  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战争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完全的战争,也就没有完全的胜利。交战的双方,在认识到战争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会想到谈判来解决矛盾。而且,这一时期,各超级大国之间虽然存在着本质上的矛盾,但是并不具备爆发全面战争的基本条件。所以,特种战争就从来没有结束过。但是也从来没有因此导致一场世界大战。
  可以说,外高加索战争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而更具有代表性的,还是外高加索战争之后的那场在战火中进行的谈判!
第四章
战争谈判
  边打边谈,这并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朝鲜战争时,战争的双方就边打边谈了两年多,最后才以和平手段解决了战争问题。当然,付出的绝对是高昂的代价。而这次的外高加索战争也照样如此,边打边谈了一年多。而最奇特的是,战争发生地的三个国家却并没有参加谈判,也就是说,这三个国家的命运,其实是掌握在四个超级大国的手里!
  2062年,在中国基本上扫除了外高加索地区的所有毒品产地,以及毒品生产基地的时候,俄罗斯也成功的控制了车臣全境,并且在高加索地区发动了数场大规模的特种战役,消灭了绝大部分车臣叛军的匪首,打死了包括匪首马斯哈多夫在内的10多名叛军主要领袖。到这时候,欧美都已经清楚的发现,他们已经输掉了这场特种战争,如果再打下去,不但不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而且同时也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战争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了,在这种情况下,结束战争,通过谈判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当然,此时欧美在外高加索地区还没有完全失败,甚至还控制着一些重要的战略据点。而这就是欧美谈判的砝码,有了这套砝码,欧美才有与中俄谈判的基础,而且欧美也很清楚,这场战争给双方带来的伤害确实是太大了,所以中俄肯定也想早点结束战争。这就有了谈判的基础,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双方的利益分歧太大,导致谈判并没有那么容易达成共识,最终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谈判,完全是在战火的硝烟以及爆炸声中进行的。而为了能够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的利益,在谈判期间爆发的战斗打得更为惨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双方付出的代价,并不比之前2年的时间中的要小!也许,这是双方早就意识到了的结果,但是谁都没有办法控制战争这个魔鬼的前进方向!
  最先,谈判的地点定在了瑞士的日内瓦,因为只有瑞士还是一个独立的中立国,但是最终这个提议被中国与俄罗斯否决掉了,因为瑞士在欧洲的包围之下,中国与俄罗斯不可能接受一个在欧洲威胁之下的城市中进行谈判所得出来的结果。而仅仅是为了谈判地点的磋商,就进行了足足2个月!这也许能够创下一个记录了,而这也表明,在谈判的初期,双方的意见分歧有多大。而这还仅仅是开始,随着谈判的深入,最终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最后,谈判的地点设在了另外一个半球上的开普顿。南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与四个超级大国的关系都还不错,而且南非也愿意为四个超级大国提供谈判的场所,当然,这也是提高南非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一个有效的办法了!
  谈判是从2062年5月正式开始的,按照双方的意见,首先要明确停火线。在这场谈判中,因为参加的是四个超级大国,出了俄罗斯的实力差了一点之外,中美欧的实力差距并不大,当然,谈判的结果其实是由双方的实力所确定的,正因为这点,将决定这场谈判其实是在一种相对平衡的条件下开始的。当然,谈判并不是一种常规的国际交往,虽然在国际交往中,大家提倡的是平等,但是在谈判中,平等就意味着双方都不愿意做出重大的让步,意味着更大的难度,同时也意味着谈判将更加艰辛!
  就是在决定实际停火线的这个问题上,双方就各不相让。欧美坚持按照现在的控制地区进行停火。其实,这已经是欧美的底线了,这也是双方实力的具体代表。当然中国与俄罗斯是不会同意的,现在欧美控制的地区中,至少有5处战略要点,如果欧美继续控制着这些地区的话,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与俄罗斯对外高加索地区的控制。当然,中国与俄罗斯不会说得这么露骨,只是明确的表示,欧美军队并没有受到外高加索三国的邀请,他们的部队继续在外高加索三国的存在,就是对这三个国家的实际侵略!中国甚至暗中放出话来,如果欧美军队不撤出外高加索三国的话,中国将再次以派遣志愿军的形式,帮助外高加索三国作战,驱逐侵略者!同时,中国与俄罗斯还通过第三国,向欧美表示了真实的意图,即可以容忍其在外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存在,但是所有的战略要点必须要交出来,这样才有谈判的基础。不然的话,中国与俄罗斯也有信心,通过更大的军事行动,来获得欧美不愿意交出来的东西!
  这无疑是对欧美发出了最后通牒了,当然在欧美看来,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威胁,而且是赤裸裸的威胁。如果欧美在中国与俄罗斯,主要是在中国的威胁下就做出妥协的话,那么停战谈判就会变为战败谈判。可以想象,不管当时的情况怎么样,作为另外两个超级大国,是不可能做出根本性让步的,特别是在中国明着发出了战争威胁的时候,欧美更不可能做出让步,这可是发生在欧洲身边的事情!
  很快,欧洲的地中海舰队得到了加强,并且迅速到达了东地中海。为了加强自己的声势,欧洲还特例允许美国的第6舰队进入地中海,加入到了欧洲地中海舰队来,以加强对近东地区的军事威胁,同时,欧美加强了在土耳其东部的军事力量,将驻军的数量由5万增加到了8万,另外还开始储备重型装备!战争的苗头第一次蹿了出来。
  当然,谁都知道,这是欧美摆出来的架势,如果真的要爆发大规模战争的话,恐怕也等不到谈判开始之后了!当然,中国与俄罗斯也不会示弱,在美国的第6舰队还在调动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加强了在伊朗的陆空军实力,接着,一支以一艘航母,一艘战列舰为核心的舰队进入了海湾,同时,印度洋舰队另外一支得到了西太平洋舰队加强的,由3艘航母,3艘战列舰为核心的舰队进入了红海,正在向苏伊士运河前进。同时,俄罗斯也加紧了军事调动,其海军主力的北方舰队已经开始南下,准备进入黑海,而且,俄罗斯还加强了在内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力量,其战略空军甚至开始了战备巡逻!一切的迹象都表明,中俄并不害怕与欧美打一场正规战争,当然,这也是摆出样子来达到威胁目的的!
  其实,这些军事调动虽然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因为这是这场打了两年多的特种战争中,双方第一次大规模的调集常规兵力,但是,这绝对不是真正的重点,就在双方开始军事调动的同时,其特种部队也开始行动了!战争的主题仍然在几个重点地区的控制权上,而这次,中国调集了大量的精锐特种部队,配合以强大的火力支援,目的很明确,既然欧美不准备心甘情愿的将这些地点让出来,那么就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获得!
  谈判中断了1个月,战斗也就打了1个月。而这次,因为有了既定的目标,而且目标非常明确,所以战斗的性质有了一些变化。在2年多的正面战斗中,双方的特种部队采用的主要是偷袭战术,即在获得了对方特种部队行动的准确情报之后,在其沿途设下埋伏圈,然后集中优势力量,一举消灭对方的小股特部队。或者,是对对方的军事基地进行偷袭,在消灭了对方的抵抗力量之后,迅速出动大量的正规军,占领对方的军事基地。当然,这两种战斗的形势,最终都决定战斗持续的时间是很短促的,甚至在对方还没有完全回过神来的时候,就解决了战斗,整个持续的时间,从来没有超过24小时的,甚至很少有超过8个小时的战斗发生过!这就是特种战争的特殊性,但是在此时,因为双方的目的性都完全明确了,所以,战争的性质绝对会发生变化!
  可以说,在谈判期间的任何一次战斗,多是在利用特种部队执行常规战斗任务,而且每次出动的特种部队数量都非常巨大。比如在这一个月的战斗中,中国至少发起了7次大规模的进攻行动,使用的特种兵力达到了5万多人次。而在战斗中,特种兵不但要肩负埋伏,伏击等常规特种作战任务,同时还要负责包围,战场清理,以及占领等一般由常规部队执行的作战任务。这就是这场战争的特殊性之所在。用特种部队执行常规部队的任务,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常规部队可以承受巨大的伤亡,也可以被消耗,在指挥官的眼里,常规部队在大规模的战争中,本身就是承担伤亡的部队。但是,特种部队拿来消耗,这就有点太奢侈了!而最终,也正是这段时期的残酷战斗,让双方都认识到,大规模使用特种部队作战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一点,根本就不划算,也就因此最终彻底的改变了特种部队的作战方法!
  当然,这一个月的战斗还是有成果的,虽然中国的特种兵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最后还是让双方再度获得了谈判的基础。在中国顺利占领了那5个重要的战略据点之后,虽然欧美军队仍然在外高加索地区存在,但是已经无法对中国的控制权构成多大的威胁了。当然,最终恢复谈判的信号并不是中国主动发出的,而是由中国已经控制了的外高加索三国发出来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表示可以向欧美提供有限的军事基地之后,双方终于再度回到了谈判桌边来。通过鲜血的教训,还是认识到只有谈判能够解决问题,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双方对这场谈判的认识,鲜血似乎流得还不够!
  在解决了停火线的问题之后,停火决议并没有被立即实施,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俄罗斯亲自提了出来,即欧洲派遣到地中海的那支规模不大,但是威胁意义却相当明显的舰队!
  早在沙俄时期,俄罗斯就一直将黑海当做了自己的内海,虽然在土耳其在黑海有着自己的权益,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黑海就是俄罗斯的内海。最关键的是,这是俄罗斯欧洲部分南部地区的唯一出海口,关系着俄罗斯重大的国家利益!即使是在俄罗斯最衰落的时期,他都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在黑海的权利与利益。而现在,一支欧洲舰队竟然公然闯了进来,而且严重威胁到了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军事行动。虽然这支舰队本身并不够强大,而且一直在俄罗斯空军的打击范围之内,但是俄罗斯岂能容忍别人在自己的屋檐底下架上一座炮塔?这不但是对俄罗斯的威胁,同时还是对俄罗斯的侮辱。所以,在停火谈判开始之前,俄罗斯立即提出了这支舰队的问题,要求欧洲先将这支舰队撤出去,才能够正式开始谈判!
  虽然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甚至在很多时候被另外三个国家忽略掉了,但是在谈判的时候,中国绝对需要一个盟友来支持自己,好与欧美展开斡旋。所以,在俄罗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中国也表示了支持态度。最主要的是,此时从俄罗斯北方舰队远航而来的那支由3艘航母为核心的舰队已经进入了黑海,几乎是强行闯入了黑海,而中国的印度洋舰队也已经到达了苏伊士运河附近,对欧美在地中海的舰队构成了强大的威胁。所以,此时欧洲不想让步也不可能,而且将舰队继续留在黑海,只能过让土耳其的处境更尴尬,最终甚至可能失去这个最重要的盟友。所以,欧洲也被迫在这时撤出了其部署在黑海的那支小舰队。而这也是这次谈判中,欧洲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做出的第一个重大让步。当然,有了第一个让步,那就有下一个了!
  6月中旬,双方在开普顿达成协议,按照实际控制线划定停火线。而从这时候算起,谈判才算是正式开始。当然,需要在谈判中解决的问题绝对不少!
  首先是外高加索地区三国的立场,欧美的态度很明确,由中国单独控制这三个国家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争夺的焦点,如果中国独占了外高加索利益的话,将导致欧美地区的势力真空。特别是对欧洲来讲,这对他的安全战略是很大的威胁!另外,俄罗斯也不大同意中国独占这三国的利益,虽然三个国家不大,资源也不算丰富,只有阿塞拜疆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但是这远不是争夺的焦点,因为当中国控制了这三个国家之后,其实就已经把部队部署到了俄罗斯欧洲地区的门槛外面,这对俄罗斯本身构成的潜在威胁也不小!
  当然,在三个超级大国的强大压力下,特别是在暴露出了中俄之间的矛盾之后,中国要想不做出让步都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国绝对不可能将外高加索地区的问题单独拿出来谈,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既然要谈外高加索问题,就应该将土耳其问题也搭进来。首先,土耳其也是争夺的焦点,其次,土耳其国内的因素也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袖手旁观!
  可以说,这是一场超级大国之间的利益分割,根本就无视别的国家需求与要求。不但三个外高加索小国的利益被放到了一边,同时,连土耳其这个并不算弱小的国家都被搁置到了一边,他的命运也将由四个超级大国来决定。如同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的情况一样,一次赤裸裸的分赃行动主宰了这几个国家,甚至不会让这些国家来参加谈判!这就是强权与霸权时代的最鲜明的特征,在超级大国的控制下,其他的弱小国家根本就没有决定自己国家的权力,他们拥有的,这是按照超级大国的吩咐去办好事情的权力。如果违反了超级大国的意志,那么最后带来的绝对是惨烈的战争!
  最后,通过2个多月的打打谈谈,四国都做出了让步,当然,让步最大的还是中国!中国默认了欧美在外高加索三国,主要是格鲁吉亚以及亚美尼亚两国的军事存在,同时迫使这两个国家答应在欧美占领区成立特别行政区,也就是在名义上仍然属于这两个小国,但是实际上,出了外交权与军事权之外的国家主权都已经独立出去的一个国中之国!而中国也同意了俄罗斯保留在高加索南部山区的控制权,以让俄罗斯建立起一道杜绝车臣危机的防御线。而最后,欧美答应与中国分享在土耳其的利益,中国有权过问有帮助“决策”土耳其的事务。最主要的是,欧洲拒绝了土耳其加入欧洲的请求,而美国也将只在土耳其保留一个综合海军基地!换句话说,这之后,土耳其将由中美欧三国联合控制,在此,土耳其的内战导火索已经被埋下了!
  可以相当清楚的看出来,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四个小国家的权利是没有得到一点保证的,特别是土耳其,他本身并不是一个弱小的国家,甚至还算得上的一个地区性强国,但是在这场战争的分赃行动中,土耳其被分割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就这么被三个超级大国在幕后给分割了!
  现实是残酷的,但是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这却是合理的。只有在满足了超级大国的利益要求之后,战争才能够得到平息,不然的话,带来的伤害将更大。当然,谁也不会考虑到几年之后的事情,没有人会考虑得那么的长远,因为只要有超级大国之间的利益分歧,那么世界大战的危险就一直悬挂在人类的头顶。而在没有有效的对付毁灭性武器的手段时,爆发世界大战,就意味着人类的毁灭。在选择到底是毁灭一个国家,还是选择人类的全体毁灭的时候,答案就显得非常明显了!当然,谁也不会知道,这种为了平衡超级大国利益需求的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却是更多小规模地区性战争,或者是某些国家内战的主要根源!
  在解决了土耳其问题之后,所有的难题其实都很好解决了。只是,四个超级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破坏本已经存在的同盟关系,比如中俄之间的关系,就因为中俄之间本身就有着很大的矛盾,所以在谈判期间非常明显的表示了出来。欧美之间的关系也好不到哪去,就在双方在共同对付中俄的时候,还在为着百幕大群岛,以及冰岛的问题上争得不可开交!这就是现实,一种只为利益,而没有同盟的国际秩序,也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混乱的国际秩序。当然,谈判的双方还是保持着应有的合作,毕竟,大的战略目的决定了主要的决策,双方的内部的合作是明显遵从大的战略目的的,而并不想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来恶化一些小问题!
  当然,谈判并不是很顺利,因为这关系到了国家的体面,国家的利益,每一个小问题都是大问题。对任何一个超级大国来讲,即使是一丁点皮毛的利益,也要全力争取,特别是对那些谈判专家来讲,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谈判桌上尽一切可能为国家争取利益,即使这点利益本身并不重要,那也是他们的任务,他们的职责!
  双方又谈谈打打过了半年,最终基本上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但是,最后关系到战争中俘虏的问题时,双方的矛盾又暴露了出来。
  其实,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手中的俘虏并不多,因为对特种兵来讲,当俘虏也许阵亡还要耻辱。即使是惜命如金的欧美特种兵,在面临最后选择的时候,都不会选择投降!整场战争打了3年多,最后,双方的俘虏总数加起来还不超过2000人。但是,对任何一方来讲,手中的俘虏是宝贵的资源,同时,自己被俘的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双方都尽量想把自己的被俘人员要回来,同时还不想归还对方的俘虏!
  当然,谁也不知道对方手中到底有多少自己的战斗人员,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在以往的任何一场战争中,双方都大概知道对方手里的俘虏数量,虽然有的时候这个数据有所差距,但是绝对有一个大概准确的数据。而这次,双方谁手里都没有这个数据!首先,是双方的俘虏都不多,所以更无法做出准确的估计。其次,是战争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为在任何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中,几乎都是单方面的歼灭战,被袭击的一方几乎没有人员生还,逃出去的更少!正是这种特殊情况,让双方都无法准确的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
  因为这些特殊情况,导致双方在俘虏交换问题上的麻烦很大,也将谈判的时间延长了很久。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第三方出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在双方争执了很久,最终都做出了妥协,即只针对已经明确了身份的战俘进行交换,同时展开深入的调查工作。当然,这种战俘交换的行动是很不彻底的,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涉及到关键问题!
  谁都知道,特种部队在一个国家中,经常担任着一种重要的角色,执行着关系到国家机密的任务。而只要控制了对方的特种兵,通过现代化的医学技术,就不难从这些俘虏的口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就是双方都不愿意交出掌握的俘虏的主要原因!可以想见,这就是现在问题的关键了!而这直接导致战争双方的俘虏直到几十年后,还有滞留在别国的情况,甚至到了战争结束十年之后,双方还在进行秘密行动,要找回被对方控制着的特种兵!
  可以看出来,特种兵其实也只是政治家手中的工具而已。在这场战争中,不可否认的,特种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作为交换利益的工具,特种兵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但是,不管怎么说,政府的一切行动,其实都是在保护国家的利益,因为,即使是在几十年之后,几个超级大国都没有放弃对那些在这场战争中失踪的特种兵的寻找工作。只要找到了线索,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营救回来。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也许这是一场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了!
  这种赤裸裸的利益,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体现在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比如,在战争期间,中俄一直在进行密切的合作,俄罗斯负责高加索北部地区,而中国主要负责高加索南部地区。当然,这种分工并不公平,因为俄罗斯处于内线,战斗任务相对轻松,而且可以动用大量的正规军,不必在任何战场上都使用特种部队。而且,这还尽量避免了俄罗斯那支糟糕的特种部队与欧美特种部队之间的直接战斗。这对俄罗斯来讲当然是轻松了许多,因为最艰巨的任务都交给了中国!但是,就是这种合作,在谈判末期也没有能够坚持下来,因为随着战争脚步远去,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却暴露了出来!
  从战略学角度来讲,任何一个出现在身边的超级大国,都将对本国构成潜在的威胁,不管当时两个国家的关系有多好,这种威胁是存在的,并且会随着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化而表现出来。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就说明了一切。在苏联的霸权思想表露出来之后,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新生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了美国!这就是现实,残酷的国家关系的现实。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中俄之间的矛盾是难以解决的,就如同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调和。只是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中俄之间的共同利益超过了矛盾,成为了两国关系中的主导,但是随着共同利益的消失,那么矛盾自然会暴露出来!
  其实,只要看一下中俄之间的地缘政治图就能够清楚的发现,中国与俄罗斯的矛盾是相当深的,现在露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在俄罗斯的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中国构成的威胁已经相当大了。虽然中国已经不在北部边境地区陈兵百万,但是中国强大的军事潜力就是一个威胁,只要中国愿意,随时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动员至少数百万军队部署到中俄边境线上,而这种威胁,恐怕比任何的其他威胁都要实在。而此时,中国已经将脚步踏进了外高加索地区,隔着一道高加索山脉,就威胁到了俄罗斯的腹部地区。不用想别的,中国部署在格鲁吉亚地区的远程炮兵就能够威胁到俄罗斯高加索北部地区的绝大部分战略要点了。所以,这时候,如果中俄之间的关系还能够继续友好下去的话,那还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其实,中国在外高加索地区做出重大让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俄罗斯在台下的反对。而最终,中国只能够做出让步。表面上,这是对俄罗斯做出了让步,因为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压力,中国不会轻易的对欧美做出让步,甚至让人感受到这是中国在为了维持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而做出的牺牲,但是只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其实就能够很清楚的发现,中国的这种让步却是让中国处于一个更有利的位置,并且为未来与俄罗斯发生矛盾时做好战争准备打下了基础!
  让欧美介入外高加索地区,并且分裂土耳其,本身就能够挟制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个敏感地区独大。而随着欧美势力的介入,俄罗斯自然不敢深化与中国的矛盾,必然要考虑到在中国与欧美之间,哪个更可靠一点。而一个交叉的国际利益网,更能够制止俄罗斯的独断专行,当然也在向俄罗斯施加压力,让俄罗斯更离不开中国的支持!而中国在这里的让步,其实也必须要俄罗斯在其他地区对中国做出让步,比如在西伯利亚资源的开发上,俄罗斯就做出了适当的让步,让中国获得了实际利益!
  可以说,当时整个国际环境就是在这种勾心斗角中产生,并且发展的。不但中国与俄罗斯的矛盾已经暴露了出来,就连欧洲与美国的矛盾也暴露了出来!可以说,这时候的国际环境是复杂的,同时也是热闹的。就在外高加索地区的冲突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美国与中国就在南美洲地区爆发了另外一场小规模特种战争,战斗的地点在哥伦比亚。当然,因为这场战斗的规模实在是太小了,同时哥伦比亚也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再加上中美两国多在有意的隐瞒这一场冲突,所以并没有引起过多人的注意!
  在此之外,欧洲在北非地区的行动也遭到了失败。因为欧洲将主要的力量都抽调到了外高加索地区,所以只能够减少在北非地区的投入。而此时,中国虽然没有计划要扩展自己在北非的势力范围,但是得到中国支持的埃及与利比亚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也不打算放弃这次的机会。对这两个地区性大国来讲,获得北非地区的统治权,既是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也是符合与中国结盟利益的!所以,在欧洲对北非地区的控制被削弱的时候,这个热点地区的矛盾自然就爆发了出来。
  2063年底,阿尔及利亚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内战的一方是欧洲扶植的亲欧政府军,另外一方是利比亚与埃及在幕后支持的反政府军。因为这场内战的特殊性,以及最后迅速被欧洲的涉外军团平定,所以这场冲突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谁都知道,当欧洲从外高加索地区抽出手来的时候,反政府军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其实,这场战争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中国已经无心在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即使是同盟国家的行动,中国也不会提供太多的支持!这是一个信号,而且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虽然,这削弱了利比亚与埃及对中国的信赖程度,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破坏这两个国家与中国的同盟关系,因为他们都知道,中国现在需要时间来保持国内的稳定,以加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但是,却还真有别的国家认为中国已经衰弱下去了,中国已经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势力地区!而问题就在南亚地区爆发了出来!
  2065年初,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对其相邻的印度斯坦民族共和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平静了50多年的南亚地区再度燃起了战火!
  此时,印度的分裂已经成为了事实,虽然曾经有人努力在原印度的基础上,将数十个独立的国家合并起来,但是最后都遭到了失败。而在印度分裂出来的众多国家中,有4个主要的大国,其中印度斯坦民族共和国就是最初的印度政府的遗留国家。位于巴基斯坦东南,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拥有人口4亿多,是印度地区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与巴基斯坦矛盾最大的国家。其几乎继承了原印度的所有东西,也就继承了与巴基斯坦的根本矛盾。只是,现在双方换了个位置,印度斯坦民族共和国根本就不是巴基斯坦的对手!
  这场战争多多少少有点出乎预料,连中国的情报部门都没有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制止这场战争爆发。当然,从根本上来讲,中国是绝对不会容许任何一场威胁到中国本土的战争爆发的。同时中国也不希望巴基斯坦通过这场战争称霸南亚地区,更不希望看到巴基斯坦挑战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威信!
  昔日的盟友转变成了现在的敌人,而还没有休息到一年的鲁毅正好接到了回国述职的通知,但是第二天又接到了让他留下来处理这场战争,并且给予了他完全处理权的通知。已经在一年前晋升为二级上将的鲁毅再度留了下来,准备着手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了。也许,现在也只有他才有能力在不带来更大的麻烦下,解决这场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战争!
第五章
烽火漫天
  南亚,又叫着南亚次大陆,因为北隔着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西临伊朗高原,所以在历史中的很长一段时期,这里是与亚洲大陆隔绝的。当然,再加上后来的地质板块学说,也就有了南亚次大陆这一称呼。
  早在21世纪初,这里就是中国的心病之一,所以,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借着印巴战争,中国几乎倾尽全国之力,解决了印度这个野心国家的威胁。最后,为了保证南亚次大陆的“稳定”,或者准确一点的说,确保这里一直由中国控制,一场持续了20多年的战争,彻底的毁灭了印度人的希望。虽然,战火终究得到了平息,但是之后,印度地区被分裂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大的有四个,另外还有20多个小国。当然,中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并不能说顺利,因为整整20多年的战争,也让中国感受到了身边一个动荡的地区带来的压力!
  在2040年左右,印度地区的战事基本上平息了下去,美国与欧洲也非常“自觉”的从这里撤走了,道理很简单,美国此时在印度洋上的势力范围已经缩小到了迪戈加西亚岛那么一点点,而欧洲几乎没有没办法在印度洋上寻找到支撑点,如果仍然一味的在印度地区与中国对抗的话,不仅代价高昂,而且根本就没有胜算!中国可以在印度地区执行以战养战的掠夺性政策,但是欧美不行,因为这于其最初在该地区的行动定义就相违背了,这大概是当时欧美最大的失算吧!
  南亚次大陆确实平静了很长一段时间,而20多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这些分裂的国家发展经济,然后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商量重新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印度这类事情了。但是,要想重新获得统一,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四个主要的国家的意识形态并不一样,其中最强大的东印度斯坦民主共和国与中国走得最近,在重建的过程中,走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另外三个大国中,所奉行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又不完全一样。因此,光是政治上的意见统一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了!其实,这些内部问题都还很好解决,因为只要印度地区的这些国家还有统一的愿望的话,那么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仍然是会统一到一起的,但是,印度地区统一的最大问题,还是来自外界,而不是内部。
  对巴基斯坦来讲,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战争,几乎就要了他的老命,如果不是中国在非常恰当的时候派遣志愿军入巴作战,并且一举担负起了主要的战斗压力的话,恐怕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巴基斯坦这个国家了,而且南亚次大陆的局势也绝对与现在不一样。可以想见,巴基斯坦即使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他对印度的忌讳有多深!同时,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其实巴基斯坦与印度本身就是同一个国家,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信仰,最终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而产生了分裂!但是,不管怎么样,巴基斯坦是绝对不希望看到一个重新统一起来的印度存在的,这是对巴基斯坦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在这50多年中,巴基斯坦的国家经济建设并不是很突出,其每年平均4.5%的发展速度并不比全球平均速度快多少,所以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离发达国家的门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巴基斯坦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点工业基础一直不雄厚,直到现在,都还在从中国,以及别的军火生产大国购买武器装备!当然这与当地错综复杂的局势,以及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政策有着直接的联系。
  巴基斯坦的主要目的是要挟制印度的发展,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巴基斯坦有限的国力都用到了对抗那几个强大的印度小国身上去了。同时,巴基斯坦还有着强烈的领土欲望,在半个多世界的时间中,巴基斯坦已经吞并了由自己支持的印度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虽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拓宽了巴基斯坦的战略纵深,让巴基斯坦的领土面积扩大了1/3以上。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甚至为后面的南亚次大陆战争埋下了起引。
  对于巴基斯坦在南亚的这种政策,中国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干预。首先,从2035年之后,中国的战略重点就落到了西太平洋上,因为日本的崛起,在很大的程度上威胁到了中国的根本利益,而巴基斯坦在南亚跳得再欢快,也不可能对中国构成根本性的威胁,至少在短时期内,巴基斯坦还没有这个实力。其次,中国也很乐意看到南亚次大陆上出现一个带言人。中国不想过分的参入到印度地区的纷争之中,这点早在21世纪初的那场战争结束之后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了,因为在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甚至没有派一兵一卒到印度地区去,一直在使用带言人为自己作战。而现在,印度的统一已经成了大趋势,如果巴基斯坦能够站出来挟制印度统一进程的话,这不让中国少了很多麻烦!当然,还有别的许许多多的原因,其中国际局势的影响绝对不能够忽视。
  欧美等国家从印度洋地区的退却,让中国成为了印度洋的霸主,而且这直接保证了中国能够从海湾地区获得充足的能源。这点,对中国的发展,乃至整个国际局势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而正是在这一情况之下,美国与欧洲在南亚次大陆上的影响非常小,几乎无法发挥一点作用。而随着印度的分裂,俄罗斯在南亚次大陆的利益也终止了,在中国的强大压力下,以及俄罗斯的外交基本方针下,也不可能插手南亚地区的事务。其实,这就为巴基斯坦压制印度地区诸国构成了直接的外界条件。在几乎没有受到干预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在南亚地区的行动就更加的猖狂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