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4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4/861

  “这大概还是他们的试探部队,现在被围的俄罗斯军队有16万左右!”总参谋长显然也有点急了,他把正赶来的一名上校参谋员叫了过来,“现在前线的情况怎么样了,我们的部队在做什么?”
  “正在搜集信息,现在前线比较混乱,战场信息还没有完全传输过来,我过去看看!”十分钟后,上校赶了回来,“情况已经明确了,俄罗斯正在对我们的防线进行试探,已经有一部分部队渗透过了我没的防线,但是现在低空部队已经初级,正在围歼这部分俄罗斯军队。另外,远程炮兵也已经与前线部队取得了联系,空军正在调集轰炸力量。但是,现在俄罗斯把几部剩余的电磁干扰设备都集中到了3处最薄弱的防线上,为这些小股渗透的部队提供电磁掩护,空军的轰炸不容易进行。而远程炮兵因为缺乏前线的引导,所以暂时也无法发挥威力!”
  两名将军相互看了一眼,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部署在前线的部队确实太少了一点,留下防御阵地的必要兵力之后,甚至没有多余的力量派遣更多的侦察分队了。而没有侦察部队的引导,炮兵的威力发挥不出来,而使用空军的攻击机来打击这些分散了的步兵效果并不会很好!
  “上校,现在部署在前线的是空降17军吗?”鲁毅思考了2分钟,开口问了出来。
  “已经换成空降15军了,今天下午进行的换防工作,现在大部分空降15军的部队都还在熟悉战场,他们也才转移过来,所以防线上的情况很混乱,还有一部分空降17军的部队正在撤下来,整个情况都乱成一团糟了!”
  “这么说,我们在前线的部队不是很多了?”杜威急了起来。
  “确实如此,我们部署在前线的部队不超过1万人,还分散在了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内,把守着二十多个据点,根本就没有办法集中兵力。而俄罗斯军队主要突破的地点都是我们防御比较薄弱的地区,看来俄军在突围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这方面的情况!”
  “那我们在前线还有那些快速机动部队可以调动?”大将把烟拿了出来,先给了总参谋长一根,自己才点上了。
  “空降17军正在巴尔瑙尔集结,空降16军已经回到了托木斯克。而38军部署在新西伯利亚,20军已经撤退到了比斯克。这就是我们在前线能够调动的快速反应部队。但是大部分的部队此时都在进行整编,很多部队的编制都非常混乱,没有办法迅速的动员起来,能够紧急出动的大概就只有空降17军的几个快速反应部队了,他们才撤下来,编制还没有乱,但是这些部队的战斗力都有所下降,他们急需休息!”
  “管不了这么多了,立即命令所有前线部队立即进入最高战备状态,让他们首先把远程炮兵集中起来,随时为前线部队提供支援。”杜威没有迟疑,立即开始进行部署,“另外,让那几支空降17军的部队都立即出动,以小股侦察编队的方法行动,寻找俄罗斯的渗透部队,不需要与俄军进行直接的战斗,主要负责为远程炮兵提供引导。另外,加强战场上空的无人通信与侦察机的部署,让战场指挥机也立即行动,为远程炮兵与攻击机提供协调指挥!”
  总参谋长的命令立即得到了执行,电波在瞬间之内就将这些命令传达了下去。空降17军这几支才撤下来的部队甚至连饭都没有顾得吃上,就只有咬着干粮,带上侦察设备,然后分别乘坐才准备好的战术运输机出发了!
  “参谋长,我看这还不够!”鲁毅默默的看了会地图上的变化,部队的反应速度确实很快,仅仅5分钟,第一批部队就已经出发了。“这次,俄罗斯显然是铁了心要让这部分部队的有生力量突围出去的。你也知道,装备没了可以再造,但是人没有了,却无法制造出来,培训一支优秀的部队并不容易,哪怕是剩下一点骨干,这也能够让俄军迅速的恢复战斗力。所以,俄罗斯的突围行动还仅仅是开始。现在才8点不到,离天亮还有11个小时,这11个小时中,如果俄罗斯的十多万军队都进行这种规模的突围的话,我们这点力量是难以阻止他们前进的!”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这也许只是俄军的试探行动,更大的可能是,这里只是用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的!”参谋长在战场地图上指了一下,“现在俄军突破的几处地方虽然是我们兵力部署比较少的地点,但是这三个地区的防御纵深有10到15公里,而我们这条防线上最薄弱的地方却只有5公里,现在那边还没有动静,这说明了什么?”
  “让我们把兵力集中过去,让他们的大部队从最薄弱的地方突围?”鲁毅点了点头,“这是绝对有可能的,如果俄罗斯军队都是步兵的话,他们没有任何重型装备,我们的传感器中有绝大部分是无法探测到的,而别的侦察手段就更难以探测到这部分俄军步兵了。说不定,他们已经在这几条防线上集中了兵力,正准备我们从这里调走部队呢!”
  “但是让他们失望的是,我们是直接从后面调集部队的,而并没有动用这些地方的防御部队,当然,这几处地方的防御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俄军要突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杜威冷笑了一下。
  鲁毅慢慢的摇了摇头,似乎并不赞成参谋长的意思一样。“参谋长,你想一下,如果俄罗斯军队最终发现我们没有上当的话,他们会怎么办?”
  “天亮之后,他们的突围行动就没有任何的希望了,所以我们只要能够坚持到天亮,那么就能够阻止他们了!”
  “但是这是不够的,现在离谈判还有一周的时间,我们的部队急须休整,在不增加国家压力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一直在前线保持这么多的兵力吗?而且这对后勤系统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会增加我们的战争开支,当然这更加将我们的部队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了!”鲁毅看了一眼总参谋长。
  “鲁老,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主动出击,打击俄军的士气,让其放弃突围行动,但是这与我们之前的战略部署是相反的,这让我们无法利用这支俄军来增加我们的谈判砝码了!”
  “让俄军放弃突围行动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不需要主动出击!”大将把地图放大了一点,“你来看一下,我们最脆弱的防线上的地形情况是非常复杂的,这是我们不能够增加防线宽度的主要原因吧?而在这些地区,却是最适合特种部队作战的。俄军要突破我们的防线,最重要的就是瞒过我们的侦察系统,因为我们的远程炮兵与空军对其有致命的威胁。所以,俄军突围部队是不会向我们的阵地发动进攻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何不投入特种部队,来监视每一个可以通过俄军的路口,当然,每条通道上只需要配属有限的特种部队就足够了,他们的任务就是为远程炮兵以及空军提供情报,引导这些部队对俄军发动打击。当然,这样的任务,是特种部队非常熟悉的,而已特种部队的反应速度,只需要半个小时,他们就能够投入战斗!”
  “你的意思是,让特种兵参战,但是我们怎么才能够让俄罗斯军队放弃突围的计划呢?”
  “这个就更简单了,让那几个阵地上的守军暂时撤下来,给俄军一个假象,让他们认为我们其他的防线上已经非常吃紧了,俄军大部队必然加快突围速度。当然,这些动作都要在特种兵就位之后才能够开始。只要俄军一开始突围,我们就让空军与炮兵去干吧,消灭一部分俄军之后,他们就会知道上当了,自然会放弃突围行动。如果明天他们还要突围的话,我们就继续这么干,多打他几次,俄国佬也应该老实了!”
  总参谋长点了点头,理解了鲁毅的意思,立即就招手将开始那名上校参谋叫了过来,并且立即下达了任务。很快,早已经接到了紧急集合命令的特种部队就登机出发了!
  赖静安上士是空降17军的一名普通职业军人,在参战之前,他还是一名上等兵,按照军队的编制,他还没有资格成为一名职业军人。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因为他抢救战友有功,获得了一枚二等英雄勋章,就被提升为了下士,接着,在空降17军战斗最惨烈的那段时间,他指挥着阵地上的战士坚持到了援军到来,再次获得了二等英雄勋章,在撤下战场之前,他就成为了上士,正式成为了一名职业军人。当然,他知道自己的前途仍然是艰辛的,按照一般的情况,他将在部队中贡献自己的一生。他有机会在部队里念完大学,然后获得终身聘用的合同。如果运气好的话,他还有可能晋升为军官,但是那必须从军校毕业之后才有可能,那样的话,一生就有了着落。但是一般的军士都会在军队里选择其他的专业,以求在服役满了最低期限,及能够拿到终身的退役抚恤金之后,投入到其他行业的工作中去,这才是最有“钱途”的。当然,这次的晋升来得太快了,1个月中,就连升了好几级,让上士有点反应不过来,更没有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计划!
  战术运输机在距离地面不到100米的高度上以超过400节的速度飞行着。这是这种战术运输机在这种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了。舱门没有关上,寒冷的夜风呼呼的刮了进来,上士拉下了脸上的防风镜,这也是战场显示系统的屏幕,当然一般作战的时候只会放下一半。这次,他们的任务有点特殊,这些普通的空降兵将第一次执行侦察任务。虽然在平时的训练中,他们也接受过侦察训练,知道侦察兵的侦察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但是,这并不是他们最熟悉的作战方式,在这段时间的战斗中,他们也没有执行过侦察任务。即使有点陌生,但是这架运输机上的这个班的空降兵并不显得紧张,他们都是从火线上撤下来的,心理已经很成熟了。
  红灯变成了黄灯,飞机开始减速,就快要达到预定的降落地点了。上士站了起来,他是班长,他必须要对战士们做最后部署。“准备降落,大家都记好这次行动的要点,不要与俄军接触,搞清楚了情况之后,立即申请火力支援,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9名战士站了起来,纷纷开始检查身上的武器装备与侦察通信设备,因为战场上的电磁干扰很严重,所以他们只有使用侦察兵的远距离激光通信设备,这些设备比较复杂,全班被分成了3个小组,3人一组分头执行任务。当然,上士也加入了第一组,他的任务是负责与后方的运输部队联系,并且随时准备接收新的任务,以指挥全班作战。
  飞机悬停在了15米的高度,战士们借着绳索滑了下去,并且快速的分散到了四周去。夜色中,即使使用微光夜视仪,其视距也只有500米不到,加上环境的阻挡与干扰,小组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00到400米左右的可视距离上。在做了最后一次检查之后,上士带领着第一小组,朝预定的埋伏地点跑去。
  此时,战场上,至少有数百架的战术运输机正在将数千名的空降兵投送到这几段防线上。这些士兵一般都是3到4人为一组,分别携带着战术通信与侦察系统,他们的任务都一样,就是监视这些战线,只要发现有俄罗斯军队准备突围的话,就立即呼叫后方的炮兵与天上的攻击机,为其提供精确的打击数据。
  在前线侦察兵出动的同时,4个军的远程炮兵也都动员了起来,数千门远程火炮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了发射的准备。接着大量的弹药被运了上来,甚至连备用炮管都送了上来。这些炮兵今天晚上肯定会非常的繁忙,特别是那些才抵达战场没有几天的大口径远程炮兵部队,他们的火炮几乎能够覆盖整个战场,所以他们的任务也是最为繁重的。
  空军的行动也不慢,当俄军开始分散突围的消息一传出来之后,战场上空执行巡逻任务的3个攻击机中队立即就抵达了出事地点上空,因为没有明确的引导,担心误炸了自己人,这些攻击机一直在战场上空盘旋,他们等待着明确的引导信息。接着,在附近十多个机场上执行紧急待命任务的十多个攻击机中队也纷纷起飞了。在短短的半个小时之内,战场上空的攻击机数量已经增加到了500架以上,这些攻击机几乎都携带着用来杀伤人员的弹药!
  战场上的气氛很紧张,随着大量侦察兵的到来,远程炮兵与攻击机部队也都逐渐收到了攻击引导信号,接着,一团团的爆炸在大地上响起,一枚枚的炮弹落了下来,炸弹紧跟其后。因为对付的都是俄军的作战人员,而且这些俄军突围部队都比较分散,所以使用的都是面杀伤武器。轰炸与炮击的节奏越来越快,到8点45分左右,这4个战场上的情况已经热闹了起来,几乎每一刻都有炮弹与炸弹在爆炸,大地也随着这些爆炸开始颤抖了起来!
  8点30分,第一支特种部队离开了他们的驻扎地。而范志伟上尉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他们是空降15军特种大队的战士,真正的职业军人,也是中国军人中最优秀的一员。而从内心来讲,范上尉对这场战争是颇有微词的。他们在只前的作战任务并不繁重,在蒙古战区,空降15军的特种兵的最主要的任务是安置蒙古牧民!这让上尉觉得有点憋气,但是这是特种兵的任务之一,他也没有什么好辩解的,反正只要是任务,他们就要执行!在这边忙活了一个多月,终于能够到真正的战场上去了,但是到了54军的防御阵地之后,他们这些特种兵却没有多大的用处了,因为这是一场艰苦的防御作战,基本上都是消耗战,上级领导也特别关心他们这些高价值部队的安全,所以没有给他们分配多重的任务,仅有的几次袭击俄军高级指挥部的行动上尉也错过了。所以,上尉当时都快要沉不住气了。接下来,他们南下支援空降17军,但是空降17军则坚决不撤出战斗,导致空降15军只在战役的最后阶段投入战斗,当然,那时候战斗已经快要结束了,他们这些特种兵才收到任务,俄军就放弃了抵抗,缩了回去,这又泡汤了。来回几次折磨,上尉都没有能够真正的打一仗,对他们这些精锐的特种兵来讲,这确实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他们是职业军人,他们的一生就是在战斗中度过的,而在战争中间,他们却没有战斗任务,这可难为了这些特种兵!现在终于有了任务,而且从出发的速度上来看,应该是大任务,所以上尉的心情有点激动,这也可以理解,就如同被压抑了很久的火山即将喷发一样!
  上尉他们使用的是战场无人运输齐器,其实这是一种小型快速运输工具,而还算不上运输机。这种运输器一般只能够运载4名特种兵执行任务,其飞行速度能够达到1.5马赫,其战场突击运输能力是相当突出的。当然,这也只适合特种兵使用,因为其运载量非常小,而且飞行距离在500公里之内,因此对大部队来讲,这种运输器的价值不是很大。
  飞机一落地,4名特种兵就跳了出来,两人立即分散到周围执行警戒任务,另外两人立即开始伪装这架飞机。首先,他们得把飞机拖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再盖上三色伪装网。整架飞机在还有一半燃料的情况下都只有500公斤左右,不算是很重,几个特种兵都可以将其扛起来了。
  伪装工作只花了15分钟时间,四名特种兵就集中到了一起来。上尉是这个小组的指挥官,他立即打开了战术电脑,从电脑的资料中调出了周围战场上的情况,并且开始部署作战任务。“按照老计划,我与老林一组,小强与大山一组,我们在东面,你们在西面,保持500米的接触距离,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尽量保持在1000米的通信距离上,另外,尽量与后方保持联系,寻找战场上的感应器,把新的程序输入进去,动作要快,我们还只有15分钟时间了!”
  分配了任务之后,范志伟上尉就与另外一名中尉特种兵朝东面跑去。这里暂时还没有出现俄罗斯的部队,他们不用太担心被俄军发现,他们现在的任务就是为战场上的人员传感器输入更新的程序,让其能够准确的探测到俄军的单个士兵。
  在执行这一类任务的时候,特种兵的效率确实比一般的士兵高出了很多,15分钟之内,上尉以及与他配合的中尉就已经找到了50多个传感器,并且修改了这些传感器的程序。另外一个两人小组的动作也不慢。在完成了这一步工作之后,四名特种兵已经在方圆1.5公里的范围之内重新建立起了一个传感器探测场,接着,他们就找到了自己的隐蔽地点,准备好了狙击步枪。因为按照上级的命令,光是修复传感器是不足的,他们还要用目视来保持对这段区域的监视,如果有俄军突破,而传感器又没有发挥作用的话,就必须由他们自己来为后方的打击火力提供打击数据,也就是进行引导!
  夜色越来越黑了,似乎月亮都预感到了下面的大地上即将爆发一场流血的战斗,已经悄悄的躲进了云层里面。上尉他们隐蔽好10分钟之后,最西面的传感器已经被人触发了,接着,攻击机投下的炸弹就落到了那一片区域,将方圆200米的范围之内炸成了一片焦土。
  在第一名俄罗斯士兵出现在上尉的夜视仪中的时候,远处已经传来了猛烈的爆炸声,显然别的特种小组已经与俄军接触了,他们正在引导远程炮兵对这些俄军渗透部队进行打击。上尉没有迟疑,立即开启了战场信息传输系统,随着一束在红外波段的激光束射向天空,引导数据也被传输到了战场上空的无人通信机上,接着就通过战场指挥机的中转传到了远程炮兵的指挥部。5分钟之后,第一发炮弹落到了上尉前面500米的树林里,猛烈的爆炸照亮了整片天空,黑暗之中的俄罗斯士兵暴露了出来,密密麻麻的,至少有近千名俄罗斯士兵正在摸索在前进,很多人都被着耀眼的亮光刺伤了眼睛!炮兵的打击非常的准确,炮弹一直落到方圆200米的范围之内,在这个范围内的俄军士兵是别想生存下来了!
  当天晚上,在3处最为薄弱的防线上,近千名的特种兵成为了远程炮兵与攻击机的眼睛,他们无声的引导在俄罗斯突围部队前面铸造了一道无形的钢铁与火焰的高墙。虽然至少有3万多俄罗斯军人想从这几处地方冲过去,但是他们的行动都失败了,没有一名俄罗斯军人能够成功逃脱。即使有个别的俄军士兵逃过了炮兵与攻击机的打击,但是在特种兵的狙击枪口之下,他们也永远无法穿越这几公里的死亡屏障!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天亮,俄军突围部队在失去了所有希望的时候,他们终于放弃了努力。天亮之后,中国空军的战场无人侦察机就可以使用可见光探测系统了,根本就没有机会穿越中国军队的这道无形的防线。但是,他们的撤退却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一个晚上,就至少有2万多名俄罗斯官兵被中国炮兵与空军给消灭掉了。另外,还至少有数千名俄罗斯官兵永远的丧失了作战能力,而且严重的伤患让他们也随时有着生命危险,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医疗药品了!
  接下来的几天之中,俄罗斯的军人并没有放弃突围的打算,他们仍然借着夜色的掩护,想穿过中国军队用炮弹与炸弹构织成的这道防线,但是在几次努力都失败之后,俄罗斯的指挥官也深刻的认识到,这道防线虽然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是一道死亡的防线,要想通过这道防线的人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只有他们的灵魂才能够越过这道防线,他们的肉体得永远的留在这里!
  虽然以数万名俄罗斯官兵的生命为代价,让这支俄军部队的指挥官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放弃了愚蠢的努力,但是这几天只内产生的2万多名伤兵却成为了这支部队崩溃的最大因素。阵亡的人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他们不会带来伤痛时的痛哭声,也不会将悲观的情绪传染开来。但是,伤员却不一样,每一个伤员都在打击着这些仍然在坚持着自己国家与民族新年的俄罗斯军人,他们的进攻意志已经在战斗中被摧毁,而现在支持他们防守下去的意志也逐渐的被消磨掉了!
  促使这支俄罗斯部队最终放弃抵抗的确实是这些受伤的官兵。5日,就在中俄正式谈判之前3天,这支俄罗斯军队终于坚持不下去了,他们的最后一份急救药品已经被用掉了,而这一天,一名肩负着拯救伤员使命的俄罗斯少将到达了空降15军的军部……
第五章
拒绝纳降
  被逼到绝境的俄第3集团军最后的选择只有一个,即向中国军队投降,以保证他们的几万伤员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虽然中俄之间的停战谈判即将开始,但是这些伤员根本就等不了三天,在所有的急救医疗药品用完之后,这些伤员甚至连一天都坚持不下去了。当成千上万名官兵的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即使是再坚强的指挥官恐怕也要考虑一下投降的可能行了。
  米哈基维尔少将原是俄第115装甲师的师长,这个师属于俄第3集团军下第16装甲军,在战斗中,第16装甲军已经拼得一干二净了,全军剩下的官兵甚至不足一个师的兵力,其中还有2/3的伤员,至少有一半的伤员是重伤员,必须要获得及时的救治,不然的话,他们不但有生命的危险,而且救治晚了的话,也必然将终身残废!少将已经在一周之前升任军长了,而他原先的军长已经在战斗中阵亡,全军师一级的军官也就只剩下他一个了。而他就是最支持向中国投降的,无谓的抵抗只能够带来更大的伤亡,就算是为国家保留建设人才,也必须要让这些剩下的官兵生存下去,人命关天,每多过一分钟,就有几名伤员死亡,所以必须立即向中国投降,让这些伤员得到及时的救治!
  与米哈基维尔的观点一样,现在还仅有的12名将领中,至少有8人赞成投降,而坚持战斗的只有两人,及集团军总司令与副司令两人。虽然集团军的第三号任务,参谋长别里连科中将保持了中立的态度,并不明确支持哪一边,但是看到参谋长经常到医院去看望伤员的人都知道,参谋长其实也支持投降的。
  4日傍晚,集团军第四次分散突围即将开始了,前面三次行动的失败已经付出了数万人的生命代价,还给部队增添了数以万计的伤员,而此时,有必要再继续这种愚蠢的行动吗?这种疑问存在在每一个俄军官兵的脑海中,既然明知是送死,而且毫无成功希望的行动,那为什么还要去?
  因为第16装甲军已经在前面的战斗中拼光了,所以这次他们没有充当先锋队,而是让第17步兵军上去了,留下来的还有第15坦克军的官兵。与第16装甲军的情况差不多,现在第15坦克军剩下的官兵刚刚够编成一个师,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战斗装备,伤员的数量比第16装甲军还要多。这三个军都是第3集团军的老部队了,只是在参战之前又另外编了两个军进来,现在那两个军的伤亡情况也很大,士气更为低落。
  “米奇(米哈基维尔的昵称),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情与我们喝酒聊天吗?”随着暴跳如雷的声音,走进来的是一个个子不大,但是很结实的少将,一看他的身材,就知道他是干坦克兵出身的。这人就是第15坦克军的军长伊凡少将。
  伊凡与米哈基维尔从入伍的时候就是战友了,当时两人因为身高都只有170CM,这在俄罗斯人中算是非常矮的了,而他们又都是工人家的孩子,身体非常结实,所以就被分配到了坦克部队。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坦克的内部空间比较小,而坦克兵对体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两人交往已经二十多年了,关系一直非常好。伊凡也是在一周前获得晋升的,当他们军战斗到只有他一个师长的时候,他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军长。当然,现在他几乎是一个光杆军长了,因为第15坦克军已经没有了一辆还可以作战的坦克!
  “伊凡,你下坐下,这段时间心情不好?”米哈基维尔拉了张凳子放在自己旁边,让老朋友坐了下来,“大家都一样,仗打成这个样子,谁不窝气?喝酒吃肉就免谈了,现在都什么样子了,我也找不到这么些吃得来给你,所有的营养品都要先照顾伤员,我们做将军的,就应该带头吃苦。”
  “那你今天把我叫过来干什么?现在我那边事情还多着呢,妈的,让我们这些坦克兵拿步枪战斗,这不是难为人吗?”
  “伊凡,问你件事!”米哈基维尔的神色显得非常的严肃,老朋友也赶紧收起了戏谑的表情,认真了起来。“你说心里话,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还有必要继续打下去吗?”
  伊凡没有说话,而是看了一眼坐在他对面的16军的参谋长。虽然他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粗鲁的坦克兵,但是他是个很细微的人,总能够考虑到一些别人考虑不到的问题,不然以他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怎么也无法成为少将吧!
  “鲁伊是我们的人,你就放心好了!”米哈基维尔笑了下,“我才打电话让你们军的参谋长也过来,相信你已经说服了他。当然,这次就我们四个人谈一谈,不要让管政治的副军长知道就好了!”
  伊凡这才点了点头:“鲁伊,我不是怀疑你,只是现在我们说的事情非常重要,如果泄露出去的话,我们都要掉脑袋。当然,我的参谋长是肯定可靠的,只是这些副军长太让人恼火了,简直就是驱不走的幽灵!”
  “好了,我们不说这个,现在先说说你的意见,我们还应该继续打下去吗?”米哈基维尔一边帮老朋友倒上了杯白水,一边问了出来。
  “怎么打?现在的情况你比我清楚,你还经常到司令部去,我可是懒得去了,看见那几个老顽固心里就烦!”伊凡一口把水喝了下去,杯子向桌子上重重的一放,“这都什么情况了,我们失去了所有的坦克,装甲车,还有防空部队,连电磁掩护设备都损失一空,我们还能够战斗吗?难道真的让我们的士兵拿着步枪去跟中国人的大炮,轰炸机拼吗?就算要拼,恐怕要不了几天连步枪都不够分配的了。最严重的是,我们几万伤兵已经没有药物可以帮助他们了。还打,除非我们都准备阵亡,但是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阵亡,付出无谓的代价吗?”
  “是啊,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我们有必要战斗下去吗?”米哈基维尔的神色也非常黯淡,“昨天去后勤部看了一下,我们的食物都已经不多了,现在中国的全面封锁,让我们根本就得不到一点补给,过几天,恐怕我们都得准备吃树皮与草根了。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投不投降无所谓,但是我们的伤员怎么办?他们已经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难道我们就这么人心看着这么好的战友,这么好的同志在缺少药品的情况下牺牲吗?”
  房间内沉默了下来,三个人都沉默不语,条件之恶劣,这是大家都看到的。没有受伤的官兵虽然还有义务坚持下去,就算让他们吃树皮草根,也要坚持下去。但是,那些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注定余生会非常悲惨的伤员呢?难道连他们的生存权力都剥夺掉吗?即使是这样,再继续战斗下去的希望也是渺茫的,不要说突围,恐怕就算是中国军队到时候给他们一条出路,这支部队也将饿得没有力气走出去了吧!
  “军长,你也在这里?”正在三人沉默不语的时候,第15坦克军的参谋长图哈切夫走了进来,他看到自己的军长之后愣了一下,但是马上明白了过来,找张凳子做了过去。
  “米奇,我知道你今天叫我们来是什么意思,该怎么办,你告诉我们,我们绝对支持你!”伊凡看了一眼图哈切夫,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参谋长,因为这是一个更反对继续战斗下去的军官。
  “好吧,那我先说说我的意见!”米哈基维尔给参谋长鲁伊示意了一下,让他到门边去把风,然后才继续说到,“这仗,我们确实是没有办法打下去,听说下午集团军参谋长已经找司令谈过一次了,谈的具体内容还不知道,但是参谋长在离开的时候显得很愤怒,现在他已经上前线去了。肯定是司令又拒绝了投降的要求。现在,我们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下面那些正在被病痛折磨的兄弟考虑,我认为,我们应该主动出击!”
  “你的意思是?”伊凡张大了嘴,他的印象中,米哈基维尔一直是一个很沉得住气,不喜欢出头的人,现在连他都决定要率先起来造反了,看来这事确实已经严重到了无法复加的地步。
  “我的意思就是我们把司令部的人控制起来,然后派个人去与中国军队谈判,商量投降的事情。既然司令员已经不关心我们的安危,不关心受伤的官兵,那我们就要自己行动!”
  房间中再次沉默了下来,另外两人没有急着说话。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但是要绑架司令员,要造反,这确实不是一件小事。两人虽然以前也生起过这样的念头,但是转眼间就打消了这样的想法,道理很简单,这完全是叛国罪,就算是能够保住下面的伤员,但是回去之后肯定是上军事法庭的,他们这些带头者的结果多半是被枪毙!但是,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按照现在的伤亡速度消耗下去,到不了谈判开始的那一天,恐怕他们这些将军也得拿着步枪上前线了,到时候还不是一死!如果能够挽救数万名伤员,还有数万名仍然在艰难战斗着的官兵,就算是死,也有价值了!
  “好,我同意你的意见,我们就干他娘的!”伊凡的牛脾气一上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改变他的想法了。
  “如果计划已经做好了的话,我也没有意见,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图哈切夫显得比较稳重。
  “就今天晚上,计划我已经考虑好了!”米哈基维尔笑了笑,降低了声音说到,“今天晚上,我的人负责去司令部逮捕那些与我们意见不一的军官,你们的人负责保护司令部外围的安全,并且派人到各个军去做说服工作,如果说服不了的话,就将他们都先抓起来,等到我们控制了司令部之后一切都好办了!具体的办法是……”
  正当米哈基维尔要说出具体的计划时,鲁伊在门边发出了警告声,他们的副军长,也就是政治委员到了。三人连忙停止了交谈,伊凡也站了起来,大声的手到:“米奇,你这里的东西也太差了点吧,要喝酒,到我那边去,我还有两瓶!”
  米哈基维尔微微的笑了下,赶紧回答到:“好吧,那就到你那边去!”三人刚走到门边,就已经看到参谋长正在与16军的副军长聊着什么,米哈基维尔赶紧走了上去:“恰克,我到伊凡那边去喝酒,你要一起去吗?”
  恰克是16军的一个老顽固了,与所有部队的政治副军长一样,都坚决反对投降,在他们看来,所有人为国牺牲都是应该的!这个少将厌恶的看了一眼出来的三人之后,摇了摇头,话都没有回就进了军部。
  米哈基维尔转身给参谋长比了个手势,让他见机收拾掉副军长,然后就跟着伊凡他们朝15军的军部走去。三人并没有去15军的军部,而是在外面找了个地方仔细的商量了起来,在搞定了所有细节上的问题之后,决定在凌晨3点发起行动。
  俄军内部的一场巨大的军变改变了这批俄罗斯军人的命运。因为绝大部分官兵都不支持再执行愚蠢的送死行动,即使不向中国投降,都应该想办法安置好伤员,并且暂时停止突围。所以,整个军变行动进行得异常的顺利,米哈基维尔率领着他的警卫连冲进了集团军司令部之后,只花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控制了这里,接着伊凡的人控制了5个军的军部,然后新的集团军指挥系统成立,各部队停止了突围行动,都回到原地待命了。
  而第二天天一亮,米哈基维尔就用明码向中国军队发去了停战的要求,并且表示将派人到中国军队去进行投降方面的谈判。这也就有了当天上午米哈基维尔少将到达空降15军军部的这个场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4/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