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945

  等“浪”起来,几天时间一晃眼就过去了。
  站在桂伯勇的角度来看,局面其实是一目了然。
  高野会拼尽全力找到与消灭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必然是赶尽杀绝。白止战在损失大部分舰载机后,唯一的选择就是依靠速度突围,且全程保持隐蔽。如果肯定得暴露,那就得尽量往后拖延。
  怎么才能帮得上白止战?
  办法,其实很简单。
  在守望者海峡,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回家的必经之地,狠狠打一仗,用拳头教会狭夷海军怎么做人。
  如果能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让高野抱头鼠窜,自然是再好不过。
  哪怕不能,也没有关系。
  本土舰队在守望者海峡这边闹得越凶,吸引的敌人越多,高野能够动用的,用来搜寻与攻击第三航空特混舰队的战舰就越少,围堵第三航空特混舰队时的漏洞就越多,白止战就越发容易找到突围的缺口。
  正是如此,下午的时候,本土舰队就一路高歌,就像生怕没有人知道一样,大摇大摆的朝守望者海峡杀去。
  其实,也就是每隔半个小时,用长波电台拍发一封电报,报告舰队的行踪。
  为了确保被狭夷海军的监听电台截获,电报都由“龙江”号拍发,而且每次都要反复发送好几遍。
  傍晚,在吃晚饭的时候,桂伯勇下了战备命令,让战舰全都进入战斗状态,准备在夜间进行舰队决战。
  敌人?
  就在海峡对面,正朝这边杀来呢!
  “报告司令官,瞭望员报告前方出现不明舰船,怀疑是狭夷海军的战列舰。”
  在参谋大声喊叫出来的时候,桂伯勇不由自主的哆嗦了几下,随后才转身,朝看着他的作战参谋点了点头。
  既然到了,那就开打吧!
  
第163章
神之转向
  必须得说,幸运之神再一次垂青帝国海军。
  虽然按通常的说法,旭海在海峡西面,而东望洋在海峡东面,但是严格说起来,守望者海峡其实是西北到东南走向。
  在进入战场的时候,本土舰队处在西北方向上,从海峡里杀出来的第二主力战队处在东南方向上。
  这个方位,直接决定了交战时的态势。
  不要忘了,现在是深冬,不管白天与夜晚都是北风。
  在海峡西北方向上,有一片从北面飘来的浓密云层,本土舰队恰好在云层下方,没有被月光照到。
  相反,东南方向的第二主力战队直接暴露在皎洁月光下。
  正是如此,在“龙兴”号上的瞭望员发现了“伊室”号,并且根据高大得有点扭曲的塔式桅楼做出准确判断的时候,“伊室”号上的瞭望员却是两眼一抹黑,还没有看到藏在阴云下面的“龙兴”号。
  当时是十点四十分,双方的距离大约十八千米。
  能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发现与识别敌舰,除了有利的位置,还与搜索的范围有关,即“龙兴”号的瞭望员只需要盯着海峡。
  随后,桂伯勇下了一道至关重要,影响巨大的命令。
  以“龙兴”号为首,四艘战列舰依次左转,而且在回旋了260度之后,才重新回到直线航行当中。
  为什么是左转,而不是右转?
  在后来提交的战报当中,桂伯勇给了三个理由。
  第一,距离仍然太远了,而且后方三艘战列舰都没发现敌舰,也就需要通过转向为这三艘战列舰争取一点时间,让她们做好战斗准备,跟上旗舰的步伐,确保接敌的时候处于最佳状态。
  第二,瞭望员只是推测敌舰为“伊室”级,没给出肯定判断,也就不能排除是其他战舰的可能性。在经过狭窄的海峡时,应该让重巡洋舰前出探路,而不是让充当主力的战列舰冲在最前面。
  第三,云层从北面来的,也只有向左转向,才能继续藏在阴云的下方保持隐蔽。
  显然,最后这一点最为重要。
  以当时的情况,桂伯勇显然是想躲在阴云下面,悄悄的逼近敌人,然后在足够近的距离上向敌舰开火。
  简单的说,就是靠突然袭击,争取在前几轮齐射当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从当时做出的战术安排,也就是提前分配交战目标来看,桂伯勇确实是这么打算的,希望用一场突然袭击,在几轮炮击之后结束战斗,至少打垮敌人的斗志,尽可能的降低自身的损失。
  如果可以,或许能避免遭到损失。
  在根本上,桂伯勇是在保存实力。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害怕主力舰受损。
  这么一转,产生了两个影响。
  因为距离扩大,所以在接下来的十多分钟里面,“龙兴”号的瞭望员只是间歇的观察到敌舰,没能对敌舰保持持续目视接触。跟在后面的三艘战列舰上的瞭望员也是一样,都没能一直监视敌舰。
  此外,瞭望员没有发现冲在战列舰前面的重巡洋舰!
  第二主力战队在进入海峡后,高寺就下了一道命令,让跟随行动的四艘重巡洋舰加速追上来。结果是,在航行到海峡的西面,也就是被本土舰队发现的时候,四艘重巡洋舰刚好超过四艘战列舰。
  重巡洋舰没有那么显眼,而且瞭望员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四艘战列舰上,没有注意到四艘重巡洋舰。
  关键还有,期间还多次脱离接触,对搜寻工作也产生了影响。
  就在这十多分钟内,四艘重巡洋舰与四艘轻巡洋舰分别从左右两侧超过了主力战队,随后还分别向北面与南面展开搜索。朝着本土舰队这边来的是四艘重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去了本土舰队的南面。
  到十一点,也就是航向转到230度的时候,“龙兴”号的瞭望员才看到出现在东面,以接近三十节的航速朝海峡西北方向航行的四艘战舰,随后就辨认出来,那是狭夷海军的重巡洋舰。
  大到显得很畸形的舰桥,还有呈品字形堆在舰首的三座主炮炮塔,正是狭夷重巡洋舰的识别特征。
  当时,桂伯勇就搞蒙了。
  这摆的什么大法阵?
  在整体局面上,本土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已经排好了队列,正以大约二十节的速度向南偏西的方向航行,以尽快缩短距离。只要没发生意外,四艘战列舰肯定会在十多分钟之后,在距离缩短到十五千米左右的时候再次转向,准确的说是稍微向右偏转,以求获得最为有利的开火角度。
  第二主力战队的四艘战列舰仍然在朝西北方向航行,没有转向的意思,甚至没有对队列做出调整。
  四艘战列舰依然为纵队。
  哪怕打算缩短距离,也应该让四艘战列舰一字排开,以便在遭到炮击之后,能用前方的主炮还击。
  排成纵队,后面的战舰受到遮挡,只有领舰能开火还击。
  四艘重巡洋舰全速航行,可是航向指向本土舰队的后方,不是冲本土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去的。看上去,就像是在协助从正面冲击的四艘战列舰,准备从后方包抄本土舰队,并歼灭本土舰队。
  可问题是,那只是四艘重巡洋舰。
  是谁给那些舰长的胆量,让他们觉得用八英寸舰炮就能在“龙兴”级面前讨到便宜?
  抵近对射,“龙兴”号一炮就能干掉一艘重巡洋舰。
  再说,“龙兴”级有的不仅仅是400毫米主炮,还有数量众多的副炮与高射炮。
  对付防护算不上突出的重巡洋舰,副炮的威力绰绰有余。
  当然,桂伯勇不敢大意,因为狭夷海军一直把重巡洋舰当次等主力舰,还为所有重巡洋舰配备了重型鱼雷。要知道,重巡洋舰战队的司令官一般是中将,仅比主力战队的司令官矮半级,而航空战队司令官仅仅是少将。兰云是在担任机动舰队司令官之后,才破格获得中将军衔。
  要让这些重巡洋舰逼近,或许会阴沟里面翻船。
  为此,桂伯勇下了一道命令,让后面的重巡洋舰分队加速赶上来,侧击绕到主力分队后面的敌舰。
  因为还没暴露,所以桂伯勇专门叮嘱通信参谋,不要用电台。
  那么,只能使用信号灯。
  在无线电问世之前,夜间通信就只能依靠灯光信号,由此产生了跟旗语类似的灯语。
  显然,在下命令的时候,桂伯勇忘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让重巡洋舰分队的指挥官不必回复。
  要命的是,通信军官在发命令的时候,也忽视了这一点。
  这下,好玩了。
  
第164章
巨炮之怒
  本土舰队重巡分队也是四艘,在主力分队后方大概十千米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