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5/945

  只是,在霍努岛上,主要还是依托华莱士空军基地。
  因为霍努岛是霍瓦依群岛中人口最密集的岛屿,面积还不是很大,所以在战后,帝国逐步减少在霍努岛的驻军,把重要军事基地转移到其他岛屿上。除了能节约开支,对保密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此外,呈梯次部署的军事基地有更强的防御力。
  朱廷轩所在的部队,之前就部署在霍努岛西边的一座岛屿上,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出海之后才转移过来。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华莱士基地最多只能部署3个联队的舰载机。
  不是说没地方部署更多的舰载机,而是后勤保障跟不上,即基地只能为200多架舰载机提供检修服务。
  在来到华莱士基地之后,朱廷轩他们就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
  虽然纽兰共和国还没有参战,但是全球大战已经开始了,大陆战场那边的战斗早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东望洋这边的平静也持续不了多久,说不定什么时候,纽兰轰炸机就会出现在霍努岛上空。
  朱廷轩他们的任务,就是驾驶“战-9B”到东边1000千米外巡逻,在发现敌机之后,用远程空空导弹拦截。
  当然,主要针对轰炸机。
  正是如此,部署到华莱士基地的,其实是3个舰载航空兵联队里的6个战斗机大队,其中的主力就是3个大队的60架“战-9B”。至于另外3个大队的72架“战-12A/B”,只负责机场防空。
  空出来的位置,用来部署空军的支援飞机,比如“指-8C”与“油-29A”。
  其实,这也是让“战-9B”执行防空截击任务的原因,即只有“战-9B”配有数据链,能够跟空军的预警机合作。早期的“战-9A”需要升级,而配备给二线联队的“战-12A/B”全都是廉价的攻击型。相对具有制空作战能力的完整型,最大的区别,就是少了执行截击任务必不可少的数据链。
  至于联队里面的攻击机,全都留在大后方。
  霍努岛与纽兰西海岸的距离超过了5000千米,别说舰载攻击机,就连轰炸机,在满载之后都需要加油机支持。
  跟前几天一样,朱廷轩在天亮前就去吃了早饭,然后去航空作战中心参加晨会,了解当天的任务安排。
  还是战备巡逻任务。
  简单的说,就是挂上2具大型副油箱,携带6枚KK-9E与2枚KK-10L,飞到霍努岛东边约1000千米之外,执行2个小时的巡逻任务。如果有需要,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把巡逻时间延长4个小时。
  关键,全程都有预警机协助。
  其实,在朱廷轩他们参与晨会的时候,空军的“指-8C”已经升空,“油-29A”也在为出动做准备。
  要获得2个小时的巡逻时间,“战-9B”需要在到达巡逻空域之前进行一次空中加油。
  至于返航,没什么好顾虑的。
  因为是在机场着陆,可以适当的降低着陆时的下降速度,所以就算是满载弹药,也不存在超重的问题。
  再说,就算要去航母上着陆,可以提前放掉一部分燃油。
  需要朱廷轩等飞行员关心的,其实是交战原则。
  在晨会上,轮值的联队长强调了一件事情,梵罗国已经参战,而且是不宣而战,纽兰共和国极有可能在这几天参战。
  不出所料的话,率先杀到的就是纽兰空军的战略轰炸机。
  为此,必须保持足够高的警惕性,确保在接到由预警机下达的作战指令后,能立即前出拦截来袭敌机。
  此外,还要保护预警机。
  正是如此,当天的巡逻部署有了变化。
  3个大队依然轮番出动,只是在到达巡逻空域之后,得留下一个中队在预警机东面180度的扇形空域之内巡逻,并且前出150千米到200千米,确保在交战之后,能为预警机提供掩护。
  说得直接一点,纽兰空军很有可能会派战斗机长途奔袭!
  在理论上,纽兰空军的F-15战斗机只需要携带3具副油箱,再进行3次空中加油,就能够伴随轰炸机飞行5000千米。如果纽兰空军出动了预警机与电子战机,就能支持战斗机袭击帝国空军的预警机。
  显然,纽兰空军并不缺乏加油机,其KC-10是跟“油-20A”相当的250吨级加油机,最多能装载160余吨燃油,差不多是“油-29A”这类150吨级加油机的2倍。在飞行4000千米后,还能够为作战飞机提供80吨燃油,在理论上1架KC-10就能支持8架F-15A这种级别的重型战斗机。
  只是突袭帝国空军的预警机,4架F-15A就足够了。
  换个角度,如果是帝国空军发起长途奔袭,比如出动轰炸机袭击纽兰本土西海岸地区的军事基地,也肯定会安排战斗机执行奔袭任务,重点打击对象就是纽兰预警机,为轰炸机群扫清障碍。
  要说的话,这也是帝国空军与纽兰空军都偏爱重型战斗机的关键原因。
  虽然调动大量的轰炸机、战斗机、加油机与预警机执行突击任务,根本不可能做到绝对保密,只是在前期组织就会暴露意图,但是在做介绍的时候,轮值的联队长没有给出肯定的说法。
  原因无二:帝国的侦查卫星系统一直处于瘫痪状态。
  虽然在9月份,隶属于空军的航天兵进行了数十次补网发射,往近地轨道运送了数十颗小型侦察卫星,但是这些卫星几乎全都针对巨大陆,只有少数几颗部署在监视北孤大陆的轨道上。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侦查卫星提供的侦查报告,最多有12小时的时间差。
  此外,这些小型侦查卫星提供的情报还未必信得过。
  掌握卫星轨迹,也就是运行规律,并不是什么难事,纽兰共和国本土有3部专门用来监视卫星的深空雷达。
  如此一来,纽兰军队在做部署的时候,就会避开帝国的侦查卫星。
  只要充分利用12小时的时间差,比如让轰炸机只是在西海岸的机场降落加油,就能够发动突然袭击。
  以纽兰空军的组织能力,投入500百架轰炸机发起突击不会存在多大挑战。
  这就是前出截击的关键所在。
  如果全是B-52,使用射程超过了1000千米的空射巡航导弹,理论上能在一波攻击当中投射6000枚巡航导弹。
  拦截6000枚巡航导弹?
  哪怕把帝国空军的防空系统全都部署在霍瓦依群岛,那也办不到!
  霍努岛只有3个远程防空导弹营,3套满编“神箭手”防空系统,以及1个陆战队的野战防空营,12台DK-7E近程防空系统与12台FP-95自行高射炮。这个营,主要为空军的防空系统提供近距离掩护。
  在理论上,最多能够同时拦截几十个目标。
  当然,纽兰空军未必会用6000枚巡航导弹打击霍努岛上的军事设施。
  可见,关键就是赶在轰炸机投射巡航导弹之前将其击落。
  为此,就需要让预警机靠前部署。
  在通常情况下,“指-8C”对B-52这类RCS达到了数百平方米的大型目标,探测距离能达到650千米。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B-52挂载的AGM-86C型空射巡航导弹,最大射程达到1500千米。即便需要为规划攻击航线留下一些冗余,B-52也能在霍瓦依群岛东边大约1200千米之外投射导弹。
  这也是需要战斗机前出1000千米的理由。
  预警机部署在战斗机的后方150千米,探测范围能达到霍努岛以东1500千米,在发现来袭的轰炸机之后,能为前出的战斗机提供20分钟的截击时间,而“战-9B”前出200千米拦截敌机,最多只需要10分钟。
  至于敌机在遭到拦截后立即发射导弹,也可以让战斗机转为拦截巡航导弹。
  战术安排没有问题,轮值的联队长还强调了一件事。
  在上个月,纽兰海军东望洋舰队的3艘“尼兹”级超级航母就离开了迭戈军港,至今都没有暴露行踪。
  按较为可信的推测,纽兰海军第51特混舰队还在本土附近。
  在此之前,帝国海军有3艘大型攻击潜艇在试图靠近迭戈军港的时候遭到驱逐,因此有理由相信,第51特混舰队就在迭戈军港外面,而且得到海岸警卫队,以及岸基反潜巡逻机掩护。
  出港,也只是为了避免遭到突然打击。
  毕竟,在全球大战爆发之后,帝国军队同样有可能不宣而战,通过发起突然袭击来消灭头号劲敌。
  如果是由空军的轰炸机执行突袭任务,停在港口里面的战舰就是靶子。
  只是,轮值的联队长并没有提到另外一个威胁。
  在8月份出港的纽兰海军夕落洋舰队,同样是去向不明!
  在理论上,这支有2艘“纽兰”级大型航母的特混舰队,只要走望夕运河,在9月份能到达东望洋的任何一处海域。
  如果第41特混舰队已经进入东望洋,纽兰海军在这边就有5艘航母可用。
  这5艘航母能够搭载近500架舰载机!
  放在任何地方,这都是一股没人敢小觑的攻击力量。
  当然,轮值的联队长也提到,纽兰舰队前出到霍瓦依群岛附近海域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在强大的岸基航空兵面前,舰载航空兵几乎没有胜算。从作战部署上看,纽兰舰队很有可能是第二梯队。
  等到突袭得手,摧毁了霍瓦依群岛的防御体系,夺得绝对制空权,再由航母战斗群掩护登陆舰队发动进攻。
  不要忘了,纽兰共和国的头号目的就是夺回由帝国控制的霍瓦依群岛。
  听了晨报,在清晨6点3刻,朱廷轩就与搭档坐进了战斗机的驾驶舱。
  按照安排,今天由朱廷轩所在的大队执行首轮巡逻任务,而他所在的中队留在后面,掩护预警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5/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