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9/945

  为了避免占用前进基地,联队里的轰炸机都将飞往迪戈基地。
  其实,也没有必要把轰炸机部署在距离战场只有几百千米的地方,毕竟轰炸机不存在作战半径不够的问题。
  其间,战斗机还将在穆阿海上空进行一次空中加油。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远征混成联队”将以哈立德国王军事城为基地,守护沙乌地的领空。
  简单的说,执行的是战役级战场遮断任务。
  这也是“远征混成联队”存在的最大价值。
  5年之前,空军在新军事变革推动下,组建“远征混成联队”的时候,赋予的头号使命就是在战争突然爆发的情况之下,依托设施简陋的前进基地,为帝国空军完成参战动员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正是如此,“远征混成联队”采用了小而全的编制体系。
  通常,一支“远征混成联队”包含2个战斗机中队,1个运输与保障中队,1个战术支援中队与1个混编的轰炸机中队。只是在前进部署之前,会根据任务需要对编制体系做出适当的调整。
  比如这次,就没有让轰炸机中队靠前部署。
  当然,大部分时候也不需要让轰炸机靠前部署,只是需要安排轰炸机为前进部署的战术飞机提供掩护。
  如果执行的是攻势防御任务,或者是进攻任务,轰炸机中队就是绝对主力。
  执行以保证制空权为主的防御任务时,主力就是战斗机,尤其是作战半径更大的重型战斗机。
  正是如此,编入“远征混成联队”的全都是帝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而驾驶这些战斗机的飞行员全都是精锐。
  在预警指挥机的支持下,一个中队的8架“战-11B”能控制1000千米到1500千米空域的制空权!
  此外,在过去几年的联合演习中,拔得头筹的几乎都是“远征混成联队”的飞行员。
  按照空军内部做的推演,哪怕做不到以一当百,也肯定能够以一当十。
  在理论上,对付伊拉克空军这类对手,一支“远征混成联队”的2个中队,即16架战斗机,就足够在依托后方指挥系统支持的空优战斗中掌握主动权,并击溃规模在大队以下的来犯敌机。
  对“战-11B”的战斗力,李天凌有十足的信心。
  不止是这种战斗机,还跟使用的新式弹药有关。
  在年初的时候,准确说是春节后,李天凌统帅的联队率先换装了新式导弹,其实是进行军方验收测试。
  没错,就是绰号“闪电”的“KK-12”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
  这是梁夏空军的第一种,也是全球第一种达到服役标准,并且正式装备作战部队的主动寻的空空导弹。
  至于这种导弹到底有多大的价值,李天凌最为清楚。
  在完成了几轮试射之后,李天凌就以联队长的身份,建议立即订购与装备这种能改变空战面貌的新式导弹。在一份绝密的测试报告中明确提到,该导弹对50到90千米内的敌机有绝对的杀伤力。
  只是射程,就比半主动雷达制导的“KK-6”提高了一倍以上。
  优势不止体现在射程上。
  “KK-12”让“战-11B”获得了真正的多目标交战能力,也就是能同时对多个目标发起攻击。
  这可是空军梦寐以求的,或者说是志在必得的作战能力。
  不要忘了,海军的“战-9A”在10多年之前就获得了多目标交战能力,能够同时对6架敌机开火。
  “战-11B”靠新式火控雷达,在理论上能同时控制8枚导弹攻击8个目标,可是在实际当中,受导弹限制,根本办不到。
  因为不具备多目标交战能力,所以在之前10多年的联合演习中,空军被海军的战斗机虐得体无完肤。等到“战-9B”服役,就连近距离格斗空战,空军也胜少败多,可以说被教训得毫无脾气。
  其实,也就是在李天凌的大力推动下,“KK-12A”才提前定型与量产。
  现在,李天凌驾驶的“战-11B”就挂了4枚“KK-12A”,而且在4架“运-10A”的货舱里面还有100多枚。
  如果按照高达80%的单发命中率计算,这些导弹能干掉小半个伊拉克空军。
  只是,就算真的有仗打,那也是10多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
  ……
  此时,科威特境内,共和国卫队的汉谟拉比师。
  追上前锋部队之后,阿里立即下达停止推进的命令,还让官兵立即就地对主战装备进行检查维护。
  不是坦克跑不动了,是阿里有点害怕。
  打到现在,已经深入科威特境内20千米,竟然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沿途的几处街垒性质的防御阵地,要么早就被抛弃,要么在伊拉克军队杀到时,守卫阵地的科威特军人立即就缴械投降。
  结果就是,这一路上基本上一枪未放!
  按照投降的科威特官兵交代,他们一直没有收到上级下达的战斗命令,而且长官让他们决定是否投降。
  科威特就这么不战而降!?
  随后,阿里就收到了后方发来的消息。
  就在发动进攻之后不久,空军战斗机轰炸了一支离开王宫的车队,有理由相信科威特国王在车队里面。
  也就是说,科威特国王阿巴斯三世很可能已经被炸死了!
  此外,阿里还收到了由侯赛因发来的命令。
  火速攻占科威特城,但是在没有直接命令的情况下,不得继续向南面推进,不得攻打沙乌地。
  阿里当然明白其中关键。
  科威特国王阿巴斯三世,原本只是一个亲王级别的酋长,获得梁夏皇室承认后,才登基称王。
  也就是说,梁夏皇室为科威特王室提供了安全保障。
  这可不是一句口头承诺。
  虽然梁夏帝国早已完成宪改,皇帝只是国家的象征,但是皇室的地位非常稳固,皇帝的保证也就是帝国的保证。
  炸死梁夏皇帝庇护的科威特国王,绝不是小事!
  要搞不好,梁夏帝国完全可以将此当成参战的理由。
  不要忘了,在东边几百千米外的波沙湾里,搭载近百架舰载机的“祝世建”号早就严阵以待。
  从这艘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能在半个小时内飞到科威特上空。
  阿里知道,害怕也没用。
  所幸的是,因为进攻是一帆风顺,所以就算现在放慢前进的速度,也能在72小时之内拿下科威特城。
  当然,把速度放慢一点,更是在为自己留后路。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梁夏帝国以此为借口出兵参战,那么按照预先制订的计划,共和国卫队得在打下科威特城之后继续南下,朝沙乌地首都利雅得推进,因此得在此之前,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
  最关键的,也就是后勤保障。
  别看整个波沙湾下面都是油田与气田,可是炼油厂却没多少,坦克与战车需要的然后都得从后方运送。
  其实,有这个担忧的不止是阿里。
  ……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总统府。
  凌晨,侯赛因就把主要将领与官员召集了起来,还让人在巨大的中央办公室里搭了一个沙盘。
  其实,是从共和国卫队司令部搬来的沙盘。
  显然,侯赛因原本觉得,在进攻开始之后,能够通过向前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军事才华。
  不管怎样,他首先是军事家,其次才是政治家。
  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哪里想到,战局跟他预料的几乎完全相反。
  在之前的一个月里,大家都相信,在梁夏帝国出面之后,科威特王室肯定会下令让军队死战到底。
  此外,迢曼军事顾问还提到,科威特军队其实是梁夏教官在指挥。
  反正就是,能够拿下科威特,不过肯定有一场恶战。
  不然的话,也不会投入精锐的汉谟拉比师。
  现在这个局面,让侯赛因有点找不着北了。
  其实,关键不是阿巴斯三世有没有被炸死,而是梁夏帝国到目前都没任何反应,连一份正式的外交声名都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9/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