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861

  另外坦桑尼亚之后,王一林一行人又乘坐当年中国援助修建的坦赞铁路向赞比亚前进了。
  赞比亚是一个内陆国家,1964年10月24日独立之后,就于同月29日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赞比亚也是中国在非洲最重要的朋友之一,当然,也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
  赞比亚的资源极为丰富,其铜的储藏量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铜储量的15%,另外钴、铀的储藏量也非常巨大(钴、铀与铜是共生的)。但是赞比亚是内陆国家,所以其发展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窒碍。而坦桑尼亚在与中国合作之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让赞比亚无比的眼红。
  当然,中国与赞比亚的关系并不错。这从毛主席时代就打下了基础。当年为了修建坦赞铁路,中国派出了大量的援助建筑人员到这两个国家去。而现在这条联系着两个国家,是赞比亚最捷便的铁路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将赞比亚生产的矿物与产品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世界各地,也将世界各地的产品与设备输送到这个内陆国家。
  而王一林这次将第二个访问国家选择了赞比亚,就是要将赞比亚建设成另外一个坦桑尼亚,让赞比亚与中国的关系更深一层。当然,中国也完全能够从这里面获取到足够的利益,想想赞比亚那丰富的矿藏,而且很多都是中国所欠缺的矿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总理,你看现在我们是不是应该稍微收紧点口袋?”火车上,汪明筌都没有时间休息,抓紧时间处理着一大批与赞比亚与关的文件。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中国现在自身建设的经费都紧缺,而且还有那么大支军队在等着政府去“喂养”。虽然已经再次宣布裁军20万,将军队数量从230万降低到210万。但是军费开支却一直是个大包袱。210万部队是少了点,而要的军费却更多了。因为留下来的陆军都要逐步改建为数字化部队,即使不会像美国那样将数字化终端送到每个士兵的手中,但是这经费也是很吓人的。即使是每个班配备一个数字终端,也够政府出血了。而空军与海军的需求更多。在陆军大裁军的时候,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战争需要,空军与海军反而还有所扩大,特别是在装备需求方面更多了。
  而在军费之外,还有更多的必须投入资金的行业在等着政府的拨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福利与教育。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降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之后,中国的社会老龄化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以前是十个人吃饭有六个人在从事生产,也许以后只会有两个人生产了。所以怎么安排好社会福利的问题,这将是一个迫切,现实,而且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中国的发展绝对会受到巨大的阻碍。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育。随着科技的力量越来越重要,为了能够在社会劳动力减少的同时增加社会总的生产力,并且降低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可持续的发展,科技已经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了。而这就离不开教育,全民素质的提高已经是非常迫切的需要。以前的9年义务教育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需要,12年义务教育已经提上了日程安排,甚至还有将教育公共化,实行更大胆的教育改革的提议,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事情。从这些方面来看,现在政府绝对不可能大手笔的花钱。
  现在国内生产方面的发展动力主要移到了民间,政府只起到监督与控制的作用,政府的投入是在连年减少,政府的投资也不再是主要的推动力了。而这就需要稳定汇率,稳定人民币,控制通货膨胀,不然现在实行的办法就起不到一点作用。而这又要求政府缩减开支,不但要尽量减少政府赤字,还要将以前拖欠下来的经费尝付完。这又是要政府节省开支。为了国家的健康发展,政府也绝对不能够再大手的花钱了。
  而汪明筌的那句话就很明显了。中国与坦桑尼亚建立同盟关系是为了突破国际封锁,并且为今后的发展坐出一个表率,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而中国虽然也在坦桑尼亚获得了很多的好处,但是与投入比较起来,现在还看不到一点的收益。至少在今后十年之内,中国在坦桑尼亚的投入肯定大于收获。这已经让中国政府的开支出现了很大的漏洞,相当于在国外又背上了一个包袱。而现在如果再拖上个赞比亚的话,那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将会非常的严重,甚至会因为急功近利,会因为实力不支而损害到整个计划。
  “不是那么容易啊!”王一林摇了摇头,吞下了片扑炎痛,这几天他一直觉得头有点痛。
  “回去后好好检查下吧,现在国家可少不了你!”汪明筌把水杯递了过去,心里对总理现在这种超负荷的运转非常担心。
  “我也想好好休息下啊,但是现在没这个空闲啊!”当了快三年总理了,王一林还不知道北戴河是什么样子呢,心里也觉得好笑,“其实赞比亚的问题不只这么简单。你看看地图就应该明白了。”
  汪明筌点了点头,不用看地图,他都知道这次去赞比亚不只是商量投资的问题。在赞比亚的东面是坦桑尼亚与莫桑比克,南面是津巴布韦,西面是安哥拉,北面是刚果(金)。光是从这地理布局上就能够看出,赞比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地带。
  坦桑尼亚是中国的盟国,也是中国在非洲的立足点,得到了中国巨大的帮助,可以说是中国的势力范围了。而南面的几个国家都是由南非前头的南部非洲联盟的国家,西面与背面是西方传统势力范围。所以,谁能够占据赞比亚这个中间地带,就能够在南部非洲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更大的发言权了。
  这里也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中国虽然在以前也涉足过非洲,但是接触是非常少的,最多就是寻求非洲国家在道义与口头上的援助,为中国增加点国际社会的发言力度而已。而现在中国全面援助坦桑尼亚,并且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一改变,就如同在一个平静的池塘里面丢下了一颗石子一样。中国大举,迅速的进入让该地区的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更多的国家马上就采取了观望的态度。所以说,中国怎么对待赞比亚,将是一个表率,是给那些还在中立地位上摇摆的非洲国家的一种表示,能够走好这一步,才是最为关键的。
  这点王一林比谁都清楚,虽然他不是外交部长,但是他对外交的重视并不比别的方面低。而他也知道这点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各方面的发展与利益。可以说,怎么处理与赞比亚的关系,就是为今后的非洲政策定下调了。如果花出过多的钱,而办不好事的话,那是绝对不行的,不然中国肯定要在非洲栽大跟头了。但是要想不花钱就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也是不可能的。这就让王一林非常的头痛,也非常的烦恼。
  “其实我们可以常识着让民间的团体来负责与赞比亚的合作关系,我们政府只起到一个支持与保证的作用。”汪明筌又帮王一林倒了一杯清水。
  “我也想这么做,但是现在还不太现实。”王一林摇了摇头,看着车窗外的大峡谷,现在火车快要进入赞比亚境内了。
  本来按照王一林的想法,这次黄龙飞应该是跟随他一起到非洲来的。黄龙飞在日本的金融市场上搞了多少钱,他很清楚。在政府缺乏资金的时候,怎么利用好兄弟手上的那笔钱,是王一林重点关注的事情。但是处于政治上的原因,黄龙飞被分到了欧洲访问团中。而在去非洲的访问团中,有分量的民间资本家并没有几个,这是让王一林最失望的事情,不然凭他的那张嘴,要处理好赞比亚的事情并不是个难题。现在他是有嘴说,却没有低气,所以很是有难以为继的感觉。
  “那我们只能走一步算了步了。其实我们可以将任务分派下去,这样也能够减轻政府的压力。”
  “这样不行!”王一林马上就否决了汪明筌这个提议。
  所谓的分派,就是将政府接下来的有政治与外交意义的合同分到各个大企业去,让民间来消化。这在别的市场国家来说,也许并不现实,但是在中国来说,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前些年,中国为了外交上的需要,从欧洲空客公司订购的客机都是用这种办法,将政府一口答应下来的定单分到了各大航空公司,现在何永兴在欧洲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为了能够让民间企业接受政府的这种并不合理的安排,政府就必须要保证这些分派到头的是合同定单是保证会赚钱的,不然政府反而会赔上一笔钱。当然,这直接牵动的是社会总资本。钱只有那么多,即使是民间资本,本来是应该用到国内的建设与发展上的,如果转移到了国外投资上,那也会降低国内的发展,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只有在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才会用上的招数。
  “我看也不能完全否认这个办法,我们再想想!”王一林发觉自己开始太冲动了,现在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分派绝对不是个好办法,那不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政府担保,企业还不愿意接合同呢?”
  “这还不简单。”汪明筌对这个相当了解,“在最开始的谈判中,政府与外界的合作最看重的是政治利益与外交关系,还有个面子问题,根本就没有将经济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直接导致这些合同本身就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就算不赔本,也绝对赚不了多少钱,而且需要太多的精力投入,所以没有多少企业愿意接受政府的这种安排。”
  王一林点了点头,显然这说到了问题的关键与核心了。
  “那我们这次就要改变方法了!”既然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就能够解决了,王一林就继续说道,“这次我们就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以企业的眼光来看待这次合作,就算是今后要分派的话,也不辉给企业带来过多的负担,反而能够给企业带来非常实惠的好处,这样,大家不但能够解说我们的分派,恐怕到时候大家都要抢着做了!”
  汪明筌没有接话。这么做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存在着两个问题。之一是这么坐将会让中国政府显得没有多少的合作诚意,这还好解决,凭王一林那张嘴,应该能够说服对方。而最严重的就是第二点,如果这次这么做了,那今后在非洲的政策就定调了,而中国政府那不就成了一个“商业化”的政府了吗?虽然事实并不是这样,但是在平民的嘴中,肯定不是件好事吧。
  “坏处也不是没有,但是我们这次是没有别的办法了,而且这次政府只是牵头,算是做出一个表率,今后还是应该交给民间团体来做,政府应该少干预,只要我们的工作到位了,就不怕麻烦了!”王一林也想到了这点上来。而他这么一说,显然问题就不存在了,如果政府只做这么一次,那么也算是为中国找到了一个更好的下级市场,为中国的产品出口,并且为原料进口开拓了空间,绝对是件大好事。
  两人继续商量了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王一林让汪明筌先去通知那些谈判官员,并且通知那些随团一起访问的民间企业代表后,自己就先休息了,鲜红的太阳已经落到了大峡谷的后面,夜,快要到了。
  在另外一个半球,柏林的夜也慢慢的降临,严谨的德意志人也都纷纷按时进入了梦乡。在德国大酒店,一群人却兴奋得无法入睡。
  何永兴端着一杯黑啤酒,品尝着这种德国人的特产,并不觉得苦涩,而是非常甜美。不单是他,连那些坐在旁边的高级官员,以及几名随团一起出访的军队将领脸上都红灿灿的,不知道是啤酒的作用,还是心情的作用。
  “萧部长,这下你可是要大大的高兴一番了!”说话的是一名中将,很年轻,有的文弱的样子,不像是个军人,而是个学者一样。
  这人是总参技术部部长齐光庸,一个才四十岁出头的年轻科学家,也是负责军队科学研究的将领。他一般很少参加这种大型的对外访问,甚至连普通的出国访问都很少,主要是他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的。而这次,欧洲访问团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获得敏感的军事技术,而其中很多都需要懂行的人来参考,所以他也跟来了。
  而齐光庸所说的是与德国达成的那一大笔的采购合同。这与在法国签定的那些合同不一样,其中的政治意义要小很多,因为很多装备是现在解放军所最需要的。比如在高增压柴油机方面的采购合同,这是新型坦克与舰艇上所必须的设备,而德国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了。另外在燃料电磁AIP系统,雷达系统,远程炮兵系统方面的采购合同也是非常的重要,特别是两艘212级潜艇的购买合同,这让萧扬着实高兴了一把。法国的“海鳝”算是比较先进的了,但是212却是最顶尖的AIP常规潜艇。而且当中国掌握了燃料电池的生产技术之后,可以不用建造很多新的潜艇,直接在现有的R与W级潜艇上就能够使用。这两级潜艇都是双壳体潜艇,改造起来很方便。而要加装法国的“不依赖空气柴油发动机”AIP系统却要难很多,至少在空间安排,以及结构布局上就存在很大的困难。
  “你也不要笑别人,难道你不高兴吗?”萧扬难得这么高兴,说话也“奔放”了不少。
  他所说的是与德国签定的那些技术合同。相对于装备的采购来说,这些技术合同所代表的意义更大。高膛压坦克炮(德国人在这方面可以手是世界上最好的,就连美国人的M1坦克上都装的德国人研制的坦克炮),新型雷达的合作,而最主要的是在数字化单兵系统研制方面的合作,这是对解放军普通士兵最大的帮助了。当然,技术方面的合作很多都是以绝密方式进行的,这些都是敏感技术,不但德国人不愿意让别的国家知道,就算是得了好处的中国都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不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以及战斗方式的变化将为世人所知,这可不是件好事了。
  “好了,你们两个得到的好处都不少,就不要在这五十步笑百步了!”何永兴笑了起来,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紧改口道,“这次德国人这么合作,看来也是有人在给他们暗中通气啊,不然以德国人的一向态度,我们没可能这么快就取得了这么多的好处!”
  “其实我们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说话的是负责谈判的林娜,虽然按照现在的级别,她没多少发言的权力,但是她所负责的事情却让她能够说得上话,“德国政府也拿到了足够的好处,而且现在他们出让给我们的技术不是已经过时,就是在别的国家也有相关的技术,如果他们不卖,还有别的人卖给我们。”
  这话并没错,与法国一样,德国在经济危机中也过得分外的艰难,而已经饱和了的欧洲市场根本就容纳不了德国那么巨大的生产力,他们必须要为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找到一个更大的市场,而中国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按照协议,德国将与法国共同承担今后中国国家铁路的改建,而中国也将从德国引进大量的生产设备。这世界上,生产机床最好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日本,一个德国。日本是不可能把他们最好的生产设备卖给中国了,中国也不可能让日本再从自己这赚钱去养他们那个人口庞大的民族。所以中国只有向德国购买,而德国也很乐意把他们的产品推广到全世界去。
  而在技术方面,德国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精密仪器与设备方面是走在世界的前沿的。但是出售给中国的很多东西并没有代表德国最先进的生产力与科技水平。比如120MM滑膛坦克炮的生产工艺就不是最先进的,现在德国正在帮助美国研制液体发射药坦克炮以及电磁坦克炮,而这些都没有向中国出售。高增压柴油发动机也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技术了,只是中国自己的产品做得没有德国的好,所以必须要向德国购买。燃料电池虽然是新东西,但是俄罗斯也有相关的技术,而且做得并不比德国人差多少。德国是害怕中国在他们这得不到满足,会把所有的合同都交给那头比谁都要饥饿的北极熊,所以才把这代表着当今最先进常规潜艇动力的技术出售给了中国。
  从这些方面来看,德国能够与中国合作,不单单是有法国在背后促成美事,还有中国与德国自身的原因,而且这其中的合作并不彻底。不像法国一样,连他们最先进的“阵风”战斗机都直接卖给了中国,德国出了两艘不带知识产权转让的212潜艇外,就数“豹”2A6坦克最先进了,而中国想要得到的EF2000战斗机却被德国拒绝了,而且还找了一个中国无法反驳的借口,这是欧洲联合战斗机,德国无法一家做主。
  虽然从德国这得到了很多好处,也还有很多不愉快,但是这也让中国访问团满足了,毕竟,先前谁都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按照计划,在军事技术方面,如果能够得到两艘212潜艇就足够了,现在不但潜艇到手,连燃料电池的生产与研究技术都到手了,另外还有Pz2000远程火炮,重型坦克等等装备与技术。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中国的底线,不满意才是怪事呢。
  “主席,过两天我们就要去罗马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我们的谈判加码加高一点?”林娜提出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
  从这些天的谈判中,她已经察觉到这些欧洲国家的反应都比较微弱,特别是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以前那些被视为禁脔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谈了,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也很正常。
  “可以适当加高点。”何永兴考虑了下,“但是我们也不要太过分,显然这次经济危机给欧洲的打击并不是我们估计的那么轻,也许在欧洲整合的道路上,这次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非常大,这是我们的机会,但是我们也不能忘形,不然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好的,我知道怎么做了!”林娜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几名军队的将领,“在罗马的谈判最难的是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萧、齐二位将军,如果你们还有什么额外的要求,请告诉我,我将视情况与欧洲谈判,但是我不能保证能够取得什么样的结果!”
  “好的,好的!我们马上就去准备,明天给你答复!”两人几乎是同时回答。这可以说是以外的惊喜,在这之前,他们连计划的目的能不能达到都没把握,现在还可以满足额外的要求,即使不能全达到,他们也非常满意了。
  “好吧,大家都去休息吧,明天德国总统还将招待我们,可不要给我们中国人丢脸啊!”何永兴下了逐客令。没人敢多留,都老实的退了出去。
  而在下面一个楼层中,还有人有点焦急,根本就睡不着觉。
第五章
德意志鹰
  “空客的股票都处理掉了吗?”黄龙飞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鲜红色的液体在杯子中来回的荡漾着。
  “都搞定了,结果也统计了出来。”李明翰把一份电子文件打开,“你先看看吧,这次我们虽然没有损失,但是赚得并不多。”
  “算了吧,这事就不要多说了!”黄龙飞点了点头,对钱他已经不敏感了。到了他现在的地位,钱对他来说只是个数字而已。
  李明翰心里虽然还有点不舒服,但是也知道这样对政府的抱怨还是少说为妙。事情其实并不复杂。黄龙飞在知道何永兴将要带队访问欧洲之后,就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商机,马上就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上的资金收购空中客车以及几家欧洲大型军火公司的股票。这次黄龙飞也并没有安什么坏心,完全就是想多赚点钱,反正钱是大家赚的,他不动手,还不是一样被别人赚去了。但是黄龙飞现在的空闲资金也确实是太“多”了一点,稍微一动作,就如同收购一般,着实把欧洲人吓了一跳。
  从日本的金融风暴之后,在紧接着到来的经济危机之后,几乎世界所有的金融大国都加强了对金融的管制,防止在动乱时期再发生相似的事情。而欧洲的金融市场受到的破坏是最小的,所以有更多的力量用到这方面来。而当黄龙飞他们的行动一开始之后,马上就被发现了。显然,欧洲人也有自己的一套,很快就查到了中国的头上来。而且能够事先知道这些事情的只有中国人,也只有中国人的金融公司才会这么快就做出反应。
  欧洲人把这当成了是中国政府的一次恶意行为。当然这并不算严重,所以就通过了法国向中国政府进行了暗示。而要查出是谁做的,那也很简单。不要说现在的中国,就算是在全世界范围之中来说,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搅风搅雨的人只有一个。即使与黄龙飞实力差不多的大富翁这时候都在忙着处理经济危机中的烂摊子,也只有黄龙飞才有心情,有精力,有时间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个暗示又很“委婉”的转到了黄龙飞的手中。
  结果很简单,黄龙飞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一个纯商业性的动作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赶紧把自己手中的空客公司的股票都抛了出去,小赚一笔之后就撤了出来。即使政府的暗示再委婉,黄龙飞也知道轻重,所以他并没有别的选择,而且给国家添了麻烦,差点又惹出祸来,他自己也觉得很是难为情。
  “对了,与德国人的谈判进行得怎么样了?”黄龙飞转移了话题。
  他们跟随何永兴到德国已经两天了,虽然已经花了大笔钱在法国,但是现在他们准备在德国投入更多,相对于法国来说,德国的投资前进更为乐观。而在双方政府进行谈判的同时,双方的商人也开始频繁接触,这可是黄龙飞大展拳脚的地方。
  “很顺利,明天有两个正式合同要你去签署,另外,我们准备入股几家德国公司,与西门子的谈判最为重要,我看这需要你来主持!”李明翰也很快说到了正事上。
  这次黄龙飞最看重的就是与西门子的全面合作。在这以前,黄龙飞旗下的产业可以说非常繁杂,用他的话来说,只要是能赚钱的行业他都愿意做,也都在做。而当手中的资本积累够了之后,黄龙飞觉得再这么扩散型的发展下去并不是个好办法了。这不但让公司的组织非常复杂,人事也很臃肿,对提高收益并没好处,还产生了不少的麻烦。所以他准备在这个时候转行,确切的说是确定今后发展的重点。而其中的主要一点就电子与电信。
  西门子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不管是在德国,在欧洲,或者是在全球来说,西门子都是数一数二的电子电信公司。如果能够借这次东风之便,与西门子联合发展,黄龙飞有信心在今后控制大部分中国的相关行业,占据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也肯定是今后最大的市场。
  “好吧,明天我亲自去拜见施瓦茨先生!”黄龙飞点了点头,合上了笔记本电脑,向里面的卧室走去,“你们也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
  “好的!”李明翰应了一声,又继续处理起手中的事情来,他必须要做完了才能够休息。
  德国总统府,今天的晚宴与以往有很多的不同,首先是人就多了很多。
  在德国的政治体制中,总统只是个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实际的权利是掌握在总理手中。当然,在招待中国国家元首这么大的事情中,德国总统还是有义务代表德国。
  何永兴的心情非常高兴,但是当他看到守在总统府外的那么多记者的时候,心情却不再是那么的高兴了。不管是在娱乐明星还是在他们这些政客的眼中,这些记者就如同苍蝇一样,随时跟在他们的身边,挥之不去。
  “主席阁下,能问你一个问题吗?”一名年轻的,长着东方面孔的女记者拦住了何永兴,趁着对方一愣的机会,赶紧问道,“听说中国已经决定引进欧洲的电气化铁路,中国为什么选择欧洲的产品,而放弃了更先进的日本产品呢?”
  何永兴听到对方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以为是中国记者,当他听清楚对方的问题,看清楚了记者胸前的工作证后,才发觉是个日本记者,心里一阵反感,但是却不能不回答这个问题了。
  “首先,欧洲不但将出售产品给我们,还将出售相关的技术给我们,而且还将与我们一起合作研制下一代的电气化铁路,而这点是日本人不会答应的。其次,不管是我,还是我们的人民,对现在正在逐步军国化的日本并没有一点好感!”
  甩下这句话后,何永兴迅速的走进了总统府。
  “主席阁下,你这话是不是代表中国政府的意见,是不是在挑唆中日之间的关系……”看来这女记者也急了,根本就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家元首,何永兴竟然会在这样的公开场合说出这样的话来。如果是在以前,中国人绝对不会这么冲动,所以她也一时无法接受听到的这番话。
  “主席,你的反应是不是过激了点?”林娜也憎恨日本人,但是并不是个极端的仇日份子,对主席竟然在这么公开的场合说出这样的话来也是很难以理解,更是担心,这会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并且给世人造成一种不好的印象——中国与日本已经是水火不容了。
  “这是我们的态度,而且也是对日本人的警告!”何永兴说得很有底气,这时候迎接他们的德国官员也走了过来,他马上就迎了上去,“施罗德总理,真高兴在这又见到你了!”
  “是啊,今天可是为您准备的正式宴会,希望大家不要客气!”施罗德后面半句话是用中文说的,表示了对中国的重视,以及对何永兴的尊重。
  “呵呵,我们当然不辉客气,我们可是最好的朋友……”
  林娜没有心情去听这些外交上的假礼貌,这几天在谈判场中她已经听的够多了,而是有点担心的放慢了脚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