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924

  否则,留在自己的“祖国”,无非就是被大国势力进一步消化,成为地区强权体制中的工具人,甚至还会沦落为提供知识的蓄电池。
  天下间落魄贵族,大多下场都不咋样,眼睛没瞎,都是看得见的。
  带着一堆合约返回泗水河西之后,戴举整个人差点垮下来,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撑下来的。
  割地赔款也就罢了,为数不多的宋国属国,也被出卖了。
  虽说真实的心里想法是无所谓,小国再怎么跪舔,也是只有出来卖的命。可自己亲手操作,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感受颇深啊。
  “君子可还撑得住?”
  “无妨!”
  看着摇摇欲坠几乎都要跌倒的戴举,左右戴氏子弟立刻上前,搀扶住了他。
  不过戴举一甩手,挣脱开了亲族子弟,目光坚毅语气郑重道:“今日之辱,诸君……请铭记在心!”
  “主公!”
  左右都是双目血红热泪盈眶,也就是死死坚持,才没有让眼泪掉落。
  面对李解,他们简直屈辱到了极点,卑微到了极致。
  李解得寸进尺不说,更是完全没有把宋国放在眼里。纵使戴举是个“带忠臣”,一直在筹谋“大业”,但戴氏也是子姓之后,也是宋人!
  “江阴李解……非常人也!非常人也!”
  再三念叨着这句话,戴举这一次在国际外交上,是真正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作“邦交”!
  他亲耳听到李解如何教训鳄人、勇夫的。
  什么是邦交?!实力就是邦交!
  你是大国又如何?你不是强国!不是强国被吊起来,你只能认账,不认账继续打,打到你认账,再不认账就打死!
  “诸君助我成就大业,他日,必报今日之辱!”
  铿锵有力之声,很是振奋了戴氏子弟。
  如今戴氏损失巨大,为了补偿戴氏,宋国内部也是很有默契,给予了戴氏子弟从政从军的很大便利。
  但即便如此,连个五大夫都没有,最大的,还是戴举这么一个“使相”。子橐蜚承诺戴举回来之后,设置“相国”或者“相邦”,但承诺是一回事,履行是另外一回事。
  戴举不得不考虑一无所有的后果,所以,在跟李解的谈判中,有一条不起眼但是很重要的要求,他答应了。
  李解提出要求,要戴季子的人头,戴举以戴国是宋国属国的理由,一开始拒绝了。
  但李解态度非常坚决,就是要戴季子死,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泄愤,而且是私愤。
  如果宋国不答应,那就继续打。
  原本“正义联盟”的人都打算赶紧瓜分战后的胜利果实了,可一听李县长居然就因为一个二逼戴季子,然后打算把战争拖下去,那怎么可以?
  可是李县长的理由又很充分,泄愤啊,不行吗?列国诸侯都觉得很靠谱,泄愤本来就是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理由。
  更何况戴季子得罪李解,天下皆知啊,还引发了“猛男威震”这个故事。
  所以列国大夫和将军们,没打算劝说李解,谁知道一个想要泄愤的野人头子,突然被人劝说不准泄愤,会不会把愤怒之火喷到他们脸上去。
  考虑到了这一点,就有列国使者跟戴举私下里接触,甚至还有列国使者直接前往宋国联军大营,见到了宋国君臣。
  然后就跟子橐蜚说,现在上将军李解的意思,就是要戴季子去死,而“使相”戴举以戴国是盟邦,不可擅自干涉为理由拒绝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只要把戴国变得不是宋国的盟邦,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子橐蜚当时一脸懵逼,这是啥逻辑啊。
  不过宋人精英也不傻,就直接问:计将安出。
  然后使者就很理所当然地跟宋国君臣说,寻个由头,说戴国无礼,灭了它。
  整个世界都跟宋国君臣的眼睛一样,亮了。
  不亮不行啊,正好可以找补回来。
  而且子橐蜚还想到了一个事情,原本承诺的“相国”位子,可以稍微降低一点点,给个中卿或者随便什么听着很牛的官位,然后再加一点添头,平衡一下,不就跟“相国”差不多了吗?
  君权没被分,还照顾到了戴举的面子,像戴举这样的大忠臣,肯定能领会君上的良苦用心。
  至于添头,反正戴邑靠近戴国,直接吧戴国灭了,扩充成戴邑,很简单,很合理嘛。
  至于说戴国公族,全部打包卖掉!
  当然不适真卖,可以送往洛邑,也可以送往逼阳,不管是哪儿,都可以,只要不再原地,子橐蜚就不怕戴人搞事。
  双方都有这么个需求,宋国又急着和谈,戴国又的确得罪了李解,戴邑大夫戴举也确确实实需要补偿……
  那么出卖一个小国,又算得了什么?
  反正一个是卖,两个也是卖,薛国都没有去据理力争,再加一个戴国,也算不了什么。
  而且有些宋国卿大夫想法还挺美,河东的地割了,现在从戴国那里找补回来,平衡一下,可能还不亏,还小赚。
  自欺欺人甚至有点走火入魔的宋国君臣,于是来了这么一出骚操作。
  不但震惊到了河东的李解,连刚到河西还没有进入宋国联军大营的戴举,也被震惊到了。
  “事已至此,吾辈咬牙前行吧。”
  一声感慨,戴举也管不了那许多,要报仇还是什么,只能慢慢地积累力量,慢慢地等待。
  而第二天,宋国境内就有人开始宣传,说是宋国上下,唯宋国“劲草”忍辱而负重前行,可谓国之栋梁。
  “忍辱负重,国之干城!”
  “疾风知劲草,戴邑大夫可歌可敬!”
  “时有英雄,宋国唯戴子一人!”
  ……
  一通胡吹,宋国联军大营的士卒们最是感同身受,这一回的逼阳之战,简直是各种恶心各种屈辱,也只有戴邑大夫戴举,才会给他们带来一点点欣慰和希望。
  尤其是兼职前军司马之时,亲自率部断后,连自家戴氏子弟都几乎打光,这种精神,很是震撼着宋国士卒。
  甚至可以这么说,宋国的“哀兵”来源,不是因为国君子橐蜚中风不起,这激发不了他们的悲愤;也不是因为友军戴国旅贲中士沙飞率众投敌,这也激发不了他们的怒火。
  但是戴举,确确实实地激发起了他们的悲愤情绪,因为宋军上下,愿意跟他们这些底层士卒共进退的,貌似大贵族中,只有戴邑大夫一人而已。
  甚至明知道过河谈判就一定会遭受无比的屈辱,作为一个贵族军人,戴举要经历什么,底层士卒都能想象得到。
  而这一切,显然不是戴举乐于见到的,在士兵们看来,戴邑大夫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宋国,为了他们!
  所以哪怕很奇怪怎么后方有人知道前线的事情,还专门编排了故事来唱和,但前线的宋国士兵,是真的认为宋国上下,只有戴邑大夫这棵“劲草”,才是国之干城。
第217章
示人以野
  找茬这种技术活儿,各大国都是熟门熟路。
  宋国要干戴国,理由和证据都相当的充分。比如说戴国旅贲中士沙飞叛逃,那么这个理由就是:戴国背盟,乃败。
  一句话的事情。
  当然还可以找另外一个更加实惠的理由,比如说戴侯的骄子戴季子,他就得罪了大吴猛男江阴子李解。
  那么这个理由就是:去岁戴季子失礼于猛男,猛男怒,故惩之。
  至于细节嘛……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上将军,宋人已将戴季子押送过河。”
  “嗯,走,去看看。”
  几个月不见,都快忘了戴季子这小子长啥样了。
  李县长招呼了手下,商无忌准备了一些绢布,是打算接受的时候,写点东西。
  原本大舅哥想得挺好,准备写关于老板如何威武霸气的场面,总之传承下去给后人一看,后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夸赞一声:哎哟。
  刚出寨墙门洞,南边居然就来了“骑传”,李县长眉头一挑:“嗯?这是沙哈手下的人?”
  “首李,这几日仲哈骑传往来甚多,可是有何动作?”
  别人开这个口,是有点忌讳的。但大舅哥倒是可以,他越是这样做,越显得跟李解亲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