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924

  可以说,这条水道,就是吴国称霸中原的生命线。有泗水在,吴国只要再沉淀一代人,就能把江北地区经营得跟王畿地区一样,成为货真价实的“王土”。
  现在吴国还是放养模式,重点经营一些关键地区的城邑,野外任由发展,出优良品种最好,出歪瓜裂枣也吃。
  像宋国卿大夫所说的“钟吾”,原本是钟吾国,曾经也是徐国的小弟,被吴国消灭之后,成为了吴国北方的军事重镇。钟吾这个名称还在,国际上也这么叫,但在吴国内部,则是叫钟邑、钟县,先后设置过县邑大夫和县师。
  当初盐城羿阳君姬玄之所以不敢走西线,就是因为这里驻扎着吴国边军,数量虽然不多,可比淮县那边狠辣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盐城军首先去找淮县这个大城市麻烦,看似淮县是个更难啃的骨头,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只不过吴国吞并这片地区,还缺少点名义,毕竟原先钟吾国这个“国”,还有政治实体存在着。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晋国这个老牌霸主的承认,早先还保存钟吾国流亡政府的国家,都会直接抛弃他们。
  整个地区,就是真真正正地成为了吴国的一块肉,谁再来觊觎,都没有了任何理由。
  而晋国则是不同,获得的地盘在泗水以西,淮水以北,土地相对贫瘠,但有一个好,刚好卡在楚国的东北门户上,对宋国也非常有威胁,因为宋国东南就彻底暴露在了晋国力量面前。
  晋国占据这片土地之后,宋国在泗水以西的土地,就成了一个狭长的长条,被晋国飞地和逼阳国包夹其中。
  如果逼阳国归附吴国,成为吴国的地盘,那宋国的战略局面,就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
  被两个超级大国夹在中间,哪怕只是东南一片狭长国土被夹在中间,但门户大开,没有天险关隘可以守,因为东南山脉落入晋国之手,泗水关隘掌控在吴国那里。
  一旦国际局势出现惊人变化,两个超级大国随时可以发动战争,不敢说长驱直入,直接把宋国东南精华抢劫一空,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这也是为什么宋国卿大夫紧张到不行,此时的心情无比糟糕。
  宋国国君子橐蜚虽然骄横,但是不傻,地缘政治上的变化,会产生一系列反应,现在就有一个不是选择题的选择题。
  “逼阳国……势在必得!”
  不多时,宋国诸大夫全部到场,分析了情况之后,有了这么一个共识。
  “吴、晋皆是虎狼之国,两国平分徐国,必有密约!”
  “若晋国设县建制,开辟城邑,我大宋国……危矣。”
  “攻破逼阳国,方有喘息之机!”
  “北地边军,当秘密召回,再战逼阳,须战必胜,攻必克!”
  “吴国李解之佐商无忌,如今就在夏城,会面诸国大夫,以‘赤霞’为饵,诱诸侯反宋而奔逼阳。此人乃奄国之后,唇舌机巧,不可不防!”
  满朝卿士都是察觉到了危机,现在如果不预防,那将来宋国灭亡,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种下的恶果。
  而且已经是不得不迎难而上,如果逼阳国不拿下,等到吴国领导人换届成功,让新的吴王建立起威严之后,怎么可能放着宋国东南那么大一块肥肉不吃?
  晋国有了淮北这么一块“飞地”,等于就是把影响力直接插入了中原以南,霸主的影响力毕竟高涨,对晋国将来在北地用兵,同样有着更强的号召力。
  甚至还会出现南北夹攻的状况,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就是不可挽回。
  可以说,宋国君臣此时此刻的危机感,都达到了顶峰。
  “诸侯拉拢,不可懈怠!”
  “不拘威逼利诱,此时此刻,当全力以赴!”
  “国中吴人……当如何处置?”
  “切不可激怒勾陈——”
  “是……”
  现在吴国只是要顺利消化原本就吃下去的地盘,没有要对外用兵的意思,唯一的吴国势力,只有江阴子李解一人,他一个城邑,能出多少兵?
  老妖怪既然要安安稳稳完成权力过渡,那就随他去吧,但是要真的刺激到了这个老妖怪,谁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谁不让老妖怪一时痛快,老妖怪就会让谁一辈子都不痛快。
  这么一个任性的家伙,宋国君臣现在还没有被恐惧和焦虑支配理智。
  “此战,关乎我大宋国……”
  有个年轻的下大夫眉头微皱,开口叹了一句,但察觉到这样的话不吉利,于是闭口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是不说归不说,宋国精英们也心知肚明,事关国运啊,稍有差池,万劫不复!
第183章
阳谋难破
  再战逼阳,对宋国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图财害命、打击报复,转变成了生死兴衰攸关的一战。
  “君上,萧国、任国、鄫国、郳国、极国、郜国、戎国、曹国等近邻之国,皆已回绝使者,不愿共同出兵!”
  “此皆小国弱邦,陈、鲁如何回复?”
  “还不曾回复。”
  这个答案显然不能让宋君子橐蜚满意,鲁国、陈国虽然不是超级大国,但也是各有一些小弟,算是地区强国。陈国、蔡国又往往一通进退,毕竟这两国才是守淮水以制楚的中坚力量。
  其余什么息国、江国、道国、随国、唐国等等,打包捆扎一团,也不如陈蔡两国来得重要。
  光粮食产出、人丁数量,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一时不察,竟为晋人钳制至斯!”
  子橐蜚拍了一下案几,案前堆满了竹简,积压的公文已经几天没看。晋国占据徐国在淮北、泗西的土地之后,竟然立刻安营扎寨。
  之前说要平叛要保护公子巳的行为,仿佛都忘得一干二净。
  此时在徐地主持大局之人,正是晋国大夫魏操。而且魏操的地位似乎陡然又拔高了不少,在徐地囤积的物资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五色土堆砌的高台已经有了好几丈,这摆明了要祭告谁。
  列国派出了细作前往查探,晋国也没有阻拦,光明正大地让人看,一切都越来越明朗。
  晋国和吴国是要结盟!
  而且不仅仅是结盟那么简单,吴国方面主持结盟事宜的,是公子巳。
  如此规格,就不是普通的大使级外交,上大夫也没资格踩着五色土去给国家祭天!
  两个霸主级大国的行动,既然敢让人看,自然就是不怕让人知道。至于说谁敢来破坏,如果楚王还能张张嘴,倒是有戏,现在楚国都在准备国丧,国丧期间还要准备争夺太子之位。
  明知道不该让晋国、吴国达成这么高层级的结盟,可楚国群雄无首,地方山头也不敢擅自行动。
  别说擅自行动了,像叶邑这样的楚国前线边邑,其领主现在想得就是全家搬走,哪里会琢磨帮楚国瓦解强敌联盟?别说琢磨了,想都不敢想。
  前线领主尚且都要明哲保身,何况大后方都城之中的卿大夫们?
  “君上,此次晋、吴两个虎狼之国结盟,只怕非止结盟诸事。”
  “依卿所见,两国有何深意?”
  “公子巳,非止吴国公子!”答话的卿大夫站了出来,看了一眼宋君子橐蜚之后,又环视四周,跟同僚们交流过眼神之后,才朗声道,“更是吴国太子!如无意外,当为吴国新君!”
  “……”
  大殿中有人杰反应极快,在听到“太子”两个字之后,很多事情都串联了起来。加上高台祭天的规格,这种动静,还堂而皇之地让诸侯围观,显然不只是昭告皇天后土,还要告之天下诸侯、天下人!
  “姬操岂能同公子巳对面而坐?”
  “如此说来……”
  “必有晋公子入徐!孰人入徐,孰为晋国太子!”
  “子之言,莫非……莫非晋侯欲称王?!”
  “不错!”
  “这……这……这怎可能?!”
  “如何不可!”
  站着说话的大夫双目圆瞪,“而今晋侯老迈,成周之君尚弗能王中国,况王天下?!晋国累世尽忠,仁至义尽!今晋国对内称王,有何不可?!”
  道理是要讲清楚的,礼法这个东西,有用的时候就是有用,没用的时候就是没用。周天子最后的香火情,早就在周怼王时期彻底败光。
  固然说晋国现在这样干就是乱臣贼子,天下间只要还遵从周天子礼法的,都可以惩罚晋国,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嘛。
  只是显然晋国操作起来没那么简单,现在各个方向的霸主级大国都有自己的问题,晋国称王,还真未必有谁能掀起风浪来。
  而且晋国跟吴国结盟还只是整个大事件的一个环节,秦晋两国相邻,秦国对周天子素来以尊敬出名,加上秦晋互殴多年,搞不好秦国就会把握住机会,号召诸侯,然后起兵反晋。
  这对很多国家来说,是个机会,对秦国更是!
  只是在此之前,秦国已经和吴国结为姻亲之国,互相为亲家。亲家吴国正在跟晋国结盟,主持结盟的还是准女婿公子巳,秦国怎么可能拆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