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6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861

  部队平均每天的前进距离达到了50公里。当天晚上,在普塔鲁鲁外面,他们与第一支美军部队遭遇了。
  对方是美军第3机步师的一个装甲旅。大家都知道,第3机步师与中国军队算得上是老对手了,在以往的数十年时间中,第3机步师与中国军队在多个战场上打过仗,可谓是美军的精锐部队。而这次,第3机步师是作为王牌部队部署在新西兰的,而其主力已经在陶朗阿外围与中国陆战队恶战了好几次了。这次,让魏明涛逮住了第3机步师的尾巴,那他自然不会放弃吃掉对手的机会!
  这个旅是第3机步师的一支正在后方休整的部队,但是建制还算比较齐全,弹药也已经得到了补充。当天晚上,40军就如同下山猛虎一样,朝美军碾了过去。正如同魏明涛的估计一样,美军的抵抗非常猛烈,但是美国大兵并不知道,他们遇到的是40军,是这场战役中最为凶猛的一支中国军队。
  战斗持续了一夜,美军伤亡率超过了75%,剩余的美军被迫退入了普塔鲁鲁镇,开始组织巷战。天亮的时候,魏明涛将384旅的旅长叫了过来,问他:“你们有没有能力吃掉剩下的美军!”之前才受了批评的384旅旅长满口保证到:“首长,如果吃不掉这点小鬼子,我就不跟你干了!”
  就这样,魏明涛把384旅,以及直属军部指挥的工兵营都留了下来,让384旅在12小时之内解决掉剩余的美军,而他则带领部队继续前进。魏明涛没有想到,正是他的这道命令,差点让他上军事法庭!
  美军的抵抗仍然非常的顽强,而从当时的战场情况来看,发现背后受到袭击的第3机步师也正在准备返回。所以384旅旅长卫成在打了4个小时之后,见到没有多少收获,一下就急了。他把工兵营的营长赵志强少校叫了过来,问他们有没有能力爆破掉这座城镇。卫成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然后他就让部队掩护工兵,让赵志强去干了!
  工兵一放开手脚之后,那就惹下大祸了。当时,镇里还有一万多新西兰平民,而杀红了眼的士兵哪还分什么平民与军队呢,在他们眼里,美国大兵与新西兰平民长得都一个样,而且打起来了,谁还知道那些平民还会不会给他们来上两枪呢?
  当然,大部分平民都是躲在自家的地窖里的,而在新西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地窖。最初,384旅的士兵还逐个的把藏在地窖里的平民赶出来,然后才让工兵进行爆破。但是,美军很快发现了这一点,就利用地窖埋伏,袭击384旅的工兵。这一来,惹火了卫成与赵志强,两人一合计,绝对不管那些平民了,怎么说也是自己部下的生命重要,而且军长也一直强调这一点,当年在澳大利亚不是为了活命,纵兵抢粮吗?反正这也是个小城镇,没什么大不了的。接下来,悲剧就发生了!
  工兵在步兵轻重火力的直接掩护下,开始迅速的爆破城镇里的每一栋建筑物。而且,工兵的速度非常快,当大部分新西兰居民清醒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埋在了废墟的下面,只有极少一部分人逃了出来。
  这就是新西兰战役中有名的普塔鲁鲁惨案。根据后来美国第3机步师的报告,他们至少在废墟中挖出了15000名平民的尸体。当然,美军的报告肯定有夸大的成分,因为美军在这场战斗中输掉了,说不定把很多士兵的尸体都当做了平民的尸体。但是,就在美军撤走之后,陆战队第3师占领了该地,根据陆战队第3师的报告,他们也在废墟中挖出了100多具平民的尸体,而鉴于第3师是第二次挖掘,那么被埋藏在废墟里的平民数量应该不会少于5000人!当然,这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估计!
  在事,当然得算在魏明涛的头上了,虽然这场战斗不是他直接指挥的,但是却是他的部队干出来的。而就在这么激烈的战斗中,魏明涛还被后方司令部招了回去。至于他到底受到了什么处罚,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查证了,但是根据当时战局的情况,魏明涛很快又回到了前线,继续指挥部队进攻。而在新西兰战役结束之后,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魏明涛却没有得到任何嘉奖,40军也没有得到嘉奖。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后来40军被调回国内,整整一年没有参加过前线的战斗,也许,这就是对魏明涛最大的惩罚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魏明涛的40军在新西兰战役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普塔鲁鲁一战之后,40军一路推进到了陶波湖北面的芒阿基诺,在这里击溃了一支新西兰的军队。此时魏明涛虽然已经被招了回去,但是部队没有停止进攻,代理指挥权给了军参谋长。而此时,部队也知道,他们闯下了大祸,虽然主要负责的是384旅与工兵营,但是大家都知道,军长是不会把责任推卸给下级的,肯定会一力承担起来,也就是说,最终责任还是要全军来承担,这一点,在魏明涛的军训中非常的明确。所以,现在只有努力的打好每一仗,积累更多的功劳,才能够减少军长受到的责罚。
  魏明涛在两天之后返回部队的时候,40军已经把芒阿基诺周围的美新军队都解决掉了,而且还抓了上万名俘虏,基本上全是新西兰军人。而且,先头侦察部队已经推进到了怀米诺附近,准备好了下一次进攻行动。
  魏明涛回来之后,没有指责384旅旅长卫成,只是表示部队必须要注意一下战斗作风,然后就带领部队继续前进。当然,所有人都知道,40军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军长很少说严重的话,而这次,从他的表情来看,情况确实很严重。只不过,因为战局吃紧,所以后方的首长没有处理这件事情,也就是给了40军一次机会,如果后面的战斗打不好的话,那40军从魏明涛开始,全军近2万人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得脱军事法庭的审判!
  这次,部队又憋足了一股劲,反正已经没有退路了,那就要打出个名堂来。正是在这种局势下,40军只用了不到4个小时就杀到了怀米诺,并且将驻守该地的一支新西兰军队给彻底击溃。
  两天之后,40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杀到了新西兰北岛的西海岸,而大部队则沿着海岸线继续向南进攻。40军的任务是从西面包围新西兰首都惠灵顿。虽然耽搁了两天时间,但是40军已经再次跑到了最前面。此时,在整个战场上,40军已经成为了突出部,而且是对惠灵顿威胁最大的一支部队。当然,美军肯定会先集中力量对付40军,打击中国军队进攻的锐气!
  在奥普纳基,美军组织了一道强大的防线。防线的东北面是新西兰北岛最高的挨格蒙特峰,美军准备依托这里有利的地形,阻止40军前进,如果能够消灭掉这支中国军队的话,那必然将大为改善整个新西兰战场上的局势!
  魏明涛在指挥部队在前进到了新普利茅斯的时候,才接到了后方的情报,知道美军在前面设下了障碍。当时,魏明涛只是将384旅的旅长叫到了自己的帐篷里,单独的谈了一会,然后就让384旅先去试探性的进攻一下,先摸清楚对方的底细,而大部队则停了下来。当然,魏明涛不是准备放弃进攻,而是在评估着对手的能力,以确定下一步应该怎么打!
  384旅在前面打了一天一夜,发来的消息让魏明涛放心了。美军的防御非常强大,但是其反击非常少,似乎等着40军全部南下之后,再进行反击。这时候,魏明涛已经知道了美军的想法,他当然不会去钻这个圈套了。在确定了美军正在张开口袋让40军钻之后,魏明涛决定将计就计,让384旅继续在前面冲,还把当时40军手里仅有的一点炮兵部队都送了上去。而他给卫成的命令是,无论如何,要在前线拖住美军3天,要让美军不得从阵地上撤退,如果美军撤的话,384旅就追上去打!
  魏明涛是要给美军做个套,既然美军设下了包围圈,那40军就绕过这个包围圈,将美军反包围!当时,很多军官都不同意这么干,因为40军剩下的兵力已经不到一半了。虽然384旅与385旅的建制仍然在,但是部队的缺员率达到了30%左右,而炮兵旅已经被抛下了,坦克团也剩余不多。现在又要分出一半的兵力去牵制住美军大部队,而用仅有的一个旅去执行包围行动,这是不是太冒险了一点?
  当然,魏明涛也知道这一点,他还专门召集了所有校级军官开了会,最终,所有军官都不再反对了。关于这次战前会议,在魏明涛的回忆录中没有提到过,但是很多当时在40军服役,后来成为将领的人都提到过了。在当时的情况下,40军是没有选择的,他们只有以最好的战绩来弥补过失,而在魏明涛看来,如果现在就停止了前进,或者因为伤亡过大而不得不停止前进的话,那么40军上下全都要遭殃。而在魏明涛的心里,40军就是一个整体,缺了哪一个都不行,责任也必须要由所有人共同承担!而魏明涛当时的选择就是一次赌博,只要赌博胜了,那么40军就能够渡过这一难,但是只要赌输了,或者不赌的话,那40军肯定倒霉!
  统一了军官的思想之后,40军就立即展开了行动。魏明涛跟随385旅,绕过了埃格蒙特峰,从东面向美军背后进攻,而384旅则在前线负责牵制美军,防止美军向东转移。也许是上天都在保佑40军,整个大转移行动非常顺利,40军成功的从美军在东面部署的稀疏的防线中穿了过去,只到前面的侦察部队与美军防线后方的部队交上火的时候,美军才反应了过来,40军已经出现在他们的背后了!
  战斗迅速打响,负责向南突击的坦克团4个小时之后就达到了海边,彻底的封锁了美军撤退的道路。但是,这次魏明涛算错了一点,他们包围的美军远远超过了40军能够应付的数量。40军只有不到12000人,而且还分成了两部分,而在包围圈中的美军数量达到了5万人,整整2个齐装满员师的建制!而当时,40军还有20%的是轻伤员,另外弹药也只剩下不到一半了。即使拼了老命,恐怕都无法完成歼灭这股美军部队的任务了!而且这两个美军师中,还有一支美国王牌师,即第5步兵师!如果美军知道了40军的底细,来个大反击的话,完全有可能将分成了两部分的40军分别吃掉!
  更为糟糕的是,此时40军被迫陷入了防御状态,这是包围作战中无法回避的一点,而40军并不适合打防御战,这一点魏明涛心里非常的清楚,所以他只留下了几个营负责阵地防御,而其余的所有部队都投入了进攻之中,以对攻来消耗美军,打击美军的士气!
  这次,魏明涛不明不白的就救了40军一命,正因为40军在前线的猛烈进攻,让美军第2军的指挥官判断失误,认为40军战斗力仍然非常的强大,不会被轻易的击溃。所以,在前两天的战斗中,更为强大的美军反而选择了防御,只是更多的呼叫空中支援,而没有敢与40军拼刺刀!
  在面对美军坚固的防御阵地面前,缺乏炮火支持,官兵精力已经严重透支的时候,进攻产生的损失更为严重。魏明涛也知道,照这么打下去,40军坚持不了几天,恐怕就要拼光了。但是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他知道只要进攻一停下来,美军就要反击,而以40军当时的情况而言,只要美军一反击,那就得全军覆没!所以,魏明涛给前线的部队下了死命令,就算是拼到最后一个人,也不要停止进攻!
  坦克团是最先出局的,当团长易宾上校要驾驶最后一辆已经受伤的坦克冲上去的时候,被警卫员强行拉了下来。他是哭着见到魏明涛的,此时,这个坦克团就只剩下一辆只能够勉强开动的坦克,以及不到50人了!接着,384旅方面告急,已经有三个营在战斗中拼光了,美军似乎察觉到了北面的防御比较薄弱,正在准备突围。第三天南面的385旅的三个营也彻底的打光了,这三个营剩下的战士不到100人,而所有军官全部阵亡!
  看着自己的部队就这么一点点的被消耗掉,魏明涛心如火烧一样,但是此时已经停不下来了。到最后,魏明涛甚至组织起了军部的所有参谋人员,给每人都分了一把步枪,要所有人全都投入前线的战斗中去。而这也是有记载的,魏明涛第一次准备拿起武器上前线的战斗!当然,最终,他还是没有去成,不然中国就将少一位陆军元帅了!
  美军很快也吃准了40军的来头,知道这支部队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所以也在开始组织反击。但是,就在美军反击开始之前4个小时,陆战队第3师终于赶了上来,接替了384旅在北面的任务,开始向美军发动突击。而陆战队第5师则到达了魏明涛军部所在的东面,开始接替40军进攻。随着两支生力军的到来,美军突围的希望被彻底的粉碎了。
  当美军第2军的军长被押到魏明涛面前的时候,他已经后悔不已,如果他早知道40军的实力的话,那他就会早两天突围,也就不会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了。但是,没有后悔药可以给他吃,而40军此时也基本上被打成了残废。
  此时,魏明涛也接到了消息,陆战队已经攻陷了惠灵顿,新西兰北岛的战役结束了,而被困守在南岛上的新西兰军队于3天之后投降。最终,只有不到3000名美军达成战略运输机撤了回去!整个新西兰战役历时12天,40军再一次用行动书写了自己的辉煌战绩!
  这也是40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经历过的最为惨烈的一战了,甚至超过了在对日战争中的损失。上岸的时候,40军有22000余人,三个快速反应旅,一个炮兵旅,一个坦克团以及各军属部队都齐装满员。而到战役结束的时候,40军只剩下了不到5500人,军官阵亡率达到了75%!
  军队进入惠灵顿的入城仪式没有让40军参加,当时魏明涛已经被调了回去,而40军则在三天之后在拉姆顿港搭船返回了澳大利亚进行休整,并且于两个月之后返回了本土,驻扎在海南岛。
  当时,关于魏明涛到底应该是受到处罚,还是得到奖励的问题,还产生了不小的争执。虽然普塔鲁鲁一战,40军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但是这也情有可原,毕竟这不是40军的本意,而是被逼出来的,当然,魏明涛本人在指挥上也有错误。而在整个战役行动中,40军的表现超过了任何一支部队,其歼灭的敌军数量是本身数量的4.5倍,而且,在奥普纳基一战中,40军的英勇表现,最终为陆战队歼灭美国第2军,防止美军逃到新西兰南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也相当于缩短了战争时间,如果美军在新西兰南岛上组织起防御的话,也许战役还要延长近半个月,需要多付出上万名官兵的巨大代价!
  正因为这一点,军委与总参谋部大部分人都不同意处罚魏明涛,最终,魏明涛也落得个功过相抵的结局。而在澳大利亚战役中,40军也是因为不听从指挥,单独行动,虽然获得了优秀的战绩,还是功过相抵。当然,对魏明涛来讲,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他只要不受到处罚,那就足够了。但是,在关于部队嘉奖的问题上,魏明涛可与上面闹了很大的矛盾,很多人直到魏明涛后来升任集团军指挥官的时候,才拿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褒奖!
第十一章
占领政策
  新西兰战役的顺利结束,但是并不表示在新西兰的军事行动就已经结束了。似乎美国与新西兰都已经认识到,只要中国下定决心发动进攻,那么新西兰就绝对守不住,所以在美新军队溃败之前,就已经开始武装当地的游击队,将大量的武器装备分发到了新西兰的平民手里。这一点,从当时中国军队缴获的美新军队装备的统计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当时,美国与新西兰投降的军队数量为55万左右,按照正常的装备标准,这些美新军队至少应该装备有15万支步枪,5000挺机枪,15000门自动榴弹发射器,以及上千门小口径迫击炮。另外,根据当时中国获得的情报,美国在新西兰储备有大概20万支步枪,以及相应的其他单兵作战武器。实际上,中国只缴获了不到5万支步枪,其余的大量武器装备基本上都可以肯定流落到了新西兰平民以及游击队的手里。随后,虽然中国与新到达的英国军队从新西兰平民手中收缴了近15万支步枪,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武器装备掌握在新西兰游击队的手里!
  毫无疑问的,这是美国专门为中国制造的麻烦,而美国人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将当地平民卷入战争所产生的后果,而这一点,美国在战争期间几乎就没有考虑过!在哥伦比亚,正因为美国扶持了一支伪政府军,最终导致数千万哥伦比亚平民卷入了这场战争,带来了近1000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而在澳大利亚,也正因为美国想方设法的要为中国制造麻烦,将大量的武器装备秘密输送到了澳大利亚平民的手中,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已经有2500万澳大利亚平民卷入战争,产生了1200万人伤亡的惨重损失!而在后来的中美洲地区,非洲地区,欧洲地区等等,都是因为美国将大量的武器装备送到了当地平民的手中,最终导致战争全面扩大,产生了巨大的平民伤亡!有人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全面的人民战争,大概这就是从美国的这一做法来看的吧!
  在整个第三次世界大战期间,不管是进攻的一方,还是防御的一方,都在尽量的利用交战地区的平民。就拿欧洲战场来讲,当俄罗斯的进攻停顿下来的时候,俄罗斯就开始在占领区内扶持伪政权,并且帮助伪政府武装军队,以镇压当地的反抗组织。而被占领国的流亡政府也通过各种手段在国内扶持游击队,以打击侵略者,而这种全面的战争,带来的就将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伤亡数字!仅仅以波兰为例,战前,波兰的人口数量是5500万。而在战争期间,伪政府组织了一支250万的大军,以镇压国内的抵抗组织,帮助俄罗斯侵略军进行统治。而流亡到英国的波兰政府在国内至少扶持了150支规模较大的游击队,游击队兵力达到了120万左右,而这还没有算上那些规模比较小的游击队。连续几年的战争,其实并不是在俄罗斯军队与波兰军队之间展开的,而是在游击队与伪军之间进行的,打来打去,最终还是波兰人之间的战争!到波兰解放之后两年,波兰政府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波兰人口数量已经下跌到了不族4200万。也就是说,有近1300万波兰人在战争中死亡,或者是失踪!
  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战争方法,大量的平民参战,大量的平民死亡,让第三次世界大战被冠上了“人民战争”的头衔。当然,这只是一种荒谬的说法,人民战争不是让人民都去送死,也不是让所有人都拿起武器来参加战斗。但是毫无疑问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是世界各民族之间矛盾的一个总爆发,而这一性质决定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进行方法,同时也决定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整个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一次战争。虽然,在这次世界大战中,没有出现过种族屠杀,没有在哪个国家出现了灭绝人性的集中营,但是毫无疑问的,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人员的伤亡与损失上也远远无法同这次战争相提并论!
  说到这,话又扯远了,现在还是回到新西兰来!在澳大利亚战役结束之后,美国已经发觉,在澳大利亚展开的游击战已经很大限度的牵制了中国的手脚。当时,同盟国一方投入到澳大利亚的占领军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万左右,而且这还远远不够控制整个澳大利亚人口集中的地区,进一步的增兵行动再所难免。因此,在新西兰沦陷之后,美国立即加强了对新西兰游击队的扶持,目的只有一个,让同盟国将更多的精力消耗在新西兰,而不是投入其他战场!
  从战后得到的美国政府的资料来看,在新西兰沦陷之后的半年之内,美国就通过各种途径,将大量的武器弹药,以及可以提高游击队作战能力的先进装备送到了新西兰游击队的手中。其中,绝大部分输送任务是由潜艇完成的,最初还有一部分美军的战略运输机承担了空投任务,但是到后来,中国加强了在新西兰的防空力量,美国的战略轰炸机的损失率超过了每千架次15架的时候,美国就已经承受不起了,只得将输送任务交给了更为隐蔽的潜艇。而为此,美国还特意建造了一级用来运输的潜艇,以及更多的潜艇支援舰!
  中国在新西兰的第一任占领军司令是陆战队的少将杨鼐丰。杨将军最初是按照澳大利亚模式来管理新西兰的,但是他很快发现,这种办法是无法适应新西兰的环境的!
  在澳大利亚,大部分游击队是在城市外袭击同盟国军队的运输部队,以及小规模的巡逻队。战斗以野战为主。但是,在新西兰,城市密度很大,而且主要以小城镇为主,所以大部分新西兰的游击队是在城市内活动,直接袭击占领军,甚至偷袭军营,制造路边炸弹,伏击城市内的巡逻部队,暗杀,绑架占领军的军官,最后甚至发生到用人体炸弹来袭击占领军!显然,这对同盟国的占领军来讲,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杨鼐丰使用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恢复社会秩序,让新西兰的平民不支持游击队活动。减少占领军对当地平民的干扰,以拉拢人心。另外,还主动帮助新西兰平民建设家园,修复战争创伤,但是这些办法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仍然有大量的游击队在活动,而且损失也在进一步上升!
  到了06年4月分,占领军已经损失了1500多名官兵,其中包括一名准将师长!而此时,中国军队正在准备从新西兰撤出,将占领任务移交给了英国军队。所以,杨鼐丰少将也在当时辞去了占领军司令的头衔,返回了国内。不得不说,当时中国在新西兰照搬澳大利亚的政策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样!
  同盟国第二任占领军司令是英国陆军中将劳伦斯,他的到来,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当时新西兰国内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新西兰当年也是英国的殖民地,而新西兰社会的主体也是英国后裔。这一点,新西兰与澳大利亚极为相似。虽然,后来新西兰转投了美国的怀抱,完全摆脱了英国的控制,但是从根源上来讲,新西兰与英国有着巨大的渊源。而占领军换成了英军之后,新西兰国内的动乱情况在一段时期之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06年4月到8月期间,新西兰游击队的活动减少了很多,大部分新西兰人对英军的到来是持接受态度的,而一部分游击队甚至主动解除了武装,不再进行抵抗。而也就是在这一段时期之内,新西兰国内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恢复了正常,虽然国家仍然处于军管会的管制之下,大部分的生活物资是以配给的方式分发到平民手中的,而新西兰人的自由行动也照样受到了限制。但是,这比起战争之前的情况来讲,已经相差不大了,毕竟在战争降临到新西兰之前,美国已经占领了新西兰,并且在这里实施了军事管制!而新西兰的工业生产活动也基本上恢复了正常。到06年7月,新西兰已经能够生产足够的食物以满足国内平民以及占领军的需要,另外其工业产品也开始输往中国等同盟国。而正是这种生产秩序的恢复,让新西兰大部分人都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办法,所以新西兰国内的局势趋于平定了!
  与新西兰一样,也正因为英国军队的介入,澳大利亚的局势也逐渐稳定了下来。到06年5月份,澳大利亚各地的反抗行动减少了7成,大部分地区的生产活动英军恢复了正常,特别是其工业区以及资源产区的生产活动恢复正常之后,已经开始向中国等同盟国输出产品。而澳大利亚伪政府也逐步的在平民心中树立了自己的地位,逐渐取代了流亡到美国去的那个政府!
  这些事情,自然是美国极为不愿意看到的。虽然美国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战斗中迅速的失败,但是毫无疑问的,美国不愿意让这两个国家为中国服务,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借助他国的力量,迅速的控制住局势,将兵力转移到其他的地区去!此时,美国必须要采取行动,来阻止中国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统治,以改变此时不利的战局!
  06年8月,劳伦斯将军将占领军的部分权利移交给了新西兰临时政府。虽然,当时劳伦斯在公开场合表示将按照正常的法律,在新西兰进行全民大选,以选举出新的政府,来统治新西兰。毫无疑问,这是让一次实验,毕竟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虽然新西兰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但是为了整个战争着想,中国从没有统一在任何一块占领区内恢复民主选举。劳伦斯可以说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也算得上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他知道,要想让新西兰的局势彻底的平静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民主选举,将国家的统治权移交给新西兰人。而只要控制好大选,那么就能够让新西兰继续为同盟国服务,而不是为美国服务!
  从劳伦斯公开表示将支持大选这一点来看,他是非常相信能够掌握好这次大选的,只要大选能够成功,那么新西兰的游击队自然不足为虑了。但是,劳伦斯考虑掉了一点,即美国对这次大选的态度!
  美国是绝对不愿意看到一次由中国控制大选来彻底改变新西兰人民的态度的。不管这次大选是公平的,还是暗箱操作,结果对美国来说都一样,新西兰必然落入中国的全面控制之下,今后就是美国的敌人了。而且美国更清楚,如果中国在新西兰的大选中偿到了甜头的话,那么中国就将在所有的占领区内推行这一办法,迅速的同化占领区,扩展同盟国的势力!这一点,美国到是与中国想到一起去了,中国当时同意劳伦斯的这个办法,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但是,美国不是支持大选,而是要彻底的破坏选举!
  为了破坏大选,美国开始积极的行动了。首先,美国政府公开表示,在此时的大选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新西兰的统治权是由占领军掌握的,而在被占领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公平,民主的选举!接着,美国开始派遣人员到新西兰散布谣言,宣称新西兰临时政府是中国的走狗,是为占领军服务的,而并不是为新西兰人民服务的!接着,美国做出了一件最重要的举动,让当时新西兰最大的一支游击队成立了政治部门,参与了这次大选!
  毫无疑问的,美国已经通过三道防线来封锁这次大选了,但是在劳伦斯的努力下,大选仍然在06年10月准时举行。首先,将在划定的125个选区选出250名议会议员,然后由这250名议员来决定多数党,最终由多数党,或者多数党派联盟组成政府。可以看出,劳伦斯当时还保留了一点权利,即没有设置国家元首,只选举出政府首脑。显然,劳伦斯仍然要将国家元首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对新西兰未来政府的走向进行干预。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最终让劳伦斯的计划全盘失败了!
  美国方面也立即察觉到了这一点,但是没有立即展开行动,而是先等待大选的结果。最终,临时政府的候选人获得了110个席位,而游击队联合党派获得了82个席位,另外的58个席位被其他的众多小党派所掌握。结果是非常出人意料的,也就是说,大选最终没有产生一个多数党,而按照当时劳伦斯确立的选举办法,在第一轮选举时没有产生多数党的情况下,将进行第二轮选举,又获得选票最多的两个党派的领导人进行复选,最终决定由谁来组建政府。而正是这一选举办法,最终让美国钻了空子!
  复选前三天,游击队联合党的候选人辛得拉在自己的家里遇害,包括他妻子,三个儿女,以及四个保镖全部被枪杀。随即,新西兰临时政府介入调查,占领军也介入了调查,而美国也就抓住这一机会开始大做文章了!
  劳伦斯的选举办法立即受到了置疑,而新西兰国内也立即抛起了反对大选,反对占领,反对战争的大规模游行示威行动。新西兰国内局势在一夜之间进入紧张状态,但是英国甚至从部署在澳大利亚的军队中抽调了两个师的兵力进入新西兰,以维持新西兰国内的局势,但是这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到选举那天,来参加投票的人数只有250万左右,而这只占到新西兰选民的30%,虽然劳伦斯没有规定要多少人投票,才能够让选举结果合法,但是按照一般的选举办法,如果投票的人数没有达到50%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是无效的。而也就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让劳伦斯陷入了一场灾难!
  统计结果出来之后,因为失去了最大的竞争对手,新西兰临时政府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而宣布成为选举的胜利者,并且依照法律组建政府。但是,这一行动没有得到新西兰国内广泛的支持,而新西兰国内的局势也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开始进一步恶化了!
  新西兰临时政府改组为大选政府的那一天,新西兰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接着,新西兰各游击队宣布结束停火,并且将抵制一切伪民主选举,直到将所有侵略者赶出新西兰他们才会结束战斗!而就在这一天之内,新西兰各地发生了上百起战斗,至少有500多名英国占领军的官兵在战斗中伤亡,但是游击队也付出了数千人伤亡的惨重代价!
  为了确立选举政府的合法性,在第二天,才上台的新西兰政府总理奥兰多就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且组建政府军,协助英军对游击队进行镇压。而驻扎在新西兰的25万英国军队也立即开始行动,一方面疏散集结的抗议群众,另外一方面则开始对游击队进行全面报复打击!
  第一阶段的战斗持续了两周,以英军为主,主要的打击对象是游击队的指挥官,以及游击队的训练营地。为此,英国投入了大量的特种部队参战,而且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以求在战斗开始的时候,就消灭掉游击队的主要指挥人员,削弱游击队的战斗力。而这一行动也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新西兰最大的游击队,新西兰解放阵线的最高领袖就被英军的一枚远程精确导弹给炸死了,另外还有数十名游击队的指挥官在轰炸中被炸死,而逮捕的游击队指挥官的数量也达到了35人!为此,英国军队付出了150名官兵伤亡的代价,但是相对于整个作战行动来讲,这一代价并不算高!
  两周之后,新西兰政府军投入战斗,开始协助英军对付游击队。虽然这支部队还缺乏足够的训练,而且武器装备也比较落后,更严重的是,大部分政府军的官兵参军的目的仅仅是混口饭吃。所以,其战斗素质根本就无法与正规的英国军队相比,甚至还不如大部分的游击队!但是,最终劳伦斯还是决定要继续推行他的民主独立政策,所以逐渐开始把战斗的重任交给了新西兰政府军,而英军则只承担起支援任务,逐步从一线战场上撤了下来!
  这就是新西兰内战的开始,可以看出来,新西兰内战的起因是一次失败的选举,而这也直接推翻了劳伦斯所的民主选举政策,而这酿成的后果却必须要由新西兰人民来承担!
  新西兰的内战直到整个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三个月之后才结束,这时候,才赢来了一场有点实际意义的民主选举。虽然选举的结果是反对党获胜,但是这绝对无法改变新西兰人民在战争期间受到的巨大损失与伤痛。
  整个新西兰内战期间,英国军队在这里损失了15000余名官兵。直到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一个月,最后一批英军撤出了新西兰,数年之间,英国一直将新西兰作为重点战区之一。而前后在这里部署过的英国军队达到了55万,执行了1500万人次的作战行动。而伤亡率在千分之一左右,相对来讲并不算高。但是,对当时的英国来说,新西兰仍然是一个让很多英国军人都会做噩梦的地方。没有停歇的战斗,随时可能在身边爆炸的炸弹,看似友好,但是随时可以拿出枪来朝你射击的平民,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但是身上却绑着炸弹的儿童。这些,成为了整个第三次世界大战期间内战战场上的真实写照,而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回避,也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回避!
  新西兰内战的初期,英国军队还承担着一部分的作战任务,但是随后,新西兰政府成立了空军与海军之后,大部分的作战任务就已经交给了新西兰政府军,而英俊的职责只是维持地区的治安,并且保护好自己的营地。所以,最终,大部分的作战任务是交给了新西兰政府军,而新西兰政府军在与游击队的战斗中,虽然武器装备有质量上的优势,但是却并没有取得战场上的优势,整个内战期间,政府军没有消灭掉任何一支游击队,反而让大部分的游击队都成长了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内战期间,新西兰政府军征召了250万的军队,这几乎是当时新西兰适合服役的年轻男子的人数的70%。而为了保持国内生产,大部分妇女不得不进入工厂!而结果,却没有好到哪里去。在内战期间,新西兰政府军损失了至少80万军队,在新西兰政府发动的几次大围剿行动中,就损失了40万军队!大部分军队都是被游击队打得落荒而逃,也就一部分军队开小差。当然,结果是一样的,新西兰政府军不是骁勇善战的游击队的对手!而新西兰政府军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城市里随时可能出现的小规模战斗。仅以新西兰政府的统计来看,就至少有20万军人是在这种战斗中丧生的,而这还没有算上负伤的数量!
  内战期间,新西兰游击队的损失也不小,但是游击队却在战斗中迅速的壮大,而这一情况,很值得当时的占领军反思。特别是在宣传上,新西兰政府根本就不是游击队的对手!内战初期,新西兰境内有大大小小十多支游击队,但是总兵力不会超过5万(这是从美国政府的资料中找到的数据,应该比较真实),而到了内战的中期,只剩下了5支规模较大的游击队,但是兵力已经达到了20万,其中活动在新西兰北岛北面的解放阵线的兵力达到了8万!而这时候,新西兰游击队也开始从游击战转为了城市战,力求控制一部分城市,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扩大兵源。而到了内战后期,游击队的数量一度达到了50万,也只剩下了北岛上的解放阵线,以及南岛的新西兰解放军。而此时,游击队已经控制了一些偏远地区的城镇,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与新西兰政府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
  整个内战期间,新西兰游击队征召的兵力超过了80万,而战斗损失达到了30万左右。其中,损失最多的是在战争初期与中期。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当时新西兰游击队的兵力为15万左右,但是在英军的全力清剿下,数量下滑到了5万。而在内战中期,游击队组织了几次并不成功的大规模战役行动,而这几次战役虽然都没有让政府军占到便宜,但是游击队却损失了大量的优秀作战人员!
  在整个内战期间,受到伤害最惨重的不是政府军,也不是游击队,而是手无寸铁的新西兰平明。新西兰政府严格限制平民拥有武器,而任何被查到私藏武器的人都会被扣上叛国者与叛乱份子的头衔。而在整个内战期间,新西兰政府还主持了多次清剿行动,收缴平民手中的武器,并且把一些亲游击队的平民关押了起来!
  现在,已经难以找到当时新西兰政府怎么对待武装平民的资料了,但是我们可以知道,新西兰政府曾经在内战期间搞了三次大规模的清剿行动,虽然主要针对的目标是游击队,但是受到伤害最多的还是平民!在这三次清剿中,至少有上百万的平民受到无辜牵连,而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经过审判,就直接被处以极刑!当时是没有那么多的法庭与法官来审判这些人的,很多人在被抓住之后,只要进行反抗,或者是被查出藏有武器,都会被立即枪决!而在5年前,一名新西兰学者写了一本关于内战的书,里面详细的记载了一些当时的情况,而这名学者在该书出版之后,也被激进组织暗杀!现在,已经无法考证这本书里的资料是否真实,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当时的情况,可以说,在内战期间,新西兰几乎是被白色恐怖笼罩着的,任何一点点越轨的行为,带来的都将是杀身之祸!
  要了解新西兰平民在战争期间所遭受的苦难,也许一组数字更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在战争爆发之前,新西兰人口为1500万,而在新西兰政府成立之后进行的第一次人口统计的时候,其人口数量为1450万。而到了内战结束之后,新政府上台进行人口统计时,新西兰人口只有不到500万了。这中间,去掉大概200万赴外的劳工,以及几十万流亡到美国去的新西兰人之外,那么别的人呢?毫无疑问,这就是内战的结果!政府军只伤亡了80万军队,而游击队也只损失了30万军人,加起来才110万,而新西兰平民的损失数量却超过了700万!可以看出来,战争期间,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军人,而是平民,战争就是对平民最大的摧残,而这一点,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改变过!
  毫无疑问的,劳伦斯在新西兰推行的民主选举政策最终失败了,虽然新西兰政府坚持到了内战最后,但是新西兰的情况却最终说明了问题。而这次失败,也让中国认识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即随着战争的发展,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占领区,怎么控制占领地区,成为了当时中国面临着的最大的问题!
  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情况来看,虽然中国军队最终撤了出来,由别的国家的军队来代替了占领任务,但是毫无疑问的,这种代替不可能在任何地区都采用。而且,同盟国本身的战争力量也有限,为了控制澳大利亚军事,以色列的所有兵力都用上去了,而英国也在这里投入了近1/4的兵力,而新西兰又消耗掉了英国1/4的兵力,最终导致英国无法将更多的部队投入到欧洲地面战场上去,这还不是要让中国出兵去参加欧洲战场的战斗,最终的负担还是落到了中国身上!而且,事实也证明,其他国家的占领军的表现不一定有中国军队好,就在新西兰,英国占领军还不是吃了亏,最终证明占领任务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都是非常艰巨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