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945

  这些财团的势力到底有多么强大?
  “新政”能够顺利实施,与这些财团有莫大的关系,因为搞基础建设的钱,也就是联邦政府的赤字开支就是财团提供的贷款。如果财团不愿意把钱借给联邦政府,“新政”必然是无米之炊。
  即便是洛福斯,也得向财团低头!
  财团控制的不仅仅是纽兰联邦的银行,还通过银行,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了纽兰联邦的主要企业。
  整个国家的命脉都在这些财团的手上。
  国家喉舌,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包括那些自由撰稿人,也都由财团控制。
  所谓“孤立主义”无非是要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以免在战争初期遭受惨重损失。在恰当的时候再出兵参战,比如像上次大战那样,交战各方都已是伤痕累累,再出兵参战,就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说来说去,财团关心的就是利益。
  只要有利可图,直接出兵参战又何妨?
  当然,利益本身就是相对的。
  如果说在年初,参战对纽兰联邦不太有利。那么到现在,继续呆在战场的外面,那就更加不利了。
  再拖上几个月,恐怕除了纽兰联邦之外的列强都会战败。
  其他列强战败之后,纽兰联邦不但要在东望洋面对梁夏帝国,还要在夕落洋迎接迢曼帝国的挑战。
  有胜算吗?
  显然没有!
  别说纽兰联邦只有两亿多人,人口总量不到梁夏帝国的一半,哪怕有四亿人也绝不是两个强大帝国的对手。
  那时,纽兰联邦唯一的选择,就是承认梁夏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偏安一隅。
  其实,这也几乎不可能。
  哪怕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不会在这场战争当中对付纽兰联邦,毕竟没有开战的理由,也会用经济与贸易等方式绞杀纽兰联邦,逼迫纽兰联邦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选择用战争手段打破僵局。
  到那一步,纽兰联邦取胜的希望更加渺茫。
  在战略层面上,没有更好的选择。
  现在奋起一战,联合所有能够联合的盟友,哪怕没办法战胜梁夏帝国,也有机会逼迫梁夏帝国接受停战的结果。
  当然,在此之前要做的,并不是联合盟友,是团结内部力量。
  虽然获得财团支持,但是党派的矛盾依然存在。别看民主党一家独大,要是没有共和党的支持与配合,洛福斯未必能够顺利的把纽兰联邦带入战场,搞不好还会在年底的大选当中败北。
  联合与团结共和党,需要做出妥协与让步。
  关键,还要让那些目空一切的财团无条件的支持由洛福斯为首的战时政府,在战争期间服从联邦当局指挥。
  这也是黑尔最佩服洛福斯的地方。
  
第294章
委曲求全
  跟共和党妥协,其实是小事。
  虽然引发大萧条的是经济的内在规律,但是在民众眼里,根源在共和党的身上,是共和党奉行的“自由经济主义”所导致的结果。洛福斯推行的新政拯救了经济,还让大部分纽兰公民获益。
  按照舆论宣传,洛福斯不但是纽兰联邦的救星,还是整个西方世界的救星。
  这也是洛福斯第三次参选的政治资本。
  不管共和党的议员怎么抨击洛福斯第三次参加大选,还拿洛福斯的私生活说事,可是在选民眼里,洛福斯是一个称职的总统,中间派选民依然愿意把票投给这位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的总统。
  何况,当前的国际局势,也需要联邦当局保持稳定。
  即便是那些为共和党说话的媒体,也承认,除非发生不可抗事件,不然洛福斯肯定能第三次赢得大选。
  共和党需要的,只是联邦政府的几个席位,或者说在联邦事务中的发言权。
  洛福斯给出的,也就是这些东西。
  三个月前,任命共和党鹰派代表人物罗克斯为海军部长,就是与共和党实现政治妥协的结果。
  此外,洛福斯还在私下保证,参战之后会应共和党要求,撤掉东望洋陆军司令肖特中将与东望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的职务,前者由麦克代替,后者由尼兹替换,其中前者是共和党人。
  说明白点,就用几个关键的位置买通了共和党。
  真正的麻烦在财团那边。
  虽然在年初的时候,洛福斯就说服了财团,让“援助法案”在第三次国会表决当中获得通过,但是要让纽兰联邦从“西方世界的军火工厂”成为“西方世界的精神领袖”,需要的就不止是提供援助。
  用洛福斯的话来说:需要崇高理想鼓舞起来的牺牲精神。
  需要做出牺牲的不止是纽兰民众,还有把持纽兰联邦命脉的财团。
  将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难道是让财团在后方大发战争横财?
  按照洛福斯的意思,财团必须向联邦当局妥协,至少在战争期间得无条件配合,服从联邦当局的领导。
  财团会答应吗?
  过去的几个月,洛福斯的头号工作就是跟各大财团进行磋商,也可以说是讨价还价。
  其实,就在来到“香格里拉”的这一个多月里,洛福斯几乎每天都要跟某些财团的代表进行密谈。
  哪里是来避暑,比留在灰宫处理政务还要辛苦。
  归根结底,也就是利益使然。
  洛福斯的态度非常明确,如果只是帮布兰王国对抗迢曼帝国,那么要不要进行动员都无所谓。
  以纽兰联邦的体量,在平时状态就能碾压迢曼帝国。
  可问题是,要战胜梁夏帝国,不但要动员,还要以最快速度完成全面动员。
  财团必须让步。
  简单的说,得把纽兰联邦的命脉交给联邦政府,由联邦政府统一调配,最大限度发挥出战争潜力。
  用洛福斯的话来说:梁夏帝国是一头史诗级的怪兽,纽兰联邦哪怕是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够取胜。
  如果有所保留,参战就等于战败!
  财团听从联邦当局调遣,本身就在全面战争动员的范畴之内,即金融活动也要进行战时管制。
  道理浅显易懂,财团的那些家伙不可能不明白。
  只是,要让财团交出手里的权柄,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反反复复的谈了几个月,取得了不少成果。
  不过,真要说起来,迫使财团让步的,并不是洛福斯的坚决态度,而是每天都在恶化的战局。
  留给纽兰联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拖不起的,不止是财团,还有洛福斯。
  在三天前进行的最后一次秘密磋商中,洛福斯与财团代表达成了协议。
  财团放弃除联邦储备银行之外的所有金融机构,承诺在战争期间,无条件的听从联邦政府的指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发行货币等方式,为联邦政府提供支持,并协助联邦政府实施战时金融政策。
  洛福斯保证不会用战时特权收缴联邦储备银行的所有权。
  这个秘密协议,联邦政府等于是放弃了铸币权。
  要说,“铸币权”就是最后一个问题。
  在此之前,洛福斯一直试图把联邦储备银行国有化,也就是收缴掌握在私人银行家手里的铸币权。
  财团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产业,却始终不愿意放弃铸币权。
  其中厉害关系,双方心里都有数。
  别看财团枝繁叶茂,直接与间接控制了成千上万家企业,而且以钢铁、船舶与军火等重工业为主,等于是掌控了纽兰联邦的国家命脉,但是往根本上讲,财团的根基是由联邦储备银行串联起来的几百家银行。
  在这里面,铸币权是核心的核心,可以说有了铸币权就有了一切。
  当然,也就是铸币权把这些银行团结到了一起,造就了这头能够凌驾于联邦之上的金钱怪兽。
  关键还有,这头金钱怪兽并没有国家属性,也就不会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