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6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6/945

  随后,还传来一些怪异声响,而“乌江”号的计算机判断是“船体断裂”,有敌舰被鱼雷炸成了两截。
  如果是在北夕落洋执行破交任务,被鱼雷击中的是运输船只,那么这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声响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船只在沉没的过程中,船体受海水挤压,会发生形变,然后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
  要是离得足够的近,潜艇官兵甚至能听到船员的呼救声,以及绝望时用硬物敲打舱壁发出的声响。
  上次大战期间,很多潜艇官兵甚至因此患上抑郁症!
  鱼雷将驱护舰炸成两截,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
  “Y-9S”可以说是帝国海军,甚至是全球最先进的两用重型鱼雷,除了采用热动力推进系统之外,还有强大的自导能力。
  在攻击水面舰艇的时候,“Y-9S”采用的主/被动声纳加尾流复合制导模式。
  关键,其实是尾流自导。
  道理也很简单,理论上无法对采用尾流制导控制的鱼雷进行干扰,因为没有任何干扰手段能模仿出大型战舰在高速航行时产生的尾流,因此只要被鱼雷锁定,除非能够跑出鱼雷的射程,不然就肯定会被追上。
  至于威力,那完全不用多说。
  重大250千克的战雷头,装填了150千克高能炸药,其爆炸威力相当于300千克的TNT炸药。
  关键还有,鱼雷是在水面下爆炸。
  “Y-9S”在对付水面战舰的时候,采用的主动声纳定深与磁近炸模式,即由主动声纳控制让鱼雷到达目标战舰的正下方,然后在距离目标战舰3到5米的深度上引爆,把战雷头威力发挥到极限。
  在帝国海军做的测试中,“Y-9S”能将4000吨级的战舰炸成两段!
  在理论上,1条“Y-9S”就能够击沉或者重创一艘大型战舰,2条就能击沉或者重创一艘万吨级战舰。
  即便对付航母,也就只需要3到4条。
  其实,也就是根据这个指标,“南江”级大型攻击潜艇才只有4具鱼雷发射管,即在使用3条鱼雷攻击敌人航母的时候,还能够留下1条鱼雷自卫,不至于因为射光,在遇到危险时而无法还击。
  不过,4具鱼雷发射管确实少了一些。
  在以往的演习当中,“南江”级就吃够了鱼雷发射管不够的苦头,也才有了从第三批次开始增加垂直发射管的改进。
  此外,在取代“南江”级的下一代大型攻击潜艇上,鱼雷发射管数量增加到了6具。
  前后2分钟内,3条鱼雷部命中目标。
  随后,冉文强下达了向南转向的命令。
  那2架反潜直升机没有飞走,不过在飞到斯卡帕湾东边大约20千米之后,就转向朝东返航。
  反潜直升机的威胁确实很大,可是跟潜艇相比,续航力有明显的差距。
  关键还有,布兰皇家海军肯定不会让航母前来冒险。
  在没办法确定前方没有帝国潜艇的情况下,布兰皇家海军的航母就会留在远海,绝不会贸然靠近斯卡帕湾。
  要想搞清楚斯卡帕湾外面的情况,只是依靠几架反潜直升机,肯定是远远不够。
  虽然一艘“无敌”级能够搭载20多架“海王”反潜直升机,但是受飞行甲板面积,以及航空勤务能力的限制,一次最多就只能出动8架,而且通常情况下,能够派出来4架就非常不错了。
  即便算上护航战舰搭载的反潜直升机,一支反潜舰队一次能动用的也就十多架。
  这点反潜力量,最多能清扫舰队附近海域。
  不然的话,布兰皇家海军不会采购与装备上百架岸基远程反潜巡逻机。
  在远洋进行反潜作战的时候,反潜巡逻机才是绝对主力。
  或许,布兰皇家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已经在赶来途中。
  不过,就算赶到了,也要花费几个小时进行大范围搜索,然后才能确定这附近有没有帝国海军的潜艇。
  几个小时,足够让“乌江”号潜航数十海里了。
  其实,最多只需要3个小时,“乌江”号就能够离开布兰皇家海军的反潜搜索区域,然后就能够把速度降下来。
  一直高速航行,不但会有很大的噪音,还会消耗更多的电能。
  虽然做为当今最强大的大型攻击潜艇,“南江”级在设计的时候不惜工本,装载总质量超过500吨的固态锂离子蓄电池,从而获得近乎变态的潜航性能,但是并不等于能一直在水面下航行,而且高速航行所消耗的电能要比正常巡航多得多,所能潜航的距离与潜航的时间都短得多。
  在理论上,如果以33节的最快设计速度航行,只需要8个小时就将用光蓄电池里面的全部电能。
  如果把潜航速度降低到6节,能潜航800多个小时,潜航距离更是能达到惊人的5000海里。
  显然,对潜艇艇长来说,在什么时候快速航行,在什么时候慢速航行,是一门必须得掌握的学问。
  这也是现代潜艇作战的关键战术。
  要说的话,任何一艘大型攻击潜艇都会在进入巡逻海域,也就是进入战备状态之前,在相对较安全的海域,以通气管状态航行数十个小时,或者在海面上航行十几个小时,用燃气轮机为蓄电池充电。
  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一位艇长都会以潜航状态完成巡逻任务,在离开巡逻海域,也就是在返航途中再上浮充电。
  简单的说,就是尽量避免在危险巡逻海域上浮。
  大部分情况下,一艘大型攻击潜艇执行战备巡逻的时间都不会超过30天,一般回控制在28天,也就是4个星期以内。
  正是如此,“南江”级在设计的时候,海军才提出了6节5000海里,也就是830个小时的潜航时间。在扣除28天的战备巡逻时间之后,还有大约15%的剩余电能,能够让潜艇离开危险海域。
  只是这次,“乌江”号没有离开巡逻海域。
  在快速潜航了3个小时,也就是跑出了差不多100海里之后,冉文强下令减速,而且立即进行了一次满舵转向。
  接着,又放出拖拽声纳,以较低速度航行了一个多小时。
  在确认后方没有异常的噪声,也就是没被其他潜艇跟踪之后,冉文强才下令收回了拖拽声纳,并上升到潜望镜深度,释放出超低频通信电台的天线。
  这套电台是潜艇上最重要的通信设备。
  道理也很简单,只有超低频电台发出的超长波信号,才能够穿透海水,把电文发给海面下的潜艇。
  可惜的是,超长电磁波的穿透能力也非常有限,对潜艇的潜航深度有明确限制。
  通常情况,潜艇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会每隔2到4个小时上浮一次,并且释放出通信天线。
  此外,超低频电台的通信效率非常低,
  为此,发送的通常是一些指令性电文。
  如果需要发送复杂电文,往往会用超低频电台发出指令信号,在潜艇上浮,至少是把通信桅杆伸出海面后,再通过其他手段,特别是通信卫星,跟潜艇进行联系,特别是发送复杂命令。
  这套办法听起来很复杂,不过能够有效的保护潜艇的隐蔽性。
  在有重大事情发生的情况下,也是通过超低频电台来发送相关的指令。
  这次也是如此。
  用了十多分钟,才接收了第一封电报。
  跟之前的判断一样,布兰王国已经在几个小时之前,也就是留守官兵炸毁港口基础设施之前,正式向帝国宣战。
  在那之前,由3艘布兰战舰搭载的作战部队就已经搭乘直升机与快艇进入斯卡帕湾。
  也就是说,布兰王国其实是不宣而战。
  当然,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那3艘驱护舰为什么要冒险逼近斯卡帕湾,而不是在相对安全的外海搜寻潜艇。
  这让冉文强很感慨,因为他要是早点下手的话,那3艘驱护舰搭载的突击部队根本就不可能进入斯卡帕湾。
  只是,这又能如何?
  哪怕击沉了那3艘布兰战舰,也无法阻止战争爆发,而且同样得进行机动规避,没办法去接应留守的官兵。
  不过,这么安排也有试探的意图。
  显然,布兰皇家海军没料到,帝国海军留下了一艘大型攻击潜艇,或者是在想到之后没有做相应部署。
  等到产生警觉,把反潜直升机派来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关键还有一点。
  那3艘驱护舰搭载的直升机负责运送突击队员,没执行反潜搜索任务,也就需要由后方的航母安排反潜直升机提供掩护。
  显然,很有可能是在相互配合的时候出了问题,没有能够衔接上!
  果真如此的话,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误。
  这同样解释了冉文强的另外一个疑问。
  布兰皇家海军认为能够通过偷袭一举拿下斯卡帕湾,因此没有派潜艇过来,更别说最先进的“特拉法尔加”级。
  不出所料的话,布兰皇家海军的几艘大型攻击潜艇,或许全都去了陆心海,去封锁帝国海军控制的亚历山大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6/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