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861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就连那些才知道这次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是在中国的帮助下完成的官员都忍不住了。以前一直是美国在欺负中国,现在美国人终于遭到了报应,虽然死的都是平民,但是没有平民的支持,美国政府能够做出以前那么多伤害中国的事情来吗?
  “对了,主席,我们是不是应该将那些毒剂是美国生产的这条消息透漏出去呢?”谈步声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并没有擅自做决定。在这个场合提出来,其实也是要减轻自己身上的责任,如果出了什么纰漏,至少是国家元首同意了的,他就没有责任了。
  何永兴更加知道如果这么做了,那后果将有多严重,一时也难以下决定。
  危险是很明显的,现在的美国就如同被逼急了的狗,看到什么不顺眼的人都要咬是一口,而中国在这个时候再做什么大动作的话,就很容易惹火烧身。所以现在中国是避都避不赢,绝对不适合再做更多的动作了。这可以说是最大的危险,如果这点败露了出去,恐怕惹来的就不只是美国一家的报复了,到时候中国肯定会继“六·四”事件之后,再次成为西方世界制裁的对象。
  好处也是明显的,如果能够借次搞垮美国政府,那美国要想在短期内复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相对来说,民主党入主的白宫更有利于中国今后的发展。相对于共和党来说,民主党的美国政府要温和更多,也现实更多。当然,中间也存在着变数,只是好处更多而已。当然,如果今后几十年,共和党仍然不能执政的话,那美国就算是垮下去了,对中国的阻碍,甚至最后收复台湾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在益处与害处的权衡之下,何永兴终于做出了决定:“好吧,这件事情要小心安排。不应该由我们的人去做,我们可以把这条消息透露给那些希望得到它,且非常可靠的组织,让他们去咬美国一口,狗咬狗的事情还是可以去撮合的!”
  这件事情就算是决定了,马上又转入到下一个主要的问题——政治改革。
  这是今天这次会议的重点中的重点。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南方五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的政治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一半要归功于军队的帮助。在实行军事管制之下,地方官员就失去了主要的权力,完全由军队说了算。这为政治改革扫除了很多的障碍。
  而今天要讨论的是把政治改革推广到全国的事情。这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因为并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有军队的帮助,也不可能在和平时期将所有地区或者分批将另外的省份都进行军事管制,这传递出去的信息将是非常恐怖的。所以在别的地区的政治改革只能非常缓和的进行。
  讨论的结果很简单,利用现在已经取得的经验,先把未进行完的结果完成,然后再继续深化。当然,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并不是说办就能办到的。
  另外一个议题就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了。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军队将领都打起了瞌睡,这可不是他们所能参与的事情。军队一直是经济的破坏者,而不是经济的发展者。
  讨论并没进行多久,因为大部分的问题都由王一林在承担着,解决的办法也是他在想。而这界中国政府可以说是非常能干的一界政府了。大部分年轻人组成的政府具有足够的活力,也有足够的动力,做起事来,那效率绝对不是以前的政府能够比拟的。
  “关于经济的发展,我们只能力求做得更好,最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的国内环境,另外还需要更多的国际援助!”王一林做了最后终结性的发言。这让那些打着呵欠的将领们如同听到特赦令一样,纷纷来了精神。
  “那好吧,我们现在说说军队的改革问题!”何永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组织者,马上把话题转移到了让将领们都在翘首期待的话题上。
  “军队的改革正在稳步进行中,现在我们最缺乏的是资金!”周国辉是这方面的主管,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他的兄弟王一林。这让王一林非常不舒服。
  其实周国辉并不想表现得这么露骨,他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在私底下,周国辉不只一次的用私人关系与政府上的关系向王一林索要更多的军费,但是一直没有结果。钱被劳劳的控制在总理手中,不是说要就能要到的。
  王一林也有难处,他也不是财神,钱不是印出来就有用,不然肯定把所有的财力都拿去制造印钞机了。国家的财富就只有那么多,什么地方都要用,而且出了军队以外,还有社会保障,教育,科研等等更加重要的方面需要国家的投资,所以他这个当总理的也是非常为难,根本就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要求。现在他更恨不得自己就是财神。
  “资金方面,我们已经在尽量的满足军队的需要,但是钱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的,政府的难处,希望军队的同志们能够理解!”王一林这句尴尬的话不但是说给周国辉听的,也是说给另外的将领们听的,更是向更高的领导者表示着自己的意思。
  “政府的难处大家都要理解!”何永兴终于帮王一林解围了,“我们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从别的渠道找到更多的资金呢?”
  显然,这是在打民间资金的主意了。
  “这不行!”王一林马上表示了反对,他不是不想给何永兴面子,而是事实决定绝对不能这么做,“我们已经减少了在工业,服务行业等各种民间行业的投资,把这些方面的发展都交到了民间商人的手中,如果我们再从民间征集资金的话,将严重的窒碍工业的发展,这是杀鸡取卵,得不尝失的做法!”
  这下就堵死了这条路,就算这些将领们心里再不甘,但是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失去了国家工业的支持,军队的战士就只有拿着钉耙,锄头上前线了,当然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何永兴的语气中带着点气愤,是气王一林这么顶撞他,但是那却是事实,所以他也没办法发火。
  “尽量把钱花在应该花的地方,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王一林的话简洁明了。
  “好吧,这是我们制订的军费增够方案!”周国辉早就料到了事情会是这样,在努力失败之后,只有拿出最后的解决办法来。
  军队的胃口还真是不少,王一林是一遍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看着军队提交的这份报告的。
  陆军的换装规模非常大,主要是为适应未来的高强度,高节奏现代化战争,需要很多新的高机动性,猛火力的装备。按照最低的要求,至少要有三个陆军常备军换装。这些装备虽然多,但是大部分都能够在国内生产,所以需要的资金并不多。要知道,同样的装备,在国内生产与从国外采购,那完全是不同的一件事。比如购买一架Su-27,需要2500万到3000万美金,但是在国内生产,就算加上技术转让成本,也能够控制在1000万以下,而且还省下了很多今后的维护费用。不但中国这样,就算美国都一样。美国卖给别的国家的F-16是2000万到5500万美金之间,而他们自己准备的F-16,就算是最先进的,成本也能够控制在1500万美金之下。陆军的费用,王一林觉得还可以承受,这些钱虽然是花出去了,但是也相应的给国内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带动了更多的人能够找到工作,也算是花到了正确的地方。
  海军的经费就没这么少了。已经在船台上的那艘航母是必须要建造下去的,到完工服役,至少还要10亿的投入。而为了长期保持一支航母舰队在执行巡逻或者战斗任务,就算用最紧凑的安排方法,也需要两艘航母,所以另外一艘同级别的中型航母也必须建造。相对于一支航母舰队来说,航母的成本只是三分之一不到。另外还要有相应的护航舰艇与潜艇,还要有足够的作战飞机,不然航母就只是一具海上活动的棺材,没有防卫,也没有攻击能力。而新型的攻击型核潜艇与战略核潜艇的问题却显得更加紧迫,特别是在与美国“弗吉利亚”对抗之后,海军将领深刻的感受到一艘优秀的潜艇在大国交锋中所带来的威胁有多么重要,也许数支航母舰队都比不上,特别是在自己的势力无法到达的地方,潜艇是唯一可以使用的力量。这个还好点,至少现在在技术上遇到了困难,建造经费方面可以拖一下,没那么紧迫了。而海军陆战队换装与扩大的问题也很重要,这可是今后对外行动的急先锋,如果这把刀都磨不亮,那就要坏事了。
  而当王一林看到空军的索要时,已经忘记擦额头上的汗水了。海军的舰艇大部分都可以在国内建造,就算是引进的那些也能够获得足够的技术。而空军的需求就几乎是全面引进别国的装备了。而且都主要是俄罗斯的技术与装备。美国对中国的军事禁运还在持续之中,而欧洲也还没有解除对中国的封锁,所以要想从别的渠道获得尖端的军事技术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当一个市场被垄断之后,那么在价格方面有多高,这是很容易想到的事情。
  “好吧,这些我只能尽量满足,我并不能做出任何的保证!”王一林压下了最后那一页关于二炮需要的清单,确实没心情再看下去了,“而且以我看来,我们不能再一直从俄罗斯购买武器装备了。而且购买的重点不是武器装备,而应该是技术,只有把技术吸收了,以后才能够被我们真正的利用上,光靠采购装备,是无法达到强军的目的的!”
  在军事上,王一林可以说是个门外汉,但是这番话句句在理。这也不是没有例子,印度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印度人的主要武器装备几乎都是靠购买国外的,从士兵手中的自动步枪到海洋上的航母都是买的国外的,这让印度人花了那么多的钱,而军队却仍然是那么一个落后的样子。而且一直使用别人的武器,这对一个大国的军队来说,不但是耻辱,而且也非常不安全。
  “好吧,我们确实应该重点发展自己的技术!”何永兴非常赞赏这点,“我们不但主要是引进技术,而且我们应该把引进的技术都吸收了,发展出更好的来,这样才是最好的办法。即使引进那些先进的技术需要花费更多的钱,也值得那么做!”
  这下没人再反对了,这确实是所有人的想法。但是要想让别的国家,特别是那些西方强国将自己的先进技术拿出来,出售给中国,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光是意识形态的差别放在那,就是一道高高的隔离墙了。
  “难度是有,但是事情是人做的,我们只要努力了,就能够取得相应的回报!”老赵一直在考虑着这个问题,也看到了大家的疑虑与担心,“现在的国际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应该把握住眼前的机会,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这下议题又转移到了外交上来,虽然这与军队并没多少关系,但是这可是关系到军队今后的发展,特别是那么多的先进技术是军队急需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将领都打起了精神。
  “这点我们可以努力,但是难度相当大!”王一林看来也想到了这点,却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现在掌握着比我们更先进技术的国家只有美国,日本,欧洲与俄罗斯。美国与日本是绝对不会把他们的先进技术出让给我们的,而且还会百般的阻挠欧洲将相关的技术卖给我们。而俄罗斯对我们也有所顾忌,所以要想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那欧洲人就不爱钱吗?”何永兴有点奇怪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没人不爱钱,而且现在欧洲也遭受到了经济危机的袭击,他们更需要钱,但是要用好这层关系,就不只简单是钱能够办到的事情了!”王一林心里有点瞧不元首问的这句话,这不应该是一个国家最高领导者应该问出来的话。
  在国家的交往之中,虽然钱是很重要的东西,但是核心还是利益。而钱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利益。而最主要的还是一种微妙的信任与利用关系。所以只用钱就能打通国际关系,那简直是在做梦。这也是为什么几十年之内,台湾虽然花了很多的钱,但是却仍然难以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主要原因了。
  “听说A380下线后,销量并不怎么好,很多国家的航空公司都因为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取消了先前的大部分定单,而把注意力转向了小一点的波音公司的客机……”周国辉笑着提出了一个外交切入点。
  又法德英意西五国牵头,欧洲十多个国家参与的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可以说是美国之外最大的一家航空公司了。而A380是人类有历以来,生产的最大的客机了。本来空客对这种空中巨无霸抱有极大的希望,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夺过波音公司头上最大客机制造公司的头衔,而且全世界的人都对这种飞机抱满了希望(大概只有美国人没那么高兴了)。但是经济危机的突然爆发,让A380的销售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本已经有的300多架的定单也被减少到了100架不到。如果不能够生产500架的话,A380的研究经费都赚不会来,这几乎是一起已经完全亏本的生意了。
  “对啊,欧洲人现在最伤心的就是他们搞出来的这个花钱的东西了,我们能不能在这上面在做点文章!”何永兴把目光转向了王一林。
  在开始大家沉默的时候,几名王一林的助手以及快速的在收集中国航空公司的资料,现在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王一林扫了眼交到自己手中的资料,说:“现在我们国内的航空公司大概有120架左右的大型干线客机,如果完全换成A380的话,需要的钱是无法承担的,但是我们可以暂时将那些B747与B777换成A380了,把该退役的客机都换下来,这样至少能够给空客100亿美金以上的定单。”
  这笔钱是不少了,但是显然还不够,所以何永兴又问道:“能不能在别的支线与中型客机上也想点办法?”
  “这个不是没有办法,但是我们最多只能拿出200亿来购买,这已经是政府能够承担的贷款极限了!”王一林交出了最后的底线。
  “好吧,就这么办!”何永兴点了点头,虽然这还无法完全让欧洲所有国家满意,但是也应该能够起到一点作用了,“看来这次我应该亲自走一趟,就从法国开始吧,至少法国的态度要温和一点!”
  空客的总部就在法国,而且在大欧洲的建设之中,法国是一个重要的核心,法国与中国的关系也一直是欧洲国家中最好,法国也是西方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早在两年前,法国就曾经在欧洲一会上提出解除对中国的军事制裁的事情,当时中国一下就砸给了俄罗斯近百亿美金的武器订购合同,任是谁看到都要眼红。而现在经济危机已经席卷了所有欧洲国家,所以,当这份大蛋糕再砸出去的时候,法国人不能没所表示,也不能不动心。
  “我看重点不应该放在法国!”周国辉是一语惊人,没人不被他的话震惊,“我们的重点应该是放在德国。虽然德国这些年来一直表现得非常低调,而且与美国的关系更加密切。但是德国人手中的很多技术,特别是在坦克,火炮,潜艇,现代化舰艇,以及电子系统方面是我们最需要的,法国在这方面比德国还差了一点。如果能够说动德国的话,对我们在欧洲的外交活动也将有更多的帮助!”
  道理是到位了,但是要大家马上一下改变自己的想法,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德国确实很重要,而且我们也需要德国先进的制造技术!”王一林表示了赞同意见,“但是法国却是最重要的突破口,然后再寻求法国的帮助,搞好与所有国家的关系!”
  “好吧,这次我们的重点就放在法国与德国身上,希望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何永兴当然知道德国的重要性,光是那些军事技术就是所有军队将领们期盼的东西了,“你们需要引进什么技术,都开出一张清单来,另外做好谈判的准备吧,这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访问,我准备以最高规格的国事访问出访这些欧洲的国家!”
  “要不要去英国?”王一林问出了一个敏感的话题,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
  所有人都不再说话了。英国确实是一个敏感的国家。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英国是一个欧洲国家,而且在历史上,英国也是欧洲非常重要的国家,但是从意识形态上来说,英国更像是一个缩小了的美国,或者说是一个美国的跟屁虫。怎么处理英国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了。
  “这次还是先不要去英国为好!”一直沉默的老赵终于发言了,“这也算是我们的一种态度,划清界线,但是却要通过外交渠道表示出我们的另外一种态度,我们是来寻同存异的,我们应该接纳所有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国家!”
  “对,英国我是不打算去了!”何永兴的语气也很坚决,“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转向强势外交,我们已经在一年前表示出了我们的态度,并且通过很多的努力在证明我们的决心,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持这种态度,并且要巩固现在的地位。我们不再是一个沉默的,低调的国家,也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办事,我们要去访问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王一林有点担心,但是所有的将领都激动了起来。虽然这是中国政府的态度,至少外交上是强硬了起来。但是外交都这么强硬了,今后在别的方面,会是个什么态度,那就非常明显了,所以大家都很激动,可以说,一个军人发挥作用的时代终于要到来了。
  很快,就确定了何永兴的出访日程安排首站当然是法国,然后将去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希腊,最后经过俄罗斯回国。可以说,这一趟几乎将所有强大的欧洲国家都包括进去了。而这次外交访问所蕴涵的意义有多重要,没人不知道。
  而作为陪衬,王一林也将在何永兴出访的欧洲的时候出访非洲与拉美十六国,算是表示中国政府照样重视那些地区的国家,并没有一点偏心。总理的出访当然就要低调很多了。而这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意义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可以说这是何永兴的特别安排,是想让在他走后,王一林无法掌握国家的主要权利,算是一种防范的手腕吧。
  本来按照何永兴的想法,周国辉也将在这段时间带领一支军事考察团去另外几个重要的国家,但是国内军队改革的大部分事情都是由周国辉在负责处理,所以无法脱身,最后只得将这件事情交给了另外一名高级将领去负责,周国辉仍然留下了主持国内的军队改革。
  而在主席与总理都离开之后,作为最有权力的人大委员长耿闽成了顺理成章的国家暂时领导者。这也是何永兴唯一能够放心的人。但是事实上,在这段时间内,国家的权利却落到了老赵的手上,也许出了老赵,何永兴是从不会相信任何人了。
  随同他们这些高级官员出访的还有大批的谈判专家与代表,另外还有数十家国内大型民运企业的负责人将一起出访,名义上,这还是一次以商业合作为主要的访问,期间肯定要签定很多合同。当然,真正的用意却并不是这样。这些民间商人其实也是中国政府的砝码,表达出来的意思很明确,中国政府对国家的控制绝对是一流的。而且这是抛给那些被访问国家的绣球,只要与中国合作,得到的不只是中国政府的好处,还能够获得中国市场,这个世界上第二大,并且成长最快,也是最为开放的市场。
  当一切都定下来后,所有的安排自有人去办,还用不着他们这些高级官员费心。当然,在美国遭受到了珍珠港之后最惨烈的一次袭击之后,中国政府的这次出人意料的大规模对外访问,不但让国民倍加自信,更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现象——西方不亮东方亮!
第二章
高卢雄鸡
  飞行在一万两千多米的高空中,王一林并没有感觉到多少的不适。这是他当上国家总理之后,第一次以正式的身份,代表一个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代表一个崛起的大国的第一次出访。虽然他的风光完全被国家元首何永兴对欧洲的访问所掩盖了,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王一林的这趟访问,其意义绝对不在何永兴对欧洲的访问之下。
  “总理,你先休息一会吧!”汪明筌走了过来,把手中的茶杯放在了王一林旁边的小几上,“飞机还有十多个小时才到达累斯萨拉姆,趁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下,以后可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呵呵,不用了,我还不累,而且我也很少有机会静下来好好的看下书了!”王一林别上书签,把书放到小几上,端起了茶杯。
  汪明筌一眼就看到了那本书上醒目的标题——《刘邦大帝》。虽然他知道总理很喜欢看书,特别是对历史伟人的传记分外喜欢,但是当王一林坐上总理这个位置之后,汪明筌就很少有机会看到他有时间看书了。
  “总理,你怎么看这书?”汪明筌对历史的了解并不多,与很多常人一样,对刘邦的印象只是个流氓天子,可以说是开辟了中国历史新方式的第一个平民帝王,也为后世的很多平民创造了一个现实的帝王梦。
  “怎么?你认为刘邦并不是个好皇帝吗?”王一林一看汪明筌的面部表情,就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了,“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刘邦算不上是一个很好的皇帝。但是要知道,由他开创的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存在了最长时间的朝代。虽然在很多能力方面,刘邦确实是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是刘邦却有个比任何人都厉害的地方,那就是知道怎么用人,怎么笼络人心,怎么让别人为他自己服务。这可是当帝王最重要的一点了!”
  对总理的话,汪明筌明白了一点,但是仍然有很多疑惑。从情感上来说,他更佩服霸王项羽,只有项羽那样的人才能够算得上是英雄。但是他却忘记了一点,历史是有平民创造的,英雄并不一定会创造历史。
  “知道萧何的一个故事吗?”王一林岔开了话题,问了一个让汪明筌摸不着方向的问题。
  “萧何月下追韩信吗?这个倒是听说过。”汪明筌勉强想出了一不会错的答案。
  “这确实也是个典故,但是并不是萧何做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情。”王一林摇了摇头,“当年萧何在后方主持政务的时候,就有人警告过他,让他不要让汉王刘邦起疑心。知道萧何怎么做的吗?”
  汪明筌老实的摇了摇头,这个他确实不知道。
  “萧何就把自己所有的亲人都送到了前线的军队中。其实以他个人的影响力,他的那些至亲是根本不会去到最危险的战场的。他这么做,就是把人质交给了刘邦,让刘邦不对自己起疑心了。”王一林自己说出了答案。
  汪明筌更是有点不理解了,不知道总理这时候说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
  “知道这次主席为什么要将我派到非洲与拉丁美洲去出访吗?”王一林也没心情再绕弯子,干脆直接说出了主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