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6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945

  “武州”号只是最后撤离的水面战舰。
  港湾外面,南面的深水海域,有一艘帝国海军的攻击潜艇在待命,而且该潜艇只搭载了一半官兵。
  如果大战爆发,那么留守的官兵在摧毁了斯卡帕湾之后,就将达成该潜艇返回帝国。
  其实,在留守的官兵中,除了少数几名陆战队爆破专家,其他都是潜艇部队的官兵。
  当然,能不能直接返回帝国还是两说。
  按照部署,在大战爆发之后,所有在北夕落洋上活动的攻击潜艇,都会立即进入到战斗状态。
  没错,就是封锁北夕落洋的航线,攻击往返于孤大陆与西大陆之间的运输船只。
  在大规模战争当中,破交作战永远都是潜艇的第一任务。
  别看帝国海军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水面舰队,仅大型航母与超级航母就有15艘,可是很多人都忽视了,帝国海军同样拥有全球最强的水下舰队,其中“南江”级攻击潜艇已经建造了40艘,计划的建造数量高达80艘,性能更先进的下一代攻击潜艇也已完成设计,计划在3年之内开工。
  任何时候,帝国海军都至少有72艘攻击潜艇在役。
  即便是除掉编入航母战斗群的30艘,用于执行破交任务的攻击潜艇都有42艘。
  此外,帝国海军的攻击潜艇,都以吨位大、性能好出名,“南江”级有7000吨,而之前的“北河”级也有6000吨。为了达到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已经完成设计的“旭海”级更是达到了创记录的9000吨。
  只是,在北夕落洋活动的潜艇并不是很多。
  按照李深智掌握的消息,北夕落洋分舰队的4艘攻击潜艇都将留下来,而陆心海分舰队也有可能会派2艘潜艇过来。即便把南夕落洋分舰队的4艘潜艇算上,能够在北夕落洋执行破交任务的也就只有10艘。
  当然,肯定没有这么多。
  主要就是,南夕落洋那边也需要潜艇执行破交任务。
  至于水面舰艇,一艘都没有!
  其实,在没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在北夕落洋部署水面舰艇,就等于送死,没有任何的意义。
  要取得绝对的兵力优势,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即便不考虑必然会面对的岸基航空兵,也至少要投入3支航母战斗群,才有可能掌握制海权。如果跟岸基航空兵争夺制空权,那么至少需要部署6支航母战斗群,而且只能在远洋活动。
  其实,在全球大战的背景下,海军肯定没办法单独挑战一个集团。
  这也是帝国海军决定放弃斯卡帕湾的关键所在。
  孤悬敌后的军事基地根本守不住!
  此外,斯卡帕湾的重要性肯定不如亚历山大港,因此更加没有必要为了斯卡帕湾而浪费兵力。
  正是如此,李深智他们将前往亚历山大港。
  按总参谋部的安排,李深智将担任陆心海分舰队司令官,负责亚历山大港与夕梵运河的守卫工作。
  这里是最后的防线。
  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或者说不管需要投入多少兵力,都必须守住这座港口,以控制夕梵运河。
  留给李深智的时间也就只有2到3天。
  不过,这也足够了。
  “武州”号以24节的速度航行,走多佛海峡,明天就能进入陆心海,后天到达陆心海东部海域。
  关键还有,“唐德祖”号航母战斗群就在东陆心海活动。
  有航母在,那就没啥好害怕的了。
  发展了几十年,帝国海军最强大的依然是航母,而且所有的作战战术,都是围绕着航母进行!
  
第46章
战略要地
  9月11日夜,骆沙联邦共和国西部,占加拉陆军基地。
  帝国陆军来此建立军事基地之前,占加拉是一座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只有几百常住居民的小镇。
  原因也很简单,占加拉在雷恩沙漠的北面,而再往北就是西西伯利亚高原。
  能够在此建城,或者说有人在此定居,也只是因为靠近小乌津河下游,不算辽阔河滩平原勉强还能够耕种。
  不过,小乌津河是典型的内陆河,水量并不多。
  帝国陆军的军事基地就建在占加拉的西边,紧挨着小乌津河。
  为了控制水源,帝国陆军还在下游修建了水坝,靠近基地的河道成了水库。
  虽然军事基地占用了大量的良田,而且在水坝建成之后,下游的良田全都因为缺水变成荒漠,但是当地居民早已经不靠耕种谋生,其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长期驻扎在此的几千名帝国军人。
  即便是在和平时期,驻扎在这里的帝国军人都在5000以上。
  此外,基地最多能够容纳2个师,也就是大约45000名官兵。
  虽然占加拉是一座小镇,在一般的地图上根本就找不到,但是在西北战区,有着不可取代的战略价值。
  关键就是,该地扼守着南乌拉尔与北阔海两条战略通道!
  在占加拉东北大约250千米,就是乌拉尔,而这座城市是从萨拉托夫到奥伦堡必经的军事要地与交通枢纽,当地拥有南乌拉尔地区规模最大的列车转运中心,承担着东西方向大约三分之一的运输量。
  此外,奥伦堡是进军叶堡的必经之地,更是必须拿下的战略重镇。
  东方集团在西北方向上的第一道战略防线,其实就是围绕着奥伦堡修建的,因此奥伦堡是整条防线的中轴。
  乌拉尔是奥伦堡的前沿,而占加拉是乌拉尔的前沿。
  这还不是全部。
  在占加拉南面大约300千米之外,就是阿斯特拉罕。
  这座位于阔海北岸,伏尔加河口三角洲的城市,战略价值还在乌拉尔之上,可以说是北阔海平原的奥伦堡。
  在战略层面上,西陆集团要向东推进,哪怕只是攻占骆沙联邦共和国,也就是占领充当其行政首都的叶堡,就只有两条进军线路,即经过奥伦堡的南乌拉尔,以及必须得走阿斯特拉罕的北阔海。
  另外几条线路,哪怕看上去更近,实际进军难度却更大。
  比如彼尔姆到叶堡,直线距离也就只有200多千米,可是中间就是乌拉尔山脉,而且只有一条公路与一条铁路。
  山区属于易守难攻地形,加上沿途的桥梁与隧道很容易遭到破坏,所以直接翻越乌拉尔山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然,山区不适合装甲部队作战。
  因为后勤保障难以为继,就连铁路的运输能力都很有限,所以就算翻过了乌拉尔山,也无法在该方向投入重兵。
  继续往北,也就进入了极寒的北极圈,而且缺乏铁路等交通设施,更加可能支持大兵团作战。
  至于乌法到叶堡南面的车里雅宾斯克,同样存在需要翻越乌拉尔山的问题。
  要想避开乌拉尔山,只能从南面推进,要么选择走奥伦堡这条线,要么得从阿斯特拉罕过路。
  如果以攻打叶堡为主要目的,那么肯定选择奥伦堡。
  在拿下奥伦堡之后,就能够顺着铁路干线向东推进,然后在奥尔斯克转向北上攻打车里雅宾斯克。
  只要能够打到车里雅宾斯克,就肯定能够进军叶堡,并且控制乌拉尔山东面的地区。
  这条进攻路线,最大的优势就是,沿途有铁路与公路做依托,不存在后勤保障跟不上的问题。
  其实,只是从奥伦堡向东到东望洋港口城市的巨西第一干线铁路,就拥有支持500万大军作战的运力。
  要说的话,这也是巨大陆与西大陆战场上,最为重要的一条干线铁路!
  在上次大战中,帝国陆军吃够了后勤保障不给力的苦头。
  最初两年,帝国陆军一直因为后勤保障不到位,没有在巨大陆战场上取得突破。直到海军攻入了墨海,在高加索山脉的北面,也就是枷锁陆桥登陆,打通了海运航线,才解决后勤保障不给力的问题。
  帝国陆军在大战结束后痛定思痛,投入巨资在巨大陆修建铁路与公路,以求解决物资运输的困难。
  当然,这也跟骆沙联邦共和国在战后的大发展有关。
  要说的话,从帝国东部港口城市延续到墨海港口城市新罗西斯克,总里程超过了1万千米的巨西第一干线铁路,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全球大战的标准建造,在沿途修建了数十个列车集转中心。
  控制这条铁路,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岛北部的大动脉!
  有趣的是,积极推动修建第一干线铁路的不是帝国陆军,而是东骆沙。
  东骆沙在战后迅速复兴,只用35年就超过了底子更好的西骆沙,实现工业化的第一桶金就来自这条铁路。
  修建铁路需要的钢铁与水泥,以及铁路修通之后带来的贸易,都是东骆沙能实现腾飞的关键因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