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45

  从远处看,那些从高空俯冲而下,被杀到的战斗机或者战舰的高射炮打中起火的俯冲轰炸机,像从天而降的火流星。
  如果天上真的住着神灵,那或许是惩戒狭夷海军降下的天火!
  对坐在俯冲轰炸机里面的江海洋来说,进入俯冲之后的感受,就不是那么的舒服了。
  因为要绕过那艘快速战列舰,夹击还在夺路狂奔的航母,所以第一与第二小队耽搁了几分钟,结果让第三小队夺得头筹。
  加上副中队长,第三小队总共也是五架俯冲轰炸机。
  大概是为了引开防空战斗机,干掉如同拦路虎的快速战列舰,第三小队在副中队长的率领下提前开始俯冲。
  这不是在冒险,是去当炮灰。
  俯冲轰炸机的最大优势,就是通过近乎垂直的俯冲,提高炸弹的命中率与穿透能力。
  使用配备延迟时间引信的航空穿甲弹,对付战列舰与航母这类大型战舰的时候,效果非常的理想。简单说,通过俯冲投弹能够赋予炸弹更快的速度,让炸弹击穿装甲甲板,在舰体内部爆炸。
  当然,俯冲投弹绝对是高难度技术活。
  艰苦摸索数年,江海洋等帝国海军的精英飞行员才总结出了一套相对来说较为有效,关键是能够传授给其他飞行员,通过学习与刻苦的训练就能掌握的投弹技巧,总结出了一整套投弹战术。
  首先就是,俯冲进入高度不得低于一千五百米,对付主力舰这类拥有厚实水平装甲的战舰时,最好能够达到二千五百米。只有获得足够的进入高度,才能够通过俯冲赋予炸弹足够快的速度。
  如果高度不够,那么投弹时的速度肯定就不够,炸弹未必能够击穿战舰的装甲。
  其次,俯冲的角度会最好控制在七十度到七十五度之间。
  俯冲角度不能太小,这个很容易理解,即俯冲角度太小的话,炸弹的投掷距离,也就是弹道就会延长,从而导致弹着点偏差扩大,而且终点速度会降低,这些都会对轰炸效果产生影响。
  如果俯冲角度过大,俯冲轰炸机在改出俯冲的时候就会非常困难。
  最后,就是投弹的高度,也可以说是改出高度。因为跟俯冲轰炸机的性能,以及飞行员个人能力有关,所以没办法一概而论,不过对于普通飞行员来说,改出高度都应该控制在八百米以上。
  那五架俯冲轰炸机,进入俯冲的高度都不到两千米,俯冲角度不到六十度。
  更加要命的是,因为目标是一艘做过全面改造的快速战列舰,水平装甲厚度肯定在一百毫米以上,所以必须得赋予炸弹足够快的初始速度,才有足够的动能砸穿水平装甲,对战舰构成重击。
  不要忘了,原订打击目标是航母,不是战列舰!
  别说狭夷海军的航母没有用装甲甲板,就算布兰海军的航母,装甲甲板的厚度也无法跟战列舰的水平装甲相提并论。
  结果就是,俯冲轰炸机携带的二百五十千克航空穿甲弹,都是针对航母设定的延时!
  什么意思?
  引爆的延迟时间都偏短!
  如果是针对主力舰,延迟时间就会长一些。
  引信在起飞之前就装定好了,无法在飞行途中变更。
  那么,就只能让航空穿甲弹“飞”得更快一些!
  为了获得足够快的投弹速度,加上俯冲角度不够大,五架俯冲轰炸机在进入俯冲之后都没有减速。
  前面三架在投弹之前就被杀到的零战击落。
  后两架在大概七百米的高度上投下了炸弹,不过都没来得及改出,其中的一架被战斗机击落,另外一架被高射炮撕成了碎片。
  五架俯冲轰炸机上的十名飞行员全部壮烈牺牲!
  只是,这五架俯冲轰炸机也拼掉了最后几架战斗机,准确说是把最后几架防空战斗机引到了低空。
  这些零战全都来自东面,很有可能是其他航母的防空战斗机。
  当投下的炸弹在那艘快速战列舰附近爆炸,抛起一百多米高的水柱时,江海洋到达了俯冲进入点。
  “海军万岁,帝国永存!”
  后座的机枪手兼导航员喊了起来。
  这也没错,因为再不喊,等开始俯冲,在巨大过载的作用下,别说是喊叫,能坚持住不昏过去就算好的了。
  江海洋没有喊,他得全力以赴驾驭俯冲轰炸机。
  只有一枚炸弹,也只有一次机会,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活了四十多年,或许就是为这几秒钟。
  随着机头压下,海面上的那艘航母变得更加的清晰,准确说是露出了轮廓,而且飞行甲板的反光有点刺眼。
  那是高速航行溅到甲板上的海水。
  很快,江海洋就把航母套到了瞄准环里面。又过了一阵,他才听到“黄蜂”进入俯冲后特有的尖啸声。
  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能够通过尖啸声的高低来判断俯冲速度,准确掌握投弹时间点。
  毫无疑问,江海洋就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
  虽然跟重达几万吨,长度超过二百五十米的航母比,还不到三吨,翼展也就十来米的俯冲轰炸机,就像巨兽面前的蚊子一般渺小,但是在江海洋的控制之下,这架轰炸机更像长着毒刺的大黄蜂。
  正是如此,这种在新历97年定型量产的俯冲轰炸机才被命名为“黄蜂”。
  关键,江海洋对这架轰炸机了如指掌。
  几秒钟的剧烈震动之后,从操纵杆传来的力量突然消失,俯冲轰炸机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江海洋等的就是这一刻!
  当俯冲速度超过每小时四百五十千米,俯冲角度在七十度左右的时候,“黄蜂”的稳定性会突然增强,并且保持几秒钟。
  没有人能解释这种现象。
  即便是设计“黄蜂”的工程师也搞不清楚,只能说是各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能控制好,在这几秒钟里面投下炸弹,把投弹高度保持在五百米到八百米之间,能达到最理想的投弹精度。
  在海军举行的投弹比赛当中,江海洋创造了一个至今没被打破的纪录。
  连续三次,把三枚炸弹投到一个直径十米的靶标上。
  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在战斗中,等于能百分之百的命中航母大小的战舰。
  不要忘了,没有一艘航母的飞行甲板的宽度小于二十米。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结果。
  “朱华圣,老子为你报仇了!”
  在心里默念了一句,江海洋用力摁下操纵杆顶端的投弹按钮。
  感到战机微微震动几下,江海洋才拉回操纵杆,同时把油门杆推到底,控制俯冲轰炸机改出俯冲。
  
第80章
飞蛾扑火
  改平之后,江海洋回头扫了一眼。
  由他投下的炸弹命中了航母,而且在舰体内部爆炸,命中点在飞行甲板前半段,偏向左舷的位置。
  航母上燃起了大火。
  空中,第二架与第三架俯冲轰炸机都已经投下炸弹,不过全都偏离了航母。第四架正在俯冲,第五架也已经到达俯冲进入点。
  俯冲投弹的间隔时间在十秒左右,跟平时训练一模一样。
  江海洋没有把俯冲轰炸机拉起来,哪怕低空飞行并不是俯冲轰炸机的强项,扰流产生的干扰非常严重。
  关键就是,四周到处是敌舰。
  现在爬升,等于给敌舰上的高射炮当靶子!
  不要忘了,那艘快速战列舰没有挨炸,正全力喷射防空炮火,一副妄图用炮弹把天空塞满的模样。
  留在低空,不但更容易规避,还能让敌舰投鼠忌器。
  当然,并不是说能够高枕无忧了。
  江海洋驾驶轰炸机改平之前,已经被另外一艘敌舰,也就是在航母另外一侧活动的轻巡洋舰盯上。
  不断有炮弹在附近爆炸,天空仿佛燃烧了起来。
  远远看去,这架孤独的俯冲轰炸机就像一只从正在喷发的火山口上飞过的小鸟,是那么的脆弱与无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