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6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861

  接着,莫怀聪与海军司令部取得了联系,让第12舰队抓紧时间进行训练,以前来接替第11舰队。此时,第11舰队基本上已经没有战斗力了,一是战舰损失严重,二是大部分官兵的持续作战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年,必须要回去休整,更严重的是,第11舰队一直是前沿部署,很多战舰都没有得到过有效的维护,性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如果再坚持下去的话,恐怕还要出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不好解决,第12舰队才重新建立,绝大部分的官兵都是新手,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训练。而新分配给第12舰队的战舰有的甚至还没有完成海上实验,就被编入了战斗序列。因此,第12舰队要投入战斗,至少也得等到两个月之后了!
  而莫怀聪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中途岛的防御力量重新组织了起来,特别加强了防空力量,以应付美国日益扩大的轰炸。因为中途岛距离瓦胡岛只有1500公里左右,美国的轰炸机可以轻松的攻击中途岛上的目标,甚至不需要脱离自己战斗机的掩护范围。中途岛上的防空问题相当的严重,短短的十多天之内,美国空军就向中途岛上倾泻了数千吨的弹药,似乎要将这个小岛炸平一样,但是中国空军坚持了下来,而且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并不比海军差。在防空作战中,空军的表现可圈可点,拦截的成功率一直保持在75%左右,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战绩了。而随着更多的防空部队的加入,中途岛的防空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解决,美国的轰炸机要想对中途岛进行轰炸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同时,中国空军还对中途岛东面的几座小岛上的美军进行了轰炸,以牵制美国空军的行动,迫使美国空军投入更多的防空力量,而减弱轰炸!
  莫怀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让他指挥下的潜艇舰队全都分散到了夏威夷群岛东面的海上航线上去打击美国的运输船队!此时美国海军虽然控制着东太平洋上的制海权,让中国舰队不赶贸然进入夏威夷以东的海域进行封锁作战,但是美国部署在夏威夷群岛上的军队达到了65万,除了保障这些军队正常的需要之外,还需要为夏威夷群岛上的空军输送大量的弹药等物资。这些物资仅仅依靠空军的战略运输部队进行空投是不够的,毕竟空运的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海运来补充物资!因此,在夏威夷群岛东面进行的破交作战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中国潜艇大批出动之后,马上就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封锁的第一周,两支船队就遭到了大批潜艇袭击,数十艘重型运输船被击沉,上千万吨的物资沉入了太平洋海底。而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夏威夷群岛上的美军部队的补给少了75%,导致美国空军无法持续对中途岛进行轰炸,同时也限制了美国海军舰队的活动!而在中国这一边,美国海军的潜艇部队也在疯狂的袭击着商船。虽然中美海军都派遣了护航战舰为运输船队护航,但是效果并不显著,而这更凸显了潜艇在战争中的重要价值!
  在06年,中美两过超过6成的船舶建造能力是用来补充被击沉的商船的,而为了扩充反潜护航力量,双方生产的作战舰艇中超过一半的也是反潜战舰,其中中美双方都先后建造了小型护航航母,同时扩大了驱逐舰的建造能力。而这毫无疑问的限制了两国海军的扩充速度!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反潜作战的效率仍然不高,潜艇使用的全是远程攻击武器,仅仅一般使用的鱼雷的射程就超过了50公里,远的甚至达到了100公里以上。而潜艇一般都是在很远的距离上发射鱼雷,然后立即脱离战斗,让鱼雷自行攻击。而等到反潜战舰追上来的时候,潜艇早就隐蔽了起来,或者凭借着速度逃之夭夭了。
  真正解决潜艇威胁的还是新式海运工具的出现。早在21世纪初,就有人提出了新式的地面效应飞行器的概念,以取代传统的海运工具,但是,这一新生事物却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重视。当时,地面效应飞行器的最大运载量只有数百吨,即使是一些处于概念研究阶段的项目的最大运载能力也绝对不会超过2000吨。相对于常规的运输船只,2000吨的载重量确实太低了,因为一般的无限航区运输船的载重量都在3万吨左右,后来又提高到了5万吨,而巨型运输船的载重量更是达到了数十万吨,一次就可以满足两个师所许武器装备以及作战物资的运送任务!而这一点,是地面效应飞行器所不具备的!但是,在战争时期,出了运输量之外,速度以及生存能力也相当的重要,所以这种被各国抛弃了的新式运载工具又受到了重视!
  美国是在07年左右首先投入大型地面效应飞行器为前线部队输送物资的。这种飞行器的载重量达到了3500吨,能够运送100辆坦克,或者相当于一个团的武器装备。而其速度达到了250节左右,并且能够飞行5000公里以上。这极大的改善了美国当时面临的海运威胁,并且承担起了向高危险度地区运送物资与装备的任务!而中国也在稍晚一点之后推出了自己的地面效应飞行器,其体积更大,虽然飞行速度慢了一些,但是却拥有无限航程,可以快速的往返于前线与后方,为前线部队提供补充!
  地面效应飞行器一般是飞行在200米,甚至数十米以下的超低空,而并不与海水接触,所以受到的潜艇威胁几乎可以不计。而也正是这一新式工具的出现,让潜艇发生了一次革命,即潜艇不但需要对付海面与海下的目标,还必须要具备对付超低空飞行器的能力!但是潜艇新式武器装备的革命却来得晚了一点,直到08年左右,双方在开始在潜艇上装备大型远程对空导弹,来打击地面效应飞行器,从而让潜艇可以对付这种不与海水接触的飞行轮船了!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的事情,战争双方都在想方设法的保存自己的实力,打击对手,而这也是战争促使科技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双方在战争期间穷精竭虑的投入大量资金来提高自己军队的科技水平,哪还有那么多新式装备的出现,从而带动科技的飞跃性发展呢?
  就拿地面效应飞行器来讲,在战争之前,虽然各国也在这方面进行着研究,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都是理论上的,而且都是以商用,或者是快速运输为目的,其载重量都没有超过1000吨,主要以提高飞行的速度,航程为目的。而正是因为战争需要的推动,双方很快就研制出了载重量更大,飞行距离更远,飞行速度更快的新式飞行器。而到战争结束之前,中国已经研制出了能够载重数万吨,在24小时之内飞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地面效应飞行器了。可以说,这就是因为战争需要促使中国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人力,财力来搞研究,也才有了这样的成果。而一项技术的兴起,也必然会导致别的技术的发展,最终推动了整个科技链的迅速发展!
  对于第三次中途岛战役期间的中美指挥官来讲,他们还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可以利用。而正因为双方都在疯狂的投入潜艇破坏对方的后勤交通线,所以第三次中途岛战役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停止了下来,双方都在调整兵力,以发动新的进攻!
  按照美国方面的标准,这次中途岛作战被他们分别成了两部分,其中前一阶段为第四次中途岛战役,而后一阶段则为第五次中途岛战役。中国方面没有分得这么复杂,将其统称为第三次中途岛战役,而在战役期间双方海军暂时停止作战行动的两个月时间则为战役的休整期。而这种战役划分也更为合理,毕竟双方在此次战役中的行动都还没有结束,而在战役期间调整兵力部署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当第12舰队的整编与训练结束之后,莫怀聪立即让他们部署到了关岛,接着命令谢传正的第11舰队返回那霸进行休整,而第13舰队则入住中途岛,第14舰队在中途岛外围部署,以策应第13舰队的行动!
  第11舰队返回之后,也让道威斯作出了决定,他认为中国第12舰队不可能很快就投入战斗,而随着第11舰队撤走之后,中国在中途岛方向上的防御力量已经被削弱了,他有近2个月时间的机会来夺取中途岛,因此,道威斯做出了最后的努力,下令第5舰队出港寻找与中国舰队的决战机会,同时让已经返回了圣迭戈的第3舰队加快维修速度,以求在登陆作战开始的时候能够支援登陆部队!
  显然,道威斯这次又犯了与上一次一样的错误,将本已经不多的兵力分散使用,而且严重低估了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
  暂且不说第12舰队的情况,如果仅仅投入第5舰队的话,想要战胜第13与第14两支舰队,这已经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了。如果道威斯能够再把时间向后拖2个月,让第3舰队喘过气来,那么胜利的机会就要大很多。但是从总体上来讲,道威斯绝对不应该在此时投入兵力进攻中途岛,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攻占中途岛的机会。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保存舰队实力,以求东山再起。但是,道威斯为了自己的前程,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最终葬送的是美国海军的未来!
  “这应该是好消息!”莫怀聪在知道第5舰队已经全部离开了珍珠港之后,也兴奋了起来,“我们等了这么久,终于盼到这个机会了。说实话,如果第5舰队一直留在珍珠港的话,我还真拿他们没办法,总不能让我们顶着数千架的战机去攻击珍珠港吧。现在他们是自己出来送死,那我们就不要客气!”
  “但是第5舰队的实力也不弱,而且他们肯定会在空军的掩护下作战,不会犯上一次的错误了,所以我们也不容易下手!”张廷贵的意见却保守了很多,“更重要的是,现在第11舰队已经撤回,而第12舰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作战力量,如果真的要让我们去对付第5舰队的话,我们得到的空军支援不会很多,难度相当大啊!”
  “有难度才有挑战,如果什么战斗都非常顺利的话,那么谁都能够当上海军将领了!”莫怀聪此时的自信不是盲目的,经过战争的检验,他手下的两支舰队已经相当的强大了!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马虎大意,要知道,这次美军是拼死一博,他们肯定会全力出战,搞不好,我们要是失误了的话,那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张廷贵是在好意提醒,“将军,我们是掩护中途岛的主要力量,如果失去了海军舰队的掩护,中途岛肯定守不住,所以我们这次必须要非常的小心!”
  “对,肯定会非常小心,美国舰队明天就会进入与我们的交战范围,我们必须得想个万全之策来对付他们!”莫怀聪郑重的点了点头,“现在,关键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把美国舰队引诱出来,让他们得不到空军的支持,这样我们才有胜利的希望!”
  “这个肯定很麻烦,美国舰队的指挥官不会是个笨蛋,他们有前车之鉴,这次不会轻易上当,而且他们的任务也不需要让舰队离开空军的掩护!”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美国第5舰队出海作战的任务到底是什么!”莫怀聪皱了下眉毛,思索了一下,说到,“如果仅仅是打击中途岛的话,那何必动用这么大一支舰队呢,他们的空军就足以完成这个任务了,而且或者几个月来一直在这么做!”
  “但是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毕竟海军的攻击更直接一点,或者是他们前出为轰炸机提供掩护,加强对中途岛的轰炸!”
  “这个可能是有,但是没有必要让一支主力舰队去冒险吧!”莫怀聪摇了摇头,“这段时间以来,美国空军对中途岛的轰炸明显减弱,中途岛成了一块鸡肋,如果是我的话,干脆就放弃这次进攻行动,因为即使他们获得了海战的胜利,要进攻中途岛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几个月的时间,足够我们在中途岛上建立起严密的防御阵地了。所以,他们不大可能是来袭击中途岛的,这没有多大的意义!”
  “将军,你是说,美国第5舰队是来对付我们的?”张廷贵皱了下眉毛,这点他考虑到了,但是一直认为可能性并不大!
  “完全有这个可能!”莫怀聪点了点头,“他们的最高指挥官怎么想的,我搞不明白,但是从第5舰队出征的事情上来看,他们绝对没有放弃攻占中途岛的计划。也就是说,他们会花很大的力气来进攻中途岛。也许,这应该从中途岛对美国的意义上来看,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要想攻占中途岛,首先要消灭的就是我手中的两支舰队,只要我们的舰队存在,他们就别想安心的攻占中途岛,这个道理任何人都明白。所以,现在第5舰队匆匆而来,他们不是为我们,是为什么?”
  张廷贵点了点头,接着说到:“将军,我一直很怀疑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军非要攻占中途岛?从军事意义上来讲,我们虽然用中途岛上的轰炸机对美国本土进行了轰炸,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对美国本土构成的威胁也不大,而他们在夏威夷群岛屯有重兵,我们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凭借中途岛上的兵力进攻夏威夷群岛吧。那么,美国为什么要在这里花费这么大的力气来夺取这点得不偿失的利益呢?”
  “这个问题我其实也没有搞清楚,是不是很奇怪?”莫怀聪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也正是我现在难以作出决定的主要原因。大家都知道,中途岛战役陷入了僵局,而从整个战场上来看,放弃在中途岛的拼杀,将兵力转移到更重要的地区去,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美国方面为什么要继续进攻,即使是担负起成承重的损失,即使是担负起更大的危险,他们还要进攻。这是为什么?大概,战争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事物,而战争本身就是政治的延续,是政治的一种表达手段而已。因此,战争永远摆脱不了政治的干预。那么,我们也许就不难以理解这一点了,这次,美军方面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受到了其政治的影响,也许这关系到某些人的前途呢!”
  “你是说,美国最高指挥官现在还要让部队的进攻,仅仅是为他自身的利益着想?”张廷贵惊讶的张大了嘴,在以往的地区性压倒性的战争中,这类事情并不少,中国自己也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了一些与战争无关的理由,而改变了战争的方向。但是,这次是全面战争,而全面战争中,如果某位指挥官还在为个人的原因而做出错误的决定的话,那他所需要承受的就是叛国的重罪了,这可不是一般的罪行!
  “完全有这个可能!”莫怀聪慢慢的点了点头,“但是这方面的判断我也无法肯定,我们还是先从这次战役开始时的情况入手进行分析。首先,美国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来进攻中途岛,他们在太平洋上全部的海军几乎都参加了这次作战行动,另外准备了数十万的登陆部队,美国在太平洋战区70%左右的空军力量。想必,任何人组织起这么庞大的兵力,就不会善罢甘休吧!也就是说,美国方面是下了决心的,而其整个作战计划也非常庞大,但是却被一些频繁的枝接给害了,导致其前期作战严重失误,美国海军实力大损。结果呢?结果就是美国海军难以夺取制海权,自然也就难以攻占中途岛了。但是,美国的指挥官会因此而改变策略吗?他会放弃这么庞大的一个作战计划吗?也许,这就要看他的性格了!”
  “高级指挥官的性格对战争的影响确实非常大,但是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张廷贵仍然有点不是很赞同这一看法。
  “完全有这种可能,虽然在全面战争中,将领的性格对战争产生的干扰要少得多,但是同时却要严重得多!”莫怀聪看了一眼旁边的上校作战参谋,“你想想看,前两次世界大战中,将领的性格是不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呢?平常,在地区性战争中,军队的控制大权是掌握在政府手里的,又政府来指挥军队作战,而战争的目的是要达到有限的政治目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全面战争之中,政府只定出大的作战要求,而怎么实现这个目的则由军人说了算。也就是说,将军在战争中的地位提高了,而且具有了按照自己意图指挥战争的可能性。这一点,我们也有亲身的感受,比如这次作战行动,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护中途岛,并且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而具体该怎么做,后方并不干预。这一点,与以往的战争有着很大的区别!”
  张廷贵点了点头,虽然他没有参加过以往的战争,但是他已经了解了这一点。如果是在地区性战争中的话,那么莫怀聪将军绝对得不到这么大的权力,不可能单独的做出这么多的决定,从而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战争。更不可能对后方的支援体系做出调整,几乎控制这一场战役。因此,这就是普通的地区性战争与全面战争在指挥环节上的最大区别了!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我可以肯定,这次指挥作战的是美国参联会,而不是白宫,美国总统肯定只会根据战前的情况定出总体目标,比如攻占中途岛,将我们的防线向西推上千公里,控制中太平洋等等,而不会限制军队到底使用什么手段来获得这个结果。好了,目的是明确了,那么具体的执行者就必须根据这个目的来制订他们的计划,也就是说,美国从一开始就定下了要攻占中途岛的计划,并且最终决定了美军的行动。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军队做过一次努力,但是失败了,所以他们现在必须进行第二次努力!”
  “但是只要在发现他们已经无法实现目标的时候,美国方面肯定也会对作战方案进行调整吧!”张廷贵问了一句。
  “这就要看美国将领是怎么想的了!”莫怀聪神秘的笑了一下,“此时如果我们收到了改变作战目的的命令的话,那我也会仔细的考虑一下怎么来改变,以及到底有没有可能达到原先的目的,毕竟前线指挥官对战场的情况更为了解,所做出的判断也更有说服力,而后方也会考虑我的意见,对作战计划进行修改!”
  “这么说来,这其实是关系到美国参联会主席的问题了?”
  “完全如此,这次指挥作战行动的就是道威斯,而他的性格肯定会对这场战役产生很大的影响!”莫怀聪点了点头,“道威斯是个标准的美国军人,西点军校毕业,一路上没有受到多大的阻挠,就成为了陆军上将,并且在前年成为了参联会主席。而他是一个意志很坚定的指挥官,这与陆军出身的关系很大,但是同样的,道威斯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而这也与他陆军身份的关系很大吧!因此,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肯定不会轻易的放弃,只要还有希望,他就会继续执行原来的任务。显然,这就是陆军所谓的坚强。但是毫无疑问的,这种指挥官不适合指挥海战,道理很明显,海军是一支高机动性的,而且以战略任务为主的军队,如果处处都计较得失的话,那海军就将变得一无是处了。因此,我怀疑道威斯是否适合指挥这场战役。但是现在我们手中所获得的情报太少了,还无法对我的这一推断进行证明。如果道威斯真的不想放弃攻占中途岛这个大目标的话,那么他就完全有可能按照原先的计划行动下去,并且对我们发动进攻!”
  张廷贵也看过了道威斯的文件,对这名美国陆军上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不清楚的是,莫怀聪将军做出这样的推断是否正确,如果判断失误的话,那后果就将非常的惨重了!
  “现在的问题关键就是判断美国方面是否改变了计划目标,还是仅仅只改变了计划,仍然在朝原先的目标努力!”莫怀聪皱了下眉毛,给自己点上了根烟,就思考了起来。
  “唯一的办法就是去试一下,才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美国舰队的目的!”张廷贵看着将军那犯难的样子,知道此时做出决定并不容易,因为这关系到两支舰队,还有中途岛上数十万守军的安危!
  “对,我们只有去尝试一下才知道结果!”莫怀从点了点头,“但是,用什么办法才能够尽量的减少我们的损失,同时又知道美国方面的意图呢?”
  “我看,将第13舰队先调出来,让它们不要靠得太近,拉出一定的距离来,摆出个要与美国舰队决一死战的架势出来,就知道美国舰队到底为什么而来了!”
  “你是说,让我们舰队先撤退,留出空间,如果美国舰队的目的仅仅是攻击中途岛的话,他们就会抓住这个机会行动,如果他们的目的是我们的话,那就会放过中途岛?”莫怀聪看了一眼作战参谋,这个建议非常大胆。
  “对,到底要不要这么做,就要看将军对自己的推断有几份信心了!”张廷贵笑了起来。
  “那就不妨这么试一下!”莫怀聪也笑了起来,“但是我们必须密切监视美国登陆舰队的动向,这一点非常关键,我可不想着了美国人的道,如果他们的舰队进攻只是个幌子的话,那么在我们撤退的时候,第5舰队必然掩护登陆舰队在中途岛上登陆,即使其成功的机会非常渺茫,大这也是我们失职的结果!”
  “将军,这点你就放心好了,我已经做好了安排,现在美国登陆舰队还没有集结,没有做出要登陆的准备来,我们完全可以先放心大胆的与第5舰队周旋!”
  “好吧,那你立即去安排,现在就命令第13舰队离开港口,准备向西北方向航行,我们仍然摆在到13舰队后面,暂时不与第13舰队会合,但是第13舰队也别急着离开支援中途岛的范围!”
  很快,中美双方的舰队就开始行动了起来。第13舰队出港之后,第5舰队放慢了前进速度,似乎没有追上来的意思,其实这是道威斯在判断中国舰队的意图,以做出新的打算!
  第13舰队的行动确实带有很大的迷惑性,如果美国第5舰队真的要进攻中途岛,为登陆舰队撕开缺口的话,那么第13舰队的撤退,就是敞开了大门在让美国人进攻,对防御中途岛并没有帮助,最多仅仅是保存了舰队本身而已。而相对于中途岛来讲,一支舰队算得了什么呢?这让道威斯很是不明白,搞不懂中国舰队指挥官是在做什么,难道他们放弃了中途岛,或者说中途岛上的守军有足够的能力对付登岛部队?但是不管怎么样,现在难题交到了道威斯的手里,他需要先搞清楚中国海军的意图,才好做出新的决定!
  要搞清中国海军的意图,那就必须要有时间,因此第5舰队的前进速度慢了下来。同时,仅仅依靠第5舰队的行动显然已经无法让中国做出进一步的反应。而正如同莫怀聪所分析的一样,即使第5舰队加入到了对中途岛的打击中来,他们也无法对中途岛构成多大的威胁。在这一情况之下,道威斯与第5舰队出发三天之后下了一道命令,让分散在夏威夷各岛屿上的登陆舰队集中到了珍珠港,摆出了一副要在中途岛大规模登陆的家架势出来,以迫使中国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反应,从而为第5舰队的行动创造机会!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而中国侦察机也很快就搞清楚了美国登陆舰队的活动,道威斯的这一招确实很厉害,如果换着别人的话,肯定就上当了,但是道威斯的这点把戏并没有骗莫怀聪上当,因为他的这一举动中有几处非常明显的缺陷!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了自己的问题!
第九章
斗智斗勇
  “将军,美国集结登陆舰队,这明显是在准备登陆中途岛,我们应该为此做出反应了!”
  “是啊,老莫,如果美军真的借这个机会在中途岛登陆的话,那么问题就严重了!”舰队参谋长也站到了他那名参谋员的一边,同时还看了一眼这段时间得到了莫怀聪高度信任的张廷贵,似乎害怕张廷贵与他作对一样。
  张廷贵避开了参谋长的目光,他虽然是作战参谋,有权越过参谋长向舰队司令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不管怎么说,参谋长是舰队的一号参谋人员,有着仅次于舰队司令官的地位,所以他还不想在面子上与参谋长过不去。
  莫怀聪慢慢的点了点头说到:“你们先出去吧,让第13舰队仍然按照先前的计划航行,不要急于改变航向。另外,舰队出了加强防空训练之外,不用进行战斗动员。半小时之后,召集所有高级参谋军官开会!”
  参谋长又看了一眼张廷贵这才带着人离开了莫怀聪的司令舱,显然他对莫怀聪的这一决定很是不满,如果什么事情都偏信一个作战参谋的意见的话,那舰队司令还怎么来控制这支庞大的海上作战力量,而参谋长又用来干什么呢?
  “小张,坐下吧,看你开始的样子,似乎很有意见似的,说说看,你对此时美国登陆舰队的行动有什么想法?”
  “将军,参谋长他们的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并不认为美国会在此时发动登陆作战行动!”张廷贵知道莫怀聪很在乎他的意见,不然开始就做出决定了,所以此时也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首先,美国方面缺乏登陆作战的先决条件,即夺取制海权,如果美国舰队没有夺取制海权就发动登陆作战行动的话,这就是在拿自己的陆战队官兵的生命去冒险,而这样的指挥官本身就不大可能存在!即使是道威斯做出这一决定,也会遭到其他人的反对,反过来讲,道威斯本人也极为重视下级部队的安全性,所以他也不可能做出这一决定吧!”
  “对,这点我赞同,那么还有别的理由吗?”莫怀聪点了点头,虽然他不是陆军将领,但是他在大西洋战区的时候与很多陆军还有陆战队的将领的关系都很好,很了解这些人的想法。与海军不一样,海军很重视一场战斗对整个战局的影响,而陆军与陆战队的将领则在战斗中更关心自己部队的情况,特别是官兵的情况,这也是陆军与陆战队更注重战术方面的结果!
  “其次,美国为什么要在我们的侦察下调遣登陆部队?”张廷贵皱着眉毛摇了摇头,“如果美国真的是要登陆的话,在此不利情况下,为了减少登陆部队的伤亡与登陆作战的风险,他们就应该尽量保证部队的隐蔽性,达到突然登陆的目的,显然这也与他们这次战役中的一贯行动相符合,同时这也更能够体现他们最高决策者的意图。但是,美军却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没有在意我们的侦察,更没有任何的隐蔽措施。这与他们的初衷肯定不一样,那么为什么美国方面要这么做?”
  “引起我们的注意罢了,还有什么好猜测的呢?”莫怀聪点了点头,显然他也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
  “那就好,为什么美军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显然登陆不是他们的目的,目的是要迫使我们改变作战计划!”张廷贵腼腆的笑了一下,“第三个问题,其实是最为明显的,从我们这段时间搜集到的情报来看,美国部署在夏威夷群岛上的地面部队并没有集中在瓦胡岛,而是分散在其他岛屿上的,那么登陆舰队集中到珍珠港去干嘛?难道还要它们再返回其他岛屿,把登陆部队接上再出发吗?那这些舰艇返回珍珠港是不是多此一举呢?这又回到了第二个问题上,如果它们不返回珍珠港,而是秘密装上登陆部队的话,不但更利于隐蔽,也更容易集结,这一行动本身就是矛盾的,因此我的疑问就更重了,美国人搞这么多花样,到底是为了什么!”
  “对,出了美军要让我们改变作战计划,达到他们的目的之外,他们向珍珠港内集结登陆舰队没有一点作用,反而暴露了他们的兵力配置!”莫怀从点了点头,“而且,我还要补充上一点,美国第5舰队此时正在向北航行,如果结合上前面的问题来看的话,美国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南下,好一头撞上第5舰队的枪口,被打个措手不及!”
  张廷贵点了点头:“所以,如果我们现在紧急南下,返回中途岛附近海域的话,必然遭到第5舰队的攻击,到时候如果与空军的配合出了什么问题的话,那麻烦就大了!”
  “呵呵,我也这么想!”莫怀从站了起来,“但是我们现在还是先去听一听别的参谋人员的意见吧,毕竟大家人多力量大,能够把事情看得更清楚一点!”
  等到两人到达会议室的时候,特遣舰队的决大部分高级参谋都已经到了,而没来的都是负责值班的。
  “好了,各位,几个小时前,美国海军开始集结在夏威夷群岛附近活动的登陆舰艇,而第5舰队也改为北上,现在,我需要大家对此发表一点意见,以确定美国海军的真实意图!”莫怀聪一来就开门见山的说到了正题上,他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现在,我想先让作战参谋张廷贵上校为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以及他对这一事件的分析,等下大家有意见就提出来吧!”
  这是张廷贵的职责所在,作战参谋在舰队参谋部内是仅次于参谋长的重要参谋军官,往往作战参谋的军衔都不是很高,但却能够得到舰队司令的高度信任,同时以分析见长,个人能力非常突出,且要精力充沛,以肩负起承重的负担。而这也就决定了作战参谋一般都很年轻,敢想敢为,比别的参谋更有进去心,这同时也就保证了中国海军所具备的进攻性,因为作战参谋的意见往往左右着舰队指挥官的意见,甚至比一些稳重的参谋长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到了战争后期,作战参谋的重要性再次得到了提高,成为了与参谋长并列的两大主要参谋人员,因此,可见作战参谋在中国海军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而还有一点不得不说明的是,在这场战争中,新晋升的海军将领有超过一半是由作战参谋出身的,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作战参谋的重要性,以及对海军决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张廷贵言简意赅的介绍了现在的情况,并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故意隐瞒什么,只是按照实际的情况做了介绍,最后他讲出了自己的意见,以及分析的依据,并且为舰队下一步的作战行动提出了想法,当然,这与张廷贵当时与莫怀聪所说的那些没有多大的区别。
  “现在,作战参谋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有什么别的想法吗?”莫怀聪点了点头,示意张廷贵可以坐回来了。
  “莫司令,我并不这么认为!”这时候,一名上校军官站了起来,他是负责舰队航行方面的参谋人员,又参谋长直接统帅。“首先,第5舰队向北航行是正常的巡逻方式,前几天他们也是按照这一方式行动的,只不过现在巡逻的范围扩大了,而这是登陆作战前夕所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其次,美国集中登陆舰队,这也并不奇怪,我们现在所依据的情报基本上都是一个月之前的了,而这一个月之内,美国向夏威夷群岛各岛屿派遣了多批运输船,名义上是为岛上的军队送去给养,但是他们也完全可以依靠这些船只将军队秘密运回瓦胡岛。而这时候,在珍珠港集结登陆舰队,也就正好将烦琐的登陆作战之前的作战准备行动降低到最小限度,同时这也有迷惑我们的作用。因此,美军并不是没有在中途岛登陆的能力,而现在第5舰队已经基本上取得了中途岛东南面海域的制海权,为登陆作战创造了机会,如果美军能够将登陆部队投送过来的话,那么中途岛就危险了!”
  莫怀聪看了一眼参谋长,显然这是参谋长在背后指点的结果。这名上校参谋在分析方面并不见长,而主要的能力是为舰队制订严密的航行计划,此时能够说出样的道理来,显然不是他的能力所能够做到的事情了。
  “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美国一定会在中途岛登陆!”张廷贵没有丝毫的犹豫,很快就站起来反驳到,“首先,美国的运输船虽然在各岛屿之间往返航行了数次,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美军部队已经集结到了瓦胡岛上去。毕竟,作战部队的运送中最麻烦的是武器装备,如果没有了重型武器,以及登陆作战所必须的装备的话,那么美军陆战队拿什么在中途岛上登陆?难道让他们的部队用步枪与我们战斗吗?其次,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美军最近向瓦胡到输送的物资,以及瓦胡岛储备的物资上判断瓦胡岛上部署的美军数量,而这一数量不会超过20万。这20万人中,要扣除珍珠港的5万多海军基地维护人员,五处空军基地的近7万人地面勤务人员,还有岛上的警备部队大概2万人。也就是说,美军真正能够部署在瓦胡岛上的陆战队最多2个师的兵力,而要想依靠2个师的兵力就在第一波突击中抢占滩头阵地,这似乎太困难了一点吧!”
  “那他们也会通过后继输送,让更多的部队上岸,而这些完全可以由空军的运输机来完成!”另外一名参谋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
  “空军战术运输力量太过于弱小了,效率不高,且难以运送重型装备。而美军此时部署在夏威夷群岛上的战术空运力量不足以支撑起大规模的作战行动,除非他们从本土调遣更多的运输机过来,但是这却得占用夏威夷群岛上本就不多的地面资源。当然,作为正规的登陆作战,在开始之前如果准备动用战术空运力量的话,那美军方面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等到战役开始之后才部署战术空运力量,因此,美国也很难以应用战术空军来完成这一任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