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945

  近20万大军,短短的3天时间,就被彻底歼灭了。
  对亚历山大港里的布兰军队来说,此战造成的冲击,绝对不会小到哪里去。
  不过,也就多等了一天。
  1月7日凌晨,在隆美尔指挥下,协约联军发起了攻打亚历山大港的作战行动,打头阵的就是由廉旭升指挥的帝国陆军装甲部队。
  这么安排,也算是相互抬举。
  用廉旭升的话来说,隆美尔当总指挥,帝国陆军打主力,至少在面子上过得去,不存在谁欠谁的问题。
  此外,提供支援的是第十一特混舰队。
  显然,跟帝国陆军配合,肯定要比跟迢曼军队配合更加顺畅,至少没有语言沟通方面的问题。
  之前,在向北进军的行动中,就因为语言沟通不顺,发生了几次误击事件。
  在最恶劣的一次误击事件中,一个摩步营遭到舰队的覆盖式炮火打击,并导致100多名迢曼陆军将士丧命。
  不过,攻打亚历山大港的主力其实是2支特混舰队。
  只是在天亮前,
4艘快速战列舰、6艘重巡洋舰与6艘轻巡洋舰组成的支援编队就向亚历山大港投掷了数千吨炮弹。只是400毫米巨弹就用掉了上千发,而200毫米炮弹的消耗量更达到了3000发。
  感情,这些炮弹快要过期了,再不用掉就只能报废。
  其实,处理过期弹药的常用办法,就是送到战场上,或者在训练与演习时用掉。
  按照炮击密度衡量,创造了新的纪录。
  不要忘了,亚历山大港只是一座军港。
  至于炮击对港口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白止战显然没有想过。
  虽然按照安排,帝国海军今后以亚历山大港为基地,得在此部署舰队,并且充当战略海运的中转港口,但是郑江明早早的给白止战兜了底,帝国海军有能力,在没有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支持舰队在陆心海作战。
  要说的话,需要的只是一处避风港湾。
  至于军港里的基础设施,全都能够由工程船只替代。
  比如,可以用自航式浮船坞来代替造船厂与修船厂,能够用具备补给能力的油船来代替油水码头,用干式弹药运输船代替弹药库,甚至用配备了重炮的驳船来替代负责保护港口的岸防炮塔。
  打到这个时候,帝国海军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工程船只。
  对此,白止战也很有数。
  帝国海军大力发展工程船只,其实针对的是东望洋,即在东望洋,特别是在面向纽兰联邦的北东望洋,严重欠缺能够为舰队提供支撑的港口与基地,而且不可能在战争时期搞基础建设。
  要让舰队渡过广袤的东望洋,去地球的外一边作战,就只能够把维护与保障的希望寄托在工程船只上。
  关键还有,帝国海军的舰船,特别是航母等主力舰,续航力都不是很突出。
  在根本上,这是在综合权衡之后做的牺牲,降低续航力,让航速等其他更加重要的性能达到设计指标。
  至少现在看来,帝国海军舍弃续航力的做法并没错。
  大战爆发之后,帝国海军除了尽全力建造航母、快速战列舰等主力战舰外,还打造出全球最强的工程船队。
  要说,大部分工程船只,其实在战前就已经建好了。
  很多工程船只都有民用性质,只需要进行简单改装,主要是安装自卫武器,就成为了军辅船。
  因为有了保障,所以在下手之时,自然用不着畏首畏尾。
  炮击只是开始。
  天亮之后,航空兵登场。
  因为第十二特混舰队已经在3天前冒险通过了运河,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能让一支特混舰队的舰载机执行支援任务。
  其实,完全不需要担心遭到空中打击。
  在亚历山大港之外,离得最近的布兰机场,还在1000多千米外的马耳他,根本就没办法对2支特混舰队构成威胁。
  结果就是,在发起地面进攻之前,2支特混舰队全都参与了打击行动。
  对亚历山大港里的布兰官兵来说,特别是对那些有幸活到战后的,这恐怕是他们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天。
  按照少数幸存者的会议,在整个白天,炮击与轰炸就没有结束过。
  在硝烟与烈焰的笼罩下,亚历山大港变成了沸腾的火山,仿佛港湾里的海水都被点燃了一般。
  即便活着,也只是一具麻木之躯。
  在密集的轰炸结束之前,地面部队就发起进攻。
  与之前的进攻行动不同,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没有强攻,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侦察兵的角色。
  简单的说,只要遇到抵抗就立即停下,然后呼叫炮火支援或者是空中支援。
  在舰队用炮火,或者是舰载机投下的炸弹摧毁了敌人的防御工事之后,地面部队才继续推进。
  用廉旭升的话来说,不用赶时间。
  显然,这种稳步推进的战术,让布兰军队根本找不到反击的机会。
  其实,也多亏了隆美尔。
  在商讨作战的时候,隆美尔就明确告诉廉旭升,蒙哥马利擅长打反击,千万不要给他反击的机会。
  为了引起廉旭升的注意,他还反复强调了几遍。
  也就是听取了隆美尔的警告,廉旭升才选择采用稳步推进的战术。
  
第585章
立足点
  激战一直持续到新历103年的1月11日,最后一股负隅顽抗的布兰军队才被歼灭。
  在此期间,布兰军队组织发起过几次反击,甚至出动鱼雷艇在夜间偷袭进行补给的特混舰队。
  可惜的是,这些反击行动全都以失败收场。
  其中,最有威胁的一次反击行动,发生在1月10日的下午,由布兰皇家空军与纽兰陆军航空兵发动。
  从马耳他出动了200多架重型轰炸机,集中攻击了当时恰好在亚历山大港北面,位置更靠西的第十二特混舰队。
  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这些重型轰炸机分4个批次发起了攻击。
  直到夜幕落下,战斗才宣告结束。
  虽然先后有数十架轰炸机突破了防空战斗机的拦截,到达第十二特混舰队上空,投下了炸弹,但是重型轰炸机的投弹高度在5000米以上,而且是分散进入,结果没有一枚炸弹落到航母上。
  布兰皇家空军与纽兰陆军航空兵发起反击,并不是为了击溃帝国舰队。
  同一时间,一架装满燃油的C-47运输机从亚历山大港起飞,而布兰皇家陆军的蒙哥马利上将就在这架飞机上。
  针对第十二特混舰队的轰炸,其实是为了引开帝国舰队的战斗机。
  关键就是,在此之前的几天里面,舰载战斗机一直在亚历山大港上空徘徊,即便在夜间也是如此。
  虽然舰载战斗机不具备夜间作战能力,但是布兰军队肯定不清楚情况。
  至于在前线部署岸基航空兵,以及派遣陆军航空兵参战,因为推进速度太快了,一直都没来得及修建野战机场。
  因为对手的空中力量早被打垮了,所以暂时不用投入更多的空中力量。
  结果就是,布兰军队想当然认为,帝国海军盯上了蒙哥马利。
  这么说其实也没错。
  在进攻开始后,白止战多次跟廉旭升与隆美尔通气,而隆美尔每次都提到,绝不能放跑蒙哥马利。
  要说的话,也就是蒙哥马利在10日下午逃离了亚历山大港,布兰军队才完全崩溃。
  当天晚上,以及在次日白天的战斗中,布兰军队的抵抗力度明显弱了许多,很多被分割出来的部队还主动放弃抵抗。
  正是如此,也才能够在11日的夜间完成占领亚历山大港的作战行动。
  要说的话,战斗其实在下午就已宣告结束。
  只是,为了照顾廉旭升,也是为了给帝国陆军面子,在最后关头,隆美尔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然后把发动最后进攻的机会留给了帝国陆军,意思是有始有终,也由此让廉旭升立下全功。
  这也表明,隆美尔是十分在乎荣誉的,也可以说是很传统的军人。
  用他的话来说,打下亚历山大港的是梁夏军队,而不是迢曼军队,这份殊荣属于梁夏帝国的将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