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8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3/861

  进攻打得很激烈,但是打了三天之后,美军的状态开始急剧下降的时候,杨怀光就让部队停止了进攻,然后围而不打,让36军在辛辛那提市外的几条道路上设施防御阵地,同时派遣了42军的一部分在城市外围机动巡逻,只要发现美军突围就把美军打回去。显然,杨怀光不想在这里多花时间了,虽然美军还有一些储备,但是这里可不是他的主要进攻目标,通过围困,美军的战斗力就将迅速的下降,等到把别的地方打下来之后,再来收拾这里的美军也不迟!
  确定了这个计划之后,另外几支部队迅速的扫荡了肯塔基州内的美军据点,随后进入了西弗吉利亚州西部地区,接着推进到了弗吉利亚州西部地区,很快就占领了里士满。就在大家都认为第3集团军群要向华盛顿进军的时候,杨怀光却再吃使出了怪招,部队迅速南下,在一周之内就扫荡了从里士满到罗利之间的美国东海岸地区,然后部队转而向西进攻!这次,确实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杨怀光不对近在咫尺的华盛顿进军了!
  其实,这不是杨怀光的本意,他也知道占领华盛顿的重要性,但是在部队出发之前,魏明涛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要他在最后阶段才占领华盛顿,而且在进攻开始的两个月之内不得去占领华盛顿!其实,但是华盛顿基本上已经是一片废墟了。在遭到了大西洋舰队的轰炸之后,美国政府已经撤离了华盛顿,被炸成了废墟的城市被美国人遗弃了,所以占领华盛顿的军事意义并不大,同时这也不符合中国政府的要求,所以杨怀光就只能让部队向南转向,先把华盛顿凉在一边,去收拾别的地方的美军了!
  部队向西转向之后,就已经与第6集团军群形成了对进的局势。当时,第6集团军群在发动进攻的时候虽然打得很猛,而且推进的速度很快,但是到了后期第6集团军群的推进速度慢了下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前期战斗中消耗了太多的部队精力,而且没有考虑到后期战斗对弹药物资的要求更高,所以没有做好长远打算,这只能说明,第6集团军群的指挥官的实战经验还太少了,对战场上的问题考虑得不是很周全,不然的话,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第6集团军群在进攻的方式上也有一些问题,原本他们的兵力是最充足的,就算是把13军分给了第2集团军群,但是当时他们也有8个军,至少25万的作战部队,而这比另外两个集团军群的兵力都多出了不少,如果他们能够选择一个正确的进攻方法的话,那么在弹药物资上的欠缺其实可以通过兵力来弥补的。但是,第6集团军群在制订进攻计划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正是因为他们兵力多,而且他们所在的战场相对来说较为狭小,所以他们的进攻正面很宽,这就让他们无法在美军防线上进行突破,而是在压缩美军的防区,只能一点点的吃掉美军,而最后必然导致美军防御密度增大,进攻难度也就随之增大!
  反正,当时第6集团军群虽然有实力在南线打一次漂亮仗出来,但是在采取的进攻方式上出了问题之后,他们这边反而不被人看好了。而现在,杨怀光指挥的部队开始向西突击之后,就如同一把尖刀从美军的背后插了进去一样,而第6集团军群则成为了下面的砧板,毫无疑问的,杨怀光又把这边的战况给利用了起来!
  如果再有人说杨怀光的头脑不够用的话,那么就大错他错了,他之前只是太骄傲了,所以被王进龙给摆了一道,但是当他冷静下来,并且总结了自己部队的特点,了解了战场上的情况之后,毫无疑问的,他在北面与南面的两条进攻线路上选择的战术都是最恰当的,而且都非常有效的利用起了其他一条线路的进攻行动,把所有人都认为难度最大的中间进攻线路给盘活了!从这一点上就完全看得出来,杨怀光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指挥官。这次,他没有得到魏明涛的任何指点,完全是由他自己单独指挥部队进攻的,而这也让很多人肯定,杨怀光是唯一得到了魏明涛真传的将军,如果在同样的战场上,由魏明涛来指挥部队进攻作战的话,他也会毫无疑问的采取同样的战术安排!
  在俄罗斯战场上,魏明涛率领第3集团军群,在第2集团军群与第6集团军群之间进攻,而且他的进攻速度是最快的,当时魏明涛就非常巧妙的利用了两翼部队给他创造的战场环境!而这次,杨怀光也做到了这一点。作为一名将军,特别是陆军将领,在当上了集团军群司令,晋升为上将之后就很难以取得突破了,要想再上一层楼的话,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战术思想,战术特点!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在军长的位置上,可以听从上级的指挥,对其独立指挥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只要坐上了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没有特点,不要说继续向上爬,恐怕连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都坐不稳!所以说,集团军群司令这个位置本来就是用来培养军队领袖人物的,而杨怀光在这场战役中发生的蜕变,也为他今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恐怕,今后再也没有人会认为杨怀光只是那种会在魏明涛的指挥下打仗的人了。即使没有魏明涛的指挥,他也可以在战场上打得相当的漂亮,其能力不但能够胜任集团军群司令官,而且要继续向上提升也不是问题!
  当然,杨怀光当时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而促使他决定分兵的理由还有一个,即他本人也是从54军军长位置上提拔起来的。虽然,这是魏明涛的决定,当时第2集团军群内的军长们都不敢反对。
  但是,现在杨怀光手下的军长基本上都是与他同一时期加入军队的,而且在战场上立的战功不比他少多少。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杨怀光在部队里的威信不够,以往可以依靠魏明涛的支持,而现在魏明涛明显要摆脱他这个影子集团军群司令的身份了,那就得依靠他杨怀光自己的能力来带部队!所以,他更需要得到下面那些与他同辈的军长的支持,而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让大家都尝到甜头,让军长们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不是他一个人占了所有的功劳,而分兵前进就正好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就等于将战场上的功劳分给了这些军长,而他杨怀光不参于进去了!
  当然,当时战场上的局势也决定了这一点,第2集团军群已经完成了作战任务,正在哥伦布市集结,随时有可能南下参与他们这边的战斗。而他们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方式进攻的话,那么要扫荡战区内的残余美军至少还要花上两个月的时间!这样一来,第2集团军群肯定会南下,即使魏明涛此时站在杨怀光一边,也不可能闲这一支主力部队两个月不用,而让另外的两支部队累得半死吧?所以,杨怀光就必须要想方设法的加快进攻速度,尽快肃清自己战区内的美军,不给第2集团军群留下插手的机会,这也只有分兵才能够做到,因为当所有的部队集中在一起的时候,自然会浪费力量,达不到快速战胜敌人的目的!
  杨怀光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至少魏明涛就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做,毕竟当时在第3集团军群的战区范围之内还有近200万美军没有投降,如果把部队分散开来的话,那就会导致每支进攻路线上的兵力都非常紧张,很容易在与美军的大规模战斗中出现重大损失与伤亡!但是,魏明涛没有去干预杨怀光的行动,毕竟指挥作战的是杨怀光,而不是他,当然,杨怀光在前面的表现也让魏明涛比较放心,即使是实验,也要先看看结果吧!
第二十八章
三箭齐发
  第3集团军群分兵之后,魏明涛就非常关注他们这边的行动,当然,他并没有去干预前线的战斗,他只是想知道,杨怀光这一招到底灵不灵!而且,这也是证明杨怀光能力的机会,他到底是不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就要看他这一战术安排到底能不能收到效果了。当然,从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这也是证明杨怀光对第:集团军群到底有多了解,只有了解自己部队的人才能够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而不久之后,魏明涛的疑虑就被打消了,他自己都决定,早就应该放手让杨怀光这些年轻的将领去展现他们的才能了!
  54军负责北面进攻,他们的任务是扫荡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地区内的美军,最后一直要推进到阿肯色州的小石城,整条进攻路线长度为2100公里,而美军在这一范围内部署的军队多达50万左右,其总兵力是54军的20倍!但是,这些美军基本上分散部署的,很多大城市的防御部队数量都不多,所以54军可以分批的消灭掉这些美国军队!而当时,美军基本上已经丧失了激动能力,只要他们一离开城市就会受到中国空军以及40军,42军的打击。这样,54军的每一次战斗难度都不是很大。只是在纳什维尔遭到了美军的顽强抵抗,但是在40军赶来支援之后,这里的美军也很快就宣布投降了。而美国总统与政府高官则早一步坐飞机逃到了南面的巴吞鲁日,随后就飞到了塔拉哈西去,显然,美国总统也快要被逼到绝境了!
  54军在他们的进攻方向上一共消耗了41天的时间,第一个到达了小石城,而在这41天之中,他们大大小小与美军打了37仗,其中大部分都是小规模战斗,美军在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之后就宣布投降了。而他们总共歼灭美军51万,其中俘虏的官兵就达到了42万!大部分美军都投降了,这也给54军带来了新的麻烦,当时配属给他们的二线部队根本就来不及收容这么多的战俘!无奈之下,很多战俘都只能暂时留在战场上由很少的部队看管。比如在查塔努加,一个排的士兵就看押着至少一个师的美军俘虏!这显然是相当危险的事情,因为当时战场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如果这些战俘暴动的话,那么产生的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还好,这些战俘都没有想过要暴动,大概当战俘也让他们彻底的摆脱了战争吧!而且魏明涛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即调动运输机将这些战俘都运到了后方的战俘营去,他可不想做冒险的事情!
  38军负责中路进攻,他们的任务是在54军有39军之间制造出一道隔离带来,虽然整个进攻战场不是很宽,而且有难度的地方只有孟菲斯城,而且他们的进攻线路只有1800公里左右,是三条进攻线路中最短的,但是这条线路上的战斗难度却并不小!特别是在孟菲斯的战斗,这绝对是对38军的一大考验!
  当时,美军在孟菲斯至少还有近40万的防御部队,这里是他们在附近地区最后一个还有实力的防御城市了!同样的,孟菲斯也关系着北面数十万美军的安危,如果丢掉了孟菲斯的话,那么北面的所有美军都将失去逃生的通道,结果可想而知!至少,在54军完成了扫荡任务之前,28军在孟菲斯要遭到非常顽强的抵抗,虽然这种抵抗多半是绝望的,但是绝望的部队更为让对手头痛!
  一落上,38军只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杀到了孟菲斯城下,他们虽然也消灭了几万美军,但是自己的消耗与损失都不大,当孟菲斯的战斗打响之后,38军的官兵才醒悟了过来,美军已经全部集中到这里来了!以38军不到3万人的部队要攻占一座有近40万美军把守的,而且还有完善的防御设施的大城市,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当时40军在北面支援54军作战,而42军则在南面协助39军行动,38军是得不到地面部队支援的,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远程炮兵与空军了!
  杨怀光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当时他手上的远程炮兵与空军都投入到了这个方向上来,全力支持38军行动。孟菲斯的战斗是美国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城市战,也是相对来讲最为惨烈的城市战之一。一个战术航空队的空军攻击机部队连续对孟菲斯轰炸了半个月,而远程炮兵也从来没有停止向孟菲斯进行炮击!在半个月之内,这些火力打击部队就消耗掉了近10万吨弹药!如果按照当时美军的防区面积来计算的话,平均每平方公里之内落下的炸弹与炮弹就有近50吨!
  这么猛烈的炮击与轰炸并没有摧毁美军的意志与士气,当时他们虽然绝望了,但是只要北面的美军还没有被完全消灭,他们就不能放弃抵抗,虽然在中国军队的远程打击之下,他们毫无还手之力,而部队拉出城去与38军打的话,他们更没有一点胜利的希望,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放弃孟菲斯,没有逃跑,没有投降,一直在中国军队的炮火中坚持着,守着他们的最后一线希望!
  可以说,38军在孟菲斯的战斗与54军在北面的战斗有很大的关系,只要54军肃清了北面的美军之后,那么孟菲斯的美军就没有防御下去的心理基础了!正是这一点,所以直到54军的部队快要到达小石城的是时候,孟菲斯的美军才停止了抵抗,宣布投降!此时,40多万美军能够走出孟菲斯的大经小到爪万人了,随后中国军队在打扫孟菲斯的废墟时还发现了几千名幸存下来的美军伤员。一周之后,中国军队还在一堆废墟里面找到了两名美军伤员,他们可是没水没有食物,连空气都很稀缺的情况下生存下来的,不得不惊叹这两名美国士兵顽强的生命力!但是,这只是绝对的少数,在这场耗时35天的战斗中,美军阵亡官兵30万人,平均每天阵亡官兵近一万人,这个消耗速度,恐怕任何军队都承受不住!
  战斗打得最艰难的还是39军这边,他们的任务是在南面,向美军聚集的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娜州进攻。这条线路极为靠近第《集团军群的推进线路,所以美军在这个方向上的密度相当大!而39军本来也是一支重装甲部队,在得到了42军的全力支持之后,他们这条线路上的进攻反而还比较轻松!
  39军的任务就是在美军背后施加压力,把美军引出来打。当然,战斗是残酷的,美军此时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的战斗目标了。西面是20多万中国主力军队,而东面则是他们闻之胆寒的39军以及42军这对超强组合,而在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情况下,恐怕美军能够做的就只是怎么快的向中国军队投降,好尽快结束他们的困难吧!
  这样的情况也有很大一部分心理战的因素,当时杨怀光找了很多名美国战俘中的高级军官,让他们到前线去向美军喊话,让美军投降,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而且39军的大炮已经架到了美军的面前,可以供美军选择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在这种强大的心理压力下,美军崩溃的速度连杨怀光都没有想到!
  部队从夏洛特出发之后,基本上一路就在收拾美军的战俘,这连39军的官兵都有点厌烦了,毕竟他们是来打仗的,而不是来收容战俘的,而收容战俘的工作应该是由后面的二线部队负责!所以39军的官并后来干脆没有理会那些在道路两边准备投降的美军,而是一路狂奔,把这些美军全都交给了后面的二线部队负责,他们的庄务只是抢在其他两路部队之前到达小石城!
  一支重装甲部队能够在一天之内突击350公里,这恐怕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过的,虽然这对轻型部队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39军是一支彻底的重装甲部队,快速突击并不是他们的强项!而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大量原本是用来维持后勤补给的二线部队跑去抓战俘了,而39军狂奔了三天之后终于因为物资跟不上而不得不停了下来。这一停就足足停了十天!此时,他们已经到达了亚拉巴马州北面的伯明翰,而被他们甩在身后的美军部队足足有35万之多,大量的二线部队根本就无法及时赶上来。不处理这些美军战俘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就只能减缓对39军的物资供应速度了!
  后勤补给迟迟上不来,这下把39军的官兵都急坏了,他们甚至准备去周围抢劫美军的物资了(弹药消耗得并不多,缺的就是部队的给养),但是即使他们去抢,也不可能抢到的,因为美军也缺乏物资!当然,杨怀光是不会容许他们这么做的,即使美军是敌人,但是战场上是有纪律的,如果坏了纪律,那么谁还敢来指挥这支部队!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39军苦苦的等待了10天的时间,第一支负责为他们提供补给的二线部队才到达了伯明翰,为已经快要绝望的39军送来了他们急需的给养物资!而此时,54军已经在北面包围了纳什维尔,而38军也打到了孟菲斯去,显然,39军已经落后得太多了!
  重新开始进攻之后,39军打得更加的勇猛,他们要把时间抢回来,而且此时39军的弹药已经太充足了,他们所缺乏的给养也跟了上来,那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进攻呢?但是,接下来的战斗,却并没有让39军官兵感到轻松!
  美军被压缩在密西西比州的军队达到了150万左右,而在一块面积不到2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内集中了这么多的军队,其密度之大可想而知。虽然此时美军的防御力量都集中在了西面,但是当39军在伯明翰停顿的10天中,他们已经加强了东北防线上的防御,结果是39军一头撞上了美军的防御阵地的时候,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美军都会主动投降的!
  发生在默里迪恩的战斗非常的激烈,虽然这只是一座人口不到两万的小镇,但是美军在这里集结了至少45万军队,而且在十天之内修建了完善的防御阵地,而且还东拼西凑的搞了一些炮兵过来!显然,39军要想突破美军的防线是不会很轻松的!虽然此时39军已经把一只脚伸进了第6集团军群的战区内,但是第6集团军群并没有因此而抗议,因为39军在默里迪恩吸引住了美军主力之后,他们在进攻战线上的难度也降低了不少,这也算是第3集团军群反过来帮了第6集团军群一把吧!
  39军猛攻了两天两夜这才发现情况不对劲,以往他们可很少遇到美军进行过这么顽强的抵抗,部队损失了不说,还没有能够突破美军的防线,这让39军的官兵们心里凉了半截,显然,他门遇到块难啃的硬骨头了!
  其实,默里迪恩虽然是座小镇,但这里是密西西比州通往东部地区的交通要道,美国南部的唯一一条高速公路就要从这里通过,而且这里是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如果这里被中国军队占领了的话,那么在西面的所有美军都将被切断向东撤退的通道!而当时,美军已经认识到,他们在密西西比州与路易斯安娜州的防御已经没有了多大的意义,所以准备向东撤退,去亚拉巴马州南部与佛罗里达州进行防御,因此就只能死守默里迪恩镇。在这种情况之下,39军要想轻松的占领默里迪恩,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战斗打到第三天,39军的进攻还没有多大的起色,42军赶上来助阵了,而在这三天的时间里42军已经完成了扫荡周围地区的任务,但是就算加上42军,在面对美军坚固的防御阵地的时候,他们的进攻效率也相当的低下!
  一周之内,两个军只推进了不到5公里,而且弹药消耗速度相当惊人,连杨怀光都不得不多次想他们提供多余的弹药物资,但是这仍然不能改变局面,原因只有一个,两个军的进攻战术错误了!
  即使美军的战斗力已经很微弱了,但是他们凭借兵力上的优势,进行密集防御,而且依靠阵地拖延中国军队的进攻速度,还是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的!更主要的是,当时杨怀光手里的炮兵与空军都投入到了孟菲斯城那边的战斗中去了,而39军与42军只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战!其实,在这种阵地战中,除非在火力上有绝对的优势,不然一点点火力支援也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的,毕竟这不是城市战!
  战斗拖了十天,杨怀光都有点不耐烦了,现在别的两路进攻部队都打开了局面,就只有39军卡在了默里迪恩难以再继续前进一步。后来,54军在完成了攻占纳什维尔的行动之后,40军也被调了过去,用两个轻型军来支援39军,这是杨怀光能够投入的最大力量了。但是,这显然也不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最终,给战场带来改变的还是另外一股部队!
  美军在削弱了密西西比州西部地区的防御力量之后,第6集团军群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43军在撕开了美军的防线之后,直接朝杰克逊城杀了过来。而此时,第6集团军群的指挥官也认识到了他们在战术上的错误,所以开始集中精锐力量进行突击,而不是拉开了正面与美军打!
  43军对杰克逊的突击作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杰克逊是密西西比州的首府,同时也是美军在该地区的中心城市,西部防线被中国军队突破之后,杰克逊已经朝不保夕,而美军在默里迪恩的防线就是依靠杰克逊支持的。如果杰克逊完蛋了的话,那么默里迪恩的美军得不到物资援助,而且没有回旋的余地,那么也肯定是守不住的了!
  这时候,美军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即全面放弃密西西比州的防御,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向亚拉巴马州撤退。这个决定立即改变了战场上的局面。当杨怀光收到这一情报之后,就立即让39军在默里迪恩盯死美军,同时让40军迅速南下,去占领莫尔比,阻止美军从沿海地区逃入亚拉巴马州!
  这表面上看来是削弱了39军的支援力量,实际上却是把战场给盘活了,如果三个军集中在一个地方的话,反而无法把他们的战斗力完全发挥出来,而现在部队一分散,反而更有威力,特别是把40军这类轻型部队的突击能力与打击能力给发挥了出来!
  第6集团军群此时也心领神会,他们哪还有心情去管第3集团群军抢了他们的任务呢,如果没有部队在莫尔比挡住美军的话,那么在包围圈里的上百万美就要全部溜掉了。而第6集团军群的轻型部队是无法独立承担起这个任务的,但是他们也派遣了一支轻型部队去支持40军,与40军一起攻占莫尔卡!
  战斗打到这个阶段,其实美军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虽然他们还在默里迪恩顽强抵抗,杰克逊的战斗也很激烈,而其他各条战线上的美军都在向着莫尔比的方向上快速撤退,但是他们已经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了,崩溃是随时可能的事情!
  美军的防线一松动,第6集团军群在南线上的进攻立即发动了起来,而杨怀光也认识到,关键时刻到了。随即,他把42军也抽调了出来,只留下39军在默里迪恩继续进攻,而42军加入了打击美军撤退部队的行列中去。很快,第6集团军群的另外一支轻型突击部队也在这边发动了进攻,仿照42军的方式将打击重点转移到了美军撤退部队的身上,而不是美军防线上!
  杰克逊城的战斗打了一周,在另外两支装甲部队赶到之后,43军率先突入了城区,并且占领了密西西比州州政府,接着,城区内的美军残余部队在三天之内就被肃清了!而让43军官兵感到惊讶的是,美军在这里囤积了至少上百万吨的作战物资,另外还有大批的弹药没有来得及销毁。显然,这就是美军抵抗力的源泉,只要他们有物资与弹药,就会持续战斗下去,而以往投降的美军部队都是在物资弹药消耗完了之后才选择投降的!
  第6集团军群攻占了杰克逊之后,默里迪恩的美军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援,他们的物资只够坚持几天的,而在39军的进攻下消耗的速度又非常快!这边的美军在杰克逊沦陷之后三天就宣布投降了。
  而39军在激战了近一个月之后,终于占领了这座小镇!虽然,此时他们仍然距离小石城很远,但是他们也不用赶往小石城了,因为那边已经不需要39军过去协助了!
  密西西比州的战斗可以说是这场战役中最理解的一次战斗了,而且该战区内的美军做出了非常顽强的抵抗,但是最终在两支中国军队的夹击下而难以逃出生天!更重要的是,美军当时已经失去了继续战斗勇气与决心,那么他们的失败也是注定了的事情!而最终,虽然第《集团军群没有能够完成他们的任务,但是他们在这场战役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少,没有他们的努力,那么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战斗不可能这么快结束!
  莫尔比的战斗不算是很激烈,在杰克逊与默里迪恩的美军先后投降之后,突围的美军部队在中国轻型部队的猛烈打击之下也知道他们永远都不可能到达莫尔比,更不可能到达亚拉巴马州了!最终,这些美军都放下了武器,在原地集结等待中国军队来收容他们!
  战役却并没有因此结束,因为第:集团军群还留下了华盛顿地区没有进攻,而此时杨怀光也接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第2集团军群在哥伦布休整了近20天之后,终于忍不住要准备向华盛顿进军了!
  虽然魏明涛没有批准第2集团军群的行动,但是也没有反对,这说明,魏明涛也不想过分的压制第2集团军群,而到底谁先占领华盛顿,那就要看这两支部队自己的行动!
  40军与42军的官兵刚刚回到蒙哥马利的营地休整就接到了杨怀光的命令,立即出发,向华盛顿进军,而且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前进,争取抢在第2集团军群之前赶到华盛顿!
  这是一道死命令,很多官兵在接到消息之后就立即出发了,而此时很多官兵已经连续作战一周以上,不但没有得到多少休息的时间,甚至连热饭都没有吃上几口。而大部分部队甚至连补给工作都没有完成,运输机刚一降落就接到了起飞的命令,然后就立即出发了!
  几乎同时王进龙也向20军下达了出击的命令,但是这次他却太低估40军与42军的能力了!在王进龙看来,第3集团军群在密西西比州激战了近一个月,而轻型部队又是战斗中的主力,42军的消耗相当大,而40军是在完成了支援54军进攻纳什维尔的战斗之后紧急南下的,所以其消耗不在42军之下!大部分部队都连续作战一周以上,官兵肯定需要休息,那么他们就不可能迅速的赶到华盛顿的!当然,这只能说王进龙对这两支部队太不了解了,当初在俄罗斯战场上,在欧洲战场上,在墨西哥战场上,这两支部队不仅仅战斗力强大,而且其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很出名的。而现在,有人要从他们的嘴边抢走东西,他们会善罢甘休吗?就算是拼了老命,他们都不会认输的!
  20军在哥伦布市补充满了物资弹药才出发的,而这已经让他们损失了两个小时。一路上,因为第3集团军群并没有去对付阿巴拉契亚山区里的美军,所以20军还得把挡道的美军收拾掉,这也让他们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但是,在20军的官兵眼里看来,他们距离华盛顿就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而40军与42军要从南面赶来,至少得4个小时,他们有着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这次进军行动!更重要的是,王进龙已经表示了,他们不用急着前进,而应该是路上尽量扩大战果,不要浪费这次扩大战区的行动。显然,他们都太低估40军与42军了!
  当20军赶到了西弗吉利亚州的查尔斯镇的时候,他们才收到了一条紧急命令,40军与42军已经在他们出发之前2个小时就离开了蒙哥马利市,而此时距离40军与42军出发的时间已经有近4个小时了!显然,这简直就是一道青天霹雳,虽然20军此时距离华盛顿已经不足100公里了,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太愚蠢了,竟然这么小看他们的竞争对手,而任何轻视对手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的!
  当20军的侦察部队到达华盛顿市附近的时候,40军与42军的运输机已经在市区上空盘旋了,而且大量的突击部队正在占领市区内的重要地点,虽然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但是仍然是需要占领的,不占领,怎么确认这是第3集团军群的实力范围呢?
  王进龙得知40军与42军抢先一步占领了华盛顿的时候大发雷霆,把责任都推到了20军的身上,责怪他们没有立即出发,而且一路上没有全速前进,只顾着去对付美军的残余部队,而耽搁了时间!显然,王进龙这个做法引起了20军官兵的极大不满,是他之前下达的口头命令,让他们一路上扩大战果的,而且出发之前,王进龙没有强调时间的紧迫性,而现在却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了别人的身上,这算是哪门子的司令官?
  王进龙也很快的意识到自己的指责有点过头了,但是现在问题已经发生了,他能够改变什么呢?而这更加激化了第2集团军群内的矛盾,27军与28军本来就占在20军一边的,他们在哥伦布驻扎了一个月的时间,王进龙没有给他们搞到新的任务,现在有问题反而推到了下级的身上,而在以前,没有哪个司令官会这么做的,比如魏明涛就从来不会把责任推卸给下级!而现在,王进龙这么一搞,集团军群内的矛盾就更加的明显,而且阵营分明的分成了两派!
  魏明涛也没有想到他的一个决定会引起这么大的矛盾。原本,他是一直不想让第:集团军群插手南面的战斗的,经过他与杨怀光的那次谈话之后,他就觉得王进龙这人有点复杂,应该稍微压制一下。但是,第2集团军群在哥伦布停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魏明涛不给他们一点新的任务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会引起第:集团军群的不满,他这个战区司令官也不好做了!所以,在最后关头他松了口,没有驳回第2集团军群向华盛顿进军的要求,而正是这一点,导致了矛盾的爆发!
  当然,从根本上来讲,这与魏明涛的决定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以当时第2集团军群内部的情况来看,王进龙与其他几位军长之间的矛盾是迟早要爆发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王进龙在当上了集团军群司令之后极力的想压制住其他的军长,确立自己在集团军群里的地位。而这一点,他与杨怀光的处理办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他们两人都是直接从军长的位置上提拔为集团军群司令的,但是杨怀光对待以往同级的军长们就要客气得多了,这甚至让魏明涛都觉得杨怀光没有一点司令官的气势,但是这却让杨怀光在集团军群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即使齐飞等人不是很服气,但是随着杨怀光的能力表现出来,以及第3集团军群在战场上的表现,这些原先不服气的军长后来都心服口服了。而王进龙采取的办法只能够激化矛盾,而不是消除矛盾,虽然他可以一时压制住集团军群内部的那些将军们,但是久而久之,当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时,他还有这个能力压制住所有的反对声音吗?
  这就证明,王进龙虽然表现得相当的精明,但是他太注重个人利益了,而这往往是不可能得到众人支持的,而且这也说明他在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矛盾与冲突!而随后不久,王进龙就被调回了国内,同时卸去了第:集团军群司令官的职务,恐怕也正是这个原因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王进龙在上司面前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不然当年何永刚也不可能推荐他担任第:集团军群的司令官。而得到上司的赏识,这只能为其提供升迁的途径,而能不能在更高的位置上坐稳,那还得看他怎么处理与下级之间的关系了!
  魏明涛这次战役行动在40军与42军占领了华盛顿之后就结束了,虽然当时第6集团军群没有完成占领亚拉巴马州与佛罗里达州的任务,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三支进攻部队都尽了自己的全力,而且基本上完成了作战任务!当然,毫无疑问的,第3集团军群在中部战场上的表现是最为优秀,也最为完美的!
  原本,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第3集团军群这边的战斗,因为中路战场的进攻难度最大,而且他们要求的支援也是最少的,很多人甚至认为,第3集团军群不可能完成任务,到最后还需要由两翼突破的另外两支部队来支援他们。但是实际上,第3集团军群不但完成了自己的作战任务,而且还在南边的战场上帮了第6集团军群很大的忙,同时扩大了自己的战区。从这一点上来看,毫无疑问的,第3集团军群是这次战役真正的主角!
  杨怀光就毫无疑问的是这次战役主角中的主角!从以往的战斗来看,杨怀光一直被魏明涛的光芒所笼罩着,大家看到的只是魏明涛本人出色的指挥能力,而对魏明涛下面部队里的指挥官却不够重视,所以在关于杨怀光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评价都很片面,但是实际上,从杨怀光参加第三次世界大战以来,他就一直是个非常优秀的指挥官!
  在54军担任营长参加俄罗斯战争的时候,杨怀光顺利的成为了旅长,而且是当时54军中最优秀的旅长。随后在英国战场上,54军损失惨重,军长阵亡,军参谋长重伤,而在撤到俄罗斯地区之后,杨怀光接过了54军的指挥大权,而当时他才仅仅31岁!以这个年龄担任军长已经是很难得的了,而他却做得比任何军长都要好。54军在超过65%的新兵的情况下,他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让54军从新成为了主力部队,而且在欧洲战场上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随后,他在军长这个位置上跟随魏明涛证战美洲,虽然他当时是第3集团军群内最年轻的军长,而且在资历方面比齐飞这些老牌军长都要短,但是他却最得魏明涛的赏识,因为他是第3集团军群军长中最会用脑袋打仗的人!后来,他成为第3集团军群司令,并且在美国东部战役(即这次战役)中完美的表现出了自己的才能,最终摆脱了魏明涛那耀眼的光芒,成为了一颗独立的新星!
  当然,魏明涛这边的战斗只是一部分,就在他的部队发动进攻的时候,余彬他们也没有闲着,他可不会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扩大战果的机会!
第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
  余彬在加拿大战区这边其实是没有多少事情好做的,说他是前线指挥官的话,还不如说他在加拿大是代表中国政府的行政官!当时,在战略重点转移到了魏明涛那边去了之后,加拿大这边的兵力被削弱了,而且补给也减少了很多,当然,对余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只要他能够配合魏明涛进攻美国就行了!而实际上,余彬是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的,以魏明涛的能力,只要他把战场局势理顺了,那还需要别人协助吗?在这种情况之下,余彬自然就转变了他的工作重点!
  比起美国占领区来说,加拿大这边的情况要简单许多,即使中国也有意图要将加拿大分解成为数个独立的小国家,但是加拿大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而且位置太偏北了,所以最终,加拿大只被分成了三部分,而这些显然都是由余彬做过事先安排的,虽然他也没有得到政府的直接指示,但是余彬与魏明涛一样,都猜出了政府在战后对待这些战败国的态度,不管怎么说,加拿大是有可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那么就必须要先打好预防针!
  加拿大极北地区生活的是因钮特人,也就是爱斯基摩人。即使是在加拿大这个人口只有数千万的国家来讲,爱斯基摩人都只能算得上是绝对的少数民族!当时,爱斯基摩人主要生活在北极圈附近,是世界上生活在最寒冷地区的民族了。而在加拿大,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地方占到了加拿大国土面积的2/3左右,但是其人口却不足50万!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很不平衡的比例,虽然当地很多地区都不适合居住,但是其资源却相当丰富,特别是矿产特别的丰富!这就带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如果让这些爱斯基摩人独立成为一个国家的话,他们的人口是不足以支撑起这么大面积的国土的,如果不独立的话,那么不管谁控制了这些爱斯基摩人都将得到丰厚的物资!
  最终,余彬还是划出了单独的爱斯基摩人居住区,即北纬55度以北的加拿大国土,当然,这条分界线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因为加拿大东西临海部分受到海洋暖流的影响,所以这些地区的分界线还要更靠北一点。但是经过这么一分,加拿大3/5的地区都被分割了出来!虽然当时这些爱斯基摩人并没有宣布独立成为一个国家,但是可以想象,在战争结束之后,只要中国政府支持爱斯基摩人独立,那么毫无疑问的,这3/5的国土面积就不再属于加拿大了!
  加拿大另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魁北克地区。前面已经对魁北克地区的情况做了一些介绍,所以就不再重复了!当然,魁北克地区的居民是最希望能够独立出来的,从英国人统治这里开始,数百年来,这些说着法语的魁北克人就从来没有放弃过独立的要求,即使是在加拿大独立之后,他们都没有放弃这方面的努力!而现在机会来了,加拿大是最主要的战败国,而以其国土面积,中国肯定要想方设法的把加拿大分割成几块,好使得加拿大的资源更好的被中国所利用,同时也使加拿大永远没有成为强国的可能性,那么,魁北克独立就有往了!
  在整个加拿大战争期间,最配合中国军队的就是魁北克人,他们将中国军队当做了魁北克的解放军。当然,即使是从全世界的范围上来看,魁北克人都算得上是积极配合中国军队行动的了。因此,在加拿大政府宣布投降,中国军队随后控制了加拿大全境之后,魁北克人成立的自治委员会就向中国的军管政府提出了独立要求!
  余彬没有擅自做出主张,这是他政治上非常精明的一点,虽然他作为战区参谋长,而莫怀聪将处理加拿大的事情交给他之后,他可以实质上履行战区司令官的职务,从而可以决定加拿大与魁北克的命运,就如同魏明涛在墨西哥与美国一样,由他来决定这两个国家的命运!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立即宣布这些事情必须要由中国政府来决定,而他作为战区参谋长是没有这个职权的,接着,余彬就把这些情况向政府做了报告,等待政府做出决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3/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