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8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4/945

  受此影响,接下来2天,陆战队基本上放弃了进攻,开始着手巩固登陆场,并且为登陆部队送去作战物资。
  关键还有,第51特混舰队在9日的夜间,也就是登陆场遭到轰炸的当天晚上,向西航行了500千米,到达中转岛西北,并且安排舰载机在中转岛以西大约500千米,建立了截击防线。
  准确的说,只是派了1架预警机过去,并且让4架F-14B在预警机的后方待命。
  在预警机发现敌机之后,再由战斗机前出拦截。
  此举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10日凌晨,前出的F-14B在E-2C的指挥下,成功拦截了一支轰炸机群。虽然没取得战果,主要是梁夏空军出动了大型预警机,在F-14B加速前出的时候,那些轰炸机就转向飞走了,但是成功的阻止了梁夏空军再次轰炸登陆场,保护了正在向登陆部队输送作战物资的运输船只。
  当时,登陆场里面至少有20艘满载弹药物资的运输船!
  其中最大的一艘装载了大约7000吨弹药,其中至少有2000吨炮弹。如果这艘运输船遭到轰炸,并且导致装载的弹药殉爆,后果将不堪设想,到时候保不准会放弃攻打中转岛的作战行动。
  此后两天,梁夏空军至少发动了5次袭击,不过全都被粉碎。
  直到昨天晚上,登陆部队才重振旗鼓。
  按照前线司令部发来的电报,最迟在12日的下午恢复进攻行动,争取在3天内歼灭岛上的残敌。
  显然,陆战队的指挥官确实很有信心。
  只是,在斯塔克的眼里,这个自信很盲目。
  就在昨天晚上,到西边拦截轰炸机的F-14B战斗机遭遇了梁夏战斗机!
  虽然没有交火,在相距约150千米的时候,4架F-14B因为已经到达极限作战半径,不得不转向返航,随后就与那几架敌机脱离接触,而且在后方的E-2C离得太远,只判断出那是几架战斗机,没有能够辨别出具体型号,无法断定是不是梁夏海军的战斗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之前的几天,梁夏空军没有安排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只是派大型预警机在后方协调指挥。
  关键就是,有大型机场的岛屿都在2000千米之外。
  就算梁夏空军有很多大型加油机,让战斗机飞到2000千米之外作战,也没有任何效率可言。
  再说,前沿机场还要部署轰炸机、预警机与电子侦察机,没办法部署太多的战斗机。
  更加重要的是,这离纽兰海军开始攻打中转岛,已经过去了7天!
  有这7天时间,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早已回到中转岛附近,或许连第六十一特混舰队都已赶到。
  这样一来,在中转岛的西南,恐怕有2支特混舰队!
  因为之前安排舰载机去拦截梁夏空军的轰炸机,哪怕F-14B有很大的作战半径,还能够通过空中加油扩大截击范围,可是持续数日的拦截行动,足以让白华伟对第51特混舰队的行踪做出大致判断,所以斯塔克并不相信那是梁夏空军的战斗机,更有可能是来支某支特混舰队的舰载战斗机。
  那么,到底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还是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呢?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斯塔克首先想到的,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已经机动到中转岛西南,打算在空军的支持下进入北东望洋。
  要说的话,这也是最正常的打法。
  就算有第六十一特混舰队的支持,为了取得决定性胜利,更为了降低作战损失,白华伟都会充分利用岸基航空兵与空军。
  没有哪个指挥官喜欢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
  只是,斯塔克立即就否决了这个判断。
  道理也很简单,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从约顿岛那边赶回来,在10月9日就能到达中转岛附近海域。哪怕不想过早跟纽兰舰队遭遇,并进行决战,等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到达,白华伟也可以留在中转岛南面,然后出动舰载机轰炸登陆部队,或者出动战斗机为轰炸中转岛的轰炸机提供掩护。
  担心暴露行踪?
  如果10日夜间那一轮轰炸得手,哪怕知道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哪里,斯塔克都会选择鸣金收兵。
  在战略层面上,梁夏海军首先得保证挫败攻打中转岛的作战行动。
  只要守住了中转岛,那么一切都好说。
  其实,只要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离中转岛足够远,就不用担心遭到打击。
  再说,如果白华伟希望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保持隐蔽,为什么还要在11日夜间出动战斗机呢?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战斗机,很有可能是来自第六十一特混舰队。
  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已经到达!?
  从时间上推算,只要把平均航速保持在22节以上,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就能够在11日夜间到达中转岛西南。
  这个22节并不是巧合。
  梁夏战舰的最快巡航速度就是22节。
  这个“最快巡航速度”指的是让半数动力设备,通常是燃气轮机,以最大功率运转所能够达到的航行速度。
  因为油耗太高,所以并不是经济巡航速度。
  此外,从那些战斗机出现的海域来看,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很可能在中转岛西边,或者说更加偏西。
  不出所料,在中转岛与威岛之间。
  这样一来,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就能够获得部署在威岛的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从而能让舰载航空兵,特别是数量有限的重型战斗机执行进攻任务,比如为攻击机群护航,提高机群的突防效率。
  其实,这是非常正统的战术。
  不管第六十一特混舰队的指挥官是谁,只要能保持完整的战斗力,并且对登陆中转岛的纽兰军队构成威胁,就立于不败之地。哪怕在接下来的海战当中,第四十一特混舰队遭到了重创,甚至是全军覆灭,只要第六十一特混舰队还能打,就能让纽兰海军在中转岛这边浪费更多时间。
  那么,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哪里,或者说去了哪里?
  在中转岛东南?
  要是如此,那么白华伟是在利用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吸引对手的注意力,等待能够一举歼灭纽兰舰队的时机到来。
  这很符合白华伟的风格。
  在中转岛西南?
  与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在一起,也不是没有可能。两支特混舰队在一起,哪怕是进行正面决战,也有足够的胜算。
  比较保守,算得上中规中矩。
  从中转岛西边北上?
  这么安排,那就是寻找纽兰舰队进行决战,而且通过决战来扭转战局,并争取一举打垮纽兰海军。
  当然,风险也很大。
  对这3种情况,斯塔克没有做出判断,不过做了相应的部署,对部署做了调整。
  昨天晚上,他就给第52特混舰队下达了一道命令,南下到达第51特混舰队之前所在的海域,担负起为登陆部队提供防空掩护的重任,并且做好在关键时刻跟梁夏舰队进行决战的准备。
  关键就是,让第52特混舰队去顶替第51特混舰队。
  此外,他还给登陆部队下了命令。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保持进攻的势头,不过得适当降低进攻强度,着手加强滩头阵地的防御部署。如果战场局势发生了重大转变,就得在舰队掩护下有秩序的撤离中转岛,至少得由攻转守。
  这些安排,无一不是在为舰队决战做准备!
  
第176章
尴尬处境
  舰队决战,也算是一个选择。
  如果梁夏舰队退了回去,并且高挂免战牌,还反到是个麻烦。
  只是现在,纽兰舰队的处境也很糟糕。
  第51特混舰队在中转岛的西北,而且距离中转岛不到700千米。
  这么安排,主要是在照顾F/A-18战斗攻击机。
  这种舰载机不进行空中加油,最大作战半径还不到800千米。因为航母不会长期在一处海域活动,所以在安排任务的时候要留下一些冗余,通常会留下15分钟余油,也就得把作战半径限制在700千米以内。
  因为早已摧毁中转岛上的海军航空站,登陆部队也推进到了机场外面,所以这个距离算不上危险。
  关键就是,第52特混舰队在中转岛东北,距离中转岛大约700千米。
  如此一来,第52特混舰队其实在第51特混舰队的东边,而且跟第51特混舰队的距离大约有1000千米。
  这个距离,可以说相当微妙。
  虽然F-14B战斗机在执行防空截击任务时的作战半径超过1400千米,进行一次空中加油还能够延长数百千米,因此第52特混舰队的战斗机能飞过来,为第51特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但是要达到最大作战半径,F-14B只能以亚音速飞行,而且得把超音速冲刺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这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肯定无法依靠第52特混舰队。
  哪怕没在关键时刻,第52特混舰队也靠不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4/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