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945

  自始至终,姬烨殇的表情都从容平静。他是由第一舰载航空兵联队调来的老鸟,后面跟上来的那些飞行员才是菜鸡。
  此时此刻,他是一只鹰,一只在空中翱翔,寻觅食物的鱼鹰!
  “龙襄”号上。
  虽然炮手早就看到那架敌机,但是始终都没有产生警惕,一直将其当成是一架单独活动的战斗机。
  此外,已经有大批“台风”杀到,舰队上空早就乱成了一团。
  直到那架敌机朝“龙襄”号俯冲下来。
  一架单独活动的俯冲轰炸机?
  怎么可能?
  “龙襄”号上的炮手一下就慌了,只是在左舷,三名防空指挥官就同时举起小木棍,指向那架俯冲下来的敌机,还大声吼叫让炮手朝敌机开火。歇斯底里的模样,仿佛吼叫的声音越大,火力就越猛。
  大概为了显得更加威武,指挥用的木棍都削成了佩刀的形状。
  为了引起炮手注意,还在前端系了一根白色的布条,挥舞起来就像是一面旗帜。
  看着确实带劲,只是指挥的效果,显然没有耳麦好。
  转眼之间,分别布置在左舷前中后三处的十多门高射炮全都转了过来,朝着俯冲下来的敌机开火。
  确实是一架俯冲轰炸机!
  虽然在外形上,“黄蜂”与“台风”比较相似,但是区别也非常明显,比如“黄蜂”的座舱要大一些,而且座舱后面有自卫用的机枪,机身明显长一些,机翼面积大一些,且前缘有后掠角。
  至于外挂,反到算不上特征,因为“台风”经常在机腹挂点上携带副油箱。
  就在高射炮开火的时候,那架俯冲轰炸机也开火了。
  没错,是开火,而不是投弹!
  两挺安装在发动机罩的上方,座舱前面的机枪,使用差速器跟螺旋桨调节,子弹从螺旋桨缝隙中射出。
  没错,就是“黄蜂”俯冲轰炸机。
  与狭夷海军的99舰爆一样,在机头装两挺机枪的目的其实是设计师想当然的认为,使用曳光弹的话,能够让飞行员看清楚弹道,由此估算炸弹投下之后的飞行线路,提高投弹命中率。
  原理跟战舰上用来测试弹道的机枪差不多。
  在实际使用中,没有一名飞行员用机枪来测试弹道。再说了,随着瞄准仪出现,投弹瞄准就不再是飞行员跟着感觉走了。只不过,在使用当中,飞行员发现了一个新用途,在投弹前扫射战舰上的高射炮。
  小口径高射炮全都是敞开的,最多有炮位。
  俯冲轰炸机投弹的时候,威胁最大的就是能够大仰角射击的小口径高射炮。
  敌机开火扫射,炮手变得更加疯狂了。
  这就像是一头大象与一只马蜂的战斗。
  只是,在姬烨殇的眼里,更像是一名骑士与一头恶龙的战斗。他就是那名骑士,下面的航母就是恶龙。
  必须得说,他小的时候,睡前听的肯定是西方童话故事。
  现在,恶龙喷出了烈焰,骑士却没有能击杀恶龙的投枪。
  不过,这也没什么。
  俯冲而下,准确说是在翻滚着躲避高射炮火的时候,高度迅速降低到了五百米。姬烨殇没有看高度表,完全凭感觉。觉得快要撞上的时候,他才拉回操纵杆,同时扫出最后一梭子枪弹。
  八毫米枪弹的威力不算很大,不过对付暴露的炮手,肯定是绰绰有余。
  像是受到刺激,或者说遭到侮辱,那些高射炮的炮手仍然没有放过姬烨殇驾驶的俯冲轰炸机。又追着打了一阵,直到射界被舰体遮挡,才停了下来。到这个时候,防空作战的指挥官才猛然发现,那架俯冲轰炸机根本没有投弹,俯冲下来的时候,只是用机枪扫射了右舷的炮位。
  这是在干什么?
  在姬烨殇驾驶的“黄蜂”改出俯冲的时候,一个中队的八架“黄蜂”已经杀到,还是从相反方向,航母右后方进入。
  这边,追着那架单飞的“黄蜂”开火的高射炮,都没能调整过来。
  结果八架“黄蜂”,准确说是前面的四架,在没有受到丝毫干扰的情况下进入俯冲投弹阶段。
  其实,传说中的屠龙勇士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四位勇士杀到,掷出四杆夺命的投枪。
  恶龙,畏惧了。
  “龙襄”号打出左满舵,试图通过快速转向避开砸来的炸弹。
  可惜的是,太晚了!
  姬烨殇把战机拉起来的时候,“龙襄”号已经被爆炸产生的硝烟吞没,飞行甲板的后端还冒起了冲天大火。
  高射炮仍然在开火,只是完全没准头。
  后面四架“黄蜂”跟着进入俯冲阶段,并相继投下炸弹。
  西南方向,第3231中队的八架“飞鱼”已经杀到,正以贴近海面的高度,朝遭到重创的“龙襄”号飞去。
  如果说“黄蜂”是骑着战马、手持投枪冲向恶龙的勇士,那“飞鱼”就是帖着地面,握着匕首匍匐靠近的刺客。
  要想屠龙,勇士与刺客一个都不能少。
  航母上的敌人,根本没发现杀到的八架鱼雷机!
  这下成了!
  看到八架鱼雷机以雁型编队,依次以最佳角度,在离“龙襄”号800到1000米处投出鱼雷,姬烨殇顿感踏实。别忘了,他本来就是驾驶“飞鱼”的大队长,这次是例外。真要说起来,第三舰载航空兵联队的那些鱼雷机飞行员几乎全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说成是他带出来的门徒也没错。
  别说那只是一艘用重巡洋舰的舰体改造而来的小型舰队航母,哪怕是舰队航母,也必死无疑。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
  能够扛住八条航空鱼雷而不沉的舰队航母,还没诞生呢!
  哪怕按照“战场生存理论”设计的“帝都”级,只要求同侧被三条鱼雷击中后,能保证不沉。
  硬抗八条鱼雷?
  在理论上,哪怕是皮坚肉厚的战列舰,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浮在海面上。
  此时,第3221中队的八架“黄蜂”已经追了上来。
  下方,八架“飞鱼”在投雷之后,也已经转向脱离,在重新编队,接下来就是跟随领队长机返航。
  后方的海面上,“龙襄”号已经翻覆,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
  
第153章
春风得意
  帝都“号上。
  最后一架战斗机升空后,白止战就来到了司令舰桥外面的露天回廊上。
  那是替换的防空战斗机,最后一批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机在一个小时前就已飞走,忙碌一上午的地勤人员总算能歇口气了。
  其实,白止战同样松了口气。
  就在开始,收到侦察机报告,发现了第三航空战队,飞行员目视判断确认是“龙襄”号小型舰队航母。
  虽然还没有发现“风翔”号,但是找到“龙襄”号就足够了。
  这两艘航母中,威胁最大的是“龙襄”号。
  关键还有,发现的“龙襄”号的是伴随的“黄蜂”,同行的“飞鱼”在很远的地方遭到拦截。
  也就是说,第三航空战队的角治少将或许仍然觉得没有暴露。
  此外,就得看周涌涛提出的战术能不能奏效了。
  虽然觉得这个春风得意的少尉参谋是异想天开,或者说是想当然,但是在这种十拿十稳的局面下,白止战并不介意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再说了,周涌涛还立下军令状,赌注是他的前程。
  这套战术,说起来非常复杂。
  在侦察机出动之后,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就陆续升空,且以大队为单位,在编队之后向西,朝足岛方向飞行。如果侦察机没有找到敌舰,那么在一个半小时后,攻击机群就转向返回特混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损失是战机上的炸弹与鱼雷,以及往返飞行烧掉的燃油。
  关键,在侦察机找到了敌舰之后。
  这次的侦查行动不再是单飞,而是两架舰载机伴飞,只不过位置对调,让鱼雷机在高空飞行,而轰炸机在低空飞行。两架舰载机保持大概十千米的距离,而且用短波语音电台保持联系。突前的鱼雷机遭到拦截后,靠后的轰炸机得立即寻找掩护,并且继续沿着原来的方向飞行。关键是,鱼雷机在摆脱了并不算厉害的敌机之后,得回到原来的航向上等待与轰炸机汇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