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945

  至少在大战爆发前,没人觉得高空投弹的命中率是个大问题。
  7000米这个高度,可以说是非常的尴尬,不但在战斗机的拦截范围之内,也在所有大口径高射炮的有效射高之内。
  其实,这也是采用简配发动机的必然结果。
  所幸的是,升限不够的问题,还在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
  关键就是,通过战火的考验,或者说实战检验,很多在战前总结出来的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
  高空轰炸就是之一。
  早在对狭夷皇国进行战略轰炸的时候,帝国陆航就发现,在采用正确的轰炸战术的前提之下,低空进入与高空进入的损失率相差不大,而低空投弹的命中率明显更高,也就意味着能用更少的轰炸机,以及更少的投弹量来完成轰炸任务,从而把总体的作战损失率控制在更低的范围之内。
  此外就是,重型轰炸机能凭借凶猛的自卫火力对抗敌人的战斗机。
  当然,前提是不存在明显的代差。
  比如在塞岛攻防战期间,帝国陆航的重型轰炸机在F4F与P-41面前吃了大亏,损失非常的惨重。
  要说的话,关键就一点。
  机群规模。
  只要轰炸机的数量够多,就能有效的降低作战的损失率,还可以通过密集投弹来提高单次出动的作战效率。
  当然,李云翔带白止战过来,不过是让白止战知道,他当年怂恿贺鹏飞掏腰包投资研制的这种轰炸机即将达到服役状态,很快就会执行第一次作战任务。没意外的话,就是装着传单去梵罗地区搞心理战。
  这种低烈度的行动,也能看成是服役前的实战测试。
  因为航线断绝,所以部署在梵罗地区的布兰军队早已成了空架子,不要说性能先进的战斗机,连高射炮都没有多少。
  当然,殖民地的占领军也不需要多少先进武器。
  即便到了现在,在梵罗地区的很多殖民地据点,一挺维克斯或者马克沁重机枪,就能够让心生不轨的土邦变得老实服帖。再不行,部署几门小口径山炮,派几架双翼侦察机升空飞几圈,也足够保得一方太平。
  之前,派往梵罗地区的侦察机很少遭到战斗机拦截。
  以当前的情况来看,布兰王国或许已经做好放弃梵罗地区的思想准备。
  如果守不住基布要塞与夕梵运河,无法夺回穆阿海的制海权,梵罗地区对布兰王国就没有任何的价值。
  无法获得这块殖民地产出的资源,守着又有什么用?
  在梵罗地区维持一支足够强大的驻军,那可不便宜。
  用李云翔的话来说,其实就是在实战当中进行测试,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厂商,然后在下一批次当中进行修改。
  不过,李云翔也明确告诉白止战。
  到了第四季度,也就是在下个月,第一批500架中的140架就将交付,而另外300架将在11月与12月交付。
  显然,这也是白止战最感兴趣的地方。
  虽然还没有谈到轰炸奥洲的事情,但是按李云翔这意思,到年底,哪怕上面提出对奥洲进行轰炸,也可以在不影响其他方向的情况下,抽调出足够多的轰炸机来执行任务,确保总体战略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
  要说的话,只是轰炸奥洲西北的几座机场,几百架“神雕”也就够了。
  关键还有,如果不轰炸奥洲西北,那么这些“神雕”全都可以借助马累岛,轰炸索科特拉岛,或者从瓜达尔附近的机场起飞,对基布要塞进行轰炸,以此大幅度的降低海军的作战压力。
  显然,这也就是在联席会议上提到的问题。
  当然,几百架轰炸机在手上,到底怎么用,其实都好说。
  李云翔向白止战介绍这种超级轰炸机,并且提到量产的事情,其实是要白止战放心,到最后有他兜底。
  
第553章
海军基地
  接下来的几天,在李云翔陪同下,白止战到包括亭可马里军港在内的,附近的军事基地转了一圈。
  海军挑来挑去,最后选择了亭可马里,不是因为科伦坡港不够大,只是不想跟捷足先登的陆军闹别扭。
  亭可马里过去就是一座军港,只不过是布兰皇家海军的军港。
  在帝国海军称霸梵炎洋之前,亭可马里是孟买到狮泉城之间的中转港,主要为过往船只提供补给。在铁甲舰的时代,当地还有一座北梵炎洋最大的煤仓,能够为整支舰队提供锅炉用煤。
  因为帝国海军并不谋求军事占领,所以在帝国称霸梵炎洋的时代,亭可马里被废置。
  在上次大战结束后,布兰皇家海军重点建设科伦坡,并没有重返亭可马里。
  直到现在,亭可马里才再次受到重视。
  与李云翔那边一样,亭可马里的建设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按照白止战的了解,海军已经获得了一笔拨款,准备用一年多的时间把亭可马里打造成北梵炎洋地区头号军港。
  在最初的时候,帝国海军并没有打算在斯里兰卡搞建设,至少没有想过要在这里建造一座母港级别的大型海军基地。
  从狮泉城到斯里兰卡并不远,依靠狮泉城的海军基地足够支持舰队在北梵炎洋活动。
  就算到瓜达尔,也只有几千千米,对舰队来说不算遥远。
  关键还有,需要搞建设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且相对的,北梵炎洋这边的威胁还算不上严重。
  联合舰队覆灭改变了这一切。
  不管海战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在联合舰队遭受惨败之后,帝国海军都不得不正视北梵炎洋的防御需求。
  在狮泉城到瓜达尔之间,确实需要一座能为舰队提供支持的大型海军基地。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选中了亭可马里。
  按照规划,军港的扩建工程分成三期。以扩充外港为主的第一期已经完成,并且投入了使用。
  现在,驻扎在外港的是梵炎洋战区的一支护航大队。
  因为会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所以护航大队的兵力规模并不是恒定的,不过变化幅度也不大。
  在大部分时候,都有近百艘护航舰艇,不过以近海小型舰艇为主,而且大部分在外执行任务。
  长期驻扎在亭可马里的,是一支近岸巡逻分队,主要任务是保护军港,防止敌人的潜艇在军港外布雷。
  此外,还有以亭可马里为基地的第十四巡逻机分队。
  要说的话,远程巡逻机比小型舰艇更管用。
  因为要掩护从狮泉城过来的船队,还要盯守前往马尔代夫与瓜达尔的航线,也就是恰好位于北梵炎洋航线中间,所以亭可马里是北梵炎洋地区的巡逻机中心基地,最多的时候部署了差不多200架巡逻机。
  毫无疑问,反潜巡逻机是潜艇的头号克星。
  因为主要用于反潜巡逻,所以部署在北梵炎洋的巡逻机,大部分是从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的二手货,其中仅“白天鹅”就有上百架,不过在反潜作战当中,看重的并不是飞行速度与最大升限。
  要说的话,其实“白天鹅”特别适合执行反潜巡逻任务。
  这种机体庞大的巡逻机,不但能搭载3吨武器弹药,在装满燃油之后,还能够在远海飞行一整天,甚至能飞到2000千米外巡逻4个小时。
  在执行远程巡逻任务的时候,还能搭载几名额外的机组成员,以减轻工作负担。
  部分“白天鹅”上还有改装的厕所与床铺。
  简单的说,庞大的机体,能够容纳更多的东西,自然是好处多多。
  让几架“白天鹅”轮番上阵,也就是采用接力战术,甚至能依靠强大的自持力耗光潜艇里的氧气。
  这绝对不是在吹牛。
  相关战例已有三起,而且均得到海军确认。
  简单的说,就是在发现潜艇之后,立即用电台呼叫附近的巡逻机赶来支援,并轮流在潜艇活动的海域投掷深水炸弹,让潜艇不敢贸然浮上来,同时因为担心耗光蓄电池里的电能而不敢快速航行。
  有些时候,还可以使用大装药的手雷,或者是迫击炮弹冒充深水炸弹。
  运气不错的话,也许2到3天就能逼迫敌潜艇上浮投降。
  哪怕运气不好,也只要5到7天。
  很多时候,敌潜艇会在耗光电能或者氧气之前浮上海面发起反击,多半会被巡逻机用火箭弹或者炸弹击沉。
  在已有的三个战例当中,2艘纽兰潜艇被击沉,另外1艘在上浮之后投降。
  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二期工程,主要修建外港的深水码头,好为大型战舰与货轮提供服务。
  此外就是,在外港与内港之间的连接地带修建油库、弹药库与军营等基础设施。
  要说的话,亭可马里欠缺的就是基础设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