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7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2/861

  火力打击虽然猛烈,但是并不壮观。这已经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了,大部分火力打击都非常的精确,这需要强大的情报系统为支撑,而在没有情报系统支持的情况下,那么就只能够通过过度杀伤来达到摧毁目标的目的!
  魏明涛最为担心的就是情报,虽然中国天军已经在太空战斗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仍然无法保证为战区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与情报支持系统,所以情报问题仍然是所有问题中最严重的一个!为了保证这次进攻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魏明涛几乎将所有能够找到的情报支持系统都调用了起来,这其中包括数百架用于战场侦察以及中继通信的无人飞机,数十支侦察部队,以及大量的电子战飞机。其中,无人机几乎是纯消耗品,美军的防空系统可以轻易的击落这些速度慢,而且自卫能力非常弱的无人飞机。当然,魏明涛并不害怕这一点,他手里有足够多的无人飞机用来消耗!
  美军的反应速度并不快,准确的说,是美军前线部队的反应速度并不快。当第一批坦克越过了美军阵地的时候,美军的防御还没有完全组织起来。从这点至少可以证明,魏明涛他们在战前对美军防御部署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美军没有在防线上投入精锐部队,而那些新编部队以及国民警卫队根本就无法适应这种高强度的战斗!
  现在,是中国军队发威的时候了。被憋了几个月的气一下发泄了出来,中国军队在这一刻,将他们在进攻方面的能力几乎完美的表现了出来!
  负责正面突击作战的是38军。这支部队的历史是光荣的,但是在这次大战中,38军是荣辱参半。他们在战场上有着超越一般部队的表现,但是因为出了苏亚雷,所以38军的名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前面已经说过了,几乎在所有的战场上,38军为了自己的荣誉,被军人视为比生命还要重要的荣誉,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与顽强精神,是其他任何部队都无法比的。而在法德战场上,38军几乎一直在撤退,而且中间还出了一些小问题。魏明涛很好的利用了38军的这种心理状态,这就如同一头受到挑衅的狮子一样,当解开这头狮子身上的枷锁,并且把它放出笼子的时候,恐怕任何敌人都会在它的面前战抖!
  38军的坦克部队就如同一把尖刀一样,直插美军的心脏。魏明涛给38军的任务只有一条,即用最短的时间突击到距离柏林不到30公里的诺因哈根,然后在这里守住,等待后继部队到达!
  对38军来讲,这应该算不上是一个高难度的任务,他们的直线突击距离只有70公里左右,但是,他们却需要在这70公里的距离上突破美军的四道防线,而且还极有可能遭到美军的顽强抵抗。当然,38军的官兵在拿到这一任务之后,也没有畏怯,他们的想法只有一个,38军是“万岁军”,而要想让他们配得上这一称号,并且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他们就只有在战场上用行动来证明!
  38军在头12个小时之内的突击速度大大的超过了魏明涛的设想,他们不但成功的突击到了诺因哈根,而且还一路上击溃了大量美军,最后将没有来得及撤出诺因哈根的美军第117师的师部给包围了!围攻战斗打了不到3个小时,美军伤亡惨重,最终投降,而包括一名准将师长在内的数十名美军参谋军官都做了俘虏。这是战役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诺因哈根是柏林的东大门,虽然柏林东部地区几乎都无险可守,但是诺因哈根则是通往柏林市区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当38军占领了诺因哈根之后,其实就已经将美国部署在柏林东面的防御部队一分为二,北面的美军有一个师的兵力,而南面的美军则遭到了重创。现在,剩下的事情只是怎么利用这些被围困的美军,让美国部署在德波边境南段的更多的军队吸引过来!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军的反应速度之慢,简直让我们无法想象,可能是他们已经适应了进攻,而一时没有进入到防御状态之中来的缘故吧!”
  “不要高兴得太早了!”魏明涛皱了下眉毛,然后指着地图问到,“贝斯科的战斗怎么还没有结束,在那边的是哪支部队,负责防御的美军部队呢?”
  甘明强立即在电脑上查阅了一下,说到:“贝斯科那边应该是36军的装甲旅,负责防御的是美军第78国民警卫队师的一支部队。他们那边的战斗很激烈,这是美军少有的顽强抵抗中的一个了!”
  魏明涛点了点头,说到:“去通知齐飞,他们有任务了!”
  42军的驻扎地点比较靠后,毕竟他们是低空突击部队,如果部署得太靠前的话,就会占用其他重型部队的基地,而且他们也不需要在前线发动进攻!而当42军的官兵看着其他部队都已经投入到进攻中去的时候,也是心急如焚,虽然军长已经告诉了他们,将有重要的任务交给42军去完成,但是现在眼看着美军逐一被吃掉,大家都担心等轮到他们上场的时候,恐怕连口剩汤都没有了!
  当任务一分配下来,齐飞毫不犹豫的就命令低空突击旅出发了。他并没有跟随部队去作战,这让参谋部的军官感到很奇怪,因为军长一直喜欢战斗在第一线的,而这次却例外了!当然,齐飞有自己的想法,他可不是那种卤莽的笨蛋!
  战斗才打了不到20个小时,魏明涛就把作为战役预备队的42军给用上了,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前线的战斗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轻松。很显然,后面肯定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所以齐飞没有茫然的行动,他在等着更好的机会呢!
  当42军的低空突击部队到达的时候,贝斯科的战斗也很快结束了。虽然第78国民警卫队师的防御很顽固,但是他们却无法同时应付来自地面的重装甲部队,以及来自头顶上的低空突击部队的联合攻击。
  当地图上的红色标记变成了绿色标记的时候,魏明涛也轻松的笑了起来。42军的官兵肯定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给他们表演的机会,那他们就不会忘记!但是,现在战场上的情况却并没有这么轻松。经过了一天的调整,美军方面也终于对这次中国军队的反击产生了威胁感,他们的行动也开始了!
  在欧洲大陆的战场上,中国军队的战术反击并不少,比如在法国,42军的战术反击就对拖延美军进攻速度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而在德国战场上,42军以及其他轻型部队的反击则让美军无法迅速的控制德国,让魏明涛的部队从容的撤出了德国。但是,不管是在哪,以往的反击几乎都是战术性质的,所要达到的也仅仅是战术上的目的,中国方面投入的都是轻型部队。最初,美军方面也认为中国军队的这次反击也是战术性质上的,所以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但是,当两支在柏林东部防御的部队分别在诺因哈根与贝斯科分别被歼灭之后,美国人终于认识到,这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战术反击了,中国方面投入的反击兵力主要都是重装甲部队,而不是轻型部队!
  距离最近的美军是驻扎在吕本的第72步兵师,该师在战役开始后20小时接到了命令,前往贝斯科救援,但是他们还没有出发,贝斯科就已经沦陷了,所以72师最终的目的地改成了利伯罗瑟,他们不再进攻,而是在加强防御!
  这些战场情报都源源不断的被送到了魏明涛的战区指挥中心,在经过了中央电脑的处理之后,大部分有用的,或者说是最重要的信息显示在了魏明涛面前的那台高分辨率战术电子地图上,而其他一些有用的,但是次要一点的信息则显示在了其他各参谋的显示器上,然后由这些参谋来判断哪些次要信息有重要的作用,会对司令官的判断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然后再由他们决定是否将这些信息传送到司令官的大屏幕上。毕竟,很多细节上的工作仍然是电脑所无法完成的,必须要由人脑来做出判断,而这时候,一个优秀的参谋部就成为了司令官最为重要的辅助力量了!
  魏明涛的参谋部绝对算得上是经验丰富,且能力十足的优秀参谋部了。当他发现美军没有如同他所预料的一样发动进攻,而是开始在建立防线的时候,魏明涛感觉到,这次战役反击行动并不会像他所想象的那样发展下去了!
  甘明强也在第一时间内察觉到了这一点,他说到:“老魏,情况看来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好啊!”
  魏明涛苦笑了一下,慢动作般的点上了烟,然后说到:“本来我就没有指望会按照计划那样发展下去,至少,我们对美军指挥官的能力判断是没有问题的。这次遇到的是个精明的对手,这让我们的指挥更为棘手了,但是这也更加刺激!”
  甘明强摇了摇头:“刺激归刺激,但是我们还是必须要保证获得胜利吧!”
  “这是肯定的,不然我也不会留上一手了!”魏明涛来回的渡了几个圈,最后在地图前停了下来,“让38军从诺因哈根撤出,向南前进,但是速度不要太快,让他们在明天傍晚之前到达贝斯腾塞就行了。另外,36军向东移动一点,修建防御阵地,把39压上去,摆出进攻柏林的架势出来!”
  看着魏明涛的这一番部署,甘明强眉毛一皱,问到:“你准备真的打柏林?”
  魏明涛笑了起来:“老甘,别人看不出我这安排的意图,那是应该的,但是你怎么也会看不出来呢?”
  甘明强愣了一下,又仔细的看了一眼新的部署,然后说到:“你是准备把美军逼上来?”
  “对,这次,既然美国佬要跟我玩,那我们就玩大一点!”魏明涛指着地图说到,“美军不仅仅在南面有部队,而且他们在柏林西面也有大量的部队。我们摆出进攻柏林的架势出来,难道美军不救援柏林?即使他们知道这是个陷阱,但是德国政府的压力也会让他们不得不重视柏林防御的。所以,到时候,四面八方的美军都会压过来。只要美军一动起来,我们的机会就到了,我们的特点就是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甘明强也笑了起来。魏明涛的特点在这次的指挥中表现得一览无余,他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指挥官,其战场应变能力非常强,而且往往他会将目标锁定得更大一些,当然,魏明涛没有失败过,希望这次也不会失败吧!
第十一章
平原逐鹿
  中国军队在柏林方向上展开的猛烈进攻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测,毕竟在当时看来,中国方面仍然是以战略防御为主的,而要动用这么多的部队对柏林这座并没有太大的军事意义(但是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的城市发动进攻,这就必然要减少在其他战线上的防御投入,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但是,当柏林告急的时候,谁也不怀疑中国军队这次的反击不是战术性的,虽然还算不上是整个战场反击的开始,但是至少应该是一次战役级别的反击行动!
  美军指挥关尼古拉斯将军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计划中,柏林本身就属于那种可以消耗的城市。德国北部平原上几乎无险可守,而柏林又正好是这个地区的中心城市。虽然,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柏林是欧洲大陆的交通枢纽,但是说白了,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军事价值,至少从现在尼古拉斯将军的计划中来看,柏林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柏林本身就是用来吸引中国军队的注意力,并且让中国在这里消耗军队的地方。那么,中国军队进攻柏林,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尼古拉斯并没有想过要加强柏林的防御,他反而认为,如果能够利用柏林防御力量薄弱的现象来吸引跟多的中国军队去进攻的话,那么就能够让他在其他方向上找到机会!
  美国的军政体系决定了军人在战场上有着很大的决策权,虽然美国总统与中国国家元首一样,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但是文官出身的总统几乎不会在战争中干预将军们的战场指挥行动,总统的任务只是根据政治上的需要,为军队制订大的战略方针,并且保证军队在作战中的后勤保障。这一点,与中国的军政体制非常相似。但是,话说回来,战争本身就是政治的延续,既然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那么政治家就没有理由不对战争产生影响了!
  尼古拉斯将军在美军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可以说,他是通过这次在欧洲的战斗才出名的。这就决定了他是个资历很浅的将军,那么在做出军事决定的时候,就不得不受到政府的影响。比如,在决定向东进攻的终点时,尼古拉斯认为应该将东部战线控制在波兰与白俄罗斯(俄罗斯战败之后,其庞大的帝国被瓦解,原先的几个主要加盟共和国都独立了出去)的边界线附近。但是最终美国政府却决定将战线控制在德波边境。尼古拉斯不得不接受了这个政治上的决定。当然,这次尼古拉斯又不得不接受政府施加的影响了!
  在中国军队摆出要合围柏林的架势之后,德国政府首先急了起来,这可是德国的首都,几百年来,一直都是德国(普鲁士)的首都,而且是德国人的象征,如果柏林沦陷了的话,那么德国人的意志与士气必然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其产生的震荡是难以形容的!
  美国政府也很快受到了影响,毕竟德国是最近才倒向美国的,如果德国的情绪出现了动摇的话,那么谁能够保证其他的国家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呢?更重要的是,美国要想在欧洲站稳脚跟,就得让所有的欧洲人相信,他们有能力在这里战胜中国,将中国军队赶出欧洲。如果柏林沦陷的话,那就只能够证明,美军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也是脆弱的,而且中国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欧洲战争的胜利!结果可想而知,美国得到的支持必然要降低。从这一政治厉害关系来看,美国政府也不会容许柏林沦陷!
  这就是尼古拉斯受到的政治影响。在此之前,他几乎没有考虑过要在柏林投入多大的兵力,因为他计划集中兵力在奥地利展开进攻,从而迫使中国方面放弃在柏林的进攻。尼古拉斯对此时中国军队的能力相当清楚。虽然中国方面已经做出了向欧洲增兵的决定,但是新调遣的第5集团军群还没有到达,而第2集团军群已经被分配到了中东战区去。中国部署在欧洲的仍然是第3集团军群,其兵力规模在15万到20万之间。而这点兵力是无法对欧洲战场产生绝对性影响的。尼古拉斯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相信,只要能够抓住机会的话,那么趁中国军队进攻柏林的时候,在南部战线上打破僵局,这就必然带来更重大的胜利!但是,现在尼古拉斯不能这么做了,在政治家的眼里,丢了柏林的话,那么是用整个奥地利都无法换回来的巨大损失!所以,尼古拉斯必须要修改自己的计划,将重点重新放到欧洲大陆北面的平原上去!
  看得出来,尼古拉斯在政治方面的觉悟并不高,这点,魏明涛早在英国战场上就已经看出来了。而现在,魏明涛要利用的就是这一点。当初,他发现美军的部署重点转移到了南部地区之后,就立即发现了尼古拉斯这一致命的缺陷。当然,魏明涛的政治领悟能力是很高的,他清楚的知道,柏林即使没有军事价值,也有着重要的政治价值,只要柏林受到了威胁,那么美军的全盘部署都将陷入混乱之中。而这就是魏明涛所需要的机会,只要美军阵脚乱了,那么他即使没有足够的兵力,仍然能够达到战役反击行动的最高目的!
  对战场局势的判断,考验的就是指挥官的能力,在这点上,魏明涛毫无疑问的占有了巨大的优势,而再将这种优势转变为胜利,那就是部队的事情了!
  美军的混乱很快给了魏明涛一个巨大的机会,当战场上的局面出现变化的时候,魏明涛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情报显示,科特布斯的美军正在重新集结,而且他们已经派出侦察部队向北运动了!”
  “很好,跟空军方面联系,该他们行动了!”魏明涛脸上的疑虑已经一扫而空,此时他感觉到,整个战场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已经成了这场战役的主宰者!
  “情报正在传送,空军已经开始行动了!”
  甘明强却显得有点忧虑,因为这变化来得太突然,让他一时无法肯定这就是美军的真实行动,如果这仅仅是个圈套的话,那么后果就相当严重了,因为在南面,他们几乎没有部署任何防御兵力!
  “老魏,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南面留点力量?”甘明强终于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魏明涛看了一眼参谋长,然后坚定的摇了摇头:“不,老甘,这次相信我的判断吧,没有必要在南面留下更多的部队了,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预备队!”
  这就是魏明涛必须要设法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即他必须要用有限的兵力来获得尽可能大的胜利,而这就要求他必须要跟彻底的了解对方的行动,对自己的判断充分信任,将兵力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而不是浪费在后方!当然,魏明涛绝对相信自己的判断,只不过要想以此说服别的人,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甘明强看着魏明涛的眼睛,他知道要相信魏明涛很容易,但是要想以此确保整个欧洲战场的局面却太为疏忽大意了。足足过了十分钟,甘明强才微微的点了下头,说到:“老魏,我相信你的判断,但是……”
  魏明涛笑着打断了甘明强的话:“你是说,怕后方不同意我这样的部署?你放心好了,既然是我自己来决定这次行动的,那么就没有必要担心后方总参谋部的反对,这点决策权我还是有的,而且我会承担起所有的责任。老甘,相信我一次,只要两天或者三天的时间,你就会知道我的部署有多大的必要性了!”
  这次,甘明强没有犹豫,他说到:“好吧,老魏,既然你对自己的判断有这么大的信心,那这次我们就放开手脚干他一场。给总参谋部的报告我会晚两天写的,到时候,我们拿结果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魏明涛很感动,因为甘明强又一次好无条件的支持了他的决定,而这对魏明涛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原本,写报告的事情是由司令官负责的,但是自从出了苏亚雷叛逃的事件之后,这一工作就交给了参谋长负责,由参谋长负责与总参谋部联系。很显然,这削弱了或者说是分散了前线指挥官手里的大权,让其受到了参谋长的节制。只要参谋长对前线总指挥官的决定有疑惑的话,都可以通过向总参谋部汇报情况的方式,来否决前线总指挥官的决定,让总参谋部介入前线战斗的指挥程序中来!这是一道必要的限制措施,而且起到的效果非常的明显。当然,这更加要求前线总指挥与自己的参谋长能够更密切的配合,不要因此而耽搁了战斗的事情。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魏明涛与甘明强这对组合还是天衣无缝的,至少两人在相互信任这一方面没有丝毫的问题!
  魏明涛的决策在得到了参谋长的支持之后,他也就解决了最后一个问题,现在所需要的,就只是前线部队怎么执行他的命令,把战斗打好了!
  作为魏明涛的“嫡系”部队,第3集团军群的官兵很快就明白了他们在这次战役中所必须要发挥出来的作用有多么的重要。虽然其中有些部队在以前并不在第3集团军群的编制范围之内,比如38军与39军,都是临时编入第3集团军群的,但是这两支王牌部队的指挥官都非常佩服魏明涛,甚至可以说到了崇拜的地步,所以,魏明涛在指挥起这两支部队的时候,也是如臂使指,感觉非常的灵活。而这绝对是赢得胜利的最基本保证!
  美军的行动很快就遭到了打击,中国空军的动作非常的迅速,没有给美军太多集结的时间,猛烈的,高强度的轰炸粉碎了美军在前线进行集结,并且发动反击的希望。当然,这些问题美军也早就预料到了,中国空军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其作为战术与战略打击核心力量的地位非常的明显。不管在哪个战场上,中国空军的作用与表现都非常的抢眼。因此,当美军无法进行大规模集结之后,只有迅速的发动进攻,不然的话,他们的所有兵力都将被中国空军给消耗掉!
  空中战役就不多说了,美国空军也不是吃素的。当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空中力量之后,战场上的制空权一时陷入了僵持阶段,谁也奈何不了谁,而且双方的地面部队都受到了空中威胁,而最终能够决定胜负的还是双方的地面部队,时间上,已经不允许双方的空中力量决出胜负,再来确定地面战斗的胜负了,而必须同步进行地面战斗,因为双方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地面战斗的深入准备工作!
  在地面进攻方面,美军的战术思想与中国军队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中国军队在正规地面战斗中非常重视重装甲部队的作用,特别是在平原,沙漠等较适合坦克作战地区的战斗中,重装甲部队都是进攻的中流砥柱。当然,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装甲兵,不但拥有最先进的装甲战装备,而且有着素质最好的装甲兵官兵。这是中国能够在俄罗斯战场上纵横驰骋,并且迅速的战胜俄罗斯的一个主要原因。相反,美军在登陆欧洲之前,其主要的作战地点是南美洲北部地区的山地与丛林,装甲部队在这样的地区很难以发挥出威力来。所以,美军更重视轻型突击部队在进攻作战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尼古拉斯将军已经在欧洲战场上提高了装甲部队的重要性,并且在多次战役中将装甲部队放到了主力位置上,但是实际上,美军的重装甲部队在战斗中的表现一直都不怎么样。以往,他们遇上的只是欧洲国家不堪一击的地面部队,以及执行战术反击任务的中国轻型部队,所以其问题还没有完全的暴露出来。但是,当他们与中国的装甲主力军团遭遇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严重缺乏作战经验的美军重装甲部队在正规的战场上,根本就不是中国装甲兵的对手!
  在战争爆发之前,中美两国每年都会举行数次大规模的演习,而这其中,双方重装甲部队的模拟对抗演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了。虽然当时中美双方都只能够从获得的有限情报中来判断对方装甲部队的战斗力量,但是在双方各自进行的多次模拟演习中,结果都非常明显,美军的地面装甲部队根本就不是中国坦克部队的对手。而这次,当双方的坦克部队首次在欧洲北部的平原上遭遇的时候,以前的所有演习结果都得到了一次实战考验的机会!
  装甲部队对作战环境的要求很高,虽然在太平洋的岛屿战斗中,也有不少的坦克参战,但是这些坦克往往只是活动的火力点,是步兵在进攻中的支撑力量,并没有在战斗中形成装甲突击力量,所以,太平洋上的岛屿争夺战对装甲部队并没有太大的考验。而在大多数的战场上,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装甲部队的发挥也很有限。欧洲北部地区的平原绝对是装甲部队作战的理想场所。早在第一次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就多次模拟在欧洲平原上的大规模装甲战了!而在欧洲内战之后,中国方面也多次考虑到了在欧洲平原(包括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上的装甲作战。俄罗斯入侵欧洲的战斗几乎就是依靠他们的装甲兵获得胜利的。同样的,中国对俄作战也主要是依靠装甲部队获得了胜利!这次,轮到中美的坦克在欧洲平原上大打出手了,那么到底谁的尖刀更加锋利,谁的盾牌更加坚固呢?
  双方装甲部队第一次交手是38军向南迂回的一支坦克营与美军的一支侦察部队之间的战斗。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型战斗,是一场遭遇战,但是这却很能够说明当时中美双方的装甲部队的能力问题!
  这个坦克营的指挥官是罗成佑少校,他们营一共有32辆坦克,本来的完整编制应该是38辆坦克,但是他把一个排留在了营地,另外还有两辆坦克因为出了故障而无法参加这次的行动了。
  少校是在距离美军的侦察部队还有25公里的时候收到了无人侦察机发来的情报,接着,他就做出了与这支美军交战的决定,对38军的官兵来讲,能够打一次伏击战,这也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美军大概有一个营的坦克,另外还有一个营的机械化步兵,坦克数量在30辆左右,还加上30多辆步兵战车,我们的敌人来头不小!”
  “怕什么?”罗成佑就如同所有的装甲部队指挥官一样,有着很大的脾气,似乎坦克发动机的巨大马力都不足他脾气大一样,“美国佬应该还没有发现我们,而你看一下现在的战场情况,这支美军装甲部队应该是执行侦察任务的,他们的侦察分队的规模还真是不小啊,我们就在这里吃掉他们!”
  “这里?”一个连长疑惑的皱了下眉毛,他不是害怕战斗,如同别的官兵一样,他也渴望能够打起来,只不过,要对付比自己强大的对手,那就需要有一个好的计划!
  “对,你们看一下这附近的地形!”罗成佑调出了这附近的电子地图,“西南面是一座小山丘,我们把一个连埋伏到那后面去。而东南面是一片森林,在那边也埋伏一个连。然后,我带着另外一个连继续向南前进,在与美军遭遇之后,我会做一定的抵抗,然后装做力量不支而向北撤退,美军肯定会追过来,到时候另外两个连就负责切断美军的后路,以及从中部将美军切断,而我则在前面挡住美军。我们给美国佬上一课,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装甲兵的伏击作战!”
  三个连长都有点不敢相信的样子,连参谋长都摇了摇头,说到:“这是不是太简单了一点,这样的伏击战术没有任何的创意与新鲜感,难道美国佬就看不出来?”
  “正是因为这一战术非常有效,所以被经常采用。当然,风险是一定有的,但这总比我们硬着头皮去对付有步兵支持的坦克部队要好得多吧?话说回来,要是美国佬不上当,我们再组织起兵力发动冲锋,按也不迟!”
  “营长,干吧,我都等不及了!”二连长也是个急性子,他可不在乎什么战术安排,只要打起来就好。
  罗成佑点了点头,看了眼另外两个连长,在得到了同意之后,他又看向了参谋长。
  “好吧,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干!”参谋长最后也只有赞同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战术安排了。
  罗成佑立即分配了作战任务,然后他就带着三连出发了。
  美军的侦察部队并没有太强大的前进侦察力量,他们携带的一个单位的无人侦察飞机(12架)已经在前面的行动中全都消耗掉了,而按照要求,他们还必须要向北前进30公里,在到达了梅尔基斯布赫霍尔茨之后才能够停下来。当然,这30公里对一支机械化部队来讲,也就半个小时左右的行程了。所以,美军的指挥官虽然认为在没有前进侦察手段的情况下,部队深入敌人控制战区内的行动相当危险,但是只要坚持半个小时,他们就能够完成侦察任务,然后就可以返回了!
  美军的前进速度算不上很快,沿着公路,两个连的坦克在前,中间是机械化步兵,而跟在最后面的是最后一个坦克连。这是侦察部队的标准队型,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前面的两个坦克连有足够的能力挡住进攻,而中间的机械化步兵也能够迅速的支持坦克部队作战。更重要的是,后面的坦克连即可以充当预备队,在必要的时候加入到战斗中去,而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这个连还可以作为突击部队,率先进行突围作战!当然,美军的指挥官是按照标准的战术安排来执行这次任务的,他不希望在这次任务中有什么意外“收获”,因为他不想冒险!
  突如其来的炮击立即将最前面的两辆坦克打瘫了,而战术侦察系统立即判断袭击来自北面,而且迅速的找到了开炮的中国坦克。双方的战斗迅速的爆发了!
  罗成佑没有给对手太多的机会,在前10秒钟之内,他的坦克就发射了3发穿甲弹,其中两发命中目标,一发脱靶,这个结果还算不错。而美军的反击也非常迅速,罗成佑刚刚把坦克退下来,一发炮弹就从坦克的上方飞了过去,如果晚两秒的话,他就被命中了!
  有了高度智能化的电脑支持,坦克之间的战斗节奏非常快,而且双方几乎都是在利用着几秒钟的时间发动攻击,然后隐蔽,寻找下一个炮击点,接着在开火,隐蔽……这样的战斗对作战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如果反应慢一点,或者是判断错误的话,那么产生的后果就是被敌人消灭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2/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