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5/945

  除了对翼下挂点做改动,还通过拆除不必要的设备减轻了至少2吨的重量,尤其是朱廷轩的这架“战-9A”。
  这是1架已经在帝国海军服役了14年的第一批次“战-9A”。
  从一线部队退下去之后,这架战斗机先在岸基航空兵服役了几年,此后就被转交给了帝国海军航空兵学院。
  不是当教练机使用,而是在“金鹰”部队供精锐飞行员使用。
  简单的说,就是充当假想敌,而且扮演的是“战-9”的主要对手,纽兰海军的F-14战斗机。
  结果就是,这架战斗机在服役的10多年里面没有进行过任何现代化改进。
  相反,因为高强度使用,战斗机的机体寿命已经快要用完了,而且很多结构件都在“金鹰”部队做了加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金鹰”部队还没有找到替代的战斗机,而且海军司令部也不会花钱为其采购新的战斗机。只要能继续使用,哪怕是缝缝补补,也总比没有战斗机可用要好得多吧。
  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的“战-9A”,这架“战-9A”的空重多了接近1吨!
  因为在对抗训练中,可以通过减少载油量,或者少挂导弹的方式降低起飞重量,所以就算空重大一些,也没有什么影响。
  结果就是,在完成改造之后,这架“战-9A”的空重减轻了接近3吨。
  如果不是有一些结构部件没办法替换,还能够多减几百千克。
  只是,在经过这么一番改造之后,4架“战-9”全都丧失了空战能力,朱廷轩的那架因为拆掉了雷达,所以连基本的对空探测能力都没有。如果在途中遇到敌机,别说是还手,恐怕在遭到导弹攻击之后才会察觉。
  在朱廷轩看来,这不算什么大事。
  本身就是单独执行侦查任务,哪怕基地指挥官没有明说,飞行员也能想到,此行肯定是凶多吉少。
  既然是抱着回不来,或者说到不了乌木空军基地的念头,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至于任务目的,就是寻找在北东望洋上活动的纽兰舰队,只不过不是特混舰队,是两栖登陆舰队。
  在安排任务的时候,航空部队的指挥官说得很清楚。
  只要找到了纽兰海军的两栖登陆舰队,就能够断定,纽兰海军会在近期强攻中转岛,因此纽兰海军的特混舰队也肯定在北东望洋。只有在做出这个判断之后,海军司令部才会派遣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过来。
  要说的话,此次任务的首要目的仍然是寻找拥有5艘航母的纽兰特混舰队。
  不然的话,哪怕是纽兰军队登上了中转岛,海军司令部也不会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冒险参战。
  这个任务到底有多重要,朱廷轩心里有数。
  也就是几分钟,后面3架战斗机都已做好升空准备。
  另外3个机组也来自岸基航空兵,3名飞行员全都有数千小时的飞行经验,只是没有参加过实战。
  正是如此,才让朱廷伟担任领队长机。
  其实,这个“长机”身份没什么意义。
  按照安排,4架战斗机在起飞后,准确说是在到达重点搜索海域之前就得分开,以尽量扩大搜索范围。
  也就是在此之前由长机领队带飞,此后就各飞各的。
  此外,为了避免过早的暴露行踪,除非发现了纽兰舰队,不然4架战斗机得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
  这么一来,长机就更加没意义了。
  其实,最大的意义,也就是多烧几百千克燃油。这就是,在编队飞行的状态下,带飞长机无法利用其他飞机产生的增升涡流,而跟随的战斗机能够利用增生涡流,所以长机的耗油量比其他战斗机多一些。
  当然,有没有多用几百千克燃油,影响并不大。
  在勤务长举起黄色旗帜,并且开始挥舞的时候,朱廷轩依次启动了两台发动机,并且最后一次检查了主要仪表。
  要说的话,“战-9A”的控制系统比“战-9B”复杂得多,仅仪表就多了十几个。
  所幸的是,朱廷伟之前飞过“战-9A”,非常熟悉这种战斗机,也就不存在坐进驾驶舱摸不着北的感觉。
  随着发动机达到起飞的最大推力,勤务长也举起了绿色旗帜。
  朝勤务长敬了个举手礼之后,朱廷轩拉下了装在头盔上的夜视仪,随后才松开刹车。
  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战-9A”咆哮着冲上跑道。
  因为战斗还在进行,而且之前遭到过轰炸,所以基地在夜间实施灯火管制,连跑道上的照明灯都不得使用。
  其实,在离基地大约2千米的沙滩上还有一条“跑道”。
  那是基地官兵临时搭建的假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沙滩上沿2条直线安装了几十盏大功率照明灯,伪装成跑道。
  在夜间从高空俯瞰,确实很容易产生错误判断。
  当然,有夜视眼镜,肯定能够看清楚跑道。
  滑行了差不多1000米,战斗机才达到了起飞速度。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即便空重减轻了接近3吨,因为挂了4具大型副油箱,还携带了专用的侦查设备,所以“战-9A”已经达到设计最大起飞重量。没有弹射器,也就要足够远的滑行距离。
  后面,3架“战-9B”的滑行距离要短得多。
  主要就是,“战-9B”使用新式发动机,推力比“战-9A”增加了30%,因此在相同起飞重量的情况下,“战-9B”的滑行距离肯定更短。即便是在航母上,“战-9B”也能在甲板风速更低的情况下升空,或者适当的降低弹射器的蒸汽压力,让弹射器能持续工作更久,并且延长维护的间隔时间。
  不过,朱廷轩关心的并不是这些。
  顺利升空之后,朱廷轩首先驾驶战斗机爬升到8000米高度。
  其实,算不上“首先”,因为在他驾驶的战斗机还在爬升的时候,另外3架战斗机已经追了上来。
  随后,后座的柳程凡跟其他战斗机的导航员取得了联系。
  确认4架战斗机都没有问题之后,朱廷轩没再耽搁,下达了命令。
  按照计划,4架战斗机关闭了所有无线电通信设备。
  从这一刻开始,除非一路顺风的飞到乌木空军基地,不然就只有在发现了纽兰舰队之后才会有这4架战斗机的消息。
  在浩瀚大洋上,这4架战斗机更像是4颗不起眼的尘埃。
  至于能否完成任务,别说朱廷轩,就连安排任务的白华伟心里都没底。
  让4架战斗机深入北东望洋,搜寻得到严密保护的纽兰舰队,不但要有巨大的勇气,还要有足够好的运气。
  
第162章
暴露行踪
  7日清晨,第51特混舰队,旗舰“尼兹”号。
  虽然在天亮之前就来到司令舰桥,但是跟之前几天相比,斯塔克的心情明显好得多,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还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原因很简单,持续了一天的打击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
  再过2个小时就将发起登陆中转岛的作战行动。
  在第51特混舰队出动舰载机轰炸中转岛期间,以6艘两栖攻击舰为首的,由大大小小数十艘舰艇组成的登陆舰队,以22节的最快速度,浩浩荡荡的向南而去,此时就在中转岛的北面大约150千米处。
  这个距离,恰好在梁夏海军装备的岸基反舰导弹的有效射程之外。
  按照斯塔克的安排,在登陆开始之前,将由掩护登陆舰队的驱逐舰分队炮击中转岛,压制岛上的岸防部队。
  其实,就是去引出没有在轰炸中被摧毁的岸基反舰导弹。
  至于岸防部队,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为驻守中转岛的是一支航空部队,岸防部队最多只有一个营。
  要说的话,梁夏海军也没什么像样的岸防武器。
  因为高度自信,特别是拥有全球最强大的舰队,所以梁夏海军一直都不是很重视岸防部队的建设工作。
  严格说来,梁夏海军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岸防部队。
  在编制体系上,岸防部队隶属基地司令部,而且往往编在港口司令部名下,兼顾基地的警卫工作。也正是如此,只有军港的岸防部队配备了反舰导弹这样的制海武器,其他基地通常是警卫部队。
  此外,梁夏海军没有性能先进的岸基反舰导弹。
  按梁夏海军的观点,如果让敌人打到了家门口,需要岸防部队用反舰导弹来对付敌人的战舰,帝国海军差不多已经全军覆没,不管拥有多么先进的岸基反舰导弹,也免不了战败的结局。
  与其发展岸基反舰导弹,还不如多造几艘战舰,或者是多买几架战机。
  可见,这些担忧完全是多余。
  此时此刻,可以说只欠东风。
  等到登陆行动开始,养精蓄锐的第1陆战师就能一举拿下中转岛。
  其实,进入到登陆作战阶段,就没有第51特混舰队什么事情了。
  对地打击任务,主要是由6艘两栖攻击舰搭载的100多架“鹞”式攻击机承担,还有数十架“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让驱逐舰分队提供炮火支援,而且陆战队自己也有炮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5/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