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7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0/861

  “可以,等下我就派人送你回去,明天54军是预备队,这次先让其他部队上去学点经验,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第3集团军群还是主力!”
  当晚,魏明涛派人送两名军长回了自己的部队,同时他也向参谋部下达了新的命令,准备第二天的战斗。与其他指挥官不样,战斗开始之前,魏明涛好好的睡了一觉,养足了精神。但是,当天晚上,魏明涛却并没有睡好,因为他一直有所担心,战争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即使临近结束了,也充满了危险与变数!
第十三章
灭顶之灾
  当莫怀聪到达“世昌”号的时候,最后一批攻击机正在航母上降落,而战列舰编队也已经停止了炮击,正在等待补给舰为其提供弹药。
  “战斗结果出来了,12个导弹发射阵地全部被摧毁,而另外8个可疑目标也被摧毁,这次打击行动圆满结束!”
  “还有新的发现吗?”虽然换了个司令部,但是参谋人员都得到了通知,而且莫怀聪也认识这里的大部分参谋,所以很快就开始了工作。
  “暂时还没有,如果要确认美军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的话,那么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要让舰队继续在这附近巡逻吗?”支援舰队参谋长这是明知故问。
  “不,没有必要,立即组织舰队北上,我们去支援白参谋长那边的战斗!”莫怀聪摇了摇头,“现在我们已经在马德拉群岛上部署了岸基航空兵,即使美军还有残余的目标没有被摧毁,也交给他们去完成吧!”
  支援舰队参谋长蒙英杰立即下达了舰队出发的命令,显然他也不想在这里继续呆下去了,加纳利群岛确实是一块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而现在,能够到战斗更激烈的地方去,他也非常乐意,就让岸基航空兵派收拾这里的烂摊子吧!
  “有关于白参谋长那边的消息了吗?”等到蒙英杰回来之后,莫怀聪已经坐到了司令官的位置上。虽然他把大西洋舰队分成了两部分,但是他同时兼任两支舰队的司令官,而支援舰队参谋长其实只是一个副职,没有多少实权的。
  “半小时前收到的消息,他们成功的打击了第2舰队,虽然没有全歼第2舰队,但是已经迫使其回撤,同时,主力舰队受到美国潜艇攻击,但是损失不大!”
  “看来,白涛这次的判断正确了!”莫怀聪笑了一下,“现在还不是大意的时候,主力舰队现在在干什么?”
  “正在准备向南返航,白参谋长判断美军会出动远程轰炸机对他们进行攻击,所以现在正在组织舰队防空!”
  “白涛这小子看来还是有分寸的,如果我是美国的指挥官,就会立即派遣轰炸机进行轰炸。当然,这要看美军的联合指挥系统到底有多强的控制能力了,如果做得好的话,就应该让潜艇与轰炸机同时发动攻击,到时候他的麻烦就大了!”
  不幸的是,莫怀聪这次言中了。白涛在完成了对第2舰队的打击行动之后,决定见好就收,所以让舰队立即南下,同时加强了舰队防空。但是此时,已经是危机四伏,就在距离主力舰队周围不到100公里的范围之内,数十艘美国潜艇正在集结,而美国东海岸附近的十多座机场上的战略轰炸机也开始起飞,一场大规模的袭击就要开始了!
  白涛丝毫不敢大意,但是他却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虽然前面驱逐舰已经发现了数艘潜艇,并且至少击沉了两艘潜艇,白涛认为美国潜艇的偷袭行动已经结束了。但是,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次美国潜艇不仅仅是偷袭,那几艘潜艇只是执行监视与侦察任务的,而更多的美国潜艇则埋伏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而且准备发动大规模的攻击,而不是偷袭!同样的,白涛虽然判断出美国会使用轰炸机对他进行轰炸,但是绝对没有想到,美国几乎调动了部署在东海岸地区2/3的轰炸机力量,要不惜一切代价摧毁这支中国舰队!而这一切,就是白涛轰炸百幕大群岛惹的祸,这次,美国就算是拼了老命,也要算清这笔账了!
  攻击部队返航之后,白涛让飞行员去休息,只是增加了两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而这一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因为要阻止数百架轰炸机的攻击,那么点战斗机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如果此时白涛将所有的防空战斗机都派上去的话,也许还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但是他却错过了这个机会,没有及时的做出调整!
  情况就这么简单,白涛低估了美国政府这次反击的决心,其实这也不怪他。从战场形势来看,美国完全没有必要杀鸡用牛刀,即使是莫怀聪在白涛的位置上,他也不可能判断出美国回动用这么大的力量,不顾损失的发动攻击!显然,莫怀聪也没有在这个时候警告白涛,如果他能够提醒一下白涛的话,那么结果也许就会不一样了。而根本原因还是两人没有意识到,轰炸百幕大群岛会对美国政府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而最终,这些影响都转变成了对美国军队的压力!
  当然,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当时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而其中影响最大的仍然是情报方面所暴露出来的缺陷!当时,中国虽然已经部分恢复了卫星侦察能力,但是部署在同步轨道上空的侦察卫星本身的监视能力就非常有限,另外,卫星的数量也很少,所以还无法进行大范围的监视!当时,几枚负责配合大西洋舰队行动的卫星的监视范围都锁定在了美国第2舰队的身上,即使是在第2舰队撤退之后,因为这些卫星没有及时的收到调整监视目标的信息,所以仍然将宝贵的侦察能力放到了已经不构成威胁的第2舰队身上,而不是去监视美国的空军基地!
  显然,这中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卫星的控制权上。其实中国与美国的侦察卫星都不是由军队直接控制的,而是由情报部门,或者是军队的情报机构控制的。那么,大西洋舰队要利用侦察卫星的话,就还比如要通过军情局这一条路线,而这自然增加了反应时间,多出来的环节,也更容易出问题!而这次就是军情局没有能够及时的调整侦察卫星的监视区域,直接导致了舰队指挥官不知道美国轰炸机已经全面出动的事情,最终舰队没有能够及时的做好防空准备!
  其实,纵观整个第三次世界大战,在澳大利亚战役期间,中美双方相互摧毁了对方的军事卫星系统之后,情报就一直成为了制约双方军队的瓶颈,胜败双方都存在着多多少少的情报欠缺。当然,每次的胜利者,其实都是在情报方面拥有了优势地位。可以说,在战略上,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了战争的最后胜负,但是在战术上,已经不再是兵力多寡的问题了,而是由情报来决定了胜负!
  这次,中国在情报方面出了问题,那损失也就接踵而来了!白涛虽然有种预感,但是预感并不完全准确。当处于舰队西北方向上的指挥机发现了大批来袭的美国轰炸机的时候,再要加强舰队防空为时已晚了!
  舰队的西北面是防空的重点方向,两个中队的战斗机在接到了命令之后立即展开了拦截行动,当然,要对付毫无还手之力的轰炸机,这不是难事,但是难在要在美国的轰炸机把导弹发射出去之前将其击落,而此时,大部分轰炸机已经开始为导弹装定最后的攻击参数了,拦截行动已经晚了一步!
  白涛虽然表面上很镇定,但是当他知道至少有250架轰炸机对舰队发动了攻击之后,也冒了一身冷汗,这表明舰队至少有遭到近2000枚导弹的攻击!但是,当位于舰队南面的指挥机发现了第二批从南面杀来的美国轰炸机群的时候,整个局势已经变得无法收拾了。此时,至少有500架以上的轰炸机对白涛的主力舰队发动了攻击,而且还是联合攻击,在这种情况之下,白涛是没有任何生存希望的,那么多的导弹,足以撑破舰队的防空网了!
  到这时候,即使再做任何反抗也无法挽救舰队了,但是不抵抗是不可能的。大批的战斗机迅速升空,即使它们已经无法去拦截轰炸机了,但是至少可以拦截一些导弹吧!而航母也来不及调整航向,只能够照着原来的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前进,好让战机能够尽快升空!
  防空战舰最为忙碌,大量的战场信息几乎让战舰上的中央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达到了饱和状态,至少,在导弹进入巡洋舰的拦截区域之前,必须要分配好各战舰负责的任务,尽量避免浪费弹药!当然,中国海军官兵的素质还是很优秀的,即使大家都知道大难临头了,但是仍然没有出现慌张与混乱,各人员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迅速的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战斗打得异常的惨烈,那些美国轰炸机,特别是从南面而来的美国轰炸机机群几乎在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就顺利的把导弹发射了出去。而此时,舰队里的防空战舰甚至没有能够从雷达上发现这些轰炸机,最后它们所能够探测到的仅仅是如同暴雨般的导弹!
  舰队的防空效率仍然是很高的,平均每两枚远程防空导弹就能够击落一枚来袭的反舰导弹,但是,这样的拦截效率仍然不够。一艘防空巡洋舰一般携带120枚防空导弹,即使是战列舰也一般只携带160到200枚远程防空导弹。当时,舰队里有24艘防空导弹巡洋舰,即使所有的远程导弹都按照2比1的比例拦截反舰导弹,那也最多只能够打下1500枚左右的反舰导弹,再算上战列舰以及驱逐舰上的远程防空导弹,那么能够打下2500枚反舰导弹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再算上效果不怎么理想的中程防空,以及最后阶段的末段防御系统的拦截能力,能够击落5000枚导弹,这已经是最理想的效果了!当然,理想状态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在实战中,防空系统永远达不到理想状态,因为太多的干扰因素都将影响到防空作战的效率。而现在,即使是以最高效率计算,也不可能将500多架轰炸机发射的导弹全部拦截下来,美国的战略轰炸机至少都能够携带12枚重型反舰导弹!
  情况已经不容多说了,虽然中国舰队做出了顽强的抵抗,但是防线仍然迅速的崩溃,到最后,甚至那些已经把导弹都发射出去了的战斗机把自己都变成了导弹,迎都去撞击来袭的导弹!中国海军的飞行员在此时表现出了最勇猛的精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虽然他们的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可能改变战斗的结果,但是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军人并不畏惧死亡,只要有需要的时候,他们敢于正面死亡,并且勇敢的履行自己的义务!
  “参谋长,我们撤离吧!”
  白涛瞪了一眼说这话的参谋军官,坚决的说到:“我不会走的,作为舰队指挥官,我有责任陪同所有战友战斗到最后一刻,你先带着参谋部撤退吧!”
  “参谋长……”
  “不用多说了,我走了,大家还怎么战斗?这对得起舰队的官兵吗?参谋人员很重要,都是国家的财富,你们先撤退,司令官率领的支援舰队即将到达,帮我告诉莫司令,我没有辜负他的希望!”
  很快,旗舰上的陆战队员就冲了进来,把一个个不愿意离开的参谋军官架着出去了,但是白涛却留了下来,他不能走,他必须要留下来,这是白涛的直接想法,当然,他也明白,现在留下来的话,他是不会有生存希望的,美军有足够的打击能力,而旗舰肯定是打击的重点目标,即使是死亡,他也要勇敢的站在这里!
  当天空中最后一架还在飞行的战斗机迎头撞上了一枚导弹的时候,舰队外围的防空巡洋舰也基本上都负伤或者是沉没了。没有一艘战舰擅自撤离自己的岗位,即使是正在下沉的战舰,也在用它们的火炮拦截着蜂拥而至的导弹!而且,大部分驱逐舰也担负起了防空任务,虽然这些战舰上装备的防空导弹并不多,本身的生存能力都不强,但是它们都在勇猛的战斗着,没有退缩,没有畏惧,即使是死亡到来的一刻,也没有停止战斗的步伐!
  战列舰本身的生存能力就要强得多,一方面是排水量巨大,另外是战列舰本身就注重生存能力,特别是在面对重型导弹的时候,战列舰的生存能力甚至超过了航母,这主要是因为在设计的时候,战列舰就把生存能力放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同样的,战列舰的末段防御系统也是最强大的,战列舰本身强大的能源系统足以支撑起数套防御系统,而且充足的舰体也能够部署更多的防御系统。而在这场战斗中,战列舰是掩护航母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外围巡洋舰组织的防线崩溃之后,就轮到战列舰直面美军的导弹了!
  其实,在二战之中,战列舰就已经正式了自身的价值,当时在没有导弹的情况下,战列舰上数量巨大的防空火炮使其成为了海上的防空堡垒,一般的轰炸机在面对如同刺猬般的战列舰的时候,都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而在二战后,随着导弹的崛起,战列舰的生存能力受到了削弱,即使是战后的美国,也养不起战列舰了,只能让这些海上的庞然大物退出海军。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老式战列舰最后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用“战斧”导弹,以及406毫米的巨炮演出了战列舰的绝唱!而这次,战列舰的任务不再是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而是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
  21世纪,中国最先提出了新式战列舰的概念,而这时候,战列舰的定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战争中,战列舰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发挥其强大的打击能力,对地面与海上目标进行持续的打击!显然,这种概念的出现,在当时是不被认同的,因为很多国家都认为,战列舰的大威力火炮是无法取代导弹的!但是事实证明,中国的选择并没有错。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出现与成熟,战列舰迎来了第二春。
  让战列舰从新焕发青春的两项主要技术是电磁炮以及制导炮弹。如果采用以往的化学能火炮的话,即使发挥到极限,战列舰主炮的射程也不可能超过300公里。而这对海上战斗来讲,300公里的距离无疑是在拼刺刀了。而电磁炮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炮弹的射程,即使是第一代轨道电磁炮,也能够轻松的将成吨重的炮弹发射到500公里之外。当然,这还必须要包含聚变反应堆技术,储能技术,材料技术这三方面的巨大进步。而制导系统的发展,使炮弹具备了导弹的精度,当然,这虽然变相的提高了炮弹的成本,但是比起价格高昂的导弹来讲,制导炮弹的成本仍然低了很多,甚至不到导弹的1/10!显然,这些技术的出现,让战列舰本身成为了海上一座廉价的,具备有强大的持续打击能力的作战平台。当然,这时候,战列舰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对登陆作战提供支持,而不是在舰队里担任防空的重任!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磁炮系统的体积缩小了很多,而且聚变反应堆的体积也缩小了很多,这其实已经让战列舰具备了多样性作战的能力。这时候,建造新式战列舰的国家都发现,将战列舰作为防空平台,本身拥有的优势就超过了巡洋舰。当然,战列舰本身高昂的建造成本也决定了其无法在海军舰队中完全取代巡洋舰的地位。但是,让战列舰作为舰队防空力量的支撑点,这并不是难事!
  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中美两国的战列舰其实都已经成为了多用途战舰,不但具备有超越一切战舰的打击能力(战列舰每分钟投送的弹药其实并不比航母上的攻击机部队低多少,而且战列舰主炮的射程也一点都不短),而且还拥有最强大的防空作战能力,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作为舰队反潜作战的核心力量,指挥驱逐舰围剿敌人的潜艇!但是,在海上防御作战中,战列舰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在巡洋舰身后,为航母再提供一道防空屏障,而这也将是航母得到的最后一层保护网了!
  12艘战列舰此时全部围在了航母的南面与西北面,但是它们并没有能够坚持多久,朝它们奔来的导弹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无法全部拦截下来,而在战舰本身的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之下,还怎么去掩护它们身后的航母呢?
  6艘战列舰当时就沉没了,其中有两艘还因为弹药库被引爆,被炸成了两截,迅速的从海面上消失了。另外6艘战列舰也遭到重创,虽然下沉的速度已经受到了控制,但是只要再遭到攻击,那它们也肯定完蛋了!
  最悲惨的还是位于舰队核心处的11艘航母。航母本身其实只是海上打击力量的活动平台,其主要的打击手段就是航母携带的战机,而其本身并不具备有强大的打击能力,当然,航母本身也不具备有多强的防御能力!在这方面,中国与美国航母是一样的,为了尽量增加携带战机的数量,以及储备的弹药数量,航母上都没有任何远程防御系统,只有简单的末段防御系统。这也是为什么航母需要众多战舰保护的原因了,而当航母本身受到攻击的时候,就异常的脆弱了!
  虽然航母有着巨大的排水量,而且采用的是小分舱结果,其抗沉能力是很好的,但是在面对大量导弹袭击的时候,航母的生存能力仍然值得怀疑,特别是航母上巨大的弹药库,几乎就成为了其死穴,只要弹药库被引爆,那么航母也就彻底完蛋了。
  导弹攻击过去之后,11艘航母全都失去了作战能力,虽然损管人员尽了最大的力量挽救他们的战舰,但是因为战舰本身的高度自动化,导致战舰上的官兵数量并不多,即使全部投入到损管工作中去,也不足以阻止战舰上的大火蔓延。十五分钟的时间不到,就有4艘航母因为弹药库着火,最终在猛烈的爆炸声中迅速的沉入了海底。而其他航母上的情况也一点都不乐观!
  灾难并没有就此结束,在中国舰队几乎丧失了抵抗能力的时候,美国潜艇发动了最后一击。这些潜艇都是在很远的距离上发射的鱼雷,一是为了安全,二是此时中国舰队已经没有了规避能力,所以它们也不需要抵近攻击。
  当受损战舰上的官兵发现了海面下的鱼雷时,任何救护措施都晚了!最先受到攻击的是那些还在挣扎的航母与战列舰,随后,巡洋舰也受到了攻击,就连以反潜作战为重点的驱逐舰也成为了鱼雷攻击的对象!
  莫怀聪收到了主力舰队遭到袭击的消息之后,并没有感到惊讶,但是当他得知主力舰队已经全军覆没的时候,就不得不惊讶了。很快,他搞清楚了情况,同时也发现,撤回来的舰队司令部参谋人员中,并没有白涛的影子。
  “白参谋长不肯走,他说要留下来。另外,白参谋长说,他没有辜负你的希望,已经战斗到最后一刻了!”
  莫怀聪咬紧了牙关,拳头捏得咯咯着响。他并不埋怨白涛,也没有责怪白涛的意思,即使是换着他在同样的环境下,结果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只是觉得白涛太愚蠢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就应该保存好自己的生命,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输了,只要还有一条命在,那就有翻本的机会,他怎么愚蠢到要把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呢?
  “司令官,我们是不是要加速前进?”蒙英杰看到莫怀聪一青一白的脸色,也知道他的心里不好受,这次损失的不仅仅是一支舰队,还损失了一名大有希望的年轻将领,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名优秀的将领甚至比一支舰队还要重要!
  莫怀聪身体微微的震了一下,手也慢慢的松开了,长出了口气后,说到:“对,以最快的速度北上,让搜索救援飞机先出发,另外,注意反潜巡逻!”
  虽然,这一切已经晚了,但是莫怀聪不会放弃的,从实力上讲,他仍然处于上风,而且这次作战行动的目的并不是打击美国本土,而是去攻占冰岛,所以即使要报仇,也不是现在!莫怀聪的心情也逐渐平静了下来,白涛还是太年轻了,如果他再成熟一点的话,绝对不会做出这么愚蠢的选择,难道他以死就能够报国吗?国家需要的是有用的人才,而绝对不是多给一位阵亡将士的家属发放抚恤金!死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话,换句话说,白涛还没有成熟到能够承受失败的压力,他太冲动了,只要理智一点,就应该明白,保存生命,力求东山再起,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莫怀聪这希望白涛并没有随同旗舰一起沉没!从减少损失的角度来看,现在必须要尽快打捞起落水官兵,战舰损失了是小事,要不了半年,就可以再建造出一支新的舰队出来,但是人员损失却是大事,要培养一支合格的舰队人员,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还要让他们具备有实战经验,这就更加的困难。现在,唯一减少损失的办法就是尽快的完成救援工作,而不是让更多的人员做无辜的牺牲!
  当支援舰队到达交战海域的时候,美国潜艇已经全数撤走了。当然这些美国潜艇也担心受到中国反潜飞机的攻击吧,所以并没有去俘虏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中国海军官兵。但是,伤亡仍然是非常巨大的,大部分战舰上的官兵都在岗位上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最终并没有能够从战舰里逃出来。其人员损失率超过了70%,这是难以想象的结果,而这也是中国海军官兵与美国海军官兵一个巨大的区别!美国战舰只要受到了重创,其指挥官首先想到的就是营救人员,一般都会在做出一定努力之后放弃战舰,保存人员。相反,只要还有一丝希望那中国海军官兵就不会放弃拯救战舰的努力,而这往往就让很多官兵失去了逃生的机会。虽然,以往中国战舰在海战中的损失率并不高,但是人员的损失率却很高。显然,两国海军官兵的思想差别,最终决定了这些差别!
  打捞工作在舰队到达之前就已经展开了,还好,支援舰队本来的任务就是为主力舰队提供支持与掩护的,所以大西洋舰队的几艘医疗船全都编制在支援舰队里,大部分伤员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而需要运送到后方大医院的伤员都被装上了运输机,及时的运送了回去。整个救援工作持续了十多个小时,最终才将所有的落水人员,以及阵亡官兵的尸体从海面上打捞完毕。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过程,每一个执行救援任务的官兵都含着眼泪,咬着牙,狠不得立即就为这些牺牲的战友复仇。
  莫怀聪冷静的看着这一切,现在还不是复仇的时候,但是他肯定,总有一天,他会为这些阵亡的官兵复仇,让美国佬为此付出鲜血的代价!
  “司令官,我们现在向哪边航行?”
  “北面!”莫怀聪的话语中听不出一丝的感情出来,“让陆战队完成任务之后立即上船,跟上舰队,下一步,我们攻打冰岛!”
  魏明涛在天亮之后下达了进攻的命令,虽然他仍然觉得进攻不是件好事,但是现在部队都做好了准备,那么不进攻也就说不通了,当然,魏明涛严格的控制了进攻的规模,现在他可管不了下面各部队的指挥官说什么了,虽然要打,但是也要有限度的打,而不是用上全力,现在还不是发力的时候!
  首先进行的仍然是火力准备。特万特佩克地峡是美军防御的薄弱区域,但是魏明涛还是决定让各部队的炮兵尽情的表演一番,他现在并不缺乏弹药物资,反正打出去了,也不算是浪费吧!
  火力准备的时间足足有12个小时,不但炮兵参加了,连空军也进行了轰炸,整个特万特佩克地峡都处于中国军队炮火覆盖的范围之内,而在该区域内布防的两个美军师就倒霉了。持续不断的炮击,甚至让美国大兵不敢到地堡外面去,连拉屎拉尿都只有就地解决了。而这次火力准备的时间是超长的,显然,这也不符合魏明涛一惯的作战风格!
  在以往的战斗中,魏明涛虽然也很重视进攻之前的火力准备,但是绝对不会一打就是12个小时。从魏明涛以往指挥的战例来看,在进攻之前的火力准备要求的是快猛狠,每次的火力准备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最短的甚至只有5分钟,目的只是打垮对方的抵抗意志,或者是撕开第一道防线,然后就迅速的投入地面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趁敌人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发动猛烈的进攻。但是,这次,12个小时的火力准备时间也确实太长了一点,甚至连前线准备投入进攻的部队都觉得这有点过分了!
  12个小时的火力准备期间,中国军队至少发射了50万发炮弹,投掷了上万枚炸弹与导弹,其弹药消耗的总吨位达到了5.5万吨左右。换句话说,这12个小时之内,中国军队就在特万特佩克地峡内投下了相当与三枚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的弹药。而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弹药投掷量达到了20吨左右,该区域内的每个美国士兵分到了近1吨的弹药。可想而知,这次的火力打击有多么的猛烈!
  大部分的弹药其实是浪费掉了,但是结果是很明显的,当地面部队开始推进的时候,大部分美国士兵放下了武器,从地堡里走出来投降了,他们的精神意志已经彻底的崩溃。即使那些进行了抵抗的美国军人也很快就选择了投降,因为阵地上已经没有供他们藏身与隐蔽的地方了!
  这次,魏明涛采用的是最正规的地面进攻套路,一是42军暂时还没有办法投入战斗,二是魏明涛压根就不想快速突击,反正将战线推过特万特佩克地峡就已经足够了,而魏明涛手里也有足够的兵力。从他的意愿来看,这只是一次练兵的机会,魏明涛投入进攻的都是一些没有实战经验的部队,而他把主力军团都留在了后面。既然要练兵,那就得从基础做起,所以,采用正规的地面推进战术,这不但能够有效的控制部队的伤亡,而且还能够通过低强度的战斗让士兵们尽快的熟悉战场上的环境。只有经过了战火锻炼,有实战经验的部队才能够适应未来更为残酷的战斗!
第十四章
孤岛铁血
  冰岛,是北大西洋上最重要的岛屿之一,最初是由一却北欧海盗发现的,但是随后独立,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国家。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冰岛位与欧洲与北美洲之间的航线之上,所以在历史上,冰岛到底是归属与欧洲,还是归属与北美洲,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是从行政划分上来看,冰岛却应该属于欧洲。同样的,因为冰岛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在欧洲统一之后,冰岛却并没有成为欧洲的一部分,而是在美国的支持之下继续保持着独立的位置。从这一点上来看,冰岛因为自己特别的地理位置,所以对美国来讲,有着极为特殊的重要性!
  在第一次冷战时期,前苏联最强大的就是北方舰队,而当时苏联的北方舰队要想进入大西洋,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冰岛附近海域。同样的,苏联也把最重要的战略核潜艇部署在北方舰队,而在冷战出去,苏联的战略核潜艇要想对美国本土发动攻击,就必须要进入北大西洋,然后才能将导弹打到美国本土去!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美国将冰岛变成自己的军事基地,美国不但在冰岛修建了大量的军事基地,驻扎了大批部队,同时也以冰岛为中心,修建了当时第一条海底声纳基阵,用于探测苏联的核潜艇。俨然,冰岛已经成为了封锁苏联舰队的前沿阵地,如果没有冰岛的话,恐怕美国还真难以阻止苏联强大的海下舰队进入北大西洋,在他的家门口边进行战备巡逻呢!
  第一次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战略重点开始向太平洋方向转移,以应付中国崛起带来的威胁,同时也削减了在冰岛的驻军数量,因为虚弱的俄罗斯已经无法对美国构成威胁了,特别是当美国的本土导弹防御系统完成之后,俄罗斯已经处于了绝对的下风,而此时中国却依靠快速的经济发展,迅速的成长为了可以与美国展开正面竞争的超级大国,而美国的经济则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之下,所以美国不得不削弱在大西洋方向上的军事力量,以加强在太平洋,特别是西太平洋上的军事力量。但是,没过多久,美国就发现他已经无力阻止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了!
  欧洲在21世纪30年代完成了统一之后,最先与美国爆发冲突的地方就是冰岛的归属问题!从地理角度来看,冰岛一直是划在欧洲的范围之内的,而且在欧盟时期,冰岛一直就是成员国,那么顺理成章的,欧洲合并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那么冰岛也就应该加入进来,成为欧洲的一个行政区!当然,欧洲人的算盘打得也很精,冰刀扼守着北大西洋的门户,是前往北美洲的前线,不管是从军事,还是从政治角度来看,这个布满了火山,常年发生地震的国家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位置。但是,因为美国长期在冰岛驻扎军队,而且冰岛本身与美国的贸易以及经济联系都要比欧洲更为密切,因此,在是否加入欧洲大家庭的问题上,冰岛政府本身是没有发言权的,冰岛的国民也不大愿意去依靠欧洲,而更愿意维持现状!显然,这正好符合了美国的要求,所以在美国的指使下,冰岛继续保持着独立的位置,与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等等方面的合作更为密切了!
  欧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并没有这么简单。除了冰岛之外,双方在百幕大群岛,亚速尔群岛,加纳利群岛,马德拉群岛等众多北大西洋的岛屿上都存在着主权问题。而此时,美国也不可能仅仅只把中国当做假想敌了。虽然,美国与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与思想基础,但是毫无疑问的,在利益面前,即使是亲兄弟都要翻脸,那更别说两个超级大国了。而此时,美国也痛苦的发现,他们一直忽视了欧洲的威胁,而现在,中国与欧洲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出现,从两个方向上对美国构成了直接威胁,而美国也不可能再只重视太平洋,而忽略大西洋上的防御了!
  其实,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欧洲独立前后的十年之内,美国的经济是在走下坡路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必须要与两个超级大国展开军备竞赛!而当时,中国与欧洲因为都有着共同的敌人,且双边之间的摩擦较少,所以中国与欧洲是合力在压制美国的。因此,美国在加大了军费投入之后,经济发展自然就出了问题,毕竟军队是纯粹的消耗机器,并不会产生任何产品!
  为了应付欧洲的挑战,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直到欧洲爆发内战,再次分裂成为几十个小国家),美国一直在加强冰岛上的军事力量,不但扩大了原有的军事基地,还修建了更多的军事基地,以加强冰岛上的防御力量。显然,美国把冰岛当做了大西洋上的前线堡垒。也就是在这段时期之内,冰岛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这个人口不到150万的小国家来讲,顶峰时期,驻扎在冰岛的美军就超过了25万!而冰岛的经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冰岛主要是依靠旅游业,而现在,冰岛最多的从业人员的工作就是为驻扎的美军提供服务!而再看地球的另外一边,就会发现,其实关岛的情况也差不多,冰岛只不过是面积大了很多,人口多了很多而已的另外一个关岛!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美国在冰岛上的军事力量已经非常强大了。在欧洲内战期间,美国就增强了在冰岛的兵力部署,目的很明显,阻止中国控制北大西洋,而这也确实在后来的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因为冰岛没有处于战场的前线,所以这里成为了美国军队的仓库与中转站,大量的部队进入冰岛,而囤积在岛上的物资更是数不胜数!当美军在英国登陆的时候,其主要部队就是从冰岛出发的,这缩短了美军海上运输以及后勤保障的距离。而到后来,美军在欧洲大陆登陆,其主要的作战物资也是直接从冰岛调集的。另外,为了尽量减少在海上运输时的损失,美国还将冰岛作为了海上航线的中心点,在岛上部署了大量的反潜飞机,以掩护运输船队!可以看得出来,冰岛就是美军在北大西洋上的交通枢纽,物资储备仓库,一座巨大的军营。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知道,冰岛到底有多么的重要了!
  现在,当中国海军开始北上,并且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溃了美国的海军舰队,在马德拉群岛与亚速尔群岛登陆。美国已经认识到,处于战线后方的冰岛已经已经变成了前线,所以也迅速的调整了冰岛上的兵力部署。大量的反潜巡逻机撤回了本土,或者被安排到了英国北部的空军基地去。接着,大批的作战飞机进驻冰岛,同时,美国加强了在冰岛上的地面部队,以防止中国军队登陆,而原本几乎是露天摆放的物资也都转移到了地下仓库里去。当然,这段时期内最忙碌的还是岛上的工程部队。看的出来,美国决心要守住冰岛,要在这里与中国军队打一场大规模的战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0/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