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3/945

  只是在1月份,就有2支船队到达骆沙联邦在冰洋上的港口。
  关键,后面到达的那支船队,原本是计划前往布兰王国。
  可见,纽兰联邦降低了对布兰王国的重视程度。
  这两支船队的一百多艘货轮,为骆沙联邦送去了大量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其中至少包括5万吨铝锭!
  此外,还有大量的成品,比如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至关重要的弹药等等。
  利用这些物资,骆沙联邦能够在一年之内多生产数千架先进飞机。
  当然,骆沙军民也必然大受鼓舞。
  此外,骆沙联邦已经利用即将过去的冬天,完成了全面战争动员,只是新建的作战部队就超过了300个师。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是在叶堡地区,至少有200个师。
  虽然骆沙陆军是小编制,而且新建部队大部分是步兵师,但是接近300万兵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何况,在西北方向,帝国陆军的后勤保障同样是万分的脆弱。
  不说能否守住战线,只是组织发起大规模战略进攻,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这意味着,在交通运力得到全面提升之前,帝国陆军在西北战场上发动进攻的力度与频率都是有限的。
  其实,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而且任何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用廉旭升的话来说,哪怕骆沙军队的战斗力降为零,只要不断把部队送上前线,就能拖跨帝国陆军的后勤。
  打到现在,帝国陆军已经在西北方向俘获了大约150万战俘。
  只是安顿这些战俘就让军方大伤脑筋。
  如果在接下来的进攻中,面对更多的战俘,还怎么推进?
  因为交通不便,从帝国的关中地区运出的物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能送到前线,其他全都在运输途中消耗掉了。
  按照廉旭升的意思,哪怕是一切顺利,也没办法在年内打到叶堡。
  严格说来,其实是到十月底,也就是在冬季到来前。
  显然,廉旭升有很大的压力。
  要说,还影响了李云翔。
  白止战也很是感叹,毕竟两人现在的处境,都跟他有关。
  除了自罚三杯之外,白止战唯一能够做的,也就在东望洋好好的干上一仗!8)
  
第470章
替代品
  送走廉旭升后,白止战只在帝都呆了5天。
  2月26日一大早,他就乘飞机去了浦州。
  没错,第一批“行省”级大型航母将在3月1日正式交付给帝国海军,白止战就是海军首席代表。
  用刘长勋的话来说,白止战更有资格代表海军去接受新一代大型航母。
  提前几天过去,是为了去找赵禹了解一些情况。
  现在,浦州是帝国海军最主要的造船中心,承担近半数主力舰的建造工作。
  此外,第二批大型航母,以及配套的大型巡洋舰都已经开始建造,连下一代主力战舰的建造也已提上议事日程。
  不过,这些都不是白止战关心的。
  大型航母确实重要,战斗力极为强悍,已经取代战列舰成为新的海洋霸主,在舰队决战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可问题是,哪怕在战争时期,按战时标准进行建造,大型航母的工期也超过了两年。
  按造船厂送交海军司令部的生产报告,第二批“行省”级要在两年后,即新历102年的第四季度才能交付。
  白止战接下来要面对的,并不是舰队决战,是登陆作战。
  之前攻打火山群岛、塞岛与狮泉城的战斗均已证明,在支援登陆作战的行动中,舰队航母的作战效率不是很高。
  主要就是,在登陆作战行动当中,特混舰队受到了很多限制。
  比如,特混舰队一般在距离登陆场200千米的外海活动,由舰载航空兵提供的空中支援存在明显的时效性,没办法随叫随到。又比如,为了给航母提供掩护,特混舰队里的大型战舰很少被派去执行火力支援任务。
  相反,靠近登陆场部署的支援舰队发挥的作用,反到更加的突出。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攻打塞岛初期,两支火力支援舰队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效果。
  在攻打狮泉城的战斗中,支援舰队也是绝对的主力。
  只是,实战同样证明了一个问题,仅仅只有普通战舰的支援舰队,在支持登陆作战的时候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
  换句话说,舰炮不是万能的。
  对付一些特殊目标,炸弹明显更有用。航空兵提供的近距离空中支援,还有鼓舞士气的效果。
  某些时候,一队从战场上空飞过的战斗机,就能够吓跑敌人。
  跟远在几十千米外,根本就看不到的战舰相比,从头顶上飞过的,机翼下挂满炸弹的战斗机更加直接。
  如果能为支援舰队提供几艘航母,安排舰载航空兵参战,那就完美了。
  这也是帝国海军打造小型航母的主要目的。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赵禹把小型航母当成舰队航母与大型航母的有力补充,即在大型航母大批量交付之前,用小型航母执行舰队决战任务,但是接连的几场胜利,反到削弱了小型航母在这些方面的价值。
  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
  打到现在,敌人只剩下4艘舰队航母,即纽兰海军的“奋进”号与“列克”号,再就是布兰皇家海军的“皇家方舟”号与“暴怒”号,暂时仅“皇家方舟”号能作战,另外3艘不过是摆设。
  相比,帝国海军有3艘舰队航母,还即将获得4艘大型航母。
  比主力航母的数量,帝国海军占据了绝对优势。
  如果进行舰队决战,帝国海军的胜算极大。
  在相对次要的,小型航母与护航航母,帝国海军不但没优势,还有巨大的差距。
  关键就是,为了对付迢曼海军的潜艇,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把数十艘快速货轮改造成了护航航母。
  纽兰联邦还有2艘小型航母,在大战爆发之前建成的“黄蜂”号与“突击队员”号。
  同样因为建造舰队航母与大型航母的周期太长,为了增强航空战斗力,纽兰海军在参战前就开始建造新的小型航母。
  要说,双方在发展小型航母的思路上,绝对是殊途同归。
  简单的说,都是拿已有的万吨级巡洋舰的舰体,在去掉上层建筑之后,通过增加机库改造成航母。
  此举,最大的好处是节省了设计时间,能迅速动工建造。
  其实,甚至可以先建造舰体,并同步设计上层建筑,然后把上层建筑按照航母的方式进行建造就是了。
  让小型航母“大受欢迎”的,就是相对来说很短的建造周期。
  如果舰体有现成的,或者像锅炉这样的核心设备能直接采购,可以把建造周期压缩到十个月之内。
  纽兰海军就是这么做的。
  在纽兰联邦的几家造船厂里,现在就有数艘小型航母正全速建造,而且预计都能在今年交付。
  这些航母,全都用巡洋舰的舰体建造。
  按六局提供的情报,在第一批小型航母建成后,有了熟练的工人,后面批次的建造周期还能够大幅度缩短。
  要说的话,也是受到纽兰海军的刺激,帝国海军的小型航母才能上马。
  赵禹一直在为此做准备,提前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说服造船厂放慢几艘巡洋舰的建造速度,在完成舰体之后,并没有急着搭建上层建筑,因此能够在拿到拨款之后方便的改造成小型航母。
  现在,这几艘战舰都在按照航母的标准在建造。
  按照白止战拿到的报告,第一批4艘能够在6月底交付,第二批4艘要到9月,第三批就遥遥无期了。
  白止战想要得到的,其实也就只是第一批4艘。
  在来浦州之前,白止战就给赵禹发了电报,详细的询问了航母的事情。
  赵禹给出的回答是,预计能提前交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3/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