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6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861

  “另外,英国舰队在受到空中打击的同时,受到了海面下的潜艇攻击,至少有三艘航母中弹,其中两艘已经开始下沉了,英国人已经下达了弃舰的命令,另外还有四艘战列舰遭到了集中打击,别的战舰也好不到哪里去!”
  “可以判断有多少美国潜艇参加了这次攻击吗?”莫怀聪感觉到自己心跳在加速,这次损失太惨重了。
  “至少有20艘,而且采取的是偷袭,英国舰队根本就无法防御,其反潜巡逻机遭到了美国战斗机的压制,已经损失得差不多了。现在英国舰队正在准备撤退,要求我们立即提供反潜与防空掩护!”
  “好的,我明白了,这事我马上安排!”莫怀聪点了点头,回头看了一眼还在沉思的鲁毅,接着去了舰队指挥部,此时他已经不可能去征求鲁毅的意见了,只能够按照一些既定的应急方案,开始指挥舰队行动。
  十五分钟之后,莫怀聪离开了舰队指挥部,他也大概知道了英国舰队现在的情况,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内,这支曾经非常强大的舰队已经濒临崩溃了。当然,他也下达了一系列的应急命令,整个大西洋舰队都行动了起来,协助英国舰队撤退,并且抵挡美国舰队的攻击。
  “情况怎么样了?”此时,鲁毅也抬起了头来,精神似乎好了一点。
  “英国舰队遭到了美国海军全方位的打击,情况正在稳定之中,我已经派出了所有的战斗机与反潜巡逻机,前去支援英国舰队行动!”
  鲁毅点了点头,让莫怀聪在自己旁边坐了下来:“英国舰队的损失有多严重?”
  “三艘航母,三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还有四艘驱逐舰沉没,另外还有两艘航母,一艘战列舰,七艘巡洋舰以及八艘驱逐舰遭到重创,靠后的补给舰队没有多大的损失,至少有数千名官兵阵亡,具体的伤亡数字还在统计之中!”
  “这次是我的失误啊!”鲁毅痛苦的摇了摇头,“立即协助英国舰队撤退,让印度洋舰队赶往亚速尔群岛,做好防御准备。现在,我们还有多少攻击机可以使用?”
  “舰队的攻击力量没有受到影响,鲁老,你是要在这个时候对美国舰队进行打击?”莫怀聪犹豫了一下,但是没有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
  “对,必须要出击,不然我们肯定会丧失北大西洋的制海权!”鲁毅点了点头,“立即准备攻击吧,我们的战列舰能够在最大距离上对美国舰队进行打击吗?”
  “应该可以,虽然打击效果要降低不少,但是完全可以进行!”
  “那集中火力打击第6舰队,争取消灭对方数艘主力战舰,至少,我们要把大西洋海上力量的天平再向我们这边拉一点!”
  莫怀聪刚要去下达命令,开始那名通信参谋又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这次,他没有直接过来,而是在一旁向莫怀聪递眼神。
  “有什么事,就过来说吧!”鲁毅看到了这名参谋的表情,就招手把他叫了过来。
  “鲁司令,才收到的消息,英国登陆舰队遭到潜艇袭击,损失惨重!”
  “什么!”鲁毅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有多少美国潜艇参加了袭击行动?”
  “应该在10艘左右!”参谋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到,“英国登陆舰队缺乏足够的反潜掩护,所以损失相当惨重,大部分运输与补给舰艇都已经开始返航了,具体的人员损失没有统计出来,但是初步估计可能会有80%的登陆部队……”
  鲁毅没有听到这名参谋员后面的话,只感觉到头脑一阵眩晕,就昏了过去。旁边的莫怀聪眼尖手快,一把扶住了鲁毅,立即让人去叫医生。
  “妈的,美国人太狠了一点!”等到医务人员将鲁毅送去急救之后,莫怀聪这才下达了命令,“让所有战机都起飞,准备攻击美国第6舰队。另外,舰队做好撤退的准备!”
  “我们去哪?”
  莫怀聪一愣,在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之后才说到:“返回加那利群岛,这次的仇,我们下次再报!”
  北大西洋的战报很快就送回了中国首都,英国舰队损失惨重,而中国大西洋舰队的反击虽然击沉了一艘美国航母,但是自身也损失了不少的战机。这些事情并没有让柯敏明操心,而他最关心的是鲁毅的健康状况。作为中国军队的五朝元老,鲁毅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而比起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来讲,鲁毅在军队中的精神影响力更为重要。而这让柯敏明有点后悔,当初不应该派遣鲁毅到大西洋战区去,虽然别的指挥官也许也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这却不会出现现在的麻烦!
  “主席,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应该出发了!”秘书小心的提醒了一下已经出神的国家元首。
  柯敏明身子颤抖了一点,回过了神来:“我们走吧,看来也确实该开始了!”
  一场海上冲突,最终让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彻底的爆发,也许,谁也没有认识到第三次世界大战来得这么的容易!
第四章
东方狮吼
  中国对美国宣战的消息如同狂风骤雨般的传遍了全世界,局势骤然紧张了起来。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东京,哈尔滨,海参崴等等中国城市出现了抢购的热潮,食物,燃料,饮用水,以及日常生活用品被抢购一空,谁都不抱有幻想,这绝对是世界大战的开始。虽然中国政府努力提高对各大城市的生活用品的供应,政府也出面进行了保证,但是这根本就无法改变国内紧张的状况,但是相对来讲,中国国内的反映仍然是相当平静的,并没有出现战争恐慌,也许对中国人来讲,对美战争也仅仅是比对日战争以及对俄战争规模更大一点的吧!
  美国国内的情况更为糟糕,华盛顿,纽约,费城,芝加哥,洛衫矶,旧金山,底特律,丹弗,西雅图等等大中型城市都爆发了战争恐慌,市民开始抢购生活物资,并且将这些物品储备起来,在美国人看来,一场即将毁灭全世界的战争就要爆发了。同时,在华盛顿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要求政府停止战争行动,拯救美国。但是,这一切行动并没有能够组织美国政府向战争迈进。
  就在中国宣布对美开战之后8个小时,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上午9点,美国总统杰格勒在白宫宣布,美国正式与中国处于战争状态。美国总统的战争宣言很短,但是却很有自信。美国总统在全面谴责了中国的战争行为之后,声明了美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但是当战争到来的时候,美国人民不会畏惧,任何一个美国人都不会向邪恶让步。同时,美国总统号召所有美国人都联合起来,将自己的力量贡献给保卫国家以及美国利益的战争中去!杰格勒想仿照二战时罗斯福总统,带动起美国的战争力量,但是他却忽略掉了一点,现在的美国,绝对不是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了,而且,中国也没有偷袭美国珍珠港,要想带动起美国人的战争决心,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会事情!
  相比起来,美国国会的反应就要比其政府冷淡多了。在美国总统对中国宣战之后,美国参众两院却并没有立即通过总统公布的战争法,而是在到底应该还是不应该对华宣战的问题上吵开了。经过了数天时间的努力,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参众两院最终以微弱多数通过了总统的战争法,授予美国总统一切权力来带领美国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可以说,这是一次迟到的授权,因为就在美国参众两院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中国已经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优势!
  中国对美宣战的理由并不充足,在很多人看来这根本就构成不了开战的理由。在中美海军爆发冲突的时候,是中国舰队首先发动攻击的,随后美国舰队进行了还击,击沉了一艘中国的巡洋舰,并且重创了两艘驱逐舰。这类损失,其实在双边的摩擦中,这类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而中美两国在此之前并没有因此而爆发战争。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次是中国理亏,就更没有想到中国会借助这个机会向美国宣战了!
  所有人都忽视了中国宣战的两个重要理由,美国击沉中国战舰只是一个借口,或者说是放到台面上来的理由而已,而真正重要的仍然是另外两个没有拿出来的理由!
  其一是中国与英国等欧洲国家签署的具有同盟性质的安保条约。按照条约规定,在英美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虽然没有义务立即跟随英国与美国宣战,但是其中一条却规定,如果中国介入这场战争的话,那么中国则有义务帮助英国作战,也就是对美宣战。这一点,在中国与别的欧洲国家的条约中也写得很清楚,而现在这已经不仅仅是英国与美国之间的战争了,法国,西班牙与意大利都不同程度的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来。因此,中国不可能放弃这么多的条约而不顾,当中国舰队参与战斗之后,中国其实就已经与美国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中美宣战只是一个形式过程而已!
  其次,就是中国在英美战争之前向美国发出的警告。中国曾经明确的规定,中国舰队附近250海里范围为禁区。而这次,战斗是爆发在这一区域内的,中国战舰也受到了袭击,中国官兵也有巨大的伤亡。而美国袭击中国舰队,显然就是在向中国挑战,如果此时中国没有进一步的表示的话,那么中国的威信就将受到严重的削弱,甚至刚刚建立起来的北大西洋防御体系也将受到冲击,中国参加欧洲内战,并且以此建立起来的新的同盟体制也就必然瓦解。这对中国来说,损失是相当严重的,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中国就只有把之前的警告变为实际的行动,在舰队受到打击之后,对美国舰队进行坚决彻底的反击!
  当然,促使柯敏明向美国宣战的因素还有一个,即鲁毅的病情。虽然这与战斗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这也是因为战争而带来的,从柯敏明的角度来讲,鲁毅在此之前的众多预言其实都已经发生了,而他也就相信,鲁毅所提出的晚打不如早打的道理。而在现在的情况下,中美开战,对中国的好处明显要多得多,从战争初期的发展来看,也确实是这么回事。而只要中国掌握有战争的主动权,自然能够迅速的将这种主动转化为胜利,并且达到最终的目的!
  柯敏明向美宣战的事情没有受到多大的阻挠,在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几乎所有代表都同意立即向美宣战,特别是军队的代表,更是高度支持这一行动。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确认了形势之后,也表示了赞成意见。接着,在中美相互宣布处于战争状态之下后,人民代表大会以85%的高票数通过了柯敏明提出的《国内战争动员法》,这为中国的战争行动提供了法律基础。接着,全国性的战争动员展开了,而作为中国武装力量最高领导人,柯敏明一方面要主持政府的日常工作,另外一方面也开始担负起了指挥战争的重任。当然,大部分的事情还是由总参谋部来负责的,柯敏明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指挥,而实际的军事行动并不由他负责!
  从战前的准备工作来看,中国也要比美国充分很多。早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就开始改组国家经济,虽然并没有按照战时的条件进行改造,但是中国的整个经济结构已经更能够承担战争的压力了,而且经过改造之后,中国的经济能够迅速的转为战时制度,以配合国家的战争行动!
  仅仅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的准备就要比美国充分多了。在战争爆发之前,虽然美国也借助经济危机,对国家经济做了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未来的需要。可以说,美国的领导人其实也早就遇见到了未来的发展,也认识到了战争的不可避免性。但是,因为美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即使美国领导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却也无法做出相应的行动来。即使是这点经济调整,仍然是非常艰难的,最终导致美国前任总统下台,并且在国内抛起了一股反共高潮。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美国输在了自己的政治与经济体制上。虽然美国的民主政治能够充分的保证自由,民主,并且对政府进行监督,以杜绝贪污,腐败等。而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这也能够让美国各地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发展计划,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增强经济的适应能力。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这种政治制度本身却有着巨大的缺陷。过度的民主自由,导致的是政府威信下降,而且政府过于注重国内的情况,而忽视了对外交方面的建设,导致美国政府在制订对外政策时,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失误,最终导致美国建立起来的世界体制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从国内情况来讲,联邦制最终仍然是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而地方权力的增加,自然会让中央政府的政策处处受到限制。比如在经济调整时,中央政府制订的政策,因为受到地方政府的抵制,其执行力度并不大,而这对美国本身就比较脆弱的国家经济来讲,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弥补的。
  正如同前面提到过的,一个帝国的崩溃,最终是从帝国内部开始,而不是外部开始的。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了这个道理,不管是哪个帝国,如果没有内部问题的话,那么外界的压力,只能够让帝国本身更为团结,帝国的力量也就更为强大,来抵御外界的压力。但是,帝国内部只要出现了问题,在外界的压力下,帝国内部矛盾必然爆发,而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管是多强大的帝国,最终都避免不了崩溃的下场!
  这次,美国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美国的历史并不长,是所有新生国家中最年轻的一个。美国能够在短短200年的时间中建立起一个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前者的庞大帝国,那已经证明了美国顽强的生命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是左右战争胜利的主要力量,而且正是因为美国的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才以反纳粹国家获胜结束。可见,美国绝对是一个能够顶得住外界压力的国家。但是,此时的美国,却已经不是以前的美国了,而中国对抗美国采取的措施也与以前的任何一个国家不同,并不是主要从外界着手,而是先抓住美国国内的矛盾不放,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激化美国的内部矛盾,削弱美国的团结,并且打击美国的心脏。最后才是从外界施加压力,迫使美国国内矛盾爆发,最终瓦解这个庞大的帝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国前前后后努力了上百年的时间,通过战争,经济,外交,不断的打击着美国,并且让美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当然,少了时间的话,这种努力是无法成功的,也无法取得任何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会花上百年的时间来容忍两个超级大国的存在,然后耐心的解除了美国的抵抗力量,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其实只要稍微懂得点这个道理的人都知道,如果在中国崛起的时候就直接向美国权威挑战的话,美国的所有力量肯定都会团结起来,中国就又将如同以前的苏联一样,倒在美国的脚下!
  躺在病床上的鲁毅对此时的局势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其眼光也是很多人无法比拟的。虽然在北大西洋的战斗中,鲁毅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判断力,特别是在战略层面上的判断力。对这名老军人来讲,躺在病床上的这几天,正好让他有机会再次思考这几十年来中美之间的对抗与发展,并且找出获得战争胜利的办法!
  “该吃药了,还在想什么?”妻子仍然显得那么温柔,这是鲁毅最高兴的事情,岁月的摧残,并没有改变两人之间的感情。
  “好了,我吃药!”鲁毅笑着坐了起来,看到在脚对着的那张桌子上,又放着很多鲜花,还有一些时鲜水果,“这又是谁送来的?”
  “两名少将吧,说是你当年的手下,我没有具体问!”
  鲁毅点了点头,这几天,光是他收到的花,给医院里的每一个人送上一束都还多了,而送花的大部分都是鲁毅当年的部下,或者是学生。其中很多人都没有身在国内,而是托人带来的,因此连鲁毅都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给他送花。之前几天,他还询问了一下,但是问不出个什么名堂来之后,也就懒得问了。
  “医生说过了,你这病要养,急是急不来的,所以,你也就别担心太多了,好好的养病吧!”妻子看到丈夫喝下了药水,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我先回去了,晚上再来,你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了,下午天气好,就出去转一下,我已经通知警卫员了,他吃了午饭就来……”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都这么大的人了,难道这些小事还要你操心吗?”鲁毅摇了摇头。
  “那我先走了!”
  看到妻子出门之后,鲁毅立即拿起了电话,把一名值班护士叫了进来。
  “鲁老,你有什么事吗?”这名护士只有20出头,显得很年轻,大概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大人物吧。
  “没什么大事,帮我把这几天的报纸都拿来好吗?”鲁毅笑得很和蔼,但是护士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看。
  “这……”
  “怎么了?”鲁毅惊讶的问到。
  “医生说过了,您老的病要休息,不要劳累,这……”
  “这与休息有什么关系呢?我现在不是在休息吗?”鲁毅摊了下手,“好了,快去帮我拿来吧,我不会说是你的,我这人啊,要是没有点事情,就浑身不舒服,现在又不准我出院,我当然只有看看报纸打发时间了,如果连这都不准的话,那叫我做什么?总不能让我看着窗户外的世界发呆吧!”
  护士差点笑了起来,赶紧点了点头,很快就把报纸拿了回来,走时,还不忘记叮嘱鲁毅不要告诉是她把报纸送来的。
  看到这几天报纸上报道的新闻,鲁毅才对整个战局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报纸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比较落后了,比起现在发达的电视新闻,以及网络媒体,报纸确实显得很落后,但是报纸却更方便,而且还有一些评论可以加强阅读者对事件的了解。当然,鲁毅并不怎么在乎上面的评论,而是更重视事态的本身,对老军人来讲,他有足够的能力发表评论,而且比这些报纸上的评论家更有权威。
  “鲁老,我就知道你闲不住!”
  鲁毅抬起头来,才看到是总参谋长亲自来了,赶紧放下报纸,挪开了床边的被子。“坐吧,你看我这,连张椅子都没有!”
  “小王,你在外面等着吧,不要让别人来打搅!”总参谋长杨利威坐到了鲁毅的床沿上,这才说到,“鲁老,前几天忙着处理作战计划的事情,所以没有能够来看你,今天好不容易忙完了,抽了点时间过来看往你老,这几天,身体恢复得还好吧?”
  “哎,小杨啊,不怕跟你说,我这又不是什么大病,医生检查来,检查去,都没有查出个什么问题来,现在却好了,让我必须卧床静养三个月,这不是要让我没病憋出病来吗?”
  杨利威笑着摇了摇头:“鲁老啊,你的这病可是惊动了中央的,你老的身体,可是关系到国家大事,所以,医生的吩咐是没错的,等鲁老身体养好了,自然有机会再度为国效力!”
  “呵呵,小杨啊,看来你也学会这一套了,好了,我们现在不说这个,看什么时候,我可以骗到张出院证明!”鲁毅岔开了话题,“现在,战况发展得怎么样了?”
  “一切还很顺利!”杨利威将军帽放在了旁边的被子上。“昨天,我们的太平洋舰队在关岛海域与美国海军第7舰队爆发了一场海战,结果是双方互有损失,战况不算激烈,但是我们取得了优势,确立了在中太平洋的控制权,而现在,战线已经开始向中途岛防向推进了,我们正在计划登陆作战,如果能够成功拿下中途岛的话,就可以方便的向东继续推进!”
  鲁毅点了点头,虽然杨利威的话轻描淡写,但是其中的艰辛与艰险是可见而知的。关岛是处于中国控制之下的,美国能够在关岛海域发动进攻,其目的自然是要夺取这一重要的海上据点,好向西太平洋进军。而相比之下,美国海军第7舰队能够迅速的做出反应,表明美国方面的准备并不充分。而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准备其实也不充分,所以双方之间的海战其实四场遭遇战。而遭遇战就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即使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是对中国海军来讲,这一战的损失肯定不小!
  “鲁老,这次我是代表总参谋部来请求你的意见的,你认为,我们此时进攻中途岛时机成熟吗?”
  鲁毅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才睁开眼睛,问到:“现在,大西洋战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战况如何?”
  “美国已经在大西洋战区上展开反击行动了,虽然我们仍然控制着亚速尔群岛,但是美军已经逼近了该地区,英国守备部队的防御力量是和足以支撑起在亚速尔群岛方向上的防御作战的。所以,现在我们已经计划放弃亚速尔群岛,退守加那利与马德拉群岛,大西洋舰队准备撤回阿森松岛了!”杨利威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到,“印度洋战区比较平静,登陆迪戈加西亚的部队已经做好了准备,虽然现在印度洋舰队还部署在马德拉群岛附近,但是以我们印度洋上的海军力量,打下迪戈加西亚岛的难度并不大,而且登陆作战的准备非常充分,相信一周之内,就可以夺下这座岛屿,完成我们控制印度洋的行动,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该地区的力量集中到非洲南部地区,以将印度洋战区与大西洋战区联系起来!”
  “有考虑到美国部署在澳大利亚的第3舰队的威胁吗?”鲁毅皱了下眉毛。
  “这点已经考虑到了,现在我们正有支舰队活动在南海地区,随时可以通过班加海,进入卑斯麦群岛海域,威胁到珊瑚海,这样一来,美国第3舰队不可能放澳大利亚的安全于不顾,而前出印度洋,威胁到我们在迪戈加西亚岛的登陆作战行动!”
  “很好,我们是应该放弃一部分地区了!”鲁毅点了点头,“这几天,我看了部队的兵力状况方面的文件,以我们现在的力量,支撑起一个主要战场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而且,我们还要留下一支力量防御北方可能爆发的战争。而从国家的战争承受能力来看,为了保证本土的安全,我们基本上只能够将主要的力量集中到太平洋上来,而在大西洋上采取战略防御。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应该忽略掉,那就是国家的承受能力,已经俄罗斯可能的挑战!”
  “大西洋战区的态势是得到肯定的,大部分将领都支持在大西洋上采取防御,消耗美国的力量,毕竟美国的重点在东部海岸地区,而他们必然重视大西洋上的战略安全,但是,对于俄罗斯的态度,我们却没有多大的把握!”
  “为什么?”鲁毅看着参谋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