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8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7/861

  这些问题都没有让余彬操心,而就在中国军队进入了渥太华的当天,余彬让部队重新集结,同时才从欧洲战区赶来的第6集团军群被他部署在了赫尔,而当时在北美洲战区作战的第4集团军群的一支部队则被部署到了诺斯贝,另外一部分部署在了渥太华西南面。陆战队则负责为陆军地面部队提供后勤保障!
  部署工作完成之后,余彬已经在针队多伦多的方向上部署了两个集团军群,外加4个陆战师,一共40万的地面部队。另外,集中在前线的战术空军也增加到了4500架左右的作战飞机,算是部署在后方的远程轰炸机,当时余彬手里可以调动使用的空中打击力量超过了5000架作战飞机!这还没有算是陆军部队的3个远程炮兵旅,如果将这些打击力量都算上去的话,当时余彬已经在加拿大地区集中了一支强大的打击力量,这甚至比魏明涛在墨西哥战场上集中起来的打击兵力多出了近一倍!
  有了这么强大的打击力量,以及庞大的地面部队,余彬就必须要为这些部队准备充足的作战物资,而这也是他在进攻准备阶段最为麻烦的事情!虽然余彬在总参谋部工作的时候与后勤部门的负责人关系都不错,而且他也得到了保证,会受到优先照顾的,但是现在中国整体的战争支出都不是很多,即使余彬的私人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得到实际限度之外的更多的物资吧!而当时,大西洋战区确实得到了优先照顾,魏明涛在墨西哥战场上的消耗并不大,而且他在此之前的储备物资相当丰富,而且阿根廷等国家也先后向魏明涛提供了物资支持,因此当时中国向前线运送的作战物资有70%是送往大西洋战区的。但是,这仍然让余彬感到不满足!
  在进攻渥太华的战斗中,余彬一口气就消耗掉了120万吨作战物资,其中弹药占到了25%左右。
  这几乎是当时中国军队在该地区储备弹药的50%。即使,现在已经有一批物资送了过来,但是这也无法满足余彬这种重视火力打击对弹药物资的高要求性!而更重要的是,维持后勤补给通道的安全,以及满足前线作战物资消耗的速度,这似乎比搜集更多的作战物资更为重要!而当时,中国部署在加拿大地区的作战部队数量达到了165万,出了在后方维持秩序的部队之外,超过一半的,至少85万的地面部队是用来维持后勤补给线的!
  现代化战争中,出了情报的重要性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后勤了!而在整个中国军事力量中,从事后勤方面工作的兵力占到了总兵力的65万以上,特别是在战争后期,几乎绝大部分的军事力量都投入到了与后勤与关的工作中去(包括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而在余彬的战术体系中,后勤是最为重要的,而余彬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不很重视投入到正面战场的作战部队的数量,因此他也有足够的兵力用来维持后勤保障!
  中国军队在进行着准备工作的时候,美国方面也立即判断出了中国军队的进攻方向。毫无疑问的,从中国军队的部署情况来看,就足以确定起下一步的进攻方向将是多伦多了。美军也迅速的增加了部署在底特律地区的军事力量。虽然美国没有承认加拿大投降的有效性,但是美国军队也没有急着进入加拿大,而是在底特律地区加强防线。同样的,美军也没有放弃在必要时刻将防线推进到加拿大地区的想法,他们部署在底特律附近的装甲部队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美军机械化部队只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够达到多伦多地区了!
  最先发动打击行动的是空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以及天军的空天轰炸机部队。这是莫怀聪制订的这一轮进攻行动中最关键的一环,只有先摧毁美国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才能够保证海军舰队的安全,同时也才能够让海军舰队成功的牵制住美军的主力。而这也才能够让地面部队在进攻中减少压力,迅速的突破美军的防线!
  整个轰炸行动持续了3天,因为美军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战略情报收集能力,所以很难判断出中国空军与天军的轰炸重点,更难以判断出打击的具体时间。虽然美军也知道中国的空天打击主要是对付他们的远程打击力量,但是却没有多少可以防御的手段。特别是在面对中国天军的空天轰炸机的时候,美国战略空军是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只能够依靠几分钟的预警时间,让轰炸机部队立即起飞,以躲避轰炸。当然,这不但使轰炸机部队随时处于紧张状态之中,而且随着中国方面的打击力量加强,在美国东部地区可以供战略轰炸机使用的空军基地也越来越少了!
  三天的轰炸,实际上没有摧毁多少美军的战略打击力量,但是却迫使美国部署在东部地区的战略轰炸机全部转移到了中部地区。这也达到了莫怀聪定下的目的,只要能够让美国战略轰炸机失去对舰队的威胁能力那就足够了。虽然美军的战略轰炸机有着长途奔袭能力,但是只要他们撤到了中部地区的空军基地去之后,舰队就已经获得了足够长的预警时间,这就足以保证舰队在面临轰炸的时候有着足够的时间做好防御准备了!
  轰炸行动结束的时候,舰队也已经完成了转移。莫怀聪没有耽搁时间,在舰队进入了攻击海域之后,就立即展开了打击行动。莫怀聪选择的第一个打击目标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的沿海城市,也是美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的波士顿。
  波士顿是美国人口第五大城市,同时是马萨诸塞州最大的城市,也是州府的所在地。同时,也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工业重镇。在地质灾难中,因为该地区距离海啸发生地点很远,所以受到的影响并不身大,美国方面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让波士顿恢复了正常秩序。而当时,美国最主要的造船工业也集中在这里。不管是从军事意义,还是从政治意义上来讲,波士顿都将是值得打击的舰队的打击来得异常的猛烈,不仅仅航空兵部队在打击中全面出动,同时连炮击舰队也在补足了弹药之后,开始在远海对波士顿进行了猛烈的炮击!当时,莫怀聪调动了几枚侦察卫星监视舰队周围海域,还派遣了侦察机在美国的沿海地区巡逻。而更多的侦察卫星着监视着美国东部地区的空军基地,连同中部地区那些部署了战略轰炸机的空军基地也在监视之中。因此,莫怀聪可以放手让舰队去进行对地打击,如果美国空军进行反击的话,莫怀聪将得到至少半个小时以上的预警时间,这让他有足够的时间让舰队转变为防御阵势,而不必担心受到美国空军的突然袭击!
  显然,此时中国所掌握的信息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而美国的防御系统因为在信息方面的差距,几乎变成了瞎子与聋子!轰炸开始之后半个小时,美国本土防御司令部才拉响了警报,而直到第一轮打击结束之后,美国方面才搞清楚了这一波轰炸不是来自北面,而是来自东面的大海!而当时,美国的防御系统甚至没有能够判断出中国舰队的具体位置呢!
  “第一波攻击部队正在返航,半个小时之后将抵达舰队上空!”
  “美国空军做出反应了没有?”莫怀聪一直有点紧张,白涛的教训历历在目,即使现在美国已经十分的虚弱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还是具有反击能力的,如果美军集中力量进行反击的话,那么舰队仍然将会非常的危险!
  “没有接到任何袭击告警,恐怕现在美国方面还在判断我们的舰队位置呢!”
  “反潜巡逻舰艇有发现没有?”莫怀聪仍然不是很放心,因为美国还有一支庞大的潜艇部队!
  “暂时没有,我们已经加强了反潜巡逻,在附近海域没有发现有美国潜艇活动的迹象!”
  “好吧,做好迎接攻击部队降落的准备!”莫怀聪点上了烟,他也慢慢的冷静了下来,这是第一次打击,而且是突然打击,美国方面肯定会出现指挥与情报方面的混乱,但是,这个混乱不会持续多久!
  “莫司令,我们还要准备下一轮打击吗?”
  莫怀聪犹豫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让炮击舰队继续,半小时之后再做出新的决定!”
  最后,莫怀聪放弃了第二轮轰炸的计划,在攻击机部队返回航母之后,就让舰队向东撤退了。
  而直到这个时候,美国方面才做出了反击的决定,但是他们的行动已经慢了一步,当美国空军的战术攻击机赶到的时候,莫怀聪指挥的大西洋舰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对波士顿的轰炸相当的成功,虽然整个行动只持续了两个半小时,而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时间也只有半个小时左右,而就仅仅在这两个半小时中,波士顿港被严重破坏,后来直到中国军队占领波士顿的时候,美国都没有能够完全修复波士顿港!另外,还使波士顿市的工业设施损失了80%以上,基本上达到了摧毁波士顿的工业基础设施的目的。整个摧毁了波士顿市45%的市区,导致25万人在轰炸中死亡,另外还使300多万人成为了难民!而在整个打击行动中,海军航空兵出动了3500架次的攻击机,投掷了1.2万吨炸弹。火力打击编队发射了2.5万枚炮弹,一共消耗的弹药总吨位近4万吨!
  能够用这么点弹药就达到这么大的打击效果,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打击的突然性。当打击开始之后,波士顿市的市民与工厂都在按照正常秩序活动,美国本土防御司令部根本就没有想到中国舰队会突然打击波士顿市,即使他们已经接到了警报,中国大西洋舰队已经离开了圣劳伦斯湾,但是却从来不会想到,中国海军舰队会对一个基本不设防的城市进行如此规模的大全面打击!当然,没有让美国人想到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在轰炸中,中国方面没有区分工业目标与民用目标,完全没有遵守战争法,这也与中国政府之前宣布的政策一样,在对美国的战争行动中,中国军队将不再遵守国际战争法!突然到来的轰炸让波士顿市民根本就没有时间躲避,当时很多波士顿市民甚至认为飞临城市上空的是美国空军的作战飞机,而当爆炸声响起的时候,有的人也只认为是意外事故,直到这些战机投下炸弹,硝烟开始在市区内弥漫,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不再是事故所致的时候,波士顿的市民才反应了过来,战争已经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这绝对不是演习,中国的全面报复性轰炸开舰队撤到外海去之后,莫怀聪一面让补给船队为作战舰艇补充弹药,一面让参谋军官选择下一个打击目标。很快,侦察机也送来了战场信息,经过情报部门的分析,最后得出了打击结果。首战告捷,莫怀聪也很是高兴,现在,他终于为白涛报了一箭之仇。只不过,打击行动从这里才算是刚刚开始,他没有任何理由让舰队停止行动!
  从当天晚上开始,空军也参加了对美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战略轰炸。原本,美国方面在各个大中型城市都建设有国家战略防御系统,这个防御系统足以抵挡核武器的直接打击,那就自然能够抵抗战略轰炸了。但是,在经过了中国的全面战略打击之后,美国的能源基础设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聚变反应堆的生产几乎陷入了停顿之中。而当时,美国为了满足军事工业生产的需要,不得不减少了对各城市战略防御系统的能源供应!国家战略防御系统虽然各个方面的性能都很好,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对能源的要求极高。其维持费用更高。所以,在平时,这些防御系统是不会工作的,只有在接到了警报之后才回开启。而美国此时已经严重缺乏战略预警能力,而且大部分防御设施都得不到足够的能源保证,所以在很多城市,这些原本应该成为最基本防御力量的设施都成了摆设,在中国发动的大规模战略打击面前,其作用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莫怀聪指挥的大西洋舰队仍然是对美国东海岸地区打击行动中的关键性力量。当时,大西洋舰队一共分成了三支相对较独立的分舰队,而且集中了中国海军大型战舰的60%左右。这三支分舰队一共拥有大型舰队航母36艘,小型护航航母48艘,战列舰45艘,巡洋舰129艘,驱逐舰243艘,另外还有6支快速补给舰队为其提供弹药物资保证。海面下,还有30多艘潜艇负责为这芝庞大的舰队提供反潜掩护!
  从舰队的规模来看,大西洋舰队是整个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规模最大的一支舰队了,而且其打击能力也是空前的!舰队里的84艘航母一共携带了4500架左右的作战飞机,其中攻击机占到了60%!另外,45艘战列舰也足以在一次齐射中发射出数千吨的弹药!而对波士顿的打击行动,只是大西洋舰队小试牛刀而已,对莫怀聪以及舰队的官兵来讲,也许连热身运动都还算不上呢!
  有了这么强大的打击力量,莫怀聪自然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即使此时美国本土的战术空军都集中起来使用,也不一定能够战胜这支舰队。当然,莫怀聪一直没有忘记,龟缩在诺福克港内的美国第2舰队还没有完全失去战斗力,虽然这支军队在他面前已经不值得一提了,但是莫怀聪只要一想到白涛的教训,就不得不把第2舰队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去!
  在完成了对波士顿的打击行动之后,莫怀聪指挥舰队迅速南下,美国方面肯定要做出反应,而第2舰队出海也是迟早的事情,他准备到诺福克的外面去堵住第2舰队,就算这支舰队不出海迎战,他都准备主动攻击诺福克海军基地了!
第二十三章
烈火燎原
  五大湖地区的地形以及地理条件非常的独特,如果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五大湖是全球最大的淡水湖系,因为其位于美加之间(只有密歇根湖全部在美国境内),而现代工业都是离不开水的,所以这里也成为了美国与加拿大人口最为集中,工业也最为集中的地区。比如,美国这边的芝加哥与底特律,就是美国两大工业中心,特别是底特律,在汽车工业为一个国家工业支柱的时期,底特律就是美国的汽车城,美国最大的三家汽车公司都将汽车厂开在了这里,而且也是全世界的汽车中毫无疑问的,五大湖地区的战略价值非常重要,即使是在后来,因为大量新兴工业,特别是电子产业的兴起,导致美国的经济中心向西转移,比如在21世纪初期,电子产业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支柱的时候,美国的电子工业中心就是西雅图,而不是在五大湖地区了!但是,在生物工业成为工业主体的时候,五大湖地区又开始兴盛了起来,因为生物工业对水源的要求非常高,比如依靠工厂生产食物的话,那么水是能源之后的第一资源!
  历史的变迁并没有改变五大湖地区的重要性,在战争时期,美国坦克的60%作战飞机的40%,以及弹药物资等工业产品的75%都来自五大湖地区的工厂。虽然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将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向中部地区转移,特别是向密西西比河转移,但是因为水资源的问题,五大湖地区仍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这里是美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因此,美国也特别重视五大湖地区的防御!
  在魏明涛的坦克部队就要开入美国本土的时候,美国方面不但没有向西南方向增派地面部队,甚至把重点放到了东北方向上,这就是因为五大湖地区的存在!在美国政府制订的国际防御战略中,五大湖地区是放在第一位的,甚至比缅因州还要重要!而当时,美国的主力军团全部部署在该地区,其中仅仅底特律附近就集中了上百万的美军地面部队,其中大部分都是装甲部队,而且都是精锐部队!显然,美国可以容忍丢掉西部沿海地区,可以利用中部高原地区的有利地形阻挡魏明涛的坦克,但是他们却不会忽视五大湖地区的防御,只要丢了五大湖地区,美国的战争实力立即减半,到时候,部队没有了装备,没有了弹药,那还怎么打仗呢?
  这就是摆在余彬眼前的现实问题,进攻五大湖地区是突破美国本土防线的必经之路,但是美国在这里驻有重兵,有那么多美军,要想突破这道防线绝非容易的事情,即使此时莫怀聪已经率领大西洋舰队吸引住了美国空军的注意力,同时美国方面也加强了大西洋沿海地区的岸防工作,以防止中国军队在他们的大后方登陆,但是毫无疑问的,美军在五大湖地区,特别是底特律附近的兵力仍然十分的庞大,要想突破这道防线,那还得想点办法,费点力气!
  “从美军的部署上来看,他们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守住底特律,因此他们将重点放在了底特律附近防线的建设上。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也随时准备进入加拿大,在多伦多附近与我们来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斗。当然,这个可能性不会很大,渥太华的战斗让美国人的头脑清醒了不少,他们在没有空中优势,没有信息优势的情况下,如果让地面部队脱离本土防空网的掩护的话,那就将凶多吉少了!”
  余彬看着地图,足足思考了十多分钟,最后才丢掉了烟头:“美国已经开始将底特律的工厂后迁了吗?”
  “他们正在做这个工作,即使美军能够守住底特律,那里的工厂也不可能在战火中正常生产吧,现在他们正在将工厂设施转移到托莱多,而且肯定会近一步向内地转移,也许是印第安纳波利斯,或者是纳什维尔!”
  “这就对了,看来美国方面也在做着长久防御的准备,他们转移工厂大概要多少时间?”余彬已经看出点门道了,美国人这次虽然摆明了要死守底特律,但是他们也在做着最坏的打算,如果守不住的话,美国军队随时可能放弃底特律的防线,利用巨大的国土纵身,发动平民与中国军队打一场内线战争,而不是在边境线上抵抗中国军队!
  “最快也得要2个月的时间,现在连接底特律与南方城市的公路,铁路都被美军控制了,虽然大批底特律市民也想向南转移,但是在美军的控制下,他们根本就走不了!”
  余彬点了点头:“这是肯定的,如果美国人先乱了起来,那他们还怎么转移工厂?以国家利益为先,看来美国政府也会用上强制手段了!”
  “参谋长,我们是不是把进攻的时间延迟一点,让空军加强轰炸的效果,这样……”
  余彬摆了摆手:“进攻时间不边,我们的任务是攻占多伦多,不是攻占底特律,美国佬要是肯出来与我们打的话,那自然再好不过,我会好好招待他们的,如果美国佬龟缩在底特律不出来的话,我们就先扫荡加拿大这边,然后再让空军去对付他们,效果不是一样的吗?”
  “但是,如果美军被逼得跳墙,让他们的坦克部队冲出来的话,我担心我们投入的这点兵力是挡不住美军装甲部队的!”
  “放心吧,我还真希望美国的指挥官头脑发热,把部队拉出来打呢!”余彬显得信心十足,“你看下从底特律到多伦多的地形,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岛屿一样,西北面是休伦湖,东南面是伊利湖,东边还有安大略湖。而整个地区只有三条与外界联系的陆上通道。一是我们这边的巴里地区,二是东南面的布法罗地区,三是底特律。显然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之内,任何大兵团都无法方便快速的运动的!而这一地理条件将限制美军的手脚,如果他们投入的部队不多的话,毫无疑问的不可能对我们构成什么威胁,如果美军投入大量作战部队的话,必然导致战场上过于拥挤,而且出现混乱,到时候,我们的空中打击就将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然,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尽快占领多伦多,防止美军控制这座城市,我们就可以避免城市战,与美军打野战,到时候,他们的麻烦就大了!”
  参谋听着余彬的解释,个个都非常的佩服,说实话,将余彬与以往的参谋长对比一下,大家都能发现余彬的才能。当然,从魁北克市到蒙特利尔再到渥太华,余彬已经用三次胜利证明了他的能力,即使只有渥太华的胜利是通过战斗换来的,但是毫无疑问的,余彬是一个优秀的战场指挥官,这一点,足以让参谋相信他的判断了!
  “参谋长,这么看来的话,我们最好是想办法让美国人拉出来打,到时候,我们不但可以占领多伦多,而且还可以消耗美军的精锐力量,一举两得!”
  “对,我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好的意见吗?”
  参谋们很是惊讶,但是大家都赶紧开始想办法了。要迫使美军拉出来打的办法并不是很多,如果美军指挥官铁了心只在地特律地区防御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他们就只能硬着头皮去进攻美军的防线,到时候战斗肯定会很激烈,即使获得了胜利,付出的代价也将不会很小!
  “参谋长,我们何不来一个声东击西呢?”一名年轻参谋军官想了一会,最先开口说出自己的“什么个声东击西法,你说来看看!”余彬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示意参谋们都坐过来,让大家放松一些,不用感到太紧张。
  “美军的防御是集中在底特律地区的,而且我们一直明确的表现出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即进攻底特律,打击美国的军事工业中心。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即从布法落方向突击,向美国东海岸地区进军。而现在莫司令已经率领舰队在打击美国东海岸地区了,如果我们摆出向东进军的架势来,美国方面肯定会怀疑我们将与陆战队联合行动,利用地面进攻掩护陆战队在美国东海岸北部地区登陆,以迅速占领美国东北地区的几个州。而这样一来的话,美军肯定会想办法阻止我们向东突击!显然,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向布法罗地区增援防御部队了,而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底特律地区的防御部队前出,在多伦多附近缠住我们,让我们无法顺利东进,从而为布法罗地区的防御准备赢得时间!”
  余彬思考了一会,然后就笑了起来,问到:“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还是参谋长开始提到的那一点,多伦多地区不是有三个出口吗?我们只注意了底特律方向,而没有考虑布法罗方向,现在我们把这一点利用起来了!”
  “很好,就这么办!”余彬当即就决定采纳这个年轻参谋的意见,而且做了一个让人很惊讶的决定,“上尉,你调到作战部去负责制订作战计划,林威上校负责协助他的工作。上尉,在这次作战任务结束之后,我会帮你申请晋升令的,表现好一点,相信莫司令是不会吝啬一个中校军衔的!”
  参谋们先是感到很惊讶,因为林威是作战部的负责人,是上校参谋,而让他去协助一个普通的上尉参谋,这有点本末倒置了,而且余彬仅仅只采纳了别人的一条意见,就觉得要越级提拔他,显然,这个新来的参谋长很重视对有功人员的奖赏。当然,这也激发了参谋军官的积极性,当兵的哪个不想当上将军呢?又有哪个不想得到提升呢?
  在中国军队占领了渥太华之后的第5天,余彬派遣的一支地面部队就到达了多伦多,从加拿大守军的手里接过了多伦多市的防御任务。因为此时加拿大政府已经宣布了投降,而且还有很多加拿大的民间自愿者人员随同中国军队一起到达多伦多,所以市区内的居民没有因为中国军队的到来而发生骚乱。中国军队迅速的控制了多伦多市,并且在空军继续对美国在底特律的防线进行轰炸的时候,另外一支步兵部队到达了多伦多,加强了多伦多的防御,并且开始在多伦多西南面的哈密尔顿市修建进攻部队驻扎的营地。
  中国军队的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美国的怀疑,因为哈密尔顿不仅仅是进攻底特律的前方阵地,而且也是向布法罗地区进攻的前线基地!美国情报部门很快就确定,中国军队在哈密尔顿修建的兵营规模十分的庞大,足以驻扎十万地面部队!那么,中国军队修建这么大规模的兵营做什么?要知道,进攻底特律的防线是不可能投入多少地面部队的,而且中国军队一直是把轻型部队放在后方,只会把装甲部队放在前面的。毫无疑问的,这次中国军队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进攻底特律,同时还要向布法罗方向发动进攻!
  同时,美国情报部门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情报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空军一直在针对底特律进行轰炸,甚至没有派遣多少侦察机去摸清楚布法罗的防御情况。在美国人看来,这是明显的战术欺诈。当初,中国军队在纽芬兰岛登陆的时候,不是照样使用了这种战术欺诈吗?现在中国军队故计重演,肯定是准备向布法罗方向进攻,而打击底特律,只是牵制美军的防御主力而已!
  接着,美国情报部门又得到了消息,跟随中国大西洋舰队一起出发的还有一支陆战队,虽然无法具体确定这支陆战队的规模有多大,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中国大西洋舰队的行动不仅仅是要完成打击任务。而且,现在中国大西洋舰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不得不让美国方面感到担心,如果他们在东海岸地区登陆,然后中国的地面部队从布法罗方向突破美军的本土防线的话,那么恐怕要不了一个月,整个纽约州以北的地区都将沦陷,而且纽约这座美国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就将变成前线了!
  各方面的情报都让美军指挥官不得不怀疑,中国此时在底特律方向上的狂轰乱炸只是在制造烟雾,让他们做出错误的战略判断,最后甚至连美国总统都亲自过问了这件事情,责问为什么不加强布法罗地区的防御!而当中国的侦察部队频频出现在布法罗地区的时候,美军指挥官更是确信,中国军队的下一个进攻目标不是底特律,而是布法罗地区!但是,此时中国军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前线部署,再调整防线只能够出更大的漏洞,甚至导致底特律的防御出现危机。因此,摆在美军指挥官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即在多伦多地区拖住中国军队的脚步,让其没有能力向布法罗地区前进,为加强布法罗地区的防线赢得时间!
  余彬的一点点战术欺骗就去得了效果,他实际上动用的欺骗部队只有不到一个营的侦察部队,最终就让美军指挥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恐怕是战争史上付出的代价最小,同时达到的效果最大的一次战术级别的欺骗行动了!而更让余彬有点意外的是,他原本还以为美军不会急着发动进攻,但是就在他刚刚让两个装甲军部署到哈密尔顿的时候,美军的装甲部队就从底特律防线后方出发了,向哈密尔顿杀了过来!
  哈密尔顿地区的坦克战是整个加拿大战场上最大规模的,也是唯一的一次以坦克地面主战力量的装甲战了。与墨西哥战场的情况相似,加拿大战区这边也不大适合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只不过,产生这一原因的不是高原地形,而是被河流,湖泊分割成的各个小战场没有足够的空间让装甲部队发挥威力!
  美军担任突击先锋的是第3机械化步兵师,这也是一支重新在美国本土重新组建的部队,而原先的第3步兵师也在欧洲战场上被魏明涛给一锅端了(当时,第1装甲师,第3机械化步兵师,以及第4步兵师被魏明涛全部歼灭,三支部队的军旗现在都挂在魏明涛总参谋部那间元帅办公室的墙上呢)。而第3机械化步兵师也是美军的王牌部队之一,虽然从历史上来看,还比不上第1装甲师,而且在以往的表现也没有第1装甲师那么的抢眼,但是论作战能力,第3机械化步兵师并不比其他的美军王牌部队差,而该师最擅长的就是地面突击作战,其性质在很多方面与38军,54军,27军这类装甲突击部队非常的类似!
  虽然第3机械化步兵师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番号,而且沿用了机械化步兵师的名称,但是实际上,它们的编制更加接近一支装甲部队,而不是机械化步兵部队。该师当时的满员编制有38000人左右(当时,美军重建的王牌部队几乎都是超额编制,也许是美军要刻意的提高这些王牌部队地位,并且让他们在战场上可以利用兵力上的优势与中国军队抗衡,而不是如同其他的部队一样在中国军队面前只有挨打的份吧),除了原有的两个机械化步兵旅,一个坦克旅之外,还新增加了两个坦克旅,一个炮兵旅,以及一个低空突击旅。为了缩小部队的规模,该师没有大规模的后勤保障部队(这是美国军队的一个特点,即每支作战部队都有自己的后勤保障部队,有的时候,后勤保障部队的人员甚至占到了整支部队的40%以上!而中国军队当时已经取消了军一级部队中的后勤保障部队,而是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成立专业的后勤保障部队,以此减少了前线作战指挥官的压力,并且减少了后勤保障工作中的混乱),而是把部队的保障工作交给了其他部队负责。因此,这几乎是一支彻底的战斗部队,但这并不表示该部队有多强的战斗力!
  美军一离开阵地,就立即被他们头顶上的侦察卫星,以及侦察飞机给发现了,接着余彬收到了情报,而他也迅速的让才赶到哈密尔顿的两支装甲部队赶往伦敦(不是英国首都伦敦,而是加拿大的城市伦敦,距离美加边境只有不到50公里的一座人口150万左右的城市),同时勒令多伦多地区的部队向哈密尔顿前进,为两支装甲部队提供后勤保障,而空军也几乎同时出动了!
  一场大规模的坦克战迅速打响了,美军没有想到会在伦敦附近遇到中国的装甲部队(这也足以看出当时美军的情报侦察能力有多么的糟糕了),虽然前锋部队迅速的投入了战斗,但是后方的美军装甲部队却没有能够迅速的展开!
  负责突击行动的是13军与43军。这两支部队原本是北美洲战区的,是由魏明涛指挥的,但是后来在魏明涛与莫怀聪的“交易”中,魏明涛把他们调给了大西洋战区。而在此之前,因为莫怀聪比较重视使用陆战队,他们不但没有打上登陆作战的主力,而且连后面的很多战斗都没有能够参加。
  余彬担任了参谋长之后,才把这两支部队调上了前线,但因为他们都是重型装甲部队,所以没有能够赶上渥太华的战斗。而后来,在他们的多次要求先,余彬才将这两支部队派到了多伦多的前线,而且此时也需要有装甲部队在前面冲锋陷阵!
  13军负责从北面包抄美军后路,而43军则负责从南面穿插。虽然两支部队的官兵都想与第3师的坦克撕杀一番,但是余彬的命令是让他们打穿插,把突出到底特律防线之外的美军都包围起来,好为空军制造机会,因此他们也只得进行突击,而没有与美军的坦克部队纠缠!
  从这一战术安排上来看,虽然当时余彬手里有足够强大的装甲力量,但是毫无疑问的,他没有把装甲部队放到打击美军的主力位置上,而是继续让空军担当主力,用轰炸,而不是坦克战来瓦解这一战术是非常有效的,空军持续的轰炸让第3机械化步兵师的官兵陷入了绝望之中,虽然在几处地方,他们已经与中国的坦克部队撕杀在了一起,但是毫无疑问的,在没有防空掩护的情况下,中国空军出动的战场支援飞机成为了他们最大的敌人!
  战斗打了一天一夜,第3机械化步兵师,第65步兵师,以及另外两支部队被彻底歼灭。而战场统计结果显示,真正在战场上被中国坦克摧毁的美军坦克不到20%,绝大部分美军的装甲力量是被空军炸掉的!显然,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13军与43军只起到了阻挡美军的作用,而且这也算不上是一场严格意义上的装甲战,因为中国的装甲部队并没有在战场上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即使没有这两支装甲部队的存在,换上去两支步兵部队,空军的轰炸效果也不会差很多!
  一天之内,美国就损失了10多万精锐部队,1500多辆坦克,2000多辆装甲战车变成了废铁,但是这没有让美军认识到他们已经犯了错误。而余彬为了吸引更多的美军冲出底特律防线,13军与43军在完成了任务之后又缩回到了哈密尔顿,而且部署到了哈密尔顿的东南方向上,让美军指挥官认为,这两支装甲部队是向布法罗地区突击的主力,而他们之前的作战行动仅仅是为了阻挡他们的进攻而不得已的行动而已!
  这一招很快就收到了效果。美军指挥官一点都没有认识到他们犯下的严重错误,反而认为中国军队正在积极的准备向布法罗地区进攻,所以一方面派遣部队去把战场上的伤员营救回来的同时,另外一方面也组织起了第二批突击部队,越过底特律防线,继续向哈密尔顿进攻!
  这次,余彬没有让部队前出,而是在哈密尔顿地区摆出了防御阵地,让两支步兵部队在前面守住阵地,13军转移到阵地的北面,而43军则部署在了防御阵地的南面。这让美军指挥官更加坚信,中国军队不会进攻底特律,他们的目标是布法罗,不然的话,为什么要在哈密尔顿西南方向上修建防御阵地呢?
  利用防线挡住美军进攻,然后动用火力打击部队消耗美军的进攻兵力,这是余彬在战场上多次采用的战术。虽然看起来,这种战术没有魏明涛所擅长使用的机动防御战术灵活,有种被动的感觉,但是当余彬手有拥有足够强大的火力打击部队的时候,这种战术也是消耗敌人兵力的最为有效的办法!
  用两个军的步兵去守一条不到10公里的防线,这有种浪费兵力的感觉,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
  美军装甲部队在哈密尔顿到米西索加的这条防线上投入了至少25万的一线进攻部队,另外还在后面集结了近30万的预备队,猛攻了整整三天,却没有收到一点效果!而在这三天中,中国空军,炮兵几乎用出了全部的力量,轮番打击美军,让美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此时,美军指挥官也发现了问题,中国军队不但能够进攻,而且在进行防御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一点机会,反而因为大量的进攻部队被限制了活动,暴露在中国军队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而损失惨重!比如,第66装甲师刚上去打了12个小时,仅仅只对中国军队的阵地发动了三轮攻击,就在中国空军的猛烈轰炸下损失了几乎所有的重装备,兵力损失超过了60%,几乎被打成了残废!而其他的部队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是轮番进攻,但是每支上去的部队能够顶住十个小时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仅仅三天,他们就在中国军队的阵地前沿就损失了2000多辆坦克,以及十多万官兵。这仗,肯定是没有办法打下去了,照这个速度消耗下去,恐怕再过一周,美军不但无法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自己也会被消耗得精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7/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