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861

  在经济地震中,南非也并没有幸免,而是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因为南非主要的贸易伙伴都是经济并不健全的中小国家,而这些国家受到的经济打击是相当沉重的,这让南非在贸易上陷入了困境。而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贸易,失去了贸易的动力,以及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做出的巨大贡献,那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发展下去,即使这只是一种片面性的全球贸易,但是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讲,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欧洲竖立起的全球贸易壁垒为贸易战开了先河,虽然这对南非的打击并大,但是一些欧洲的盟国也相继采取这一措施,而这其中有不少国家就与南非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在这一情况之下,南非就只有将希望寄托在了美国的身上,但是美国此时的日子也不好过,国内经济萎靡不振带来的强大压力,让美国的对外政策产生了偏移!
  如果美国此时能够采取一种更为开放的政策,吸收南非的产品与资金的话,也许他就将最终获得南非的支持,让这个在南部非洲地区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投靠到美国的怀抱中来,但是美国没有这么做,而是一视同仁的对南非采取了相同的贸易政策,最终,疏远了这个原本应该是盟友的国家,也让美国失去了在非洲地区最为重要的一个基地!
  其实,美国也是迫于无奈。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国自己的贸易政策在其盟国组织内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像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新西兰等国家的经济都需要美国的支持,才能够复苏。而南非并不是美国的正式盟友,如果就此向南非敞开大门,给南非以独特的待遇的话,那么美国怎么向自己的铁杆盟友交代呢?而这极有可能让美国失去那些更为重要的盟友,最终走上欧洲的老路!因此,美国在南非的政策上是不可能出现太多的奇迹的,他只能够一视同仁,而且这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这对当时的南非来讲,是完全不够的!
  其实,中国也面临着如此的问题,当南非最终向中国求助的时候,中国也没有表现得太热情,中国自己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而且还有阿根廷,坦桑尼亚,伊朗这些铁杆盟友等着援助呢,中国根本就无法照顾到了一个遥远的国家,而且这还是一个与中国没有一点同盟协议的国家!
  可以看出来,这场经济地震对世界原有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外交,政治与贸易局势。弱小的国家在经济地震中是无力单独恢复经济的,而强大的国家则无力向那些中立国伸出援助之手。
  可以说,这是一个世界重新整合的时期,正是这场经济危机,最终导致了世界三大集团,也是为来世界大战的三个军事集团的最终诞生。虽然,在此之前,三个超级大国的联盟体系已经建立了起来,但是这一联盟体系本身是不完善的,而且强制性作用并不明显。比如,在第二次南亚战争中,三个超级大国的盟国其实就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而在哥伦比亚危机中,也有大部分的盟国其实是置身事外的。这就是以往同盟关系的实质,经济上的同盟程度远远的超过了政治上的同盟程度,但是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这种关系被倒置了过来,经济危机最终使得经济同盟关系让位于政治同盟关系。而超级大国也着重利用了这一点,以加强对世界的控制,或者说是对自己盟国的控制,以求在未来的大规模战争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力量,最终成为胜利者!
  这点国际经济与政治的变化是相当重要的。中国首先就经济援助与政治同盟进行了挂钩,当然,这仍然是在原有的同盟体系内的行动,即要想获得中国的经济援助,以恢复国内的经济发展,那么就要与中国签署更为明确的政治同盟条约。当然,同盟国体系内部本身的政治同盟就相当的明显了,所以这一行动并没有遭到太多的反对,即使有的国家不想立即将自己完全挂上中国战车,但是在国内经济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与中国签署更为彻底,而且更为完整的攻守同盟条约!
  在以往的政治同盟条约中,只存在着当某个盟国遭到入侵时,别的盟国才有义务为其提供军事方面的支援,而且没有说明一定要是军队作战方面的支援。而现在,这一点不但被明确的写了进去,而且还加上了一条,即当任何一个盟国有理由对别的国家发动战争的时候,那么,别的盟国则必须要全力以赴的帮助该国进行战争,包括使用自己的军队参与战斗!
  完成了这一步之后,中国其实已经强30多个盟国牢牢的绑在了自己的身上,大家只能同进退,而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了。虽然因此而让中国付出的经济代价是沉重的,但是这完全值得,因为这让中国获得了超过本身国力的实力,更让中国强化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未来的战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相比之下,美国的行动要迟缓很多。虽然他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墨西哥的新同盟协议很快就达成了,但是美国并没有获得所有原同盟国家的支持,他的政治同盟行动明显慢了一步。这一点,让美国的处境非常的尴尬,因为这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实力差距更为悬殊,不但是在现在的军备竞赛中,即使是在未来的战争中,美国都将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地位。
  欧洲的行动更是差远了,因为欧洲最早竖立起了全面的贸易壁垒,其实已经从根本上彻底的破坏了欧洲与同盟国家的关系,而且欧洲本身也拿不出多少的经济力量来扶持别的国家摆脱危机,因此,欧洲直到战争爆发之前,也没有获得几个同盟国的全力支持。从这一点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欧洲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实力与中美的巨大差距!
  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之所以不将其称为时代,是因为这一时期持续的时间太短了。也就是说,留给三个超级大国的战争准备时间太短了。
  2100年底,在经济危机的第一波浪潮过去之后,即几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之后,一场极为关键的会议在中国的国家元首官邸召开了。
  有人说中东地区的战争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那是从战争方面进行分析的。其实,只要稍微看得长远一点,就会发现,经济危机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因为这场席卷全球,造成了巨大破坏的经济危机最终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让动态平衡遭到了彻底的破坏,最终因为各势力之间的相互差距,以及各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更加深重,世界大战是无法避免的,即使没有中东地区的战争,也会在今后的某个时间爆发世界大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中东地区的战争,其实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预演而已!
  几乎所有中央的要员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将元首官邸那个最大的会议室给塞得满满的,而这些要员的秘书就只能等在外面了。即使这样,会议室也显得非常的拥挤,除了坐在正中间的椭圆型的会议桌边的十多个人之外,其他人就只能以旁观,或者说次要一点的身份参加这次会议了!
  鲁毅坐的是四号首长的位置,没有人置疑他的地位太高了,虽然从他身为战略顾问处的一名普通顾问来讲,这个位置确实是太高了一点,但是大家都认可了这位老军人的地位,因为他在解放军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影响力,同时对政府的贡献也非常的巨大。
  “好了,我们现在开始吧,我想还是请总理先做政府的工作汇报!”柯敏明的神色比较严肃。
  总理做汇报的时候,鲁毅没有太认真的去听,他一直专心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而在总理的这通篇汇报中,只有两个重点问题,一是国家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国内经济情况已经走出了低谷,正在开始好转。而各同盟国也在致力于加强经济建设之后,同盟国内部的经济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出了几个比较落后的国家之外,同盟国内部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起步,正在脱离最困难的时期。二是国内的稳定状况,在经济出现复苏的迹象之后,国内的情况也得到了稳定,失业工人正在得到重新安置,而且随着国家经济计划的开展,以及经济转型的开始,困绕国家的最严重问题——失业终于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国家生产速度,特别是重点工业,军事工业,以及电子技术工业的生产速度已经恢复了过来。当然,在总理的这篇长达55页的汇报文件中,也涉及到了其他的许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不太重要。总体情况是,国家现在已经走出了经济的低谷时期,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感谢总理,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努力,同时也要感谢我们的人民,正是他们的全力配合,我们才能够这么快的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重新恢复活力!”柯敏明对这个工作汇报显然是非常满意的,这是一年之中,他难得知道的几个好事情。“但是,现在我们仍然不能够掉以轻心,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欧洲的扩军备战工作已经进入了更加深入的阶段。欧洲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与我们不一样,他们是完全依靠扩充国内需求,即扩充军事需求来达到消化国内生产力,并且让失业工人重新就业的目的。所以,我们不要妄想着与欧洲能够和平共处,更不要想到我们能够避免战争。即使现在不爆发战争,那么要不了两年,也许是一年,战争仍然将会爆发,所以,我们现在请鲁毅海军元帅为我们做关于现在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分析!”
  鲁毅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取下了老光眼镜,站了起来:“各位,主席的话一点都没有错。我们的情报机构已经多次证明,欧洲的军事力量已经得到了极大限度的扩充,而这一年之内,他们不但没有减少军费开支,以增加经济复苏的力量,反而将更多的金钱投入到了军事建设中去。根据一种保守的估计,现在欧洲的军队数量已经是我们的2.5倍,其常备军达到了550万,有可能,实际数字比这个更多!而从军队的作战能力上来看,欧洲也超过了我们,当然,这不包括持续战争所需要的经济因素!那么,欧洲为什么要这么多的军队呢?毫无疑问的,欧洲在准备战争,虽然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伊拉克的资源问题我们暂时都放了下来,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与欧洲之间的问题就得到解决了。所以,我们现在不应该掉以轻心,放弃战争的思想,我们是无法避免这场战争的!
  “从欧洲国内现在的情况来看,奥尔特加通过一种极端的办法虽然也解决了经济发展的问题,但是这不是长远的解决办法,而且也极为不稳定。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正因为奥尔特加通过扩大军费的投入,从表面上改善了国内就业的问题,所以获得了选民的支持,同时,也在欧洲内部形成了战争的气氛。当然,我们不应该忘记,一百多年前,就是另外一个欧洲人用同样的办法,最终给世界造成了难以磨灭的灾难!这是一场深重的灾难,而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其他国家没有做好应付危机的准备。那么这次,我们就绝对不能够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如果无法避免战争的威胁,那么我们就要勇敢的迎上去,而不是逃避,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从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在这一年中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国防建设,当然,实际上并非如此。前面总理的工作汇报中也提到了‘经济转型’,这就是我们这一年的工作重点,通过这场经济危机,我们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行动。我们的目光是注重长远的利益,那就应该注意长远的战争威胁。毫无疑问的,这场经济危机最终摧毁了原本还能够维持稳定的世界局势,而在新的局势中,战争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就要做好迎接一次大规模战争的准备,虽然这场战争也许不会立即爆发,但是也不会太远了!而在这里,我们就无法回避另外一个问题,即战争的目的!
  “我们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打倒敌人?这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征服所有的敌人,也不可能让任何一个敌人失去翻身的机会,日本的经验,在这里是用不上的。所以,我们战争的目的,并不是要彻底的击垮敌人,而是要获得一个永久的和平,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摧毁敌人,也是获得和平的一种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我们在21世纪所获得的经验都表明,完全的战争行为,并不可能带来和平。所以,要想获得永久的和平,其实只有一个办法,即在战争之外寻找其他的手段。也就是说,现在战争是我们最主要的手段,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手段。这一点非常重要,希望各位能够在未来的行动中充分的注意这一点!
  “最后,就是关于战争爆发的问题,我们既然已经无法避免战争,那么就要讨论战争的问题了。当然,这主要应该由总参谋部的同志负责,而我在这里只是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即伊拉克的资源危机是我们现在的主要关注点,但是我们不能够将太多的力量使用到那里去,因为那不是未来的重点。这就只能够依靠我们的指挥人员的创造,以及我们各级官兵的奋斗来获取最后的胜利了。”
  鲁毅断断续续的做完了自己的汇报,然后长出了一口气坐了下来,他知道自己的这些话已经为战争开启了大门,也许最先动手的不是欧洲,而是中国,但是只要战争爆发了,那最先动手这一点是关键的吗?
  “鲁老,看来你的威信还是存在的!”柯敏明笑着把身子靠了过来,“你原本担心的问题都不存在了,你看那些将领,他们听你的报告的时候都非常的认真,可要比听总理的报告时好多了,所以,你也不用担心那方面的问题了,现在国家还需要你,我相信鲁老应该知道这一点吧!”
  鲁毅苦笑了一下,他没有拒绝,他原本是想在今年年底就退休的,但是现在看来,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好了,鲁老,你的身体健康我也非常关心,我可不想在这关键时刻失去一名最优秀的将领!”柯敏明看出了鲁毅的想法,“我已经与几个教授谈过了你的身体健康的问题,他们都认为,只要你不太劳累,那么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的,而我们也在想办法!”
  鲁毅点了点头,他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如果战争爆发的话,他是不会急于离开政府与军队的,他这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保护国家的利益与安全,而现在最大的威胁到来了,他不会临阵退缩。但是,他怀疑自己能否坚持到那时候去,毕竟,对一个已经上百岁的老人来讲,即使医学技术再发达,他也不可能获得永远的青春。当然,他会坚持,他一生都在为祖国做贡献,也不会在乎自己的生命了!
第八章
资源战争
  21世纪末爆发的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一大特点是各国的国内生产与销售环节脱钩,大量的产品无法销售,导致市场崩溃。而在生产与原料的环节中,即购买生产原料的这一环节中,又因为各原料生产国的经济遭受到了破坏性的打击,因此,生产原料也难以维持。
  这虽然是一次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由社会生产的不平衡因素导致,其中军备竞赛所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在经济危机中,各国相继发现,要想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获得更多,更廉价的原料,为生产提供动力,并且开拓海外市场,将产品销售出去!这是当时世界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唯一办法。因此,争夺原料产地,并且拓展海外市场,就成为了各国在经济危机中重点展开的活动。
  不管是获得原料,还是拓展市场,对超级大国来讲,这都与其势力范围是不可分割的。而在经济危机的重压下,三个超级大国都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将其作为自己垄断的市场来对待,因此,在对原料与市场的争夺中,就以扩展势力范围为主导地位。而这最终必然引起超级大国之间的恶性竞争,因此而引发了战争!
  中国并不会盲目的与欧洲在中东地区爆发一场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将关系到重要的原料产地与销售市场,更关系到了中东地区——这个战略要冲由谁来控制,也就是说,关系到了中国在北非,南亚乃至东非地区的形势。而一场战争虽然能够解决问题,但是为了用尽量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那么就需要很多战争之外的手段来提供帮助了。这其中,以形成一个广泛的联盟关系最为重要,而在现在的世界格局中,如果能够得到美国的支持,至少是得到美国的默认,那么对中国在中东地区进行的战争行动有着最大的帮助!
  这一点相当的关键,因此,在战争爆发之前的两个月内,中国与美国的一系列外交与政治活动尤为引人瞩目!
  年初,柯敏明主席对美国的访问轰动了全世界,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位访问华盛顿的中国国家元首!在此之前,虽然中美双方的高层互访并不少见,但是最高层次的交流却非常少,主要是中美一直是世界冲突的两个对手,而不是合作的伙伴。那么,这次柯敏明对美国的访问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美国总统乔治·克鲁尼在华盛顿迎接了远道而来的中国国家元首,双方会见时的气氛是非常融洽的,因为美国现在也需要与中国接触,当然,在美国议会中,也有很多人支持中美接触,而不是对抗,特别是对各大企业的代言人来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且中国也控制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如果能够与中国修复关系的话,那么美国的经济就将得到最大的发展动力。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中美关系可以缓和的话,那么美国的军备压力将减轻不少,这也有助于美国将更多的力量用来发展经济,而不是准备世界大战!
  在抵达华盛顿的当天晚上,美国总统就为柯敏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招待会,不但邀请了众多的在美工作的中国外交人员,也把不少的其他国家的外交代表邀请来了,一时之间,白宫的气氛显得异常的热闹,这大概是好多年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景象了吧!晚会之后,柯敏明与克鲁尼悄悄的离开了会场,到了美国总统的办公室里,即以当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发表炉边讲话而闻名的那间办公室,开始了双方第一次正式接触!
  “总统阁下,很感谢你为我举办的招待宴会,这确实是太让我激动了!”柯敏明笑得很随和,完全一副老资格外交家的样子。他在来美国之前,就仔细的看过关于克鲁尼的资料,这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牛仔”,虽然政治眼光独道,但是却仍然有着不少的缺点,其中缺乏外交能力就最为明显,谁让美国选民更注重的是总统的形象,而并不是他的实际能力呢?
  “主席阁下,你也太客气了,其实应该是我要感谢你,你的来访,必然会大大的增竟我们美中两国的友谊,为我们的新历史写下第一页!”克鲁尼确实不怎么通外交,虽然显得那么的狡诈,但是却不足以掩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是啊,总统阁下,现在欧洲的情况太让我担心了,所以我不得不来征求一下阁下的一些意见!”柯敏明不动神色的把话题摆了出来,“最近欧洲的情况一直让我很是担心,相信贵国也深有同感,奥尔特加这个疯子上台之后,我们已经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与欧洲的关系了。当然,我们会尽量的努力实现和平,为世界带来和平,但是阁下也应该知道,和平并不是单方面的,即使我们做出了努力,仍然不足以保证!”
  克鲁尼皱了下眉头,稍稍的笑了一下,然后说到:“主席阁下,你这就太担心了,欧洲现在陷入了困境之中,他还不至于对中国构成多严重的威胁吧?”
  “总统阁下,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柯敏明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了一下克鲁尼的神色,知道他应该了解了很多情况,也就开诚布公的说到,“欧洲的经济确实陷入了困境之中,不会比我们两国好。但是,让我们担心的是,奥尔特加似乎并没有处理国内事务的实际能力,他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实在是太愚蠢了。这显然对我们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要知道,现在欧洲扩充的军事力量不但已经超过了美国,也远远的超过了我们,如果奥尔特加控制不住他的欲望,或者控制不了他的将军的话,那么我们就将遭受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
  “主席阁下,你是担心欧洲会对贵国发动军事进攻?”克鲁尼笑了起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多余了,欧洲海军与空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对贵国构成威胁的程度,而且据我们所知,欧洲现在还无力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所以主席阁下完全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放心了!”
  “要我们放松警惕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谁可以为我们提供安全保证!”柯敏明摇了摇头,完全一副不信任的样子,“当然,我们会努力的改善与欧洲的关系,并且做出我们最大的让步,但是奥尔特加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在向着战争的方向迈进。不知道贵国有没有感受到这种迫切的战争威胁,我想,到时候,全世界都不会平静的!”
  “主席阁下,你完全可以放心,我们可以保证欧洲不会对中国本土发动攻击,这是很显然的事情!”克鲁尼似乎觉得自己做了一笔划算的买卖,因为他这种保证其实没有任何的实际作用。
  “那么,可以保证欧洲不伤害到我们的利益吗?”柯敏明看了一眼克鲁尼,觉得这个美国总统虽然精明,但是却缺乏长远的目光。“国家的义务不仅仅是要保护自己的领土,同时也要保证一切国家的利用,如果欧洲的扩军行为对我们的利益构成了威胁,甚至直接伤害到了我们的利益的话,那么谁来保证呢?”
  克鲁尼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中国国家元首会这么开门见山的谈论这种敏感问题,但是他立即感觉到,这是中国伸出的第一只合作之手,因此,他赶紧握住了。“主席阁下,这点我也非常清楚,一个国家的义务并不仅仅那么一点,那么,我在这里可以向贵国保证,如果欧洲通过军事行动威胁到了中国的利益的话,我们不会为其提供任何帮助的,这一点非常的明确,因为我们也不会支持肆意的侵略战争,更不会去助长侵略者的气焰!”
  “能够得到总统阁下的保证,这确实让我觉得太高兴了!但是,如果我们被迫要于欧洲进行战争行动的话,那么贵国的意见呢?”柯敏明一见克鲁尼脸上神色起的变化,就立即改口说到,“当然,我的到访,其实已经说明了我们正在致力于改变与美国的关系,并且这种改变是实质性的,这个世界需要和平,我们并不好斗,当然,我们也不会看着敌人发动侵略战争而无动于衷。为了世界的和平,需要我们两个国家进行努力,所以,我希望,当这种局面出现的时候,贵国仍然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保证!”说完,柯敏明耸了下肩膀,微微的笑了一下,做了一个标准的美国式表情。
  “主席阁下,这个你应该很清楚,我作为总统,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保证,但是实质上,我的任何保证是需要获得国会批准的,因此,我想,这事我们可以在以后再谈!”克鲁尼发现自己钻入了别人设置好的圈套之后,就赶紧跳了出来,“当然,我们会支持争议的一方,这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所必然要我们做的事情,而此时,我认为,如果能够就我们双方的贸易与经济合作的问题进行一些更深刻的讨论的话,那么更有助于增进我们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柯敏明在心里笑了起来,他知道,克鲁尼在对待中国与欧洲的态度上已经有所松动了,而剩下的只是一些继续扩大这种松动的工作。因此,他来美国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只要美国不对欧洲进行公开的支持,那么,欧洲要想在中东地区搞点什么名堂出来,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当天晚上,双方国家元首的第一次会晤结束之后,柯敏明又到美国国会参议院做了一次演讲,博得了满堂的掌声。接着,他前往了哈弗,普林斯顿,西北等大学访问,不但会见了美国学术界的代表,还有众多的美国大学生商讨了中美关系的未来前景等具有重要影响的话题。在离开美国之前,柯敏明又与克鲁尼在戴维营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谈,双方终于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最终,柯敏明载着丰硕的外交成果,离开了美国,飞往了渥太华,开始了他在加拿大的访问。
  柯敏明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七国的访问是非常成功的,这是中国外交行动的第一步。而在他返回国内的时候,国务院总理又坐上了他的那架专机,前往阿根廷,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埃及,沙特,伊朗,巴基斯坦,缅甸,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家进行了访问。这是中国外交行动的第二步。
  很明显的,中国国家主席与政府首脑所进行的这两轮访问是在为中国的战争行动做准备。柯敏明凭他优秀的表现,以及光芒四射的个人魅力征服了西方国家,让美国以及其主要的盟国对中国的态度有了巨大的变化,而中国与美国就太平洋上的一些问题达成了谅解备忘录,并且就合作军事演习的事情进行了商讨,这对改善中美关系极为重要。而总理对中国的传统盟国的访问着加强了中国同盟体系的内在联系力量,也巩固了中国的地位。
  没人看不出,中国已经在准备战争了,而且是在积极的准备战争,而不是消极的在回避战争。虽然,中国的军队只扩充到了220万,就停止了。表面上看起来,中国的军事力量并不算是最强大的,但是没有任何人怀疑中国的军事潜力,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也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即使现在国家还陷在经济危机之中,但是只要战争爆发,那么中国的动员速度是相当迅速的。而这些行动所针对的,几乎都是欧洲。也就是说,中国已经为战争之前的外交行动做好了准备工作,获得了最广泛的外交支持。
  欧洲不可能看不到中国这一系列行动所带来的影响,因为中美关系的接近,是欧洲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一直将美国作为对付中国的奥援,但是现在看来,美国的态度已经在松动了,在中国强大的外交攻势,以及做出了相应的一些让步之后,美国的态度已经变得非常的暧昧。虽然美国国会中仍然不乏强烈的反华份子,但是他们的影响力正在逐渐的削弱,更多的美国议员看到的是与中国合作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并不是因此所产生的危险。而当美国的态度松动之后,欧洲的地位就变得非常的尴尬!
  在奥尔特加做出决定,准备对美国,以及美国的盟国进行一系列访问的时候,美国总统正好坐上飞机,应中国国家元首的邀请去了中国。因此,奥尔特加的访问被迫推迟了,但是他再也没有机会去美国访问了。
  为了缓解一下国际上的压力,或者说,为了麻痹世界,将战争的责任最终推卸到中国的身上,在美国总统访问中国期间,奥尔特加提出了与中国就伊拉克与叙利亚的资源问题恢复谈判的意见。中国立即就此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但是谈判并不顺利!
  伊叙两国的边境冲突几乎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爆发的这一年,两国的边境巡逻队,乃至军队之间的战斗大大小小打了上百场,几乎每过一天就会爆发一场战斗,当然,这些战斗的规模都非常小,有的时候就是几个人的对抗。但是,这种冲突最终必然会引发战争,因为在这种气氛下,谈判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谈判的破裂,就意味着战争爆发!
  资源谈判恢复之后,中国提出的第一个意见就是双方军队各后撤二十公里,并且暂时搁置资源争端问题,中间的隔离地点内不得进行任何的军事与商业活动。但是,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了欧洲与叙利亚的否决,因为这是一条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的办法!
  如果双方各划出20公里的隔离区的话,那么在叙利亚一侧的石油资源都无法开采了,而在伊拉克一边,受到的影响几乎可以不用理会。这么一来,中国就可以在隔离区外面开采这里的石油,而欧洲则不行,这就是把资源拱手送给中国了。所以,欧洲是坚决不同意的!因此,中欧就中东新发现的石油资源的谈判立即陷入了僵局之中,接着,双方部队之间的冲突继续开始,而且还持续升级,战争的阴影降临了。
  2101年3月,一支叙利亚国防军在追逐一批袭击了他们巡逻队的伊拉克军队的时候,深入伊拉克境内25公里,并且被随即赶到的伊拉克国防军给包围了起来。这支叙利亚军队的规模并不小,大概有550名军人。而伊拉克方面则出动了至少一个坦克团,一个机械化步兵团的兵力来消灭这批入侵者。表面上,这是叙利亚军队的入侵行动,而实际上,这是伊拉克军队设置的一个圈套。战斗打了两天两夜,叙利亚为了解救这批部队,持续投入了更多的部队,而伊拉克方面也毫不示弱,立即增援了大批的装甲部队,目的就是要消灭这批入侵的叙利亚军队,并且狠狠的打击来救援他们的其他叙利亚军队!
  这场战斗是整个灾难的开始,因为伊拉克地面部队的作战素质,装备质量,以及士气都比叙利亚地面部队优秀,所以,在第二天晚上,叙利亚投入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半整编师的规模,而伊拉克方面则投入了两个师的兵力。接着,叙利亚方面首先使用了炮兵,在五分钟的急促射击中就摧毁了一个伊拉克坦克团的所有坦克。伊拉克炮兵立即还击,至少一个远程炮兵团的急促射击,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干掉了叙利亚的炮兵,而且叙利亚炮兵因为火炮的射程不够,而无法还击伊拉克的炮兵!第三天一早,叙利亚空军加入了战斗,因为现在他们已经有一个半师的兵力陷入了战斗之中,如果没有空军的支援,那么这些部队是很难以撤出来的。这是双方战斗中第一次使用空中力量,而这也是一次灾难性的行动!
  3月24日下午3点,伊拉克总统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在猛烈的抨击了叙利亚的侵略行动之后,这位逊尼派总统宣布,伊拉克与叙利亚已经从即时起进入战争状态,而伊拉克国内也开始实行战时全面管制,战争爆发了!
  2个小时之后,叙利亚总统在强烈的批评了伊拉克军队袭击他们的边防巡逻队一番之后,也对伊拉克宣战,接着叙利亚全国进入战争状态。
  这决定不仅仅是伊拉克与叙利亚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因为伊拉克与中国签署有全面同盟条约,而且现在他有足够的理由要中国参战。叙利亚与欧洲的情况也差不到哪里去。因此,当这两个阿拉伯国家进入战争状态之后,全世界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没人怀疑这是世界大战的前兆,更有人宣布这是世界毁灭的开始!
  两国宣战之后,最先做出反应的不是欧洲与中国,而是伊斯兰世界国家联盟。这是一个非正式的国家联盟,虽然在25日召开的该联盟外长级紧急会议上,大多数国家都对叙利亚的行为感到了惋惜,并且责成叙利亚尽快将军队撤出伊拉克,希望两个国家恢复和平。但是,一些由欧洲控制的伊斯兰国家却将指责的矛头对准了伊拉克。至此,伊斯兰世界国家联盟分裂。伊朗,埃及,沙特等国家开始支持伊拉克作战,而利比亚,黎巴嫩,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则支持叙利亚作战。虽然利比亚与土耳其表示了谨慎的中立态度,希望双方能够停止冲突,用谈判来解决问题,但是这个声音实在是太弱小了,很快就被抛起的这股战争喧嚣给压了下去。
  25日下午,就在伊斯兰世界国家联盟做出决议之后2小时,欧洲政府发表了声明,表示将义无反顾,毫无保留的支持叙利亚的反侵略战争。奥尔特加还宣布,从即时起,欧洲与伊拉克处于战争状态之中。接着,原本停泊在东地中海的大量欧洲船只开始将货物卸到了叙利亚的港口内,同时,欧洲大西洋舰队的地中海分舰队前进到了塞普路斯附近,并且出动战机为叙利亚提供空中支持。更多的欧洲军队则在本土做好了出发准备,他们可以随时开往叙利亚,为叙利亚作战!而更多的军火则已经装上了在巴尔干半岛港口内的货轮上,等待着运往叙利亚。
  中国是在26日早晨8点(其实这仅仅比欧洲宣布支持叙利亚作战晚了不到4个小时)宣布将按照与伊拉克签署的同盟条约所规定的一切义务支持伊拉克的战争行动,同时宣布与叙利亚进入战争状态。接着,中国部署在伊朗与沙特的军队进入了叙利亚,而部署在约旦境内的军队则开到了约叙边境上,部署在埃及的军队也开上了西奈半岛。同时,中国的战略空运力量立即将更多的部队运到了伊拉克,印度洋舰队进入阿拉伯海西部海域,其中一支由5艘航母组成的打击舰队进入了波斯湾。太平洋舰队也在迅速向印度洋航行,而大西洋舰队则前进到了阿森松岛,准备进入大西洋中部。
  虽然此时看起来,中国部署在中东地区的兵力并不比欧洲多,而且伊拉克国防军的数量也远不入叙利亚国防军的数量那么多。但是,很明显的,中国的战争行动更为积极,而且决心更为坚定。在26日,中国部署在印度洋上的海军力量已经有5艘航母,5艘战列舰。而从太平洋方面赶来的还有另外4艘航母与4艘战列舰。中国的大西洋舰队也拥有5艘航母与5艘战列舰。这样强大的海上力量,是欧洲海军所无法对抗的!
  虽然现在中国与欧洲并没有宣战,因为在任何一条同盟条约中,都没有规定要向战争的第三方宣战,但是中国的军事动员的目的却异常的明确,不但针对叙利亚,而且还针对欧洲,以及欧洲控制的所有国家!而在最为重要的海上力量方面,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此时,中国海军现役的航母数量为17艘,其中部署在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航母都达到了5艘。而且,中国能够在两年的时间内补充20艘航母,并且让已经退役,但是封存起来的12艘航母在3个月内重新服役。而欧洲海军拥有的航母数量只有11艘,另外两个相应的数字是10与7。也就是说,中国海军可以进行全球干预行动,而欧洲海军其实这能够算得上是大西洋上,甚至可以说是北大西洋上的一支地区性海军。所以,在战争爆发之后,中国进行的全面行动,立即就让大家看出了高低来。欧洲虽然在叙利亚方面有着地理条件上的优势,但是在其他的所有方面,却都只能够进行单纯的防御,因为他的海上力量根本就不是中国的对手!
  此时,没有人会认为欧洲将会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奥尔特加却不这么想,他认为欧洲在叙利亚问题上占有优势,所以他可以采取更大胆的行动,而且也应该采取更大胆的行动,如果战争一开始就向中国示弱的话,那么欧洲就将从此一蹶不振!因此,当中国表现出非常强硬的立场,其实也是放出了扩大战争的信号之后,奥尔特加不但没有对欧洲的行为加以收敛,而且还做出了相应的行动来应付中国的压力!
  很快,欧洲的军事动员就全面展开了,最主要的海军方面的动员。被封存的7艘航母立即启封,而海军的预备役人员也立即开始了紧张的海上训练。这与陆军不一样,陆军预备队几乎是可以立即投入战斗的,但是海军的却不行,相关的训练大概需要一到两个月左右。当然,此时奥尔特加那点军事知识为他提供不了多少帮助,所以他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认为海军的准备已经充分了。所以,就在中国大西洋舰队到达阿森松岛外围海域的时候,欧洲的大西洋舰队也出港南下了。
  在地中海舰队分去了5艘航母之后,欧洲的大西洋舰队只剩下4艘航母,另外两艘航母还在船坞内维修。而他动员的另外7艘预备役的航母虽然也紧跟了上来,但是这支海军舰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因此一路上也并不是太顺利,到达佛得角群岛的时候就已经是第四天了,这比舰队预期到达的时间晚了整整两天!
  在欧洲全面动员之后,中国也不甘示弱的开始了海军的扩军行动。太平洋舰队的另外三支航母舰队立即从关岛出发,以最高的速度横跨太平洋,准备进入大西洋,支援大西洋舰队。同时,中国封存的12艘航母也立即启封,但是并没有立即服役,因为这些航母还需要在船厂内检修,同时海军的预备役人员也需要一段时间训练。但是,中国有足够的信心,在大西洋上顶住欧洲的这次疯狂进攻行动。
  随后两国的海军开始了人员方面的动员,海军人员的培训工作随即展开,但是此时,双方的船厂都没有开始动员,也就是说,欧洲与中国其实都还留了一手,如果进入了全面的工业化动员的话,那么中国与欧洲的战争就无法阻止了!
  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伊拉克与叙利亚军队在双方的边境线上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战,而且双方都出动了空军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但是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空战。而这场战斗看上去不像是两国的之间的殊死决斗,而像是更大规模战斗的预演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