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9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8/945

  关键还有,策划与指挥伏击行动的是纽兰顾问。
  要说的话,这也是伏击战能够打成的关键所在。
  就事后披露的一些内幕消息,在策划阶段,梵军的高级将领坚持认为,动用这么多主力部队,至少得把突前的东方联军,也就是第171装甲旅与第174机步旅全都包进去,并争取一举消灭这2个旅。
  只看兵力,梵军将领的要求不算过分。
  第171装甲旅与第174机步旅的总兵力12000出头,梵军投入的兵力超过了32000,差不多是其3倍。
  再把伏击优势算上,梵军的优势确实十分明显。
  可问题是,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歼灭2个战斗旅?
  在首轮交战后,梵军就没了突袭优势,还要面对强大的梁夏空军,到时候凭什么围歼2个战斗旅?
  等到梁夏空军全力出动,被消灭的恐怕是梵军。
  别说梵罗军队,即便是西路军团,也不敢妄言在一场战斗中消灭梁夏陆军主力装甲部队的2个战斗旅。
  关键就是,在主战装备方面,梵军并没有优势可言。
  第171装甲旅与第174机步旅都是名副其实的主力部队,前者拥有236辆ZT-99B,后者也有168辆,总共超过400辆。考虑到ZT-99B有更强的战斗力,完全能够弥补200辆的差距。
  其他主战装备也差不多。
  至于官兵人数上的差距,对战斗力产生的影响,显然没有数字表现出来的那么巨大。
  不说别的,在第171旅与第174旅里面没有非战斗人员,而在梵军部队里,哪怕是中央军的主力装甲部队,都有不少非战斗人员,而且主要还是高级军官雇用的随从,根本就不是军人。
  这些私人随从占用军队名额,也只是要用纳税人的钱来支付佣金。
  至于是否能够作战,那些手握大全的军官,显然不会想太多,毕竟基层士兵的战斗力本来就很差。在梵军高层,就没人指望依靠基层官兵战胜敌人,似乎只要有了优秀的军官,就能率领部队打胜仗。
  把官兵素质也算上,别说2个师,哪怕再增加2个师的兵力,也未必能一口气吞下梁夏陆军的2个战斗旅。
  在大陆战场上,西陆大军取得的最佳战果,只是击溃了梁夏陆军的一个装甲旅,准确说是该旅在撤退的时候没有带走放在旅部的军旗,结果落到了西陆军团手上,让西陆集团有了口实。
  实战当中,要想成建制的歼灭一个营,都十分困难。
  正面交战,梁夏陆军的2个战斗旅能够轻而易举的击溃梵军的1个集团军!
  正是纽兰顾问坚持,才把伏击目标锁定为先头部队。
  事实证明,即便对付5个营,梵军投入的兵力都明显的捉襟见肘。
  道理也很简单,先头部队是在公路上行军,而且是在追击之前遭遇的侦查部队,不可避免的要把队伍拉长。在参战兵力不变的情况下,梵军没办法扩大伏击圈的范围,也就难以把先头部队一口吞下。
  要说的话,在最初的几分钟,梵军打得非常的顺手。
  不过,只持续了几分钟。
  在很大程度上,这也证明了一个观点,即梵军更加适合打顺水仗,在遇到意外,特别是遭受挫折之后,梵军官兵的战场表现就会急转直下。往根本上讲,这也是梵军官兵素质不够好的问题。
  交战开始后大约5分钟,在战场东边,第17103营那边,局面就发生逆转。
  关键,就是三连那两台没有被摧毁的ZT-99B主战坦克!
  在梵军的装甲部队发起突击,准确说是从公路两侧冲过来的时候,这两台主战坦克立即就成了梵军坦克的梦魇。
  短短的几分钟,两台ZT-99B就用极为精准的炮火,摧毁了7辆梵军坦克,而且还全都是最新式的M1A1。
  也就这几分钟,梵军就被打懵了。
  在停止进攻的时候,梵军甚至没有找到那两台ZT-99B,只大致判断在公路上,不清楚其具体的位置。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公路上面摆着十几台ZT-99B的残骸,而且大部分都在熊熊燃烧,产生的浓烟肯定干扰了红外夜视仪。
  此外,梵军的注意力在五连那边,没有留意已被击溃的三连。
  主要问题,还是在遭到反击之后停止进攻,而不是说立即对进攻战术进行调整,消灭反击的敌人。
  结果就是,在梵军停下来重新部署进攻的时候,又有5台M1A1报废。
  进攻还没打响就损失了1个连的坦克!
  关键还有,因为迟迟没发起进攻,梵军正在丧失战场主动权,至少后面的五连有更多的时间调整防御部署。
  等梵军在0点40分左右重新组织发起进攻的时候,五年的步兵战车已经散开,下车作战的步兵也已占据有利位置。也正是如此,梵军面对的是18台BZ-98上的重型反坦克导弹与30毫米机关炮。
  当然,还有100多名复仇心切的步兵。
  别说梵军的士气已经因为进攻受挫而受到动摇,就算是气势如虹,也未必能够一举突破由一个建制完整的机步连守卫的防线。更何况,这条防线的宽度就只有几百米,并不存在兵力密度不够的问题。
  正是如此,战场东边的突袭,迅速演变成强攻。
  其实,在战场西边,梵军面对的局面也非常的糟糕。
  关键就是,没把第17102装甲营包围进去。
  虽然依靠突然袭击击溃了第17304机步营,该营的减员率超过了70%,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但是受到第17102装甲营威胁,梵军的主力部队没在第一时间发起突击,也就没能合上包围圈。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致命的失误。
  在战斗打响后,第17102装甲营就丢下了那几辆履带受损的坦克,营长亲自率领另外的32辆ZT-99B发起突击。
  让32辆ZT-99B摆开了阵势,还是在夜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小事情。
  波沙湾战争就已经证明,ZT-99B的夜战能力为当今最强。
  关键还有,帝国陆军纠正了在波沙湾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主力部队的ZT-99B进行了改进。
  主要改进项目,就包括换上BZ-98步兵战车上的那套红外夜视仪。
  因为配备的重型反坦克导弹拥有6千米的射程,而且在突击作战当中,步兵战车肯定是在主战坦克的后面,与敌人的距离也更远,所以帝国陆军为BZ-98配备了性能最好,价格也更加昂贵的红外夜视仪。
  正是如此,在波沙湾战争中,ZT-99B甚至需要由BZ-98指引目标。
  此后,帝国陆军为所有一线主力部队的ZT-99B更换了红外夜视仪,把ZT-99B的夜战能力提高到BZ-98的水准。
  在正常情况下,改进之后的ZT-99B能在夜间发现4000米之外的坦克战车。
  配合最新的125毫米整装穿甲弹,ZT-99B能在这个距离上,打穿绝大部分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
  只是,命中率肯定不会太高。
  当然,配属第十七装甲师的ZT-99B全都进行了改进。
  相对而言,就算出口给梵罗陆军的M1A1没在红外夜视仪上缩水,其夜间的最大观察距离也只有2000米。
  虽然在动对动的战斗中,坦克的开火距离一般都在2000米以内,超过了2000米,精度就没有保证,但是能看得更远,也就能提前发现敌人,从而掌握主动权,比如避开敌人的锋芒,从侧面发起冲击。
  其实,第17102装甲营就是这么干的。
  准确的说,在第17102装甲营发起冲击的时候,该方向上的梵军正在围攻之前遭到伏击的第17304机步营。因为没有看到西边的第17102装甲营,或者说第17102装甲营迟迟没出现,所以充当预备队的梵军放松了警惕,靠前部署的一些坦克战车甚至擅自投入战斗,隔着几千米朝第17304机步营开火。
  结果就是,在第17102装甲营杀到的时候,梵军被打得措手不及,精心部署的包围圈就这么被突破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第17102装甲营的32辆ZT-99B几乎逆转了战局!
  
第256章
反向突击
  在击溃西边的敌人之后,第17102装甲营的坦克群一路向东推进,几乎冲散了从道路两侧发起攻击的梵军。就算没能一举粉碎梵军的伏击行动,也打乱了梵军的作战部署,改变了战斗进程。
  要说的话,第17102装甲营的规模太小了,再怎么厉害,也就只有一个营,而且唯一的步兵连还没有跟上。
  关键还有,夹在队伍中间的第17309机步营与第17104装甲营也已遭到攻击,而且正在跟梵军鏖战。因此在第17102装甲营杀到的时候,战场局势十分的混乱,敌我双方混杂在一起,根本没办法辨别。
  虽然在波沙湾战争期间,帝国陆军就发现了敌我识别的问题,强制要求所有主战车辆在车体与炮塔的侧面、后部用荧光粉涂上敌我识别的标志,但是这种简易的手段,很容易被敌人掌握与利用。
  这次就是如此。
  在梵军的坦克与战车上,也有帝国陆军的敌我识别标志!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纽兰顾问的主意。
  更加要命的是,ZT-99B与M1A1这两种主战坦克的外形轮廓非常相似,在夜视仪里根本无法辨别。
  即便抵近,也很难在激烈的战斗当中分辨出来。
  因为担心误伤友军,所以第17102装甲营在杀到战场中部的时候,不得不放慢速度,并且在更近的距离上开火。
  所幸的是,梵军的坦克同样得面对敌我识别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8/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